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9675849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完整版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完整版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完整版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完整版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就地灌注桩基础第一节一般规定第5.1.1条本章适用于钻、挖孔灌注桩和沈管灌注桩施工第5.1.2条 就地灌注桩施工前,如设计要求或施工工艺需要时,应在现场作试桩,以核对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鉴定桩的承载力,并根据地层情况、施工条件决定适当的施工方法。 试桩方法可参照试桩试验办法(见附录4-1 )。第5.1.3条钻孔灌注桩施工,必须由有经验的施工人员主持,并掌握钻孔地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钻孔设备应完好,施工记录应完善。第5.1.4条 各种成孔设备(方法)的适用范围,可参考表5.1.4。第5.1.5条钻孔灌注桩的清孔、吊装钢筋骨架、灌注水下混凝土各工序应连续快速完成。第二节钻孔灌注桩一钻孔准备

2、(一)场地准备第5.2.1条钻孔场地应符合以下要求:1. 场地为旱地时,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整平夯实;2. 场地为陡坡时,可用枕木、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3. 场地为浅水时,宜采用筑岛法施工,筑岛时的注意事项应按本规范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七章 第二节有关筑岛规定执行;筑岛面积应按钻孔方法、设备大小等要求决定;各种成孔设备(方法)的适用范围参考表5.1.4编号成孔设备(方法)适用范围土 层孔径(cm)孔深(m)泥浆作用1机动推钻粘性土,砂土,砾石粒径小于10cm,含量少于30%的碎石土60 16030 40护壁2正循环回转钻机粘性土,砂土 ,砾、卵石粒径小于 2cm 含量少于20%勺碎石土,软岩80

3、 20030 100浮悬钻渣 并护壁3反循环回转钻机粘性土,砂土,卵石粒径小于钻杆内 径2/3,含量少于20%的碎石土,软岩80 250泵吸40气举100护壁4正循环潜水钻机淤泥,粘性小,砂土,砾卵石粒径小 于10cm,含量少于20%的碎石土60 15050浮悬钻渣 并护壁5反循环潜水钻机同编号360 150泵吸40气举100护壁6全护筒冲抓 和冲击钻机各类土层80 20030 40不需泥浆7冲抓锥淤泥、粘性土、砂土砾石、卵石60 15020 40护壁8冲击实心锥各类土层80 20050浮悬钻渣 并护壁9冲击管锥粘性土、砂土、砾石、松散卵石60 15050浮悬钻渣 并护壁10冲击、振动沈管软土

4、、粘性土、砂土、砾石、松散卵 石25 5020不需泥浆注: 土的名称按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的规定; 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小于 30Mpa的岩石称软岩;大于 30Mpa的称硬岩;小于5Mpa的称极软 岩; 正反循环回转钻机(包括潜水钻机)附装坚硬牙轮钻头,可钻抗压强度达lOOMpa的硬岩; 表中所列各种钻孔设备 (方法)适用的成孔直径和孔深, 系指国内一般情况下的适用范围, 随着钻孔设备不断改进, 设备功率增强, 辅助措施提高, 成孔直径和孔深的范围将逐渐增大。4. 场地为深水或淤泥层较厚时,可搭设工作平台,平台须牢固稳定,能承受工作时所有静、 动荷载,并考虑施工机械能安全

5、进出; 如水流平稳,水位升降缓慢,全部工序要在船舶或浮箱上进行,但须锚碇稳固,桩位准确; 如流速较大, 但河床可以整理平顺时, 可采用钢板或钢丝网水泥薄壁浮运沈井,就位后灌水下沉至河床,然后在其顶部搭设工作平台,在其底部安设护筒;浮运沈井的要求,可参照本规范第七章有关规定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可在钢板桩围堰内搭设钻孔平台。(二) 孔口护筒第 5.2.2 条孔口护筒应于钻孔前按以下要求制作、埋设或沉入。1. 用钢板或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埋设护筒,应坚实、不漏水;护筒入土较深时,宜以压重、振 动、锤击或辅以筒内除土等方法沉入;2. 护筒内径应比桩径稍大;当护筒长度在26m范围时,机动推钻和有钻杆导向的正

6、反循环回转钻宜大2030cm;无钻杆导向的正、反潜水电钻和冲抓冲击锥宜大3040cm;深水处的护筒内径至小应比桩径大4Ocm。3. 护筒顶端高度:(1) 采用反循环回转方法(包括反循回转潜水电钻)钻孔时,护筒顶端应高出地下水位2.0m以上;(2) 采用正循环回转方法(包括正循环潜水电钻)钻孔时,护筒顶端泥浆溢出口底边,当地质良好、不易坍孔时,宜高出地下水位1.01.5m以上;当地质不良、容易坍孔时,应高出地下水位 1.5 2.0m 以上;(3) 采用其它方法钻孔时,护筒顶端宜高出地下水位 1.5 2.0m;(4) 当护筒处于旱地时,除满足 (3) 项要求外,还应高出地面 0.3m;(5) 孔内

7、有承压水时,应高于稳定后的承压水位 2.0m以上,若承压水位不稳定或稳定后承压 水位高出地下水位很多,应先作试桩,鉴定在高承压水地区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的可行性;(6) 处于潮水影响地区时,应高于最高水位 1.5 2.0m 以上,并须采用稳定护筒内水头的措 施。4. 护筒底端埋置深度:(1) 旱地或浅水处:对于粘性土不小于1.01.5m ;对于砂土应将护筒周围0.51.0m范围内挖除,夯填粘性土至护筒底0.5m以下;(2) 冰冻地区应埋入冻层以下 0.5m;(3) 深水及河床软土、淤泥层较厚处,应尽可能深入到不透水层粘性土内11.5m;河床下无粘性土层时,应沉入到大砾石、卵石层内0.51.0m;河

8、床为软土、淤泥、砂土时,护筒底埋置深度应经过仔细研究决定,但不得小于 3.0m;(4) 有冲刷影响的河床,应埋入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 1.01.5m;5. 护筒接头处要求内部无突出物,能耐拉、压、不漏水。灌注桩完成后,钢护筒和钢筋混凝 土护筒除设计另有规定外,一般应拆除。6. 干处或浅水筑岛, 护筒可按一般方法实测定位; 在深水沉入护筒应采用导向架等设备定位, 并保持竖直,导向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斜孔护筒,应采用相应措施保证其设计斜度(见本节四) 。7. 护筒平面位置的偏差一般不得大于5cm,护筒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1%。(三) 护壁泥浆第523条钻孔泥浆由水、粘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组

9、成。按钻孔方法和地质情况, 一般须采用泥浆浮悬钻渣或护壁, 除地层本身全为粘性土, 能在钻 进中形成合格泥浆者外,开工前应准备数量充足和性能合格的粘土或膨润土。粘土性能要求和需要数量见附录 5-1。第524条调制泥浆时,应先将粘土或膨润土加水浸透,然后以搅拌机或人工拌制。冲击钻进时,可在钻孔内直接投放粘土,以钻锥冲击制成泥浆。 调制的护壁泥浆及经过循环净化的泥浆,应根据钻孔方法和地层情况采用不同性能指针,一般可参照表5.2.4选用。第5.2.5条 采用正、反循环回转法钻孔或采用其它方法钻孔时,为了回收泥浆原料和减少环境污染,均应设置泥浆循环净化系统。泥浆性能指针要求表5.2.4钻孔 方法地层情

10、况泥浆性能指针相对密度粘度(s)静切力(pa)含砂率(%)胶体率(%)失水率m/30mi n酸碱度PH正循环 回转、 冲击粘性土1.05 1.2016 221.02.590 9525810砂土 碎石土 卵石 漂石1.21.4519 283590 9515810推钻、 冲抓粘性土1.10 1.2018 241 2.59530811砂土 碎石土1.2 1.422 30359520811反循环回转粘性土1.02 1.0616 201 2.59520810砂土1.06 1.1019 281 2.59520810碎石土1.10 1.1520 351 2.595 2m)维护孔壁; 对遇水膨胀或易坍塌的地层

11、如泥叶岩等失水率应Y wH/ y e;He灌注首批混凝土时所需井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底的高度(m), H e = h2+h3;Hw井孔内混凝土面以上水或泥浆深度;D 井孔直径(m);d导管内径(m);同式(5.2.59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h2 1.0m;ha 导管底端至钻孔底间隙,约为0.4m。第 5.2.62 条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应在漏斗底口处设置可靠的隔水设施。第 5.2.63 条导管吊装设备的吊装能力,应考虑导管和充满导管内的混凝土的总重力及导管 壁与导管内外混凝土间的摩阻力,并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第 5.2.64 条灌注混凝土期间,宜配备水泵以及吸泥机、高压射水管等设备,以保持井孔

12、水 头和及时处理灌注故障。(二)水下混凝土的配制第 5.2.65 条配制混凝土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可采用矿渣水泥、 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普通水泥,水泥的初凝时间不 宜早于 2.5h ,水泥的标号不宜低于 325 号;2. 粗骨料宜优先选用卵石, 如采用碎石, 宜适当增加含砂率; 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 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 1/4,同时不应大于 40mm3. 细骨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第 5.2.66 条混凝土的含砂率宜采用 4050%,水灰比宜采用 0.50.6。有试验依据时,含 砂率和水灰比可酌情加大或减小。第 5.2.67 条混凝土拌合场应有

13、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无显著离析、泌水;灌 注时保持有足够的流动性,其坍落度宜为18 20cm;为提高和易性, 混混土中宜掺用外加剂、 粉煤灰等材料, 其技术条件及掺用可参照第十章有 关规定处理。第5268条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一般不应少于350kg ;掺有适宜数量的减水剂或粉煤灰时,可不少于 300kg 。第 5.2.69 条首批灌注的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灌注桩全部混凝土灌注完成的时间,当 混凝土数量较大, 灌注需用时间较长时, 可通过试验在首批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 以延迟其 凝结时间。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可用贯入阻力法测定。 部分品种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的凝结时 间,参见附

14、录 5-4 。(三)钢筋骨架及导管吊装第 5.2.70 条制作钢筋骨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筋骨架可整体制作或分节制作;2. 每隔 2.0 2.5m 设置加强箍筋一道;3. 在骨架上端,根据骨架长度、直径大小,均匀设置吊环或固定杆;4. 在骨架主筋外侧应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部件;5. 应采用适当措施,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骨架上升。第 5.2.71 条钢筋骨架应及时、准确地吊装(焊接) 、就位,就位后应牢固定位;第 5.2.72 条导管吊装前应试拼,接口连接严密、牢固。吊装时,导管应位于井孔中央,并 应在灌注混凝土前进行升降试验。(四)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第 5.2.73 条灌注混凝土前,

15、应探测孔底泥浆沉淀厚度,如大于规定,应再次清孔,但应注 意孔壁的稳定,防止塌孔。第 5.2.74 条混凝土拌合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 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合仍达不到要求,不得使用。第 5.2.75 条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 .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一般宜为2540cm;2. 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得小于1m。第 5.2.76 条灌注开始后,应连续地进行,并应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当导管内 混凝土不满时,应徐徐地灌注,防止在导管内造成高压空气囊。第 5.2.77 条在灌注过程中,特别是潮汐地区,应经常保持井孔水头,防止塌孔。第 5.2.7

16、8 条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探测井孔内混凝土面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导管 的埋深一般不宜小于 2m或大于6m当拌合物内掺有缓凝剂、灌注速度轻快、导管较坚固并 有足够起重能力时,可适当加大埋深。第 5.2.79 条井孔内混凝土面位置的探测,应采用较为精确的器具。若无条件时,可采用测深锤,锤宜为锥形,锤重不宜小于4kg。禁止使用其它不符合要求的方法。灌注将近结束时,可用取样盒等容器直接取样,鉴定良好混凝土面位置。第 5.2.80 条当井孔混凝土面接近和进入钢筋骨架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 混凝土面接近钢筋骨架时,宜使导管保持稍大的埋深, 并放慢灌注速度, 以减小混凝土的冲击力;2. 混凝土面进入

17、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应适当提升导管, 使钢筋骨架在导管下口有一定的埋深。第 5.2.81 条在灌注过程中,应将井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及 河流。第5282条灌注的桩顶标高应预加一定的高度,一般应比设计高出不小于0.51.0m;预加高度可于基坑开挖后凿除,凿除时须防止损毁桩身。第 5.2.83 条护筒的拔出和提升应注意下列事项:1. 处于地面及桩顶以下的井口整体式刚性护筒,应在灌注完混凝土后立即拔出; 处于地面以上、能拆卸的护筒,须持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方可拆除。2. 使用全护筒灌注时, 应逐步提升护筒, 护筒内的混凝土高度应考虑本次护筒将提升的高度及为填充提升护

18、筒所产生的空隙所需高度。 在灌注中途提升时, 尚应包括提升护筒后应保留 的混凝土高度(一般不小于1m),以防提升后脱节。但护筒内混凝土也不得过高,以防护筒内外侧摩阻力超过起拔能力。第 5.2.84 条灌注中途发生下列故障时,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及时进行处理,但须注意下列事 项:1. 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进水时, 应将已灌注的混凝土拌合物吸出, 再改正操作方法, 重新 进行灌注;2. 在混凝土面处于井孔水面以下不很深的情况下导管进水时,可采用底塞隔水的方法, 并外加一定压力重新插入导管,恢复灌注;3. 灌注开始不久发生导管堵塞时,可用长杆冲捣或用振动器振动导管;4. 灌注开始不久发生故障、 用前述方

19、法处理无效时, 应及时地将导管拔出, 将已灌注的混凝 土吸出,将钢筋骨架抽出,然后重新清孔、吊装钢筋骨架和灌注混凝土;5. 按上述方法处理达不到要求时,应重钻补桩或会同有关单位研究补救措施。第三节 挖孔灌注桩一 挖孔第 5.3.1 条挖孔灌注桩适用于水或少水且较密实的土或岩石地层。若孔内产生的空气污染物超过GBH2.1-82(附录5-3)规定任何一次检查的三级标准时,不得采用人工挖孔施工。挖孔 平面尺寸大小, 以便于施工为宜, 但不得小于桩的设计断面尺寸,灌筑在混凝土内不能拆除的临时支护,应扣除不计。孔深不宜大于15mo挖孔斜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低于孔底标高的粘性土。第5.3.2条挖孔施工场地的准

20、备工作,应按本章5.2.1条办理。第 5.3.3 条挖孔施工应选择合适的孔壁支护类型,一般可安装木框架、竹篱、柳条、荆笆、 预制混凝土井圈或钢井圈支护,也可采用现浇或喷射混凝土护壁。第 5.3.4 条摩擦桩的非永久性支护, 应在灌筑混凝土时逐步拆除。 无法拆除的非永久性支护, 不得用于摩擦桩。第 5.3.5 条以混凝土护壁作为桩身的一部分时, 只能用于桩身截面不出现拉力的桩 (摩擦桩 和柱桩),其混凝土标号不得低于桩身混凝土标号。第 5.3.6 条挖孔时如有水渗入, 应及时加强孔壁支护, 防止水在井壁浸流造成坍孔。 渗水应 予排除或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 同一墩台数孔同时开挖, 渗水量大的一孔

21、应超前开挖, 用 于集中排水,以降低其它桩孔的水位。第 5.3.7 条挖孔时, 应注意施工安全,挖孔工人必须配有安全帽、 安全绳, 必要时应搭设掩 体。提取土渣的吊桶、吊钩、钢丝绳、卷扬机等机具,必须经常检查。井口围护应高出地面2030cm,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挖孔工作暂停时,孔口必须罩盖。挖孔时,还 应经常检查孔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如超过 0.3%或孔深超过1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第 5.3.8 条孔内岩石须爆破时, 应采用浅眼爆破法, 严格控制炸药用量, 并在炮眼附近加强 支护,防止震塌孔壁。桩孔较深时,应采用电引爆。当桩底进入斜岩层时,应凿成水平或台 阶。第 5.3.9 条孔内

22、爆破后,应先通风排烟,经检查无毒气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继续作业。 第 5.3.10 条在多年冻土地区, 当季节融化层处于冻结状态且不受土层和水文地质的影响时, 可采用挖孔桩施工, 于孔底热融,以提高挖掘工效。在夏季融化的季节融化层地区,一般不 宜采用挖孔桩施工。第 5.3.11 条挖孔如遇到涌水量较大的潜水层承压水时,可采用水泥砂浆压灌卵石环圈或其 它有效的的止水措施。第 5.3.12 条挖孔斜桩挖掘时,容易坍孔,宜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护筒分节下沉护壁。当斜 率较平稳时, 护筒斜侧下面应先挖导孔, 用预制混凝土垫块敷设滑道, 以固定斜桩位置并减 小护筒下面的摩阻力。滑道长度约为桩总长度的一半。第

23、 5.3.13 条挖孔达到设计深度以后,应进行孔底处理,必须作到无松渣、淤泥、沉淀等扰 动过的软层; 如地质复杂, 应钎探了解孔底以下地质情况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 否则应与有 关单位研究处理措施。二 灌注混凝土第 5.3.14 条挖孔斜桩吊放钢筋骨架的技术要求与钻孔斜桩的相同, 可按本章有关规定处理。第5.3.15条从孔底及孔壁渗入的地下水上升速度较小(参考值小于6mm/min)时,可采用在空气中灌注混凝土桩的方法, 其技术要求除符合本规范第十章有关规定外, 还应注意以下 事项:1. 混凝土坍落度,当孔内无钢筋骨架时,宜小于6.5cm ;当孔内设置钢筋骨架时,宜为79cm。如用导管灌注混凝土,

24、可在导管中自由坠落,导管应对准中心。开始灌注时,孔底积水深不宜超过5cm,灌注的速度应尽可能加快,使混凝土对孔壁的压力尽快地大于渗水压力,以防水渗入孔内。2. 桩顶或承台、连系梁底部 2m以下灌注的混凝土,可依靠自由坠落捣实,不必再用人工捣 实;在此线以上灌注的混凝土应以振捣器捣实。3. 孔内的混凝土应尽可能一次连续灌注完毕,若施工接缝不可避免时, 应按照本章规范第十章关于施工缝的处理规定处理, 并一律设置上下层的锚固钢筋。 锚固钢筋的截面积应根据施 工缝的位置确定,无资料时可按桩截面积的1%配筋。施工接缝处若设有钢筋骨架,则骨架钢筋截面积可在 1%配筋面积内扣除;若骨架钢筋总截面积超过桩截面

25、的1%,则可不设锚固钢筋。4. 混凝土灌注至桩顶以后,应即将表面已离析的混合物和水泥浮浆等清除干净。第5.3.16条当孔底渗入的地下水上升速度较大时(参考值大于6mm/min),应视为有水桩,按本章第二节有关规定用导管法在水中灌注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之前, 孔内的水位至小应与 孔外稳定地下水位同样高度;若孔壁土质易坍塌,应使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11.5m。第 5.3.17 条空气中灌注的桩如为摩擦桩, 且土质较好, 短时期无支护不致引起孔壁坍塌时, 可在灌注过程中逐步由下至上拆除支护。需在水中灌注摩擦桩时,应先向孔中灌水,至少与地下水位相平。随着灌注的混凝土升高, 孔内水位上升时,逐层拆除支护

26、,利用水头维护孔壁。第 5.3.18 条无论在空气中或水中灌注混凝土桩,若地质条件许可拆除支护,而且是钢护筒 或钢筋混凝土护筒需要拆除时, 则在灌注混凝土和逐步拆除护筒过程中, 应始终维持混凝土 顶面比护筒底端最小高出 1.52.0m。第 5.3.19 条挖孔斜桩的混凝土灌注的技术要求和应注意事项,可按照本章第二节钻孔灌注 斜桩的有关规定处理。第四节 沉管灌注桩第 5.4.1 条采用锤击或振动方法将钢管沉入土内, 然后在管内灌注混凝土 (或钢筋混凝土) , 随灌随拔管而形成沈管灌注桩。 此法适用于粘性土、 砂类土和小粒径中密的碎石土地层。 斜 沈管灌注桩应设导向设备。施工前应根据地层情况和设备

27、条件选择适当具有拔管功能的锤击或振动沉桩机。 施工场地准备应按照本章 5.2.1 条处理。第 5.4.2 条钢管下端应设活瓣桩尖或预制混凝土桩尖, 活瓣合扰桩尖尖端和预制钢筋混凝土 桩尖尖端应在桩管中线上,活瓣合拢后应基本合缝。预制桩尖的混凝土标号不得低于 30 号,桩尖尺寸和钢筋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第 5.4.3 条沈管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1. 竖桩沈管应按桩基施工顺序依次后退进行,群桩的各桩中心间距, 摩擦桩不得小于 4倍桩管外径;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尖或活瓣桩尖应设置在设计位置, 桩管应竖直套入预制桩尖, 二者的轴 线应竖直一致;3. 竖桩沈管时应竖直沉入, 如发现移位倾斜超过允许偏差

28、, 立即纠正, 必要时应拔出重新沈 管;4. 为防止沈管过程中水和泥浆进入桩管, 应先在桩管中灌入高 1.5 2.0m 的混凝土; 为防止 先灌的混凝土在桩管沉到设计标高开始拔管前初凝,宜掺入缓凝剂。第 5.4.4 条如属钢筋混凝土桩, 可将钢筋骨架自上端吊入管内, 若钢筋骨架较长, 应逐段吊 入管内;桩管下沉到设计位置后,应调整骨架位置,脱出挂钩,使骨架固定于管中。第 5.4.5 条灌注的混凝土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配设钢筋骨架时,其坍落度宜为810cm;不配筋时宜为68cm。采用粗集料的粒径不得大于 30mm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 1/3。 第 5.4.6 条灌注混凝土和拔管应按下列规定

29、进行:1. 每次向桩管内灌注混凝土时应尽量多灌, 当管长大于桩长时, 混凝土可一次灌足。 桩顶离 地面较近的桩, 应保证管内混凝土面始终高于地表; 桩顶在地表以下较深的桩, 应保证管内 混凝土面高于地下水位 1 1.5m。2. 开始拔管时, 对用活瓣桩尖振动沉入的桩管, 应先振动片刻再拔管。 在测得桩管尖活瓣确 已张开,混凝土确已从桩管中流出以后,方可继续拔出桩管。3. 对用混凝土桩尖锤击沉入的桩管, 拔管时采用振动锤倒打法拔出, 倒打的打击频率不宜小 于70次/min,使在拔管时起振动密实混凝土作用。4. 在拔管过程中,应设专人用测锤检查管内混凝土面的下沉情况。5. 拔管速度应均匀,用锤击倒

30、打拔管时,不宜大于0.81m/min;用振动拔管时,不宜大于1.01.5m/min。应边振(打)边拔,每拔出 0.51.0m,停拔并振动510s,如此反复直2m压头的混凝土,对于易坍塌的应采用反插法施工, 按下列要求进至桩管全部拔出。在拔管过程中,桩管内应到小保持高约 土,压头混凝土还应提高。第 5.4.7 条在淤泥及含水量饱和的软土层中振动拔管时, 行:1. 桩管灌入混凝土后,先振动再开始拔管,每次拔管高度0.51.0m,往下反插深度 0.30.5m。在拔管过程中,应分段添加混凝土,保持管内混凝土面始终不低于地表面,或高于地下水位 1 1.5 以上,拔管速度不得大于 0.5m/min 。2.

31、 穿过淤泥夹层时,应适当放慢拔管速度,并减小拔管高度和反插深度。第 5.4.8 条锤击沈管灌注桩的混凝土充盈系数小于 1.0 的桩, 应采用全部复打处理; 对于断 桩及缩颈部位明确的桩,可采用局部复打处理,其复打深度必须在断桩层或缩径区1.0m 以下。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前后二次沈管的轴线应重合。第 5.4.9 条群桩施工时, 当本桩的混凝土已灌注完毕, 施工邻桩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本桩混 凝土的实际初凝时间,使本桩的混凝土尚有随邻桩振动的可塑性,使混凝土不致开裂。第五节 质量检验及质量标准第 5.5.1 条钻孔在终孔和清孔后, 应使用仪器对成孔的孔位、 孔深、孔形、孔径

32、、竖直度(斜 度),泥浆相对密度、 孔底沉淀厚度等进行检验, 条件许可时, 应尽可能采用较先进的仪器。挖孔可采用直观检验丈量法。第 5.5.2 条钻、挖孔灌注桩成孔质量允许偏差见表 5.5.2 。第 5.5.3 条沈管灌注桩质量允许偏差见表 5.5.3 。第 5.5.4 条每根灌注桩应留取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不少于 2组。第 5.5.5 条钻孔灌注桩应以钻取芯样法或超声波法、 机械阻抗法、 水电效应法等无破损检测 法对桩的匀质性进行检测,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对各墩台有代表性的桩用无破损法进行检测,重要工程或重要部位的桩宜逐根进行检测,无条件用破损法检测时以及钻孔桩为柱桩时,应采用钻取芯

33、样法对至少3 5%根(同时不少于 2 根)桩进行检测;对柱桩并应钻到桩底 0.5m 以下;2. 对质量有怀疑的桩及因灌注故障处理过的桩,均应进行检测。第 5.5.6 条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强度符合要求,评定方法可参照第十章规定;2. 无断层或夹层;3. 钻孔桩桩底不高于设计标高,桩底沉淀厚度不大于设计规定;4. 桩头凿除预留部分后无残余松散层和薄弱混凝土层;须嵌入承台内的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符合要求。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允许偏差表5.5.2编号项目允许偏差附注1孔的中心位置群桩:不大于10cm单排桩:不大于 5cm斜桩以水平面偏差计算2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3倾斜度直桩:小于1

34、/100斜桩:小于设计斜度的土2.5%4孔深摩擦桩:不小于设计规定柱桩: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 5cm柱桩是指支承在岩面 及嵌入岩层的桩孔内沉淀土厚度摩擦桩:不大于 0.40.6d(d 为设计桩径)柱桩:不大于设计规定应尽量争取不大于0.4d6清孔后泥 浆指针相对密度1.051.2 粘度1720s含砂率4%在钻孔的顶、中、底分别取 样检验,以其平均值为准注:编号6是指用换浆法清孔后,拟在泥浆中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要求。沈管灌注桩质量允许偏差表5.5.3项目允许偏差竖桩 中心 位置桩数为12根或单排桩基中的桩5cm桩数为320根的桩基中的桩1/2D桩数大于20根的桩基中的桩最外边的桩1/2D中间桩D倾斜度竖桩1/100斜桩倾斜角的正切值15%注:D为桩径;倾斜角为斜桩中心线与竖直线的夹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