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形剖面图典型题解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9526697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地形剖面图典型题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地形剖面图典型题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地形剖面图典型题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中国地形剖面图典型题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形剖面图典型题解(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地形剖面图典型题解一、中国主要地形区的海拔高度:表1:中国主要山脉平均海拔表山脉走向山脉名称平均海拔(米)山脉名称平均海拔(米)东西走向天山30005000阴山10002000昆仑山50007000秦岭20003000南岭1000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1500太行山15002000巫山1000雪峰山1000长白山 1000武夷山10001500台湾山脉30003500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6000南北走向横断山脉20006000贺兰山20002500六盘山2500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10003500喀喇昆仑山6000祁连山4000冈底斯山6000表2:我国主要高原、平原、盆地平均海拔表地形区

2、平均海拔(米)地形区平均海拔(米)青藏高原40005000藏北高原4500内蒙古高原10002000呼伦贝尔高原7001000黄土高原10002000阿拉善高原1300云贵高原10002000鄂尔多斯高原10001300东北平原200两湖平原50华北平原50鄱阳湖平原50皖中平原20长江三角洲10珠江三角洲50台南平原100河套平原1000宁夏平原11001200成都平原600渭河平原500塔里木盆地8001300准噶尔盆地5001000柴达木盆地27003000四川盆地400800吐鲁番盆地最低155南阳盆地200二、典型例题:1.读“中国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为

3、 江,正逐渐成为我国西南同 亚发展贸易的一条重要的河运通道。(2)正常年份下,B河 月进入汛期,此时降雨类型为 雨。(3)C市是 ,有我国著名的北回归线标志塔,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 之一。(4)D、E有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矿产,其中D为 市,主要出产 矿,E为 市,通过该市的铁路是西南地区通往我国沿海地区最便捷的一条通道。(5)F岛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种植最普遍的经济作物是 ,二者主要分布在 ,原因是 。(6)该岛是否多火山地震? 原因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别和运用地形剖面图的能力及对中国北回归线经过地区地表分布状况的了解。命题的要求也是提示,再通过剖面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全面分析

4、至关重要。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经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四省,沿线经过云南个旧锡矿区、广西平果铝土矿区、梧州(珠江流域)、汕头(经济特区)、台湾山脉主峰玉山。答案:(1)澜沧江 东南亚 (2)5月 锋面雨 (3)汕头 经济特区 (4)个旧 锡 平果 南昆 (5)水稻 甘蔗 西部平原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6)是 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2.读“中国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位于地势第 级阶梯;为 山;(2)B地形区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 和 ;(3)经过C地形区自西向东,南北向铁路干线依次是: ;(4)A、B、C三大地形区中,夏季气温最

5、低的是 ,原因是: ;该地形区的东南呈现出亚热带风光,原因是: 。(5)A、B、C三地形区中种植甘蔗条件最好的是 ,原因是 。(6)C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从可持续发展来看,该地形区发展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解析:本题是一个综合题,借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来考查三级阶梯内地形区的气候特征、农业特点和交通线路的知识,通过对地形知识的了解,知道图中所示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是四川盆地、第三级阶梯是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因为地势高而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但东南部地区因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呈现亚热带景观。四川盆地内有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2个成都和重庆,盆地北部有秦岭和

6、大巴山的阻挡作用,冬暖夏热,适宜种植甘蔗,是我国蔗糖产地之一。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但洪涝灾害时有发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平原区,南北纵向分布着焦柳、京广、京九、京沪四条铁路线,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答案:(1)一 巫山 (2)重庆 成都 (3)焦柳 京广 京九 京沪 (4)A 地势高 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 (5)B 地处四川盆地,冬暖夏热,降水丰沛 (6)水稻 水土保持和防治洪涝灾害3.读下列“北纬42度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1)将图中字母与其所属植被连线:A 森林草原带B 草原带C 半荒漠、荒漠地带D 荒漠、裸露荒漠地带(2)图中自西向东载畜量

7、的变化规律是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大(3)在草原荒漠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气候的演变 B.人类活动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由于距太平洋的远近不同,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植被发生相应变化、载畜量也相应降低的规律。据统计,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可见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答案:(1)A荒漠、裸露荒漠地带 B半荒漠、荒漠地带 C草原带 D森林草原带 (2)B (3)B4.读“沿东经89度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分析并回答:(1)在图下用符号“”标出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范围并加注名称。(2)图中A是 盆地,B是 盆地,C是 盆

8、地。(3)我国的 江经缅甸流入E,即 湾。(4)D是 山脉,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它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撞而形成。(5)F是 山脉,在气候上它是我国 区和 区的分界线。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地理坐标认定剖面的区位。根据东经89度经线可以判定该剖面的位置在我国西部地区,从剖面的地势起伏状态看,有三山夹两盆的地貌景观,最高处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南部属恒河平原至孟加拉湾。答案:(1)略 (2)准噶尔 吐鲁番 塔里木 (3)怒江 孟加拉湾 (4)喜马拉雅山 印度洋 亚欧 (5)冈底斯山 季风 非季风5.读“我国东北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44.5N,131E)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分析回

9、答:(1)这条剖面线的走向是 ,D地形区的名称是 。(2)A、B、C、D四地自然景观有明显差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以 为基础。显示出陆地自然带的 地带性规律。(3)A地属于 带,常可以看到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现象,其原因是 ,荒漠化土地的扩散,通常是以 为中心成同心圆状扩散。(4)在农业生产方面,C地主要发展A.草原畜牧业 B.水田种植业 C.旱地种植业 D.山地畜牧业(5)在B处可能见到的植物是A.樟树 B.落叶松 C.马尾松 D.油棕解析:据经纬度分析,此剖面为西北东南走向,A为呼伦贝尔草原,过度放牧是造成草场退化的原因。在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通常集中了大群牲畜,过度放牧现象尤其严重。

10、B为大兴安岭,大致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之地,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也是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还是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是我国天然森林宝库,生长着耐寒的落叶松、红松等针叶林和白桦、紫椴等落叶阔叶林。C为东北平原,以旱地种植业为主。D为长白山。从D到A,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逐渐由湿润、半湿润过渡到半干旱地区。答案:(1)西北东南走向 长白山 (2)水分 经度 (3)温带草原 过度放牧 井泉 (4)C (5)B6.下面的剖面图XY切过A、B、C三条大河的河源段,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河源区径流(Ry)与全流域径流(Rq)的比值表河名

11、Ry/RqF0.10G0.25H0.49(1)A: 江 B: 江 C: 江(2)我国在这里建立了“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依据表中资料和所学知识,判断3条河流河源地区的径流量之和约占全国的A.1/5 B.1/10 C.1/15 D.1/20(4)该保护区草场退化严重,退化的原因是A.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滥砍滥伐答案:(1)澜沧江 长江 黄河 (2)三江源 (3)B (4)A解析:P点是怒江源,Q点在P点的东北方向,QP大部分在青海省境内,是澜沧江、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因为过度放牧,河源地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为此,国家在此建立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

12、护区。要回答第三题,需要了解全国总径流量和三条河的径流量,在讲初中地理长江一节时,了解到长江年径流量为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可知我国总径流量约为30000亿立方米。黄河的径流量约为500亿立方米,澜沧江径流量约为600亿立方米。10000亿0.25+600亿0.10+500亿0.49=2800亿立方米,约为全国总径流量的1/10。日照图上的时间计算时间计算是近几年来高考的重点内容,要系统掌握该内容,必须通过难点关日照图上的时间计算,如何在日照图上进行时间计算?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复习训练。一、熟悉相关概念1.地方时各地因经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时刻即地方时(地方时随经度变化)。

13、2.时区为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将7.5W至7.5E划分为零时区,又叫中时区。在零时区以东,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在零时区以西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二十四个时区。(时区的确定:时区数=经度/15,四舍五入)3.区时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中央经线上的度数=时区数150)4.北京时 北京(116E)所在时区(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5.日界线 有两条:一条是空间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

14、线(近似180经线),其西侧东十二区总比东侧西十二区的日期早一天;另一条是时间界线,即0点(24点)所在经线。二、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1.地方时的计算:A地方时=B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或A地方时=B地方时(经度差/150)1小时(注意:当A地位在B地东侧时取“+”,当A地位在B地西侧时取“-”即东加西减;若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还需调整日期“东减西加一天”。)2.区时的计算:A地区时=B地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意事项同上)三、训练和培养识图技能1.因观察者的角度不同,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日照图侧视图、正视图、俯视图,还有平面展开图等等。要求学生能熟练识别并能绘制二分、二至时各种类型的日照图。2.培养学生

15、对各类日照图的转换技能。侧视图、正视图、俯视图、平面展开图之间的转换。整体图和局部图之间的转换。立体图和平面图之间的转换。四、明确日照图上潜在的已知条件,找准和用好日照图上的关键点和关键线1.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2.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18点)。3.某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或12点。(该经线若大部分经过夜半球,则地方时为0点;该经线若大部分经过昼半球,则地方时为12点)4.分属两个日期的界线一般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24)点所在经线。5.日出、日落时刻,就是某点所在纬线与晨线、昏线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日落(日出)时

16、刻=12点昼长/2,昼长=(昼弧/360)24时,或昼长=2(12时-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时)。学生只有具备了以上知识和技能,才能为日照图上的时间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五、典例解析例1 读图,DA为晨线,AE为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月22日15时20分 B.12月22日15时20分 C.12月23日3时20分 D.6月22日3时20分解析 DA为晨线,AE为昏线,则北极(N)周围出现极夜现象,故此时可能为12月22日前后。 A点为某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其所在经线AB(110W)大部分通过的是昼半球,故110W的地方时为12点。 据地方时的基本计算方法则可计算出此时北京时间为3时2

17、0分。故选择答案C。此题也可根据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D(E)所在经线的地方时6点(18点)计算北京时间。例2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1)若地球正朝近日点方向运动,此时北京时间为 A.9月24日3时20分 B.3月21日8时20分 C.3月22日3时20分 D.9月23日15时20分(2)此时进入新一天的时间范围是 ,占全球的 A.一半以上 B.1/3以上 C.1/4以上 D.接近1/3解析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故靠近180经线的PA应为160E,另一条PB应为20W经线。 据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向东的方向,可判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晨昏线APB中PA(由夜

18、半球跨入昼半球的界线)为晨线,PB为昏线;则PA(160E)的地方时为6点PB(20W)的地方时为18点。据此则可计算出此时北京时间为3时20分。 此时晨昏线经过极点,即为二分日,又因地球正朝近日点(时间为1月初)方向运动,故可推知为9月23日前后。故符合(1)题题意的是A选项。 分属两个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点所在经线,此时160E为6点,则可计算出0点所在经线为70E,则新一天的时间范围为:70E向东至180,其经度差为110,接近120即全球的1/3,故符合(2)题题意的是D选项。例3 读图回答:(1)当图中所示北京时间为16点时,B点经度为 ,D点经度为 。(2

19、)此时图中A点为 月 日 时,C点为 月 日 时。(3)图中D点的白昼时间是 小时,日落时间为 点;B点的日落时间为 点,日出时间为 点。解析 图中可看出B点在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即B点的地方时为12点,此时北京时间(120E)为16点,由此可计算出B点的经度为60E。从图中还可看出相邻两条经线相差30,即可推出D点经度为90E。图中A点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且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故A点的地方时为12月22日18时;进一步可计算出C点时间为24时,但由于A点到C点要向东经过180经线还需调整日期(减一天),因此C点时间为12月21日24时(而不是12月22日24时,这也是本题最易被忽略之处

20、)。 求图中D点昼长和日落时间,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可过D点画一纬线,该纬线被晨昏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昼弧代表昼长,D点昼长=(D点昼弧/360)24时=4小时(D点昼弧=230=60),D点日落时间=12时+昼长/2=14时;第二种方法:D点此时正好在昏线上,因此D点日落时间就是此时D点的地方时(据B点为12时可计算出D点的地方时)为14时,D点昼长=2(日落时间12时)=4时。同理,B点的日落时间为16时,日出时间为8时。六、强化训练1.读中心点为北极的地球示意图,回答:(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的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2)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

21、影部分为7月7日,则北京时间为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2.如图,A、B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北纬300纬线圈的交点,读图完成:(1)该日最有可能的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2)此时北京时间是 A.2时 B.4时 C.8时 D.16时(3)此季节 A.东北平原正忙于播种小麦 B.在北印度洋上自西向东航行的船只顺风顺水 C.开普敦地区处于多雨期 D.许多科考队在南极洲考察(4)图中A点的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3.如图,弧线表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1)若将下图中的晨昏线转绘到以极地为中心的半球图

22、上,正确的是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45W,2326S B.450E,2326S C.45E,0 D.45W,04.读图,回答:(1)若AD为昏线,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则此日的节气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2)若AB为晨线,则北京时间为 A.12月22日8时 B.6月22日8时 C.12月22日20时 D.6月22日20时(3)若DF为昏线,则东半球的黑夜范围是 A.大于一半 B.小于一半 C.正好一半 D.无法判断(4)若AC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326S,0 B.2326S,180 C.0,0 D.2326N,0答案:1.(1)B (2)B 2.提示:先把该图(局部俯视图)转换为整体俯视图,再进行分析回答。(1)D (2)A (3)D (4)7时17时 3.(1)A (2)A 4.(1)C (2)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