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卷A卷

  • 资源ID:10301665       资源大小:42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卷A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2016年3月15日,山东省戒毒管理局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全省各戒毒所设立“孔子学堂”,举行全省戒毒系统“孔子学堂”授牌仪式。戒毒系统建立“孔子学堂”在全国尚属首家。历史上,孔子创立的学派是( ) A . 儒家B . 法家C . 道家D . 墨家2. (2分)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B . 孟子道德经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C . 孔子论语“仁”D . 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3. (2分)列表整理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图所示为小张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 ”处应填写的人物是( )A . 孔子B . 孟子C . 墨子D . 韩非子4. (2分)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人影响极大。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 孔子B . 孟子C . 墨子D . 荀子5. (2分)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 孔子B . 孟子C . 墨子D . 老子6. (2分)“跑男”栏目组给演员们出来这样一道题:他是我国春秋晚期的鲁国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他最早创办私学。他是( ) A . 老子B . 孔子C . 孟子D . 墨子7. (2分)“百家争鸣”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表述错误的是( ) A . 老子 无为而治B . 墨子 兼爱非攻C . 孔子 为政以德D . 庄子 依法治国8. (2分)在治理国家方面,道家的主张是( ) A . 以“礼”治国B . 以“法”治国C . “兼爱”“非攻”D . “无为而治”9. (2分)以下属于韩非子主张的是( )A . 仁政B . 兼爱、非攻C . 改革与集权D . 无为而治10. (2分)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家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董仲舒A . B . C . D . 11. (2分)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最大,这一学派的创世人是( )A . 孔子B . 老子C . 墨子D . 韩非子12. (2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 老子B . 庄子C . 孟子D . 韩非13. (2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专制主义分别是( )A . 墨家、儒家B . 法家、道家C . 儒家、法家D . 道家、儒家14. (2分)“光盘行动”是2013年1月初起,公众发起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厉行节约,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就提倡“节俭”,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 A . 老子B . 墨子C . 荀子D . 韩非子15. (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属于孔子的( ) A . 礼治思想B . 教育思想C . 仁政思想D . 法治思想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54分)16. (5分)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和谐”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人与人的和谐: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3)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木,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这样的古代思想家是谁?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4)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5)人与人的不和谐: 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6)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17. (25分)教育引领人寻访灵魂和生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1,2材料二:如下图3,4材料三: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严复材料四:截止2017年,我国有各类高校2800多所,在校学生接近三千万人。每年为我国培养700多万优秀毕业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1)图1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教育思想?图2反映了伯里克利时期大力发展教育和文艺的社会图景,他当政期间,雅典出现怎样的政治局面? (2)19世纪60年代,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改革。图3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哪一重要举措?图4是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与哪一运动有关? (3)材料三中严复所讲的“此事”指的是清朝末年在教育方面的哪一重大措施? (4)我国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发展如此之快,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的什么战略? (5)综合以上探究,请你谈谈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8. (14分)初一年级历史小组,在学习了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后,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穿越剧,请你也积极参与其中,并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材料: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面向全国征求治国方略,有一儒生献举贤良对策,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表彰六经”的主张。(1)请正确搭配节目与主持人人与自然_孙武法制空间_孟子军事天地_庄子民生在线_韩非子(2)此“儒生”是谁?对此,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19. (5分)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学完本课后请回答:(1)请按照要求补充完成下列表格学派代表人物政治主张治人要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君为轻”。庄子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以强凌弱。韩非兵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通过以上表格的完成,同学们,你能找出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有识之士在发表各自的政治学说中,在治理国家方面,观点趋于对立的两位思想家分别是谁呢?(3)“先人已逝,精神永存”,至今,诸子百家的各学派都留给了后人启人深思的哲学精神,你能找出以下三个成语分别渗透了哪三家学派的精神呢?“当仁不让”( )“随遇而安”( )“守株待兔”( )20. (5分)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政治篇】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上述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概括该制度的特点。【经济篇】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2)上图一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统一全国货币有什么作用?(3)上图二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的名称和出现的时期。【科技篇】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4)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思想篇】教育部就11位全国协委员提出“关于以孔子诞日为中华教师节的提案”作出积极答复:提案“具有积极意义”。光明日报“一件让人欣慰的事”(5)如果由你写这个提案,请列举出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理由。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54分)16-1、17-1、17-2、17-3、17-4、17-5、18-1、18-2、18-3、19-1、20-1、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卷A卷)为本站会员(xiao****017)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