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焊过程确认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9883574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回流焊过程确认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回流焊过程确认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回流焊过程确认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回流焊过程确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流焊过程确认(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目录目录1第1章回流焊接过程确认概述31.1任务来源31.2确认过程31.3时间与进度3第2章回流焊接过程确认计划42.1回流焊接过程描述与评价42.2回流焊接过程的输入与输出产品的承受准那么:42.3回流焊过程参数与验证项目确实定IQ、OQ、PQ42.4回流过程人员人力资源要求62.5回流焊过程再确认条件62.6回流焊过程确认输出72.7回流焊过程确认小组人员与职责7第3章IQ93.1安装查检表93.2试机93.3校准93.4结论9第4章OQ104.1验证说明104.2原材料合格验证104.3炉温曲线验证104.4结论18第5章PQ195.1同一批之间的重复性验证195.2不同批之间的

2、重复性验证205.3结论23第6章过程变异因数的控制246.1回流焊温度的控制246.2测温板的控制246.3炉温监测的控制246.4回流焊参数的控制246.5产品外观检验控制24第7章回流焊过程再确认条件25第8章回流焊接过程确认输出文档/文件列表268.1炉温曲线图268.2相关设备/工艺文件268.3人员培训记录表268.4回流焊接过程确认会议纪要268.5回流焊过程确认报告26第9章回流焊接过程确认总结27第1章 回流焊接过程确认概述1.1 任务来源PCBA组装生产中所有工艺控制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焊接质量,而回流焊接那么是核心工艺,如果回流焊接过程控制不好会直接影响PCBA组装质

3、量。其中焊点强度是回流焊焊点必须满足的要求,但又属于破坏性检查,不能在每块PCBA上实施,也无法在每个批次中执行,因此PCBA回流焊接过程属于特殊过程,需要进展过程确认。此次以KD-726KD-575NKD-525ENKD-591KD-796KD-791 KD-788为例进展确认。1.2 确认过程回流焊接过程确认分为三局部:第一局部是对回流焊接过程涉与的设备进展安装鉴定,主要是从设备的设计特性、平安特性、维护保养制度等方面进展验证和确认,同时还包括仪器仪表的校准。第二局部是对回流焊接过程的操作程序进展操作鉴定,主要是从原材料控制、操作程序的可行性、关键控制参数验证等方面进展测试和验证。第三局部

4、是对整个过程的输出进展实效鉴定,包括对过程稳定性、过程能力进展评估,确认该过程能保证长期的稳定的输出。1.3 时间与进度时间阶段主要任务任务输出完成情况2010.12.25计划与准备阶段启动回流焊接过程确认工作,确认需要确认的项目,制定回流焊接过程确认计划。回流焊接过程确认计划已完成2011.01.25实施阶段根据制定的回流焊接过程确认计划,完成对需要验证项目测试验证,完成相应报告或文件。IQOQ已完成2011.03.25总结验收阶段对回流焊接过程确认进展评估验收,完成整个过程确认工作PQ已完成第2章 回流焊接过程确认计划2.1 回流焊接过程描述与评价PCBA组装生产中所有工艺控制的目的都是为

5、了获得良好的焊接质量,而回流焊接那么是核心工艺,合理划分回流焊接的加热区域和温度等相关参数,对获得优良的焊接质量极其重要。回流焊接工艺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炉温曲线,炉温曲线是在板卡上通过热电偶实测得出的焊点处的实际温度变化曲线,不同尺寸、层数、元件数量、元件密度的板卡可以通过不同的温区温度、链速设定来获得一样的炉温曲线,本过程确认所得炉温曲线适用于公司所有板卡。炉温曲线决定焊接缺陷的重要因素,炉温曲线不适当而导致的主要缺陷有:部品爆裂/破裂、翘件、锡粒、桥接、虚焊以与冷焊、PCB脱层起泡等。对炉温曲线的合理控制,在生产制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流焊接的输出为良好的外观、机械性能焊点强度,而焊点强

6、度检查属于破坏性检查,不能在每块PCBA上实施,也无法在每一批次中执行,因此PCBA回流焊接过程属于特殊过程,需要对其进展过程确认。2.2 回流焊接过程的输入与输出产品的承受准那么:2.2.1 回流焊接过程确认的输入1) 贴装完成的板卡,并满足回流炉前目检作业指导书的要求。2) 操作满足回流焊接炉温测试作业指导书的要求。2.2.2 回流焊接过程确认的输出与产品的承受准那么1) 通过比拟在不同焊接条件下的焊点强度推力,找到最优的炉温曲线与炉温曲线各参数的上下限。2) 焊点强度推力要求控制在2.32.7KgF围,目标是2.5KgF,Cpk1.0。3) 焊点外观满足IPC600电子组装验收标准的要求

7、。2.3 回流焊过程参数与验证项目确实定IQ、OQ、PQ项目验证方案责任人完成时间名称控制参数现况验证要求验证输出回流焊设计特性已满足回流焊接要求不需要验证回流焊操作手册存档回流焊操作手册王志强2010.12.28安装条件已满足回流焊接要求不需要验证回流焊操作手册存档回流焊操作手册王志强2010.12.28平安特性已满足回流焊接要求不需要验证回流焊操作手册存档回流焊操作手册王志强2010.12.28维护保养有保养制度不需要验证设备保养手册存档设备保养手册王志强2010.12.28备件有备件,无备件清单不需要验证回流焊操作手册存档回流焊操作手册王志强2010.12.28测温仪设计特性已满足测温要

8、求不需要验证测温仪操作手册存档测温仪操作手册王志强2010.12.28校准没有效验需要验证校验证进展计量校验王志强2010.12.28测温板制作有相关规文件不需要验证回流焊接炉温测试作业指导书存档回流焊接炉温测试作业指导书符贵2010.12.28推拉力计设计特性满足推力要求不需要验证IMADA推拉计操作手册存档IMADA推拉力计操作手册符贵2011.1.15校准没有校验需要验证校验证进展计量校验符贵2011.1.15原材料PCB满足回流焊接要求不需要验证通用PCB板检验规存档通用PCB板检验规符贵2011.1.15SMD器件满足回流焊接要求不需要验证通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存档通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

9、符贵2011.1.15锡膏满足回流焊接要求不需要验证锡膏物料成认书归档锡膏物料成认书符贵2011.1.15回流焊接过程参数验证回流焊接过程参数验证初始炉温曲线满足回流焊接要求需要验证初始炉温曲线验证与炉温曲线存档炉温曲线王志强2011.1.15最正确炉温曲线未进展验证需要验证最正确炉温曲线验证和炉温曲线存档回流焊接过程确认报告王志强2011.3.15上下限炉温曲线未进展验证需要验证上下限炉温曲线验证与上下限炉温曲线存档回流焊接过程确认报告王志强2011.3.15焊点强度(推力)上下限曲线未进展验证需要验证焊点强度(推力)上下限验证与焊点强度(推力)上下限曲线存档回流焊接过程确认报告王志强201

10、1.3.20回流焊接过程确认过程监控有过程监控不需要验证炉温曲线是否按照回流焊接炉温测试作业指导书规定对炉温进展测量。王志强每日监控过程能力焊点强度重复性未进展验证需要验证同一批之间重复性验证存档回流焊接过程确认报告王志强2011.3.21过程能力回流焊稳定性未进展验证需要验证不同批之间重复性(回流焊稳定性)验证存档回流焊接过程确认报告王志强2011.3.23工艺文件维护已有相关工艺文件不需要验证相关工艺文件存档相关工艺文件王志强2011.3.24报告归档归档整个过程确认的文件符贵2011.3.252.4 回流过程人员人力资源要求正式生产时指定经培训合格的工艺技术员进展维护。2.5 回流焊过程

11、再确认条件当回流焊过程的设备、操作程序等因素发生变更时,应由PCBA产线对这些变更的影响程度进展评估,确定是否对回流焊过程是否进展再确认。回流焊过程应每两年进展一次例行再确认工作,主要针对回流焊过程设备的有效性、回流焊过程的稳定性进展确认。以下变更发生时,必须进展再确认:1、 生产场所变化,设备经过重新安装后;2、 锡膏的技术指标或生产商有重大变化时;3、 回流焊切换无铅工艺时;4、 回流焊过程输出引起质量事故时。2.6 回流焊过程确认输出2.6.1 炉温曲线图1) 实验炉温曲线图2) 过程验证炉温曲线图3) 验证炉温曲线图2.6.2 相关设备/工艺文件1) 回流焊操作保养规程2) 炉后外观检

12、验作业指导3) 回流焊接炉温测试作业指导书4) 锡膏物料成认书2.6.3 人员培训记录表1) 推拉力计操作培训记录表2) 回流焊讲解培训记录表3) 设计介绍培训记录表2.6.4 回流焊接过程确认会议纪要2.6.5 回流焊过程确认报告2.7 回流焊过程确认小组人员与职责组 长:A 负责过程确认工作相关技术文件的审核,过程确认有效性审核。成 员:B 负责对相关设备进展安装鉴定,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制度。C 负责回流焊工艺、工艺文件维护的工作,对相关人员进展岗前培训;负责回流焊过程测试与监控,提供回流焊过程记录的参数和报告归档。D 负责计划制定,回流焊过程测试与监控,提供回流焊过程记录的参数和报告归档。

13、E 负责回流焊过程确认参数确实定、过程确认与验证、过程能力验证和评价工作。F 负责回流焊过程的工作协调推动,确认体系符合性、确认有效性的审查落实。过程小组人员会签:第3章 IQ3.1 安装查检表按照各设备操作手册与相关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相关设备进展了安装,详见下表:设备名称验证项目验证输出验证结果回流焊设计特性回流焊操作手册OK安装条件回流焊操作手册OK平安特性回流焊操作手册OK维护保养设备保养点检表OK备件回流焊操作手册OK测温仪设计特性测温仪操作手册OK测温板回流焊接炉温测试作业指导书OK推拉力计设计特性IMADA推拉力计操作手册OK3.2 试机3.2.1 回流焊按照回流焊操作手册的要求操

14、作。3.2.2 测温仪按照测温仪操作手册的要求操作。3.2.3 推拉力计按照推拉力机操作手册的要求操作。3.3 校准3.3.1 测温仪按照测温仪操作手册要求送计量单位成功校准3.3.2 推拉力计按照推拉力计操作手册要求送计量单位成功校准3.4 结论设备安装符合要求。过程小组人员会签:第4章 OQ4.1 验证说明1、 评价回流焊接好坏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进展评价:1) 外观不能有虚焊、冷焊、锡珠等不良现象。2) 焊点强度要控制在2.32.7KgF围,目标是2.5KgF。2、 因外观可以通过外观检查与时检出,而焊点强度是通过做破坏实验检出。做破坏实验会增加制造本钱且不方便实际操作。因此做回流焊接过程

15、确认主要确认焊点强度是否能在控制围稳定输出。3、 回流焊接影响因子很多,如:PCB可焊性、元器件可焊性、锡膏特性、预热斜率、保温时间、回流时间、温度峰值、冷却斜率等,而且这些因子之间还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因此为了简化操作并让验证到达我们预期的效果,在原材料质量得到保证又不影响焊接外观的条件下进展实验,通过分析寻找最正确炉温曲线、上下限炉温曲线与推力上下限曲线,然后通过实验验证曲线从而验证过程控制是符合要求的。4.2 原材料合格验证回流焊接过程涉与的物料主要从供给商和来料检验两个方面来控制,物料进厂后都有相关的检验标准执行,具体见下表:物料名称验证项目验证输出验证结果PCB外观通用PCB板检验规O

16、K可焊性OKSMD元件外观通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OK可焊性OK锡膏外观锡膏物料成认书OK可焊性OK4.3 炉温曲线验证本次过程确认,我们通过筛选实验,找出影响影响焊点强度推力的显著因子,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初始曲线是合格的并确认最正确焊接参数与各参数的上下限。4.3.1 筛选实验1、 实验工具1回流焊:SM-7720M2推力器:IMADA DS-22、 实验材料2PCB:-KD-726KD-575NKD-525ENKD-591KD-796KD-791 KD-7883元件:0603封装电阻、0603封装电容3、 样本1) 样本数量:每组实验用5PCS PCB,每1PCS选5个点( R11、R30、R8

17、1、R19、C17)。4、 控制因子参数设计因子水平高低预热斜率1.5/S2.5/S保温时间65S85S回流时间65S85S温度峰值215225噪音因子冷却斜率Slope3.0/S控制因子参数设计说明:预热斜率控制在0.5/S,保温时间和回流时间控制在10S,温度峰值控制在5做,噪音因子冷却斜率只要参数控制在规定围,即可认为这组数据合理。5、 实验数据统计表表一StdOrderRunOrder预热斜率保温时间回流时间温度峰值AVTr1AVTr2AVTr3AVTr4AVTr5AVTr212.565652252.3222.5842.9752.4482.7572.6171422.565852152.

18、5532.9442.2452.8412.6732.651432.585652152.3442.4272.6402.6942.7612.573341.585652252.4822.3182.3982.6242.6462.494151.565652152.5392.4292.8032.6712.6242.6131662.585852252.5492.4453.1082.5732.3902.6131171.585652252.5782.3482.3532.7602.6512.538781.585852152.4422.4982.2862.4042.0842.343692.565852152.7902

19、.5122.5822.6642.6162.6338102.585852252.6112.7382.4252.7872.5192.6165111.565852252.5462.6262.9262.7082.3912.6409121.565652152.5982.6922.6192.6892.4712.61412132.585652152.4292.7192.6172.4952.5752.56710142.565652252.5712.6112.6232.6732.6002.61615151.585852152.3452.3822.3322.3132.1782.31013161.565852252

20、.6462.6852.7422.6702.9842.7456、 实验结果1) 显著因子对焊点强度推力影响图2) 交互因子对焊点强度推力影响图1) 数学模型根据方差分析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数学模型的回归方程为:Y=4.76659+2.08781A-0.12547B-0.00171D+0.00974AB-0.01248AD+0.00045BD其中:Y推力A预热斜率B保温时间D温度峰值 4.3.2 实验结论通过对KD-726KD-575NKD-525ENKD-591KD-796KD-791 KD-788实验分析,影响焊点强度推力的显著因子是保温时间、预热斜率和温度峰值,对这三个显著因子做周期性检查,制定

21、显著因子检查记录表见附件;交互作用是预热斜率和保温时间、预热斜率和温度峰值、保温时间和温度峰值。4.3.3 初始炉温曲线验证1) 初始炉温曲线设定根据锡膏供给商提供的参数,初始炉温曲线设定为见图一: 图一2) 初始炉温曲线验证在初始炉温曲线条件下,每隔5分钟投入1PCS实验用板,然后选取R11、R30、R81、R19、C17个位置进展推力实验,一共投入10PCSPCB,实验数据见表二实验次数R11R30R81R19C17板平均值备注12.5972.6252.5792.5892.6222.60222.6132.5952.6132.6242.6112.61132.5782.5962.6032.61

22、22.6402.60642.6332.5872.6052.6152.5842.60552.6102.6002.5942.5992.5762.59662.6322.6212.6332.5842.6052.61572.6062.5952.6162.6202.6042.60882.5902.6152.6202.6332.5572.60392.5632.6622.5482.6352.6042.602102.5942.5972.5952.6302.6072.605点平均值2.6022.6092.6012.6142.6012.605 实验得出推力平均值在2.602.61KgF,说明初始炉温曲线在2.32.

23、7KgF围,但有点偏上限。4.3.4 最正确炉温曲线焊点推力为2.5KgF验证1) 最正确炉温曲线设定焊点推力目标是2.5KgF,结合DOE分析,最正确炉温曲线为见图二: 图二2) 最正确炉温曲线验证在最正确炉温曲线条件下,每隔5分钟投入1PCS实验用板,然后选取R11、R30、R81、R19、C17个位置进展推力实验,一共投入10PCSPCB,实验数据见表三实验次数R11R30R81R19C17板平均值备注12.4902.4952.4752.4732.5082.48822.4982.5402.4362.4952.4992.49432.4682.4402.5362.4552.5222.4844

24、2.4952.4752.4752.4792.5192.48952.5122.5332.4992.5272.4562.50562.4942.4962.5082.4702.4792.48972.4512.5512.4772.5182.4622.49282.4842.4782.5562.5672.5262.52192.4902.5152.4912.5622.5062.513102.4452.4922.5182.5342.5102.500点平均值2.4832.5022.4972.5082.4992.498实验得出推力平均值在2.482.52KgF,与DOE分析的2.50KgF很接近,说明最正确炉温曲线

25、就是图二所示曲线。 4.3.5 炉温曲线上限验证1) 炉温曲线上限设定把炉温曲线的各参数均设为上限,炉温曲线为见图三,据DOE分析,此时平均推力为2.62KgF。2) 炉温曲线上限验证在炉温曲线上限条件下,每隔5分钟投入1PCS实验用板,然后选取R11、R30、R81、R19、C17个位置进展推力实验,一共投入10PCSPCB,实验数据见表四实验次数R11R30R81R19C17板平均值备注12.5992.6472.5942.5752.5472.59222.6212.6312.6062.5932.5752.60532.5062.6152.5792.5802.5552.56742.6622.56

26、22.5952.6252.6162.61252.6292.5632.6142.6302.5482.59762.5912.5612.6152.6092.6202.59872.5872.5982.6042.5922.6492.60682.6272.6212.5652.6072.6232.60992.5612.5222.6852.6862.5822.607102.5902.6122.5652.6332.5572.591点平均值2.5972.5932.6022.6132.5872.598实验得出推力平均值在2.572.61KgF,与DOE分析的2.62KgF很接近,说明在炉温曲线在上限条件下焊点强度推

27、力是符合要求的。4.3.6 炉温曲线下限验证1) 炉温曲线下限设定把炉温曲线的各参数均设为下限,炉温曲线为见图四,据DOE分析,此时平均推力为2.61KgF。2) 炉温曲线下限验证在炉温曲线上限条件下,每隔5分钟投入1PCS实验用板,然后选取R11、R30、R81、R19、C17个位置进展推力实验,一共投入10PCSPCB,实验数据见表五实验次数R11R30R81R19C17板平均值备注12.6272.6552.5872.6272.5872.61722.5862.5562.6092.5902.5442.57732.6062.5672.6252.6232.5682.59842.5562.5842

28、.5562.5772.6482.58452.5162.5572.6322.5912.5992.57962.6092.5602.5992.6512.6902.60472.5502.5732.5662.6102.6062.58182.5412.6322.5422.5852.6152.58392.4772.5842.6802.5952.6282.593102.5882.5802.5812.6532.5592.592点平均值2.5662.5852.5982.6102.6042.591实验得出推力平均值在2.572.62KgF,与DOE分析的2.61KgF很接近,说明在炉温曲线在下限条件下焊点强度推力是

29、符合要求的。4.3.7 推力最大时的炉温曲线1) 推力最大时的炉温曲线的设定据DOE分析,焊点推力最大值为2.69KgF,炉温曲线为见图五2) 推力最大的炉温曲线的验证在推力最大时的炉温曲线条件下,每隔5分钟投入1PCS实验用板,然后选取R11、R30、R81、R19、C17个位置进展推力实验,一共投入10PCSPCB,实验数据见表六实验次数R11R30R81R19C17板平均值备注12.6762.6822.6932.6722.6242.66922.72.6182.8082.6472.6242.67932.6542.6722.7682.6632.6062.67342.7072.692.6662

30、.6642.6132.66852.6762.6862.6922.5762.6612.65862.6642.722.6212.6862.682.67472.6252.6792.6992.6912.52.63982.652.7672.7002.552.6132.65692.7052.6632.6342.7352.6642.680102.6562.7452.7042.6942.6582.691点平均值2.6712.6922.6992.6582.6242.669实验得出推力平均值在2.652.70KgF,与DOE分析的2.69KgF很接近,说明在炉温曲线上下限围,焊点强度推力是符合要求的。4.3.8

31、推力最小的炉温曲线的验证1) 推力最小的炉温曲线的设定据DOE分析,焊点推力最大值为2.33KgF。炉温曲线为见图六2) 推力最小的炉温曲线的验证在推力最小时的炉温曲线条件下,每隔5分钟投入1PCS实验用板,然后选取R11、R30、R81、R19、C17个位置进展推力实验,一共投入10PCSPCB,实验数据见表七实验次数R11R30R81R19C17板平均值备注12.3142.3542.2542.4292.2092.31222.2692.3362.3392.2602.3852.31832.3202.3522.3432.2872.3252.32542.3612.3942.3652.2512.26

32、92.32852.3032.3982.4172.2792.3002.33962.3712.3132.3752.2612.3502.33472.2232.4322.3652.2062.3042.30682.2872.3492.3752.4782.3222.36292.3712.2982.3592.2512.3132.318102.2502.3882.3872.2812.3172.325点平均值2.3072.3612.3582.2982.3092.327实验得出推力平均值在2.312.36KgF,与DOE分析的2.33KgF很接近,说明在炉温曲线上下限围,焊点强度推力是符合要求的。4.4 结论根据

33、这些结论,在整个OQ期间,焊点平均推力控制在2.312.70KgF之间,在我们要求的控制围2.32.7KgF。最正确曲线是图二。OQ验证合格。过程小组人员会签:第5章 PQ5.1 同一批之间的重复性验证5.1.1 同一批之间的重复性验证方案在生产工单KD-726KD-575NKD-525ENKD-591KD-796KD-791 KD-7881时,把炉温曲线设为最正确曲线,每隔10分钟投入1PCS实验用板,然后选取R11、R30、R81、R19、C17个位置进展推力实验,一共投入30PCSPCB,分析数据以验证焊点强度稳定性。5.1.2 实验数据统计表表二实验次数C120R217R215R240

34、R220平均值备注12.552.482.592.432.492.5122.612.532.52.572.542.5532.542.412.412.392.442.4442.522.612.42.472.582.5252.412.422.432.532.452.4562.392.552.442.592.552.5072.412.492.572.62.642.5482.492.513.012.392.54R11推力方式不对,此组数据不用92.622.582.422.452.392.49102.482.562.452.572.482.51112.572.382.532.642.552.53122.5

35、62.522.442.572.552.53132.462.351.892.442.63R30贴偏,此组数据不用142.382.482.362.482.422.42152.512.522.612.652.542.57162.442.472.352.422.482.43172.572.472.602.472.452.51182.581.502.632.382.36C17印刷少锡,此组数据不用192.342.532.372.42.452.42202.562.492.492.542.442.50212.962.642.362.482.52R19推力方式不对,此组数据不用222.532.432.542.

36、502.612.52232.402.332.542.372.472.42242.452.432.53*2.48R30漏贴元件,此组数据不用252.502.462.422.502.412.46262.532.542.462.512.522.51272.562.492.602.522.562.55282.452.512.492.412.522.48292.352.482.372.522.432.43302.462.352.392.542.532.455.1.3 数据分析通过对KD-726KD-575NKD-525ENKD-591KD-796KD-791 KD-788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同一批的焊点

37、强度Cpk是1.41。5.1.4 异常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案第一组和第四组异常数据:R11为3.01KgF、C17为2.96gF远超出理论值。由验证小组成员分析得出是推拉力计使用不当所造成(推力方向不对)。仔细阅读推拉力计操作手册,正确使用推拉力计能够得出真实有效的数值。第二组异常数据:R11为1.89KgF,小于理论值。由验证小组成员分析得出是焊接以后元件与焊盘有偏移量所造成焊接不牢,以至焊点强度较低。观察发现R30周围元件也有一定的偏移,分析得出为炉前检验在检验过程中有蹭件。对炉前检验做相关教育与培训可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第三组异常数据:C17为1.50KgF,小于理论值。由验证小组成员分

38、析得出是焊接以后焊盘少锡所造成。研究发现丝印机锡膏过少,导致有个别焊盘没有印上锡膏。对丝印机进展相关设置,进展添加锡膏提示和印后检验的教育与培训可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第五组异常数据:R81无读数。由验证小组成员分析得出是PCB板此位号无贴片。经历证小组研究得出为贴片机贴装不良所造成。对贴片机进展调试发现有一个吸嘴有轻微堵塞,导致吸料不良。与时对吸嘴进展超声波清洗可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5.2 不同批之间的重复性验证不同批之间的重复性的验证。考虑到公司产品的生产特点,如果要进展多批次的重复性验证,会把整个过程确认的验证周期拉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回流焊的特点,如果各关键参数的Cpk1.33

39、,说明回流焊有较高的稳定性。即在同一批次是稳定的条件下,要验证不同批次生产是否稳定,只要验证各关键参数的Cpk都大于1.33即可。5.2.1 回流焊稳定性验证方案选取曲线DOE7用来验证回流焊的稳定性,一共测试32次,每测1次把回流焊Cool Down一次,然后再调出程式等所有参数稳定后再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分别计算出预热斜率、保温时间、温度峰值的Cpk已验证回流焊是否稳定。5.2.2 实验数据统计表表三实验顺序预热斜率保温时间温度峰值测试时间11.761.5218.79:12:5121.762.8220.89:23:0431.762.5220.49:32:1941.762.2219.39:42

40、:3051.662.3218.89:42:3061.862.4219.89:56:1971.763.6220.510:16:2281.862.9220.110:30:1791.864.0219.910:40:17101.763.4219.910:50:54111.763.1219.811:01:53121.763.2219.811:11:43131.863.2220.211:24:04141.662.0219.211:33:59151.763.2220.311:44:10161.862.6219.711:54:37171.762.8219.812:04:24181.763.3219.712:1

41、4:14191.762.9220.312:24:05201.761.8218.112:35:24211.764.7219.912:45:23221.662.8218.812:55:09231.763.9219.513:05:59241.763.6219.913:15:25251.763.6219.813:25:08261.863.2219.513:40:32271.762.4219.313:50:14281.763.2219.713:59:34291.864.4220.214:09:02301.765.1220.714:18:55311.865.4221.114:28:25321.764.22

42、20.514:37:545.2.3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整个过程的验证结果:预热斜率CPK是1.68,保温时间CPK是1.67,温度峰值CPK是1.62。5.3 结论1) 在最正确曲线条件下同一批次的平均焊点强度推力为2.49KgF,与目标值2.5KgF非常接近,Cpk为1.41,说明同一批次之间的生产是稳定的。2) 回流焊接的关键参数:预热斜率CPK是1.68,保温时间CPK是1.67,温度峰值CPK是1.62,说明回流焊是稳定的,即不同批次之间的生产是稳定的。总上所述,整个回流焊接过程是稳定而且有能力的。过程小组人员会签:第6章 过程变异因数的控制6.1 回流焊温度的控制在回流焊

43、接炉温测试作业指导书中规了对回流焊温度确定的要求,要求必须先检查实际显示温度是否与设定温度一致,设定温度是否与SOP一致,两者都确认OK后才能放板过炉。6.2 测温板的控制在回流焊接炉温测试作业指导书中规了测温板制作时机、制作要求、管控要求。6.3 炉温监测的控制在回流焊接炉温测试作业指导书中规了对炉温曲线测量时机、频率。6.4 回流焊参数的控制在回流焊接炉温测试作业指导书中规了程式、参数管控方法。6.5 产品外观检验控制产品外观检验的结果能够间接反映回流焊接参数控制的好坏,在炉后外观检查作业指导书中规了外观承受标准。过程小组成员会签:第7章 回流焊过程再确认条件当回流焊过程的设备、操作程序等

44、因素发生变更时,应由PCBA产线对这些变更的影响程度进展评估,确定是否对回流焊过程是否进展再确认。回流焊过程应每两年进展一次例行再确认工作,主要针对回流焊过程设备的有效性、回流焊过程的稳定性进展确认。以下变更发生时,必须进展再确认:1、 生产场所变化,设备经过重新安装后。2、 锡膏的技术指标或生产商有重大变化时。3、 回流焊切换无铅工艺时。4、 回流焊过程输出引起质量事故时。过程小组人员会签:第8章 回流焊接过程确认输出文档/文件列表8.1 炉温曲线图8.1.1 实验炉温曲线图8.1.2 过程验证炉温曲线图8.1.3 验证炉温曲线图8.2 相关设备/工艺文件8.2.1 回流焊操作保养规程8.2.2 通用PCB板检验规8.2.3 通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8.2.4 炉后外观检查作业指导书8.2.5 回流焊接炉温测试作业指导书8.2.6 锡膏物料成认书8.2.7 设备保养点检表8.3 人员培训记录表8.3.1 推拉力计操作培训记录表8.3.2 回流焊讲解培训记录表8.4 回流焊接过程确认会议纪要8.4.1 回流焊接过程确认首次会议会议纪要8.4.2 回流焊接过程确认验收评审8.5 回流焊过程确认报告过程小组成员会签:第9章 回流焊接过程确认总结通过回流焊接过程确认小组最终评审:整个过程IQ、OQ、PQ满足过程确认的要求,回流焊接过程被成功确认。过程小组成员会签:27 / 2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