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8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 资源ID:102843261       资源大小:28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2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2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8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后限时集训(十八)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兰州一模)“民工潮”在城市就业体制改革难有突破之时,促成了一个“体制外”的劳动力市场。它使资源配置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国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这反映了“民工潮”的出现()A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B引发了制度变革和社会变迁C为制度创新提供了动力D推动了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C由材料“在城市就业体制改革难有突破之时”“它使资源配置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国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可知,“自己解放自己”的“民工潮”为中国制度创新提供了持续推动力,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民工潮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而非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故排除A项;“制度变革”范围广泛,包含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经济制度等,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而非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故排除D项。2(2019·运城一模)1986年,浙江一家生产压力锅的乡镇企业与国企沈阳双喜压力锅厂联营,可以使用其技术并以“双喜牌”名义销售,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8%,最后取代了沈阳压力锅厂,这种现象成为当时的一种趋势。这表明()A乡镇企业经营模式适应市场形势B国企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C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取代计划经济D乡镇企业逐渐成为市场主导力量A由材料中乡镇企业与国企联营,使用其技术并以国企“双喜牌”名义销售,这就保障了技术优势与品牌效应,因而市场占有率较高,说明这种乡镇企业的经营模式适应市场形势,故选A项。31983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文件指出,“这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的新发展”。在此,中共中央()A剖析了人民公社废除的背景B阐明了乡镇企业开创的意义C认可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根据材料“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的新发展”可知是中共中央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高度肯定,故选D项;正是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才有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但材料未涉及人民公社废除的背景问题,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乡镇企业开创的意义,故排除B项;材料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改革,而不是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故排除C项。4(2019·北京海淀期末)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共产党首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中国发展和建设已取得的成就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B农村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D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A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中“首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即1987年中共十三大相符,故A项正确。5为了更全面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状况,某学者根据1981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的数据绘制成下表。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表中信息的一项是()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比重变化A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呈逐年上升趋势B需求增加对住房消费变化起决定性作用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基本达到D改革开放后住房商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D图表反映的是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的比重在3%8%,在21世纪初消费比重增加到8%13%,20122013年有一个直线上升,之后稍有回落,但比重仍在18%以上,这反映了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比重在增加,应该是住房商品化的趋势在加强,故选D项。6(2019·苏州一模)常州地方品牌“红梅”牌照相机,曾经风靡大半个中国。下表是19741988年“红梅”牌照相机的发展历程。由表中信息推断,“红梅”牌照相机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壮大,主要得益于()时间“红梅”牌照相机的发展历程1974年红梅型(120系列)折叠式照相机投产,常州市自主生产照相机1977年红梅型(135系列)塑料相机开始定型生产1981年国集合营常州照相机总厂成立,职工超千人1985年底累计生产了10个型号的产品共86.15万架,销售至全国各地,部分出口到印尼1988年年产量曾一度达到21万架,为全国同行业第一A.经济特区的建设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C上海浦东开发的辐射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对应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选B项;经济特区跟常州无关,故排除A项;上海浦东开发是1990年,故排除C项;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故排除D项。7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安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这一决定()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步骤B作为东部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C改革开放新时期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D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步骤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A项错误;作为东部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是上海,故B项错误;雄安新区的设立对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故C项正确;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项错误。81979年深圳市常住人口约41万人, 1988年约120.14 万人,2012年约1 054.74万人。深圳常住人口的增长()A适应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B源于人口出生率的提高C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D加速了社会老龄化进程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深圳的变化与对外开放有很大关系,即适应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故选A项。9(2019·武汉调研)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这一事件说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C对外开放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D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C根据材料“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可知,这一制度下的变通,体现了一定的改革与创新,故选C项;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排除A项;这一事件不能作为突破计划经济的开端,故排除B项;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排除D项。10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要加快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在上海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标志着当时()A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出现B国家经济重大战略步骤出台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B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出台国家重大战略,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故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故排除D项。11(2019·南通二模)面对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定,江苏省委抓住机遇,果断决策,把“加快发展沿海、重点发展沿江”的战略列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计划,并着重制定了开发建设沿江经济带的总体规划。这里的“重大决定”应该是()A创办第一批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材料“重点发展沿江”体现的是对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决策的配合,这带动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故选C项;创办经济特区与江苏无关,故排除A项;沿海港口城市开放重点在沿海不是沿江,故排除B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与开发建设沿江经济带无关,故排除D项。12下图是丁聪1981年画的一幅漫画,作品试图表达的主题思想是()A新潮冲击下传统服饰的变迁B时代前进需挣脱观念的束缚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阻力较大D现代化建设的政策保障不足B漫画中体现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长袍马褂和时尚服装并存的现象,并没有反映传统服饰的变迁,故A项错误;在漫画中,穿长袍马褂的老人对时尚服装显示出鄙夷与不屑的态度,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开始追求时尚,而当时也有一些思想比较保守的人在“评头论足”,这反映了传统观念阻碍了时代的发展,故B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84年开始的,并且服饰的变化也不会阻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冲突,与现代化建设没有任何关系,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91957年中国城市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从长远以及从城市化本质来看,导致中国城市化同工业化脱轨并滞后于工业化,以及后来城乡二元结构的“种子”已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只不过由于“时滞”的缘故,在“一五”时期尚未充分显示出来。实际上,在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积累方式等左右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经济框架已经形成,后来中国城市化制度安排、政策选择和城市化发展,都是这一框架的补充和延伸。摘编自付春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化分析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新型城镇化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消除中国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摘编自肖金成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四大重要战略意义(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与影响。(13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城市化同工业化脱轨并滞后于工业化”“城乡二元结构”作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在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积累方式等左右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经济框架已经形成,后来中国城市化制度安排、政策选择和城市化发展,都是这一框架的补充和延伸”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信息可得出结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建设成就和经济体制变革等方面思考;第三小问,从经济发展和解决材料一中的相关问题等角度来思考。答案:(1)问题:城市化同工业化脱节;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主要依靠抽取农业积累为工业化提供资金。(12分)(2)新现象:城镇化。原因: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影响:推动了经济稳定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13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商业广告演进史简表时间主要形式备注古代市声广告招幌广告灯笼广告印刷广告等吆喝叫卖即为市声广告在招幌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用灯笼做广告,是唐代及以后酒楼、饭馆的特色之一,悬于店铺,夜间点烛放亮印刷广告的典型是北宋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内有“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偷工,民便用”的内容近代报刊广告广播广告街车广告等早期申报有发售军火、贩卖鸦片的洋行广告广告画多展示了圆润、摩登、甜美的女性形象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打出“恭祝民国十年各界进步,惟愿同胞吸国货香烟”的广告现代报刊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1978年以前,广告人物形象以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为主1979年3月新中国播出第一条外商电视广告瑞士雷达表据黄升民中国广告图史等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古今关联,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解析:根据“中国商业广告演进史”可得出表格内容是关于商业广告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所以商业广告的发展变迁是论题论述的核心史实,由此可派生出两个问题:一是社会变迁推动商业广告发展,另一个是商业广告发展助推社会变迁,以表格中的史实相互印证即可;同时也可以以广告内容为角度来进行归纳分析,从人物、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变迁展开论述。答案:示例一:论题一:商业广告发展与社会变迁。(2分)角度一:社会变迁推动商业广告发展。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早期广告形式相对原始落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印刷广告、广播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新形式相继出现;而社会进步带来的社会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也推动了广告内容、人物形象的不断变化,如新女性形象成为中华民国广告画的主角,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成为新中国广告形象的主体等。(8分)综上所述,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推动了商业广告形式和内容的持续发展。(2分)角度二:商业广告发展助推社会变迁。商业广告的持续发展不仅丰富了商品信息,也扩大了广告传播范围,提升了民众对商品的认识,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而广告内容、人物形象的变化也有利于民众的思想进步和观念变化,如中华民国新女性形象主题就有移风易俗的意义,“爱国主义”内涵的广告则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政治运动的开展。(8分)综上所述,广告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迁。(2分)示例二:论题二:商业广告人物形象的变迁。(2分)角度:近代以来,伴随着国人学习西方文化和近代化探索的深入和发展,民族工业发展、政治革命和思想解放共同推动了社会转型,圆润、摩登、甜美的女性形象成为广告设计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人民不仅实现了当家做主的理想,也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广告画中的人物形象也变成了以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为主。(8分)总之,广告人物形象的变化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密切相关。(2分)- 7 -

注意事项

本文((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8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为本站会员(Sc****h)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