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测试卷

  • 资源ID:10736117       资源大小:42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测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最符合“大陆漂移说”的说法是( )A大陆像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不断漂来漂去B许多小块的大陆不断漂移、碰撞,变成一整块大陆C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离漂移形成各小块大陆D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2 . 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3 . 科学中的论断是需要通过实验或事实证明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之一是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B大陆漂移说的证据之一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C海底扩张说的证据之一是远离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较老D板块构造学说的证据之一是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陆海岸线非常吻合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喜马拉雅山地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B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C目前,地震学家能准确测量出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的地震,并正在进一步探索地震发生和分布的规律D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地球构造理论5 . 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A台湾海峡B舟山群岛C戈壁滩D四川盆地6 . 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道: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对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下图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 . 神舟九号宇航员在太空中暸望地球,能够感受到或看到的是( )A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上面有无数根的经线和纬线B地球的地轴和两极C地球的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D义乌境内德胜岩山脉的走向8 . 下列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有( )我们能观察到的地球以外的天体都是圆形的离开港口的船只都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慢慢消失人越往高处去,看见的地平圈越大地球在用哈勃天文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是圆的ABCD9 . 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带集中的地带,与这个火山地震带形成无关的是( )A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10 . 某地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以北是高纬度,以南是中纬度,该地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160E、30NB20W、60SC160E、60ND20W、30S11 . 属于岩浆岩的一组岩石是( )。A玄武岩、石灰岩B大理岩、花岗岩C玄武岩、花岗岩D页岩、砾岩12 . 下列有关人类和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是万物之灵,无须顾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B人类活动与气候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应利用自然规律使气候向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方向发展C人类应禁止砍伐一切树木,改良气候D人类应限制工业发展,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13 . 关于图中、两副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表示山峰B图的比例尺比图大C图范围比图大D甲到乙的坡度比丙到丁的坡度大14 . 有关火山,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有( )A火山、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B火山、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变化没有影响C火山、地震很少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D火山、地震总是同时发生的15 . 如图所示,P点所对应的经纬度为( )A30E 20NB30E 20SC30W 20ND30W 20S16 . 我国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在地图上表示运河的图例是( )ABCD17 . 乐清属于山区,下暴雨时很多地方容易泥石流,当泥石流发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B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C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D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18 . 张华同学画了一张简单的学校平面图。若该校的范围是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10米。他要在一张长1.1米,宽80厘米的纸上绘制,且边框各留至少5厘米,那么这张平面图比较适宜的比例尺是( )A1:1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米CD1:30019 . 浙江丽水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的泥石流造成 20多幢房子被埋,多人死亡。人类的下列做法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或危害的是( )A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B在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弃土等C在修建公路、铁路水渠及其他建筑活动中,破坏山坡表面D植树造林,还地球一片蓝天、绿地20 . 往往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的岩石,跟它形成原因相同的岩石往往有( )A柱状结构B片状结构C层状结构D点状结构二、填空题21 . 1:2000000其含义是_,若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60千米,绘制在该图上的图上距离为_。22 . 地球是一个两极、赤道的球体。赤道半径千米,两极半径千米。(差千米),仅差033%。所以看上去像个圆形。赤道周长约千米。23 .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1)全球共分成_大板块。(2)_板块(填图中的序号)向亚欧板块俯冲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24 . 读图,并回答问题。(1)在图中,应该依据_判断方向。(2)读图可知,A村庄在B村庄的_方向,小河从c到d是自_(方向)向_(方向)流淌。三、探究题25 . 小乐在长白山天池游玩期间,拾到了一能浮在水上的石头,当地人把它称为“浮石”。小乐对此非常感兴趣,对它展开了研究:(1)小乐通过观察发现,“浮石”呈灰黑色,有气孔构造,据此判断,该“浮石”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岩石中的_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2)小乐用实验来测定此“浮石”的密度,步骤如下:.调节天平至平衡;.第1次称量“浮石”,其质量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倒入60mL的水,将绑有细线的“浮石”用细铁丝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水面到达68mL。.将“浮石”从量筒中取出,擦干表面的水分,并再次称量“浮石”,其质量为13.6g。请回答下列问题: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方向移;第1次称量“浮石”的质量为_g,两次称量“浮石”质量不同,原因是_;“浮石”的密度为_。四、简答题26 . 今年4月18日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402度,东经121 65度)发生6 7级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湖州、上海等多地市民表示震感强烈。(1)花莲县位于湖州的_方向,地处_地震带;(2)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家中(高层)吃晚饭,你应该_。A立刻躲进卫生间B去楼道往顶楼逃生C马上坐电梯下楼逃生27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喜马拉雅山脉是A欧亚板块与C_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2)煤是古地质时期,森林通过地质变化形成的南极洲发现了大量的煤,这证明了_(单选)A高纬度地区曾经暖湿B大陆漂移学说理论C地壳在不停地运动D气候在不断的变化(3)当地震发生时,你认为可取的应急措施是_(单选)躲到课桌下面靠墙角抱头蹲下乘电梯逃生一楼的跑到空旷场地跳楼逃生躲到洗手间里A B C D28 . 据图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2)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分布在大洋两岸的原因是A两大陆地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B海洋干涸或大洋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C在地质时期,两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D两大陆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在偶然的机会中,它们在两大陆间来回活动29 . 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常会成为进一步科学研究的契机。在新的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的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科学假说。(1)魏格纳在1915年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当时科学界不接受他的假说,19601962 年,赫斯和迪茨基于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提出了_。学说,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新的证据。(2)经过不断的研究,人们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_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3)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每年0.331.27 厘米的速度在升高。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吗?_。30 . 读经纬网图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玲玲家的经度是_,纬度是_。贝贝家位于玲玲家的_方向。(2)在等高线地形图ABCD四处中,属于峭壁的是_处;A处与C处的相对高度是_米,图示范围的地形类型应是_(“山地”或“平原”)。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2厘米,那么两地实际距离是_千米。(3)某徒步旅行者在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了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_。31 . 如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填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2)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32 .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白水河的流向是_。(2)简述图示地区地势的基本特征:_。(3)分析B、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其原因:_。(4)试分析乙村比甲村多地质灾害(泥石流)的原因:_。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1、2、3、4、三、探究题1、四、简答题1、2、3、4、5、6、7、

注意事项

本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测试卷)为本站会员(sha****en)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