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住在****他 文档编号:99217955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物体自由下落或沿光滑斜面滑下时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到哪里去了 我们发现,在这些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增加了,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了。这说明,物体原来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原来具有一定速度的物体,由于惯性在空中竖直上升或沿光滑斜面上升,这时重力做负功,物体的速度减小,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少了。但由于物体的高度增加,它的重力势能增加了。这说明,物体原来具有的动能转化成了重力势能。材料二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互

2、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它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是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设计一个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和条件的教学导入。(2)完成材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答案: 本题解析:(1)导入新课提出课题机械能守恒定律。(板书)力做功的过程也是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总和称为机械能,例举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展示图片和视频)瀑布(自由落体):重力势能动能荡秋千:动能重力势能动能过山车:动能重力势能动能撑杆跳高: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动能分析上述各个过程中能量转换

3、及重力、弹力做功的情况(学生描述)。实验:钢球用细绳悬起,请一同学靠近将钢球偏至同学鼻子处释放,摆回时,观察该同学反应,并让学生分析会不会碰到鼻子。(2)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重力做功会引起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的弹力做功将使弹性势能发生变化,合外力的功将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使学生看到曾在初中阶段学过的一些定性的东西逐渐找到了定量方面的联系,对功能关系的认识加深了,也萌发了继续探究的兴趣。那么,在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参与转化的过程中,情况又将如何呢 这是学生急待解决的问题,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建立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了。从知识发展的线索来看,本节内容,既是对前面几节内容

4、的总结,也是对能量守恒定律的铺垫。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会有更加深刻地理解。也为从不同角度处理力学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学生不难掌握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和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比较简单的问题,但对具体问题中机械能守恒条件是否满足的判断还有一定困难,因此,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理解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3会判定具体问题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从物理现象分析、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友适用

5、条件的研究方法;2初步掌握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来解释物理现象及分析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规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守恒思想,养成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领悟机械能守恒规律解决问题的优点,形成科学价值观。2. 单选题:中学物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的关系是( )。A.难点一定是教学的重点B.难点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C.难点是固定不变的.重点是随时变化的D.重点一定是教学的难点答案:B 本题解析:教学重点一般是知识的主体,从知识在体系中所占的地位与对学生认知的作用来判断难点与学生本身的知识积累、认知能力有关,因此难点不一定是教学重点。3. 问答题: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从物理到社会”的课程理念并以初中物理“

6、摩擦力”一课为例说明。答案: 本题解析: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摩擦力,例如,自行车的前轴、中轴以及后轴,还有脚踏板等处均采用滚珠轴承以减小摩擦力。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力,人们还经常在这些部位加润滑油。自行车多处刻有凹凸不平的

7、花纹以增大摩擦力。如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脚踏板套、闸把套等;还有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以增大摩擦,如在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车可迅速停止。在刹车的同时,手用力捏紧车闸,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等。4. 单选题:关于气体与分子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

8、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D.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答案:C 本题解析:从微观角度来看,气体的压强跟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剧烈程度,一个是单位体积的分子数目。所以,A、B两个选项都是错误的。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由能量守恒可知,分子a的动能增大,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达到最大,C选项正确。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时,外界对气体做功,但气体可以向外界放热,故其内能不一定增大。D选项错误。5. 单选题:下列高中物理知识目标的水平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A.了解B.认识C.理解D.应用答案

9、:D 本题解析:“了解”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认识”位于“了解”和“理解”之间。“理解”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应用”即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由以上描述可知,“应用”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6. 问答题: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常见的实验方法有哪些?并以“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为例,说明在该实验中采用了什么实验方法。答案: 本题解析:物理实验中常用的科学方法是实验验证法和实验归纳法,实验验证法是指根据有关经验

10、和知识,经过推理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的方法;实验归纳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控制条件,从大量的事实中找出普遍特征并得出规律的方法。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常见的具体实验方法为:观察法、控制变量法、比较法、模拟法、理想化方法、积累法、替代法、归纳法、转换法。研究某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往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法。如在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同时用到了观察法(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把电阻的大小转换成电流的大小、通过研究电流的大小来得到电阻的大小)、归纳法(将分别得出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的信息归纳在一起)和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阻与长度有关时控制了材料

11、、横截面积不变)等方法。7. 问答题:应用实验法,教师主要是创造学习物理的实验条件和环境,使用实验法应做到哪些答案: 本题解析:(1)演示实验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先预测实验结果,或根据实验目的设想实验应如何设计等等。演示实验要确保实验的成功。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操作、有效记录并分析数据,最后归纳推理得出结论。(2)在学生动手的实验中,教师不仅要在巡视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和经验设计实验,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安装实验设备、使用仪器等各种实际操作,要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不应有的事故.要善于根据学生实验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评价

12、,还要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以及写实验报告等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 单选题: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将选修32模块划分为以下哪几个二级主题( )A.电场、电路、磁场B.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C.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D.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答案:C 本题解析:A选项属于选修31模块下的二级主题;B选项属于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下的二级 主题;C选项属于选修32模块下的二级主题;D选项属于选修3-4模块下的二级主题。9. 问答题:新课导入有多种方式。以“光的反射”为例,简述三种

13、新课导入的方式。答案: 本题解析:(1)游戏导入找一名同学到讲台前利用讲桌上的仪器将老师藏在讲桌后面的礼物展示给大家看。学生选出平面镜并利用平面镜能成像的特点,使同学们看到了礼物。师:你为什么选择平面镜生:平面镜能反射光。教师给予表扬.并把礼物送给该学生。(2)实验导入实验探究把玩具激光笔打开,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师:刚才的演示实验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光被平面镜反射到了天花板上,它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天花板上出现一红色小光斑。(3)故事导入2000多年前的一个晴朗的El子里,罗马帝国入侵叙拉古城,当侵者的船队靠近叙拉古城准备登陆时,阿基米德领导拿着镜子的妇女来攻击敌人,从镜子反射的太阳光

14、直向敌船投射过去,照得敌人睁不开眼,烤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没过多久,帆船的篷布起了火,这一把从天而降的大火很快地蔓延开来,就这样;阿基米德带领妇女.用镜子击退了罗马人的进攻。有人说,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光学武器。10. 问答题: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题目: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就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

15、问题。(2)针对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答案: 本题解析:(1)正确选项为A。部分同学由于对声音的音调、响度混淆不清,或者对听到声音的条件不理解,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错误思路:因为听不到声音说明物体没有振动发声,错选B;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错选c;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响,声音大我们就可以听到,错选D。(2)教学片段:教师:同学们仔细看清楚这道题的选项,其中包含的关键信息点有物体发声与我们听到声音。教师:大家回忆一下人听到声音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学生:首先必须有物体在振动,其次必须有介质在传播声音。教师:这位同学回答的两点是正确的

16、,不过还少了一个条件。比如超声波和次声波我们人耳就听不到.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因为人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 Hz到20000 Hz.如果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低于20 Hz或高于20000 Hz,人耳就觉察不出来。教师:所以,根绝这三个条件我们判断出哪个选项正确?哪个选项错误呢?学生:A选项正确,B选项和D选项错误。教师:有部分同学选择了C选项,大家思考一下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对应声音的哪种物理量?学生:声音的振幅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声音的频率反映了声音的音调。教师:因此物体振幅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就越大,C选项也是错误的。同学们理解了人听到声音的条件以及能正确判断声音的响度与音调的区别,这类题目就能迎刃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