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9331648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284 大小:1.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庆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_第1页
第1页 / 共284页
重庆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_第2页
第2页 / 共284页
重庆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_第3页
第3页 / 共284页
资源描述:

《重庆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28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某某市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评价技术细如此修订征求意见稿某某市建设技术开展中心某某市建筑节能中心2018年7月目 录前言11 总如此22 术语33 根本规定43.1 根本要求43.2 申报与评价74 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114.1 一般规定114.2 控制项114.3 评分项215 室外环境质量415.1 一般规定415.2 控制项415.3评分项496 节能与能源利用746.1一般规定746.2 控制项746.3 评分项837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217.1 一般规定1217.2 控制项1217.3 评分项1288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568.1 一般规定1568.2 控制项1568.3

2、评分项1599 室内环境质量1789.1 一般规定1789.2控制项1789.3 评分项19210 智能化服务与管理21310.1 一般规定21310.2 控制项21310.3 评分项21811 施工管理23311.1一般规定23311.2 控制项23311.3 评分项23712 运营管理25812.1 一般规定25812.2 控制项25812.3 评分项26413 提高与创新28213.1 根本要求28213.2 加分项282前 言某某市工程建设标准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标准DBJ50/T-039-2018于2018年9月1日起施行。为了更好地实施绿色建筑开展战略,引导居住小区健康

3、可持续开展,市城乡建委委托某某市建设技术开展中心组织编写了某某市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评价技术细如此以下简称技术细如此。本技术细如此作为某某市地方标准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标准DBJ50/T-039-2018的补充,是在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总结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开展成果,结合某某市住宅小区的特点,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编制而成,目的是为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提供更加规X的具体指导,为项目建设和评价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依据,提高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水平。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展了专题论证,对

4、具体内容进展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后定稿。本技术细如此由某某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某某市建设技术开展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审查专家:1 总 如此2 术 语注:详见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标准DBJ50/T-039-20183 根本规定3.1根本要求【条文说明】本条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开展思想出发,结合国家与某某市对绿色建筑开展整体工作的规划部署,生态小区建设应遵循国家和某某市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建筑开展的总体方针、政策。【条文说明】本标准已根本覆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0/T-66-2014中对居住建筑的要求,参评生态小区的项目,应根

5、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0/T-66-2014的评价方法评估项目是否达到某某市绿色建筑相关要求,根据附录D提供绿色建筑评价自评估报告。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生态小区项目,其居住建筑局部应达到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与某某市金级绿色建筑要求即附录D总得分60分;执行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的生态小区项目,其居住建筑局部应达到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与某某市银级绿色建筑要求即附录D总得分50分。参评生态小区的项目,不管其是否属于强制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第8章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地区,均需执行该标准第8章的内容。根据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

6、准DBJ50-052-2016、关于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建2016293号,我市主城区和其他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规划区内即类地区的单体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1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底部总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1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局部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1-7章的规定,可暂不执行第8章“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定;我市其它行政区域X围内即类地区的公共建筑执行标准1-7章的规定,可暂不执行第8章“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定。【条文说明】为贯彻落实办公厅关于大力开展装配式建筑的指

7、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和市政公厅关于大力开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渝发2017185号文件精神,推动装配式建筑开展,住宅小区内所有单体建筑符合某某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如此试行中装配式建筑要求,且满足附录F要求的,该小区可评定为生态小区。某某市装配式建筑开展专业规划中明确要求采用装配式建筑的项目,应满足某某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如此试行中装配式建筑要求与管理要求后,方可申报生态小区。【条文说明】在方案设计前期进展生态小区设计谋划,可对各种技术方案进展充分的技术经济性的统筹比照分析,实现合理控制本钱、满足各项指标的目的。如果在设计后期才开始生态小区设计,很容易陷入简单的产品和技术的堆砌,并

8、不得不以高本钱、低效益作为代价。因此,在方案设计前期进展生态小区设计谋划是很有必要的。在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中,应对采用的各项技术进展系统分析;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注明二次深化设计、项目施工与运营管理的要求和须知事项;施工单位应对项目运营管理提出要求和须知事项,引导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与运营管理人员在项目施工、运营管理阶段有效落实设计成果。项目发包单位与承包、分包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应明确生态小区建设相关工作要求,保障各单位、各专业严密配合。【条文说明】根据某某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快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通知渝建发201819号相关要求,自2018年5月1日起,拟申请金级、铂

9、金级绿色建筑和生态小区的项目,在设计阶段应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3.2 申报与评价【条文说明】生态小区申报条件与申报程序应按照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管理制度文件执行。生态小区应从前期策划、设计、施工、运行等全生命周期综合考量绿色、安全、健康、智慧等绿色低碳理念和适宜技术,综合评估规模、技术与投资之间的总体平衡,优化绿色技术、材料和设备产品等选用,并按本标准要求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档,材料是表现绿色建筑特征、评价项目是否满足生态小区要求的重要支撑。【条文说明】本次修订延续了原有工作模式,生态小区评价分为设计评价、竣工评价、运行评价三个环节,其中设计评价在施工图备案完成后进展;竣工评

10、价在住宅小区竣工验收备案且小区环境景观完成后进展;运行评价在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进展。【条文说明】生态小区的评价依据与要求,具体以市城乡建委某某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管理方法为参考,本条说明了总的评价思路与方法。【条文说明】本次修订保持了原有章节架构,共计13章和8个附录,主要包括总如此、术语、根本规定、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室外环境质量、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智能化服务与管理、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提高与创新、附录与条文说明。根本规定是生态小区的总体根本要求,是生态小区必须满足的根本条件。每类指标包括一般规定、控制项、评分项,一般规定是每类指

11、标的原如此性要求,不纳入具体评价工作中;控制项,是技术要求中的根本要求,是生态小区的必备条件,必须满足;评分项,依据评价条文的规定确定得分或不得分,得分时根据需要对具体评分子项确定得分值,或根据具体达标程度确定得分值。加分项是为鼓励生态小区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管理上的创新和提高,在原有加分内容的根底上,对已成为常规技术要求内容进展了修正增加而来,对鼓励开展的技术方向进展引导,其得分值最终直接参加总分。【条文说明】本条说明控制项与评分项评价结果表述方法,控制项是必须达标的条文,评分项、加分项作为评价指标,由专家结合评审,根据赋值给出实际分值。“为参评项,“为不参评项,带“分值为可叠加分值

12、。【条文说明】为便于评分,将评分表中符号含义进展了解释。1、Q2、Q3、Q4、Q5、Q6、Q7、Q8、Q9为参评建筑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乘以折算系数,折算系数为100分除以理论上可获得的总分值。各类指标理论上可获得的总分值等于所有参评的评分项的最大分值之和。加分项得分Q10不进展折算,当加分项总得分大于10分时,取10分。【条文说明】生态小区评价按总得分确定参评项目是否达标。对于具体项目而言,它们在功能、所处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客观上存在差异,适用于不同阶段各个项目的评分项条文数量可能不一样。亦或有评分项明确提出“采用某种技术,“采用某种系统时,如果该项目未采用相关技术或系统,相应的评价

13、内容不适用的评分项条文可以不参评。这样,各参评项目理论上可获得的总分也可能不一样。为克制这种客观存在的情况给项目评价带来的困难,计算各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时采用了“折算的方法。“折算的实质就是将参评项目理论上可获得的总分值当作100分。折算后的实际得分大致反映了参评项目实际采用的“绿色措施占理论上可以采用的全部“绿色措施的比例。针对任一类指标,一个参评项目理论上可获得的总分值等于所有参评的评分项条文的分数之和,某类指标评分项理论上可获得的总分值总是小于等于100分。Qw1Q1w2Q2w3Q3w4Q4w5Q5w6Q6w7Q7+w8Q8+ w9Q9+Q10序号指标分类设计评价竣工评价运行评价1节地与

14、土地资源利用w10.14 0.12 0.10 2室外环境质量w20.17 0.16 0.133节能与能源利用w30.17 0.15 0.14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w40.15 0.13 0.12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w50.10 0.10 0.09 6室内环境质量w60.17 0.15 0.14 7智能化服务与管理w70.10 0.10 0.10 8施工管理w80.09 0.099运营管理w90.09注:表中“表示该类指标不参与评价。【条文说明】总 得 分 值 P对应绿色建筑评价等级55.0P65.0银级65.0P80.0金级P80.0铂金级【条文说明】本标准依据总得分来确定参评项目是否达标。考虑

15、到各类指标重要性方面的相对差异,计算总得分时引入了权重。同时,标准对各类指标的最低达标程度进展限制,规定了每类指标的最低得分要求,防止参评的项目存在某一方面性能过低的情况。4 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4.1 一般规定【条文说明】4.2 控制项1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控制要求。2 保护自然山体、水系和植被,保护古树、名树、大树与具有地域性代表性的乡土植物,实施生态环境修复。3 场地安全,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等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氡等放射性污染的危害。4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条文说明】1 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

16、“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局部。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X围以外作出规划许可。因此,生态小区建设项目应符合法定规划要求,选择在城市总体

17、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内进展建设,并符合所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各类保护区是指受到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划定有明确的保护X围、制定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的各类政策区,主要包括:根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公园绿地、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等,分别对应国家根本农田保护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某某市公园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城市紫线管理方法。文物古迹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地面与地下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古碑石刻、近代代表性建筑、革命纪念建筑等,主要指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对应国家文物保

18、护法、城市紫线管理方法等。2 基地内的地表形态、土壤状况以与水系、生物群落、都是自然长期演化的结果,是具有生态平衡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应对基地原有绿色植被的价值进展评价,充分保护、合理利用原有古树、大树与具有地域性代表性的乡土植被,这不仅能极大的减少开挖能耗与运输能耗;而且还保存了和谐的自然秩序和不可复制、绝不雷同的个性特征。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X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如此不仅可减少绿化投资,而且可以固定施工过程排放的CO2。3建筑场地与各类危险源的距离应满足相应危险源的安全防护距离等控制要求,对场地中的不利地段或潜在危险源应采取必

19、要的避让、防护或控制、治理等措施,对场地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应采取有效的治理与防护措施进展无害化处理,确保符合各项安全标准。场地无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是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选择城市建设用地的根本要求。因此符合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选址,一般可以防止上述大型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基地内假如有局部地方存在小规模地质灾害的隐患,建设项目在进展设计时应与时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如改变场地设计高程、设置护坡设施等,保障场地安全。应符合的主要相关标准包括: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XGB/T50805;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建筑抗震设计规XGB50011;民用建筑

20、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XGB50325;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4 场地内不应存在未达标排放或者超标排放的气态、液态或固态的污染源,小区污染源主要指:易产生噪声的营业场所,排放油烟的厨房,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噪声和振动等污染的设备用房、排风口、排烟口等。小区内无法去除的污染源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并达到无超标污染物排放的要求。如商业局部餐饮厨房应设置排油烟净化装置,设计、施工安装应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XHJ 554-2010和某某市地方标准的规定。【适用X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场地区位图、现状地

21、形图以与当地城乡规划、国土、环保、文化、园林、旅游或相关保护区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法定规划文件或出具的证明文件、项目施工图、应对措施、相关检测报告或论证报告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污染源检测报告可能涉与的污染源、电磁辐射、土壤含氡危害等、氡浓度报告设计阶段、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项目场地区位图、场地现状地形图与带地形的总平面图、国土、环保、文化、园林、旅游或相关保护区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法定规划文件或出具的证明文件、环评报告、相关检测报告或论证报告、相关设计文件如商业厨房排油烟净化装置施工图;不涉与保护区或文物古迹的,只要符合城乡规划的要求即为达标。针对场地

22、安全和污染源排放,审核排放控制措施的合理性与相关检测报告或论证报告;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排放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与其有效性。判定要点:1 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要求。2 针对场地内的原有山体、古树、大树与具有地域性代表性的乡土植被,应由所在地规划或者园林等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有关文件,明确相应的保护要求。或核查该项目施工图是否满足有关法定规划或相关主管部门保护X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控制要求。3 根据支撑材料识别危险源与污染源,审查项目的防护与治理措施是否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核查项目防洪工程设计是否满足所在地防洪标准要求。核查项目是否符合城市抗震防灾的有关要求。对场地存在潜在

23、污染问题的如原用地为二、三类工业等用地转为民用,查看原有污染情况、有无残留物危害与主要环境问题,重点查看场地土壤污染物检测报告。查看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根据2004年国家核工业航测遥感公司测氡公司绘制的全国19552001年全国航测铀含量数据,某某地区属于土壤氡低、中背景区低背景区5000Bq/m3,中背景区50009000Bq/m3,其土壤氡浓度最高为3时与绿色建筑所在城市区域土壤中氡浓度或土壤外表氡析出率测定结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XGB50325的要求时,可不进展场地土壤氡浓度现场测试。建设项目应保障场地内与周围土壤氡浓度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建设项目未进展区域土壤

24、中氡浓度或土壤外表氡析出率测定的,应进展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或土壤外表氡析出率测定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查看相关设计图与文件,了解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场地与各类危险源的距离是否满足相应危险源的安全防护距离控制要求;对于场地中的不利地段或潜在危险源是否已采取必要的避让、防止、防护或控制、治理等措施;查看采取措施后的检测报告。4 针对污染物达标排放,查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了解场地X围内存在的污染源以与环评报告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建议、推荐的隔离方法;查看图纸,建设项目是否落实了环评报告建议的相关防治措施。核实设计图中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与其有效性。现场核实污染物治理设施是否设置并正

25、常运转,查验运行过程中的检测报告,核实废水、废气的排放是否超标,垃圾是否分类收集并与时清运等,是否与时清理中水处理站污泥并外运处理,废活性炭是否回收等设计图。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XGB50180的规定。2 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应符合本标准附录E的规定。3 地下车库应配置充电桩,并符合附录H的规定。【条文说明】1 居住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是为区内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居民使用或服务的,因此公建的要适应儿童、老人、残疾人、学生、职工等各类居民的不同要求。同时各公共服务设施又有其自身设置的经济性和要求、方便居民使用等共同特点。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成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

26、、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与其他八类配建,主要反映在配建的项目和面积指标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确实定依据,主要是考虑居民在物质与文化生活方面的多层次需要,以与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对自身经营管理的要求,即配建项目和面积与其服务的人口规模相对应时,才能方便居民使用和发挥项目最大的经济效益。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配或少配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晚建了也会给居民生活造成困难,如不与时配建小学,小学生要回原居住地上学,长途往返十分不便。晚建了派出所就没有地方办理户口迁移等手续或至本区外兼管的派出所去办理,造成管理和使用的不便。因此,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应按配建的要求进展统一规划,统

27、一建设和统一投入使用,才能达到居民使用方便和经营管理合理的要求。有时因分期建设的需要,初期建设规模不大时,可把有关设施的内容合并,暂设在某一个规划项目内过渡解决,待建成后再恢复正常使用。2幼儿园承载着36岁幼儿成长和学习的重要,对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生命安全和成长教育都有着重要影响。除了教育品质和生命安全以外,幼儿园建筑的室内外健康环境也是表现幼儿园建筑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提升小区品质感,增强居民获得感,有必要将幼儿园建筑纳入评价X围,并对幼儿园建筑的建设提出较高要求。幼儿园室内外空间的安全性能、室内采光、噪声和空气质量控制、室内照明、空调与通风系统、厨房设计,均应满足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X

28、JGJ39和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标准DBJ50/T-039-2018附录E的规定。食品安全控制,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和饮食建筑设计规XJGJ64的相关规定。某某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儿童事业持续健康开展假如干政策的意见中规定,配套幼儿园与城镇居住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交付使用。某某市主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规划用地建设管理暂行方法中规定,为解决住宅项目业主子女入学需要而建设的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要与对应的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住宅房屋竣工交付使用时,配套建设的幼儿园需同步通过竣工验收。分期开发的住宅项目,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应与第一期住宅项目同步建成交付

29、使用。因此,在设计评价、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时,幼儿园也须与住宅同步完成。3 某某市加快电动汽车充电根底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渝发2015212号中规定,凡新建住宅配建的停车库必须100%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根底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包括预埋电力管线和预留电力容量,凡新建的交通枢纽、超市卖场、商务楼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以与独立用地的公共停车场、停车换乘P+R停车场等,在主城区按照不低于总停车位数量10%的比例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根底设施。各用地X围内,一次配建实施到充电桩的车位比例不应低于10%。【适用X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建设工程规

30、划许可证与附件、建筑总平面图、公共服务设施各专业施工图、车库标识图、景观设计施工图等相关设计文件设计阶段;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确认书、建筑总平面图、公共服务设施各专业竣工图、车库标识图、景观设计竣工图等相关设计文件竣工阶段、运行阶段。幼儿园竣工图应包括室内装修竣工图。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审核相关设计文件与相关的证明文件;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在审核竣工图等竣工文件外还应现场核实。判定要点:1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否按照用地规划条件函进展设计实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XGB50180的有关规定。对于整体申报、分期建设、分期评审的项目,在评价分期指标时,可根据规划部门审批通过的整体指标,

31、判断项目是否达标。2 配套幼儿园核实是否满足附录E的规定。3 复核车库是否100%预留中充电车位的充电根底设施或建设安装条件,并满足10%的一次配建实施充电车位比例要求。1 小区内道路系统分级明确,人车分流。2 地面停车位与住宅保持6m的距离,并通过种植植物等措施控制视觉干扰和消减噪声危害。3 地面停车位不多于其停车总量的10%,地面停车位不挤占行人活动空间。【条文说明】影响小区道路设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根据本地区的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和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以与居民的出行方式和未来的开展趋向,选择经济、适用、便捷、安全,且对环境无污染的道路系统、断面形式与停车场设施。人车分流是在道路上将人流

32、与车流完全分隔开,使其互不干扰。人车分流包括人行天桥、人行过街地道,以与步行街、步行区等措施,是保证人行安全和人车兼顾的重要措施。居住区内应严格实施人车分流,公共建筑应根据建筑功能需求合理实施人车分流。设置有地面停车位时,应合理考虑人车流线,设置专用的行人通道不能与机动车道混用,人流与车流完全分隔开,使其互不干扰。机动车发动机声音、汽车尾气等都对住宅有影响,本条规定了住宅与室外停车场的最小距离,目的是控制机动车对住宅的干扰。同时,应采用种植植物的方式进展有效的噪声遮挡。【适用X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建筑总平面图、交通分析图、竖向布置图与景观总平面图等相关设计

33、文件设计阶段;建筑竣工总平面图、景观竣工总平面图等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审核相关设计文件;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在审核竣工图等竣工文件外还应现场核实。判定要点:1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2 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不宜小于10m;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不宜小于8m;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5 道路沿侧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6 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7 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时,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消防车道路应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8 基地内设有室外消火栓时,车行道路与

34、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防火规X的有关规定;9 基地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XGB50180的有关规定;10 建筑基地内地下车库的出人口设置应符合如下要求:1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路的起坡点不应小于7.50m;2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垂直时,出人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不小于7.50m安全距离;3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平行时,应经不小于7.50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路。11 小区只有一条小区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时,路面宽度不应小于7m;12 场地内应做到人车分流。13 室外停车位与住宅的距离6m,且景观种植平面图中表达停车场与住宅之间采用种

35、植乔木、灌木等措施控制视觉干扰和消减噪声危害。14 对于地面无停车位的项目,本条第2、3款直接达标。1 位置不应贴临污染物排放口、机动车库出入口等。2 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0.3%且不少于100m2。3 老人活动场地、儿童活动场地周边300mX围内设置公共卫生间,并有清晰完善的标识标牌。4活动场地均采用防滑铺装。5活动场地无锋利突出物,设施、小品阳角均为圆角或钝角。6儿童活动场地周围应保持较好的可通视性,且不应选用带刺、硬质叶片、过敏性的丛生植物。7 室外活动场地乔木、构筑物遮阴面积不小于20%。【条文说明】室外活动场地是居民户外活动场所,应在规模、安全、环保、健康、使用功能等方面对其作出规

36、定,以满足各类人群的根本使用需求。1室外活动场地是老人和儿童主要活动区域,应严格控制与建筑排风口、排烟口、机动车库出入口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废气、油烟、噪声等污染物排放应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等相关标准的排放要求。3、4、5老年人和儿童的身体机能弱于常人,应充分考虑他们的行动特点做出相应的设计,确保老人活动场地、儿童活动场地就近设置公共卫生间、地面防滑、无锋利突出物和标识清晰,以让老年人和儿童的生活和出行更加便利、安全。老年人容易滑倒,一旦滑倒即会造成严重后果,至少影响一个家庭。因此,活动场地地面均应采用满足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

37、T331规定的防滑铺装,以提高安全性;在容易带来不便的通道高差处,应设有满足无障碍设计规XGB 50763规定的坡道或无障碍电梯,以保证老年人顺利通行。6 便于对儿童的监护,儿童活动场周围应有较好的视线,所以在儿童活动场地进展种植设计时,注意保障视线的通透。在儿童活动场地周围种植灌木时,灌木要求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树种,因为矮形灌木向外侧生长的枝条大都在儿童身高X围内,儿童在互相追赶、奔跑嬉戏时,易造成枝折人伤。一些丛生型植物,叶质坚硬,其叶形如剑,指向上方,这类植物如种植在儿童活动场周围,极易发生危险。7 运动区周围设休息区,种植遮阳乔木,并设置适量的座椅。【适用X围】适用于设计、

38、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建筑总平面图与景观施工图、标识设计图设计阶段;建筑总平面图与景观竣工图、标识竣工图、设施设计专项竣工图等相关竣工文件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阶段审核建筑总平面图与景观施工图;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审核景观竣工图、标识竣工图、设施设计专项竣工图并现场核实。判定要点:1 活动场地应位于居住小区合理位置,具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且不得贴临居住建筑。儿童游戏设施不与成人健身器材混合设置,防止安全隐患。体育设施需满足某某市渝规发2010111号某某市住宅项目配建体育设施规划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的要求。2 核查室外活动场地与建筑排风口、排烟口、机动车库出入口的相对位置

39、和距离,宜对受影响区域采用绿化隔离或者其他生态措施。3 景观总平面图中活动场地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0.3%且不少于100m2。4 建筑总平面图或区位图标示公共卫生间位置、与老人活动场地、儿童活动场地的距离,并不得大于300m。各类活动场地、设施和公共卫生间的标识标牌应清晰完善。5 景观设计图中活动场地均采用防滑铺装,活动场地无锋利突出物,设施、小品阳角均为圆角或钝角。6景观总平面图中儿童活动场地周围应有较好的可通视性。植物应防止带刺、硬质叶片、过敏性的丛生植物。7 乔木遮荫面积:按照成年乔木的树冠正投影面积计算,各类活动场地的乔木遮荫面积均应满足20%的比例要求。4.3 评分项1 人均用地指

40、标Ym,低层:35Y41,多层:23Y26,小高层:22Y24,中高层:20Y22,高层:11Y13。2 人均用地指标Ym,低层:Y35,多层:Y23,小高层:Y22,中高层:Y20,高层:Y11。【条文说明】【适用X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建筑总平面图等相关设计文件、人均用地指标计算书设计阶段;竣工图等竣工文件、人均用地指标计算书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审核相关设计文件、计算书;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审阅竣工图、计算书。评分规如此:评价总分值为12分,评分规如此如下:1 人均用地指标Ym/人,13层:35Y41,46层:23Y26,712层:22Y

41、24,1318层:20Y22,18层以上:11Y13,得10分。2 人均用地指标Ym/人,13层:Y35,46层:Y23,712层:Y22,1318层:Y20,18层以上:Y11,得12分。不同规模居住用地面积应按如下方法进展计算:1小型项目达不到组团规模的:按照所在地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划条件批准的用地面积进展计算。2居住组团:按照包含本次申报所有居住建筑、且由住区道路完整围合区域内的用地面积进展计算。3居住小区:按照管理部门批准的完整的居住建设项目的用地面积进展计算。4不同层数住宅混合建设时,可以根据不同层数类型建筑面积的比例,确定居住人口的分布与对应的用地指标。判

42、定要点:应特别注意居住用地的面积通常包括住宅用地和服务设施用地。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和人均绿地指标应采用一样的人口基数。居住建筑查阅住区总用地面积、总户数、总人口可按3.2人/户换算人口数等,根据设计指标核算申报项目的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书。对于整体申报、分期建设、分期评审的项目,在评价分期指标时,可根据规划部门审批通过的整体指标,判断项目是否达标。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例Rr:Rr5%;Rr20%;Rr35%。【条文说明】由于地下空间的利用受诸多因素制约,因此未利用地下空间的项目应提供相关说明,经论证场地区位和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类型确实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的,本条不参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

43、城市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措施之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与地上建筑与其他相关城市空间严密结合、统一规划,但从雨水渗透与地下水补给,减少径流外排等生态环保要求出发,地下空间也应利用有度、科学合理。【适用X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经论证场地区位和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类型确实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的,本条不参评。【达标判断】支撑材料:建筑总平面图、地下室建筑平面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与其附件等相关设计文件、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例计算书等设计文件设计阶段,建筑总平面图、地下室建筑平面图、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确认书、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例计算书等竣工文件竣工阶段、运

44、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审核地下空间设计的合理性、相关设计文件与计算书;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评分规如此:评价总分值为3分,评分规如此如下:1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例Rr5%,得1分;2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例Rr20%,得2分;3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例Rr35%,得3分。判定要点:查阅、审核地下室平面图等设计文件,核查地上、地下建筑面积比例。1 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超过800m。2 场地800mX围内设有2条与2条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3 有便捷的人

45、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条文说明】优先开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建筑与公共交通联系的便捷程度十分重要。为便于建筑使用者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在选址与场地规划中应重视建筑与场地与公共交通站点的有机联系,合理设置出入口并设置便捷的步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如建筑外的平台直接通过天桥与公交站点相连,或建筑的局部空间与地面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直接连通,或为减少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绕行距离设计了专用的行人通道不能与机动车道混用,或地下空间与地铁站点直接相连等。【适用X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规划设计文件、建筑总平面图、公共交通设施图标出场地到达公交站点

46、的步行线路、公交线路数量、场地出入口到达公交站点的距离,包括建筑与公共交通站点、场联通的专用通道、连接口等内容等场地相关设计文件设计阶段、竣工阶段、运行阶段,竣工图等竣工文件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审核规划设计文件,查阅建筑总平面图、场地公共交通设施图,应标出场地到达公交站点的步行线路、公交线路数量、场地出入口到达公交站点的距离,包括建筑与公共交通站点、场地连通的专用通道、连接口等内容;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评分规如此:评价总分值为10分,各项分值可叠加:1 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超过800m,得4

47、分;2 场地800mX围内设有2条与2条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得4分;3 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得2分。判定要点: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包括:建筑外的平台直接通过天桥与公交站点相连,建筑的局部空间与地面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直接连通;为减少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绕行距离,设置专用人行通道或地下空间与地铁站点直接相连,步行路与城市道路的步行系统便捷相连等。对于该条的第3项,设计评价是否有“便捷的人行通道的空间X围是场地本身与与场地直接相连的道路中的人行通道空间。1 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等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且有遮阳防雨和安全防盗措施。2 停车场

48、库设置公共卫生间或周边100mX围内设置公共卫生间,并有清晰完善的标识标牌。3 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与住宅建筑公共交通无障碍连通。4 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复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5 具备条件时,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使用效率。【条文说明】生态小区应鼓励使用自行车、电瓶车等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细节上为绿色出行提供便利条件,设计安全方便、规模适度、合理,符合使用者出行习惯的自行车停车场所。在建筑运行阶段,要求为自行车停车设施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监护设施等。机动车停车应符合所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科学设计、合理组织交通流线、满足场地内

49、外无障碍通行。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的停车场库的项目周边500mX围内应有公共建筑用地,在设计阶段应划定错时停车区,设置停车场车位数信号显示,有效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运营阶段应完善错时停车管理制度,采用防X外部人流进入内部的措施。停车场内或者周边100mX围内应配置有公共卫生间,并配置有清晰的标识标牌进展引导,以满足根本公共卫生需求。【适用X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建筑总平面、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库棚与附属设施设计施工图、停车场库设计施工图、错时停车管理制度证明、地面交通流线分析图等相关设计文件设计阶段;相关竣工图、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停车设施、机动车

50、停车设施现场照片、相关标示标牌与错时停车管理制度与记录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审核规划设计文件;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该条第5项,设计阶段应在相关图纸中标注出拟实行错时停车的停车区域,运营阶段现场核实是否确实施行了错时向社会开放停车空间。评分规如此:评价总分值为10分,各项得分值可叠加:1 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等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且有遮阳防雨和安全防盗措施,得2分;2 停车场库设置公共卫生间或周边100mX围内设置公共卫生间,并有清晰完善的标识标牌,得2分;3 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与住宅建筑公共交通无障碍连通,得2分;4 采用机械

51、式停车库、复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得2分;5 具备条件时,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使用效率,得2分;停车场库周边500mX围内无公共建筑用地,本款不得分。判定要点:1 查阅总平面是否注明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库棚的位置、地面停车场位置;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库棚与附属设施设计施工图,停车场库设计施工图。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库棚的设置数量,满足或高于规划条件中的要求如没有考虑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停车如此判定不得分,在地面需考虑设置遮阳防雨和安全防盗措施等设施。2 机动车停车的数量应满足所在地城乡规划的有关要求。3 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的停车场库

52、的项目周边500mX围内应有公共建筑用地,停车场库出入口应直接联通小区外部道路,在相关图纸中标注出拟实行错时停车的停车区域,设计采用了防X外部人流进入内部的措施,交通流线清晰,错时停车管理制度完善等。4 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停车设施、机动车停车设施现场照片与错时停车管理记录,并现场核查。1 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超过300m。2 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3 场地出入口到达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4 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5 场地1000mX围内设有5种或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条文说明】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

53、设计规XGB50180相关规定,住区配套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八类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指城市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六大类设施。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居民根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所需的设施,也是保证居民居住生活品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局部。居民步行510min可以到达,将大大减少机动车出行需求,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设施整合集中、协调互补,和社会共享可提高使用效率、节约用地和投资。【适用X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含公共配套服务

54、设施的相关楼层等规划设计文件,管理实施方案,共享设施或空间分布图,拟向社会开放局部的规划设计与组织管理实施方案等设计阶段;相关竣工图,有关证明文件,配套服务设施使用的实景照片以与公共设施共享或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的证明管理制度与其他经营证明文件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审核规划设计文件、组织管理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在审核竣工图与查看相关证明文件之外还应现场核实。评分规如此:评价总分值为10分,以下5项要求中,满足任意3项得6分,满足任意4项得10分:1 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超过300m;2 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3 场地出入口到

55、达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4 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5 场地1000mX围内设有5种或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判定要点:1 住区配套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八类设施。2 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指城市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六大类设施。1 采取生态恢复措施。2 充分利用表层土。3 对建设项目进展了场地分析与土石方工程量平衡控制。【条文说明】建设项目应对场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进展勘查,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减少开发建设过程对场地与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变,包

56、括原有水体和植被,特别是胸径在15cm-40cm的中龄期以上的乔木。在建设过程中确需改造场地内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时,应在工程完毕后与时采取生态复原措施,减少对原场地环境的改变和破坏。表层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合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场地表层土的保护和回收利用是土壤资源保护、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法之一。除此之外,根据场地实际状况,采取其他生态恢复或补偿措施,如对土壤进展生态处理,对污染水体进展净化和循环,对植被进展生态设计以恢复场地原有动植物生存环境等,也可作为得分依据。土石平衡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内容,其最终目的是根据开发建设项目竖向合理设计,控制项目土石

57、方挖填工程量,通过合理地组织安排,移挖作填,综合利用资源,减少工程废渣的排放,产生节能效益。某某属于典型的山地城市,坡地建筑场地比拟常见,该类场地的建筑和竖向设计对建设工程投资、工期、安全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更需要精心规划,在满足各项使用功能和保护现状生态资源的根底上,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地貌,进展合理的竖向设计。高填、高切、深挖较大地改变了场地生态环境,且易导致安全事故,因此应在满足各项使用功能的条件下防止采用。关于高填、深挖的界定,可参照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XGB 50007和公路路基设计规XJTG D30,将填方深度大于8m区域定义为高填方区。根据某某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

58、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高填方为填方边坡高度8米;深基坑为岩质基坑高度12米,岩土混合基坑高度8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基坑高度5米;高切坡为岩质边坡高度15米,岩土混合边坡高度12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边坡高度8米。以下坡地建筑场地需要进展竖向设计分析与土石方平衡计算:用地规模大于5000m2、高差大于10m、现状地形平均坡度大于8%或坡度大于8%的坡地占总用地的50%以上三条件的建筑场地。根据工程经验,用地规模大于5000m2且场地高差大于10m时,竖向设计的复杂程度相对较高,其节地、节材潜力较大;当原始地面坡度超过8时,地表水冲刷加剧,人们步行感觉不便,

59、建设用地规划为台阶式较好,挡墙的安全、景观效果与投资需要统筹考虑;坡地通常变化复杂,一般采用场地平均坡度或大于某一临界坡度的场地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例来评价坡地场地的复杂程度。前者更容易评价场地的总体趋势,但用地中出现坡度接近或大于100%的急坡地或悬崖坡地时,后者更能客观反映坡地总体特点。工程量计算应采用分析软件计算。【适用X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相关设计文件、场地现状地形图与带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图、景观设计总平面图、乔木等植被保护方案保存场地内全部原有中龄期以上的乔木,允许移植,水面保存方案总平面图、生态保护和补偿计划、拟采取的生态恢复措施与实施

60、方案、表层土利用方案、坡地场地竖向设计分析图与土石方平衡计算书,等设计阶段;地形地貌与原设计的一致性以与原有场地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的保护情况,水体和植被修复改造过程的照片和记录,修复补偿情况,表层土收集、堆放、回填过程的照片、施工组织文件和施工记录,以与表层土收集利用量的计算书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审核相关规划设计文件和坡地场地竖向分析图与土石方平衡计算书、查阅制定的生态补偿计划与表层土利用方案;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的根底上查看施工过程生态恢复与利用表层土工程资料并现场查看生态恢复情况。评分规如此:评价总分值为6分,评分规如此如下:1 采取生态恢复措

61、施,得2分;2充分利用表层土,得2分;现状场地无表层土的得2分;3 对建设项目进展了场地分析与土石方工程量平衡控制,得2分。非坡地场地得2分。判定要点:1 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场地现状地形图与带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图、景观设计总平面图、生态保护和补偿计划、拟采取的生态恢复措施与实施方案、乔木等植被保护方案保存场地内全部原有中龄期以上的乔木,允许移植、水面保存方案总平面图、表层土利用方案、坡地场地分析图与土石方平衡计算书。2 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现场核实地形地貌与原设计的一致性以与原有场地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的保护情况,对场地的水体和植被进展了改造的项目,需查阅水体和植被修复改造过程的照片和记录,核实修复补偿情况;查阅表层土收集、堆放、回填过程的照片、施工组织文件和施工记录,以与表层土收集利用量的计算书。1 多层建筑密度35%,高层建筑密度30%;2 多层建筑密度30%,高层建筑密度25%。【条文说明】住宅建筑净密度越大,即住宅建筑基底占地面积的比例越高,空地率就越低,绿化环境质量也相应降低,因此居住小区居住密度是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考虑气候、防火、防震、地形条件和院落使用要求,满足居住小区的景观、视野,活动场地,社交场所的需求,应合理的控制居住小区建筑密度,保证宜居的小区环境。【适用X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规划管理文件、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