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资源ID:108031083       资源大小:53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确保锅炉安全运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护人身安全,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承压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 本规程不适用于交通运输车、船上的锅炉、用电加热的锅炉和原子能锅炉。 第三条 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必须符合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并符合本规程。 各有关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必须认真执行本规程。各级劳动部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第四条 本规程的规定是锅炉安全技术方面的基本要求。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如果低于本规程或与本规程相抵触,应以本规程为淮。 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锅炉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 第五条 有关单位由于采用新技术(如新结构、新工艺等),其要求如与本规程不符时,应当进行必要的科学试验,并经省级主管部门和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后,在指定单位和一定时间内试用,同时报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 第六条 锅炉的设计必须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锅炉的结构应符合本规程第三章的要求。锅炉受压元件的强度应按JB3622锅壳式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或JB2194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计算和校核。 第七条 锅炉受压元件的制造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并符合锅炉专业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 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排污阀不全的锅炉不准出厂。 第八条 锅炉出厂时,必须附有与安全有关的技术资料,其内容包括: ()锅炉图样(总图、安装图和主要受压部件图); ()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书; ()安全阀排放量的计算书; ()锅炉质量证明书(包括出厂合格证、金属材料证明、焊接质量证明和水压试验证明); ()锅炉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受压元件设计更改通知书。 第九条 新制造的锅炉必须有金属铭牌,并应装在明显的位置。金属铭牌上至少应载明下列项目: ()锅炉型号; ()制造厂锅炉产品编号; ()额定蒸发量(/); ()额定蒸气压力(); ()额定蒸气温度(); ()再热蒸气进、出口温度()及进、出口压力(); ()制造厂名; ()锅炉制造许可证级别和编号; ()制造年月。 对散件出厂的锅炉,还应在锅筒、过热器集箱、再热器集箱、水冷壁集箱和省煤器集箱(铸铁省煤器除外)等主要受压部件的封头上打上钢印,注明该产品编号。 第十条 安装额定蒸气压力小于或等于.(2)的锅炉,应符合(六)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六册破碎粉磨设备、卷扬机、固定式柴油机、工业锅炉安装的有关规定。安装额定蒸气压力大于.(2)的锅炉,应符合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的有关规定。 安装质量的分段验收和总体验收,由安装锅炉的单位和使用单位共同进行。水压试验和总体验收时,应有当地劳动部门派员参加。 第十一条 锅炉安装前和安装过程中,安装单位和发现受压部件存在影响安全使用的质量问题时,应停止安装并报告当地劳动部门。 第十二条 安装锅炉的技术文件和施工质量证明资料,在安装完工后,应移交使用单位存入锅炉技术档案。 第十三条 使用锅炉的单位应按照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使用登记办法逐台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四条 使用锅炉的单位应按照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司炉工人安全技术考核管理办法对司炉工人进行管理。没有与锅炉相应类别的合格司炉工人,不得使用锅炉。 第十五条 使用锅炉的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重视锅炉安全工作,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锅炉设备的技术管理,按照本规程的要求搞好锅炉的使用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使用锅炉的单位应根据锅炉的结构型式、燃烧方式和使用要求制订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操作规程和防爆、防火、防毒等安全管理制度以及事故处理方法,并按其实行。 第十七条 使用锅炉的单位应制订和实行锅炉及其安全附件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制度,对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锅炉,还应建立巡回监视检查和定期对自动仪表进行校验检修的制度。 第十八条 电力系统的发电用锅炉的使用安全技术管理和司炉工人管理应按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及有关规定执行。自备电厂发电用锅炉的安全技术管理参照水电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锅炉受压元件损坏,不能保证安全运行至下一个检修期,应及时修理。 第二十条 锅炉受压元件的重大修理,如锅筒、炉胆、封头、管板、下脚圈、集箱的更换、矫形、挖补、主焊缝的补焊等,应有图样和施工技术方案。修理的技术要求可参照锅炉专业技术标准和有关技术规定。修理完工后,使用锅炉的单位应将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修理质量检验证明书等技术资料存入锅炉技术档案内。 第二十一条 严禁在有压力或炉水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修理锅炉受压元件,以防止汽、水喷出伤人。 第二十二条 对于锅炉受压元件的改造,施工的技术要求应符合锅炉制造和安装的有关技术标准。 提高锅炉运行参数的改造,在改造方案中必须包括必要的计算资料。由于结构和运行参数的改变,水处理措施和安全附件应与新参数相适应。 第二十三条 在锅炉改造完工后,使用锅炉的单位应将锅炉改造的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证明书等技术资料存入锅炉技术档案内。 第三章 结 构 第二十四条 锅炉结构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锅炉结构的各部分在运行时应能按设计预定方向自由膨胀; ()各部分受热面应得到可靠的冷却; ()锅炉各受压部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并装有可靠的安全保护设施,防止超压; ()受压元、部件结构的形式、开孔和焊缝的布置应尽量避免或减小复合应力和应力集中; ()锅炉的炉膛结构应有足够的承压能力和可靠的防爆措施,并应有良好的密封性; ()锅炉承重结构在承受设计载荷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防腐蚀性; ()锅炉结构应便于安装、检修和清洗内外部。 第二十五条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大于或等于.(2)的锅炉,锅筒和集箱应装设膨胀指示器。悬吊式锅炉本体设计确定的膨胀中心应予固定。 第二十六条 对于带有喷水减温器的锅炉,减温器集箱与内衬套之间以及喷水管与集箱之间的固定方式,应能保证其相对膨胀,并能避免共振,其结构和布置应便于检修。 第二十七条 水管锅炉锅筒的最低安全水位,应能保证对下降管可靠地供水。 锅壳式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高于最高火界。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的卧式锅壳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高于最高火界。 第二十八条 一切不作为受热面的元件,如由于冷却不够,壁温超过该元件所用材料的许用温度时,应予绝热。 第二十九条 集箱和防焦箱上的手孔应避免直接与火焰接触。 第三十条 为防止燃油锅炉的尾部发生二次燃烧烧坏空气预热器,应装设可靠的吹灰及灭火装置。 第三十一条 装有可分式铸铁省煤器的锅炉,为防止省煤器被烧坏,宜采用旁路烟道或其他有效措施,同时应装设旁通水路。 为防止不可分式省煤器在升火时损坏,应装设再循环管或采取其他措施。 第三十二条 膜式水冷壁鳍片与管子材料的膨胀系数应相近,鳍片宽度应保证鳍片各部分在锅炉运行中的温度不超过所用材料的许用温度。 第三十三条 为确保过热器、再热器在启动及甩负荷时的冷却,应采取向空排气、装设蒸汽旁通管路或限制烟温等措施。 第三十四条 锅炉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锅筒、炉胆和集箱的纵向和环向焊缝,封头、管板和下脚圈的拼接焊缝等)应采用全焊透的对接焊接。 第三十五条 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2)的锅炉,集中下降管管接头与筒体的连接必须采用全焊透的接头形式。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2)的锅炉,管子或管接头与锅筒、集箱、管道角焊连接时,应在管端或锅筒、集箱、管道上开坡口,以利焊透。 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2)的锅炉,下降管与集箱连接时,应在管端或集箱上开坡口,以利焊透。 第三十六条 凡能引起锅筒壁或集箱壁局部热疲劳的连接管(给水管、减温水管等),在穿过锅筒壁或集箱壁处应加装套管。 第三十七条 受压元件上管孔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胀接管孔不得开在焊缝上,胀接管孔中心与焊缝边缘及管板板边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为管孔直径),且不小于.。 ()焊接管孔应尽量避免开在焊缝上,并避免管孔焊缝与相邻焊缝的热影响区互相重合。如不能避免时,在管孔周围(若管孔直径大于,则取孔径值)范围内的焊缝经射线探伤合格(标准按本规程第条 ),并且焊缝在管孔边缘上不存在夹渣,管接头焊后经热处理消除应力的情况下,方可在焊缝上及其附近开孔。 第三十八条 锅筒和炉胆上相邻两筒节的纵向焊缝,以及封头、管板、炉胆顶或下脚圈的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纵向焊缝,都不应彼此相连。其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至少应为较厚钢板厚度的倍,且不小于。 第三十九条 扳边的元件(如封头、炉胆等)与圆筒形元件对接焊接时,扳边弯曲起点至焊缝中心线的距离()应符合表-的数值。 表- 板边元件的壁厚S(mm) 距离L(mm) S10 10<> 20<> S>50 25 S+15 S/2+25 550 对于球形封头,可取L0。 第四十条 受热面管子以及锅炉范围内管道的对接焊缝,不应布置在管子的弯曲部分(盘旋管除外)。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小于或等于.(2)的锅炉,受热面管子直段上的对接焊缝的中心线至管子弯曲起点和锅筒、集箱的外壁以及管子支、吊架边缘的距离,至少为;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大于.(2)的锅炉,上述距离至少为。 锅炉范围内管道的直段上,对接焊缝的中心线至管道弯曲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管道的外径,且不小于(需热处理的焊缝,该距离还不应小于管道壁厚的倍)。 锅炉受热面管子直段上,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管接头和仪表插座一般不应设置在焊缝上或热影响区内。 第四十一条 受压元件主要焊缝及其邻近区域应避免焊接零件,如不能避免,则焊接零件的焊缝可穿过主要焊缝,而不应在焊缝及其邻近区域终止,以避免在这些部位发生应力集中。 第四十二条 拉撑件不得采用拼接。 第四十三条 锅筒纵缝两边的钢板中心线应对齐。锅筒环缝两边的钢板最好中心线对齐,也允许一侧的边缘对齐。 厚度不同的钢板对接时,两侧中任何一侧的名义边缘偏差值若超过第条 规定的边缘偏差值,则厚板的边缘须削至与薄板边缘平齐。削出的斜面应平滑,并且斜率不大于。必要时,焊缝的宽度可包含在斜面内,见图-。 第四十四条 用煤粉、油或气体作燃料的锅炉,在容易爆炸的部位一般应装设防爆门。防爆门的装置应不致危及人身的安全。 第四十五条 对于微正压燃烧的锅炉,炉墙、烟道和各部位门孔必须有可靠的密封,看火孔必须装设防止火焰喷出的联锁装置。 第四十六条 锅炉上开设的人孔、头孔、手孔、清洗孔、检查孔的数量和位置应满足安装、检修和清洗的需要。 图-不同厚度钢板的对接名义边缘偏差;1薄板的厚度;2厚板的厚度;削薄的长度。为了避免水、蒸汽和烟气喷出伤人,锅炉受压元件的人孔盖、头孔盖、手孔盖应采取内闭式结构并保证衬垫不会吹出;炉墙上人孔的门应装设坚固的门闩;炉墙上监视孔的盖应保证不会被烟气冲开。 第四十七条 锅筒内径大于或等于的水管锅炉和锅筒内径大于的锅壳式锅炉,都应在筒体或封头(管板)上开设人孔。 锅筒内径为的锅壳式锅炉,至少应在锅筒或封头(管板)上开设一个头孔。 第四十八条 门孔的尺寸规定如下: ()锅炉受压元件上,椭圆人孔不得小于×。人孔最小的密封平面宽度为。人孔门凸肩与人孔圈之间总间隙不应超过(沿圆周各点上不超过.),并且凹槽的深度应达到能完整地容纳密封填片。 ()锅炉受压元件上,椭圆头孔不得小于×颈部或孔圈高度不应超过。 ()锅炉受压元件上,手孔短轴不得小于,颈部或孔圈高度不应超过。 ()锅炉受压元件上,清洗孔内径不得小于,颈部高度不应超过。 ()炉墙上长方形人孔一般不应小于×,圆形人孔直径一般不应小于。 若颈部或孔圈高度超过上述规定,孔的尺寸应适当放大。 第四十九条 为了操作上的方便和安全,对于操作部位较高操作人员立足地点距离地面(或运转层)高度超过的锅炉,应装设平台、扶梯和防护栏杆等设施。锅炉的平台、扶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扶梯和平台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能顺利通向需要经常操作和检查的地方。 ()扶梯和平台应防火、防滑。 ()扶梯、平台和需要操作及检查的炉顶周围,都应有铅直高度不小于的栏杆、扶手和高度不小于的挡脚板。 ()扶梯的倾斜角度以°°为宜。如布置上有困难时,倾斜角度可以适当增大,但不宜超过°。 ()水位表前的平台到水位表中间的铅直高度应为.。 第四章材料 第五十条 锅炉受压元件所用的金属材料及焊条、焊丝、焊剂等应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专业标准或部标准的规定。材料制造厂必须保证材料质量,并提供质量证明书。金属材料和焊缝金属在使用条件下应具有规定的强度、韧性和延伸性以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抗腐蚀性。 锅炉受压元件修理用的钢板、钢管和焊接材料应与所修部位原来的材料牌号相同或类似。 第五十一条 用于锅炉受压元件的金属材料应按如下规定选用: ()钢板 表- 钢的种类 钢号 技术标准 适用范围 工作压力Mpa(kgf/cm) 壁温 碳素纲 20g GB713 5.58(60) 450 低合金钢 12Mng Gb713 5.88(60) 400 16Mng Gb713 5.88(60) 400 14MnVoVg Gb713 5.88(60) 400 18MnMoNbg Gb713 5.58(60) 400 *制造不首辐射的锅筒时,工作压力不受限制。 ()钢管 表42 钢的种类 钢号 技术标准 适用范围 用途 工作压力MPa (kg/cm) 壁温 碳素钢 10,20 GB3087 受热面管子 5.83(60) 480 集箱、蒸气管道 5.88(60) 430 20G GB5310 受热面管子 不限 480 集箱、蒸气管道 不限 430* 低合金钢 15CrMo GB5310 受热面管子 不限 560 集箱、蒸气管道 不限 550 12CrMoV GB5310 受热面管子 不限 580 集箱、蒸气管道 不限 565 12MoVWBSiXt GB5310 受热面管子 不限 580 12Cr2MoVSiTiB GB5310 受热面管子 不限 600* 12Cr3MoWVTiB GB5310 受热面管子 不限 600* *要求使用寿命在20年内,可提高到450。 *在强度计算考虑到氧气损失时,可用到620。 (3)锻件 表43 钢的种类 钢号 技术标准 适用范围 用途 工作压力 MPa(kgf/cm ) 壁温 碳 素 钢 A3 GB700 法兰、法兰盖、 手孔盖、不与火 焰接触的锻件 2.45(25) 350 20、25 GB699 大型锻件、手孔 盖、集箱端盖、 法兰、法兰盖 <5.86(60)* 450 低合金钢 12CrMo 大型锻件 不限 540 15CrMo 大型锻件 不限 550 12CrMoV 大型锻件 不限 565 *对于不受辐射热的锻件,工作压力不限。 (4)铸钢件 表44 钢的种类 钢号 技术标准 通用范围 公称压力 MPa(kgf/cm ) 壁温 碳素钢 ZG15II ZG25II GB979 6.27(64) 400 ZG25I GB979 >6.27(64) 450 注:空心受压铸钢件按规定进行水压试验。介质温度超过的铸钢件,应用耐热合金钢。 ()铸铁件 表45 铸铁 名称 牌号 技术 标准 适用范围 附件公称通径 mm 介质工作压力 MPa(kg/cm ) 介质温度 ° 灰口 铸铁 不低于 HT1533 GB976 300 0.78(8) <230 200 1.27(13) <230 可锻 铸铁 KT3060 KT338 KT3510 KT3712 GB978 100 1.57(6) 300 球墨 铸铁 QT4017 GB1348 150 1.57(6) <300 100 2.45(25) 注:不得用灰水铸铁制造排污阀和排污弯管;额定蒸气压力小于或等于.(2)的锅炉及蒸气温度不超过的过热器,其放水阀和排污阀的阀壳可用上表中的可锻铸铁或球墨铸铁制造;额定蒸气压力小于或等于.(2)的锅炉的方形铸铁省煤器管和弯头,允许采用牌号不低于的灰口铸铁按制造,额定蒸气压力小于或等于.(2)的锅炉的方形铸铁省煤器管和弯头,允许采用牌号不低于的灰口铸铁按制造。在制造厂内,应对省煤器上使用的铸铁部分进行水压试验,其压力应等于锅炉工作压力的.倍;(4)用于承压部位的铸铁不准补焊。铸铁件的偏心不得超过图样上规定值。()紧固零件 表46 铸铁种类 牌号 技术标准 适用范围 用途 工作压力 介质温度° 碳 素 钢 MPa(kgf/cm A3 GB70 双头螺柱、螺栓 1.57(16) 350 螺母 1.57(16) 380 25 GB699 双头螺柱、螺栓 不限 350 螺母 不限 400 35 GB699 双头螺柱、螺栓 不限 420 螺母 不限 450 合 金 钢 40Cr GB3077 双头螺柱、螺栓 不限 435 螺母 不限 480 30CrMo GB3077 双头螺柱、螺栓 不限 480 螺母 不限 510 25Cr2MoVA GB3077 双头螺柱、螺栓 不限 530 螺母 不限 550 ()拉撑件锅炉拉撑件使用的钢材必须为镇静钢,且应符合的规定或者中钢的规定。板拉撑件应是锅炉用钢。()焊条和焊丝焊接受压元件使用的焊条应符合、的规定,焊丝应符合的规定。 第五十二条 采用研制的新钢号材料试制锅炉受压元件之前,钢材制造厂必须对此新材料的试验工作进行技术评定,参加评定的单位需包括冶金、制造、使用、劳动、标准等部门的有关单位。 评定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化学成分。应提供确定化学成分上、下限的试验研究数据。 ()机械性能和组织稳定性。应提供在使用温度范围内(至超过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温度间隔为(有实际困难时,可按间隔)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并提供伸长率、断面收缩率、时效冲击值、室温夏比“”形缺口试样的冲击值、脆性转变温度。 对于工作温度高于的钢材,应提供持久强度、抗蠕变性能及长期时效稳定性数据。对于奥氏体钢,还应提供抗晶间腐蚀数据。 ()抗氧化性。对于高温用的锅炉钢材,应提供在使用温度下(包括超过最高允许工作温度)的抗氧化数据。 ()抗热疲劳性。应提供在相应温度下的弹性模数()、平均热膨胀系数()和热传导系数()等。 ()焊接性能。应提供钢材的焊接性能及焊接接头机械性能数据。 ()钢材的制造工艺。应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如冶炼、铸造或锻轧、成品热处理等资料。 ()钢材的热加工性能。应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如热冲压、热卷、热弯、热处理等资料。 第五十三条 新钢号材料经技术评定得到认可后,锅炉制造厂才可按本规程第条 规定办理试制锅炉手续。 参加试制的锅炉制造厂应将新钢号材料的性能报告、复验报告、工艺试验报告和试制情况报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 第五十四条 新钢号材料成批生产前,钢厂主管部门必须组织鉴定。该鉴定应有冶金、制造、使用、劳动、标准等部门的代表参加。 新钢材的制造厂应将鉴定意见、试用情况和成批生产的钢材质量稳定性情况报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 第五十五条 锅炉受压元件代用的钢板和钢管,除遵照下列规定外,应采用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相近的锅炉专用钢材。采用没有列入国家标准、专业标准或部标准的钢材代用时,代用单位应提出技术依据报省级劳动部门审批。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小于.(2)的锅炉,可以采用中的代替中的。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小于或等于.(2)的锅炉,不与火焰接触的受压元件可以采用中的代替中的。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小于或等于.中(2)的锅炉,可以采用、中的和钢代替中的。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小于或等于.(2)的锅炉,可以采用中和钢代替中的和钢。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小于或等于.(2)的锅炉,可采用中的和补做时效冲击值合格后分别代替中的和。 第五十六条 凡锅炉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必须经材料代用单位的技术部门(包括设计和工艺部门)同意。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还必须征得原设计单位同意,并报原图样审批单位备案。 ()用强度低的材料代替强度高的材料。 ()用厚度小的材料代替厚度大的材料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小于或等于.(2)的锅炉,受热面管子除外。 ()代用的钢管名义外径不同于原来的钢管名义外径。 第五十七条 锅炉受压元件采用国外钢材,应符合以下要求: ()钢号应是国外锅炉用钢标准所列的钢号或成熟的锅炉专用钢号,并且有所要求的性能数据和工艺资料。 ()批量购买前,外贸部门应创造条件使钢材使用单位进行待购钢材的成分和性能(包括工艺性能在内)的验证试验。 钢材使用单位根据成分和性能验证试验的结果或过去生产中使用该种钢材积累的成分和性能数据,提出订货技术条件。 如果改变钢材的制造厂或钢号,则应重新进行这项工作。 ()订货时应尽量要求钢材制造厂提供相应的热成形、热处理和焊接的工艺文件。 ()国外钢材应按订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进行验收。对照国内锅炉钢材标准如缺少检验项目,必要时还应补做所缺项目的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使用国外钢材以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和成形工艺试验,满足技术要求后才能使用。 ()对于国外钢材,应采用该钢材的技术标准或技术条件所规定的性能数据进行锅炉强度计算。 ()采用未列入标准的钢材或已列入标准的电阻焊锅炉管,应经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同意。 ()钢材采购单位如果改变钢材制造厂或订货技术条件,应事先与钢材使用单位协商。 第五十八条 材料制造厂供给锅炉受压元件用的材料应有标记。使用和保管材料的单位必须建立管理制度。受压元件的钢板切割下料前,必须作标记移植,且便于识别。 第五十九条 对于锅炉受压元件用的焊接材料,使用单位必须建立严格的存放、烘干、发放和回用管理制度。 第五章受压元件的焊接 (一)一般要求 第六十条 用焊接方法制造、安装、修理和改造锅炉受压元件时,施焊单位应制定焊接工艺指导书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符合要求后才能用于生产。 第六十一条 焊接锅炉受压元件的焊工,必须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焊工合格证,且只能担任考试合格范围内的焊接工作。焊工应按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施焊。 第六十二条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工平时焊接锅炉受压元件的质量检查记录和定期统计记录(至少每季度次)均应建立技术档案。 第六十三条 锅炉受压元件的焊缝附近必须打上焊工代号钢印(低应力的钢印)。 第六十四条 焊接设备的电流表、电压表、气体流量计等仪表、仪器以及规范参数调节装置应定期进行检定。上述表、计、装置失灵时,不得进行焊接。 第六十五条 锅炉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质量应按下列五个方面进行检查和试验: ()外观检查; ()无损探伤检查; ()机械性能试验; ()金相检验和断口检验; ()水压试验。 第六十六条 每台锅炉应有焊接质量证明书。该证明书除应载明第条 各项检验内容和结果外,尚应记录产品焊后热处理的方式、规范和焊缝的修补情况等。 第六十七条 焊接质量检验报告及无损探伤记录(包括底片),由施焊单位妥善保存至少年或移交使用单位长期保存。 (二)焊接工艺要求和焊后热处理 第六十八条 在产品施焊前,施焊单位应按附录的规定对下列焊接接头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锅炉受压元件的对接焊接接头。 ()锅炉受压元件之间或者受压元件与承载的非受压元件之间连接的要求全焊透的形接头或角接接头。 第六十九条 锅炉制造过程中,焊接环境温度低于时,没有预热措施,不得进行焊接。 第七十条 除设计规定的冷拉焊接接头外,焊件装配时不得强力对正。焊件装配和定位焊的质量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后才允许焊接。 第七十一条 锅筒的组装须同时符合以下规定: ()纵缝或封头(管板)拼接焊缝两边钢板的中心线偏差值不大于名义板厚的,并且不超过。 ()纵缝或封头(管板)拼接焊缝两边钢板的实际边缘偏差值不大于名义板厚的,并且不超过。 ()环缝两边钢板的实际边缘偏差值(包括板厚差在内)不大于名义板厚的加,并且不超过。 不同厚度的钢板对接并且边缘已削薄的,按钢板厚度相同对待,上述的名义板厚指薄板;不同厚度的钢板对接但不须削薄的,则上述的名义板厚指厚板。 第七十二条 锅筒的任何同一横截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不应大于名义内径的。 带有纵向焊缝的锅筒的棱角度不应大于。 第七十三条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大于或等于.(2)的锅炉,管子和管件的手工焊对接焊缝,应采用氩弧焊打底。 第七十四条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大于或等于.(2)的锅炉,锅筒和集箱上管接头的角焊缝应尽量采用氩弧焊打底。 第七十五条 锅炉受压元件的焊后热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焊制的低碳钢受压元件,其壁厚大于或等于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如果经施焊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或主管部门批准,此厚度界限可以适当放宽,但壁厚大于时,必须进行焊后热处理。合金钢受压元件焊后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厚度界限,按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异种钢接头焊后需要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时,其温度不应超过焊接接头两侧任一钢种的下临界点。 ()对于焊后有产生延迟裂纹倾向的钢材,焊后应及时进行热处理。 ()锅炉受压元件焊后热处理宜采用整体热处理。如果采用分段热处理,则加热的各段至少有的重叠部分,且伸出炉外部分应有绝热措施减小温度梯度。环缝局部热处理时,焊缝两侧的加热宽度应各不小于壁厚的倍。 ()焊件与它的检查试件(产品试板)热处理时,其设备和规范应相同。 ()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热处理规范的各项参数。 第七十六条 对于需要焊后热处理的受压元件,接管、管座、垫板和非受压元件等与它连接的全部焊接工作,应在它最终热处理之前完成。 (三)外观检查 第七十七条 锅炉受压元件的全部焊缝(包括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连接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质量应符合如下要求: ()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焊缝及其热影响区表面无裂纹、未熔合、夹渣、弧坑和气孔; ()锅筒和集箱的纵、环焊缝及封头(管板)的拼接焊缝无咬边,其余焊缝咬边深度不超过.,管子焊缝咬边深度不超过.,两侧咬边总长度不超过管子周长的,且不超过。 第七十八条 对接焊接的受热面管子,按JB1611锅炉管子制造技术条件进行通球试验。 (四)无损探伤检查 第七十九条 无损探伤人员应按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考核,取得资格证书,且只能承担与考试合格的种类和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探伤工作。 第八十条 锅筒的纵向和环向对接焊缝、封头(管板)的拼接焊缝以及集箱的纵向对接焊缝无损探伤检查的数量如下: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大于或等于.(2)的锅炉,每条焊缝超声波探伤加至少射线探伤。焊缝交叉部位及超声波探伤发现的质量可疑部位必须射线探伤。 电渣焊焊缝的超声波探伤应在焊缝正火热处理后进行。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大于或等于.(2)但小于.(2)的锅炉,每条焊缝射线探伤。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小于.(2)的锅炉,每条焊缝至少射线探伤(焊缝交叉部位必须在内)。 第八十一条 炉胆的纵向和环向对接焊缝及炉胆顶的拼接焊缝的无损探伤数量如下: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大于或等于.(2)的锅炉,每条焊缝至少射线探伤(焊缝交叉部位必须在内)。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小于.(2)的锅炉,每条焊缝至少射线探伤(焊缝交叉部位必须在内)。 第八十二条 对于集箱、管子、管道和其他管件的环焊缝,射线或超声波探伤的数量规定如下: ()当外径大于,或者壁厚大于或等于时,每条焊缝。 ()对于外径小于或等于的集箱环缝,每条焊缝至少,也可不少于集箱环缝条数。 ()对于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2)的管子(不包括接触焊),其外径小于或等于时,制造厂内为接头数的,安装工地至少为接头数的。 ()对于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2)但小于.(2)的管子(不包括接触焊),其外径小于或等于时,应抽查接头数的。 第八十三条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大于或等于.(2)的锅炉,集中下降管的角焊缝应进行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每个锅筒和集箱上的其他管接头角焊缝和它的打底焊缝,应进行至少的无损探伤抽查。 第八十四条 对接焊缝的射线探伤应按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的规定执行。射线照相的质量要求不应低于级。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大于或等于.(2)的锅炉,对接焊缝的质量不低于级为合格;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小于.(2)的锅炉,对接焊缝的质量不低于级为合格。 第八十五条 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应按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的规定执行。管子和管道的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可按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的规定执行。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大于或等于.(2)的锅炉。对接焊缝达到级为合格。 超声波探伤仪应符合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技术条件的要求。 第八十六条 焊缝用超声波和射线两种方法进行探伤时,按各自标准均合格者,方可认为焊缝探伤合格。 第八十七条 经过部分射线探伤检查的焊缝,在探伤部位两端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缺陷的延长方向做补充射线探伤检查。补充检查后,对焊缝质量仍有怀疑时,该焊缝应全部进行射线探伤。 锅炉范围内的受压管道和管子对接接头,如发现有不能允许的缺陷,应做双倍数目的补充探伤检查。如补充检查仍不合格,应对该焊工焊接的全部对接接头做探伤检查。 (五)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试验 第八十八条 为检验产品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应焊制产品检查试件(板状试件称为检查试板),以便进行拉力、冷弯和必要的冲击韧性试验。 第八十九条 产品检查试件的数量和要求规定如下: ()每个锅筒的纵、环焊缝应各做一块检查试板。 ()对于批量生产的额定蒸气压力小于或等于.(2)的锅炉,允许同批生产(同钢号、同焊接材料和工艺)的每个锅筒做纵、环缝检查试板各一块(不足个锅筒也应做纵、环缝检查试板各一块),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甲)连续累计生产个以上钢号相同、焊接材料和工艺相同的锅筒以及连续半年以上生产的所有这类锅筒,其检查试板的机械性能试验都合格; (乙)经制造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对于批量生产的额定蒸发量小于1t/h的锅炉,在结构、材料、焊接工艺相同且质量稳定的情况下,每焊接10个锅筒至少应做纵、环缝检查试板各一块。 当材料或工艺改变或出现检查试板性能试验不合格时,应立即恢复每个锅筒做纵、环缝检查试板各一块。 (3)当环缝的母材和焊接方法与纵缝相同时,可只做纵缝检查试板,免做环缝检查试板。 (4)对于集箱和管道的对接接头,每批做1%的检查文件,但不得少于1个。 (5)对于受热面管子,可在同部件上切取0.5%的对接头做检查试件,但不少于一套试样所需接头数。切取检查试件确有困难的,如膜式水冷壁、锅筒和集箱上管接头与管子连接的对接接头等,可焊接模拟的检查试件。 (6)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小于0.10MPa(1kgf/cm2)的锅炉,所有新产品检查试件可以免做。 (7)纵缝检查试板应作为产品纵缝的延长部分焊接,环缝检查试板可单独焊接。产品检查试件应由焊该产品的焊工焊接。试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和工艺条件等应与所代表的产品相同。试件焊成后应打上焊工代号钢印。检查试件的数量、尺寸应满足制备检查和复验所需的机构性能试样。 第九十条 检查试件经过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检查后,在合格部位制取试样。需要返修检查试件的焊缝时,其焊接工艺应与产品焊缝返修的焊接工艺相同。 第九十一条 为检查焊接接头整个厚度上的抗拉强度,应从检查试板上沿焊缝横向切取一个焊接接头拉力试样。试样尺寸和取样见附录第条 。 第九十二条 当板厚大于,小于或等于时,应从纵缝检查试板上沿焊缝纵向切取全焊缝金属拉力试样一个;当板厚大于时,应取全焊缝金属拉力试样二个。试样的取样部位和尺寸见附录第条 。 第九十三条 管子对接接头的拉力试样应从检查试件上切取二个,亦可用一整根检查试件作拉力试样,代替剖管的两个拉力试样。试样的取样部位和尺寸见附录第条、第条。 第九十四条 试样的拉力试验应按金属拉力试验法规定的方法进行,其合格标准如下: ()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规定值的下限。 ()全焊缝金属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不低于母材规定值的下限。如果母材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2),且焊缝金属的屈服强度高于母材规定值,则允许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比母材规定值下限低.(2)。 ()全焊缝金属试样的伸长率不小于母材伸长率()规定值的。 第九十五条 应从检查试板上沿焊缝横向切取二个焊接接头弯曲试样,其中一个是面弯试样,一个是背弯试样,对于异种钢接头,可以用纵向弯曲试样代替横向弯曲试样。弯曲试样的尺寸和取样部位见附录第条。 第九十六条 管子对接焊接接头的弯曲试样应从检查试件上切取二个,一个面弯,一个背弯。 对于额定蒸气压力小于或等于.(2)的锅炉,若焊接工艺评定时有管子背弯项目,产品可不做背弯试验。但检查试件的未焊透及内凹深度应不超过表-中的规定。 取样的部位和试样尺寸见附录第条、第条。 第九十七条 试样的弯曲试验应按金属弯曲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焊缝中心线需对准弯轴中心,规定的试样弯曲角度见表-。 钢种 弯曲直径D 支点间距离 弯曲角度 双面焊 碳素钢、奥氏体钢 3S1 5.2S1 180° 其它低合金钢、合金钢 3S1 5.2S1 100° 单面焊 碳素钢、奥氏体钢 3S1 5.2S1 90° 其它低合金钢、合金钢 3S1 5.2S1 50° 劳动部关于印发 修订后的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关章节的通知 劳部发(1997)74号 第一章 总 则 一、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包括电加热热水锅炉和锅炉范围内管道。 二、进口固定式热水锅炉或国内生产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国外技术,按照国外标准生产且在国内使用的固定式热水锅炉,也应符合本规程的基本要求。特殊情况如与本规程基本要求不符时,应事先征得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 第二章 一般要求 锅炉安装质量的分段验收和水压试验,由锅炉安装单位和使用单位共同进行。总体验收时,除锅炉安装单位和使用单位外,一般还应有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派员参加。 第三章 材 料 用于锅炉的主要材料如锅炉钢板、锅炉钢管和焊接材料等,锅炉制造厂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入厂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用于额定热功率小于或等于.且额定出水温度小于锅炉的主要材料如原始质量证明书齐全,且材料标记清晰、齐全时,可免于复验。 对于质量稳定并取得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产品安全质量认可的材料,可免于复验。否则,不能免于复验。 第四章 钢制锅炉的结构 一、受压元件上开胀接管孔应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条 的规定。 二、锅炉受热面管子以及锅炉范围内管道可采用无直段弯头,采用无直段弯头的布置及技术要求应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条的规定。 三、对于卧式内燃锅壳热水锅炉,其炉胆与管板、锅壳采用形对连接的有关要求应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条、条、条的规定。 四、额定出水压力小于或等于.的锅炉,其受压元件的人孔盖、头孔盖、手孔盖可采用法兰连接结构。 第五章 受压元件的焊接 一、经过部分射线探伤检查的焊缝,在探伤部位任意一端发现缺陷有延伸的可能时,应在缺陷的延长方向做补充射线探伤检查。在抽查或在缺陷的延长方向补充检查中有不合格缺陷时,该条焊缝应做抽查数量双倍数目的补充探伤检查。补充检查后,仍有不合格时,该条焊缝应全部进行探伤。 受压管道和管子对接接头做探伤抽查时,如发现有不合格的缺陷,应做抽查数量的双倍数目的补充探伤检查。如补充检查仍不合格,应对该焊工焊接的全部对接接头做探伤检查。 二、产品检查试件的数量和要求如下: .每个锅筒(锅壳)的纵、环焊缝应各做一块检查试板。 当批量生产时,在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允许同批生产(同钢号、同焊接材料和工艺)的每个锅筒(锅壳)做纵、环缝检查试板各一块,不足个锅筒(锅壳)也应做纵、环缝检查试板各一块。 .对于额定出口热水温度低于、额定热功率小于或等于.的锅炉,可以免做产品检查试板。 .封头、管板、炉胆的拼接焊缝,当其母材与锅筒(锅壳)相同时,可免做检查试板,否则检查试板的数量应与锅筒(锅壳)筒体相同。 .集箱、管子、管道和其他管件可免做产品检查试件。 三、弯曲试样冷弯到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表角度后,试样上任何方向最大缺陷的长度均不大于为合格。 第八章 主要附件和仪表 几个安全阀如共同装置在一个与锅筒(锅壳)直接相连接的短管上,短管的流通截面积应不小于所有安全阀流道面积之和。 第十章 锅炉房 一、对于设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半地下室或第一层的锅炉房,每台锅炉的额定热功率应小于或等于且额定出水温度小于或等于,且应满足蒸汽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条 相应条件。 二、对于由于条件限制需要在高层或多层建筑的地下室、楼层中间或顶层设置锅炉房时,每台锅炉的额定热功率应小于或等于.且额定出水温定小于或等于,且应满足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条相应条件。 第十二章 检 验 一、在用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包括外部检验、内部检验和水压试验。在用锅炉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外部检验,每两年进行一次内部检验,每六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当内部检验和外部检验同在一年进行时,应首先进行内部检验,然后再进行外部检验。 对于不能进行内部检验的锅炉,应每三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二、锅炉内部检验和外部检验的重点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条和第条的相应条款进行。 三、水压试验压力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名称 锅炉额定出水压力 试验压力 锅炉本体 . .但不小于. 锅炉本体 . . 锅炉本体 . . 省煤器 任何压力 . 四、锅炉应在试验压力下保持分钟,然后降到额定出水压力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

注意事项

本文(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为本站会员(tia****g98)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