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重难点指导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9393935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重难点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重难点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重难点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重难点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重难点指导(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1 溶液的形成重、难点分析一、几个概念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质被溶解前的状态可以是固、液、气。3、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最常见的溶剂是水。二、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特别注意1、溶液为混合物,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混合时不是溶液。2、区分:“溶解”与“乳化”的不同。三、溶解时的热量变化1、溶解过程中的两个变化:扩散过程(吸热)、水合过程(放热)。2、热量变化: 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3。 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如N

2、aOH。 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不变,如NaCl。教学策略 1.在上课前,教师应了解学生有哪些有关溶液的知识,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本章的章图及图9-1为引入溶液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2.【实验9-1】十分简单,学生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因此可以把重点放在对实验现象的微观解释和溶液、溶质、溶剂概念的建立上。糖溶于水的过程是糖的分子扩散的过程,食盐溶于水的过程则是离子的扩散过程。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不必展开,只要求学生了解,无论是分子还是离子,它们都是极其微小的粒子,它们均匀地分散在水分子中间,以此来理解溶液的本质。对于溶液的基本特征,要抓住均

3、一性和稳定性。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各处都完全一样;所谓稳定,是指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但要注意,这是指溶液形成以后,而不是指在溶解过程中。3.对于溶液的广泛用途,学生有许多生活经验,要通过讨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体会化学对生活和生产的作用。在讨论中,如学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教师应予以鼓励。4.“乳化”现象是通过实验引出的,学生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洗涤剂是一种最常见的乳化剂。应该注意的是,“乳化”并不是溶解,只是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与物质溶解在水中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溶液和乳浊液,只从定性的角度描述它们的特征,没有提出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的问题,

4、因此是一种粗略的说法。5.通过活动或讲解认识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一方面可以认识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同时又能体验研究的乐趣、探讨研究问题的方法并检验自己设计的方法。课题2 溶解度重、难点分析溶液是最常见的一大类物质,第2课题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同时本课题对于学生来讲又比较陌生,也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本课题的教学应该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用做实验的方式对概念进行剖析,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主要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此来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教学策略 1、

5、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教学:先以学生常见的食盐和蔗糖形成溶液为例,设置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如“食盐、蔗糖能溶解于水形成溶液,那么在一定温度下,食盐、蔗糖会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与探究”。在实验中,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又提出问题:“在探究实验中你对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有哪些认识?”通过“活动与探究”及交流讨论:让学生明确在温度一定和溶剂量一定的情况下,溶质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明确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这两个概念要指明这两个条件的原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转化可能有的途径。通过实验和在海水里游泳后在海滩上休息时身上析出盐的过程,来

6、理解结晶现象。2、对溶解度的教学:对于“温度一定、溶剂为100g,饱和状态”这三个因素的理解,可以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同学们在操场上进行田径比赛时,为什么规定“同时出发、距离相同”等条件。让学生明确溶剂的量一定的原因以后,进一步指出溶解度概念中溶剂为100g这个数据是人为规定的。3、对影响溶解度的因素: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确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与影响溶解能力大小(即溶解性)的因素相同,在通过生活实例、本课题的对比实验及“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明确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等因素影响溶解度的大小,从而对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两种表示方法的认识作铺垫。4、对溶解度曲线;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学上作曲线

7、图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溶解度曲线,要求学生用自己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查阅溶解度,可让学生对溶解度曲线进行讨论“从中获得哪些信息”。5、关于气体溶解度:课程标准中无明确要求,但有“自制汽水”的活动建议;考虑到生活中气体的溶解现象很多,予以介绍:溶质为气体、气体的溶解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注意只要求学生会用上述观点解释一些现象即可。6、本课题与学生日常生活有丰富的联系,应鼓励学生把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并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重、难点分析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计算式溶质的质量分

8、数 100%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二、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加水稀释) 计算关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若设原溶液的质量为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B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则:A ga % B gb % 。三、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如下图所示: 配制步骤: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教学策略 1.教材从配制三种组成不同的硫酸铜溶液的实验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并根据溶液的颜色深浅区分有色溶液是浓还是稀。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容易接受。接着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提出一个关系式,并让学生以实验中配制的

9、三种溶液为例,通过简单计算,巩固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认识。2.在建立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应让学生了解,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计算,在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要尊重化学事实,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量方面的关系。某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意义。例如,在20 时,氯化钠的水溶液最大质量分数不能超过26.5%。离开实际可能性,讨论更大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没有意义的。3.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2)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选自人教版教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