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1CA6140主轴箱箱体加工实用工艺及夹具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9452077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3221CA6140主轴箱箱体加工实用工艺及夹具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3221CA6140主轴箱箱体加工实用工艺及夹具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3221CA6140主轴箱箱体加工实用工艺及夹具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3221CA6140主轴箱箱体加工实用工艺及夹具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21CA6140主轴箱箱体加工实用工艺及夹具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雨主轴箱箱体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全套图纸专业:学号:1334095854:指导教师: 雨辰 完成日期:摘要本设计通过对CA6140车床、车床主轴箱与其工作状况的研究,分析了主轴箱箱体需要加工部位的尺寸以与主轴箱在工作时需要承受的载荷,从而确定了毛坯的制造形式、加工基面、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毛坯尺寸以与切削用量并且校验了工序总工时,最终拟定了主轴箱箱体加工的工艺分析和工艺说明,并且对加工过程制定了技术要求和精度要求。再通过分析主轴箱箱体底孔、轴承孔的加工过程,然后进展精度和误差的分析计算,最终确定了夹具的结构类型、工件的定位基准、夹紧装置、夹紧动力装置、镗模、衬套以

2、与镗模板,并且对夹具精度进展分析计算,从而制定出夹具的设计方案。该工艺与夹具设计结果能应用于生产要求。关键词:主轴箱 加工工艺 定位 夹具AbstractThis design through to study the CA6140 lathe, lathe spindle box and working conditions , on the premise of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parts processing,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is one of the main

3、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odern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Through the study of spindle box housing agencies and detail drawings as well as to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the spindle box box, thus for the spindle box process analysis, process specification, and to develo

4、p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accuracy requirement of nc machining process.Then the bottom hole, the processing of bearing hole of spindle box body is analyzed so as to make the precision and error analysis calculation, the fixture design plan finally.The process and fixture design results can be appl

5、ied to production requirements.Keywords: principal axis processing technology Fixed positionTongs 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1122332 主轴箱箱体加工工艺规程设计4445562.6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与毛坯尺寸确实定782.7.1粗、精铣传动箱体下平面82.7.2粗、精铣左右端的侧面102.7.3粗、精镗62H12的孔122.7.4粗、精镗80H12的孔1418152.7.6加工610底孔1640孔1620孔18183 CA6140主轴箱箱体专用夹具设计1919191920

6、202121213.3.2镗套、衬套与镗模板的选择222323234 结论与展望242424致谢25参考文献2615 / 201 绪论车床的开展从古至今车床的开展经历了从弓车床时代,脚踏车床时代,刀架车床时代,转塔车床时代这样一种由低等车床向高等车床开展的道路,直到20世纪初出现了由单独电机驱动的带有齿轮变速箱的车床才使得车床的功能不断完善。得益于高速工具钢的发明,液气压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电动机的应用,时至今日车床终于达到了高速度和高精度的现代化水平。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精细机械与测量等技术的开展与综合应用,生产了机电液一体化的新型机床数控车床。数控车床一经使用就显示出了它独特

7、的优越性,使原来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找到了科学的解决途径,因此经过半个世纪的快速开展,数控机床已是现代制造产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成为未来机床开展的主要趋势之一。CA6140卧式车床能车削外圆柱面、圆锥面、回转体成型面和环形槽、端面与各种螺纹,还可以进展钻孔、扩孔、铰孔、攻丝、套丝和滚花等因此在我国机械制造类工厂使用极为广泛。概述1保证加工精度。工件通过机床夹具进展安装,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工件通过夹具上的定位元件获得正确的位置,称为定位;二是通过夹紧机构使工件的既定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不变,称为夹紧。2提高生产率。使用夹具来安装工件,可以减少划线、找正、对刀等辅助时间,采用多件、多工位夹具,以

8、与气动、液压动力夹紧装置,可以进一步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生产率。3扩大机床的使用围。有些机床夹具实质上是对机床进展了局部改造,扩大了原机床的功能和使用围。如在机床床鞍上安放镗模夹具,就可以进展箱体零件的孔系加工。4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按夹具的使用围来分,有下面五种类型:1通用夹具 例如车床上的卡盘,铣床上的平口钳,分度头,这些夹具通用性强,一般不需要调整就可适应多种工件的安装加工,在单小批量生产中广泛应用。2专用夹具 用于某一特定工件特定工序的夹具成为专用夹具。专用夹具广泛应用于成批和大批量生产中。3可调整夹具和组成夹具 这一类夹具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可调性,或称“柔性。夹具中局部元

9、件可以更换,局部装置可以调整,以适应不同工件的加工。可调夹具一般适用于同类产品不同品种的生产,略做更换或调整就可用来安装不同品种的工件。成组夹具适用于一组尺寸相似、架构相似、工艺相似工件的安装和加工,在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4组合夹具 它是由一系列的标准化元件组装而成,标准化元件有不同的形状、尺寸和功能,其配合局部有良好的互换性和耐磨性。使用时,可根据被加工工件的结构和工序要求,选用适当元件进展组合连接,形成专一夹具。它特别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中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加工。5随行夹具 这是一类在自动线和柔性制造系统中使用的夹具。它既要完成工件的定位和夹紧,又要作为运载工具将工件

10、在机床间进展传送。传送到下一道工序的机床之后,随行机床应能在机床上准确地定位和可靠地夹紧。一条生产线上有许多随行夹具,每个随行夹具随着工件经历生产线的全过程,然后卸下已加工的工件,装上新的待加工工件,循环使用。1.按在夹具中的作用,组成夹具的元件,地位结构特点夹具的根本结构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1) 定位元件和定位装置;2夹具体;3对刀,引导元件与装置(包括刀具导向元件,对刀装置与靠模装置等);4动力装置;5夹紧元件与定位装置(或者称夹紧机构); 6分度,对定装置;7其它的元件以与装置(包括夹具与各局部相互连接用的销钉,紧固螺钉,各种键和手柄等)。每个夹具都不一定具备以上所说的所有装置,如手动夹

11、具就没有动力装置,性能一般的车床夹具不一定具有刀具导向元件和分度装置。反之,按照加工等方面的要求,有些夹具上还需要安装其它装置,例如一些对生产条件要求较高的自动化夹具中必须有上下料装置。夹具从产生到现在,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表现在夹具与人的结合上,这时夹具主要是作为单纯辅助工具,使加工过程变得更加方便;第二阶段,夹具成为人与机床之间的桥梁,夹具的机能发生变化,它的功用由以前单纯的夹紧功用开展成为工件的定位和夹紧双重功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夹具与操作人员改良工作方式以与提高工作效率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对夹具越来越重视;第三阶段表现为夹具与机床的结合,夹具作为机床不可或缺的一局部,

12、成为机械加工中重要的工艺装备。由于现代加工的高速开展,对传统的夹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快速、高效、安全等。夹具在国外也正在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因此针对夹具的标准化、模块化、组合化等先进的设计理念,既符合节约资源的原如此,又符合绿色制造的环境保护原理,所以这是夹具今后开展的重要方向。容此次设计的主要容是收集整理CA6140主轴箱箱体的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的资料,完成CA6140主轴箱箱体的加工工艺的工艺过程设计、定位装置的设计、夹紧装置的设计、对刀-引导装置的设计、夹具体的设计。并上交CA6140主轴箱箱体的零件图,CA6140主轴箱箱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CA6140主轴箱箱体工装夹具设计的总装

13、配图与其主要零件图,并编写CA6140主轴箱箱体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说明论文。研究意义零件在工艺规程制定以后,就要按照工艺规程顺序进展加工。加工中除了需要机床、道具、量具之外,成批生产时还需要用到机床夹具。它们是机床和工件之间的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获得正确的位置关系。机床夹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外表的位置精度,所以机床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是促进生产开展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机床夹具以成为机械加工中的重要装备。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生产的不断开展,机床夹具的改良和创造已成为广阔机械工人和技术人员在技术革新中的一项重要任务。2 主轴箱箱体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审查零件的结

14、构形状和尺寸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外表粗糙度、材料与热处理等的技术要否合理,是否便于加工与装配。二是通过工艺分析,对零件的工艺要求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于制定出合理的工艺规程。进展工艺分析时应该注意的事项:1 铸件时为消除应力必须要进展时效处理的话有条件时应在露天存放一年以上再加工。2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应使定位基准统一。3镗孔时,为了增加镗杆的刚性,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支承镗削的方法以提高加工精度。对直径较小的孔,应采用钻、扩、铰等加工方法。为保证在同一轴上各孔的同轴度,可采用在已加工孔上,安装导向套的方法再加工其它孔。4为提高孔的加工精度,应将粗镗、半精镗,精镗分开进展。5孔的尺寸精度检验,

15、应使用径千分尺或百分尺进展测量。轴孔之间距离的测量可以通过测量孔与孔之间壁厚的方法进展。6同一轴线上各孔的同轴度,可采用检验心轴的方法进展检验。7各轴孔的轴线之间的平行度,以与轴孔的轴线与基准面的平行度,均应通过检验心轴进展测量。CA6140车床主轴箱箱体作为主传动系的支承零件,各传动轴间要求一定的位置精度,因此加工此箱体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各孔系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在此箱体的加工中保证各孔之间的正确位置是靠T68坐标镗床手动控制来完成的。为更好的保证加工质量,单小批量生产也可采用组合夹具,加工批量较大时应用专用镗模加工。 箱体是机器和部件的根底零件,由它将机器和部件中许多零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使

16、之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彼此能协调地运动。常见的箱体零件有:。各种箱体类零件由于功用不同,形状结构差异较大,但结构上也存在着一样的特点:1尺寸较大箱体通常是机器中最大的零件之一,它是机器和部件的根底零件由它将机器和部件中许多零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使之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彼此能协调地运动。因为在生产当中遇到的大局部机床无论是功率还是尺寸都比拟大,所以主轴箱的尺寸也相对来说比拟大如大型减速箱体长达67m,宽34m,重5060吨,所以它是整个机器中最大的零件之一。2形状复杂箱体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安装在箱体上的零件的数量与零件在空间中的相互位置,为了保证零件所承受的载荷与作用力能够达到生产要求,并且又要确

17、保在减小空间体积和减轻自身重量的前提下,箱体要达到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常在铸造时减小箱体壁的厚度并且必要的地方加肋板、凸台、凸边等结构来满足工艺与力的要求。3精度要求在箱体的加工中总有假如干个平面和孔的尺寸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很高,并且这些平面和孔的加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机器的装配精度和位置精度,所以各局部的精度是否达到要求将会对机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产生影响。由于箱体有以上共特点,故机械加工劳动量相当大,困难也相当大,例如车床主轴箱箱体在镗孔时,要如何保证位置度问题,就是是加工过程较困难的问题之一。毛坯的选择不仅影响毛坯的制造工艺、生产费用、零件生产率,而且也与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和质量密切相关。因

18、此选择适宜的毛坯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技术意义。毛坯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零件的材料与机械性能要求;2零件的结构形状,外形尺寸;3生产类型,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采用毛坯制造方法的经济性;4要尽量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并结合现有的生产条件进展毛坯的选择。由于灰口铸铁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一定程度的吸震能力、良好的铸造性能并且具有其经济上的优点,所以决定采用灰口铸铁。最常用的是HT200400,当载荷较大时,采用HT300500高强铸铁。由于年产量为4000件,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较大,铸造外表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产的金属模铸造,以便于铸造和简化加工工

19、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毛坯铸造时,应该防止砂眼、气孔、非金属夹杂物等缺陷出现。特别是主要加工面要求更高。重要箱体毛坯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要求应该能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了减少毛坯制造时产生需要请咨询学号数字企鹅的剩余应力,应使箱体壁厚尽量均匀,箱体浇铸后应安排时效或者退火工序。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定位基准选择的是否适宜将会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如果定位基准选择不适宜就会使加工工艺问题百出。该箱体结构复杂,壁厚不均匀,刚性不好,并且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所以箱体主要加工外表要划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粗加工造成的应力、夹紧力和切削时产生的热量

20、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有利于保证箱体的加工精度。1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时,要保证各加工面有足够的余量,使加工面与不加工面间的位置符合图样要求,并要注意尽快获得精基准面。对于本零件而言由于毛坯精度高,按照互为基准的选择原如此,选择本零件的下外表作为加工的粗基准,可用装夹对肩台进展加紧,利用底面定位块支承和底面作为主要定位基准,以限制z、z、y、y、五个自由度。再以一面定位消除x、向自由度,达到定位的目的。2精基准的选择 为了保证箱体零件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和尺寸精度,箱体类零件基准选择原如此常用以下两种原如此:基准统一原如此和基准重合原如此。因为本主轴箱体采用大批量生产所以

21、在生产时采用基准重合原如此,可防止由于基准变换而带来的积累误差,并且为了箱体的便于装夹,所以采用已加工完毕的上、下平面作为精基准。1划分加工阶段零件的技术要求较高时,零件在机械加工时都应该划分加工阶段,按工序性质不同,可划分如下几个阶段:1粗加工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生产效率,切除零件外表被加工面上的大局部余量,使毛坯形状和尺寸接近成品所能达到的尺寸和加工精度。2半精加工阶段此阶段要减少主要需要请咨询学号数字企鹅外表粗加工中留下的误差,使加工外表达到一定精度并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为精加工做好准备。3精加工阶段切除少量加工余量,保证各主要外表达到图纸要求,所得外表质量与精度都比拟高。此阶段的

22、组要目的是全面保证加工质量。2安排加工顺序复杂工件的加工工艺路线中要经过切削加工、热处理和辅助程序,怎样将这些工序合理的安排在一个加工顺序中,生产中已经总结出一些指导性的原如此,先述如下。1先粗后精各外表的加工顺序按照先粗加工后精加工的顺序进展,目的是逐步提高零件加工外表的精度和外表质量。2先主后次零件的主要加工外表应先加工,而次要外表可在主要外表加工到一定精度以后再进展加工。3先面后孔对于箱体类零件,平面轮廓尺寸比拟大,选择平面定位比拟可靠,故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这样不仅使后续的加工能够获得一个稳定可靠的平面作为定位基准面,而且在平整的外表上加工孔也使得加工变得容易一些,有利于提高孔的加工

23、精度。4先基准后其他作为精基准的外表要首先加工出来,该箱体的加工和装配大多以平面为基准,按照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如此,采用先面后孔的加工顺序。并且在加工孔系时应遵循先主后次的原如此,即先加工主要平面或孔系,这也符合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如此。综合以上加工阶段和加工顺序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CA6140车床主轴箱箱体的加工工艺路线。工序1粗,精铣上平面至尺寸工序2粗,精铣下平面工序3粗,精铣左端平面工序4粗,精铣右端平面工序5粗,精铣前端平面工序6粗,精铣后端平面工序7钻箱体直径18孔工序8钻前端面各孔工序9镗左平面各孔工序10镗右平面各孔工序11钳工去除锐边毛剌工序12检验该工艺路线采用互为基准的原如

24、此,先加工上、下两平面,然后以上、下平面为精基准再加工两平面上的各孔,这样即保证了,上、下两平面的平行度要求的同时也为加工两平面上各孔保证了垂直度要求,符合先加工面再钻孔的原如此。而且对于零件的尺寸精度也有很大程度的帮助。从提高效率和保证精度这两个前提下,此方案比拟合理。2.6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与毛坯尺寸确实定由于毛坯与以后各道工序或工步的加工都有加工公差,因此所规定的加工余量其实只是名义上的加工余量,实际上加工余量有最大加工余量和最小加工余量之分。由于本设计规定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法加工,因此计算最大与最小余如果这时仍采用上述dD的方式,如此在加工这种较长的孔时,刀具的悬伸长度

25、h必然很大,起码应大于L。由于需要请咨询学号数字企鹅刀具悬伸长度大,所以刀具易引偏,严重时会使镗杆与镗套卡住,否如此须增加镗套长度,以保证足够的导引刚度。但这样将导致整个镗套局部的结构庞大。1-支撑柱 2-压板 3-M24螺帽 4-24垫圈 5-圆柱螺旋弹簧 6-M42六角螺栓 7-定位块 8-镗模板 9-M12螺钉 10-镗套 11-定位块 12-M20螺栓 13-夹具体 在机械加工中,要保证工件的正确定位必须使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之间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而正确的相互位置关系是通过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和刀具相对于夹具的调整来实现的由零件图

26、可知,被加工孔有尺寸精度要求和外表粗糙度要求并被要求应与顶面垂直。为了保证所镗的孔与顶面垂直并保证工艺孔能在后续的孔系加工工序中使各支承孔的加工余量均匀。根据基准重合、基准统一原如此。在选择工艺孔的加工定位基准时,应尽量选择上一道工序即粗、精铣箱体的下外表工序的定位基准,以与设计基准作为其定位基准。因此加工工艺孔的定位基准应选用箱体下平面作为定位基准。夹紧装置的组成:夹紧装置将工件夹紧,使之占据正确的加工位置。夹紧装置由动力装置、夹紧元件,中间传力机构组成。对夹紧过程的要求1夹紧过程不得破坏工件在夹具中占有的定位位置。2夹紧力要适当,既要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定位的稳定性,又要防止因夹紧力过大损

27、伤工件外表。3架构应尽量简单,便于机械制造和将来维修。由于传动箱体的生产量很大,采用手动夹紧的夹具结构简单,在生产中的应用也比拟广泛。因此本道工序夹具的夹紧动力装置采用手动夹紧。采用手动夹紧,夹紧可靠,机构可以不必自锁。确实定原如此与计算计算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切削力、重力、惯性力等所产生的切削力与切削力矩,按照夹具设计中所确定的夹紧方式进展夹紧力的计算,为了减小夹具的具体尺寸,就需要增大夹具的定位区间,增大由夹紧力产生的摩擦力矩、正压力与由此产生的摩擦力,以达到夹具小而精巧的目的。夹紧力大小对于确定夹紧装置的结构精度以与夹紧可靠性等都有很大影响。夹紧力过大易引起工件变形,影响加工精度。夹紧

28、力过小如此工件夹不紧,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工件位移甚至脱落,从而破坏工件定位,影响加工精度,严重时将造成安全事故。由此可见夹紧力大小必须适当。计算夹紧力时,通常将夹具和工件看成一个刚性系统,然后根据工件受切削力、夹紧力大工件还应考虑重力,运动的工件还需考虑惯性后处于静力平衡条件,求出理论夹紧力,为了安全起见再乘以安全系数K。3.1计算出的理论夹紧力;实际夹紧力;安全系数,通常k=1.53.当用于粗加工时,k=2.53,用于精加工时k=1.52.这里应注意三个问题:1切削力在加工过程中往往方向、大小在变化,在计算中应按最不利的加工条件下求得的切削力或切削合力计算。如图3-1所示切削方向进展静力平

29、衡,求出理论夹紧力,再乘以安全系数即为实际夹紧力,图中W为夹紧力,N1、N1为镗孔各方向镗削力,可按切削原理中求切削力。而N1切削力将使夹紧力变大,在列静平衡方程式时,我们应在不利的加工条件下选取切削力为N1时求夹紧力。即图3-12在分析受力时,往往可以列出不同的工件静平衡方程式。这时应选产生夹紧力最大的一个方程,然后求出所需的夹紧力。如下列图垂直方向平衡式为 W=1.5KN;水平方向可以列出:,f 为工件与定位件间的摩擦系数,一般0.15,即W=10KN;对o点取矩可得式3.1比拟上面三种情况,选最大值,既W=10KN。3上述仅是粗略计算,可作大致参考。由于实际加工中切削力是一个变值,受工件

30、材料性质的不均匀、加工余量的变动等因素影响,计算切削力大小的公式也与实际不可能完全一致,故夹紧力不可能通过这种计算而得到。生产中也有根据一定实际生产经验而用类比法估算夹紧力的,如果是一些关键性的重要夹具,如此往往还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定所需夹紧力。3.3.2镗套、衬套与镗模板的选择本夹具主要用来镗左端平面,这个工艺孔有尺寸精度要求,外表粗糙度要求,外表粗糙度为,与顶面垂直。并用于以后各面各孔加工中的定位。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以后各工序的加工精度。本道工序为第一道工序,加工到本道工序时只完成了箱体上外表的粗、精铣。因此在本道工序加工时主要应考虑如何保证其尺寸精度要求和外表粗糙度要求,以与如何提高

31、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工艺孔的加工需粗、精镗切削才能满足加工要求。应当选用快换钻套以减少更换钻套的辅助时间。钻模板选用固定式钻模板,工件底面与侧面分别靠在夹具支架的定位块,用带光面压块的压紧螺钉将工件夹紧。夹具体的设计主要考虑零件的形状与将上述各主要元件联成一个整体。这些主要元件设计好后即可画出夹具的设计装配草图。整个夹具的结构见夹具装配图。利用夹具在机床上加工时,机床、夹具、工件、刀具等形成一个封闭的加工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最后形成工件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关系。因此在夹具设计中,当结构方案确定后,应对所设计的夹具进展精度分析和误差计算。由工序简图可知,本道工序由于工序基准与加工基准重

32、合,又采用顶面为主要定位基面,故定位误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本道工序加工中主要保证工艺孔尺寸mm与外表粗糙度。本道工序最后采用精镗加工,选用标准硬质合金镗刀,直径为mm,并采用镗套,镗刀导套孔径为该工艺孔的位置度应用的是最大实体要求。工艺孔的外表粗糙度,由本工序所选用的加工工步粗镗精满足。影响两工艺孔位置度的因素有:1镗模板上装衬套孔的尺寸公差:2两衬套的同轴度公差:3衬套与钻套配合的最大间隙:4钻套的同轴度公差:5镗套与镗刀配合的最大间隙:所以能满足加工要求。装卸工件时,先将工件放在定位块上;用压块的压紧螺钉将工件夹紧;然后加工工件。当工件加工完后,将带光面压块的压紧螺钉松开,取出工件。对专用

33、夹具的设计,可以了解机床夹具在切削加工中的作用:可靠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充分发挥和扩大机床的给以性能。本夹具设计可以反响夹具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如定位精度、夹紧方式、夹具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结构工艺性等问题。4 结论与展望此次毕业设计通过对车床主轴箱与其工作状况的研究,分析了主轴箱箱体需要加工部位的尺寸以与主轴箱在工作时需要承受的载荷,从而确定了毛坯的制造形式、加工基面、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毛坯尺寸。再通过分析主轴箱箱体底孔、轴承孔的加工过程,然后进展精度和误差的分析计算,最终确定了夹具的结构类型、工件的定位基准、夹紧装置、夹紧动力装置、镗模、衬套以与镗模板。本

34、课题所完成的主要容如下: 1在学习国外工艺的根底上,对工艺进展了总体规划和设计。2对零件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方案进展了制定,并实现了对零件的加工。 3为了便于对零件的加工,需要对零件的结构和加工的位置有透彻的认识,同时也应该熟练操作车、铣、镗、钻床,了解各机床的加工方法和各机床的加工精度,同时经过考虑时效和经济因素设计出完美的加工方案,帮助零件加工方便。箱体加工工序和夹具设计的制定均按照机械设计课程的步骤并结合工厂的实际生产经验进展,又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料,和相关产品信息,使得容更加严谨充实。4.2展望尽管本设计已经实现了对车、铣、钻加工程序的应用,但由于工艺与加具本来就比拟复杂,设计中出现些小问

35、题是需要改正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本此设计主要表现在工艺设计和工装夹具的设计,没有考虑到切削参数、切削力、切削振动、切削热、工件和刀具材料与其它物理因素,只对加工工艺路线和工艺规程做出了设计。因此,与实际加工还有一定的差距。2本次设计主要是考虑工艺的规程,因此在夹具的定位装置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3本次工艺设计没做仿真,因此不能清晰的了解加工的过程为设计的工艺找出缺点。致谢本毕业设计是在琚教师和王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衷心感谢琚教师和王教师的悉心指导以与在学习上给予的关心和帮助。琚教师和王教师以其渊博的学识、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严谨的治在本次论文全套图纸和论文咨询企鹅壹叁叁肆零玖伍捌

36、伍肆的写作过程中得到许多同学的帮助,同时也向我提出了许多的宝贵意见,在此也表示衷心的感谢。学风、高度的责任感使我在学术上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两位教师言传身教,以其高尚的人格和坦荡宽广的胸怀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在此毕业设计完成之际,瑾向琚爱云教师和王东霞教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本课题的研究和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学长们的无私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设计工作中,得到了机电工程学院有关领导和任课教师的帮助与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最后,深深地感谢父母和家人多年来的支持、理解和关心。参考文献1 周广彪,曲国丽,洪爱军.镗床小直径深孔加工工艺方法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0(7

37、):6-8.2 己德,机床夹具图册M.:机械工业,2007:20-23.3 曙,卫汉华,炳生,机床的工业设计“机床产品创新与设计专题十一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2(5):9-13.4 甘永立,几何测量公差与检测M.:科学技术,2008.5 黄华梁,彭文生,机械设计根底M.4版.:高等教育,2007.6 郭军,宋春元,泳.深孔钻镗床排屑装置改良设计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3(12):22-26.7 立美,严慧萍,焦爱胜.镗床夹具定位元件优化设计J.机械研究 2009(2):12-14.8 Parakkal G,Zhu R,Kapoor S G,et al.Modeling of Turnin

38、g process cutting forces for grooved toolsJ.Intel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2 ture,2002,42,(2):179-191.9 金属切削技术协会,金属切削手册M.:科学技术,1994.10 王先逵,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机械工业,2008.11 晶.利用铣床夹具提高加工精度J.机械工程师,2009(11):6-7.12 戴曙,机床设计分析:第一、二集R.:机床研究所,1985-1987.13 孟少龙,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M.:机械工业,1991.14 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教研室,机

39、床夹具结构图册M.:任命,1983:42-50.15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修订组,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M.:科学,1999.16 周孝伦,卫红,秦国华.基于遗传算法的夹具布局和夹紧力同步优化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3):45-55.17 谢有宝,吴竹溪.夹具夹紧方案优化设计J.现代制造工程,2005(6):12-16.18 德荣,组合夹具结构简图的初步探讨M.组合夹具,2000.119 洪,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机械工业,1990.20 友才,机床夹具设计M.:机械工业,1992.21 曲明华.可分度式镗床夹具的实际与使用J.机械制造,1995(8):4.22 田佩林.镗床夹具对定误差的分析计算J.机床与液压,2003(3):8-10.23 王继雨.关于钻床刀具的选择与分析J.科技信息,2006(S2):3.24 国定.机械设计根底M.:高等教育,2006.25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8版.:高等教育,2006.26马贤智,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M.:中国标准,1994.27 Akirra Nishi,Y Wakasugi,K Watanabe .Design of a machine capable of moving on a vertical wall J.Advanced robotics,2006,1(1):33-4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