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 车辆及维保服务采购项目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99684485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 页数:269 大小:3.6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 车辆及维保服务采购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69页
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 车辆及维保服务采购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69页
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 车辆及维保服务采购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69页
资源描述:

《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 车辆及维保服务采购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 车辆及维保服务采购项目(2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车辆及维保服务采购项目招标文件(招标编号: )第四章 用户需求书招 标 单 位:广州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招标代理单位: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日 期:二一三年四月23目 录(一) 技术部分7第1章 基本技术条件81.1基本要求91.2列车运行条件101.3列车主要结构尺寸111.4列车牵引与制动性能111.5车辆运行舒适性要求121.6噪音121.7车辆安全及防火要求121.8列车系统设备121.9隔热要求151.10防火151.11适用标准15第2章 车体及内装设备162.1概述172.2车辆的基本要求172.3车体172.4车体内部设计及布置182.5司机室202.

2、6试验21第3章 车钩和缓冲器223.1总体要求233.2性能要求233.3基本要求233.4车钩及缓冲器部件要求233.5试验23第4章 车门244.1客室门254.2车门的基本参数254.3车门系统主要功能254.4门页结构要求264.5门驱动系统274.6锁闭机构274.7紧急解锁装置274.8限位开关274.9车门控制274.10安全和可靠性284.11试验28第5章 照明系统和辅助设备295.1基本要求305.2内部照明305.3外部照明305.4指示灯305.5司机室辅助设备31第6章 空调和通风326.1基本要求336.2空调机组的性能要求:336.3系统的控制要求346.4主要

3、部件性能要求346.5维修要求356.6试验35第7章 转向架377.1基本要求387.2基本结构387.3齿轮传动装置397.4安全性要求397.5强度要求407.6试验40第8章 牵引和电制动418.1基本要求428.2牵引系统主要设备428.3牵引控制单元428.4传感器438.5牵引电机448.6齿轮传动装置448.7受电器458.8特性曲线和仿真计算458.9牵引、电制动能力要求468.10制动优先级和混合制动468.11运行模式468.12试验46第9章 液压制动系统489.1基本要求499.2制动模式499.3制动方式509.4防滑系统519.5撒砂系统519.6液压系统519.

4、7制动状态显示519.8试验51第10章 辅助电源系统5210.1基本要求5310.2辅助供电系统配置5310.3高压母线5310.4辅助逆变器和DC /DC 变换器5310.5蓄电池5510.6中压母线5610.7低压母线5610.8系统电路的保护断路器56第11章 列车控制及监控系统的要求5711.1基本要求5711.2车辆管理系统5811.3故障诊断系统5911.4车辆监控系统6011.5车辆监控系统基本操作模式6211.6计算机控制系统6211.7便携式测试单元PTU软件6311.8试验64第12章 乘客综合信息及监视系统6512.1列车广播系统(PA)6612.2 乘客信息视频系统(

5、PIDS)6712.3乘客安全标识7612.4诊断及故障记录7612.5试验76第13章 电磁兼容8113.1概述8213.2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车辆电磁兼容性特殊要求8213.3与通信和信号设备的电磁兼容性8213.4对整车的EMC设计方案的要求8213.5测试要求8213.6电磁兼容技术文件8313.7 EMC型式试验其他规定8313.8有关标准要求8413.9 电磁兼容性要求84第14章 贯通道和铰接装置8514.1总体要求8614.2基本要求8614.3强度及材料要求8614.4颜色要求8614.5几何条件要求8614.6防火要求8614.7隔热要求8614.8隔声要求8614.9水密性

6、要求8614.10试验86第15章 列车试验8715.1概述8815.2部件和系统8815.3试验项目89第16章 材料与工艺9416.1概述9516.2低合金高强度钢(LAHT)材料9516.3铸件材料9516.4铝合金9516.5车内用材料9616.6管道材料9616.7空调系统管道和配件9616.8蓄电池外壳及蓄电池箱材料9716.9橡胶弹性元件材料9716.10玻璃材料9716.11导线和电缆9716.12电子和电气设计标准9916.13电气设备(安装零件)附件10116.14连结与紧固工艺10216.15焊接与钎焊工艺10316.16防腐蚀及表面处理工艺10416.17阻燃性工艺10

7、516.18车辆组装工艺10516.19润滑油和润滑脂105第17章 列车振动与噪声10617.1振动和冲击10717.2冲击10717.3噪声10817.4噪声和振动的保证计划10817.5应提交的文件108第18章 全寿命周期成本10918.1 概述11018.2 卖方应提交的相关文件11018.3牵引能量消耗计算11118.4预防性维护费用计算11118.5架、大修费用计算11218.6牵引能量消耗的确认11218.7预防性维护和架/大修的确认11218.8卖方应提供的特殊信息及资料112第19章 可靠性和可维修性11319.1 可靠性11419.2可维修性11619.3卖方应提供以下相

8、关资料120第20章 整车与其它专业接口要求12220.1概述12320.2车辆与信号系统的接口12320.3车辆与无线通信系统的接口12320.4车辆与供电、接触网专业的技术接口12320.5车辆与土建工程和线路轨道专业的技术接口12320.6车辆限界的技术接口123第21章 维护保养服务12421.1维护保养服务范围12521.2维护保养服务基本要求12521.3信息平台的功能要求12621.4买卖双方的职责分工12721.5维护保养服务人员要求12821.6维修要求12821.7预防性维修129附件一:第1章_附录 车辆主要部件使用寿命及免维护周期130附件二:广州地铁新线车辆司机显示器

9、显示内容设计指南133附件三:广州地铁电动车组履历本编制标准要求138附件四:试验线线路道路人行横道斑马线的设计配置194(二) 项目执行部分198第1章 项目管理1991.1规范项目管理2001.2卖方提交的项目管理文件及相关资料要求2001.3项目管理组织机构:2011.4项目跟踪规范:2011.5项目跟踪计划2021.6项目进展跟踪2021.7项目组织2021.8提供买方现场管理用车2041.9项目开展- 相应的文件2041.10开始日期2071.11完工时间2071.12质量保证2081.13设计审查2081.14主要部件供货商的选择2081.15附加说明208第2章 质量保证2102

10、.1概述2112.2卖方质量管理2112.3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检查验收系统2112.4设计控制2112.5文件控制2122.6采购2122.7产品鉴定和跟踪2122.8生产过程控制2122.9检查和试验2122.10检查、测量和试验设备2132.11检查和试验状态:2132.12不合格产品的控制2132.13纠正措施2132.14装卸、储存、包装及发运2142.15质量记录2142.16内部项目质量审核2142.17质量证书2142.18条款适应性2142.19质量保证方案214第3章 设计和设计联络/审查会议2153.1概述2163.2一般要求2163.3会议2163.4关于接口问题的其他联

11、络/审查会议217第4章 试验、检查、检验和赔偿2184.1检查及验收2194.2索赔和赔偿225第5章 图纸、手册和技术文件2265.1总则2275.2设计资料和图纸2275.3手册2285.4技术文件2295.5图纸和技术文件的审查和确认2315.6图纸、手册和技术文件的交付231第6章 人员培训2336.1总则2346.2在卖方所在地的培训2346.3在买方所在地的培训2346.4附录235第7章 双方往来人员规定2397.1概述3977.2卖方应向买方提供服务。3977.3买方人员到卖方所在地3977.4卖方人员在买方所在地398附件五:文件文档和图纸文档管理、浏览软件功能说明书400

12、(三) 接口资料402第1章 车辆与通信接口4031 服务范围4082 服务责任4103 服务要求413第2章 车辆与限界的接口管理415第3章 车辆与信号接口管理4171 服务范围4183 服务要求423第4章 车辆与供电、接触网专业的接口要求425(四) 图纸429(五)线路平纵断面图430(一) 技术部分第1章 基本技术条件 1.1基本要求1.1.1概述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车辆基本技术条件是根据广州市的自然环境、使用要求、线路主要参数、供电条件、有轨电车车辆轮廓与车辆限界等,对车辆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指标提出要求。*车辆采用100%低地板、钢轮钢轨、区间无触网、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

13、利用储能装置车辆能够无接触网运行。储能装置能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达到绿色节能的双重目标。车站设有充电受流系统,最大充电电压DC900V。车辆采用被动式受电器,当车辆进站时,无需司机操作即可自动完成充电,站内最大充电时间(含动态及停车充电)30秒。*列车最高运行速度70km/h,结构速度80km/h,结构设计寿命为30年。车辆平均国产化率应不低于50%。车辆主要部件寿命需满足本章附件一第1章_附录 车辆主要部件使用寿命及免维护周期。1.1.2气候条件及车辆使用环境平均最小最大气象温度+22.93.1+39.1相对湿度73%16%100%年平均降雨量1614mm-月降雨量367.8mm-

14、年平均降雨天数164年平均降暴雨天数7.7最大风速24.5 m/s存放温度-5海拔高度1200 m运行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为97%时,最高气温29。空气中杂质有:硫酸、SO2、酸雨、臭氧、盐雾整个系统周围空气内含有相当大的湿气,且含有盐雾和腐蚀物质。所有设备应适应亚热带气候条件,且能防腐。所有安装在车辆上的设备均应在安装环境中良好工作,所有车辆及其全部设备在广州市海珠环线线路上能可靠运营,且能耐强风、高温、高湿、振动、噪声及清洁剂的污染。1.1.3限界要求车辆限界应符合广州市海珠环线车辆限界要求。对于地面和高架线路车辆在地面或者高架线路上运行时,8级风(17.2m/s20.7m/s)

15、缓行,9级风(20.8m/s24.4m/s)停运。12级风(32.6m/s)时,停放的车辆能保持稳定。满足建标104标准相关要求。投标方应至少提供如下计算书:l车辆外形轮廓线,即车辆在静止、空载和设计尺寸的条件下,纵向各横断面最大尺寸重叠后形成的包络线。l按照计算条件提供直线段和曲线段的车辆动态包络线计算书应考虑正常条件下和非正常条件下,所提供的车辆外形轮廓线和车辆动态包络线应具有完整的尺寸。1.2列车运行条件1.2.1线路参数轨距 1435mm最小竖曲线半径 3000m最小平面曲线半径 25m正线最大坡度 50过渡线最大坡度 60道岔 正线 6#道岔 车场线 2.28#道岔站台长度 60m站

16、台高度 260mm储能电源在运用10年或完全充放电100万次后,车辆仍能够运行距离:最大站间距(含200米50坡道) 1000m最大站间距(平直道) 1500m车辆可经过地面公路运输运送至车辆段及回送到车辆修理厂。车辆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道口及人行横道的影响,试验线线路道路人行横道斑马线的设计配置情况,见附件四。1.2.2供电系统供电方式 车站顶部接触受电,区间无接触网供电电压 最大DC900V车辆仅利用在车站区域设置的接触网,完成对储能系统的充电,维持车辆在正线上的连续运行。投标人应考虑可靠高效的充电方案,尽量缩短因充电所需的必要停站时间,利用包括但不限于入站停车前和出站离开车站区域接触网前的时

17、间进行充电,并在投标文件中提供详细方案描述。根据试验段实际运行条件,正常运行时必要的开门等待时间应不大于7秒。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详细的充电策略,并模拟计算出车辆在试验段正常运行时全程的能量消耗情况,分析内容应包括每站所必须的充电时间和停车开门时间、道口及人行横道影响等。1.2.3车型与列车编组铰接形式的模块化有轨电车,车辆两端均设有驾驶室。请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详细描述1.2.4列车载客量列车载客量(全车)AW1(坐席) 5577人AW2(6人/m2) 不少于305人AW3(8人/m2) 不少于368人乘客重量按60kg/人计。*1.2.5列车重量最大轴重 不大于12.5t空车重量加上最大

18、载客量重量的轴重不允许超过转向架的最大轴重。1.2.6设计运输能力 年限试验段环线初期2018年环线近期2025年环线远期2040年高峰小时开行列车对数8111217最小行车间隔(分钟)7.55.553.8运用车数6364056配属车74448681.3列车主要结构尺寸1.3.1车体车辆长度 32000 36400mm车辆宽度 2650mm车辆高度(车顶设备箱) 不大于 3700mm(暂定)客室地板面高度 不大于360mm受电器最小工作高度 3800mm(暂定)整个客室都采用100%低地板设计,客室内不允许设置台阶,地板尽量少设置斜坡。客室车门 车门采用电动塞拉门列车每侧车门数量 5对/侧车门

19、净宽度 1300mm车门净高度 2100mm贯通道贯通道宽度 1240mm贯通道高度 2100mm转向架区域过道宽度 不小于660mm投标人应提供详细图纸阐述其车辆方案1.3.2转向架转向架分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均采用先进的100%低地板转向架技术,短轴距,弹性小半径车轮等。转向架应具有多年的成熟运用经验,车辆为弹性车轮。1.4列车牵引与制动性能*1.4.1列车牵引性能车辆最高运行速度 70km/h在平直道,车轮半磨耗,AW2载荷条件下:平均启动加速度(0-26km/h) 1.0m/s2平均加速度(0-70km/h) 0.6 m/s2*1.4.2列车制动性能在平直、干燥轨道,车轮半磨耗(

20、AW0-AW3):常用制动平均减速度(70km/h-0) 1.1 m/s2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70km/h-0) 2.5m/s2*1.4.3车辆故障运行能力*a) 车辆在AW2载重和正线最大坡道状态下,当牵引动力损失1/3时,能起动并维持运行到终点;*b) 车辆在AW2载重和正线最大坡道状态下,当储能电源损失1/3时,空调减载50%,限速50km/h运行到下一站,清客回库;*c) 一辆空车救援牵引一辆故障空车在正线最大坡道状态下时,能以25km/h运行到车辆段。投标人应提供优化的救援方案,减少列车故障时列车救援运行到车辆段或者最近停车线所需要的时间,并提供车辆基于试验段条件进行的仿真计算予以证

21、明。1.5车辆运行舒适性要求车辆的运行舒适性按照GB5599进行,指标W2.5。1.6噪音车内噪声按照ISO3381标准规定,车外噪声按照ISO3095标准规定。车辆的声压级(无充电)当所有设备运行且车辆在直线轨道上处于停止和行使状态时,车辆的声压级(无充电)不能超过以下数值:静止时司机室 60 dB (A)车辆内部 65 dB (A)车辆外部(距离7.5m) 60 dB (A)行驶速度为 40 km/h 司机室内部 68 dB (A)车辆内部 72 dB (A)车辆外部 (距离 7.5 m) 73 dB (A)行驶速度为60 km/h司机室内部 70 dB (A)车辆内部 75dB (A)车

22、辆外部 (距离7.5 m) 78 dB (A)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提供车辆整体降噪方案,并提供采用相同转向架的相似车型的噪音测试报告,1.7车辆安全及防火要求车辆设计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车辆上所用材料采用DIN5510或相似标准规定的要求。车辆司机室各配备一个灭火器。车体和安装在车体外的电气设备外罩箱符合水密性的要求。安装在车辆上的所有电气设备、绝缘材料等应满足防霉防虫的要求。高压电气设备具有人身安全防护措施。车辆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设计审查的方式将对防火要求和材料选用进行审查,以确保满足防火安全要求。同时也对子供应商的所选用材料依照标准加以约束。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整车防火设计方案和技术

23、说明。1.8列车系统设备1.8.1车体车体为安全、轻型的钢结构。底架为耐候钢、侧墙、端墙及车顶为不锈钢,均能承受载荷。车体结构能承受垂向、纵向、扭转等载荷。车体设计应按EN 12663-2010标准中的P-V型车的要求和VDV152标准选择安全系数。车体强度:车体在承受各种最大垂直载荷的同时,沿车钩安装纵向水平方向承受静压载荷不小于200kN,拉伸载荷不小于150 kN时,车体合成应力不应超过设计许用应力。在正常载荷下,车体的变形不应超过运行条件所决定的极限值。投标人应从列车撞击安全方面充分考虑列车的强度设计,并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关数值和能力。车体刚度:满足在所有载荷下,车门能正常工作,且能满

24、足架车的要求。投标人应考虑车辆对行人的撞击防护方案,并在投标文件中提交方案。1.8.2内部装饰车辆中间应布置足够多的立柱和扶手。地板结构应承受相应垂直载荷,不应产生压痕及永久变形,且具有隔音作用。每辆车应布置一定数量的窗户,窗户安装设计应能承受所有内部和外部压力差,并能保证玻璃不会被推进客室。1.8.3转向架车辆采用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非动力转向架使用独立车轮,为二系悬挂形式。转向架应满足车辆限界要求,其有效寿命不小于30年。动力转向架主要由构架、轴桥装置、牵引电机、齿轮箱、盘制动装置、磁轨制动装置、一系悬挂装置、二系悬挂装置、牵引装置等关键部件组成。非动力转向架主要由构架、轴桥装置、盘

25、制动装置、磁轨制动装置、一系悬挂装置、二系悬挂装置、牵引装置等关键部件组成。1.8.4牵引与控制系统牵引系统为变压变频的调速系统,采用鼠笼式三相异步电机驱动的交流传动系统,牵引逆变器元器件采用IGBT器件。列车控制系统具有牵引、再生制动、电控液压制动、磁轨制动控制模式。电制动可实现制动能量反馈。1.8.5辅助系统辅助系统主要包括充电机、蓄电池和熔断器、继电器、接触器、二极管、3相交流380V,50Hz的辅助逆变器等设备。1.8.6充电机为车辆提供DC24V的电源,并为蓄电池充电,额定输出电压满足蓄电池充电电压要求1.8.7蓄电池蓄电池标称电压为DC24V,其容量满足紧急负载的供电要求,并留有余

26、量,且满足环保、阻燃、防爆相关标准要求。在车辆无高压输入(含储能单元输入)时,蓄电池在整个使用寿命期内满足规定的紧急负载15min要求:全部紧急照明;全部头灯和尾灯;司机室照明;所有与安全有关的控制系统;全部与安全相关的通信设备;所有客室侧门的一次开关。1.8.7受电器受电器正常工作电压范围: DC500VDC900V静态受电电流: 1800A;最大受电电流: 2000A1.8.9储能电源系统储能电源系统应保证车辆在上述条件上的连续运行,储能电源从最低工作电压充电至最大储能水平的充电时间不大于30s。一列AW0的空车在储能系统和牵引系统无故障情况下,可在试验段任何地点以40km/h的速度不停车

27、充电运行到最近的停车点或车辆段。储能电源系统对再生制动时的能量回收效率不低于80%。储能模块的寿命须满足车辆架修周期,最大应达到10年或充放电100万次。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储能电源系统的详细方案,并提供相应的试验报告。1.8.10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快速 32 位计数机处理数据,控制设备应具有如下功能级:车辆控制、牵引控制和制动控制;不同组件之间互换数据的总线系统;司机和工厂人员的诊断(具有数据记录功能)。1.8.11制动系统应满足EN13452标准或BOStrab(轻轨交通系统构建和运营德国联邦规程)的规定。车辆间的接口、功能满足匹配关系,编组后互不干扰。车辆配备四个相对独立的制动系统

28、:l 电制动;l 动力转向架上的液压被动式弹簧制动器;l 非动力转向架上的液压主动式盘式制动器;l 所有转向架上的磁轨制动器。l 为确保车辆粘着力,制动系统设有撒砂装置。列车常用制动优先采用电制动,当电制动力不够时,所需的制动力由电控液压制动补足;当不能实现电制动时,车辆采用液压制动。紧急制动时同时施加电制动、液压制动和磁轨制动。1.8.12空调空调系统设计保证整个客室内均匀的空气分配,气流速度满足EN 14750标准的要求。空调采用高效节能变频空调,整车配置2台客室空调。司机室设置独立空调。客室考虑允许的过滤器灰尘阻力的情况下,总风量不低于8000m3/h。考虑到可允许的滤网灰尘阻力,新风量

29、不低于每人8m3/h。制冷能力:在车外温度为35、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空调系统能满足车内温度27、相对湿度不超过65%的要求。1.8.13车门每辆车每侧设置5套电动双开塞拉车门。车门设置机械锁闭机构、本地开门按钮、电钥匙开关和重开门等安全设施或功能。车门的净开宽度 1300mm车门的净开高度 2100mm控制电压 DC24V1.8.14铰接通道及车钩1.8.14.1铰接贯通道贯通道通过宽度: 1240mm贯通道通过高度为 2100mm1.8.14.2 车钩车辆前端配有可折叠的牵引车钩。该车钩用于车辆连挂。该车钩仅实现机械连接。只能手动执行连挂和解钩。解钩后可通过固定在底架上的固定器将车钩锁

30、定在位置上。车辆前端盖板复原后,车钩被隐藏在盖板内。1.8.15乘客信息系统乘客信息系统包括列车广播系统、PIDS(乘客信息视频系统)两个子系统。列车广播系统包括司机室对客室广播、司机室对讲、自动报站和关门提示音功能。LED文字信息显示器包括客室信息显示器和终点站信息显示器。PIDS(乘客信息视频系统)包括了乘客信息显示及视频安防监控。乘客信息显示是实现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为乘客服务质量、加快各种信息(如:乘客行车、公益广告、安防反恐、运营紧急救灾、天气预报、新闻、交通信息等)传递及实现列车视频监控的的重要设施,是提高运营管理及经营开发水平,扩大对乘客服务范围的有效工具。PIDS的功能定位:主

31、播运营、安防反恐信息,适当插播公益广告、天气预报、新闻、交通信息,实现列车视频监控,在紧急情况下运营紧急救灾信息优先使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在客室和司机室设置适当数量的摄像头监视乘客和司机的举动。每个司机室另设有前向摄像机和车外后视摄像机以便于观察和记录路况。1.8.16信号与通信系统车辆预留安装车载信号设备的位置及相应接口。车辆预留GPS以及无线设备与车辆的接口。1.8.17照明车辆照明系统包括内部照明、外部照明以及指示灯部分。1.8.17.1内部照明客室设置考虑两条独立照明线路,一条主照明和一条紧急照明。主照明和紧急照明灯具沿长度方向均匀布置于客室的天花板上。紧急照明照度符合视频安防的需要。

32、司机室设置驾驶台阅读灯,驾驶台所有可读信息(仪器仪表)带有夜光显示。司机室照明线路独立于客室的线路,并由蓄电池直接供电。 1.8.17.2外部照明设置至少头灯、尾灯两种车外照明。每一司机室端部设置头灯和尾灯。由蓄电池输出开关、主控制器钥匙和方向手柄控制整车的头灯和尾灯。车辆头灯强光照度应满足紧急制动距离范围内不小于2lux的要求。1.8.17.3 指示灯客室内部与外部均设置指示灯。在客室内部与外部的每扇门处设置表示门状态的指示灯,指示灯能明确地区分出门的状态。在驾驶台上设置必要的指示灯,给司机提供足够的信息。1.9隔热要求车辆在保证热辐射隔绝隔热能力的前提下,提高整体透光能力,要求投标人对此提

33、供详细设计计算方案。1.10防火车辆设计应符合EN45525或DIN5510的车辆防火设计要求,投标人应提供车辆设计符合防火要求的第三方评估文件。1.11适用标准车辆的设计、制造、各子系统部件和材料的选用应采用的标准为:车辆及附属设备设计、制造和试验用的标准: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CJJ-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UIC-国际铁路联盟标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国际标准组织标准;SI -国际标准单位;EN -欧洲标准;DIN-德国国家标准;BS -英国国家标准;BOStrab-轻轨交通系统构建和运营德国联邦规程(技术法规);VDV15

34、2-符合BOStrab规定的公共客运轨道车辆的结构要求。第2章 车体及内装设备2.1概述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车辆采用模块化组装,包含几个基本模块,互相之间用铰接装置相连,其车体主要由承载结构、内装(包括地板、顶板、墙板)、设备(包括门、窗、座椅及扶手和立柱)、车内照明、列车广播及显示器件、空气调节装置、车辆联挂用的风挡铰接装置、车钩缓冲装置等组成。2.2车辆的基本要求车体采用轻量化、底架无中梁整体承载结构,材料选用不锈钢;车体结构强度符合EN 12663、VDV 152等相关标准;车体需做隔声、隔热、减振处理;车内应设座椅,形状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车内设扶手杆或立柱;贯通通道的强度和结构设计

35、应满足乘客可以自由地在车辆的各客室之间的穿行和停留,应没有任何潜在的危险;车辆客室侧窗更换时应不需要拆卸车体侧墙,所有侧窗必须严密、不渗水;司机台台面应耐磨、耐用,易于清洗。司机室的设备布置应科学合理,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满足便于使用和维修的要求;车体在内部装饰、布置、车内设施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外部造型、装饰和车头设计上要求有现代有轨电车的造型特点,体现现代城市运输系统的时尚;限界要求:车体的设计应保证车辆不超过储能式有轨电车车辆限界的要求;车体内低地板面积为100%,投标人在投标阶段提供地板高度示意图。2.3车体车体是车辆重要的基本结构件。车体的总体设计除满足结构及强度要求,保证车辆的安

36、全、可靠外,其舒适性设计也是车辆运行品质的一个重要部分。车体设计应考虑到车体外部造型、内外装饰、设备安装、乘客视野、隔声和隔热、防火要求等综合因素。2.3.1车体基本要求2.3.1.1车体主结构材料要求车体材料采用强度大、重量轻、耐腐蚀性能好的不锈钢。其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质量等级均符合EN10088、JIS4305标准或中国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车体材料采用不锈钢,底架中部分位置使用的耐候钢应符合EN10025或GB/T4171-2000标准。投标人应提供材料清单及材料标准,由招标人认可。2.3.1.2结构要求车顶在空调、逆变器、储能电源等较重设备的部位应进行加固,并保证排水通畅,无渗漏;投标

37、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交车体结构方案。2.3.1.3强度要求车体强度设计符合EN 12663 、VDV152或同等设计标准,车体应满足在极端恶劣条件下承受的静载荷、动载荷以及冲击载荷要求,能满足车辆各种工作条件的要求,如架车、起吊、救援、复轨、调车和车辆联挂等。车体应力不超过设计安全许用应力值。在使用寿命期内无疲劳损坏,应不得产生永久变形。车体压缩强度不小于200kN,拉伸强度不小于150kN。车体强度应从列车撞击安全充分考虑列车的强度设计,并提供相关数值及能力。在设计阶段,卖方提交如下详细描述结构分析和试验的文件:l 使用有限元分析法进行计算的计算过程说明。l 承受静态和动态载荷结构的允许应力值

38、。l 有关车体强度结构计算的载荷工况。l 车体强度试验的载荷工况。l 卖方在设计阶段应提供车体强度的计算报告,在车体完成强度试验后提供试验报告供买方认可。2.3.1.4刚度要求车体结构的刚度应在正常载荷和自然频率下,车体的变形不超过运行条件所决定的极限值。车体刚度应能确保在各种载荷下所有车门运动不受阻。车体刚度能满足架车和复轨的要求。2.3.1.5碰撞安全要求车辆两端有安全设计,在与行人和车辆发生碰撞时尽量保护人身安全,投标人在投标阶段提供车辆对行人的撞击防护方案。2.3.1.6频率要求车体的固有振动频率应与转向架的固有振动频率错开,以防产生共振。2.3.1.7寿命要求车体使用寿命不低于30年

39、,期间无需结构性的修理和补强。2.3.18车体平整度要求车体的侧墙外表面及车顶表面平整,无表面缺陷。2.3.1.9架车支撑车体设计时应考虑吊车和架车用支撑点。架车、吊车、复轨用的架车支撑点可满足车辆拆卸、组装、检修、吊运和救援作业的需要。每个架车支撑点处设有定位点。架/吊车点处应有标记以指导作业。投标人在设计阶段提供复轨救援的详细方案及说明。2.3.1.10车体的隔热、隔声要求车体结构应采取有效的隔热和隔声措施。选择的隔热、隔声材料符合DI N 5510防火要求,应用的材料是经验证通过的,应具有无腐蚀性和不降解特性,不受湿度影响,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仍能保证稳定性能,在维修及拆、装过程中不对人体产

40、生危害。车体骨架和车顶、侧墙和端墙部位的内部装饰板之间应进行隔热处理。车体的侧墙、天花板、地板、贯通道、车门的设计充分考虑其隔声性能并应采取相应的隔声措施。车辆在保证热辐射隔绝隔热能力的前提下,提高整体透光能力,要求投标人对此提供详细设计计算方案。2.3.1.11防火及安全要求车辆内必须采用高阻燃性、低烟及无毒气释放的材料。所用的材料必须明确符合DIN 5510标准规定。车内必须设置取用方便的灭火器并配有简明易懂的使用说明,灭火器存放的位置有清晰的标识。其性能和灭火能力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灭火器的数量应满足相关消防要求。2.3.1.12焊接要求车体焊接必须符合EN15085或等同标准要求。投

41、标人在投标时应提供首列车辆和后续车辆的焊缝检查措施方案及参考标准。车体的关键焊缝和关键结构部位应由车体设计师/车辆制造厂在首辆车生产时确定,并以车体关键焊缝分布图的形式提交买方。根据应力分析、有限元分析和/或车体强度试验的结果,确定关键焊缝或局部焊缝,要求通过计算验证高应力的疲劳区域和焊缝。确定的关键焊缝和关键部位考虑的参数应能满足应力的最低限度要求。2.4车体内部设计及布置2.4.1车辆内部设计及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l 总体布局及装饰应具有现代美学特点,并融入当地的文化;l 适合于乘客人群的人机工程学设计;l 完全协调一致的颜色和质地;l 良好的密封性以防尘、防水和隔声;l 使用不显眼并且无

42、锐角的紧固件/装配件,车内所有装饰部位不得有锐角和锐边,以防止对乘客造成伤害;l 易磨损部位采用较高耐久性的表面处理;l 材料、安装方法、密封和地板布等应符合安全、环保以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l 安装牢固可靠、材料经久耐用和易于清洁保养;l 良好的客室照明;l 良好的通风条件。2.4.2地板及地板布2.4.2.1地板地板采用铝蜂窝双层结构。地板结构应具有良好的降噪、减振、隔热性能,地板材料符合防火DIN 5510标准要求。地板强度与刚度应满足在每平方米地板面积上作用6kN垂直载荷或在每300mm2的面积上作用2kN垂直载荷下不产生压痕和永久变形。2.4.2.2地板布地板布为聚合材料,标称厚度为

43、2.0mm,在地板布的寿命周期内,保证其耐磨层、颜色、花色等基本性能不变,需具有环保、耐磨、防火、防静电、寿命长、不开裂、防滑的特性,而且具有美观、易于清洁的特点。投标方提供样品供买方选择确认。地板布必须从潜在供应商中选择二个最知名品牌做候选,卖方须提供选择的样品及特性说明,由买方确定。地板布符合防火DIN 5510中标准要求。地板布粘接在地板结构上,尽量采用宽幅地板布以减少接缝。在依照供货商提供的维护程序进行维修的基础上,应能保证地板在长期运营中保证良好的外观,同时地板应具有良好的防火、防滑和可清洗性,在门区处应采用压板盖住接缝并做特殊的防滑处理。地板布主要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1)尺寸稳定

44、性:地板布须有特别设计,以防止受气温和湿度影响而膨胀或收缩;按照EN434标准,把地板布样板放进烘炉,以80高温加热6小时,冷却后量度其长度与阔度与加热前的差别0.2%。(2)耐磨性:地板布耐磨层须结构紧密;密度高,不含气泡;按照ISO 9352标准,利用负重1kg的打磨轮(H18型)于地板布样板表面打磨1000转,然后再量度损失重量400mg。或ISO4649程序A:为200mm3(3)载重负荷能力: 按照EN 433标准, 利用一个覆盖面积为1cm2、重量为50kg(=50daN/ cm2)的重物压于地板布上150分钟,时间够后移开重物并量度地板布凹陷尺寸0.2mm;(4)颜色稳定性:按照

45、ISO 4582标准,利用人造紫外光照射地板布,随后利用一个颜色量度比例尺量度地板布颜色转变的程度,要求评分7。(5)防滑性能应满足DIN5113 R10级,或其它等同标准的要求。(6)抗拉性:按照EN684将两块阔度为5cm的地板布焊接在一起,然后用拉力机将其拉开,直至焊缝断裂,要求拉力10daN/cm。(7)防火性:地板布阻燃性需符合DIN 5510防火等级3级或BS 6853标准或NFF16101的相关要求。(8)烟毒性:应满足DIN 5510或BS 6853 的相关要求。(9)耐腐蚀性:满足EN423标准,不受稀释的酸性物质影响。(10)表面硬度应达到92邵氏A类硬度,干地板的防滑系数

46、应为0.75,湿地板为0.62。(11)吸音性能:噪声吸收性能应满足ISO 140-8的要求,防静电满足标准EN1815。(12)抗静电性:符合标准EN1815的要求。2.4.3内顶板和内墙板内顶板和内墙板所使用的材料和制品必须符合DIN 5510标准中规定的防火和安全要求。2.4.3.1内顶板设计内顶板由全宽型模块组成,尽量减少接缝,拆装方便。为了提高客室噪声水平,应在内顶板上设置吸声孔,提供其吸声性能。照明在客室的整个长度内沿内顶板中央分布,照明灯具应便于拆卸清洁或更换。应在内顶板上合适位置设置可开启的盖板,以方便对顶部设备进行检修。所有盖板都有锁闩住,开启应灵活。2.4.3.2内墙板设计

47、内墙板包括侧墙板、端墙板、司机室隔墙等,墙板材料选用铝板。内墙板所使用的材料和制品应符合DIN 5510标准规定的防火和安全要求。内墙板与车体骨架之间应设有隔热、隔声层。内墙板的安装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紧固件的数量。2.4.4客室车窗车窗采用无窗框结构,全部窗户必须完全严密,不渗水。车窗玻璃采用钢化玻璃,所有安全玻璃上均应有安全合格标记,并能从车内看到标记内容。客室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活动窗户,并向客室内开启。在保证车体强度和刚度前提下,客室窗户应尽量宽大。具体车辆窗户布置方案由投标人提出。车窗更换时应不需要拆卸侧墙内墙板,车窗组件应便于从外侧更换。车窗安装设计应能承受内部外部的压力差,保证玻璃不会被

48、推进客室,所使用的密封胶不会受正常洗车的影响。车窗在紧急情况下应能够被配置的安全锤打碎,玻璃破碎时不会对周围的乘客产生伤害。2.4.5客室座椅客室座椅采用纵横交错布置,座椅的设计应满足车辆总体设计要求。座椅廓形应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并适合100%低地板车辆。座椅应具有良好的可清洗性能和防滑性能。座椅材料应满足DIN5510的防火要求。座椅采用不锈钢,要经久耐用,便于清洁,不易破损,结构坚固,承载要求为100 kg。应考虑残疾人的座椅设计和优先上下车移动轮椅进出的方便功能。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交座椅在车内的设计布置方案。2.4.6立柱和扶手客室内应根据总体布置要求和人机工程学的各种规定合理地设

49、置数量充足、美观适用的水平扶手杆、立柱,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站立乘客与座位乘客间的相对距离。立柱与扶手采用不锈钢制成, 表面拉丝处理并打磨。按ISO 9227对产品进行盐雾试验,要求试验140小时后表面无红锈。设置的立柱和扶手,其颜色与客室内的颜色匹配,投标人应提供详细布置方案。立柱和扶手安装牢固,不应有能导致伤害乘客的任何瑕疵,保证列车在包括紧急制动在内的任何操作状态下,均能承受乘客作用于立柱和扶手上的力。乘客在客室内任何位置都能有抓握的扶手。每辆车设置吊环,吊环的数量和安装高度将在设计联络阶段确定。2.4.7轮椅区及老、幼、病、残、孕专席在客室内的适当位置设轮椅区和老、幼、病、残、孕专席,并设

50、相应的标识。2.4.8车顶设备箱2.4.8.1 材料要求及表面处理设备箱骨架采用不锈钢和铝合金制作。箱盖亦可采用铝合金材料。设备箱可靠接地。设备箱体表面油漆。2.4.8.2 箱盖的开度要足够大,以便拆卸和更换箱内的任何部件。2.4.8.3 设备箱的防护等级要求设备箱能防止雨、雪和尘埃的侵入。箱盖的密封符合水密性的要求,设备箱防护等级为IP54。2.4.8.4 设备箱需按DIN标准或相应的欧洲、国际标准接地。如有必要,在电压等于或超过380V的设备箱上作永久性的标记“危险/注意”。2.4.8.5 在必要的部位设置灭弧罩。2.5司机室2.5.1司机室为全宽流线型设计。司机室内所有单元均为模块化结构

51、,以便于安装、更换和维修保养。投标人应提供详细设计方案。2.5.2司机室外罩应采用整体玻璃钢组件,卖方应在设计阶段提出强度及寿命说明。2.5.3司机室前端应设置开闭结构,将车钩等安装在前端的设备遮住不外露。开闭结构应开关灵活,便于检修设备,投标人应提供详细的设计方案说明。2.5.4司机室结构及其配件所用的材料符合DIN 5510标准中规定的防火性能要求。2.5.5司机的视野应开阔,当司机坐在其座位上操纵列车时,能方便而清楚地观察到前方信号、轨道设备、前方线路和车站等,投标人应提供详细的视野分析报告。2.5.6在司机室内合适的地方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适当数量的灭火器。2.5.7司机室与客室间设一隔

52、墙,供司机出入。隔墙上设开向客室后端门一扇,在司机室侧进行锁闭。后端门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隔热、隔声性能。客室与司机室之间的隔墙及后端门满足DIN5510防火标准的要求。2.5.8司机室前端装有层压式抗冲击性的挡风玻璃车窗。司机室前窗和侧窗应有180的水平可视角度。 必须尽可能减少挡风玻璃与侧窗之间的盲点。2.5.9司机室前窗设置带喷水装置的电动雨刷器,应能满足在极端恶劣气候条件下司机的正常瞭望。该雨刷装置应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便于维修更换。2.5.10设置手动遮阳帘,遮阳帘的安装应有效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射司机眼睛。遮阳帘应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便于维修。2.5.11司机室座椅座盘和靠背按

53、人体工程学设计,采用防震弹性悬挂装置,具有最大可能的耐久性和寿命性能,并符合防火和安全要求。座椅紧固在司机室地板上,能够进行水平方向和垂向自由调节。2.6试验2.6.1型式试验包括但不限于:车体:l 静强度试验(纵向加载试验);l 冲击试验;l 模拟动态试验及疲劳试验;l 架车试验;l 挠度试验;l 车体固有频率试验(可采用计算机模拟)。内部设备及材料:l 按DIN 5510对所有内装饰材料进行防火试验;l 按DIN 5510对地板的防火性能进行试验;l 按GB 18045对车窗玻璃进行试验;l 按DIN 5510 要求对隔热、隔声材料进行防火试验;l 按UIC 566对客室座椅进行负载试验。

54、2.6.2车体例行试验至少包括:l 检验主要尺寸、外表面平面度及误差;l 用专用测量装置检验车辆外形,符合车辆制造轮廓线的要求。第3章 车钩和缓冲器3.1总体要求车钩的设计寿命至少为30年。车钩和缓冲器应是经过轨道系统运行考核且成熟可靠的,并有实际运营业绩证明。车钩和缓冲器的设计应满足易于接近,方便拆装的要求。3.2性能要求列车两端须配置可折叠的牵引车钩,性能要求如下:手动机械连挂和解钩车钩连挂后拉直时中间关节被自动锁定车钩须折叠时可通过操作机构解除中间关节的锁定车钩折叠状态时钩头须通过安装于车体上的固定装置被固定车钩折叠状态时须被隐藏于车辆前端盖板内车钩应设有可复原的能量吸收装置车钩应设有车

55、钩高度调节装置3.3基本要求3.3.1强度及材料要求车钩及安装件,包括缓冲器和车体连接件的强度应满足以下的强度要求:抗拉载荷:280kN抗压载荷(车钩不得产生永久变形):280kN产生的应力应小于设计许应力材料要求:选用的材料应符合机械强度及耐磨性能要求3.3.2几何条件要求车钩和缓冲器应能在最不利条件(水平曲线、竖向曲线和列车速度)下顺利通过满足车辆在线路最小曲线半径上的联挂3.4车钩及缓冲器部件要求3.4.1车钩钩头应能在所有运行条件下,保持车钩接触紧密可靠。应能在连挂接合后锁定,运行中,钩头和中间关节不应解锁、分离。3.4.2缓冲器缓冲器应免维护,且吸收能量后可复原。缓冲器中橡胶件的使用寿命不低于列车的大修周期。在救援条件下,应符合牵引和压缩负荷的要求,在牵引或压缩两个方向均具有能量吸收功能,能有效地吸收撞击能量,缓和冲击,不损坏车辆。3.5试验3.5.1车钩系统需要进行型式试验,包括:曲线通过能力试验检验车钩在连挂状态下通过线路最小曲线的能力,不应出现车钩系统内部及与外部部件干涉现象。车钩连挂和解钩试验检验车钩在线路最小曲线上连挂和解钩的功能,车钩应易于接近,连挂操作应简单。车钩系统负载试验检验车钩强度及缓冲性能。3.5.2车钩系统需要进行例行试验,包括:目检检查序号的记录,根据图纸检查组装的正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