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I卷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9210192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I卷(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下列对课文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赞美了马帮汉子粗犷豪迈的性格和勇敢无畏的精神,突出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时镇定自若的品格。B . 标题既点出了核心事件,也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C . 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D . “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马帮的密集

2、和移动的缓慢。2. (2分) 选择正确的理解。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 )A .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魔鬼还是有点良心,因为它还让渔夫选择怎样死。 B .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魔鬼一点良心也没有,它具有凶恶狡猾的本性。想做坏事还给自己编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狡猾之极,无耻之极。3. (2分) 读课文送东阳马生序,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B . 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C . 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

3、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D . 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4. (2分) 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线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A . 尊君在否B . 待君久不至C . 君与家君期日中二、 问答题 (共2题;共10分)5. (5分)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在沙漠里边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唐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却也还有相信的。群众把会发出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在现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叫鸣沙山,即在今日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此设有一个治沙站,站的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

4、沙坡面南座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此沙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子便发生轰隆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鸣沙山顶上慢慢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中行走似的。据说,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6. (5分) 曹刿论战作者主要用对比的手法

5、塑造了曹刿的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三、 翻译 (共2题;共20分)7. (10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 请广于君。8. (10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四、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9. (4分) 这篇散文写于1961年,正是我们国家的“困难时期”,即“三年自然灾害”。在文中作者强调“_”,是有针对性的。10. (2分) 湖心亭看雪全文100多字,写湖、写_、写_、又交代游湖的始末,文字极其简练。特别是作者能抓住景物突出的特征

6、:_,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无一语多设,无一字多下。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3分)11. (23分) (2017七下顺德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蔓不枝_ 亭亭净植_ 宜乎众矣_(2) 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

7、成现代汉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借景抒情。B . 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C . 文章用“噫”字引领一组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D . 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4题;共8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二、 问答题 (共2题;共10分)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三、 翻译 (共2题;共20分)答案:7-1、答案:7-2、考点:解析:答案:8-1、答案:8-2、考点:解析:四、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3分)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考点: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