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知识点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99798644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知识点(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 空间大小:量 空间形状:形 空间要求:质2 、 解决交通联系问题,人流疏散集中的地方,以利于安全快速疏散的要求。坡度一般为 8%15% ,在人流比较集中的部位,要平缓一些,常为 6%12% ,坡道设计还应考虑防滑措施。坡道所占的面积通 常为楼梯的四倍。3 、 梯段不得小于 3 步,不得大于 18 步。直跑楼梯的特点:方向性强,指向单 一贯通空间, 可不置在人流较大的大厅中表达比较严肃。 双跑楼梯: 可节省 交通空间,紧爽简洁,使用性强, 三跑楼梯:装饰性强可增加空间的活泼轻松气氛,有趣味性。4 、 建筑设备主要包括: 采暖通风、空气调节、 电器照明、通讯线路、闭路电视、 网 络系统、自

2、动喷淋以及煤气管网等。5 、 作为优秀的建筑总体布局的例证和典范, 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 是 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对比)6公建的功能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与室外环境的联系 公建的功能问题中的次要问题: 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 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7 、 北京工人体育馆:辐射悬索结构(上索稳定索,下索承重索,内环,边梁构 件)8 、 法国巴黎工业展览馆: 218m/218m/218m 的三角形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薄 壳:预制好的双曲板,在现场浇制成整体结构系统9 、 空间网架结构(上海体育馆、南京五台山体育馆、首都体育馆)多采用金属 管材制造,能承

3、受较大的纵向弯曲力,与一般钢结构比,可节约大量钢材和 降低施工费用,用于大跨度公共建筑,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h=L/121610 、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点:出入口合并设置,出入口分开设置11、天安门、午门及太和殿是明清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进 入大清门首先是千步廊,经过这个狭长的空间后,出现于一处横向展开的广 场,迎面是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对比效果强烈,形成第一处高潮。进入天安 门后,与端门之间形成一个较小的空间,顿为收敛。过端门,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是雄伟的午门,有萧杀威猛的气氛,构成第二个高潮。午 门和太和门之间又变成横向广庭,舒展开阔。经太和门进入太和广场,是巍 峨

4、崇高的太和殿,形成第 三个高潮。1、公共建筑的艺术造型问题:多样统一。形式美。传统与创新。统一与变化、对比和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视觉与视差、节奏和 韵律 构图原理:形式美规律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称为建筑构图原理。2 、 低层建筑 ( 13 层) 多层建筑 ( 47 层) 高层建筑 ( 24 米以上) 超高层建筑( 150米以上)3、电梯设计要求:按防火规定要求,配置辅助性质的安全疏散楼梯,供电梯发生故障时使用。 每层电梯出入口前, 应考虑有停留等候空间。 需设置一 定的交通面积,以免造成拥挤和阻塞。(留前室,深度 1.5m) ?在8层左右的多层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几乎起同等重要的

5、作用,所以可将电梯和楼 梯靠近布置,或安排在同一个楼梯间内,相互调节,有利于集散人流。 在 超过 8 层的高层公建中, 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因电梯部数, 可成组 地排列与电梯厅内, 一般每组电梯不超八部为 (一 侧不超四部, 两侧不超八部),并应于电梯厅的空问处理相适应。因电梯本身不需要天然条光,所 以电梯间的位置可以比较灵活。 位置位置主要依据交通联系是否方便来确定, 通常可布置在建筑的中心地带。 有的电梯可露明设置,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多形成装饰性强的景观电梯。4 、 功能分区:主与次,内与外,闹与静,洁与污5 、 计成在园冶中指出,造园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这相当

6、于室外空 间环 境设计原理中的利用环境6 一般公建反映在人流组织上两种方式:平面的(展览陈列性质的建筑) 立体的 (乌鲁木齐航空港)7、体育建筑人流疏散的特点:比赛的场次,大多不是连续的,因此出入口可 以考虑合用。 体育馆的席位, 常沿着比赛场四周布置, 故可以沿观众厅周 围组织疏散。规模较大的体育馆,可以考虑分区入场、分区疏散、集中或 分区设置出入口的方式。具有集散大量人流、疏散时间集中的特点,所以在 安排人流活动时,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口,以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常采 用平面与立体两种方式 的体系组织疏散。8 、 1:12 最佳 1:1.5 教室 30、8.5m9 、 高层性的空间组合:板式

7、(钢与玻璃为主要材料的纽约联合国秘书处大厦) 和塔 式(上海金茂大厦)10 、 意大利米兰市派瑞利大厦: 把垂直交通和一些附属房间集中起来放在一 侧或两端,甚至放在主体空间的后侧,以保障主要空间居于突出的位置。把30 层的楼板挂在 8 片板状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上, 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 的框架结构形 式。11 、1973 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平面为一束筒体结构组成,并以 9 个 75 英尺X 75 英尺( 22.86m X 22.86m )的筒体平面拼在一个225 英尺 X 225 英尺( 68.6m X 68.6m ) 的大筒内。 这种类型的框筒结构体系, 也称为套筒结构体系,可以增加结

8、构刚度和节约钢材。12 、狭长空间的特点:自然地产生强烈的导向感,能起到引导人流沿着纵深方向前进的作用,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由此空间至彼空间的期待感。13 、拱券结构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它对欧洲建筑有较大的贡献,影响之大,无与伦比。西方建筑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在空间处理上更多的继承了罗马建筑的传统, 因强调了人性,使建筑从宗教的气氛中解放出来,因而空间形式比过去任何 时期更加 丰富多变和轻快和谐。14 、 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建筑

9、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X 衡量环境好坏的标准1 、 餐厅厨房与杂院 (内与外) 旅馆客房与其他功能、 中小学(主与次、 闹与静) 幼儿园、医疗建筑2 、 门厅应起到交通枢纽和空间过度的作用。要有功能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要求。 门厅的设计除了应满足通行能力的要求外, 还应体现一定的空间构思意境, 应具 备合适的尺度感与明确的导向感。 门厅设计应考虑室内外过度问题。 设计时应满足使用方便、空间得体、环境优美、装修事宜、技术合理、经济有效等方面要求。3 、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布置,应从全局出发,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空间艺术构思的需要

10、, 力求减少通道、 厅堂的面积和长度, 这样不仅可以使空 间组合紧凑, 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诸如整体空间组合中, 适当缩小使用 开间、加大进深, 充分利用走道尽段作为较大的房间, 或在走道尽端安排辅助楼 梯等措施,皆能达到布局紧凑、缩短交通的目的。4 、通过门洞从一个空间看另外一个空间; 通过空廊从一个空间看另外一个空间; 通过两个或一列柱墩从一个空间看另外一个空间; 通过建筑物透空的底层从一个空间看另外一个空间; 通过相邻的两幢建筑之间的空隙从一个空间看另外一个空 间;通过树丛、山石、雕像等空隙从一个空间看另外一个空间。5 、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的通道宽度与长度,主要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

11、定及空间 感受来确定。再考虑通道的宽度时,分析人流的性质是关键,即:是单纯的人流活动,还是兼有携带物品的人流, 或人流中混有运送物品的车流, 之外还需考虑 人流的方向、数量及门扇的开启方向等。一般在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的通道, 宽度常在 1.5m 以上,例如旅馆、办公建筑要做到 1.52m 或者更宽些。学校建 筑一般为 23m ,医疗门诊部为 34m 左右。公共建筑过道的长度,应根据建筑性质、耐火等级、 防火规范以及视觉艺术等方面的要求而定, 其中主要是控制最远房间的门中线到安全出口的距离, 应控制在安全疏散的限度之内。 具体设计时, 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而定。1 、 空间限

12、定的方法( 5 种)地面限定:抬升, 沉降,铺地变化等 ,吊顶,吊灯, 廊架、柱子、植物、隔断、墙体、玻璃、光影变化、空间的大小形状变化、家具和摆设等、人的活动(围合、覆盖、凸起、下沉、架起、设立、质地)2 、 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览厅,是逐层向上悬挑增大展廊空间的,这样处理调整了因透视变化而产生后退变薄的问题, 因而取得了良好的空间尺度效果。 常 以架空第一层与悬挑墙板, 再施以浓重的色彩, 粗糙的质感, 以加大光影等构图 的新方法,使得从基座看上去犹如坚实的底座,也同样给人以稳定感。 1 、纵观建筑历史的发展, 19 世纪末叶以来,因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钢筋混凝土和钢材

13、的广泛应用,建筑技术和建筑造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例如建于 1851 年的伦敦的“水晶宫”世界博览会展览馆; 1889 年建在巴黎 的埃菲尔铁塔(高 328m ) ;巴黎世界博览会中的机械馆(熟铁三铰拱,跨度为 115m )。当时的这些建筑技术成就,远不是古典建筑可以比拟的。另外,轻质高 强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 使高层与大跨度的建筑有了很大的发展。 新结构的广泛应用,使承重与非承重体系有了新的观念, 因而使建筑造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 机动性。同样,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相应的会对建筑空间和形体提出更多的新要求, 而新形态空间的创造,需要相应的科学技术来满足, 从而进 一步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 这张空间要求与技术进步的互相促进作用, 就是建 筑与技术发展中的相互依存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