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设计说明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9605574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学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中学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设计说明(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xxxx中学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篇 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本项目用地围与地形图;2、甲方提供的项目设计任务书;3、国家建立部、教育部、计委颁发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立标准;4、省规化学校标准5、省城镇普通中学校舍改造与验收暂行标准6、省规化学校标准7、工程建立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局部;8、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GBJ99-86;9、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10、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GB500352-2005;11、宿舍建筑设计规JGJ36-2005;12、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JG50-2001;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4、饮食

2、建筑设计规JGJ64-89;15、体育建筑设计规JGJ31-2003;16、其它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与技术规。二、工程概况为适应城市建立加快开展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品位,市政府决定新建西区中学。学校用地呈长方形状,总用地面积97567平方米,合146.3亩。地块北临-路,南接-路,西至-路,东侧为规划支路,交通条件优越。地势开阔,空气清新,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远离污染源地段,是理想的办学之地。 学校办学规模为60个班,3000名学生,1500人住校。总建筑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一次性规划,分期实施完成。三、规划指导思想 1、科学性:符合规划

3、、建筑设计的规要求,符合学校教书育人的客观规律。2、识别性:具有个性特征、易识别、有较强的社会影响。 3、实用性:功能合理,能充分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个性开展安康成长的需要,满足全体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需要;合理控制建立本钱。 4、愉悦性:有趣味、富于人情味、自然、优美、卫生、有序。 5、多样性:功能与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充实。 6、教育性:充分考虑学校建筑的特点,最大限度发挥建筑和环境的教书育人功能。 7、文化性:具有尊贵与典雅的气氛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8、生态性: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保护生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地形地貌,表达西区初中的独特个性。四、设计构思1、设计理念:明晰的轴线勾勒出校园

4、的框架,使之成为联系各个功能区块的脉络。长方形的入口广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确定合理明确的功能分区,规划统一、布局合理、交通顺畅、配套设施齐全,创造环境完善的校园空间。2、追求景观的整体和谐之美,力求让校园景观对城市景观有所奉献。3、努力创造一种平实的风格,既符合建筑学的一般规律,又适应教育学的特殊规律,给师生以安静又愉悦的学习环境。4、为学生创造宽松适宜的学习交流场所。5、园林设计 校园建立不应过分追求豪华、时尚,而应该表达朴素的自然美和涵丰富的文化气息。环境宁静优美,建筑朴素大方,把环境与建筑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校园置身于山水绿树之间,并使历史文化融于其中,创造出良好的“以人为本的人文

5、环境,使校园环境处处表达对人的关心,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环境。6、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设计观运用现代主义建筑原那么,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的富于生气的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和减少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合理利用场地的现有地形地貌和植被,尊重原有的生态系统。五、总平面设计一个全新校园的建立,必然会给原先的生态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具时鲜明特征的自然环境亦对校园的空间气氛产生强烈的作用。因此,我们抓住学校空间环境的本质,根据特定的地域环境,将自由浪漫的自然环境和整体理性的教育理念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一个好的校园规划,应该能够构筑

6、出花园校园的结构,这样的结构不是凭空硬造而应该是吻合校园的自然地理条件,自然生长的结构,这样开展出来的结构方能表达校园的有机性。从而形成自己的校园特色。新校区的规划正是基于上述理解而设计的。在总平面规划设计中,我们将中学布置在用地东南面,基地西北角预留幼儿园用地约28.8亩。将整个初中校园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个功能分工,校园东南面布置教学区,东面布置运动区,北面布置生活区,在三者之间结合基地特点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景观绿化区,形成三个相对完整的功能区域,又有适当的绿化景观带分隔,动静状态相互区别有机结合。学校主要出入口南临龙山路,设置在基地中间部位,从大门进入校园,首先是长方形入口广场,广

7、场中央设置升旗台,校训石等。位于广场中心轴线上的科技实验楼是该校体量最大,立面景观最震撼的标志性建筑。广场左侧为图书办公楼和风雨操场,右侧为三个年级的教学楼,用连廊相互连接而成。继续深入校园,西面为运动区,北面为生活区。在生活区和教学区各开辟一个次入口,使得学校的部交通与外部交通都更为便捷。整个学校有明确的轴线关系,单体建筑造型生动、活泼,对称中讲究变化,和谐统一,坡屋顶上下错落,犹如跳动的音符。并且充分考虑现代寄宿制中学的特点,规划适度超前。校园主入口文化广场中喷泉雕塑小品绿化等各种要素有机组合,与周围的建筑交相辉映。建筑庭院中的绿化与文化广场的序列空间相互渗透,具有良好的视觉环境。气势恢宏

8、的校园广场,轻盈的透空走廊,上下错落、整齐有序的群体屋顶建筑,形成了开阔而有气度的建筑景观,将单体建筑的个性美有机统一于群体的共性美中,较好表达了教育建筑的同质性和时代特色。在建筑设计中,我们通过层层递进,尺度宜人的院落空间的设计把外部的喧嚣和嘈杂隔离在院落之外,它为师生的学习和思考提供了悠远、宁静的气氛,在创造围合性庭院的同时,强调空间的流动与渗透。在这片自然和人文条件极其优越的土地上,中国传统的坡屋顶,成为了最正确的选择。将传统建筑形象加以提炼概括、抽象演化,目的是强化其精华局部,亦即最具美感之建筑要素,摒弃由于历史原因而与现代文明包括科学技术产生冲突的成分,从而使传统与现实和谐地融汇在一

9、起。设计中建筑以咖啡色为主,墙面上加上白色的线条,用蓝灰色四坡屋顶勾勒了建筑的主体形象。在坡屋顶的造型处理中,局部使用了平屋面与坡屋顶相互穿插,打破了单调死板的常规,使之造型简练而丰富,建筑立面的局部外廊和建筑间的连廊立面更丰富、更灵秀。各建筑侧墙上的竖向玻璃与顶部的横向条窗作比照处理,使立面设计更具人文品位。六、建筑单体设计 1、科技实验楼:建筑面积为8527平方米。主体五层,局部6层,主要布置有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与相应的配套用房;计算机教室、语言实验室、音乐舞蹈教室、美术书法教室、史地教室与相应的教学辅助用房;合班教室,综合电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网络中心、器材室、心理咨询

10、室等。建筑最顶层为天文台。 2、教学楼:分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共三个单体教学楼,通过连廊相连,总建筑面积为10354平方米。教学楼主体五层高,共有75个标准普通教室,假设干个教师办公室,所有教室均为正南向,单面走廊,双向开窗,获得最正确的采光与通风。教室尺寸为9.6米7.5米,分成两开间。 3、图书办公楼:建筑面积为2784平方米。主要布置图书阅览室、行政办公室、会议接待室、德育展室、播送社团办公室、档案室、单身教工宿舍等。 4、报告厅:建筑面积为974平方米,固定座位500座。5、风雨操场:总建筑面积为2091平方米,主要功能有体育活动大厅、舞台,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等.可容纳2个篮球场,

11、同时兼作开大会或文艺演出的场地。6、食堂:建筑面积为2550平方米,主要布置可同时容纳1400人就餐的学生餐厅、教工餐厅与包间,从而满足师生各种饮食需求。7、学生宿舍: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平面布置类似,6层高,每间宿舍均含卫生间和阳台,每间可住6人。建筑面积男生宿舍5716平方米,女生宿舍5377平方米。8、锅炉房:位于食堂以西,兼开水房。9、门卫:为便于学校对出入学校的人员与车辆进展管理,在主入口设置有两个,在生活区次入口设置有一个。七、建筑艺术、空间组合与环境绿化设计校园的形象环境理应表达深层的美学涵,美是“心灵体操。美的环境令人心地纯洁,情事端正,使个性获得比拟全面和谐的开展。1、校园的建

12、筑造型应表达整体美,特色美,动态美。本方案做到统一而不单调,变化而不杂乱。2、空间组合注重室外的相互渗透,整个校园空间序列讲求起、承、转、围、透,表达现代园林空间美。3、尽可能增加绿化面积,实用与欣赏相结合,力争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八、主要建筑构造和装修1、外墙:基座为低档灰色花岗岩,其余为三色罗马砖加白色线脚。2、门窗:木门、铝合金门窗。玻璃采用中空玻璃。3、楼地面:音乐、舞蹈、排练教室、风雨操场活动大厅为架空硬木地板,厕所、厨房、浴室为防滑地砖。普通教学用房采用现磨水磨石楼地面,楼梯采用彩色磨光花岗石面层,办公楼局部采用地砖。4、墙面:厕所、厨房、浴室做3000高磁砖墙

13、裙;餐厅、走廊、楼梯间、教室做1200高磁砖墙裙,音乐、舞蹈教室与风雨操场活动大厅做1200高吸音墙裙,其余均为150高磁砖踢脚上部做中级抹灰,涂料刷白二度。5、顶蓬:音乐、舞蹈、排练教室、会议室、大报告厅、计算机房做轻龙骨矿棉吸音吊顶。其余均为中级抹灰,涂料刷白二度。办公室做轻龙骨吊顶。6、屋面:1平屋面均作刚、柔双道防水层。 2坡屋面为钢筋砼现浇板上贴英红瓦。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总征地面积:143396平方米,合215.1亩建立用地面积:116749平方米,合175.1亩其中:中学用地面积97567平方米,合146.3亩 预留幼儿园用地19182平方米,合28.8亩中学规划:60个班,

14、3000名学生,1500名学生住校总建筑面积:38773.3平方米不含半地下室527平方米其中:1、教学楼:10354.4平方米 共75个普通教室,假设干教师办公室 2、图书办公楼:2784平方米 3、科技实验楼:8527平方米 4、报告厅:973.9平方米500座 5、风雨操场:2091平方米 6、食堂:2550平方米 7、男生宿舍:5716.1平方米6人/间共778人,带独立卫生间 8、女生宿舍:5376.9平方米6人/间共706人,带独立卫生间 9、其他附属设施:400平方米容积率: 0.40建筑基底面积:13660平方米建筑密度:14.0%绿地面积:41460平方米绿地率:42.5%道

15、路广场面积:2158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26970平方米机动车停车位:53辆非机动车停车位:2000辆 第二篇 景观设计为了表达校园自身的文化特色和丰富的人文涵,我们在校区总体规划的根底上,对校园绿地景观进展系统规划。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现代园林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在环境中表达现代教育气息和办学特色,将历史文脉融于环境之中,建成一个集自然生态、学习、文化、交流、游憩于一体的学校。使学校成为既是传授知识技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场所,又有冶情操,有利于学生身心开展的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一、设计指导思想:本设计以效劳广阔师生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生活场所。主要以规

16、整式布局为主、在沿城市道路一带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1、遵循校园总体规划,以现代园林艺术构成理论指导园林规划设计,通过园林小品、水景、绿化造景等景观元素的布局,改善校园整体环境,创造富有生机、蓬勃开展的校园面貌。2、合理进展景观分区,各区域有其特色的景观容。3、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的思想,吸收国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先进理论,继承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充分发挥绿地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形成校园科学、合理、先进的景观体系。4、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重点处理好园区的重点绿地,使之形成生态的,可持续的景观空间。5、通过景观小品的布置表达西区初中的办学

17、特色。二、校园环境空间结构:本案将整个基地划分为校前大广场区教学庭院生活区运动区沿道路绿化五大区域。规划了一个入口广场和多个主题空间,作为校区环境设计的重点。1、入口中心广场 位于校园主入口处,由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图书办公楼和风雨操场围合而成,是校园呈现给师生的第一景观。具有礼仪功能和标识性的校园主体空间。同时满足大量人流集散的需求。入口处设置了校训石,北面为升旗台。整个广场大气现代,又不失灵动活泼。2、四个庭院 教学区、生活区建筑围合形成各种大小不一、主题各异的庭院空间,是学习和交流心得的场所。设计力求结合不同使用功能,创造随和安静的环境。或规那么、或自然,在空间景观上简洁、明快,又富有变

18、化,能带给学子们不同启发的个性化景观空间。3、运动区 由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器械场、风雨操场组成。在道路与器械场地之间以绿地做分隔,防止道路交通对部的影响,场地边缘用流畅的绿化曲线进展围合,并且设置休息设施,供学生在运动后使用。4、景观小品的布置 通过点缀一些生动形象的景观小品,展示校园的办学特色和文化涵。在各个主题空间适当安排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给同学们一个展示才华的时机;在绿地中用科技名人侧重于实践能手或实践场景的塑造的情景雕塑点缀在绿地之中,以彰显环境的特色。三、景观生态与植物规划1、设计原那么以-城市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经过试种生长良好的外来树种。大量引用色叶树种,结合学校景观要

19、求,以树池、片林、植被等形式来强化绿化景观的视觉冲击力。注重园林植物的季相布局,考虑不同季节开花植物的搭配,丰富学校绿化的季相景观。2、树种选用 为表达四季清楚,季相丰富的气候特征,树种规划强调乔、灌、草的多层次布局,控制常绿与落叶树的数目比在1:2左右,突出秋色叶树种所占的比重,实现春花、夏萌、秋叶、冬技的年候植物景观。第三篇 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 1 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 2 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GB50007-2002 3 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DB 33/1001-2003省标准 4 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 5 砌体结构设计规GB50003-2001 6 混凝土结

20、构设计规GB50010-2002 7 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2008版8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JGJ137-2001二 自然条件:1.根本风压:50年一遇的根本风压0.45KN/; 地面粗糙度: 0.45 kN/2.根本雪压: 0.45 kN/三 设计要求: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建筑结构平安等级为二级。地基根底等级:乙级。根据抗震规,肥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竖向受力构件按抗震等级四级构造要求设计。结构设计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规定取值。四 结构设计: 1.根底形式: 拟采用桩根底。2.上部结构体系: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楼面、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普通楼板。3

21、.结构用材:梁、板:主筋 HRB335、HRB400钢筋,箍筋采用HPB235、HRB335;柱、墙钢筋采用:HRB335钢。 混凝土强度等级:地下室采用C35;高层C35C25。4.墙体材料:框架填充墙为非粘土类轻质材料。第四篇 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50015-20032室外给水设计规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4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50140-20056业主单位的设计要求与建筑的设计资料二、设计围1 本工程为-中学,校址位于-以西、-以南,基地面积约175亩,其中约28.8亩作为幼儿园

22、用地。设计围为红线围的室外、室给水排水与消防系统设计;2 本工程水表井与城市给水管的连接收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城市污水与雨水管的连接收等,由城市有关部门负责设计。三、给水设计1 给水水源:本工程给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2 用水量:经计算,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450m3,最大时用水量为66m3。3 给水系统:由市政给水管网直供。4 给水计量:幼儿园、中学分别设计量表,每栋楼设计量表。四、室、外排水设计1 本工程采用污、废、雨水分流制。2 室污水聚集并经化粪池处理后与洗涤废水合流排入市政污水管网。3 雨水经收集后单独排入市政雨水管网。4空调冷凝水集中收集后排入室外雨水系统。五、管材选用1 生活

23、给水管:管径DN16 不少于2根); 总箱处设有防雷击电磁过电压保护措施。各建筑单体的保护、防雷接地合一,采用TNCS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各单体进线总箱处做总等电位联接,各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各电缆进线处PEN线重复接地。7电气智能弱电系统(由业主委托专业公司设计) 1)与电脑网络系统:本工程设有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弱电机房设在科技实验楼。布线方式采用综合布线PDS,以实现通讯现代化。2) 安保监控系统:本工程设有安保监控系统,在主要通道出入口与重要场所设有闭路电视监视装置,安保监控中心与消防控制中心合一。3) 本工程设有播送音响与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网接自城市有线电视网,电视终端根

24、据要求而设置,并预留卫星电视系统接口。播送音响在公共场所设有背景音响,在应急时可作为应急播送用,具备消防时自动强切功能。第六篇 消防设计专篇一、建筑消防设计本工程按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与有关消防规定进展消防设计。1、教学楼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1、初一、初二、初三教学楼三个单体通过连廊连接,单体间距为30米,各院能满足消防车通行,连廊下预留有消防通道且尺寸大于4mx4m,并与校园主干道连通,转弯半径大于等于9米,满足消防要求。 2、各单体教学楼每层设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小于2500平方米。每个防火分区的平安出口数量与宽度、间距等均符合消防规。 3、教学楼均设

25、封闭楼梯间,底层均直通室外。楼梯的宽度、入口宽度均满足疏散宽度的需求,封闭楼梯间均设置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4、每层各房间出口的疏散距离符合规要求,教室均设两个出入口,且室疏散距离均满足规要求,规划规定需设防火门的房间均设防火门。2图书办公楼、科技实验楼、报告厅、风雨操场、食堂、男女生宿舍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1、本工程楼梯间宽度、间距数量都满足规要求。周围有宽度超过4米的环形消防通道。2、每个防火分区均小于2500平方米。每个防火分区的平安出口数量与宽度、间距等均符合消防规。3、建筑配件与构造做法 防火墙的耐火极限大于3h。 承重墙、楼梯间墙的耐火极限大于2h。 非承重外墙、

26、走廊两侧隔墙耐火极限大于1h。 房间隔墙耐火极限大于0.5h。 楼板屋顶承重构件耐火极限大于1h。 吊顶耐火极限大于0.25h。 管道井井壁耐火极限大于1h,管道进检修门采用丙级防火门,管道井每层耐火材料封堵,耐火极限大于1h。室装饰材料均到达B1级。二、给排水消防设计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50140-2005依据本工程的性质与国家有关的消防规要求,本工程设置室、室外消火栓系统。2、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源与用水量消防水源由城市给水管网供给,其中:室外消防用水量 25L/S 火灾延续时2小时253.62=180 m3室消防用水量 15L/S 火

27、灾延续时2小时153.62=78 m33、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供水,室外消防系统与生活管网合一,管网沿建筑物四周呈环布置,干管采用DN100,并在室外设SS100-1.6地上式消火栓,火灾时由消防车施救。4、室消火栓系统本工程设置消火栓保护,消火栓的布置保证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室任何部位,水枪充实水柱不小于10米,每支水枪水量不小于5L/S,消火栓采用单栓SN65,水带L=25米,水枪=19mm。10min消防用水量由屋顶消防水箱9m3供给,10min后由消防车通过室外设置的SQ100水泵接合器供给。5、灭火器配置按规要求设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三、电气消防设计出口标志灯、疏散

28、指示灯,疏散楼梯、走道应急照明均自带蓄电池做第二电源)。 应急照明系统,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 90 min。配电房、风机房等设备用房应急时间大于180min。应急照明系统干线采用阻燃电缆在强电间、吊顶明敷于金属防火线槽;支线采用耐火导线穿钢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暗敷于不燃烧体的结构层,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30mm 。 在大空间用房、走廊、平安出口、楼梯间与其前室、电梯间与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指示照明,要求照度不低于0.5lx。第七篇 节能设计专篇一、建筑节能设计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气候分区 本工程位

29、于-,处于寒冷地区,本工程居住公共建筑均按居住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展设计。3、居住局部建筑物体形系数均小于0.35,公共局部建筑物体形系数均小于0.4二、给排水节能设计1. 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与配水件a 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和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式冲洗阀。2. 采用计量收费a. 幼儿园、中学分别设计量表,每栋楼设计量表。3. 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洒浇,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4. 水箱溢流水位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5. 太阳能的利用:本工程设太阳能热水器供给热水。三、电气节能设计1 室外箱式变的位置应接近负荷中心,减少配电级数,

30、缩短供电半径。2 合理选择线路导线截面。3 选择低耗能高功率因数的电气设备。4 根据用电负荷的特性和变化规律,正确选择和配置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通过运行方式的择优,合理调整负荷,实现变压器与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本工程选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节能SCLB型干式变压器。5 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通过人工补偿使最大负荷的功率因数不低于0.92。6 合理选用照明灯具,合理选用照明方式,合理设计照明线路与控制方式。在保证有足够照明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节约照明用电。本工程照明灯具选型优先采用节能灯与电子镇流器,并自带电容补偿。第八篇 无障碍设计专篇本工程各单体均按城市

31、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JGJ50-2001要求考虑无障碍设计。各单体首层建筑入口设置无障碍坡道与扶手,坡道坡度为不大于1:12,栏杆设置、坡道宽度、平台尺寸均满足规要求。残疾人通道地面高差均不大于1.5cm ,并以斜坡过渡。在各单体一楼布置无障碍专用厕所,厕位面积、门扇、平安抓杆等设置均符合规要求。无障碍厕位门扇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插销,距地面高0.40.5m处设求助呼叫按钮。公共走道均满足乘轮椅通行的最小宽度要求。在男女生宿舍一层各设有一间无障碍宿舍。第九篇 环境保护与卫生防疫专篇1、校区规划表达积极的环保意识,利用新的绿化环境创造宜人环境,熏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2、减少新建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食堂采用油气两用锅炉,废气沿食堂屋顶高空排放。3、食堂厨房油烟废气附建物通风竖井高空屋顶排放。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4、化学实验室设置桌面通风系统,化学实验室酸碱废水经中和处理池处理排放。5、所有教学用房的采光系数,人工照明、通风换风换气等均参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GBJ99-86设计。6、厨房饮食制作间的房间数,规模与人与物、洁与污、熟与生等流线均按饮食建筑GBJ64-89设计,餐厅、厨房采取防鼠、蝇、虫与防尘、防潮等措施。7、学校噪声采取合理而局,并采用相应的防振、融音降噪措施。8、学校生活垃圾设置垃圾中转站,与明清运,并纳入城市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处理。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