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9276513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窗体顶端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位类别:208 工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代码与名称:0814 土木工程二级学科代码与名称:081401 岩土工程 081402 结构工程 081403 市政工程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081420 消防工程 081421 土木工程规划与管理 081422 土木工程材料 执行开始-终止年级:2007-2012制订二级单位:土木建筑学院一、 学科概况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下、地上或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土木

2、工程的根本任务是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以人为本,为人们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环保、节能、经济、美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的要求。 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学、大学、大学、XX大学、大学、大学和华南工学院等七所高校的土木工程系合并,于市大学原址组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我校土木工程学科即源于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桥梁与隧道工程系,后又历经大学、铁道学院等变迁,现属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1981年、1986年分别获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l987年被评为铁道部重点学科。 2000 年获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XX桥梁与隧

3、道工程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50多年来,经过几代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校土木工程学科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跻身国同类学科先进行列的一支教学、科研力量。本学科由三位工程院院士挂帅,率领一支学历层次高、科研、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年轻学术队伍,拼搏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3名。拥有总建筑面积达13240m2、包括结构工程实验室、建筑材料科学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土木工程安全科学实验室、防灾减灾实验室等实验设施,配有较为完备、先进的仪器设备, 为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 以曾庆元院士为首的桥梁与隧道工程学术梯队,创立了列车-桥梁时变系统横向振动分析理论,被铁道部专家

4、会议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长江大桥、提速与高速铁路线路上的100多座桥梁横向刚度的分析问题;提出了桥梁结构局部与总体相关屈曲极限承载力分析理论桥梁力塑性系数法, 桥梁有限横截面框架单元法, 解决了洞庭湖三塔斜拉桥等多座桥梁的极限承载力分析问题;创立了列车脱轨分析理论, 解决了三座桥梁振幅超限的使用问题, 分析成果被多家铁路局采用;建立了组合结构桥梁分析理论,解决了长江大桥、琵琶王立交桥等多座组合结构桥梁的设计问题;提出了大跨度桥梁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力 UL 法, 解决了西陵长江悬索桥等多座桥梁的非线性分析问题;在我国首次实现了拉索风雨振的磁流变阻尼器控制, 解决了洞庭湖斜拉桥拉索风振控制问

5、题。 岩土工程专家宝琛院士是随机介质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依据他创立的理论,解决了岩土开挖引起的岩土层移动和变形预计计算的难题, 突破了国外设计规规定建筑物下不能进行岩土开挖和矿产开采的限定, 打破了外国专家划定的禁区,在国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率先提出了岩石断裂韧度测试新方法, 被国际断裂韧度测试方法建议委员会采纳;以他为首的岩土工程学术梯队,解决了浅埋隧道施工对环境影响、桩基托换、既有桥梁基础承载力评估、深基坑支护等多项工程难题;主持编制了三部地方岩土工程建筑法规;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粘土固化浆液及固化剂、网格式加筋土挡士墙, 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并且在多项工程中获显著社

6、会经济效益。 院士指导的博士生小礼撰写的博士论文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评为20XX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工程管理专家永福院士是原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务院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多年来组织建设了京九、大、宝中、南昆铁路和衡广、兰新、浙赣铁路复线等多条铁路干线的建设,特别是在青藏铁路建设中,解决了高原冻土层施工、生态脆弱、高原缺氧下施工人员的健康保障等重大工程难题,作出了突出成绩。撰著有铁路建设管理论集,主编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以及衡广复线、京九铁路等工程总结,近期发表了青藏铁路建设管理创新与实践、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的研究与实践、运用系统原理建设京九铁路的成功实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铁

7、路建设、对铁路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考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运输体系等十多篇论文。 近五年来,本学科共承担了25项国家重点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 也承担了多项省部级纵向课题和重大横向课题,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大跨度低塔斜拉桥板桁组合结构建造技术,二等奖 3 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8项。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能胜任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具体要: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铁路会主义制度, 热爱祖国,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

8、,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2. 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现代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方法;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代码名称研究方向英文名称108142001 消防工程208140501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308140601 桥梁与隧道工程408142201 土木工程材料508142101 土木工程规划与管理608140101 岩土工程708140201 结构工程80

9、8140301 市政工程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培养要求1. 博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即允许研究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学习年限为3年至6年。 2.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制为5年。实行弹性学制,在校的最长年限为8年。 3. 培养方式:实行指导教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培养工作制,导师个别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 导师应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思想、业务、生活与身体健康状况,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4. 学分 博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16学分。包括: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学位课

10、至少4学分;培养环节8学分。 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尚须补修本学科硕士生阶段的专业基础课2门及以上,具体补修的课程由导师视情况指定。补修课计算学分,但不在应修满的规定学分之。 硕博连读研究生应该修满的总学分为45学分以上,其中:博士生阶段的学分至少为16学分,硕士生阶段的学分至少为29学分。 5. 课程类别 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 1公共学位课必修,4学分; 2专业学位课;限选,至少选满4学分; 3选修课任选; 4培养环节修满8学分; 5补修课根据需要补修硕士生阶段课程, 计算学分,但不计入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 专题学术讲座不计学分。 6.课程设置查看课程设置 7. 课程成绩与课程

11、免修 研究生通过了所选课程的全部教学环节,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取得与该课程相应的学分。考试成绩不合格的课程应予重修。 研究生英语水平达到出国人员要求者,凭考试成绩单原件可申请免修。 8.形势与政策课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历程为2学年,考核合格后才准予毕业论文答辩,计2学分。 9.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要求博士生在学习期间听取20次以上学术报告或专题介绍;每学年在二级学科围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至少参加一次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并宣读自己的论文;在申请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之前,至少作一次公开的学术报告。 参加学术报告,每次应有不少于500字的总结,并经导师签字后留存。达到要求后,按规定时间交土建院

12、研究生办公室审核,并记载成绩。 学术报告会的组织单位可以是学校有关部门、二级单位、学科或外单位。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学分要求总学分16公共学位课4公共选修课0学位课学分8必修一组4限选一组0限选课学分0 必修二组 限选二组任选课学分0必修三组限选三组培养环节学分8必修四组限选四组补修课学分0必修五组 限选五组学分说明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号与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说明01 公共学位课010101102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322秋季01 公共学位课050201101 博士生综合英语642秋季11 必选一组070101101 高等工程数学322秋季11 必选一组081401203 连续介质力学

13、322秋季11 必选一组081401300 随机介质理论161秋季11 必选一组081401301 计算流体力学322秋季11 必选一组081401302 防灾减灾科学322秋季11 必选一组081401304 高等桥梁结构设计理论322秋季11 必选一组081401305 高等消防工程科学322秋季11 必选一组081401306 决策方法与模型322秋季11 必选一组081401307 高级经济学322秋季11 必选一组081401500 土木工程材料科学前沿322秋季11 必选一组081401501 岩土工程进展专题322秋季11 必选一组081401308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与

14、区域规划研究方法322秋季11 必选一组081401205 高等结构设计理论322秋季11 必选一组081401204 高等结构分析理论322秋季11 必选一组081401309 复合材料选论322秋季40 任选050201102 日语二外1083秋季40 任选050201103 德语二外1083秋季40 任选050201104 俄语二外1083秋季40 任选081401403 综合智能控制技术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04 车桥振动分析理论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05 桥梁抗风与抗震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06 高等隧道力学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07

15、高等组合结构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08 工程结构防火理论与方法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09 安全工程学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11 工程经济与项目评价理论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12 建筑市场经济与管理322秋季40 任选081401413 企业战略研究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14 高级项目管理学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15 城市规划经济分析与评价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16 高等随机振动理论322春季40 任选000001801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2秋季40 任选081401419 铁路建设专题161秋季45 培养环节0

16、00001801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2秋季45 培养环节000001802 形势与政策2秋季45 培养环节000001803 博士生资格考试1秋季45 培养环节000001805 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秋季45 培养环节000001806 社会实践1秋季45 培养环节000001807 实践教学1秋季45 培养环节000001804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1秋季六、临床能力训练、社会实践、实践教学 博士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学时应不少于50学时。博士生的实践教学工作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以下方式:讲授本学科本科生或硕士生有关课程的部分容、协助指导硕士生、或参加三下乡活动0.5个月以上等。七、学年总结与筛选考核

17、每学年放假前,学院组织研究生对一学年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学业成绩、研究业绩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评定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定研究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 每学期对研究生进行筛选,达到退学规定的研究生根据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学籍处理。八、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资格考试 课程学习达到要求后, 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资格考试, 资格考试通过后才能取得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资格。 资格考试采用笔试、口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部分的容应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包括下述容:政治思想品德、行为道德和科研态度方面;个人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课程学习成绩; 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本

18、学科和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国外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前沿课题、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了解情况;所具备的科研素质、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 资格考试由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统一组织, 成立较稳定的考试小组。可安排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 应提前两个月通知博士生。 第一次资格考试未通过者,可隔一段时间再举行一次,第二次考试仍未通过者,应予退学。九、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在第一学年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公开的选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的文献资料应不少于120篇,其中外文资料应占三分之一以上。 学位论文选题应符合本学科学位的培养目标要求,并应立足于学科前沿,在理

19、论或技术上能做出创新成果, 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或潜在价值。 选题报告应在一级或二级学科围公开举行,可结合学术报告会进行。在选题报告准备过程中和报告会上,导师和指导小组有责任帮助研究生审视论题的创新空间和在预定期限完成论文的现实可能性。 选题报告评审通过后,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上填写网络版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并交土建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存档, 并记载成绩。 首次选题报告未获通过者,应在 1 年补作。十、学位论文工作检查与考核 每年10月中旬,对所有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生进行论文进展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各系所应组成检查组,对论文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与预期进度的差距等进行检查

20、考核。解决研究生论文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对综合能力较差,论文工作进展缓慢,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研究生提出警告,或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学籍处理。十一、发表学术论文 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在SCI、EI、ISTP等检索系统的刊物源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至少3篇,方可申请授予博士学位。发表的文章应以中南大学为第一署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未达要求者,可准予毕业,但必须达到以上要求以后,才能申请授予博士学位。 对从20XX起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为:至少须在本学科领域的SCI、E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并被SCI、EI检索1篇;或者在CSCD核心库

21、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或者在被SCI、EI检索的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 对从20XX起入学的土木工程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可参照人文社会科学类、管理类学科要求,即:至少须在本学科领域的SCI、EI、SSCI、A&HCI检索期刊以及国核心期刊CSCD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或者在被SCI、EI、SSCI、A&HCI检索且影响因子大于或等于0.5的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对于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的论文等同在国核心期刊CSCD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同一篇论文被多次只计入1篇。十二、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

22、力进行全面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研究生创新意识的体现过程。鼓励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用自己动手所做科学试验获取的数据作为学位论文的重要论据。 学位论文的优劣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的体现, 论文必须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论据可靠、论证充分、推理严谨、逻辑性强、文字通顺;应能反映出论文撰写者已经掌握了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达到了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位论文用中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十三、主要参加专家宝琛、曾庆元、华祖焜、詹振炎、周庆柱、余志武、郭少华、戴公连、丽忠、郭文华、罗小勇、徐志胜、耀庄、立敏、王永和、阳军生、家生、冷伍明、果林、邓德华、飞涟、王孟钧、周栩等窗体底端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