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和宁波外贸市场结构的分析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9804076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入世和宁波外贸市场结构的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入世和宁波外贸市场结构的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入世和宁波外贸市场结构的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入世和宁波外贸市场结构的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入世和宁波外贸市场结构的分析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 . 中国入世10年和外贸市场结构发展的分析摘要: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城市,市场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环节。中国入世以来,外贸市场结构变化总体呈现三大趋势。即市场分布更加广泛,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出口市场重心由东亚向欧美转移,进口市场继续以东亚为主;新兴市场总量较小,扩大份额难度很大。基于对未来市场要素的分析,本文提出,积极探寻后配额时代纺织品服装出口策略,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并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积极创立自主品牌,极应对贸易壁垒。关键词: 入世 外贸 市场结构Chinas entry into wto, 10 years and ningbo foreign trade m

2、arket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alysisAbstract: the ningbo city is typical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 the market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foreign trade. Since Chinas entry into wto, ningbo foreign trade market structure change overall present 3 big trends. The market distribution more widely, market c

3、oncentration is falling; Export market shifted from the east to Europe and the transfer market continues to east Asia, import the Lord; Emerging market share of total amount is lesser, expand very difficul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uture market facto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ositively seek

4、 quota era textile and apparel exports strategy, with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wave vigorously develop processing trade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and actively the creation of independent brands, extremely dealing with trade barriers.Keywords: ningbo w

5、to trade market structure一、 引言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加入世贸组织则使中国进一步融入了这一潮流。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有力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入世意味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将受到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框架的规,从而使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外向型经济城市,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浓厚的商业文化传统,使的外贸业在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多项外贸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外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的支撑了经济的强劲增长。但迄今为止,仍属于外贸大市,面非外贸强市。在量的快速增长的背

6、后,外贸业仍存在着很多隐忧,外贸市场结构变化总体呈现三大趋势。即市场分布更加广泛,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出口市场重心由东亚向欧美转移,进口市场继续以东亚为主;新兴市场总量较小,扩大份额难度很大。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这个大环境下,的外贸业如何抓住机遇,克服现存的种种问题,从外延式的增长转变到涵式的增长,从而实现外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这个外贸大市所面临的重要议题。基于对未来市场要素的分析,本文提出,积极探寻后配额时代纺织品服装出口策略,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并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积极创立自主品牌,极应对贸易壁垒。二、 外贸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一)外贸业的发展环境与现状1.经济综述

7、(1)经济发展现状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毗邻、,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目前是我东地区重要工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和重化工业基地,是省经济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独具特色的“块状经济”和底蕴深厚的商贸文化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并取得了瞩目成就。2004年上半年,市完成生产总值97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增速创下自1997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172;第三产业增长162。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9、604和37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3、

8、9.7和6.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03年,生产总值达到1770亿元,11项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继续保持全省老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在长三角15个城市中仅次于,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3位。中国社科院推出的由中国近百名专家联合完成中国城市竞争力比较报告显示,在200个中国城市中(不包括、澳门和地区),的城市竞争力位列第六,仅次于、和,的经济结构与制度竞争力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名、第3名。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的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改革开放起步较早,具有领先一步的优势。各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市场体系发育较为完善,多种所

9、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民营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到2002年底,全市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达到989。投资主体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非国有投资逐渐占据主要地位。政府基本上退出了一般竞争性行业的投资。自19902003年,民间投资累计约1903亿元,已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以上。(2)外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经济是外向度较高的开放型经济,的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分别占到的l4和l3以上。正是由于对外贸易的出色表现,使生产总值近两年获得了高速攀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具体数据见下表。从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来看,经济的增长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出

10、口导向型经济的特征日趋明显,净出口增加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一枝独秀,其加权贡献率达到50以上,已明显超过消费和投资的拉动作用。去年GDP增长155,据有关部门测算。其中有6个百分点是靠外贸出口拉动的。200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占ODP比重为88,比上年提高203个百分点;出口占GDP比重为565,比上年提高1144个百分点。而这两个比重在1996年分别为435和24,不到目前的一半,意味着外贸出口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据有关专家测算。的进出口总额和GDP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两者的回归系数为1853,意味着对外贸易总量每增加l元,的生产总值就会增加1853元。2.外贸发展的有利因素(1)

11、天然深水良港深水良港对于外向型经济的来说是最大资源,也是最大的优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在唐时与、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宋时又与、同列为对外贸易的三大港口重镇,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港地处太平洋西海岸,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具有作为国、国际航运枢纽,位于扇面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区位优势明显。港沿海岸线有群岛的天然屏障,港口开发毋须建设防波堤。进出港的主航道水深大多在30米至100米,可满足20一30万吨级巨型船舶进港的需要。可开发的深水岸线达120余公里可建各类泊位285个,其中深水泊位157个。港具有水水中转、水陆中转、江海联运和海空联运等良好的集疏条件

12、。水水中转可直达沿海各港口,通过江海联运沟通长江水道。港区外有沪杭甬和甬台温高速公路,构成了港区外四通八达的集疏运网络。至今,港已与世界上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0多个港口通航,全球排名前15位的集装箱班轮公司均已挂靠港,港集装箱航线已达101条,月航班超过480班。港迅速崛起,已成为全国规划建设中的四大国际深水港之一。到去年底,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85亿吨,跃居世界港口第五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77万标箱,居大陆沿海港口第五位,增幅连续5年保持第一。去年全球集装箱前30强港口中,后起之秀港拿下增幅“世界冠军”。港已成为我国铁矿、原油、液体化工进出口与煤炭、粮食等散货和集装箱集散、中转的基地。

13、 因为运量大,运输成本低等原因,国际贸易的货物运输有90以上是通过海上运输来实现的。天然深水良港为不仅为的外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流支撑,同时也为依托港口发展临港工业提供了条件,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临港工业的发展,并辐射周边地区,进而带动进出口贸易,即港口物流带动港口经济,港口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另外,深水良港为保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工贸易亦提供了便捷的运输条件,而保税区和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功能区。从某种程度上说,正因为港口在全球产业转移、生产力布局和国际贸易中地位日趋重要,港口理应成为在全球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找准合适位置的主要依据。的对外开放也正在以港口为依

14、托、围绕港口的发展以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2)外向型经济和商业传统由于地少人多且濒临海洋,人很早就有经商传统和开放意识,的经济自古以来就是外向型经济。在唐宋以来就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这一时期人国外拓展的目光就开始转向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假舟楫之利的商人,开始与日本、高丽、东南亚沿海围家有了贸易往来。早在唐代,这里便成了我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大港,上林湖越窑出土的青瓷证实,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就已经依托明州港的优势,经海路将大量瓷器运销亚非各国,这条航路也因此被誉为“海上瓷之路”。至宋代,已经成了华夏十分繁华的商业重镇,达到了其历史上的繁华鼎盛时期。史书上曾这样描绘过:“南

15、则闽广,东则倭人,北则高丽,船舶往来,物贸丰衍。”一派昌盛繁华之景。外贸在明清亦高度繁荣,永丰库遗址出土的为数甚众的外销瓷便为这一盛况提供了佐证。鸦片战争后,人抓住作为通商口岸的机遇,从事颇有风险而无人问津的对外贸易活动。迈入改革开放时期,借港口优势,充分挖掘潜力,稳步推进各项体制机制创新,在原有的对外贸易基础上将外向型经济特征推向极致。随着出口加工区、国际保税物流中心、港区联动自由贸易区等全面建设、建成,的外向型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蓬勃态势,经济外向度已高于全国和省平均水平。还拥有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在“工商皆本”浙东学派所提倡的思想的熏下,民众经商意识比较强烈,而且具有灵敏的商业触觉。作为中

16、国最早开放的贸易口岸之一,开放带来的商业文明,使人拥有了一种闯荡天下的勃勃雄心。民谚说:无宁不成市,阿拉(我)人做生意头子活络,不管是予里路,不管是万里远,只要有市而,都有人。作为中国商帮中最有名的帮,在工商业和金融业等领域不但影响了江浙、的进程,可以毫不夸地说,也同时影响了中国工商业和金融业的进程。商人在自己的发迹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个“中国第一”。中国第一家华人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的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第一家机器染织企业,第一家灯泡制作厂,最早的民营仪表专业厂,中国第一家自主制片的影片公司,甚至最早的保险公司,房她产公司,证券交易所,都诞生在人的手里。此外人的开放意识和宏观思路是广泛的,渗透

17、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鄞州区有个村,原生产锉刀之类的手工工具,但产品市场需求不旺。经外经局牵头,村支书到美国考察,发现美国家庭用工具量大,遂改进质量,把产品源源不断销往海外,一年出口销售额达8000多万元,纯利润700多万元。如今分布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帮有73000多人,加上他们的后裔,达到30多万之众,这批帮,无论是从人才、技术的角度,还是资金,信息等的角度,对今天亟待起飞的来说都是不小的财富。在1984年提出“把全世界的帮都动员起来,建设”的号召后,一批海外帮为进一步走向世界搭起了平台,目前“帮”在甬投资的独资合资企业已达200多家。(3)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的经济活力源自民营企业的魅

18、力。民营企业是的“民本经济”,是撑起经济“经济大厦”的基础柱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凭着自己善于经营、能够吃苦的优势和特长,怀着渴求致富、改变自身生存处境的强烈愿望,毅然走出土地。走上了一条自谋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他们走南闯北,跑运输,做买卖,或从事小商品、小配件生产,发展家庭工业,跨出了个私经济发展的第一步,并逐渐由此发展壮大,最后形成了地域相对集中,产品趋同,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产业群,即特色鲜明的区域“块状经济”的民营经济模式。除了石化、电力等垄断行业是国有企业外,其他支柱行业几乎完全民营化。截至2003年,全市现有私营企业

19、60967家,雇工9762万人,注册资本521亿元,比1997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2l.04、27546、40583。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3684、4591和6764。2003年,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616家,超亿元有7家。雅戈尔、奥克斯、波导这三大企业2004年的销售额均超100亿元。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目前,民营经济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0。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1500亿元的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32亿元,占82。3.外贸业发展现状(1)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对外经贸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

20、增加,自2000年出口突破50亿美元后,三年来出口持续快速增长,至2003年11月初,出口总量一举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年度出口达到12l亿美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以上。年出口增量40亿美元,相当于1999年全年出口额。2003年,自营出口在十五个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在全国36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中排名ll位,比2002年前移两位。进口规模突破更大,2000年全年进口237亿美元,2003年达到67亿美元,到2000年翻了一番半。年增量26亿美元,相当于2000年全年进口额。进出口占全国、全省份额也在不断攀升,2001年出口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为l.39和3275,2002年

21、这一数据为251和2775,2003年分别达到275和28,99。2004年l一9月全市外贸进出口颓达到18892亿美元,同比增长38。8,其中出口12054亿美元同比增长390;进口6838亿美元,同比增长384。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分别高于全国21、37和O2个百分点。亿美元图1 2000-2003年出口、进口情况Figure 1 2000-2003 import, export situation(2)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进口商品关税的下调,出现了进口增幅快于出口的发展势头。2003年延续了2002年进口快于出口的发展势头,2003全年进口增长达到64,为“九五”以来增

22、长最快的年份。2003年进口增幅超过出口16个百分点,进口占全市外贸比重358,到2002年提高23个百分点。图2 19962003年出口、进口增长情况Figure 2 1996 - import, export growth in 2003(3)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较快,一般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入世后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较快,2003全年加工贸易出口增长499,虽仅快于一般贸易出口增幅(473)26个百分点,却是近几年来加工贸易出口增速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二是加工贸易型三资企业的带动作用。2003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比177,到2002年略增O2

23、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占比819,一般贸易仍然是主导贸易方式。图3 19992003年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出口增长情况对比Figure 3 1999-2003 general trade, processing trade export growth situation contrast(4)出口市场集中度较高,新兴市场全面增长出口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市场。2003年对欧盟、美国、日本前三大市场主体出口分别增长556、436和284,合计出D648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537。对新兴市场出口也大幅增长。由于海外贸易中心的拉动作用,2003年对非洲出口增长了715,增

24、幅居各洲之首,对东欧、中东出口增长676$和578,高于全市平均197和99个百分点,其中对俄罗斯出口149亿美元,增长95O;对阿联酋出口390亿美元,增长631。对拉美出口增长444,虽低于全市平均,但同2002年比较,增幅提高了357个百分点。图4 2003年出口市场结构Figure 4 export market structure in 2003(二)外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纺织品服装配额的取消在促进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197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通过多种纤维协定,允许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实行进口配额制。1986年乌拉圭回合谈判将纺织品贸易列入谈判议程,将纺

25、织品与服装贸易纳入关贸总协定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greement on Textile ClotMng,ATC)。根据ATC相关条款规定,纺织品配额将在2005年1月1日取消。配额取消前,我国与美国、加拿大、欧盟和土耳其这些国家的纺织品协议中具体规定了每一协议年度准予进入该国家或地区的纺织品服装的类别和数量。配额成了三十年来横亘在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面前的一道壁垒,由于这道壁垒的存在,纺织服装出口的潜能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因为配额的存在直接限制了纺织品和服装向美国,欧盟,加拿大和土耳其这些实施配额的国家的出口数量。二是由于纺织品配额的供不应求,导致配额价格水涨船高,甚至滋生出黑市交易。配额

26、交易价格一般不低于商品出口价格,热门的配额甚至还能翻倍。如编号为659H出口到美国的化纤帽子配额,其成本大致为67美元打,但配额黑市转让价格高峰时却达到了15一16美元打,由此造成了纺织品服装出口成本大幅提升,从而丧失了价格竞争力。因为买不到配额而导致产品无法出口、积压仓库的例子也时有发生。纺织品和服装配额的取消,对于在纺织服装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来说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先,配额的取消直接放开了相关进口国的数量限制。国际业界预计,配额如期取消后,中国仅对美国、欧盟的126个目前剩余配额类别纺织品出口就可望增长100亿美元,相当于2003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7884亿美元)的13;

27、欧洲纺织协会更预测2005年之后中国将占有全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50的份额,尽管这个数字有夸之嫌,但表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竞争力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承认。纺织服装是仅次于机电商品的第二大类出口商品。但配额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纺织服装出口的进一步扩大。近年来,纺织服装的出口增幅一直低于全市各类产品出口的平均增幅。纺织品配额这道出口紧箍咒的解开毫无疑问会为纺织服装产能过剩的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充分利用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继续拓展国际市场。其次,配额的取消将有助于降低纺织服装出口成本。以纺织半成品和成品出口为主,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前,受配额价格干扰,纺织品均价比越南和孟加拉国要高

28、。配额的取消可使纺织服装出口成本下降1030左右。例如,#爱伊美西服进出口原来每件西服出口美国配额价格高达十几美金,企业难以承受,订单接得很少。现在配额一取消,企业的竞争优势就体现出来丁。再次,可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加速产业升级抉代。配额的取消导致的出口潜力的增大,使的竞争优势得以迅速凸现。目前,具有成本、服务、支付水平三方面成为纺织品基地的优势,由此将引发跨国企业选择作为生产基地的新一轮热潮。这意味着更多的国外资本、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等要素涌入,促进纺织服装业在质量、管理、环保、品牌方面的快速发展。加速产业升级换代。 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对纺织服装品的出口来说决不是仅一片艳阳天,机遇存在的同时也

29、面临着各种挑战。首先,配额的取消会加剧同质化产品的低价竞争。从围来看,取消配额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但出口门槛也因此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竞争,正是出于对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的良好预期,2004年有不少纺织品和服装企业上马和扩产,而且由于配额取消,一批新企业涌入纺织品出口领域,这样很容易形成争先恐后出口的局面。由于新产品开发能力差,产品档次较低,企业同质竞争非常严重,会靠互相压价来争取客户,导致低价竞争的局面,使出口企业陷入低档次低利润的恶性循环。宁波曾出现过文化衫出口低价竞争,最后贱卖至3美元打的惨痛教训。激烈的同行竞争而导致的价格下跌现象已经显现,近日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负责人

30、透露,一季度纺织行业出口“量增价跌”特征明显,一季度我国对美国新取消配额的产品中,出口价格跌幅超过50的有23个类别,涉与金额27亿美元,占出口金额的15,对其他地区出口也有类似情况。在刚刚落幕的第97届广交会上,敦煌进出口由于客户压价和一些参展企业为了接单进行不正当竞争,该公司的纺织品服装在本届广交会前五天成交额为600万美元,与上届广交会同期相比下跌了20。其次,根据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纺织品特殊限制措施)中规定,在2008年12月31日之前,WTO成员可以以“市场扰乱”为理由,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采取特殊限制措施,这便为欧美国家对产自我国的纺织品重新设限提供了依据。据初步统

31、计数据,2005年第一季度,美国从中国进1:3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棉与化纤制衣的数量激增,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250、1500和300,以此为据,美国开始对由中国进口的衬衫、毛线衫、裤子、睡袍等七类纺织品展开调查,以确定其是否对美国市场造成损害,并最终决定是否对这些纺织品采取“特保”措施。所谓“特保”措施,是指在遇到某类产品进口激增的情况时,进口国家或经济体可以采取包括数量限制在的一些紧急贸易限制措施。欧盟委员会亦正式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包括T恤衫、套衫、男裤、外套、袜子、女外套和胸罩九类纺织品发起“特殊保障”调查,据其称,今年初以来,从中国进口的这九类纺织服装的进口量增幅少则5 l,多则高

32、达5 3 4。除此而外,纺织品出口配额取消后,由于大量纺织服装涌入欧美国家导致的低价竞争不仅会降低全行业的平均出口利润率,而且极易为欧美国家采取“反倾销”找到借口。欧美国家很可能以反倾销、绿色标准等新形式,限制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纺织品和服装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加严格的“绿色壁垒”。2.加工贸易比重和层次较低的外贸结构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一边倒”格局,200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3225亿美元,其中出口2147亿美元,仅占全市出口总额178;加工贸易进口1078亿美元,仅占进口总额的1601。从1998年到200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均递增仅为199l,而同期一般贸易年均递增速度达4152。与同为

33、计划单列市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1l亿美元,为98亿美元,786亿美元,均远远超过。从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来看,省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7731,占7907,占6187,占57,占6189。占557。即使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加工贸易的发展速度也是明显滞后,去年全国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达到55,进口比重也达到395。的加工贸易在企业规模与商品结构上也处于较低的层次。2003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有295家,超lO亿美元的企业有17家。而同期加工贸易出口超3000万美元的企业只有10家,其中规模最大的镇海炼化公司也不过136亿美元。2003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

34、比重分别占到703和409;而去年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分别只有528和18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等省加工贸易已发展到转型升级阶段,而尚处于原材料利用型、低技术型、劳动密集型、偶然型和被动型的初级阶段。的加工贸易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通过吸收外资加工装配出口,成为跨国公司生产链条的一个环节外商投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主体,加工贸易处于依赖外商阶段,基本上由外国跨国公司支配,有较大脆弱性,随着外部条件变化还有向外转移的可能;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即使是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集中在劳动相对密集的低端环节:加工贸易增值率、加工深度和配套能力虽然也在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比

35、还有很大差距;企业大多缺乏自主研发、设计和营销能力。(1)缺乏自主品牌,贴牌生产出口所占比重较大从全国围来看,并不缺少知名品牌,自2001年国家开始实行中国名牌产品评定四年来,累计已有23个中国名牌产品,在计划单列市中名牌企业总数排名第一。“制造”在国的众多行业排行榜中,服装、家纺、文具、手机、空调等产品的销量和品牌美誉度十分不错。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公布的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有雅戈尔、杉杉、波导、方太、奥克斯、维科、培罗成等12个品牌成功入选。出口品牌方面,在商务部公布的190个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公示中,品牌占20席,是全国所有城市

36、中最多的。尽管在国的知名品牌和出口品牌众多,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自有品牌的出口比例却不高,缺少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更不用说国际品牌。在入围的20个出口名牌中,自有品牌出口率平均只有二三成。其中,纺织服装类自有品牌出口率最低,基本在10以下特别是在服装领域,我市品牌出口率不足1O:机电类与轻工类自有品牌出口率平均在30至40之间,大家电的品牌出口率更是低于平均值:文具自有品牌出口率相对高些,如广博文具达到了60。较低的自有品牌出口率,直接说明了出口名牌与国际品牌的距离。(2)产品出口频遭贸易壁垒入世后,我国产品出口所面临的关税和数量限制措施被大幅削减并被约束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

37、取反倾销和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性措施技术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TBT),以与保障措施以阻止我国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到的反倾销投诉已位居全球之首,涉与彩电、钢铁、打火机等多个领域。外向型经济发达,由于外贸出口增长突飞猛进,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进入世界各国的市场,出口商品也日益频繁地遭受到国外反倾销调查、技术壁垒和保障措施等贸易壁垒。仅2002年地区困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外有关技术要求而退货的出口产品就有598批。据市外经贸局最近公布的一份统计,从去年至今,国外对中国出口商品立案调查的案件中,涉与的就有20起,其中反

38、倾销调查12起、377调查1起、保障措施(含特保)7起。提起调查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欧盟、土耳其等7个,其中美国和土耳其分别有7起和5起。优势商品已成为贸易摩擦的主要关照对象,金轮集团出口的帘子布在印度提起的反倾销调查中,被指责其总量已占整个印度市场的70:贝发,成路,文魁三家制笔企业遭遇土耳其塑料自动铅笔和圆珠笔的反倾销调查:中银,豹王遭遇美国无汞碱性电池“337知识产权案”,慈溪新海打火机公司遭遇欧盟的打火机反倾销案等等。已成为国遭受贸易壁垒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出口因此遭遇了极大的困难。贸易摩擦所涉与的商品以日用消费品为主,不少均是出口的重点商品和优势商品。二、外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一)积

39、极探寻后配额时代纺织品服装出口策略纺织品和服装是仅次于机电设备的第二大拳头出口产品,得益于深厚的商业文化积淀,红帮裁缝的传统优势,对外开放的先发优势,以与雄厚的企业规模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的纺织服装业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从全球围来看,我国纺织品服装凭借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强大的产业配套优势,在全球纺织服装行业中具有极强的竞争能力,从全国围来看,又是这一领域的翘楚。素有纺织之乡的美誉,特别是服装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纺织业的龙头,产量占全国服装年总产量的12左右。经过二十多年特别是近十年的迅猛发展,崛起了一大批著名的服装企业和品牌,成为国最强和国际知名的服装产业大市,从服装产业工

40、业增加值、销售产值、和实现利润总额各项数据来看,均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规模以上服装工业企业拥有总资产也居国同类城市之首,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0余家,其中,雅戈尔集团、杉杉集团的资产规模分别达40亿元和30亿元,分别完成销售收入566亿元和27。2亿元,成为国服装生产企业当之无愧的“航空母舰”。目前,服装产业共有杉杉、雅戈尔和罗蒙3个中国驰名商标,衬衫类共有雅戈尔、杉杉、太平鸟和洛兹4个中国名牌产品(全国共11个),均居全国同类重点服装城市之首。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中国服装业产品销售收入中,雅戈尔、杉杉和罗蒙分居第一、三、十位:效益前五位企业中,雅戈尔、杉杉和罗蒙分居第一、二、五位。,已成为中国服

41、装的主要出口城市,以与世界男装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除此而外,的纺织服装产业还有着较高的产业外向度,2001年,全市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共完成出口交货值8783亿元,出口额超千万美元的达15家,产业外向度达649,居全国前列,年纺织服装出口量约达30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据海关统计,2004年l至10月份,口岸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532亿美元,同比增长35。6,其中纺织品出口286亿美元,同比增长41,服装出口246亿美元,同比增长299。出口企业中出口额超过千万美元的企业有87家,比去年同期净增23家。凭借如此骄人的产业比较优势,应以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取消为契机,趋利避害,积极采取措

42、施应对后配额时代的不利影响,实现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笔者认为,纺织品和服装在后配额时代的出口策略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努力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附加值2.加强纺织服装品出口秩序的规和管理3.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为企业搜集和整理纺织服装出口的信息(二)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并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加工贸易从一开始就存在水平低等非议,为媒体和专家学者所病垢,但是我们看到即使加工贸易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它依然顽强而且茁壮地在中固生长着,规模日益扩大,水平越来越高,并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我国抓住了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以来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

43、重大机遇,有力促进了现代化建设。发展加工贸易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具体表现形式,具有部门分工和贸易的特点,就其性质而言,与其他发达国家并无差别,世界制成品贸易绝大部分都是加工贸易,欧、美、日、等国出口也都以加工贸易为主导。我国加工贸易的比重也并不比其他国家高。如据实地调查,国加工贸易出口占其出口比例超过85,日本绝大部分工业制成品出口都是加工贸易,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分别约占60和50加工贸易在我国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规律使然,即国际分工的深化以与由此引起的世界围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使加工贸易有了国际驱动力;中国实施对外开放和吸收外资战略以与因此导致的要素比较优势的释放,为加

44、工贸易转移到中国提供了根本保证。当前,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跨国公司进一步在全球围优化配置资源,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在这一形势下,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促进落地生根和转型升级。无疑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发展加工贸易对的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经济扬长避短。从资源禀赋情况来看,要素结构严重失衡,资源瓶颈约束越来越严,矿产、能源,原材料和技术等生产和技术性资源比较匮乏,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增加,因此,仅凭自身生产、技术资源与国市场资源,较难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利用外部市场和资源。此外,创新能力不足,高素

45、质人才缺乏,也需要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引入风险投资,引进外部智力和人才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所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可以弥补资源、技术和市场缺口,整合资源优势,形成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其次,有利于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事实证明,哪里的加工贸易发展得好,那里的经济发展就快,就充满活力。把发展加工贸易与调整本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就能有效地利用跨国公司现成的管理、技术、资金、市场,以达到少走弯路加快发展的目的。事实证明发展加工贸易有力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了工业化步伐,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实现了从传统的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的转变,

46、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向产业贸易和公司贸易的转变,打入了全球生产分工链条;而且。国际产业转移与其配套要求,为本土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提供了大量机会,加工贸易在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溢出效应,对国工业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示效应。再次,发展加工贸易有利于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加工贸易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目前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已由80年代末的40余家,发展到现在的1000余家,从事加工贸易人员已达25万人。加工贸易的发展为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最后,发展加工贸易有利于缓解退税资金压力2004年国家对出口退税机制进行了较大改革,对基数外新增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7

47、5:25的比例共同负担,按此计算,地方财政约需负担12亿元人民币的退税资金。由于国家对来料加工实行不征不退;对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的保税部分实行“免、抵、退”的政策,因此,开展加工贸易可以缓解退税资金的压力。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临着通过加工贸易吸纳国际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随着科技进步目新月异,国际产业转移也在不断升级,从最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在向现在的高科技产业延伸,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新的机遇,成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一条捷径。笔者认为应该抓住入世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这一契机,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资

48、源消耗低的加工贸易,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并以此推动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具体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1.优化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档次2.运用载体,发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的功能3.调整结构,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三)积极创立自主品牌在商务部最新公布的“2005-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名牌”公示中,人独享20颗星光熠熠的品牌明珠,成为全国拥有出口名牌最多的城市。即使在与、等出口大省的竞争中,也显示着“后生可畏”的力量,在全国所有省市中排名第四位。已经被证实是一座善于创立品牌、营销品牌、宣传品牌的外贸名城。在入围的20个出口名牌中,无一

49、不是国相关行业的出口龙头企业,市场份额稳居前列有的甚至是行业出口的“单打冠军”,如敦煌的线、贝发的笔、长城精工的卷尺、双鹿的电池、韵升的八音盒、海天的注塑机、华裕的电熨斗等等。但不窖忽视的一个问题却是,在我市入围的20个出口名牌中,自有品牌出口率平均只有二三成。其中,纺织服装类自有品牌出口率最低,基本在lO以下,特别是在服装领域,我市品牌出口率不足10:机电类与轻工类自有品牌出口率平均在30至40之间,大家电的品牌出口率更是低于平均值;文具自有品牌出口率相对离些,如广博文具达到了60。自有品牌出口率较低现状反映出我市的出口名牌企业多数仍是以贴牌加工(OEM)为主,就连“杉杉”出口服装的自主品牌

50、也只有10,大多是贴牌出口,从概可以赚10的利润。自有品牌出口率低,直接影响的是出口附加值。从幽际前场的价值链看,生产环节创造的增加值占30,剩下的70来白干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环节,名牌的增值效应更加明显。缺乏自丰出口品牌,在国际交换中我们只能廉价出卖资源和劳动力,获取微薄的贸易收益。我国一双鞋的平均出口价为25美元,贴上国外名牌就可以翻到上百倍:一个出口价5美元的地球仪,贴上美国的牌子可以卖到85美元;一套市场价100欧元的女装,中国企业只能拿到34欧元的加工费。从以上情况可以发现在对外贸易中,更多的是劳动力参与了国际资本循环。而很少或没有品牌参与其中。而且,产品出口单纯靠数量扩的路子

51、只能越走越窄。从市场空间上看,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出口商品已在国际市场占据相当份额,如玩具己占13,桔子罐头占78,家具占66,瓷占56,而商品的出口区域却十分集中,出口玩具的72、出口鞋的68集中在美国和欧盟地区,出口服装产品的86以上集中在日本。由于缺乏出口品脾,产品雷同,出几价格不断走低,频频引发贸易壁垒。故单纯靠数量扩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另外,煤电油运的供求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出口成本日益上升,原来粗放型的出口模式难以为继,出口企业亟待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努力培育并出口自主品牌产品,实现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变,具体应该这样做:1.政府应加强对培育自主品牌的

52、扶持和引导2.企业应加强培育自主品牌意识,借鉴知名品牌建设经验(四)积极应对贸易壁垒迫于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主潮流的压力,新贸易保护主义采用了比传统关税壁垒更加隐蔽和“合理”的方式。以诸如环境保护措施、技术认证与安全标准等环保与技术壁垒以与反倾销、保护知识产权等作为它们在国际经贸领域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实行贸易保护,从而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护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的目的。这一系列的贸易限制已直接影响到具有出口优势的机电、纺织品和服装、农水产品,文具和玩具等行业的产品出口并造成贸易利益的巨大损失。对于面临贸易壁垒的企业而言要么丧失市场,要么为保住市场付出高额代价。贸易壁垒已成为横

53、在众多出口企业面前的一道障碍,面对困难,不少企业消极抵抗,自愿逃避和放弃,如今年智利通报了新的关于玩具安全的规定条例,这个条例中第16条规定,玩具中金属锑的含量不得超过O2微克,砷的含量不得超过01微克,水银不得超过05微克这一标准是国际标准的7倍。闻此讯息,不少玩具企业表示惊异,并表示只有放弃智利市场。其实逃离智利市场并不是明的选择,虽然智利的市场不大,但这几年智利的法律法规修订活跃,给其他国家如巴西和墨西哥起到了示作用,很有可能这些国家会沿用智利的新标准,另外,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可以通过它将产品转口到其他的国家。玩具企业如果不采取任何应对措施,到时失去的就不仅是智利这一个市场了,也

54、许是整个中美洲市场。对于贸易壁垒,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1.参照国际规则与惯例,积极应诉反倾销2.建立反倾销的系统工程,出台反倾销应诉激励机制3.建立健全贸易壁垒信息提供,决策咨询和预警机制4.提高产品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贸易区域多元化5.实施标准化战略三、结论 作为中国这个贸易大国的个中翘楚,的对外贸易发展近几年受到了国人的极大关注。身处这座外向型经济城市,我亦无时不刻感受到其朝气蓬勃的对外贸易发展脉搏,不自觉的对这一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关注和思索。加上本次函授所修专业是国际贸易,我便有意识的把所学专业知识和的外向型这一典型的经济特征结合起来,边学习边思考。伴随着中国入世后对外贸易领域出现

55、的种种问题,我便有了把外贸业发展作为我论文选题的想法。 本文阐述了外贸业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发展外贸的有利条件,并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对外贸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外贸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如积极探寻后配额时代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策略;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并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积极创立自主品牌和应对贸易壁垒。参考文献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l974:l 913.3492大卫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l976:第五,六七章3上述引文转引自许心礼等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M.:复旦大学,l 9 8 9:344

56、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2002:252页5欧阳北松杜建华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4,1l:96-996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l962:l 137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网 :/cacsorg8狲不公平的贸易格局一从市场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差异看当代国际贸易特点J国际贸易2004,8:55579惠斌全球化:中国道路c经济全球化论丛II:社会科学文献,2003:14517010惠中新编国际贸易教程M:1997:22-3611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97:536812亚非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耍素分析J学术论坛,

57、2003,5:707413明武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2004,3:566014邹红论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财经,2003,11:454815欧亚北松杜建华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4,11:96-9916新贸易保护主义新动向与中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情况,2004,2:2324,417鲁惠君,吴霞,敬明光,特色经济发展报告J经济丛刊,2004,5:71018锐后配额时代的纺织业纷争J财经界,2004,12:46-4919王民对入世后服装业的思考J市场周刊,2004,4:474820吴中养 王巍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与制造业应对思路J,三

58、江论坛2004,6-921傅白水浙商如何应对反倾销J经济,2004,3:222322振明关于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的若于思考J港口经济,2004,5:30-3223晓星浅析市对外贸易的社会可持续发展J万里学院学报2004,17(5):128-13024市经济委员会女快服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丛刊,2003,2192325马宇为加工贸易升级提供必要的商务环境J大经贸,2004,8:888926王子先引导加工贸易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J国际贸易论坛,2004,2:162027瑜旭兰玲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外贸出口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2004,6:628戚道孟闰鲁宁再探入世后绿色贸易壁垒J商学院学报,2003

59、,6:495329钱学锋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贸易摩擦问题与其解决机制J亚太经济,2004,6:1417附录亿美元图1 2000-2003年出口、进口情况Figure 1 2000-2003 import, export situation图2 19962003年出口、进口增长情况Figure 2 1996 - import, export growth in 2003图3 19992003年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出口增长情况对比Figure 3 1999-2003 general trade, processing trade export growth situation contrast图4 2003年出口市场结构Figure 4 export market structure in 2003致对于这次毕业论文的撰写,最需要感的是左显兰老师。她在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充分的帮助与支持。左老师不仅耐心地为我指出论文中的不足之处,对论文的改进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而且还在我遇到困难时尽心地进行指点与解答。在此借论文完成之际,表示由衷的感与敬意。 金晓亭 2011年03月01号23 / 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