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表格式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9740395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40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表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表格式(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三月总课时学习内容1.长江之歌(一)学习目标1、学会两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学习难点理解诗歌语言 ,背诵课文。学习准备挂图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

2、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二:组学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2、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3.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4.“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三,对学导学过程1、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多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异同。 (3)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节指名朗读课文。3、长江之歌文中的你指 ,文章采用第 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 。

3、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 等成语来形容。4、长江之歌从长江的 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 。四交流展示3、指导写字。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五当堂检测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 主题歌歌词。长江发源于 ,流经 个省、市、自治区,注入 ,全长 ,是世界第 、中国第 大的大河。拓展延伸请写出4条有关长江的古诗句. 板书设计1 长江之歌哺育 臂膀 高山大海 荡涤 灌溉 磅礴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4、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三月总课时学习内容2.三亚落日(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3、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学习准备中国地图,自制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 2、交流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朋 玫瑰 涨溢 一盏 蘸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软软 (2)指名读

5、,注意“硕”“ 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 搔”是平舌音。(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点拨:(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握:)赤朱丹彤 悄然无声 硕大无朋 美妙绝伦 收敛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错的句子。二组学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导学过程2、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的?3、自由读第2段,说一说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4、课文中写三亚美丽的热带风情,写到了哪些景物?5、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6、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齐,沙那么亮,这样美丽的景色在你的面前

6、,你的心情如何呢?三对学1、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哪些词句在朗读时应特别注意?应读出怎样的感情?抓住绘色、描形、摹态的重点词语,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体会作者喜爱之情。第二幅:这时的太阳和第一幅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2)理解“硕大无朋”。(3)抓住大海颜色的变化“原色玫瑰色”,体会景色的优美。交流展示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2、读一读,再抄写4遍。当堂检测三亚落日是一篇的散文。课文描写了 的美丽景象。表达了 的热爱,对祖国的赞拓展延伸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三亚落日”,观看三亚的影视资料。板书设计2 三亚落

7、日充满诗意-热带风情-美妙绝伦(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第3至第5自然段)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三月总课时学习内容3.烟台的海(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理清文章层次。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理清文章层次。学习准备词语卡片、地图、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1、同学们,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看中国地图,沿海城市很多,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

8、的城市呢?(烟台) 3、揭题。二组学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2、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3、检查自学:(1)读生字及词语。独特景观深褐色 凝重 前赴后继 锲而不舍 巨浪拍岸 蔚为壮观 如痴如醉(2) 指名读课文,评议纠正(3) 理解词语。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导学过程5、分清段落层次。三对学 学习第一段:1、齐读。2、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3、写字指导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用钢笔描红、临写。四当堂检测填字成词 气势(

9、) 前( )后( ) ( )而不舍 ( )山( )岭 ( )平 如( ) 如( )如( )(1)、写出与划线 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2)、写出与划线 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拓展延伸1、摘抄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并背诵。2、课后向爸爸、妈妈等说说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蓬勃、充实。板书设计3 烟台的海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第1自然段)(第2-5自然段)(第6自然段)独特的海上景观 四季不同的景观 画、背景、舞台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总课时学习内容4.记金华的双龙洞(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2、学会本

10、课生字新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入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2、理解课文的条理。学习难点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2、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学习准备词语卡片、关于双龙洞的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 提问: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讨论后确定: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小组说出各段的段意。 2、结合分好的段落,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浏览了几个景点。二组学1. 学习课文第一段。 问:这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2、默读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标出沿途看到的景物,及这些景物的特

11、点,再体会一下作者看到这些后有什么感受3.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听到了什么?溪流是怎样往下流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三对学: 1、第一段交代浏览时间人物、景点导学过程2、第二段:景物映山红 油桐 沙土 新绿 特点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 3、第三段(作者听到山中溪流的声音,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听到不时变化的溪声。)四交流展示介绍内洞特点总结学法: 1、学完了孔隙和内洞,你准备怎样来学外洞这一段呢?2、洞内宽大,洞外呢?知道的同学一起说。五当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入() 浓() 明艳()急() 宽() 聚集()六拓展延伸有感情地齐读第二段,同时

12、边读边想象沿着途明艳的南方山景,并思考,课题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写沿途景色呢?板书设计4 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第1自然段) (第2、3自然段) (第4-7自然段)游览时间与地点 沿途所见、所听、所感 外洞、孔隙、内洞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三月总课时学习内容5.卢沟桥烽火(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了解多音字“爪”“咽”“处”的读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

13、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学习重点1、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2、训练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学习难点按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学习准备歌曲松花江上,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1、解题:指名读“烽”(fng),注意读准后鼻音。“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2、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二组学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三对学:默读课文,想

14、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导学过程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3、指导写字。 (1)、交流自学心得,进行“友情提醒”。伪左窄右宽。妄:“女”中的“一”最长。(2)、学生练写 交流展示自由读第三段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巩固练习1、辨字组词峰( ) 忘( ) 猴( )烽( ) 妄(

15、 ) 喉( )2、“卢沟桥事变”发生于 年 月 日,又称“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 。从此, 。” 这句话揭露了“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拓展延伸1、观看抗日电影2、阅读抗日战争小故事板书设计5 卢沟桥烽火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1937年7月07日 卢沟桥事变纪念日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胜利日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 三月总课时学习内容6.半截蜡烛(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文章脉络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难点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16、。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二组学1、自由朗读课文。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三对学1、自由读第一场戏,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2、交流。动作:(急忙)取、(轻轻)吹。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心理

17、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四交流展示杰克:动作(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语言(真冷)杰奎琳:(娇声)(镇定、道晚安)表现出杰奎琳的机智、勇敢。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自学检测1、检查字词:蜡烛 许诺 遭到 强盗 秘密 厄运 绝妙微弱 绝密 镇定导学过程2、理解词语: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3、指导分段朗读。巩固练习1、抄写词语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拓展延伸1、了解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历史背景.2、阅读课文感受

18、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板书设计6 半截蜡烛蜡烛 伯诺德 杰奎琳 摇曳 厄运 虽然 镇定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三月总课时学习内容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难点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学习准备自制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 1、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3、介绍故事背景:二组学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

19、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 出示:小组里读读惊恐 残忍 照料 至仁至义无辜 和善 抚养 有始有终小勺 拽着 聂荣臻 3、理解词义。4、想想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导学过程三对学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2、理解词义:(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残忍:凶恶、狠毒无辜:辜,罪。没有罪的意思。照料:照顾、料理惊恐:惊慌、恐惧和善:和蔼,温和善良。拽着:拉着(看图做动作)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抚养:爱护并教养(扶养:养活) 四交流展示 1、读课文,根据小标题分段,并说说段意.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巩固练习思考:课后习题4

20、拓展延伸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板书设计救出孤女7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关心孤女 送别孤女 孤女感恩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四月总课时20授课时间学习内容8.三打白骨精(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难点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学习准备课件、影像资料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 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

21、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二组学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 可以有两种分法:第一种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为一段,首、尾各一段。第二种分法: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导学过程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三对学汇报: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主要写孙悟空。总结学法: 找句子-分别找到写白骨精、

22、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想特点-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分层次-按三步分三层。四交流展示 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巩固练习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六大要素是: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拓展延伸西游记中有很多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板书设计8 三打白骨精白骨精 诡计多端孙悟空 机智勇敢唐僧 善良糊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四月总课时22授课时间学习内容9.如梦令(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2朗读课文。背诵如梦令。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4能对这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学习重点朗读如梦令,理解词的

23、意思。学习难点能对如梦令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导学过程自学感悟 问题提示: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词人的一次郊游) 2、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天吗?(不是,“常记”)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夏天,“藕花深处”) 4、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不是,“争渡”)为什么要争渡?(“误入藕花深处”) 5、为什么会误入?(“沉醉”)既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不行,因为“日暮”) 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7、这幅画面美不美?请你边读边想象画面。 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有感情地朗读并练

24、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导学过程设问导读 1、读读这两首词,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2、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展示点评简介李清照。这首词的格调清新而又明快,从中可以看出女词人早年曾经有过的幸福的生活。可是,到她43岁这一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她逃难到了江南;不久,丈夫赵明诚又病故。随着生活境遇的变化,她的词也显得悲凄了,以后我们将会读到的。巩固练习1、如梦令词人回忆了 。表现了作者 。2、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 。“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 ;也可能是 。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 。拓展延伸1、背诵并抄写如梦令2、背诵李清照的

25、其他词。 板书设计9.如梦令浓 情甜 酒 醉 美 景幸福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四月总课时23授课时间学习内容9.渔歌子(二)学习目标1学会渔歌子中的3个生字。2朗读渔歌子。3理解渔歌子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4能对渔歌子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学习重点朗读渔歌子,理解词的意思。学习难点能对渔歌子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学习准备课件,教学光盘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检查忆江南背诵情况自学感悟 1简介作者。 2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3自学。 (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

26、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设问导读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导学过程展示点评 1、指名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问难质疑,可以补充、更正,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2、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3、教师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

27、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这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怡悦,自然别有一番韵致。巩固练习渔歌子描写的自然景物有: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 。拓展延伸请你为其中的一首词配上一幅彩色画,可以画图画、水彩画、油画棒画、彩笔画,爱好画画的同学,请用你的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景吧!板书设计9.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 白鹭桃花 流水 爱自然 爱自由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四月总课时24授课时间学习内容10、螳螂捕蝉(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新|课 |标|第 | 一| 网学习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8、学习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准备课件、教学光盘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弄清螳螂和蝉是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A. 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B. 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二组学: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2)指名说,集体讨论。 3. 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导学过程三对学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 默读课文,

29、看看写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 小组交流讨论。 3. 集体交流,讨论。 4. 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四交流展示搜集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的故事。巩固练习照样子,写词语。转来转去- - - -拓展延伸螳螂捕蝉是则寓言故事,你还知道的寓言故事有: 、 板书设计10、螳螂捕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恍然大悟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四月总课时26授课时间学习内容11、读书要有选择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 处。学习重点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

30、法。学习难点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学习准备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生活中,同学们一定都学过或读过一些“关于读书方法的名言警句,想想有哪些,小组互相说说。 书山有路勤为径。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二组学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 2、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三对学评议课文是怎样写的。以问题作过渡,总领下文,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讲选择读物的范围和选择读物的好事。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选择读物。自学检测 根据已学过的读书方法,学习新课。 1. 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想每个自然段

31、的意思使什么,并结合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导学过程2. 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读生字新词。(2) 指名读文章。3. 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点意思,可以分为几段?4. 巩固练习读书要有选择,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选择 ;可以选择 ;可以选择 ;可以选择 。学会选择了合适的读物,能 。拓展延伸优秀文学作品:西游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宾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科普类:十万个为什么 少儿百科全书历史类:上下五千年 史记板书设计11、读书要有选择内容方法:兴趣和爱好 请教别人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四月总课时29授课时间学习内容12、夜晚的实验(一)

32、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学习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难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学习准备课件、词语卡片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二组学。 (1)指读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 苍蝇 (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w W w .x K b 1.c o M 瞎子 薄膜 油漆 矿藏 领域 堵住 揭开 判断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3、课文,检查学生的掌握课文的能力。 3通读课文 能不能根据(蝙蝠 斯帕拉捷)这两个词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4、斯帕拉捷的实验一共分为几次完成的? 5、我们是概括的回答,课文中写得还是比较详细的。第三自然段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实验猜想,一个是实验后反思。请找出来分别读读。三对学1指导分段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导学过程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2三部分中哪个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为什么? 本

34、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点”和“捺”。 交流展示1、通过这样几次实验,斯帕拉捷终于发现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一起读第六自然段。2、斯帕拉捷的实验为后来的研究者打开了一扇门。看看人们都有了哪些收获? 巩固练习课后习题2、习题3拓展延伸斯帕拉捷是-(国家),他主要贡献是:发现了“超声波”;我们还知道的科学家有 (国家) ,他主要贡献 。我们还知道的科学家有 (国家) ,他主要贡献 。板书设计12、夜晚的实验做法 结果 思考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四月总

35、课时3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学习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学习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习准备关于海洋的资料,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学感悟 1、导入: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2、板书课题,读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 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设问导读1、生自读课文要求:

36、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2、学习生词:(1)读准字音(2)识记生字(3)理解词义: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低廉:(价钱)低,便宜。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导学过程流利) 4、指导分段: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1)生读文分段(2)交流分段及段意自学检测 1、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3、交流:(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

37、(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巩固练习读课文:思考习题5拓展延伸1、写出“望洋兴叹”的两个近义词: 。2、用“望洋兴叹”造句板书设计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建设海底世界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四月总课时32授课时间学习内容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二)学习目标1、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学习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学习难点通过搜集课

38、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1、默写词语 2、齐读第一段: 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自学感悟 1、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了开发、利用? 2、交流:“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1)生说体会 (2)点拨:人类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 (3)生概括板书: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4)指导朗读“由于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来自海洋”设问导读导学过程1.根据板书综合回答: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

39、说说你的体会明确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总结: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巩固练习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近:诞生 便利 回眸 反:密切 慷慨 丰富 拓展延伸描写海水浪大的词语: 板书设计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海洋的资源状况人类面临的问题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四月课时34授课时间学习内容14 学会合作(二)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容理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的意思,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不同侧重点。2正确、

40、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学习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学习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感受,获得“只有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通过上节课学习,你知道作者围绕“合作”主要阐述了哪几个观点?1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2指名回答。二组学探究“离不开合作”。1、为什么离不开合作,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读课文第13小节,找出相关部分。(边读边画)2、指名说。(小合作有小成就不合作就没有什么成就)3、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出这句话成为一个人生道理)。三对学学习探

41、究“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一、学习第一事例。1、说说第一个事例的内容。2、谈谈你对交响乐团的认识。汇报交流(人数多,乐器的种类多)。3、他们为什么能合作的这样完美呢?读读课文找一找,说一说这主要依导学过程靠协作精神。二、学习第二事例四交流展示、谈谈这个实验小组交流:探讨实验的目的与其中所面临的困难。抓住人物与事件的特点进行朗读。2、感受这个实验实验最后成功,外国专家说了一句话,请同学们读出自己体会的语气。分析什么是“合作精神”。(亲自做实验来体会)有感情朗读这一事例,读出“中国小学生可贵的合作精神”。巩固练习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

42、的成功。请同学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感受,集体交流。拓展延伸合作“演讲”,要求:小组进行合作,做好一次演讲。板书设计14 学会合作 统一目标协作精神取得成功自我牺牲精神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五月课时38授课时间学习内容15 天游峰的扫路人(二)学习目标感受天游峰的险、高,感受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学习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感受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学习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感受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学习准备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

43、容。二组学武夷山的自然风光独树一帜,作为武夷山第一险峰的天游峰高大、险峻,又堪称神奇,然而,作者却无意欣赏天游峰的美景,却对一位普通的扫路人情有独钟,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认真自读课文,用“”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体会)2人合作完成三对学1、“老人扫路到底累不累?”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说出理由。导学过程2、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人那份开朗、自信,看出他对山的深厚感情?找找有关语句读一读。展示点评听到这,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引读)30年后,我再来看您!”多媒体出示,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老人有一颗对生活满自信、

44、开朗、豁达的心) 你能读出作者的心情吗?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交流展示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劳动巩固练习四人小组分角色读全文。填空:本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已有( )岁人,他每天早晨( ),傍晚( )。他早该退休了,可他觉得实在离不开这里:他喝的是(),吃的是( ),呼吸的是( ),而且还有( )作伴。这是一位( )的老人,作者从内心( )他。拓展延伸“30年后,作家章武又一次来到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根据上面文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板书设计天游峰 高、 险的扫路人 自信、豁达开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五月课时40授课时间学习内容16 最大的麦

45、穗(二)学习目标1、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学习重点从弟子们在麦地里寻找最大麦穗的动作中去感受弟子们的内心,从弟子们最后一无所获和苏格拉底的教导中分析弟子行为的失误原因。最后去领悟出其中的做人道理。学习难点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说说苏格拉底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二组学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麦地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

46、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三对学1、大学者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有哪些独到之处呢?他的弟子如此学习对人有什么启发呢?2、你觉得在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过程中,弟子们的想法和苏格拉底的想法导学过程有什么本质的不同?3、苏格拉底是个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他带领弟子到麦地里,仅仅是为了让弟子们去摘到那个最大的麦穗吗?你觉得苏格拉底让弟子摘麦穗的目的是什么?4、“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交流展示:时间过得匆匆,我们兴致勃勃地走进了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我们徜徉其间,我们留恋忘返

47、,突然间,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加聪慧,变得更加富有。因为我们明白了:抓住机会,把握当前。巩固练习1、请学生将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想、体会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并写下来,部分同学写到黑板上。 2、读学生写在黑板上的自己的“名言”。拓展延伸搜集几句苏格拉底或孔子的名言,看看他们还有哪些话给你很大的启发。板书设计16 最大的麦穗 一个 最大 只许 不许 挑挑拣拣 两手空空 既要 又要 (追求最大 把握现在)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五月课时42授课时间学习内容17 山谷中的谜底(二)学习目标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

48、,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学习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学习难点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学习准备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 学过程一独学1、题目中的山谷是哪个山谷?2、这个山谷中的谜是什么?谜底又是什么?自读1、2两段,找出答案,把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不懂的可以提出来。二组学“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事,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也丧失了生机。而东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松、柏、杨、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哪几句话具体写了雪松的这个本领?大声朗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想象书中

49、所描绘的情景,看看谁能用两个词概括一下雪松的本领!(弯曲、反弹)三对学1、有人读了咱们课文的第三段以后说,雪松面对风雪,一个劲地向下弯曲,他们是一群胆小的弱者。你同意这样的导学过程说法吗?我们也再来把第三段读一读,然后再反驳他,要有理有据,才能把它辩得哑口无言。2、“对于外界的压力,但。”理解句子并能举个例子来证明一下这句话的道理?四交流展示、试说名言,学习第四节:齐读最后一节,根据你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我们也来说两句名言:“弯曲不是而是”巩固练习把你的名言写在书本上,再署上你的大名。拓展延伸作业超市(可选择):1. 准备把文中的那些句子摘抄到你的采蜜本上?2. 请搜集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同学之间

50、互相交流。板书设计17山谷中的谜底雪小 雪大松(弯曲、反弹)柏雪智者杨松强者女贞西坡东坡加拿大魁北克导学反思下发界小学愉快教学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代唐会设计时间五月课时46授课时间学习内容18 广玉兰(二)学习目标1、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学习重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学习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学习准备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独学有感情地描述第一小节二组学1、轻声读读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