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9642536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8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模具制造技术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实施计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模具制造技术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实施计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模具制造技术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实施计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资源描述:

《模具制造技术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实施计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制造技术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实施计划方案(8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省中等职业学校示性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名称示性特色专业 申报专业模具制造技术所属专业大类加工制造类项目单位(盖章)株洲市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所属市州株洲市项目负责人少军项目联系人王 斌联系方式办公07手机电子893671258 .湖南省教育厅制二一一年五月- 78 - / 81目 录序言- 1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2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8 -三、重点建设容- 15 -(一)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 16 -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16 -2、模具协会- 18 -(二)校企合作机制- 19 -1、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19 -2、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22 -3、顶岗实习

2、运行机制建设- 24 -(三)人才培养模式- 26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6 -2、“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28 -(四)课程体系- 29 -1、课程体系构建- 29 -2、教学容与方法改革- 34 -3、课程建设- 36 -(五)教学团队- 38 -1、专业带头人培养- 38 -2、骨干教师培养- 41 -3.“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43 -4、兼职教师培养- 44 -(六)实践教学条件- 46 -1、校实训基地建设- 46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48 -(七)专业教学资源- 49 -1、教材开发建设- 49 -2、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51 -(八)教学管理制度- 53

3、 -1、ISO9001贯标体系- 53 -2、督导考核制度- 55 -(九)社会服务能力- 57 -1、技能培训与鉴定- 57 -2、对外技术服务- 59 -(十)示引领作用- 61 -1、人才培养基地- 61 -2、重点实训基地- 62 -四、主要保障措施- 63 -(一)组织领导- 63 -(二)保障机制- 64 -(三)过程管理- 64 -(四)经费保障- 65 -五、实施步骤- 66 -项目基本情况表- 66 -项目建设进度情况表(1)- 68 -项目建设进度情况表(2)- 74 -六、 经费预算- 79 -项目资金投入预算表(1)- 79 -项目资金投入预算表(2)- 80 -序 言

4、机械装备制造业是我省首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其中一半以上的规模企业聚集在长株潭三市,并形成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与零部件、电工电器四大优势产业。省“十二五”规划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等7大重点产业,做大做强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而模具技术则是装备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高效率、高利用率生产的基础,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模具技术的竞争。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

5、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以省产业振兴实施规划之一省装备制造业振兴实施规划和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纲要为主要依据,根据省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规划安排,按照关于印发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基本要求(建设方案)的通知(湘教发201113号)、关于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与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湘教通2011230号)等文件精神,为主动服务长株潭“两型”社会经济建设,根据省、市规划产业布局与市场经济要求,重点培养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汽车等方面的模具专业技术人才,突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和产业集群服

6、务的特色,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优秀技能人才支撑。结合我校模具与设计专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几年改革发展规划,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行业、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模具制造业是一种技术、资金、人才密集型的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75的粗加工工业产品零件、50的精加工零件由模具成型,绝大部分塑料制品也由模具成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模具涉与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建材等各个行业,应用围十分广泛。模具工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早在1989年就已被国家定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

7、序列第一位,在“十一五”规划中列为重点扶持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十年来,中国的模具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模具产业年进出口规模已达到40亿美元,其中进口和出口水平相当,皆在20亿美元左右。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模具工业呈现新发展特点与趋势,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模具行业主要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与更经济快速方面发展,模具产品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份额从20%提高到30%。伴随着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生产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方面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

8、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模具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模具业不断着眼于新的市场需求来实现自身的扩,而汽车业、IT信息产业成为带动模具业增长的动力。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我省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聚集了一大批国重要工业领域的关键企业,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一大批科技力量。我省模具工业起步较晚,近年来虽有了长足进步,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也在逐年壮大,但同沿海发达的省份相比,在企业结构,精密模具的制作水平上以与模具的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标准化程度仍有较大的差距。随着国家新的汽车产业政策把汽车模具业列为今后几年重点鼓励和扶持发展的产业,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也将汽车模具产业发

9、展纳入“四千工程”(千亿产业、千亿集群、千亿企业和千亿园区)的重要容,我省模具产业迎来了最佳发展时机。目前,我省模具与模具标准件生产厂家和经营点,以为中心遍与全省各地,基本上形成了、株洲以汽车模具、电机模具为主,、宁乡以塑料模具、石膏模具为主,、永州、以轻工、农机、建材、军工所需模具为主的格局。2、技能型人才供求状况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正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中国制造业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模具技术。同时,劳动力市场出现模具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媒体不断呼吁“高薪难聘高素质的模具技工”。模具人才的严重短缺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已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教育部、劳

10、动与社会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模具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我国模具行业每年均以3050%的发展速度递增,企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人才需求,尤其是高技能模具人才需求很旺,待遇也很高。企业急需宽厚型、复合型、开放型和技能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技术人才用。当前我省的装备制造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已成为工业经济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是较大的汽车零部件、机车和重型机械设备生产基地,制造业已成为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株洲是重要的工业城市,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重要的组成部分。“十一五”以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新型工

11、业体系,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动模具行业的发展,急需大量模具设计制造、装配调试技能人才。随着模具行业的大力发展,先进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广泛应用,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崛起,急需大量模具行业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从事模具行业人员,在长株潭地区每年需要约2万人左右,模具人缺口巨大,必须由中职、学校毕业生来填补。模具人才的培养在“量”的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在“质”的方面也存在很大缺陷,加快模具行业人员的培养步伐,培养符合现代化制造要求的各层次的模具人才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二)建设基础1、专业概况我校于1999年开设模

12、具制造技术专业,是省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该专业较早的学校之一,多年来,学校对本专业的发展特别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本专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直以来,该专业建设始终坚持职业教育的方向。近十年来,该专业注重学习和借鉴省外中等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并在实践中逐渐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思想,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养。充分发挥专业和株洲的区域优势,树立面向株洲经济建设发展、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实用型人才的服务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办学方向,“立足株洲,辐射全国,培养人才,服务经济”以特色创品牌,以服务谋发展,2004年立项为

13、校级精品专业,2007年入围省十一五重点建设专业,形成了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龙头,其它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2、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育人为本,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模具职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培养为宗旨,形成“专业+岗位”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教学的实践性,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从模具制造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明确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领域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充分体现模具制造中级职业技能

14、书的要求,使学生毕业时具备中级相应的上岗能力和解决生产实践中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3、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面向市场设置课程,根据模具岗位需要调整教学容。主编和参编钳工工艺、AUTOCAD、机械制图等模具专业教材5本。实践操作性课时占教学总课时的50%;机械制图基本完成了试题库的建设。钳工工艺实行理实一体模块教学法,课程改革效果较明显。4、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现有专业专职教师18人,专业兼职教师5人。在专业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达100%,“双师型”教师达95%,技师、高级技师占专任教师的86%,具有高级职称的占专业教师的21%,有企业实践工作经

15、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近三年来,先后送出近10位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或高技能人才培训。5、实习实训条件(1)校基地:现拥有配置高性能计算机80台,安装有PRO/E、CAXA-ME、SolidWork、UG正版软件的模具CAD/CAM实训室;包括冲压模具30套,塑料模具10套,拆装工具40套的模具拆装实训室;24套模具模样与冲压件、塑料件模具的模具展示室;通用机床128台的机械加工生产性实训基地;标准钳工工位144个的钳工实训室;数控车床14台、数控铣床6台、电火花线切割机床4台、电火花机床1台、平面磨床1台、万能外圆磨床2台、摇臂钻床1台的模具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压力机1台、注塑机1台的模

16、具应用实训室。(2)校外基地:为了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学校密切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关系,先后与南车电机、北汽控股、中铁轨道系统集团、南方航空、特变电工、山河智能、安特等省外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工人对口培训协作关系,成为本专业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6、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16人,累计毕业生近3000人,从2002年至今,该专业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集中分布在省各大中型企业与沿海地区,其中有:北汽控股、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湘电集团、南车电机、钢模、安特等模具制造技术企业。其中62%已成为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27%已经成为现场技术员、工艺

17、员、调度员以与工段长和车间主任等技术管理骨干。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我校模具制造技术人才培养的满意率达95%。本专业师生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硕果累累,仅2006年以来就获得市级以上荣誉120多项,获得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二十多项,4人进入全国十强,2人获全国第二。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主要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专业办学实力得到显著提高,并成功申报成为省级特色专业。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现代模具产业快速发展相比还存在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体系、教学容

18、更新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现代模具产业发展迅速,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容更新还跟不上行业和企业岗位需求变化的速度;二是专业教研教改力度要持续加大,技术革新能力有待提高;三是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需进一步扩大,尤其要加大与沿海模具产业发达地区企业的合作力度;四是师资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双师型”教师、名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充实,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有待进一步加强,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二)指导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综合道德素质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发展平台,以示性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根据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政策,适应地方区域经济特别是长

19、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对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岗位用人和技术进步的要求,推进“双元制”,拓展办学模式,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研教改。以提高模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团队、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全省和“长株潭”装备制造业,培养具有与模具制造技术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懂设计、强工艺、会操作、精装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技能型人才,全面提升服务服务能力,为建设教育强省,促进“四化两型”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三)基本思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

20、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按照 “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教学模式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加强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更新改造实验、实训设施,增加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中心,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对外服务能力,辐射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发展。力争创建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示性特色专业品牌,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模具与设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典型示。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工作。(1)以就业为导向继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为社会、企业发展服务、为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服务

21、。实施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学习期间使学生获得中级工具钳工、中高级制图员等职业书,同时具备“近期就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自主创业能力”三种能力。(2)建立建全包括常规性教学、综合性教学、实用性教学、创新性教学在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为塑造具有实用性、创造性精神的中、高级模具制造与设计技能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3)以够用适度为原则进行课程开发,将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发校本教材。全面改革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教学模式,实现两个转变,即以理论教学为主向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并重转变,以技能训练的纯操作与纯消耗向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实际模具设

22、计和利用三维仿真装配训练转变。在此基础上,修改制定相应的课程或模块实施方案。(4)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办学模式,深入建立和探索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关系和信息反馈机制,条件成熟时材料引企入校、办学入厂等方式进行联合办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着力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5)培养一批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既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又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的“双师型”教师。(6)以我校新校区搬迁契机,加大校实习实训场地和设施建设,所有专业教室按照“理实一体”的教学要求,建成真实、仿真的项目教室、现场教室等;按照企业现场生

23、产的技术、设备和设施标准,采用引进企业设备、人员、技术,以与生产和服务项目等多种方式,以企业生产和服务流程为导向,设计、建设校外实训场地。(7)加大对行业、企业的一线调研力度,与时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的变化,根据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容和计划,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模具技能人才的需求的能力,力争成为株洲乃至全省模具技术人才培养的一流基地。(四)建设目标总体目标制定并实施有专业特色、可示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服务经济特别是“长株潭”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懂设计、强工艺、会操作、精装配”,熟悉加工工艺的实用型模具制造技术、装配调试技能人才。围绕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就业育人

24、才,形成适应市场变化的专业开发和调整机制,动态更新专业、课程和教材;提高专业建设管理水平;加强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建成省级精品专业的基础上,把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省级示性特色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体目标(1)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长株潭”地区装备制造业,培养服务各企业需要,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具备必须的人文和社会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模具制造技术、模具技术应用、模具产品维护调试与售后服务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技能人才。(2)课程体系建设目标打破原有“三段式”知识系统型课程结构,根据职业岗位群,分析模具岗位的典型任务对应的能力

25、、知识和素质要求,校企合作构建“核心能力模块”课程体系,形成“核心能力模块”评价体系与标准,由企业专家、骨干教师、教学专家等组成课程建设团队,进行冷冲压模具结构与制造、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电加工、模具数控加工5门核心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同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推广“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方法,部分课程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到2013年完成省级冷冲压模具结构与制造和校级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电加工、模具数控加工精品课程的评审验收,实现教学标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与网络教

26、材与题库建设等。(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通过安排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到国外与相关企业下厂锻炼、加强校本培训、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与服务等多种培训方式,到2013年,建成一支20人以上的专业教学团队。其中: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5人,“双师”素质教师达到100%,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10人以上。(4)实训实习条件建设目标依托南车株洲股份、北汽控股、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企业建设“模具制造技术实训中心”,融专业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生产为一体,使校生产性实训达到20%以上;新建4个校外实习基地。 (5)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机制建设目标创新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办学体制机制,制定校企

27、合作各相关制度,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的局面,校企合作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开展与企业、行业合作,企业与行业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等工作,校企合作制定学生顶岗实习双重管理标准。(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充分发挥我校首家进入株洲职教园的优势,依托建成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以与已经取得的教学成果,积极为生产企业和先进设备制造行业提供咨询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应用技术推广等服务,为大、中型企业(机械加工制造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预期效益(1)宏观效益通过省中等职业教育示性特色专业建设,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28、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特色优势将更加凸显,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通过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努力,使本专业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在长株潭区域处于领先地位,为长株谭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输送大量的优秀模具与设计专业技能人才,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较好的办学声誉,对周边地区同类学校一样专业形成引导、示作用。(2)近期效益通过3年的努力, 本专业将取得以下成果:校企合作机制得到有效运行。通过建设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与株洲与长株潭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常态性合作运行机制。每年定期

29、召开1-2次与行业和企业的专业建设探讨会,专题研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训场地建设等问题,并形成系列专业建设指导意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制定和评价工作;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合作企业总数超过20家,“订单式”培养学生年超200人,通过校企合作引进和培训师资达20人次以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和教学方法改革取得成效。探讨实施“工学结合、产教合作、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全面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本专业全部教室均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需求。教师队伍满足重点专业建设要求。培

30、养出1-2名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在4人以上;拥有2名高级职称教师,至少有2名技师、高级技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全部教师均具备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促进各项工作务实创新。学生“双证”通过率达98%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从专业实际出发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专业教师不仅具备较强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而且在教研教改方面具备较强能力,业务素质提高,教学理念先进。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实行多元化办学,利用本专业的先进实习实训设施,着力打造专业公共培训平台,积极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培训员工,年培训量2000余人次;参与企业的技

31、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三、重点建设容(一)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目标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入手,积极稳妥推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求生存,强化实践教学,以产学研为途径,使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更好地对接产业,培养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实用型人才具体措施(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59名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2名,秘书1名,委员25名。应尽可能吸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行业

32、协会代表、劳动技能培训机构代表以与企业厂长(经理)参加。校外委员不少于二分之一,秘书由学校人员担任,负责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并根据主任委员要求,联络和组织各委员召开工作会议。(2)定期召开会议,组织专业建设、改革发展的战略研究,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调整的建议、意见和发展规划。(3)为制订和修改专业教学计划、编制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课教学大纲、调整课程结构提供指导性意见、建议。(4)指导、协助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提供校外实习场所与推荐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课,积极开展本专业科技信息方面的讲座,指导、协调产学结合、校企合作。(5)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

33、,研究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计划与经费预算表1-1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计划与经费预算序号项目容任务进度安排经费预算(万元)责任人2011201220131培养模式研讨专业建设委员会开展培养模式研讨与调研2011年1月开始111少军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启动模式2011年2月开始111王斌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价总结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对培养模式进行评价和总结2013年10月111少军4资料打印各种资料打印费用资料汇总0.50.51黄世雄合 计92、模具协会建设目标牵头成立以行业、企业和院校为主导的模具协会,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分析模具发展存在的问题,提

34、出建设性意见,对政府反映企业诉求,对学校专业建设提供发展依据,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讲座咨询等多种渠道开展活动,让模具协会真正成为模具专业建设发展的给力平台。具体措施协会将根据行业具体情况,适时向政府反映情况并提出具体措施建议,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为模具行业营造更好发展环境。认真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协会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多渠道培养技术人才,特别是在师资与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加强培训工作。努力开展技术咨询和生产技术协作,协助企业联系业务与生产技术协作;组织专家举办有针对性的技术讲座。加强与企业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组织协会成员与教师到外省市模具企业参观考察。计划与经费预算表1

35、-2 模具协会建设计划与经费预算序号项目容任务进度安排经费预算(万元)责任人2011201220131成立模具协会牵头组织创建模具协会20111少军2模具协会机制建设协会章程与管理办法20111艳军3技术培训工作开展技术培训培养师资与技术人才2011-2013年111黄世雄4技术咨询和生产技术协作主持召开各种讲座2011-2013年0.511少军5交流合作组织到省外参观学习20112013年0.511王斌合 计10(二)校企合作机制1、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建设目标到2013年,逐步完善建立校企运行机制;共同开发课程体系、校本教材;共建师资队伍,共同参与教学;新建4个校外实习基地,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办

36、法,建立教学做合一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条件,同时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服务。通过三年加强基于“校企实习工作委员会”合作机制建设、基于“专业+岗位”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和学生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把本专业建成办学条件优良、教育教学改革领先、办学特色鲜明、学生动手能力强、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居于国同类学校前列的示专业。具体措施(1)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完善工学结合条件下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多途径多方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请进来,走出去,实习与就业一体,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模具专业主要与南车电机、三一重工、

37、中联中科、安特等进行合作。根据企业的典型岗位任务来设置课程,通过对企业典型岗位任务的分析,抽取出胜任相关职位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素质,以此为参考来设计课程,使毕业生能迅速进入并融入企业,找到自己所能胜任的职位。学校开办三一班、中联班、中铁轨道班等以企业命名的班级,针对企业经营特点和个性要求开展订单培养。通过订单培养,形成专业共建、资源共享的局面。(2)依托南车电机股份,实现学校、企业专业之间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使本专业示引领作用幅射到更大的围,更好地推进校企深度融合。(3)借鉴“教学工厂”的职教理念,逐步建立专业与企业行业生产零距离接触的办学模式,采取引企入校等形式,企业

38、注入资源和资金,贴近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形成校园的特有专业领域和优势。学校按企业要求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和考核,将企业文化溶入校园文化,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培养企业急需人才。计划与经费预算表1-3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计划与经费预算序号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万元)备注责任人2011201220131行业专家联席会议111研讨、制定相关标准少军2教师赴企业挂职实践111每年1/3专业教师赴企业王斌3校外实习管理办法111校外实习学生管理工作要求、纪律要求衍铭4校外实习安全管理制度111校外实习学生安全要求(工作安全、生活安全)元林5校外实习学生考核办法111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指标与办法衍铭6

39、校外实习学生奖惩条例111对学生奖励与处罚衍铭7企业调研111企业文化、管理制度8校外实习班主任管理与专业老师指导办法111班主任管理办法、专业老师指导办法小计(万元)888总计经费30万元2、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建设目标在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与株洲南车电机等多家企业合作,形成以工学结合的“专业+岗位”的专业建设思路。开展学生工学交替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力争学生工学交替达100%,订单式人才培养达85%。具体措施(1)深入调研,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成立专门调研组,深入当地多家企业、人才市场与全国多所职业院校深入调研。通过调研,

40、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必须以提升学生专门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2)构建“工学结合”模式新框架。学校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和省相关专家进行研讨,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将三学年划分为两大阶段和若干个工学结合时段,然后将工学结合分别安排在校和校外进行。学生在低年级时以在校企业进行工学结合为主,以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加强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在高年级时以在校外企业进行工学结合为主,以加强岗位技能训练为主。(3)制定制度,完善“工学结合”模式的运行机制。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核心成员和企业专家

41、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并制定和完善专业管理、教师管理和专业建设的规化提供制度保障。制定和完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机制计划与经费预算表1-4 工学结合运行机制计划与经费预算表序号类别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万元)责任人2011201220131校实训室建设(相关 软件与制度)校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设111会明2校实训基地软件建设111会明3校外工学结合相关实训制度建设工学结合条件下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50.50.5少军4工学结合条件下模具专业教学计划0.50.50.5王 斌5实训教师管理办法建设0.50.50.5曾平平6工学交替过程中相关管理费用2.52.52.5王 斌

42、小计666合计183、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建设建设目标通过制度的制定、实施和完善,确保顶岗实习工作的有序进行,制定规的顶岗实习和假期工作实践管理制度与文件,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实习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使学生快速适应企业岗位,在企业环境下开展职业综合素质养成训练。 具体措施1、制定规的顶岗实习和假期工作实践管理制度与文件,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实习,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容包括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与企业共同组建顶岗实习工作管理委员会;与企业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2、与企业合作制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考核办法,学生顶岗实习操作规,学生顶岗实习岗位职责,学生顶岗实习绩酬发放办法;指导教

43、师顶岗实习评价办法;3、与企业合作制订顶岗实习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书、顶岗实习教学大纲。专门安排实训教师全程参与,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事后有分析反馈,将实习落到实处,以达到学生“零距离上岗”的教学目的。实施计划与经费预算表1-5 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表序号建设项目资金预算投入(万元)责任人2011201220131市场调研,签订顶岗实习协议232衍铭2建立顶岗实习指导制度体系111衍铭3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任务书1.51.51.5少军4委派实习指导教师管理费用212王 斌5有关会议111少军6其他0.50.51.5王 斌小计889合计30(三)人才培养模式1、工学结合人

44、才培养模式建设目标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根本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动职业学校模具专业坚持专业对接产业、对接企业、对接岗位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具体措施(1)、建立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和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岗位对接的原则,合理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促进专业规化和信息化。(2)、对接岗位职业能力推进专业涵建设。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本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容改革,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教学容,重点开展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方法改革,达到“教、学、做”合一。(3)、实行“双证融合”。专业人才的培养把提高学生的职

45、业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职业书的考核要求和标准引入教学课程,对模具制造技术岗位能力进行分解,根据企业要求和模具专业的技能特色,实行“双证融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双证融通”对应表证 书主 要 对 应 课 程制图员中、高级证书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三维实体设计证书模具CAD/CAM工具钳工中级工证书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冷冲压模具结构与制造(4)、技能兴趣小组的构建。根据专业建设要求,有计划的组织以骨干教师为指导的专业技能兴趣小组,制定培养方案和措施,加强模具专业优秀学生的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计划与经费预算表1-6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计划与经费预算序号项

46、目 名 称完成时间负责人资金投入(万元)2011201220131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011.10王 斌1/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3.10少军111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价201310程满凤1114模具技能兴趣小组构建2013.10艳军111小 计433合 计102、“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目标 与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特变电工、株洲时代集团、南车电机等国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具体措施(1)制定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制定“双元制”校企管理办法(2)分学年完成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3)制定“双元制”学历、经历互认制度。计划与经费预算 表1-7“双元制”

47、人才培养模式计划与经费预算序号项 目 名 称完成时间负责人资金投入(万元)2011201220131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011.10少军1002新增校外实习基地开发与建设规划2012.10会明1103与行业协会合作,调研,共同制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2013.11黄世雄1114合作调研,分学年完成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2013.12曾平平1115“双元制”培养模式研究报告2013.12艳军111小 计543合 计12(四)课程体系1、课程体系构建建设目标针对模具专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模具制造技术专业面向岗位(群)工艺编制、模具制造与模具装配调试等3个主要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分解,确定

48、岗位核心能力:“懂设计、强工艺、会操作、精装配”;坚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活动为主体,构建“ 核心能力模块”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体措施(1)模具制造技术典型生产过程、岗位能力与对应课程分析(见图一)(2)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分解(见表一)(3)划分课程模块,形成模具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根据模具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推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根据核心能力“懂设计、强工艺、会操作、精装配”的要求,确定相关课程模块、支撑课程模块、核心课程模块三大模块。(图一)模具制造技术生产过程、岗位能力与对应课程分析(表一)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岗位能力

49、要求与课程分解表岗位与岗位群岗位能力岗位具体能力要求干什么学什么对应课程支撑课程1冲压模具与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人员;2生产车间制图员、工艺员;3机加设备中级操作人员;4特种加工设备中级操作人员;5模具产品中级装配人员;6成型设备中级操作人员;7模具产品的销售与售后服务技术人员;8生产车间的生产调度员中等复杂程度冲压与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能力1零件图绘制;2模具结构的改进;3中等冲压件模具设计;4一般塑料注射模具设计;5.模具CAD/CAM软件使用1.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2.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3.模具CAD/CAM1.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2.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3.机械基础模具加工工艺文件

50、编制能力1编制简单模具工艺规程;2常用模具材料选择1模具制造工艺与综合实训3模具材料与热处理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模具制造工艺与装配;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一般机械设备操作能力1机加设备的操作;2数控设备的基本操作;3掌握一般电加工的操作;4了解一般热处理方法。1机械加工技术2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3特种加工技术1.普通机床操作实训;2.机械加工实训;3特种加工实训;4设备控制基础试模安装与调试与售后服务能力1.钳工的基本技能;2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的操作;3.成型设备的日常维护。1模具装配与调试1.钳工实训;2.模具拆装实训;3.冲压机操作实训;4.注塑机操作实训计划与经费预算表1

51、-8课程体系构建计划与经费预算序号项 目 名 称完成时间负责人资金投入(万元)2011201220131专业对应岗位能力分析2011.10少军1002专业岗位能力与课程分解2011.10少军1003课程模块划分2011.11少军1004专业中长期规划2012.12少军1105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2013.12王 斌111小 计521合 计82、教学容与方法改革建设目标根据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懂设计、强工艺、会操作、精装配”的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对教学容进行大胆的改革,将企业的产品作为学生学习的课题,侧重岗位有针对性的开设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分别采用案例教学、探究式、启发式教学

52、的教学方式,积极推进多媒体技术教学,使教学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成果在省同等院校中得到推广。具体措施(1)根据模具制造技术的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校企合作结合生产实际对专业所需课程容进行改革。第一年以学校为主和企业人员共同进行侧重岗位要求的制图、识图、机械基础、测量技术等岗位知识能力的培养;第二年通过工学交替,项目教学、校生产性实训、到企业生产实习等方式和途径,侧重学生模具产品制造、基本工艺制定、基本操作等岗位基本能力的培养;第三年通过顶岗实习方式以企业为主,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进行现场实际操作,实际产品制作、工艺制定等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53、,以就业为导向,推广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模式,试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3)建立灵活、注重过程考核的教学评价方法。以技能鉴定的要求为目标,实行过程评价与考试相结合,实行模块对应学分的评价方式,同时,引入社会和企业评价机制,科学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计划与经费预算表1-9教学容与方法改革计划与经费预算序号项 目 名 称完成时间负责人资金投入(万元)2011201220131企业调研2011.10少军1002课程标准的制定2012.10危 颖1103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2013.12王 斌1114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模式推广2013.12危 颖2225教学评价体系

54、的构建2013.12危 颖111小 计654合 计153、课程建设建设目标与企业共同合作,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整合课程容,形成冷冲压模具结构与制造等5门核心课程。将冷冲压模具结构与制造、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建设成特色鲜明、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具体措施(1)2011年根据“核心能力模块”课程体系的要求,校企合作完成冷冲压模具结构与制造、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2门优质课程建设。(2)2012年根据“核心能力模块”课程体系的要求,校企合作完成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电加工技术、模具数控加工3门优质课程建设。(3)2013年根据“核心能力模块”课程体系的要求,校企合作将冷冲压模具结

55、构与制造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计划与经费预算表1-10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建设计划与经费预算序号项 目 名 称完成时间负责人资金投入(万元)2011201220131专业核心课程冷冲压模具结构与制造2013.12曾平平2222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2011.12王 斌2/3模具电加工技术2012.12廖 剑/2/4模具数控加工2012.12艳军/2/5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2012.12黄世雄/2/小 计482合 计14(五)教学团队1、专业带头人培养建设目标具有在企业实际工作1年以上的经历、能胜任2门以上实训课程的教学;主持1项省级与以上科研课题项目或1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具有较强的应用开发能力,主持

56、或主要参与现场专业咨询服务或讲座2次;能主持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开发,制定专业骨干课程标准;能胜任3 门以上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指导青年教师1名。 具体措施(1)2011年把少军、王斌分别确定为模具制造、模具装配调试专业带头人。为开拓视野,吸收中职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思路,组织专业带头人赴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进行考察或研修;赴第一和第二批国家级示性院校(有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进行调研考察访问学习;通过考察与进修培养成为统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领军人物,成为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行业专家。(2)2012年进一步提升带头人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使其教学过程设计能力、管理能力与科研能力再上新层次

57、,能够对本专业长远发展思路和措施提出设想,能够主持课程体系和教学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设计与修订,主持开发1门项目教学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主编1部理实一体化教材,主持或参与企业项目开发。专业带头人必须在2年到国家重点模具相关企业参加工作实践或兼职,参与设计或生产,精通加工生产技术,具备解决企业实际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担任企业技术专家或顾问,掌握行业技术新动态,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掌握国外的发展趋势。(3)2013年使专业带头人成为模具行业生产、管理和职业教育知名的专家,同时能全面参与专业建设,完成模具专业建设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主持至少1项教改项目,指导模具教研室,主持至少1项科技项目(或

58、横向科技服务项目),公开发表相关论文1篇;组织协调校企合作,新增合作企业1家,校外实训基地1家;主持1次校企间互动会议,完成1项合作项目;完成专业教师梯队建设,指导1名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承担1门课程教学,指导至少1名专业教师完成教学过程的组织、设计。实施计划与经费预算表1-11 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与经费预算表培养项目培训措施验收要点资金投入预算(万元)201120122013专业规划与设计能力学习、国外考察调研全面参与专业建设,完成模具专业建设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121教研教改规划与主持能力学习、国外考察调研主持至少1项教改项目,指导模具教研室121科技创新课题(立项)与项目主持能力学习、国外

59、考察调研主持至少1项科技项目(或横向科技服务项目),公开发表相关论文1篇212校企协作组织能力考察、国调研,主持校企研讨组织协调校企合作,新增合作企业1家,校外实训基地1家,主持1次校企间互动会议,完成1项合作项目212教学团队培育能力组织教学团队成员进行培训、考察、研讨完成专业教师梯队建设,指导1名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111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能力教学管理学习、高校培训、承担教学任务承担1门课程教学,指导至少1名专业教师完成教学过程的组织、设计111小 计888合 计302、骨干教师培养建设目标引进骨干教师1名,培养骨干教师5名,使之具备较强的教研教改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应用技术开发能力、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能力。具体措施(1)选派骨干教师赴国示性院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35所进行调研考察访问学习;(2)深入学习中职教育理论,参加国外相关的其他进修培训研讨等,特别是理实一体化模块教学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过程设计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