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

上传人:辰*** 文档编号:99642544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1.9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6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知识梳理】一、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_的网络系统。监测和分析(2)作用。预警 跟踪评估2.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遥感技术。基本特点:观测范围_、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_、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时空特点。a.空间上: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_、多时相、全天候角度获得观测数据。b.时间上:能够对地球进行_,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广快波段同步观测(2)地理信息系统。功能:主要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_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

2、、定性和_分析的功能。作用: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_、灾情_等。空间定量调查评估(3)与遥感技术结合的作用 灾前:圈定危险区,评价_,指导防灾活动灾中:实况监测灾情,指导_灾后:快速评价_,指导救灾活动危险程度抗灾活动灾害损失3.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工程性防御措施。改变_,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可以_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可以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_,减少灾害损失。地表环境阻隔或控制抗灾性能二、自然灾害的

3、救援与救助1.灾前准备:(1)核心任务:储备_。(2)内容:救灾物资种类和数量储备地点2.灾中应急:(1)概念:在灾害发生和_过程中立即采取的_和对策。(2)目的: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_,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_。(3)范围:对_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和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等。(4)目标 灾情形成行动财产安全危害生命线工程维护_系统安全,确保救灾通信的疏畅确保抢险救灾人员、_和灾民疏散的畅通 交通、通信物资输送3.灾后恢复:(1)目的(2)核心措施。修复、重建恢复_。(3)救援形式:包括政府救济、_、国际救济等。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增强未来灾害发生的_抵抗能力_:供水、供电、通信等系

4、统_: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生命线生产线生活、生产秩序民间救济三、地震、洪水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1)防震准备:如召开防震会、制定具体的防震和避震措施、树立_、掌握自救和互救办法等。(2)避震:包括室内避震和室外避震。(3)震后自救与互救。防震意识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1)防洪准备:关注汛期天气预报、学习并具备游泳或划船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2)洪水应急:尽量_、防止身体下沉、避免其他伤害等。(3)洪水中的救助:一是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二是如何抢救溺水人员。逃向高处【盲区扫描】1.遥感并非唯一的监测洪水灾害的技术手段。对洪水灾害的监测和统计除了

5、运用遥感技术外,还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提供了信息源(信息收集),地理信息系统则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统计)。2.非工程性防御和工程性防御自然灾害的目的不同。非工程性防御: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工程性防御: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3.地震和洪水中的救助重点是不同的。地震中救助的重点在于自救,因为地震的发生是瞬间的,只有先救己才能救别人;而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考点一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

6、御1.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的组成和作用:2.RS与GIS的优势结合对灾害监测的作用:【考题研析】下图为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达到各警戒级别比例逐月分布图,其中红色、橙色和黄色代表超过当地警戒水位由高到低变化。据图归纳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超警戒潮位的时间分布特点,并提出防御措施。【思维导引】从图中可以看出浙江省风暴潮超警戒潮位的时间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其中8、9月份最多,危害最大。防御措施回答思路如下:【尝试作答】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其中8、9月份最多。防御措施: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海堤建设;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加强宣传,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题组精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积泥土、山石,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地震灾区堰塞湖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排除堰塞坝以内拦蓄的大量洪水,保证堰塞湖的稳定和安全,以免堰塞湖蓄水可能引发堆积体上游淹没或溃决,产生二次灾害。(1)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2)在抗震救灾中将遥感技术(RS)广泛运用到对地震滑坡、堰塞湖的动态监测上,请说明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解析】第(1)题,堰塞湖堵塞河道,形成临时性的“湖泊”。由于水位的抬高,浸泡河流两岸,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堰

8、塞湖形成的湖坝,极易崩溃,引发洪水灾害。第(2)题,运用遥感技术,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可为防灾减灾提供指导。第(3)题,针对第(1)题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答案:(1)容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湖坝崩溃容易造成洪水危害。(2)遥感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速度快,可以为地震滑坡、堰塞湖的科学处置与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加强监测预报;及时疏通河道(在堰塞湖堤坝上开挖泄洪槽);及时疏散和撤离居民。2.读我国某区域7月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图示区域剧烈的风沙灾害的自然成因。(2)试列举该区域防治风沙灾害的措施。(3)对风沙灾害的监测利用的

9、地理信息技术是_。【解析】第(1)题,要从自然成因方面分析风沙灾害的成因,包括天气与气候、风力、地表条件等。第(2)题,采取的措施要结合该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第(3)题,获取信息主要利用遥感技术。答案:(1)较大的昼夜温差、干旱的气候、强劲的风力和松散的地表条件。(2)建设砾石沙障、防护林带、人工草地和灌溉工程等。(3)遥感技术【加固训练】下图示意我国沿海省级行政区风暴潮灾害系数,系数越大表示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读图回答问题。(1)据图归纳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2)阐述防御风暴潮的工程性措施。【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我

10、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第(2)题,解答该题的关键是从沿岸堤防、避风港口及排水和防护林建设等工程性措施进行回答。答案:(1)(以上海为界)南部高于北部。南部沿海受台风活动影响比北部大,灾害损失较大。(2)修筑沿海、沿江堤坝和防洪墙;建设渔业专用的避风港口;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建立沿海防护林体系。考点二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2.洪水: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在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做好以下几点:(1)防洪准备关注汛期天气预报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2)(3)【考题研析】读图,回答下列问

11、题。(1)据图分析智利地震的特点及成因。(2)多年来,智利频繁发生地震,造成大量财产损失,但所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不多,试分析原因。【思维导引】第(1)题,据图分析,智利地震的特点是地震发生频率高,震级高,震源浅,危害大。主要是因为智利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处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活动剧烈。地球内部能量比较集中,释放频繁,所以多地震发生。第(2)题,思路分析如下:【尝试作答】(1)地震频发,震级高,震源浅,危害大。智利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地球内部能量比较集中,释放频繁,多地震发生。(2)地震频繁发生,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强;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人口稀少。【题组精练】1.(2015忻州模拟)阅读图

12、文材料,回答问题。中新社休斯敦2014年3月4日电:一场大规模冬季风暴连日来给美国中西部大片地区带来重创,降雪、冰雹、冻雨和气温骤降,导致多地学校与联邦政府关闭、航空交通大乱。美国国家气象局称,这次覆盖面积广大的暴风雪系统从落基山脉东移,2日进入大平原和密西西比河流域,3日开始席卷美国东岸部分地区,不少城市降雪已经创纪录,气温比去年同期低1520。分析说明形成本次美国暴风雪的主要原因及交通部门收到预警后应做的准备工作。【解析】材料中显示该地出现降雪、冰雹、冻雨和气温骤降,应为冷锋过境,暴风雪的成因与冷空气活动形成的冷锋关系密切,同时降水较多也与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有关,水汽应来自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

13、。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公路和铁路做好道路的融雪融冰准备;水运应到避风场所避风,航空应做好停业准备。答案:原因:高纬冷空气迅速南下,与来自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相遇,形成冷锋面,产生降雪降温。准备工作:做好道路融雪融冰准备;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分布比较表旱灾对我国的工农业活动造成了巨大影响,南方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1%,却经常受旱灾危害,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并从农业生产角度概述防御旱灾的措施。地区地区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水资源水资源19%19%81%81%【解析】我国南方虽然水

14、资源占全国的81%,但是属于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导致旱灾频发。旱灾对农业危害很大,预防旱灾要从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进方面思考。答案:南方旱灾原因:夏季风的强弱不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预防措施: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改进灌溉技术。【加固训练】1.(2015周口模拟)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下图为山东省西南部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示地区

15、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值线数值可看出沉降幅度分布特点,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开采过量。第(2)题,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是根本措施;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要实现减少地下水开采,必须合理开发地表水或减少用水量。答案:(1)特点:沉降幅度由东北向西南减小;沉降幅度由城区向四周减小(距主城区越近沉降幅度越大,靠近河流的地方沉降幅度较小)。成因:城区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发生沉降。(2)引河水对城区地下水开采层位进行人工回灌;合理开发地表

16、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公众参与。2.(2015厦门模拟)福建省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丘陵地带。下图示意福建省19902006年热带气旋诱发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比较M、N两地热带气旋暴雨诱发地质灾害损失大小,并分析原因。(2)简述热带气旋暴雨诱发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位于内陆地区,N地位于沿海,N地经济发达,人口城市众多,受气旋影响大,所以诱发地质灾害的损失大。第(2)题,防御措施要从工程措施和灾害预报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N大于M。与M相比:N地处沿海,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大;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密度

17、大(或经济较发达)。(2)加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科学研究,加强监测和预报;建立防减灾应急机制(或政策法规);增强民众防减灾意识;及时转移、安置可能危及的民众;提高建筑物的抗灾强度(减轻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建立护坡、挡墙、栅格坝等支挡物(防止滑坡、避免泥石流破坏村庄和耕地);大力植树造林,恢复地表植被(减少滑坡、泥石流);工程建设和村落应避开泥石流易发的沟谷地带。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日本是一个雪灾较多的国家,各地遭受雪灾的差异较大。虽然政府非常重视防灾救灾工作,但由于劳动力不足,除雪工作往往较慢,交通阻塞时间长,给居

18、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下图为日本示意图。(1)指出四个城市中雪灾较多的城市,并解释其原因。(2)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除雪进程缓慢,政府应如何应对?【解析】第(1)题,雪灾较多,说明冬季降水多,且位于温带地区,比较四地,地纬度高,且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最符合题意。第(2)题,老龄化导致除雪慢,是劳动力不足,应从人员、设备等方面解决。答案:(1)。冬季,该区域盛行的西北季风在经过相对温和的日本海时,增温增湿。受岛上山地抬升,在迎风坡形成强降雪天气。(2)建设专业除雪队伍;加强除雪机械研制;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准备。(任答两点即可)自然灾害分布、成因与防御的答题规范【命题角度】自然灾害在新课标

19、高考试题命题中大多数省份都以选修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一般设置一问或两问,问题多以自然灾害的类型判断、分布、成因、危害及防御为考查重点。【答题模板】关键词关键词答题思路答题思路自然灾害分自然灾害分布布时间(季节)、时间(季节)、空间(地区)空间(地区)主要发生在主要发生在季节;季节;季节季节多发(较少)。集中分布在多发(较少)。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地区;由向向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关键词关键词答题思路答题思路自自然然灾灾害害成成因因自自然然原原因因气候、气候、地形地地形地势、土势、土质、地质、地质构造、质构造、生态环生态环境境久旱无雨(持续性降水)导致干旱(洪涝、滑久旱无雨(持续性降水)导致干旱

20、(洪涝、滑坡、泥石流);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加剧了坡、泥石流);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加剧了旱涝灾害;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强;旱涝灾害;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强;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断层发育);山区面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断层发育);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崎岖,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积广大,地形崎岖,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人人为为原原因因经济活经济活动、经动、经济水平济水平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樵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加剧了灾采、过度开垦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加剧了灾害的发生;围湖造田

21、导致泄洪能力减弱;人口害的发生;围湖造田导致泄洪能力减弱;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关键词关键词答题思路答题思路防灾防灾措施措施人工工程、监测人工工程、监测预报、防范意识、预报、防范意识、应急机制应急机制工程措施:修建工程措施:修建减灾防灾工程;减灾防灾工程;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提高应

22、急救援能力立灾害应急机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等等【考题示例】(2014新课标全国卷)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10分)【阅卷抽样】【阅卷点评】(1)回答不全面,在分析图文信息时只是看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月份,忽视了每个月都存在地质灾害的现象和地质灾害发生最多的月份。由于回答不全面,此问得2分。(2)不能够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原因分析。该题虽然从地震的角度回答,但是由于考生对6、7月份灾害次数的差异缺少正确的判断,特别是地震

23、发生的规律性不具备统计图所示的规律,因此该回答错误,得0分。【自我纠错规范答题】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跟踪训练】(2015鞍山模拟)读长江某年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和流域内4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回答问题。(1)试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害,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工程措施?流域内的行政区流域内的行政区圩垸(个)圩垸

24、(个)1411411431431 3591 359332332淹没土地(平方千米)淹没土地(平方千米)7507502502501 1801 180210210受灾人口(万)受灾人口(万)45.145.136.636.6135.3135.314.614.6【解析】第(1)题,该河段流量小,但是水位高的原因主要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蓄水、滞水能力下降;大量泥沙流入河中,造成泥沙淤积,河床变浅;大量围湖造田,使水域面积变小,湖泊调洪、蓄洪能力减弱。第(2)题,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要从河道通过地区的地形特征、水系特征、流域降水特征、河道排水速度等方面回答。第(3)题,工程措施要从水利工程措施、生物工程措施、河道整治等工程措施方面回答。答案:(1)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降低,蓄水、滞水能力下降;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变浅;围湖造田,不合理建设,使水域面积变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2)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3)修建水库;建设中上游防护林;退耕还湖;疏通河道;裁弯取直。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