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题

  • 资源ID:105895502       资源大小:511.50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题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题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题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题【基本公式】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一般行程问题公式】平均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平均速度;路程÷平均速度=时间。【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同向行程问题公式】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列车过桥问题公式】(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行船问题公式】(1)一般公式: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例题精讲】例1、小王骑车到城里开会,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行驶,2小时可以到达。车行了15分钟后,发现忘记带文件,以原速返回原地,这时他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才能按时到达?解答:要求小王返回原地后到城里的速度,就必须知道从家到城里的路程和剩下的时间。根据题意,这两个条件都可以求出。15分钟=小时从家到城里的路程:12×2=24(千米)返回后还剩的时间:2-×2=1(小时)返回后去城里的速度:24÷1=16(千米/时)答:他每小时行16千米才能按时到达。2相遇问题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速度和=距离÷相遇时间。例2、如图,从A到B是1千米下坡路,从B到C是3千米平路,从C到D是2.5千米上坡路.小张和小王步行,下坡的速度都是6千米/小时,平路速度都是4千米/小时,上坡速度都是2千米/小时。问:(1)小张和小王分别从A, D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问多少时间后他们相遇?(2)相遇后,两人继续向前走,当某一个人达到终点时,另一人离终点还有多少千米?解答:(1)小张从 A到 B需要 1÷6×60 10(分钟);小王从 D到 C也是下坡,需要 2.5÷6×60 25(分钟);当小王到达 C点时,小张已在平路上走了 25-1015(分钟),走了4×1(千米)。因此在 B与 C之间平路上留下 3-1 2(千米)由小张和小王共同相向而行,直到相遇,所需时间是:2 ÷(4 4)×60 15(分钟)。从出发到相遇的时间是2515 40(分钟)。(2)相遇后,小王再走30分钟平路,到达B点,从B点到 A点需要走 1÷2×60=30分钟,即他再走 60分钟到达终点。小张走15分钟平路到达D点,45分钟可走:2×1.5(千米)小张离终点还有2.5-1.5=1(千米)答:40分钟后小张和小王相遇。小王到达终点时,小张离终点还有1千米。3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例3、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解答:先计算,从学校开出,到面包车到达城门用了多少时间。此时,小轿车比面包车多走了9千米,而小轿车与面包车的速度差是6千米/小时,因此所用时间=9÷61.5(小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面包车到达时,小轿车离城门9千米,说明小轿车的速度是9÷54(千米/小时)面包车速度是 54-648(千米/小时)。城门离学校的距离是48×1.572(千米)。答: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72千米。4火车过桥问题我们在研究一般的行程问题时,是不考虑汽车等物体的本身长度的,因为这类物体的长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如果研究火车行程问题,因为车身有一定的长度,一般一百多米,就不能忽略不计了。火车行程问题中的距离,一般是要考虑火车长度的。火车通过一个固定的点所用的时间就是火车行驶车身长度所需要的时间。(火车长度+桥的长度)÷通过时间=火车速度例4、一条隧道长360米,某列火车从车头入洞到全车进洞用了8秒钟,从车头入洞到全车出洞共用了20秒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解答:分析画出示意图:如图,火车8秒钟行的路程是火车的全长,20秒钟行的路程是隧道长加火车长。因此,火车行隧道长360米,所用的时间是20-8=12秒钟,即可求出火车的速度。火车的速度是360÷(20-8)=30(米/秒)。火车长30×8=240(米)。答:这列火车长240米。5火车相遇、追及问题错车时间=(甲车身长+乙车身长)÷(甲车速度+乙车速度)超车时间=(甲车身长+乙车身长)÷(甲车速度-乙车速度)例5、客车长182米,每秒行36米。货车长148米,每秒行30米。两车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而行。从相遇到错车而过需多少时间?解答: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一直到车尾离开,迎面错车而过,两列火车所行的路程是两列火车车身长度之和,速度是两列火车的速度之和,时间是:(182+148)÷(36+30)=5(秒)答:从相遇到错车而过需5秒。6环形行程问题封闭环形上的相遇问题:环形周长÷速度和=相遇时间封闭环形上的追及问题:环形周长÷速度差=追及时间例6、小张和小王各以一定速度,在周长为5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王的速度是180米/分。(1)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跑步,75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小张的速度是多少米/分?(2)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点出发,同一方向跑步,小张跑多少圈后才能第一次追上小王?解答:(1)两人相遇,也就是合起来跑了一个周长的行程。75秒=1.25分。小张的速度是500÷1.25-180=220(米/分)。(2)在环形的跑道上,小张要追上小王,就是小张比小王多跑一圈(一个周长),因此需要的时间是500÷(220-180)12.5(分)。220×12.5÷5005.5(圈)。答:(1)小张的速度是220米/分;(2)小张跑5.5圈后才能追上小王。7流水行船问题流水行船问题比一般的行程问题多了一个水流的影响,因此它有一些特殊的数量关系: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水速=顺水速度-船速,船速=顺水速度-水速;水速=船速-逆水速度,船速=逆水速度+水速;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例7、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20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解答:顺水速度:208÷8=26(千米/小时)逆水速度:208÷13=16(千米/小时)船速:(26+16)÷2=21(千米/小时)水速:(2616)÷2=5(千米/小时)答: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21千米,水流速度每小时5千米。8重复相遇问题例8、两列火车从A城、B城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离A地500公里处,相遇后,两列车继续前进,各自到达目的地后,又折回。第二次相遇在离B城300公里处,问A城、B城相距多远? 解答:如图,两列火车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一共行了三个全程,分别为:第一列火车从A城到B城;第二列火车从B城到A城;第二列火车从A城出发与从B城出发的第一列火车在途中相遇。而这三个全程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考察,第一列火车行500公里时,两列火车共行了一个全程,相遇后,两车速度依然不变,所以第一列火车行驶第二个500公里时,两列火车同样又共行了一个全程;当第一列火车行了第三个500公里,即第一列火车行驶500×3=1500公里时,两列火车正好共行了三个全程,而这时,两列火车第二次相遇,由图观察可得,这时第一列火车又折回了300公里,即第一列火车行驶的1500公里比全程多了300公里,于是,全程即为3×500300=1200公里。3×500300=1200。答:A城、B城相距1200公里。习题:1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步行需要36分钟,小王骑自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12分钟。他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解答:走同样长的距离,小张花费的时间是小王花费时间的 36÷123(倍),因此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也可以说,在同一时间内,小王骑车走的距离是小张步行走的距离的3倍。如果把甲地乙地之间的距离分成相等的4段,小王走了3段,小张走了1段,小张花费的时间是36÷(31)9(分钟)。答:两人在9分钟后相遇。2小张从家到公园,原打算每分种走50米。为了提早10分钟到,他把速度加快,每分钟走75米。问家到公园多远?解答:方法1:可以作为“追及问题”处理。假设另有一人,比小张早10分钟出发.考虑小张以75米/分钟速度去追赶,追上所需时间是50 ×10÷(75- 50) 20(分钟)因此,小张走的距离是75× 20 1500(米)。答:从家到公园的距离是1500米。方法2:小张加快速度后,每走1米,可节约时间()分钟,因此家到公园的距离是10÷()1500(米)。3 一辆自行车在前面以固定的速度行进,有一辆汽车要去追赶。如果速度是30千米/小时,要1小时才能追上;如果速度是 35千米/小时,要 40分钟才能追上。问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解答:解法1:自行车1小时走了30×1-已超前距离,自行车40分钟走了35×-已超前距离,自行车多走20分钟,走了3035×。因此,自行车的速度是:(3035×)÷(30)×3907020(千米/小时)。答:自行车速度是20千米/小时。方法2:因为追上所需时间=追上距离÷速度差1小时与40分钟是32。所以两者的速度差之比是23.请看下面示意图:马上可看出前一速度差是15。自行车速度是:35- 15 20(千米/小时)。4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刻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这时是几点几分?解答:画一张简单的示意图:图上可以看出,从爸爸第一次追上到第二次追上,小明走了8-44(千米)。而爸爸骑的距离是 4 8 12(千米)。这就知道,爸爸骑摩托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自行车速度的 12÷43(倍)。按照这个倍数计算,小明骑8千米,爸爸可以骑行8×324(千米)。但事实上,爸爸少用了8分钟,骑行了41216(千米)。少骑行24-168(千米)。摩托车的速度是1千米/分,爸爸骑行16千米需要16分钟。881632。答:这时是8点32分。5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行5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步行4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然后在离甲、乙两地的中点1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解答:画一张示意图离中点1千米的地方是A点,从图上可以看出,小张走了两地距离的一半多1千米,小王走了两地距离的一半少1千米。从出发到相遇,小张比小王多走了2千米。小张比小王每小时多走(5-4)千米,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是2÷(5-4)2(小时)因此,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 4)×218(千米)。6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于C点。如果甲车速度不变,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点12千米;如果乙车速度不变,甲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点16千米。求A,B两地距离。解答:先画一张行程示意图如下设乙加速后与甲相遇于D点,甲加速后与乙相遇于E点。同时出发后的相遇时间,是由速度和决定的。不论甲加速,还是乙加速,它们的速度和比原来都增加5千米,因此,不论在D点相遇,还是在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一样的,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下面的考虑重点转向速度差。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如果加速,就到E点,而不加速,只能到 D点。这两点距离是 12 16 28(千米),加速与不加速所形成的速度差是5千米/小时。因此,在D点(或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28÷5 5.6(小时)。比C点相遇少用 6-5.60.4(小时)。甲到达D,和到达C点速度是一样的,少用0.4小时,少走12千米,因此甲的速度是:12÷0.430(千米/小时)。同样道理,乙的速度是16÷0.440(千米/小时)。A到 B距离是(30 40)×6 420(千米)。答: A,B两地距离是 420千米。7如图,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行走,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C离A点80米;在D点第二次相遇,D点离B点6O米.求这个圆的周长。解答:第一次相遇,两人合起来走了半个周长;第二次相遇,两个人合起来又走了一圈。从出发开始算,两个人合起来走了一周半。因此,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合起来所走的行程是第一次相遇时合起来所走的行程的3倍,那么从A到D的距离,应该是从A到C距离的3倍,即A到D是80×3240(米)240-60=180(米)180×2360(米)答:这个圆的周长是360米。8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问小张和小王的速度各是多少?解答:画示意图如下:如图,第一次相遇两人共同走了甲、乙两村间距离,第二次相遇两人已共同走了甲、乙两村间距离的3倍,因此所需时间是40×3÷602(小时)。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出发至第二次相遇,小张已走了6×2-210(千米)。小王已走了 62=8(千米)。因此,他们的速度分别是小张 10÷25(千米/小时),小王 8÷2=4(千米/小时)。答:小张和小王的速度分别是5千米/小时和4千米/小时。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在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解答:画示意图如下:第二次相遇两人已共同走了甲、乙两村距离的3倍,因此张走了3.5×310.5(千米)。从图上可看出,第二次相遇处离乙村2千米。因此,甲、乙两村距离是10.5-28.5(千米)。每次要再相遇,两人就要共同再走甲、乙两村距离2倍的路程。第四次相遇时,两人已共同走了两村距离(322)倍的行程。其中张走了3.5×724.5(千米),24.5=8.58.57.5(千米)。就知道第四次相遇处,离乙村8.5-7.5=1(千米)。答:第四次相遇地点离乙村1千米。10绕湖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王以4千米/小时速度每走1小时后休息5分钟;小张以6千米/小时速度每走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问:两人出发多少时间第一次相遇?解答:小张的速度是6千米/小时,50分钟走5千米,我们可以把他们出发后时间与行程列出下表:121527比24大,从表上可以看出,他们相遇在出发后2小时10分至3小时15分之间。出发后2小时10分小张已走了106×11(千米),此时两人相距:24-(811)=5(千米)。由于从此时到相遇已不会再休息,因此共同走完这5千米所需时间是:5÷(46)0.5(小时)。2小时10分再加上半小时是2小时40分。答:他们相遇时是出发后2小时40分。11一个圆周长90厘米,3个点把这个圆周分成三等分,3只爬虫A,B,C分别在这3个点上。它们同时出发,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圆周爬行。A的速度是10厘米/秒,B的速度是5厘米/秒,C的速度是3厘米/秒,3只爬虫出发后多少时间第一次到达同一位置?解答:先考虑B与C这两只爬虫,什么时候能到达同一位置。开始时,它们相差30厘米,每秒钟B能追上C(5-3)厘米。30÷(5-3)15(秒)。因此15秒后B与C到达同一位置.以后再要到达同一位置,B要追上C一圈,也就是追上90厘米,需要90÷(5-3)45(秒)。B与C到达同一位置,出发后的秒数是15,60,105,150,195,再看看A与B什么时候到达同一位置。第一次是出发后30÷(10-5)=6(秒),以后再要到达同一位置是A追上B一圈。需要90÷(10-5)18(秒),A与B到达同一位置,出发后的秒数是6,24,42,60,78,96,对照两行列出的秒数,就知道出发后60秒3只爬虫到达同一位置。答:3只爬虫出发后60秒第一次爬到同一位置。在400米的环行跑道上,A,B两点相距1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甲每秒跑5米,乙每秒跑4米,每人每跑100米,都要停10秒钟。那么甲追上乙需要时间是多少秒?【解】:甲实际跑100/(5-4)=100(秒)时追上乙,甲跑100/5=20(秒),休息10秒;乙跑100/4=25(秒),休息10秒,甲实际跑100秒时,已经休息4次,刚跑完第5次,共用140秒;这时乙实际跑了100秒,第4次休息结束。正好追上。答:甲追上乙需要时间是140秒。甲、乙二人在环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跑4米,乙的速度是每秒跑4.8米,甲跑_圈后,乙可超过甲一圈讲解:例题1.在一个圆形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8分钟后两人相遇,再过6分钟甲到B点,又过1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则甲环行一周需要()? 解析:选择C。甲、乙两人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用了6+10=16分钟。也就是说,两人16分钟走一圈。从出发到两人第一次相遇用了8分钟,所以两人共走半圈,即从A到B是半圈,甲从A到B用了8+6=14分钟,故甲环行一周需要14×2=28分钟。也是一个倍数关系。环形跑道问题的例题讲解2.二人沿一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均速前进,甲行一圈4分钟,乙行一圈7分钟,他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走10圈,改反向出发,每次甲追上乙或迎面相遇时二人都要击掌。问第十五次击掌时,甲走多长时间乙走多少路程?答案:甲走完10圈走了10*400=4000米他们每击掌一次,甲走一圈(画画图就会明白的),则15*400=6000米总共走了6000+4000=10000米10000/400=25分钟因为甲乙所走时间想同所以乙走了25/7*4001428米-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题)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