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9473111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山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山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建筑业新技术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做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的管理工作,根据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结合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筑新技术是指建设部建质200526号重新修订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包括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安装工程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建筑防水新技术、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共10大项、44个子项、68个小项。

2、本办法所称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以下简称示工程是指经省建管局、土木建筑学会公布的采用8项以上建筑新技术的工程。第三条省建管局负责示工程的立项审批及验收工作。成立示工程管理办公室,设在省建管局工程质量安全与保障处,负责示工程管理工作。各市建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示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省建管局委托土木建筑学会总工程师分会或市建筑主管部门主持示工程验收工作。第四条示工程由建筑施工企业自愿申报,经市建筑主管部门初审后择优推荐上报示工程管理办公室。示工程申报资料为示工程申报书附件1一式一份。第五条示工程的立项条件:建设规模较大、技术复杂、质量标准要求高的新建房屋建筑工程公共建筑10000平方米以上,

3、住宅建筑6000平方米以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土木工程和工业建设项目投资规模6000万元以上。上述工程已经批准列为市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可在三年完成申报的全部新技术容。第六条示工程管理办公室审核后,报省建管局批准列为省级示工程,并择优向建设部推荐国家级示工程。被批准列为示工程的项目,如果立项条件发生变化,不能完成新技术应用项目或三年不能按期完工,省建管局可以做出取消的决定。第七条各市建筑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示工程的监督管理,制订实施计划,每半年总结检查一次。示工程执行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示工程新技术应用实施计划,强化管理,使其成为工程质量优、科技含量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样板工程。第

4、八条示工程执行单位完成了示工程申报书中提出的新技术容,且应用新技术的分项工程质量达到现行质量验收规标准后,示工程执行单位准备好示工程验收资料,并填写示工程验收申请书一式三份附件2,经市建筑主管部门初审后报省建管局组织验收。第九条示工程执行单位应提交以下验收资料:一示工程申报书及批准文件;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有关新技术应用部分;三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扼要叙述应用新技术容,综合分析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成效,体会与建议;四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总结每项新技术所在分项工程状况,关键技术的施工方法及创新点,保证质量的措施,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工程质量证明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对整个工程或地基与基础和主体结构两个分

5、部工程质量及新技术应用的分部工程验收证明;六效益证明有条件的可以由有关单位出具社会效益证明及经济效益与可计算的社会效益汇总表;七企业技术文件通过示工程总结出的技术规程、工法等;八新技术应用情况光盘及其它有关文件和资料。第十条示工程的验收由示工程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各市建筑主管部门对示工程执行单位提供的验收资料进行初审后,报土木建筑学会总工程师分会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验收条件后,土木建筑学会总工程师分会填写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委托验收申请书附件3,向示工程管理办公室提出委托验收申请,示工程管理办公室批准后,委托土木建筑学会总工程师分会或各市建筑主管部门主持验收。省建管局会同土木建筑学会设立省

6、建筑业技术专家库,验收委员会成员应从专家库中选定。验收委员会成员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技术职称,从事项目管理或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在某一新技术领域有较深研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验收委员会由57人组成,设主任委员1人。被验收的示工程执行单位人员,不得聘为验收委员会成员。第十一条示工程验收的主要容:一提供验收的资料是否齐全;二是否完成了申报书中提出的推广应用新技术容;三施工企业应用新技术中有无创新容;四应用新技术后对工程质量、工期、效益的影响。验收委员会应根据以上容,对该示工程应用新技术的整体水平做出综合评价。第十二条示工程验收工作分为资料审查和现场查验。验收委员会成员必须认真审查示

7、工程执行单位报送的验收资料和查验施工现场,由验收委员会主任客观公正地提出初步验收意见,当有超过三分之一含三分之一的验收委员会成员对该审查结果提出不同意见时,该验收意见不能成立。验收意见形成后,由验收委员会主任签字。验收委员会成员必须为申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第十三条示工程通过验收,应用的新技术水平达到国领先水平时,该工程可综合评价为示工程国领先水平;新技术应用水平达到国先进水平时,该工程可综合评价为示工程国先进水平;新技术应用水平达到省领先水平时,该工程可综合评价为示工程省领先水平。第十四条通过验收的示工程,经省建管局审定后,颁发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验收证书附件4和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荣

8、誉证书附件5,按照程序予以公告,并享受泰山杯奖工程待遇。第十五条在示工程中推广应用新技术的主要人员,省建管局将颁发证书进行表彰附件6,施工企业应从新技术应用取得的经济效益中,按适当比例给予奖励。第十六条对已通过验收的示工程,若发现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或隐患,省建管局要组织专家对工程进行鉴定,并有权做出取消示工程称号的决定。第十七条本办法由省建筑工程管理局负责解释。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管理办法鲁建管质安字200222号同时废止。第十九条各市建筑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地区市级示工程管理办法。附件:1、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申报书2、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验

9、收申请书3、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委托验收申请书4、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验收证书5、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荣誉证书6、推广应用新技术主要人员证书7、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附件1: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申 报 书示工程名称:施 工 单 位:地 区:申 报 时 间: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土木建筑学会示工程名称建筑面积施工单位名称通讯地址示工程负责人示工程技术负责人工程概况:拟推广应用新技术项目名称、应用部位及应用数量拟组织技术公关和创新的项目及容工程进度计划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施工单位意见年 月 日 市建筑主管部门意见年 月 日 省主管部门意见年 月 日 附件2: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

10、验收申请书示工程名称:施 工 单 位:地 区: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土木建筑学会示工程名称开工、竣工时间施工单位名称联系人、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工程概况应用新技术名称、应用部位、数量、经济与社会效益施工单位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市建筑主管部门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省主管部门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附件3: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委 托 验 收 申 请 书示工程名称:示工程执行单位:验收时间:验收委员会成员序号验收委员会成员工作单位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职称职务1234567申请主持验收单位意见:申请委托土木建筑学会总工程师分会或市建管局处、办主持验收 签章 年 月 日组织验收单位意见:同意委托土木建筑学

11、会总工程师分会或市建管局处、办主持验收 签章 年 月 日附件材料目录1、示工程验收资料2、示工程验收申请书附件4: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验 收 证 书 鲁验字 第 号示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组织验收部门:验收日期: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土木建筑学会工程概况:应用新技术名称、应用部位、应用数量经济与社会效益验收意见:验收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主持验收单位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组织验收单位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主要文件、资料目录及提供单位:32 / 32主要推广应用新技术人员序号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对推广应用新技术的贡献12345678验收委员会成员序号验收委员会成员工作单位所学专业现从事

12、专业职称职务签字1234567附件5:证书你单位承建的 被评为 年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土木建筑学会年 月 日附件6:证 书为了表彰在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工程中的主要推广应用新技术人员,特发此证,以资鼓励。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新技术推广应用人员:人员位次: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土木建筑学会年月 日附件7: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桩基新技术 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1.2地基处理技术 1.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1.2.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1.2.3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

13、术 1.2.4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 1.2.5爆破挤淤法技术 1.2.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3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1.3.1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3.2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1.3.3组合支撑技术 1.3.4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3.5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 1.3.6高边坡防护技术 1.4地下空间施工技术 1.4.1暗挖法 1.4.2逆作法 1.4.3盾构法 1.4.4非开挖埋管技术2.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2.2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3混凝土耐久性技术2.4清水混凝土技术2.5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6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3. 高

14、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3.1高效钢筋应用技术 3.1.1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2.1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3.2.2HRB400钢筋焊接网 3.2.3焊接箍筋笼3.3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3.4预应力施工技术 3.4.1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4.2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4.3拉索施工技术4.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早拆模板成套技术4.3液压自动爬模技术4.4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 4.4.1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4.4.2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 4.4.3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 4.4.4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5

15、. 钢结构技术 5.1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5.2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 5.2.1厚钢板焊接技术 5.2.2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 5.2.3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术 5.2.4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5.3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4预应力钢结构技术5.5住宅结构技术5.6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技术5.7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6. 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6.1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 6.1.1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6.1.2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6.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6.3电缆安装成套技术 6.3.1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

16、头制作技术6.4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 6.4.1通信网络系统 6.4.2计算机网络系统 6.4.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6.4.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6.4.5安全防系统 6.4.6综合布线系统 6.4.7智能化系统集成 6.4.8住宅小区智能化 6.4.9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6.5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 6.5.1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 6.5.2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 6.5.3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 6.5.4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 6.5.5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 6.5.6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 6.5.7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 6.

17、5.8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6.6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 6.6.1系统检测 6.6.2系统评估7. 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7.1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 7.1.1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 7.1.2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 7.1 3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7.2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 7.2.1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 7.2.2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 8建筑防水新技术 8.1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8.1.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8.1.2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 8.1.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8.2建筑防水涂料 8.3建筑密封材料8.4刚性防水砂浆8.5防渗堵漏技术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9.1施工过程测量技术 9.1.1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 9.1.2施工放样技术 9.1.3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技术9.2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9.2.1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9.2.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 9.2.3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10.1工具类技术 10.2管理信息化技术 10.3信息化标准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