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寻古探幽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9364871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5课寻古探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5课寻古探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5课寻古探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第5课寻古探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寻古探幽(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 材 版 本苏教版美术教材第15册第5课课 题寻古探幽教 学 课 型综合探索设 计 课 时2课时执 教 日 期教 案 设 计章明霞授 课 人章明霞教材分析寻古探幽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21世纪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本课学习内容的设置紧贴这一时代的脉搏,以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为“综合.探索”课的切人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在研究性的学习中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寻古探幽的学习过程可设计为三课时进行,它融以下各学习领域为一体:A 融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美术学科内的融合。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前到阅览室、图书馆或者通过上网查阅画像石、画像砖的有关资料,课上互相进行交流

2、和探讨。在查阅、记录资料、讲神话故事和评述作品中提高视觉感受力以及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养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B 融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美术学科内的融合。学生通过前面的欣赏评述,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一一画像石、画像砖的基本知识后,运用阴线刻、凸线浮雕等艺术手法,动手在泥板上绘刻、仿制一块画像砖。在画、刻、雕、拓的过程中感知泥材特有的质感,体验造型的乐趣,并进一步去理解线条、形状、空间、质感等基本的造型要素。学情分析学生们对画像石、画像砖了解不多。画像石、画像砖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每一幅画里都浓缩着一个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可以说涉及古代人们的生活劳动、衣食住行、文

3、化艺术、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凝聚着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和质朴的风土人情,其中的龙、凤、马、鱼、鸭等动物的造型具有鲜明的装饰性,同时又不失神态的逼真。人物造型反映了古代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具有运动感和节奏感,可谓“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它们会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文化情境,充分挖掘并利用好当地的文化资源,让学生置身于身边见得到的古文化艺术瑰宝中探寻、对话,从而引起情感共鸣,激起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珍惜、崇敬、热爱之情,并能自觉地投人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优良民族精神的行动中去,并且不断反思在现代人的诚信危机与古人路不拾遗的强烈反差中,作为未来的主人应该如何去做?(如

4、青墩文化的介绍)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通过考察当地文化古迹,探访民间收藏家或参观当地博物馆的方式寻古探幽,与古老文明对话,鼓励学生对未解之谜大胆设想和推测,用汇编考古手抄报的方式传承家乡的文明,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青墩新石器遗址 麋鹿角的线刻等)。实践与创造:运用阴线刻、凸线浮雕等艺术手法,动手在泥板上绘刻、仿制一块画像砖,感知泥材的质感,体验造型的乐趣,提高造型能力。 欣赏与评价:学生通过查阅画像石、画像砖的资料,课堂上交流收集到的与画像石、画像砖有关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在评论作品中提高视觉感受力及语言表达力,养成崇尚文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所呈现的内

5、容、思想内涵及其艺术风格。刻制“画像”的方法。教学难点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特色的理解,如何正确认识其艺术和考古价值。对浮雕中的线条、形状、空间、肌理等造型元素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各种画像石、画像砖的幻灯片。学生:课前布置学生围绕课本上的范例,收集有关画像石、画像砖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排练成戏剧所需的道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欣赏、感悟、交流、表演、评述、点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表演的欲望,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2,教学程序课前分组。(1)把学生分成5一6组,每个小组围绕以下主题选定一个内容展开学习活动:反映贵族地主饮食、社交生活的迎宾宴饮;反映地方饮食业兴旺、具有小

6、吃风味的宴饮?烤肉串;反映生产劳动的渔猎;反映文化娱乐的建鼓乐舞;反映历史典故的荆柯刺秦王;反映天文星象的苍龙星座图。(2)小组确定好主题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小组每一个成员都有具体的任务。有搜集图片的,有查找图片内容解释的,有负责改编成故事剧的,有负责借或做道具的,有导演的,有表演的等等。分工时要考虑能力分配均衡,男女生合理搭配,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充分展示才华,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合作完成。3、欣赏感悟。(1)每个组把收集到的图片一一展示给全班同学,实现成果共享。(2)欣赏时带着这样几个问题:画像石、画像砖各自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人物形象有何特点?你能说出它采用了

7、哪些艺术手法吗?4、交流故事,背景简介。(1)每个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紧扣选定的主题内容作简短的陈述,时间2分钟。(2)训练学生对材料的梳理、概括能力以及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5、分组排演。(1)小组编排的故事剧汇演,时间每组控制在5一8分钟。(2)有的采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建鼓乐舞;有的采用哑剧的形式表现宴饮?烤肉串;有的采用小品的形式表现荆柯刺秦王,有的采用配乐朗诵加书法表演的形式表现苍龙星座图。这一环节的表演异彩纷呈,虽然有的表演还很不成熟,但学生的情绪特别高涨,充分显示出了综合探索课的魅力。6、互评。(1)根据各组的表演,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导演奖、最

8、佳合作组。(2)教师要兼顾各个组的特点,合理控制并主持好评议的公平、公正,坚持以鼓励为7、点拨艺术特色。放映画像石、画像砖的幻灯片,学生发言,教师适时点拨。历史背景:两汉、魏、六朝、唐盛行。表现内容: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科学技术等。表现形式:阳刻(线条、块面凸出)和阴刻(线条凹进);结构、线条、造型质朴雄劲,人物以侧面多见;情节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情趣。课后拓展。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小组分工不细致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委派小组长,负责好本组事务分工。(2)查询画像石、画像砖的详细内容时遇到困难。小组长及时与老师沟通,教师解答。(3)排演本着节约的原则,最好是省时、

9、省力、省钱的“绿色三省”作品。学生的评价是否能对收集到的资料恰当地运用;小组成员能否团结合作、各尽其职;有无创意; 是否有成功的体验;是否珍视他人的意见。评价的方式方式多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教师也要向学生征求合理的建议,以便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第二课时1课前准备教具:仿制的画像砖范例。学具:泥巴、颜料、鸭嘴笔、刻刀或小竹片。2教学策略感知、体验、实践、展示。3教学程序人文知识渗透。(1)教师打出第29届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幻灯片。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解读“中国印”?印章的制作与我们学习的哪一个知识点很相似?(2)学生交流,互相补充。

10、(3)教师小结:第29届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涵着浓厚的中国韵味。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4)揭示本课主题:仿制画像砖。做泥板画稿。(1)同桌互相协作,确定所要表现的内容。(2)一学生把泥板做好后,另一学生可以用牙签起草形象。刻、雕。(1)协商好采用哪一种表现形式,阴线刻还是阳线刻。(2)运用小竹片雕刻。拓印。

11、(1)用大的鸭嘴笔涂上红色或者黑色,颜色选择可以因个人喜好而定,但尽量要醒目。(2)色宜干,拓印时在纸上垫一块厚纸板或旧报纸防止弄坏底版,方便拓印。展示评述。(1)从内容和形式上向同学展示你的画像砖。(2)评出你最喜欢的作品。拓展。把全班作业收集起来搞一个画像砖展览,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4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1)用“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刺激学习兴趣,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连接,培养学生崇尚文明、传承民族精神的意识。(2)两人一小组合作,让课堂“沸腾”起来。(3)展示与评述旨在让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又对知识点作了一个总结回顾。欣赏资料:1画像石古代门嵋、石窟、祠堂、墓室、棺撑等的石刻装饰画。

12、盛行于汉、魏、六朝及唐。内容有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社会生产和生活等。表现形式分阳刻(线条、块面凸起)和阴刻(线条凹进)两大类。作品在结构、造型和线条运用上达到质朴雄劲或生动秀美的境界,是我国一项丰富的艺术遗产,著名的有汉武梁祠画像、河南汉墓画像。2画像砖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秦代至西汉初期,画像砖多用于装饰宫殿府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面;东汉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3荆柯刺秦王荆柯刺秦王是武梁祠西壁第四层的画像石。画面抓住了匕首出手的瞬间,人物表情、动态戏剧性的变化。画面左边惊慌失措的是秦王,面前的柱上刺着一把巨毒匕首;中间吓得伏地哆嗦的是荆柯的助手秦舞阳,秦舞阳下方

13、有一个打开的匣子,里面是樊于期的人头;右边被人抱住腰作挣扎状的是荆柯。关键人物:太子丹:燕国曾以他为人质结好于秦,秦王待他不好,逃回国日夜想复仇。荆柯:原卫国人,卫国亡来到燕国,燕臣田光将之引见给太子丹,太子丹封其为上卿,命他刺秦王为之报仇。樊于期:秦国叛逃到燕的将士,自愿把头割下给荆柯,作为送给秦王的礼物,以成就荆柯刺秦大计。秦舞阳:荆柯助手。故事经过:版本一:秦王听说燕国派使臣带来贵重礼物表示臣服,便举行隆重的接见仪式,荆柯捧着装樊于期头的匣子,秦舞阳捧着包裹着匕首的督亢图,来到大殿,秦舞阳吓得全身发抖,荆柯打圆场说:穷乡僻壤的没见过世面,更没见过大王英姿所以惶恐。秦王让荆柯把地图交给他看

14、,当图展开到最后时露出匕首。荆柯右手抢过匕首,左手抓住衣袖向秦王刺去,秦王用力挣断左衣袖,因过于慌乱秦王拔了几次剑都没有拔出,只好围着柱子跑。秦法令规定:大臣上朝不带兵器,而卫队无王令也不准上殿,秦王急得也忘了召唤。一时间出现了众人看大戏的现象,而秦舞阳却吓得伏地磕头不止,只有一个御医将药囊向荆柯打去。突然有人喊:大王快把剑靴推到背上。秦王这才拔出剑砍断荆柯左腿,荆柯在倒地前奋力掷出匕首,却击中了柱子,这时护卫才一拥而上把荆柯杀死。成语“图穷匕现”就是由此得来。版本二:秦王被抓住后,并没有来得及逃,央求道:死前想听一次奏琴。谁知姬女通过奏琴献策:大王单衣可一挣而断,殿上屏风可一跳而过,身上的剑

15、可以推到背上拔出来!不懂琴律的荆柯就这样中了秦王缓兵之计,惨死刀下。4迎宾宴饮迎宾宴饮反映了汉代豪门贵族宴请宾客的热闹场面。画面下层是人来车往的迎宾场面,上层是席地而坐的宴饮场景,两者被巧妙地安排在建筑的两个楼层,在房顶还有龙凤呈祥的图案出现,体现了“龙凤见则天下安宁”的思想。采用浅浮雕、减地平面线刻艺术手法,构图复杂,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情趣。徐州是国家历史名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汉墓、汉俑、汉画像石并称“汉代三绝”。5.宴饮?烤肉串汉代贵族的饮食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说。画面中的建筑表现得很细,柱、柱础、台基、雀替(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中柱与柱相交处的托座)、檐

16、枯都很清晰,屋顶两侧各有一朵祥云,对称、美观。房柱旁各站一位侍者,屋内主宾正吃烤肉声:食者一手将穿好的精肉在炉上翻烤,一手执扇子煽火,其情形如今天一般。古人称烤肉为“炙”,切成块的烤肉谓之脍炙,烤肉串的味道鲜美,成语“脍炙人口”即由此而来。6建鼓乐舞建鼓舞,汉代流行的乐舞之一,击鼓与舞蹈相结合。一般两人组成,站在鼓的两侧边擂边舞,刚柔相济。相关的舞蹈:长袖舞:又叫翘袖折腰舞,借长袖交横飞舞的千姿百态来表达思想感情,舞者以腰细为美。韩非?二柄载:楚灵王好细腰,国中多饿人。剑舞:源于先秦的武舞,战国至两汉男子佩剑是一种习俗。由于娱乐的需要,防身剑发展为抒发情怀的舞具。棒舞:古代一种手执棍棒的舞蹈,

17、由武舞发展而来。一人奔跑回身招架,两人舞棒追赶,动作风趣、别致。摊舞:由原始社会图腾舞蹈发展变化来的驱鬼逐疫的面具舞。7苍龙星座图河南地区画像石集中于南阳地区,南阳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发祥地,皇亲国戚多,也是东汉经济发达地区,厚葬之风极盛。南阳画像石多采用平面浅浮雕,剔去的平面上用阳线装饰,也称剔地衬线的表现。作品中有的表现天文星相,出现青龙、白虎等形象,这与户时宣扬羽化成仙的思想有关,也反映出人们对天体星座的观察和思考。古代把沿黄、赤道附近主要的星宿分为四宫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是据月亮沿天体黄道运行一周约二十八天,每天在一个星宿停留来划分的。二十八宿按方位划分为四区,称为“四宫”,每宫占七宿,四宫

18、以四天神命名,分别为“东宫苍龙”、“南宫朱雀”、“西宫白虎”、“北宫玄武”。苍龙星座图下部刻一昂首长尾、神态生动的苍龙,从头至尾刻有十八颗星。上面是一轮圆月,月内有蟾蛛、玉兔。该星座由角、亢、氏、房、心、尾、算七宿组成,其中龙首两侧二星为角宿,龙腹下四星为亢宿,龙躯后部二星连接为氏宿,龙尾上有八星连接为尾宿。(尾宿应有九星,此图为八星,可能是画面拥挤省略一星)8出游仪仗出游,斧、矛兵器威武,马体态矫健,整个造型成为古代文明的一个经典剪影。9孔望山摩崖石刻孔望山位于连云港市区以南3公里处,因孔子曾在此登山望海而得名。这座由花岗石、片麻岩构成的古老山体,距今已有18亿年的历史。孔望山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历代游客所景仰。2500多年前,是郊的地界,“孔子问官”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当年孔子在此山头向郑子请教官职制度方面的学问,今人为了纪念他,在山顶塑“孔子望海”雕像。孔望山景点众多,有飘然亭杯盘砚石、石象、石蟾、龙洞古刹等,最负盛名的是位于其南麓的佛教造像。距今2000多年历史,比敦煌莫高窟还早200年,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史学家称“九州崖佛第一尊”。石像大小一百多个,大的1 55米,小的仅10多公分。有着丰富的佛学内容,其中“涅磐图”表现了释迎牟尼离开尘事到极乐世界时众弟子“或悲戚,或哀号”的痛苦情景。它的出现证明汉代连云港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教学小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