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9225481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4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题(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2019年 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生物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是() A 菠菜 B 大肠杆菌C 酵母菌 D 蝴蝶 【答案】 A 【考点】细胞器 【解析】叶绿体只有绿色植物才有,故选A )2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 A 时间结构 B 水平结构 C 向光弯曲生长D 分层现象 【答案】 A 【考点】群落结构 【解析】时间结构主要有日周期性变化和季节变化两种, 候鸟南飞而导致不同时间段群

2、落中物种种类差异 ,属于时间结构,故选A 3豌豆种子的黄色( Y)和绿色( y)、圆粒( R)和皱粒( r )是两对相对性状。下列基因型中属 于纯合子的是() A YyRr B YYRr C YYRR D YyRR 【答案】 C 【考点】基因型 【解析】纯合子一定要所有的等位基因全部纯合才能够称为为纯合子,故选C )4哺乳动物血液中某种离子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发生抽搐。该离子是( A Fe2+ B Ca2+ C Cl- D I- 【答案】 B 【考点】无机盐 【解析】 Ca+过少会引起抽搐,过多肌无力,故选B 5在婴幼儿时期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的激素是() A 雌激素 B 生长激素 C雄激素D 甲

3、状腺激素 【答案】 B 【考点】动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雌激素与雄激素均厲于性激素,幼年缺生长激素会得侏儒症,幼年缺少甲状腺激素会得呆小症, 故选 B 6与 DNA 分子相比, RNA 分子特有的碱基是() - - )腺嘌呤( A尿嘧啶( U) D 鸟嘌呤( G) B 胞嘧啶( C) C A C【答案】 【考点】核酸碱基 C 有 A、 U、C、RNADNA 有G、A 、TC 四种碱基故选【解析】四种碱基, G 研究人员用7射线处理野生型青霉菌,选育出了高产青霉菌新菌株。这种育种方法属于(X ) 诱变育种C B 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中A 杂交育种D C【答案】 【考点】育种 C【解析】诱变育种是利

4、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变异,并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过程,故选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8) 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A B浓度的增加会使世界气候变暖大气中的 CO2 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C D 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D【答案】 【考点】生态平衡 是温室气体,可使大气温度升高;人口过度增长,人均具有的资源【解析】酸雨会导致水体 CO2pH下降; D就会减少;臭氧的主要功能是抵挡紫外线,故选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9 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HIV A 后一般要经过较长的潜伏期才会发病 HIV 感染

5、B 艾滋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功能的疾病C 淋巴细胞D T 侵入人体后只感染辅助性 HIV D 【答案】 【考点】免疫缺陷 D【解析】细胞,还会侵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故选病毒主要侵染辅助性 T HIV )10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准确的是( 多种酶的活性降低A 线粒体数量增加B 细胞呼吸明显加快C 细胞核体积变小D A【答案】 【考点】细胞衰老 【解析】细胞衰老会导致代谢减弱,酶的活性降低,线粒体数目减少,但是线粒体和细胞核的体积会增大 A,故选 )11下列关于细胞中系能反应和方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糖的氧化反应式方能反应- - B 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是吸能反映 C ATP 是吸能反

6、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D 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D【答案】 【考点】能量代谢 D【解析】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所以是吸能反应,故选 )“国际罕见病日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为12”。下列关于罕见病苯丙酮尿症的叙述,准确的是( A 该病是常染色体多基因遗传病 B 近亲结婚不影响该病的发生率 C 该病的发病风险在青春期会增加 D “选择放松”不会造成该病基因频率的显著增加 【答案】 D 【考点】遗传病 【解析】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近亲结婚会导致隐 性纯合概率增加, B错;所有的遗传病在青春期的发病率都很低,错;而“选择放松”造成

7、有害基因的增C 多是有限的,故选D 1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TP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用于合成A CO2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B C 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实行乳酸发酵 D 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答案】 D 【考点】细胞呼吸 A错;糖酵解CO2生成, B错;苹果果肉细胞缺【解析】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无 D错;人体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再利用,故选C氧时主要实行酒精发酵, 14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 的进出,箭头粗细表

8、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第 14 题图 A 一段时间后,甲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B 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 C 光学显微镜下课观察到乙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 - D 若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甲细胞先破裂【答案】 B 【考点】渗透 【解析】用的是家兔细胞,动物细胞不存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故A错;光学显微镜看不到水分 D子,故 C错误;甲乙丙三者,都来自该家兔的红细胞,浓度应该相同,如果放入蒸馏水中应同时破裂,故 B措误;渗透作用的条件之一是浓度差,故选 15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准确的是() A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最大数量 B 环

9、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C 环境容纳量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 种群的指数增长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 【答案】 B 【考点】环境容纳量概念 【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A播误;环境容纳量受生物居住环境 的影响,故 C错误;指数增长没有环境容纳量,故D错误,故选 B 16植物学家温特利用切去尖端的幼苗实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 16 题图 A 在黑暗条件下实行实验是为了避免光的干扰 B 与的结果证明琼脂快不含促动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C 与的结果证明苗尖端含有促动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D 该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将苗尖端的化学物质扩散到

10、琼脂块中再去影响切去尖端的幼苗【答案】 C 【考点】植物激素 【解析】 C选项中和为实验组,仅能够说明单侧存有化学物质能使幼苗弯曲,缺少对照组证明其能 促动幼苗生长,故选C 17经调查发现,某地区青菜虫种群的抗药性持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 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 使用农药导致青菜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 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 - C 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持续积累 D 环境是造成青菜虫抗药性持续增强的动力【答案】 C 【考点】自然选择 【解析】抗药性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农药的自然选择才产生的,而是在自然选择之前就已经出现,所以不能 说自然选择导致变异,故A错误

11、: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B错误;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故D 错误,自然选择可导致有利变异的积累,故选C 18下列关于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盐酸使植物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B 实验选用的醋酸洋红属于碱性染色剂 C 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D 显微镜下观察中期细胞可看到完整的染色体组型 【答案】 D 【考点】有丝分裂观察 【解析】染色体组型是观察后再经过排列后形成的,不是能够直接看到的,故选D 19下列关于 DNA、 RNA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核酸分子片段 B 遗传信息通过转录由 DNA 传递

12、到 RNA C 亲代 DNA 通过复制在子代中表达遗传信息 D 细胞周期的间期和分裂期均有 RNA 的合成【答案】 C 【考点】细胞周期 【解析】亲代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不是表达,遗传信息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 故 C错; D中细胞周期的间期和分裂期均有RNA的合成,分裂期可能会有线粒体中遗传信息的表达 20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第 20 题图 A S 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粗糙的,R 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光滑的 S 型菌后的小鼠仍存活B S 型菌的 DNA 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 - - C 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只有S 型

13、菌而无 R 型菌 D 该实验为证明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是由 S 型菌的 DNA 引起的 【答案】 D 【考点】活体转化实验 【解析】 S型肺炎双球菌菌落是光滑的,R型是粗糙的,故A错误; S菌经加热后蛋白质失活所以失去致病能 S 和 R型均有,转化因子不可能把所有的力,故 B错误;从病死的小鼠中分离出的菌型菌:该型菌转化成 SR 实验只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成了 S型菌,并没有证明该转化因子就是 DNA,故选 D 21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实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 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 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

14、B 先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然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 C 未煮熟的玉米胚比煮熟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D 若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说明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答案】 B 【考点】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解析】 B中应先纵切后实行染色 22若某人不慎感染了 H7N9 禽流感病毒,机体会产生相对应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 病毒会在呼吸道和消化道腺体的分泌物中大量增殖 B 成熟 B 淋巴细胞表面具有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分子 C 效应 B 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并结合抗原-MHC 复合体 D 细胞毒性 T 细胞接受辅助性 T 细胞的信号后即开始分裂

15、 【答案】 B 【考点】特异性免疫 【解析】 A中病毒必须依附于活细胞生物,所以不能在消化液中增殖;C中效应 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并 结合抗原,而非抗原-MHC复合体; D中细胞毒性 T细胞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复合体,同时接受辅助 性 T细胞释放的多种蛋白质后才开始增殖分化;成熟的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表面有识别抗原的受体 ,该受体就是抗体分子,故选B 23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DNA 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23题图 - - 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 复制前需要合成 RNA 聚合酶乙过程中B

16、甲 DNA 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C 乙 丁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 D 丙 D 离【答案】 【考点】减数分裂 期,乙属于减数分裂 G1【解析】甲属于、减一前、中、后、末,丙属于减二后,丁属于形成的精细胞,G2 中丙丁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已经发生 D所以 了 3H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24若将处于G1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 至第二次分裂中期。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3H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 DNA B 每个3H 分子中均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 Dna C 每个3H

17、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每条染色单体均只有一个DNA D 3H A【答案】 的复制 DNA【考点】 分子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DNA【解析】第 2次分裂中期时有一半 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H3 DNA,另一半 均错故 BCD均含 H3, )25下列对膝反射过程的分析,准确的是( A效应器肌梭收到叩击后使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产生动作电位 B含有传入产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二元反射弧可引起伸肌舒张 C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元传到屈肌后使之收缩从而完成膝反射 位于脊髓中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D D 【答案】 【考点】反射 错;含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解析】兴奋在一个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不

18、能由效应器传至感受器,故A 神经元的二元反射弧可引起伸肌收缩,故错;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元传到屈肌后使之收缩,不一定是反B 错:位于脊髓中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也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C射活动,因为不能确定发射弧是否完整,故 神经冲动 【加试题】将新生小鼠脑神经元置于适宜的溶液中,制成较高细胞密度的细胞悬液,并将其低温保存26 )一段时间后,在低温保存过程中神经元会受到损伤。 与常温保存组相比,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是( 浓度升 C K+ B K+ A浓度升高浓度降低 Na+ D 浓度不变 Na+ A 高【答案】 【考点】神经调节 - - 【解折】神经细胞能够排Na+吸 K+,所以正常细胞周期内K+浓度

19、高,低温使细胞损伤后,主动转运受到影 响,进而导致细胞外K+升高,故选 A 27【加试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叙述,准确的是() A 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随着维度的增加而增加 B 顶极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同类型的非顶极群落 C 因海洋生态系统中以捕食食物链为主而导致生物量为倒金字塔形 D 食高等植物的消费者比食单细胞藻类的消费者具有更高的次级生产量 【答案】 B 【考点】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和生物量 【解折】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故A错 ; 如果要表现倒的生物量金字塔应该是前 营养级的生活周期很短,后営养级的生活阆期很长才可能出现,不是因为它以捕食食物链为

20、主才出现,故 C错;因为单细胞藻类个体小、繁殖快. 能够整个被浮游动物吞食和消化. 并迅速转化为下一营养级的生物 量,故食高等动物的消费者比食单细胞藻类的消费者具有较低的次级生产量 28【加试题】若利用根瘤农杆菌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获得若干转基因植物 ( T0 代),从中选择抗虫抗除草剂的单株 S1、S2 和 S3 分别实行自交获得 T1 代, T1 代性状表现如图所示。已知目的基因能 1 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第 28 题图 A 抗虫对不抗虫表现为完全显性,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B 根瘤农杆菌 Ti质粒携带的抗虫

21、和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插入到了S2 的 2 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并正常表达 C 若给 S1 后代 T1 植株喷施适量的除草剂,让存活植株自交,得到的自交一代群体中不抗虫 抗除草剂的基因型频率为1/2 D 若取 S2 后代 T1 纯合抗虫不抗除草剂与纯合不抗虫抗除草剂单株杂交,得到的子二代中抗 虫抗除草剂的纯合子占1/9 C【答案】 【考点】遗传定律 , 抗除草剂对不除草剂是完全显性,A 错; S2自交子代没有不抗虫不抗除草剂的个体,所【解析】据圈分析 C项中子二代抗虫抗除草剂纯合子占比为D 2/3*1/4+1/3=1/2,C,1/16 项所以答案为以并未正常表达; - -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

22、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 44 分) 29( 6 分)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第29题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该食物网中,藻类固定的能量可通过_条食物链传递给绿鹭。绿鹭分别处于第 _ 个营养级。 ( 2)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 _,但对划蝽的影响并不大,这是因为该食物网教复杂,生态系统的 _功能较强。 (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鲶鱼粪便中的能量_(填 “能 ”或“不能 ”)直接被 水蚤利用。在该食物网中,体形较大的鲶鱼数量比水蚤的少,其原因是_。 【考点】生态系统 【答案】( 1) 8 , 四、五、六( 2)减少,自我调节(3)不能,能量流动是逐

23、级递减的,鲶鱼比水蚤所 处营养级高,流向鲶鱼的能量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生态系统相关知识,题目较简单。 ( 1)图中共 8条食物链,绿鹭能够处第四、五、六营养级 ( 2) 因为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划蝽数量变化较小,所以其将吃更多的水蚤,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减少。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对划蝽的影响并不大主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在营养级之间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鲶鱼粪便不能直接被水蚤利用。鲶鱼的数置比水蚤的少是因为能量在营养级间的传递特点决定的 30( 7 分)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实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第 30 题图

24、回答下列问题: - - (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_。由图中曲线对比可知,经_处理的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 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这将直接导致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的_光减少而降低了光合速率。 _处理以减少叶绿素的由此推知,若遇到较低温天气,除升温方法外,可对植物实行 损失。 ( 2)提取上述四组该植物叶片中的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时可加入适量的_。 对上述四组色素提取液分别实行纸层析分离,结果发现,第4 组得到的色素带中,从上到下 的第 _条色素带均明显变窄。 ( 3)若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叶绿素a 提取液并测定 _,可得到叶绿素 a 的吸收光谱。 【考点】光合色素、环境因素对光合色素的影响 【答

25、案】( 1)叶绿素含量,光 +0,红光和蓝紫光,遮光(2)碳酸钙三、四( 3)吸光率 【解析】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察光合色素的相关知识。 ( 1)因变量是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由图可知在光+0处理时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 显,而叶绿素吸收蓝紫光和红光,所以光合速率降低。若遇较低温天气,还可对该植物实行遮光处理以减 少叶绿素的损失 ( 2)光合色素的提取过程,需加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结果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叶绿素含量降低直接导致相对应色素带明显变窄 ( 3)吸光率 31( 7A、 a)控制,且A 是纯合分)果蝇的翻翅与正常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

26、一对等位基因( e、 t和控制。为探究上述两对致死基因;果蝇的颜色伊红、淡色和乳白色分别由复等位基因 i 性状的遗传规律,用两组果蝇实行了杂交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第31 题表 回答下列问题: ( 1)控制颜色的基因 e、 t和i 均由野生型突变而来,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特点。 ( 2) e、t和 i 之间的显隐关系为_ 。若只考虑颜色的遗传,果蝇的基因型有_ 种。 _,( 3)甲杂交组合中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F1中雄果蝇均为乳白眼的原因是 _。_ 。乙杂交组合中亲本雄果蝇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 ( 4)已知翻翅伊红眼雌果蝇与翻翅乳白眼雄果蝇杂交,中出现了正常翅乳白眼雄果蝇。若再F1 将 F1

27、中的翻翅伊红眼雌果蝇与翻翅乳白眼雄果蝇杂交,则中正常翅伊红眼雌果蝇的概F2 - - 率为 _。 【考点】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ii X) AaX,控制颜色的基因 t 对 i 为完全显性9(【答案】( 1)多方向性( 32) c对 t 为完全显性, ii i在 X染色体上,亲本雌果蝇( 4) 1/12aX aYX X 【解析】 (1) 控制眼色的基因 c、 t 和 i 均由野生型突变而来,这说明基因突变具多方向性的持点 (2 )由题可知, A是纯合致死基因 ,2: 1,雌性中眼而且甲中亲本杂交,后代雌雄之间翻翅:正常翅均为 色均为淡色,雄性中均为乳白色,眼色遗传在雌雄之间有性别差异,所以可知

28、控制翅型的基因在常染色体 上,控制颜色的基因在 X染色体上。根据甲实验可知t 对 i 是完全显性,乙实验可知e对t 完全显性,故显隐 性关系为 c对 t 为完全显性, t 对i 为完全显性。只考虑眼色遗传,果蝇的基因型有9种,其中雄性有六种, 雌性有三种 iittt 和 aX。 AaX)根据甲实验,推知亲本雄雄果进的基因型分别为AaX aY XY 、AaX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 Y( 3 ic i(4) 根据题中可推知亲本为中翻翅伊红雌果蝇与翻翅乳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也和亲本相同AaX X , AaX Y , F1 ci ) 的概率为 1/3 ( AaX X1/4=1/12,则 F2代中正常伊红雌果蝇

29、 32【加试题】( 14 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相关的问题: ( 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乳酸菌。取少量酸奶,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后, 再用 _蘸取少量的稀释液,在MRS乳酸菌专用培养基的平板上划线,以获得乳酸菌 。_单菌落。下图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准确的是 ABCD 32题(一)图第 )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醇类和亚硝酸盐,其中醇类是由 2(_实行厌氧呼吸产 _生。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为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从泡菜中提取要硝酸盐,与 1cmN-1- ,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然后用光程为的_ 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

30、 在 550nm_比对,计算样品光波下测定光密度值,与由一直浓度梯度亚硝酸钠制作的 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 3)已知乳酸菌中的亚硝酸还原酶能降解亚硝酸盐。在一定的腌制时间内,随着腌制时间的延 长,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是因为在厌氧和_环境下亚硝酸盐被亚硝酸还原 酶降解。 (二)回答与生态工程相关的问题: - - ( 1)对农作物秸秆多途径利用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贯穿全过程的核心技术是_技术。 其中 “过腹还田 ”的具体途径是 _。将秸秆和动物粪便等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这是 利用了农业生态工程中的_技术。 第 32题(二)图 ( 2)农业生产上,畜牧业依赖和受制于种植业,能够通过种植

31、业和畜牧业的_技术提升经 济和社会效益。“退耕还林 ”后,林地的增加能够减少_,更有利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 使用农药能有效控制农业害虫,但也使生态系统的_减少,所以利用生物的 _进 行生物防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考点】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生态工程 【答案】 (一)( 1)接种环B( 2)假丝酵母,对氨基苯磺酸,比色杯,标准曲线(3)酸性 (二)( 1)物质的良性循环通过农作物秸秆喂养家畜,家畜的粪便再作为肥料施投到农田洁净可再生的新 食物多样性能源开发( 2)合理优化水土流失种间关系 【解析】考察难度不大,但是对于生态工程的内容,部分同学可能比较陌生,进而造成较大失分,上述填空基本

32、都可在教材中找到原话 33. 【加试题】( 10分)欲研究药物乙对海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以海拉细胞的细胞数变化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分组设计和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实行分 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海拉细胞悬液,药物甲溶液(对细胞增殖有影响),药物乙溶液,培养液、培养 瓶,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要求与说明: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做要求,不考虑加入溶液对体积的影响,实验条件 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分组设计: A 组:海拉细胞悬液 +培养液 B 组:海拉细胞悬液 +培养液 +药物甲溶液 C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 +药物甲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

33、_。 - - ( 2)完善实验思路: ( 3)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表示实验结果,并标出加入药物的时间): 4)分析与讨论:( 药物甲的作用是 _。 【考点】实验探究水平 【答案】( 1)适宜浓度的药物乙溶液 ( 2)将培养瓶平均分为 3组,编号 A、 B、 C。分别向三组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海拉细胞悬浮液和等量的培养液,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分别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各组的海拉细胞数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向 B组和 C组加入药物甲, A组不做处理,继续培养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各组细胞数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向 C组加入药物乙,继续培养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各组细胞数 统计并分析数据 ( 3) ( 4)促动细胞分裂 【解析】本实验难度不大,题目已经分好组别,我们只需要再实验思路中实现分组内容,所以在加药物之 前,先让各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测量细胞数。培养一段时间之后再向 B组和 C组分別加入适量药物甲,观察细胞增长数目,再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向 C组添加适量的药物乙,观察细胞增长数目。要想 让实验结果更准确,药物甲必须是促动细胞分裂的药物,这样才能更好的观察细胞乙的抑制作用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