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沟煤矿事故应急预案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9924599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X 页数:233 大小:2.3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曹家沟煤矿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3页
曹家沟煤矿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3页
曹家沟煤矿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3页
资源描述:

《曹家沟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家沟煤矿事故应急预案(2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应急预案编号:FF01 应急预案版本号:2014第二版重庆市合川区瑞瀛煤业有限公司 曹家沟煤矿事故应急预案 业 主: 罗 继 银 矿 长: 李 云 五 总工程师: 任 华 编 制 人: 任 华 重庆市合川区瑞瀛煤业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一四年九月二十日 会审单位及管理人员签字会审内容:二一四年重庆市合川区瑞瀛煤业有限公司曹家沟煤矿事故应急预案单位及职务名称签 字日 期备 注编 制 人生产技术科通 风 科机 电 科安 全 科调 度 室安全 矿 长生产 矿 长机电 矿 长技术负责人矿 长 目 录第一章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1总则1 2矿井危险性分析.4 3组织机构职责.47 4预防与预警.50

2、5应急响应.566信息发布.637后期处置.638保障措施.639培训与演练.6610奖惩.6711附件.70第二章安全生产事故专项预案.72 (一)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72 (二)井下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80 (三)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90 (四)井下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03 (五)矿井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22 (六)矿井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34 (七)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46 (八)炸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157 (九)食堂液化气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164 第三章 矿井灾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70 3.1瓦斯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

3、70 3.2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80 3.3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85 3.4水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913.5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953.6供电系统停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983.7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2053.8炸药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预案.209第四章 附则.211第五章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响应分级标准.213第六章 附件.215 6.1矿山救护服务协议.215 6.2抢险救灾联系电话一览表.216 6.3煤(焦炭)检验报告表.218 6.4瓦斯等级鉴定汇总表.218 6.5矿井通风系统图及避灾路线图. 218 6.6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

4、218 6.7矿井井上下对照图. .218 III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28页 共233页第一章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规范煤矿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应急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及时、科学、有效地指挥、协调应急工作,预防和减少事故,确保事故发生后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结合本矿井实际制定本预案。1、2依据1、2、1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生

5、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1、3适用范围1、3、1本应急预案适用区域范围合川区瑞瀛煤业有限公司曹家沟煤矿井下生产辅助系统及地面厂区范围内发生各类事故后的应急救援1、4应急救援预案文件体系1、4、1本公司应急救援系统为:(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二)应急救援预案(三)应急培训和演练(四)应急救援行动(五)现场清理和净化(六)事故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1、4、2本应急救援预案由三部分组

6、成:一是安全生产事故救援总预案;是针对煤矿可能发生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救援方案,主要阐述应急救援的方针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和程序,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总体指导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二是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主要针对煤矿某种特有或具体的事故事件或出现其它紧急情况应急而制定的救援预案即矿井瓦斯超限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矿井火灾应急救援预案矿井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矿井透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矿井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井提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地面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井矸石山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组成,是煤矿安全生产事故

7、应急救援综合预案的具体专项救援方案三是现场处置方案;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以某一具体现场设施或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现场应急措施1、5原则与方针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1、5、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董事长、总经理总负责,分管矿领导分工负责及有关部门区室领导配合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1、5、3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块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应急救援体系力求职责明确,规范有序、

8、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1、5、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1、5、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煤矿事故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2.矿井危险性分析2.1矿井概况曹家沟煤矿开办于1968年,时系坝子乡开办的矿山企业。1994年合乡并镇后属于土场镇镇办煤矿;在2000年体制改革后,属于私营企业,在2002年由曹家沟煤矿、石灰沟煤矿、金竹山煤矿、

9、菜园煤矿四个矿井组建为合川区瑞瀛煤业有限公司;2007年资源整合,由菜园煤矿、石灰沟煤矿整合为合川区瑞瀛煤业有限公司曹家沟煤矿;本矿井从整合后,矿井进行年产六万矿井的技改,到2014年经过验收合格,企业经济类型现为有限公司(私营)。矿井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等采矿证照齐全。采矿许可证于2014年7月15日由重庆市国土房管局换发,证号C5000002009041130019465,有效期二年零一月, 自2014年7月15日至2015年8月9日;煤炭生产许可证号为205001170035,有效期自2014年6月27日至2018年10

10、月20日;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500382000005419;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为(渝)MK安许证字20111112011;矿长持有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 2.2 矿井生产现状全矿现有从业人员110人,核定生产能力60kt/a;矿井属地下开采,在土场镇菜园村四社设有工业广场。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主平硐口标高+245m,约320m长揭穿煤层。矿井在划定区域内从上到下分水平逐步开拓和开采。+245m水平以上各可采煤层均已采完,为老采空区,矿井现生产水平为+100m水平。矿井采用倒台阶采煤法采煤。工作面采用风镐落煤,木支柱支护;开拓巷道采用钢架支护,采空区采用自然陷落法管理顶板。矿井一

11、般布置2个工作面采煤。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机车运输。采区回采率90%左右。 2、3位置及交通2.3.1 地理位置曹家沟煤矿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主城121方向,直距约21km,属合川区土场镇所辖。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626361062736;北纬295352295530;主井口直角坐标为:X=3309870 ,Y=35639880, Z=+245m。 2.3.2 交通情况矿区至北碚15km,至重庆58km;东有襄渝铁路穿过,井口距襄渝铁路线的天府北站约5km。矿区交通较方便(见图插图1:矿井交通位置图)。插图1:交通位置图2.4 矿区范围重庆市合川区瑞瀛煤业有限公司曹家沟煤矿矿区范围由25个拐

12、点坐标圈定,整合后曹家沟煤矿走向长3050m,倾向宽423m,矿区面积约1.29km2,开采三叠系须家河组内连、外连煤层,开采标高+400+0m,(其拐点坐标见插表)。插表 曹家沟煤矿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编号XY编号XY133098433563988314331275035640185233099743563972515331256535640904333097203563959016331197135640709433098203563942017331191035640830533103603563954018331184035640810633106003563970019331189

13、73564068473310917356398682033107523564030883310870356399602133107203564037093311330356402252233103943564018810331182035640380233310109356402701133118703564029024331009435640214123312450356404602533103223564014913331256335640121整合后,开采标高+400+0m;开采煤层:内连、外连煤层;开采面积1.29km22.4.1相邻矿井关系曹家沟煤矿西南侧为重庆德源煤业有限公司,其矿

14、区范围与原曹家沟井主平硐保护范围有一定重叠,经双方协商,在该区域0+100m向南留足60m煤柱,曹家沟煤矿在该区域0+100m向北留足20m煤柱,只作为原曹家沟主平硐保护煤柱,双方均不得开采;西侧为重庆北碚区西山坪煤矿,相邻矿井之间双方签有边界协议;北侧与金竹沟煤矿相邻,两整合矿井各留50m保安煤柱;南侧无矿权设置。矿井与相邻矿之间均未贯穿,留设的保护煤柱未开采。曹家沟煤矿划定矿区范围后与相邻矿井之间无资源纠纷。(见相邻矿井关系图插图2)。 插图2 相邻矿井关系图2.5 矿区地质情况2.5.1矿区地层矿区出露最新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最老地层为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现由新至老分述如

15、下:1、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厚05m,分布于矿区内地形低洼地段,为黄褐色含碎石粉质粘土,碎厂成份为矿、泥岩,粉质粘土,稍湿,可塑硬塑。2、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zI)岩性为紫红色页岩、砂质页岩为主、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页理构造。本段厚度130m左右。 3、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厚135m,上部为灰黄及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和细粒岩屑石英砂岩;中部为灰色厚层状中粒岩屑石英砂岩夹深灰色、暗紫色、紫色粉砂质泥岩;下部为黄绿色夹紫红色薄层状泥岩与灰色厚层状细中粒岩屑石英砂岩互层。4、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厚485m左右。根据岩性特征及含煤性差异,分为六个

16、岩性段:(1)第六段(T3xj6)一般厚约100m。岩性为灰白黄灰色厚层状中至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局部夹薄层状粉砂岩。(2)第五段(T3xj5)厚59.6m。为灰色、灰黑色泥岩,下部夹砂泥岩、砂岩。中、上部含煤线13层,其中矿井开采外连(相邻矿称 “上连”)、内连(相邻矿称 “中连”)煤层。外连煤层结构复杂,上分层煤厚0.120.22m,下分层煤厚约0.060.11m,夹矸为泥岩,厚约0.180.33m,煤层厚度变化大,纯煤厚度0.260.27m;内连煤层结构复杂,上分层煤厚0.190.21m,夹矸厚度0.140.20m,中分层煤厚约0.090.12m,夹矸厚度0.100.20m,下分层煤厚0.

17、060.10m,纯煤厚0.340.43m。(3)第四段(T3xj4)厚119m。岩性为黄灰色、灰白色厚层状长石石英粗粒秒岩,偶夹深灰色砂质泥岩,其下部及底部夹多层透镜状砾岩,砾岩以石英、燧石为主,砾径2-12cm,滚圆至次滚圆,由泥质胶结。(4)第三段(T3xj3)厚度36m。岩性为深灰、灰黑色薄层状砂岩、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含两层极薄煤层。本含煤段亦称第二含煤段。(5)第二段(T3xj2)厚度120m。岩性为灰、黄灰色厚层状中粒长石石英砂岩,薄层状粉砂岩。(6)第一段(T3xj1)厚度50.4m。岩性为深灰、灰黑色薄层状砂质泥质、泥岩及粉砂岩,具水平层理,其底部常见铁质古风化壳。该段

18、含极薄煤一层。该含煤段亦称第一含煤段。本组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5、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厚度68.6m。分布于矿区北侧,岩性以灰色、深灰色、浅黄色薄中厚层状石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夹薄层状泥质石灰岩及钙质泥岩。含瓣鳃类,菊石及腕足类化石。煤系地层特征详见插图3: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插图3 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2.5.2 矿区地质构造矿区位于温塘峡背斜北段东翼(详见插图4:构造纲要图),构造迹线呈北东向展布。核部出露须家河组,两翼为侏罗系地层,为不对称背斜。矿区位于温塘峡背斜北段东翼,地层倾向108119,倾角571,有上缓下陡之规律,开采区总体倾角为3569。区内有F1(倾向45

19、,倾角4856,断距约80100m)和F2(倾向206,倾角3646,断距约6080m)两条正断层,延深至-100m,严重切割(错开及断失)外连和内连煤层,对矿井开拓、开采有较大影响。综上所述:矿井地质构造中等复杂。 插图4 矿区构造纲要图 2.5.3煤层2.5.3.1 煤层本井田内有外连(当地俗称上连)、内连(当地俗称中连)2层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现将各煤层简赋存情况简述如下。(1)外连煤层位于T3xj5段上部,上距须家河组第六段底界3.0m,下距内连煤层11.2m,煤层结构复杂,有一层夹矸,上分层煤厚0.120.22m,下分层煤厚约0.060.11m,夹矸为泥岩,厚约0.180.33m。煤

20、层厚度变化大,纯煤厚度0.180.33m,划定矿区范围内该煤层可采厚度0.260.27m,局部薄化,为矿井主采煤层。 (2)内连煤层位于T3xj5段中上部,上距外连煤层11.2m。煤层结构复杂,上分层煤厚0.190.21m,夹矸厚度0.140.20m,中分层煤厚约0.090.12m,夹矸厚度0.100.20m,下分层煤厚0.060.10m,纯煤厚0.340.43m。局部薄化,为原矿井主采煤层。插表 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煤层厚度(m)夹矸情况层间距(m)稳定性倾角()容重(t/m2)层数厚度(m)外连0.180.33(0.27)10.180.3311.2较稳定5691.40内连0.344320.1

21、40.20m稳定5691.400.100.20(3)煤质(1)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外连煤层:为褐黑色,腊状光泽,似层状构造,条带状结构,贝壳状断口,宏观煤岩类型为半暗型煤。内连煤层:为黑色,腊状光泽,似层状构造,条带状结构,贝壳状断口,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型煤。(2)煤的工业分析指标根据重庆市合川市瑞瀛煤业有限公司菜园井煤炭资源保有储量核查检测说明书审查意见书(渝地矿协储测审字2006042号),曹家沟煤矿各煤层煤质指标资料见表1-2-2。插表 曹家沟煤矿各煤层煤质分析统计表煤层名称及编号试验项目(原煤)煤类水份(Mad;%)灰分(Ad;)挥发分(Vd;)固定碳(Fct;%)全硫(Std;%)

22、发热量(MJ/kg)外连1.6220.0424.7455.220.5327.011/3JM内连2.2429.3225.0145.670.5223.641/3JM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24.1-3-2004,煤炭质量分级GB5751-86中国煤炭分类,外连煤层为中灰、低硫、高热值煤;内连煤层为高灰、低硫、中热值煤。主要用于工业动力煤及民用燃煤。 2.6水文地质2.6.1矿区地形地貌和气候矿区位于温塘峡背斜南翼近轴部,属低山丘陵地貌。受构造的影响,山脉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呈NESW向展布,区内地形北西高,南东低,山脉由园形或浑园形的小山包构成。区内最高点位于矿区西侧标高+580

23、.4m;最低点位于北东侧冲沟中,标高+200.9m,相对高差379.5。地形坡度一般1230。矿区内无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在矿井的西侧发育有数条季节性冲沟。其流量受大气降雨的影响,雨季形成溪流,向西汇入嘉陵江,最后注入长江,属长江水系。区域浸蚀基准标高为+176m。矿区处于亚热带湿润区,区内春天气候回春早,夏季长、气温高,降水多而集中,常有暴雨,间有洪涝,且多伏旱。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阴雨绵绵。冬季短,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多雾。全年日照少,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温宜人。最高气温41.4(1972年8月27日),最低气温为-3(1975年12月16日),年平均气温17.8。年降雨量适

24、中,年平均降雨量1121.4mm。年最大降雨量1504.3mm(1973年);年最小降雨量826.4mm(1960年)。2.6.1.1含、隔水层井田内断层发育,具有一定的导水性,成为地下水运动的良好通道;另外,矿区开采历史悠久,浅部废弃巷道较多,可能存在大量老窑积水。含水层裂隙水、孔隙水及老空区水可通过断层及固有裂隙、采动裂隙渗透到矿坑。矿井水受大气降雨控制,砂岩含水层在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沿孔隙和裂隙运移渗透,经采空区渗入坑道。矿井涌水量受大气降水的控制,矿井涌水量大小与大气降水的关系较为密切。矿区内砂岩裂隙相对发育, 有利于地下水补给、运移和排泄,视为含水层;泥岩、砂质泥炭等结构致密,裂隙

25、不发育,起隔水作用,视为隔水层。受F1、F2正断层破坏作用,含水层之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1、含水层:(1)须家河组第四段(T3xj4)岩性为黄灰色、灰白色厚层状长石石英粗粒秒岩,偶夹深灰色砂质泥岩,其下部及底部夹多层透镜状砾岩,砾岩以石英、燧石为主,该含水层的富水性中等,为矿井含水层。(2)须家河组第六段(T3xj6)岩性为灰白黄灰色厚层状中至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局部夹薄层状粉砂岩,该含水层的富水性中等,为矿井含水层。2、隔水层:(1)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2z)岩性为紫红色页岩、砂质页岩为主、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页理构造,为矿井隔水层。(2)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上部

26、为灰黄及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和细粒岩屑石英砂岩;中部为灰色厚层状中粒岩屑石英砂岩夹深灰色、暗紫色、紫色粉砂质泥岩;下部为黄绿色夹紫红色薄层状泥岩与灰色厚层状细中粒岩屑石英砂岩互层,是矿井隔水层。(3)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泥岩及砂质泥岩。为灰色、灰黑色泥岩,下部夹砂泥岩、砂岩。其富水性和透水性极弱,内连、外连位于该段中,是矿井隔水层。2.6.1.2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和排泄矿区属浅切割的低山丘陵地貌,以剥蚀地形为主,海拔标高+245+520m,相对高差为275m,地形坡角1532。该区内最低浸蚀基准面标高+176m,区内无地表水体,但T3xj6含水层出露地表,且横向溪沟发育,地表水

27、对矿井充水有一定影响。2.6.1.3矿井充水因素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根据矿区内含、隔水层性质及分布情况,结合矿区内现有生产情况和充水涌水的实际情况推测,矿井的充水水源有含水层水、采空区水、大气降水、断层水等。1、含水层水: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为砂岩裂隙水,经过采动裂隙及构造裂隙进入矿井是本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2、采空区水:矿区上部存在大面积采空区;煤层开采后,顶板帽落,产生新的裂隙。老空区水顺岩层裂隙下渗进入采面,使其帽子煤渐湿或局部顶板有滴水或淋水现象。3、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矿井充水的补给条件,它通过采空区塌陷裂隙和含水层充水空间直接渗入矿井。4、断层水:矿区中央有F1和F2两条正断

28、层,有一定的导水性,对煤层有切割,预计断层水对矿井开采有一定的影响。2.6.1.4矿井涌水量现矿井正常涌水量:30.7m3/h,最大涌水量:78.2m3/h。矿井水由水泵经+100m水平水仓抽排至+245m主平硐水平,由主平硐水沟自流排出地面。矿区范围内地势较高,地形坡度较陡,地表无常年积水,自然排泄条件好。其动态变化受季节降水影响大,地表大部分为基岩裸露,孔隙水微弱。地下水主要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大气降水通过含水层补给地下水后,径流先以垂直渗入为主,然后转入侧向运动,总的经流方向由北西往南东,最终裂隙和断层裂隙以沟谷地带低矮部位泉点、小溪出露地表流出区外。主要隔水层为须家河组第一、三、五段煤系

29、地层,其岩性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长石石英砂岩和煤层。主要含水层为须家河组第二、四、六段的砂岩。矿区内构造裂隙不发育,煤层赋存于相对隔水层中,含水层的水主要通过采动裂隙、断层裂隙向矿井充水。矿井为以砂岩裂隙充水为主的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2.7煤层顶底板外连煤层:老顶为中粒砂岩,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较完整稳定。内连煤层:老顶为中粒砂岩,直接顶为泥岩及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较完整稳定。2.8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定,评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2.9瓦斯根据重庆市合川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30、局文件重庆市合川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合川区2012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合川安发2014111号,绝对瓦斯涌出量0.29m3/min,瓦斯等级鉴定为瓦斯矿井。目前矿井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和瓦斯爆炸事故。但矿井必须按照最新煤矿安全规程版本的有关规定,加强通风安全管理,确保矿井及工作面通风系统畅通。强化矿井瓦斯现场检查工作,消灭瓦斯集聚,防止瓦斯事故。2.10煤尘爆炸和煤的自然发火倾向性 根据煤炭科学总院重庆分院取样鉴定,矿井开采的内连煤层煤层焦渣特片为4,火焰长度12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65%,有煤尘爆炸危险性;外、内连煤层煤炭自然发火倾向等级

31、鉴定为类,属不易自燃煤层;2.11地温经调查,井田内地温梯度值介于1.32.3/100m之间,取邻近井田平均地温梯度最大值2.3/100m,年平均气温值18.2,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矿井最大开采深度380m,基本无热害显现。2.12地压井田开采区域为正常地压,开采工程中无冲击地压显现,但是矿井开采时应考虑岩石自重对顶板的影响。 3.各生产系统现状3.1采掘系统曹家沟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60kt/a矿井井田面积为1.29km2,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现在+100m+182m水平南翼外连煤层2111工作面回采,+100m南翼外连运输巷与+100m北翼外连运输巷两个掘进工作面掘进作业

32、3.2采煤方法矿井开采的外连煤层平均厚0.40m,煤层倾角78。根据本井田煤层分布和产状,赋存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采用倒台阶和采煤方法,风镐落煤。3.3掘进方法根据各类巷道的不同用途,并以满足运输、管线敷设、通风及安全间隙的要求,以及巷道布置的综合考虑,所有轨道的轨距均为600mm;按各类巷道所穿过的岩性不同,巷道在外连煤层中时采用金属支护巷道,破碎带采用砌碹支护; 主要巷道详见断面技术特征表3。序号巷道名称巷道类别巷道性质断面形状和支护方式巷道净宽(m)巷道净高(m)巷道断面积(m2)装备净断面积掘进断面积1主平硐主要全岩半圆拱、喷浆2.62.45.517.6315kg/m单轨、水沟2回风平

33、硐主要全岩半圆拱、喷浆2.62.45.515.73水沟3提升暗斜井主要全岩半圆拱、喷浆2.62.45.516.8222kg/m单轨、水沟、梯步4行人暗斜井主要全岩半圆拱、喷浆2.62.45.516.82架空乘人设备5岩石回风上山主要全岩半圆拱、喷浆2.62.45.515.636+100南外连运输巷准备半煤梯形、金属支架2.62.04.24.815kg/m单轨、水沟7+100南外连运输巷回采半煤梯形、金属支架2.62.04.24.815kg/m单轨、水沟8+100北外连运输巷准备半煤梯形、金属支架2.62.04.24.815kg/m单轨、水沟9开切眼回采半煤矩形、金属支柱2.01.02.03.4

34、插表主要巷道断面技术特征表 3.4矿井通风3.4.1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矿井主要进风井为+245m主平硐,矿井主要回风井为+285m回风平硐;矿井主通风机工作方法为机械抽出式,风井地面安装两台同等功能、功率的主要通风机,其型号为FBDZ13主要通风机,一用一备,电机功率为45kw,额定最大供风量为1900m3/min。在通风机旁建通风机配电室及值班控制室。3.4.2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3.4.2.1掘进通风掘进工作面通风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型号为YBT5.5,电机功率5.5kW,风量90130m3/min。选直径为400mm,每节50m的矿用阻燃、抗静电风筒。3.4.2.2

35、硐室通风井下硐室主要为水泵硐室、机电硐室、避灾硐室及消防材料库,均采用全风压通风,无独立通风硐室。3.5供电系统3.5.1双回路供电。矿井双回路10kV电源一趟来自东土线土场变电所,供电线路采用LGJ50钢芯铝绞线,供电距离13.8km;一趟来自江平线明家沟变电站,供电线路采用LGJ35钢芯铝绞线,供电距离4.6km。3.5.1.1地面供电1、在地面工业广场附近设10/0.4kV变电所一座,内设XGN1512F004高压开关柜6台。变电所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在地面配电所共安装1台S11M200/10/220变压器供全矿井地面所有设备及照明用电。2、地变电所的电源线路采用架空线进线方式,0.4k

36、V出线采用电缆方式出线。1)、在地面变电所低压侧引二回路至通风机房,一回路使用,另一回路备用。选用YC35035重型橡导电缆,距离20m。3.5.1.2井下供电,矿井井下采用低压0.4kV入井。在地面配电所引出两根MYJLV2210,335mm2矿用高压阻燃电缆至100m水平,距离约500m;从而构成井下+100m水平双回路供电。地面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0.4kV、220V,入井电压为0.4kV,井下采掘移动设备(通风)、绞车、水泵等采用0.38kV电压供电,手持式电气设备、照明、信号电压为127V。3.6提升运输系统3.6.1提升系统本矿井提升设备主要担负原煤、矸石、材料、设备等提升任务

37、。提升道安设22kg/m钢轨,轨距600mm。矿井使用0.75“V”型标准的翻斗矿车。矿井提升暗斜井现安装有JTP1.61.2型矿用绞车1台,单滚筒,滚筒直径1.6m,滚筒宽度1.2m,最大静张力45kN,配备132kW防爆电动机,钢丝绳径为22.5,绳速2.55m/s,容绳量640m。3.6.2运输系统3.6.2.1井下煤炭运输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布置方式,井下所有运输平巷选用15kg/m钢轨,轨距均为600mm。提升暗斜井轨道选用22kg/m钢轨,轨距均为600mm。主平硐采用矿用柴油机车、水平运输巷采用矿用柴油机车机车牵引矿车的运输方式,提升暗斜井选用矿用防爆绞车提升运输方式。回采工

38、作面煤炭自溜到工作面运输巷人工装车。3.6.2.2井下辅助运输出入井材料,矸石运输方式与煤炭运输方式相同。矿井平硐及运输平巷出入井人员采用步行方式,斜井采用吊挂乘人运输设备。3.7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3.7.1监测监控系统3.7.1.1地面中心站安全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设在主平硐地面工业广场矿办公楼调度室,占用房屋一间,布置除监测设备外,还有生产调度电话分机1部,室内通风设备,值班人员办公设施等。地面中心站为KJ73N型,配置为P4/2.4G/256M监控主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服务器一台传输接口一台网络交换机两台,不间断电源一台雷击保护装置一台系统软件一套配备3kVA交流稳压电源1台,

39、STK2kVA/4Ah型UPS电源1台,四屏显示驱动卡1台,HP LaserJet 1020打印机1台以及传输接口(KJJ55N)等。矿井安全监测系统能有效监测矿井的瓦斯浓度,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的开、停状态,具有瓦斯爆炸危险场所各种机电设备的馈电状态,矿井负压、测风站风速、主要风门的开闭状态等,适时准确地对矿井各作业环节的主要参数进行动态监测和控制,一旦发现瓦斯超限,立即声光报警,并进行风、电、瓦斯闭锁,确保矿井生产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3.7.1.2矿井瓦斯事故本矿自建矿以来未发生过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邻近煤矿也未发生过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必须强调的是,虽鉴定为瓦斯矿井,

40、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如果通风管理不善,或正在整修的巷道发生风流反向,或采空区高浓度瓦斯涌入巷道,或由于停风导致瓦斯积聚而未及时采取措施撤出人员等情况,都可能导致瓦斯窒息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矿井生产过程中从煤层涌出的瓦斯,如果不能及时稀释带走,将在局部地点(如工作面上隅角)形成高浓度瓦斯积聚,当井下存在爆破火焰、电气火花、静电火花、摩擦火花(这些火源在矿井生产过程中是难以杜绝的),当局部地点瓦斯达到燃烧浓度极限时,遇火源易引起瓦斯燃烧,甚至可能酿成火灾或瓦斯爆炸等灾难性事故,进而引发煤尘爆炸事故。根据全国煤矿2001-2004年瓦斯事故统计资料,在发生瓦斯事故的煤矿中,有相当一部分属瓦斯矿井。可

41、见即使是瓦斯矿井,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如果对瓦斯忽视管理,瓦斯控制不当和管理不到位,瓦斯矿井也会发生瓦斯事故。特别是在开采深度增加,开采面积增大及生产能力提高的情况下更应注意瓦斯的检测和通风工作,以免局部瓦斯积聚引发瓦斯事故。3.7.1.3瓦斯危害防治措施 1)准确地确定矿井瓦斯涌出量,有的放矢地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制定相应的防治瓦斯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2)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瓦斯检查制度,所有采掘工作面每班至少应检查三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瓦斯积聚,特别是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等地点,应加强检测与处理。不用的巷道应及时封闭。 3)在采掘工作面以及与其相联接的上下顺槽中设置瓦斯报警仪,监测风流中的瓦斯

42、动态,并将信息及时传送到地面控制室。在主要工作地点设置瓦斯断电仪,当瓦斯浓度超限时,及时自动切断电源。此外,配备个体检测设备。 4)各进、回风联络巷中的通风设施要经常维护,保持完好,经常检查风门的关闭情况,防止漏风。 5)严格局部通风管理,临时停工的工作面或其它地点,一律不得停风。在计划停风的地点,必须切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设专人看管,任何人不得进入。恢复通风时必须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瓦斯,排除瓦斯工作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6)生产管理中应避免出现盲巷、微风速巷道,如出现要及时处理。 7) 严格控制和加强管理生产中可能引火的热源。杜绝非生产需要的火源,严格控制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热源。3.7

43、.1.4煤尘对矿井建设和安全生产的影响煤尘不仅会污染井下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更为危险的是煤尘能够在完全没有瓦斯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爆炸。煤尘爆炸的火焰温度达1600-1900,爆源温度可达2000以上;在矿井条件下煤尘爆炸形成的高压冲击波平均理论压力可达736kPa,爆炸过程中如遇障碍物,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尤其是连续爆炸时,后一次爆炸的理论压力将是前一次的5-7倍。爆炸产生的火焰速度可达1120m/s,冲击波速度可达2340m/s。由于煤尘爆炸具有很高的冲击波速,能将巷道中落尘扬起,甚至使煤体破碎形成新的煤尘导致新的爆炸,有时可如此反复多次,形成连续爆炸,给矿山以突然性、毁灭性打击

44、,酿成严重的矿井灾害,因此,煤矿生产中必须对煤尘的预防及治理予以高度的重视。3.7.1.5煤尘危害防治措施 1)煤层注水是防尘的主要措施,采煤工作面应配备煤层注水设备,对煤层进行采前预注水,预湿煤体。矿井必须建立完善可靠的消防尘洒水系统,静压水池、供水管路必须满足矿井消防洒水的要求。 2)通风排尘是防尘的基本措施,保证采掘场所的有效风量及稳定风速。采掘机械均应安装有效的内外喷雾装置,严禁干式作业。 3)矿井生产工程中,炮掘工作面采用湿式钻眼、水炮泥、放炮前后喷雾洒水等措施。 4)井底煤仓、和其它煤流转载地点配备喷雾洒水装置,保持喷雾洒水系统的完好性。在巷道设置水幕,进行风流净化。 5)制定并完

45、善喷雾洒水、冲洗井巷周壁、喷雾净化风流等是综合防尘措施。特别加强和完善回采、掘进工作面防降尘措施。定期清扫巷道浮煤。3.7.2人员定位系统3.7.2.1 本系统采用的是KJ237型人员定位系统,特别适用于矿山作业标识卡可以由井下人员携带,可以准确地对人员及设备进行定位定位系统的核心组成部门是标识卡和读卡器标识止是用来发送用户身份标识号的一种发射器,矿井下井人员每人一台读卡器是用来记录这些身份标识号的,安装在全矿井的下重要位置读卡器在接受到用户的身份标识号之后,将身份标识号通过电缆传送到位于控制室的工作站中本系统有两台工作站,一主一备系统设有打印机,防雷设施及反病毒全套软件工作站能够与调度监控室

46、互联,在调度室可以查看井下人员出入井时间及人数等相关信息人员定位系统软件可以实时记录所有上传的身份标识卡以及监测时间,软件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分类、过滤、搜索功能,并且可以生成日志该系统自运行以来非常稳定,操作非常简便目前矿井一共安装了80台读卡器,每个员工都配有识别卡,并根据国家标准建立了各项制度台帐本系统实现了井下实时人数统计,员工入井时间的统计,入井人员行走轨迹的回放和入井人员情况报表的生成和打印功能相关人员在重庆市市举办的培训班,进行了系统化的培训,并取得了毕业证,实现了规范化的持证上岗作业 3.7.3井下紧急避险系统3.7.3.1矿井已在+100m北翼集中运输巷建立了避难硐室,避难硐室

47、距离+100m水平南外连2111工作面300m,距+100m北翼集中运输巷100m。3.7.3.2矿井建立避难硐室管理制度,设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按相关规定对其配套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或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施完好可靠。 3.7.3.3避难硐室配备的食品和急救药品,过期或失效的都及时更换。 避难硐室一直保持常开状态,确保灾变时人员可以及时进入。 3.7.3.4、矿井并对入井人员进行避难硐室使用的培训,确保每位入井员工都能正确使用避难硐室及其配套设施。3.7.4井下压风自救系统 3.7.4.1井下压风自救系统装置:每个掘进工作面距迎头25m40m 范围内都安装了一组压风自救装置,

48、并不少于10 个呼吸袋;随着巷道掘进由使用单位及时前移压风自救装置,始终保证压风自救装置距迎头25m40m范围内并能正常使用。 1)各掘进巷道回风流中的固定排水点、绞车处、运输转载点等有人固定作业地点都各安装了一组5 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置。 2)作面回风流中有人作业地点,放炮站岗警戒点、操纵放炮地点都安装一组5 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置。 3)掘进巷道避难硐室内安装一组不少于10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置;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交由巷道施工单位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 4)进巷道的压风自救装置由施工单位管理、挪移、维护。不使用的必须向调度室汇报,并及时回收。巷道施工完毕形成工作面时移交采煤

49、工区。 3.7.4.2管理规定 1)有压风自救装置必须有减压装置和带有控制阀门的呼吸嘴。 2)各点压风自救装置的每个呼吸袋供风量符合要求:避难硐室内压风自救装置每个呼吸袋供风不得少于0.3 m3/min,其它地点压风自救装置每个呼吸袋供风量不得少0.1m3/min。 3)压自救装置的总阀门必须常开,每个呼吸袋的阀们常闭,人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避灾时首先打开呼吸袋阀们,然后用呼吸袋套住头部及上身即可使用。 4)各个掘进巷道施工时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每50米安装一组压风三通,便于安装压风自救装置。 5)避难硐室内压风自救装置安装高度必须以呼吸罩能完全罩住人体头部为准(考虑人员坐在座椅上)。 6)其他

50、地点的压风自救装置安装高度应以普通人坐在巷道底板上后呼吸罩能完全罩住人体头部为准。 7)必须及时按规定安装、维护、回收压风自救装置,各施工单位要求及时移挪和管理好分管范围内的压风自救装置。 8)各巷道负责范围内的压风自救装置必须定期清洁除尘并明确专人管理,安装压风自救装置地点保持巷道畅通,便于人员应急佩用。 9)压风自救装置的压风管路要安设牢固,具有足够的抗冲击强度,保证应急使用安全。 3.7.5供水施救系统 3.7.5.1本矿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均设置了供水阀门,能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井下供水管路均采用钢管材料,并加强了日常的维护,能保证正常供水。3.7.5.2井下消防、防尘井下供水管网为枝状供水管网,按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83-2006的要求设置了洒水栓、消火栓、固定灭火装置和喷雾装置。1)、井下各采区的上下车场、工作面放煤口、掘进工作面设喷雾装置。2)、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装车点后方以及易产生煤尘的巷道设风流净化水幕装置。3)、主平硐、回风平硐、总回风上山、各区段运输平巷和回风平巷、掘进中的各条巷道中必须安设一道水幕,以净化风流和降尘。4)、井下各个各硐室均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同时要配备了适宜的灭火器、沙袋、沙箱等必备的消防用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