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打磨可移动操作台架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9402131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隧道打磨可移动操作台架专项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隧道打磨可移动操作台架专项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隧道打磨可移动操作台架专项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隧道打磨可移动操作台架专项施工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打磨可移动操作台架专项施工方案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新建铁路某某至某某线某某至某某段LYS-10标隧道打磨可移动操作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复 核: 中铁二局兰渝铁路项目经理部2015年7月26日14 / 16目 录一. 工程概况1二. 编制依据1三. 材料质量1四. 操作平台搭、拆、施工阶段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2五. 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图3六. 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一般规定3七.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构造、搭设与使用要求4八应急预案7九. 移动式操作平台计算书8一. 工程概况兰渝铁路LYS-10标段线下工程起点DK615+725,以5683m长的仲家山隧道穿越仲家山后,在戴家坡一带设太公车站,之后线路经玄真观隧道、四方山隧道至三岔口,在鸳溪口

2、东侧以隧道穿过肖家梁后至终点DK647+300,全长31.575km。本专项方案主要涉与的施工X围是:3座双线隧道洞身打磨施工,包含仲家山隧道、玄真观隧道和四方山隧道,目前三座隧道均已铺轨,每天有轨道车运行。二. 编制依据2.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X JGJ130-2001; 2.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JGJ59-99; 2.3 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如此 GB5306-85; 2.4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1995; 2.5 建筑结构荷载规XGB5007-2002;2.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X JGJ80-91; 2.7 高处作业分级 GB3

3、608-93; 2.8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选编;2.9兰渝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方法。三. 材料质量3.1 移动式操作平台采用钢管为:48,其壁厚不得小于3mm。 3.2 扣件材质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的规定,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破坏用扭力扳手测试。 3.3 铺设板材符合相关质量要求。3.4 移动式平台必须符合有关质量要求。四. 操作平台搭、拆、施工阶段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危险源危险源识别识别责任人移动式操作平台操作平台搭设、操作平台拆除、操作平台端头、木板固定、上高措施、工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操作平台上堆物、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与器具的掉

4、落、轨道上行车时人员的避让。蒋勇危险源危险源识别评价责任人移动式操作平台由于移动式操作平台属于重大危险源,在搭设、拆除与移动使用过程中有较大的危险性,具有一定的高度。其采用扣件连接、搭设、加固,移动时、上高操作时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在工程线施工中,施工人员对于行车避让以与对阻碍行车X围内杂物的清理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蒋勇危险源操作措施监控责任人移动式操作平台1. 施工方案需要有关部门审阅;2.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X操作,不得有违规操作现象;3. 现场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按规X操作;4. 认真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5. 操作平台上堆料不得超过规定限度。6. 施工前提前向线路铺设单位调

5、度书面通知,待线路单位下达限速命令后再进展作业。移动平台拆除后也与时通知铺设单位取消限速命令。7. 搭设严格按该方案进展,严禁在水平、上下方向超标。8. 每座隧道在进展打磨施工操作时,设防护员在来车方向800处进展防护,与操作人员间采用对讲机通讯方式进展联络。发现来车立即通知操作人员进展避让。 谢吉龙五. 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图大样图详见附图六. 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一般规定6.1 搭设前应检查所有材料是否符合要求。6.2 搭、拆移动式操作平台必须由经安全教育持上岗证的架子工承当,凡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得操作。6.3 搭、拆作业人员不得喝酒,在搭、拆过程中不得开玩笑。 6.4 搭、拆作业穿着要灵

6、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鞋和带钉的鞋。6.5 施工前,应逐级进展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未经落实不得进展搭、拆施工。 6.6 搭、拆使用过程中,钢管不准触与有电线路。 6.7 施工中发现存在缺陷和隐患时,必须与时解决。6.8 搭设移动式操作平台时,严格控制施工荷载。6.9 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6.10 移动操作平台上的操作工人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保险带连接平台防护栏,穿防滑鞋。6.11 应设专人对脚手架进展时常检查,发现问题与时处理、纠正、防止大的事故的发生。6.

7、12 移动式操作平台在使用前,搭设完后必须进展全面检查和验收,确保符合本组织设计与规X要求,并确认操作平台搭设结实,具有一定的刚度和稳定性。6.13 板材按规X要求固定结实。6.14架上严禁堆放或搬运材料物品,杂物要与时清理。6.15操作人员必须在上下必须在移动台架移动到位并稳固后在两侧沿支架外侧攀爬上下。6.16 搭拆现场以与使用阶段必须设专人看管,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内。6.17 严禁将拆卸下来的材料和杆部件向地面抛掷。已吊至地面的架设材料应随时运出拆卸区域,并堆码整齐,保持现场文明。6.18 拆除移动式操作平台前,应将平台上的留存材料,杂物等去除干净。 6.19 平台拆除顺序为板材

8、栏杆剪刀撑横杆立杆,按自上而下先装者后拆,逐步拆除,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拆除。 七.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构造、搭设与使用要求7.1 根本要求 用扣件式钢管搭设的移动式操作平台用于洞身打磨施工,它应承载施工中各种垂直和水平荷载。7.2 施工准备移动平台的地基尽量平整,并沿走行方向铺设5cm厚木板作为走行轨道。7.2.1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要求,向搭、拆和使用人员进展安全技术交底。7.2.2按规X与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钢管、扣件、板材、轮子等进展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7.2.3经检查合格的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的放在耐磨地坪上,并于地坪面要

9、有成品保护措施。1、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方法支架均采用483mm的碗扣支架,其上铺设5cm木板满铺平台。钢管件采用扣件扣接。台架顶部栏杆采用直径20mm的钢筋制作,插入钢管立柱临时固定,当移动台架时可拆除。台架立柱设临时斜撑,确保纵向稳定,移动台架时可拆除。台架立柱底部行走轮与道砟间铺设5cm厚木板,木板铺设应平整稳固,防止台架滑移。当施工人员在台架顶部操作时,为防止台架滑移,车轮2侧安设三角垫块。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行车冲撞台架,立杆两侧与顶部平台横杆必须贴反光警示标志。2、搭设要求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轮子选用4系列鹰架刹制轮“4404733型号,轮子与架体结合部位要结实和可靠。一个移动平台共计使

10、用6个轮子。中间立柱的底端应离地面有一点距离,这样使操作平台推移方便,但立柱的底端与地面的距离不能超过30mm,以便使用时可将立柱底下垫实固定。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如下规定:A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织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在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B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距离不应小于100mm。C 移动式操作平台三个支撑立面必须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剪刀撑

11、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D 移动式操作平台三个台架立柱在两侧设置防倾倒临时斜撑,斜撑水平宽度2.5米, 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60度之间,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E 移动式操作平台断面中间立杆必须处于隧道中线处,以确保两侧净空符合行车限界要求。3、施工安全措施1根本要求A 底部移动的轮子在架体投入使用时,应当设置锁止装置三角垫块,限制平面上移动的自由度。B 架体移动时,上部应没有作业人员。 C 作业人员在敞开部位作业时,应当系挂安全带,按照高挂低用的原如此系挂安全带。 D

12、 高处作业,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与时解决;危与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E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F 拖动操作平台时,应设5m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现场指挥。严禁在操作平台上有人时机械拖动。G 移动式操作平台上人作业前,应将中间立柱与地面之间垫实,防止轮子直接传力。H 禁止配电线路穿越移动式脚手架操作平台,或沿平台拉设。2工程线安全管理相关要求A 移动式台架搭设严格按该方案进展,严禁在水平、上下方向超标。B 严格执行管理方法中有关临时设施防溜中的相关规定,做好临时斜撑与锁止装置的安装。 C 每座隧道在进展打磨施工操作时,设防护员在来车方向800处进展防护,与操作

13、人员间采用对讲机通讯方式进展联络。发现来车立即通知操作人员进展避让。 D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黄色反光背心,并在临时移动平台四周贴反光警示标志。E 操作人员无需必要不得在移动平台底部即行车净空X围内进展作业或停留,如需停留必须与时联系防护员做好来车的监控工作,并尽快完成作业后撤离该区域。F 该方案实施前提前向线路铺设单位调度书面通知,待线路单位下达限速命令后再进展作业。移动平台拆除后也与时通知铺设单位取消限速命令。G 在施工区域内堆放施工材料、小型工具等物资设备时,必须置于枕木头1.5米外,堆放高度按技规规定不得高出,码放要平整结实。H 严禁现场作业人员坐卧在钢轨、枕木头上,跨越线路时严格遵守“一

14、站、二看、三通过的规定。I 施工中如遇施工器具或材料掉落至行车轨道X围内,在确保自身的安全前提下需立即进展去除。八应急预案1、目的提高整个项目组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确保意外发生的时候能有序的应急指挥,为有效、与时的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经济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预案。2、应急领导小组与其职责应急领导小组由组长、副组长、成员等构成。(1) 领导各单位应急小组的培训和演习工作,提高应变能力。(2) 当发生突发事故时,负责救险的人员、器材、车辆、通信和组织指挥协调。(3) 负责准备所需要的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4) 与时到达现场进展指挥,控制事故的扩大,并迅

15、速向上级报告。3、应急反响预案(1) 事故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领导应逐级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抢救。(2)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组安全员、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发生重大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3) 现场事故应急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机具伤人、火灾事故、触电事故、高温中暑、中毒窒息、高空坠落、落物伤人与行车安全等事故。火灾事故应急处理:与时报警,组织扑救,集中力量控制火势。消灭飞火疏散物资减少损失控制火势蔓延。注意人身安全,积极抢救被困人员,配合消

16、防人员扑灭大火。触电事故处理: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枯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工具把电线挑开。伤员被救后,观察其呼吸、心跳情况,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术,并且注意其他损伤的处理。局部电击时,应对伤员进展早期清创处理,创面宜暴露,不宜包扎,发生内部组织坏死时,必须注射破伤风抗菌素。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理:将中暑人员移至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服让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用凉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至皮肤发红,血管扩X以促进散热,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与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与时处理呼吸、循环衰竭,医疗条件不完善时,与时送医院治疗。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当发生如高空坠落、被高空坠物击中、中毒窒息和机具伤人等

17、人身伤害时,应立即向项目部报告、排除其他隐患,防止救援人员受到伤害,积极对伤员进展抢救。4、应急通信联络医院救护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九. 移动式操作平台计算书一、参数信息立杆步距h(m):1.20;平台支架计算高度H(m):5.5;立杆上端伸出至木板支撑点的长度a(m):0.30,钢管类型:483,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木板自重(kN/m2):0.300;栏杆自重(kN/m):0.150;材料堆放最大荷载(kN/m2):1.500;最大跨度跨中集中荷载200kg*5人;施工操作平台计算中不考虑风荷载作用。二、纵向支撑钢管计算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几何参数为截

18、面抵抗矩 W = 3.86 cm3;4;(1)木板自重(kN/m):q110.1 = 0.03 kN/m;(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q120.1 = 0.15 kN/m;(3)施工荷载标准值(kN/m):p1 = 10.1 = 0.1 kN/m依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X(JGJ130-2001)5.2.4规定,纵向支撑钢管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1l22l2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12l均布恒载:q1 = 1.2 q110.03 = 0.036 kN/m;均布活载:q20.15 = 0.35 k

19、N/m;最大弯距 Mmax2 + 0.117 2 = 0.064 kNm ;1.2 = 0.552 kN;最大应力 = Mmax106 / (3860) = 16.62 N/mm2;纵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纵向钢管的计算应力 16.62 N/mm2小于纵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 205 N/mm2,满足要求!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4/100EI均布恒载:qk = qll=0.03 kN/m; = 0.677 12004/(10010592800)=0.022 mm;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0.022 mm 小于纵向钢管的最大容许挠度 1

20、2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三、横向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最大跨度跨中集中荷载200kg*5人,P =200*5/4/2=1.75kN;经力学求解器求得:最大弯矩 Mmax = 0.789 kNm ;最大变形max = 4.097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7.275 kN ;最大应力= 204.328 N/mm2;横向钢管的计算应力 204.328 N/mm2小于横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4.097 mm 小于支撑钢管的最大容许挠度27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四、扣

21、件抗滑移的计算按规X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0.75kN。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00 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7.275 kN;R 6.00 kN ,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计算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1)脚手架的自重(kN):NG15.5 = 0.6875 kN;(2)栏杆的自重(kN):NG21.2 = 0.18 kN;(3)木板自重(kN):NG31.2 = 0.432 kN;经计算得到,静

22、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1.423 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1.2 +1.75=5.35 kN;GQ5.35 = 9.2 kN;六、立杆的稳定性验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不组合风荷载: = N/AKH f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9.2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61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3.57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3.86 cm3; -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

23、算值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 L0 - 计算长度 (m); KH - 高度调整系数:KH(6.5-4)=0.988;如果完全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X(JGJ130-2001),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h (1) l0 = h+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63;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X(JGJ130-2001)表5.3.3;= 1.73;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 m;公式(1)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 L0

24、= k11.6 = 3.219 m;L0/i = 3219.184 / 16.1 = 200 ;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18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3570.988 )= 145 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验算 =145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L0/i = 1800 / 16.1 = 112 ;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502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3570.988 )= 52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验算 = 52 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l0 = k1k2(h+2a) (3)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1.009 ;公式(3)的计算结果:L0/i = 2112.241 / 16.1 = 131 ;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391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3572;钢管立杆稳定性验算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结论:以上计算能满足操作平台所用轮子承受压力,故属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