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串联电路地谐振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9112237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RLC串联电路地谐振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RLC串联电路地谐振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RLC串联电路地谐振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RLC串联电路地谐振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LC串联电路地谐振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实验题目:RLC串联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班级:XX:学号:指导教师:一目的.-.1研究LR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2通过实验认识LR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二仪器及用具DH4503RLC电路实验仪电阻箱数字储存示波器导线三实验原理LRC串联电路如图3.12-1所示.假设交流电源US的电压为U,角频LRC率为,各元件的阻抗分别为ZRRZLjLZC1jCUS图3.12-1那么串联电路的总阻抗为ZRj(L1C)(3.121)串联电路的电流为IUUZRj(L1C)jIe(3.122)式中电流有效值为IUZ2R(UL1C)2(3.123)电流与电压间的位相差为L1Carcta

2、n(3.124)R它是频率的函数,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如图3.12-2所示./200/2(b)图3.12-2电路中各元件电压有效值分别为URRI2R(RL1C2)(3.125)ULLI2R(LL1C)2U(3.126)UC1CIC2R1(L1C2)U(3.127).-.(3.12-5)和(3.12-6),(3.12-7)式可知,UR,UL和UC随频率变化关系如图3.12-3所示.UUUmVCVL0(a)00c0L图3.12-3(3.12-5),(3.12-6)和(3.12-7)式反映元件R、L和C的幅频特性,当1CL(3.128)时,=0,即电流与电压同位相,这种情况称为串联谐振,此时的角频率称为

3、谐振角频率,并以0表示,那么有1(3.129) 0LC从图3.12-2和图3.12-3可见,当发生谐振时,UR和I有极大值,而UL和UC的极大值都不出现在谐振点,它们极大值ULM和UCM对应的角频率分别为L2LC22RC21112Q20(3.1210)C21R11(3.1211)022LC2L2Q式中Q为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如果满足1Q,可得相应的极大值分别为2UULMCM22Q4Q1U2QU124Q11QL14Q2(3.12(3.1213)14)电流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即电流频率响应曲线如图3.12-5所示也称谐振曲线.为了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将(3.12-3)式作如下变换UI()2(1)RLC

4、2U.L2(0)0RC002-.U2()20R20UR1Q2()020I02021Q()0从而得到I1I01Q()2001Q()02此式说明,电流比I/I0由频率比/0及品质因数Q决定.谐振时/0,I/I0=1,而在失谐时/01,I/I01.由图3.12-5(b)可见,在L、C一定的情况下,R越小,串联电路的Q值越大,谐振曲线就越锋利.Q值较高时,稍偏离0.电抗就有很大增加,阻抗也随之很快增加,因而使电流从谐振时的最大值急剧地下降,所以Q值越高,曲线越锋利,称电路的选择性越好.III0带宽Q1Q2Q5I02Q5图3.12-5Q2Q1010200(a)b为了定量地衡量电路的选择性,通常取曲线上两

5、半功率点(即在II012处)间的频率宽度为“通频带宽度,简称带宽如图3.12-5所示,用来说明电路的频率选择性的优劣.由(3.12-17)式可知,当II012时,001Q,假设令10011Q(3.1218)20021Q(3.1219)解(3.12-18)和(3.12-19)式,得101(12Q)202Q(3.1220).-.201(12Q)202Q(3.1221)所以带宽为02Q1(3.1222)可见,Q值越大,带宽越小,谐振曲线越锋利,电路的频率选择性就好.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计算电路参数(1)根据自己选定的电感L值,用(3.12-9)式计算谐振频率f0=2kHz时,RLC串联电路的电容C的值

6、,然后根据(3.12-12)式计算品质因数Q=2和Q=5时电阻R的值.2实验步骤CLrK1按照实验电路如图3.12-6连接电路,r为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C为电容箱,R为电阻箱,US为音频信号发生器.USR示(2)Q=5,调节好相应的R,将数字储存示波器接图3.12-6在电阻R两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由低逐渐变高注意要维持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不变,读出示波器电压值,并记录。3把示波器接在电感两端重复步骤2,读出UL的值。4把示波器接在电容两端重复步骤2读出UC的值,将数据记入表中5使得Q=2,重复步骤(2)(3)(4)(6)同一坐标纸上画出Q=5时3条谐振曲线Uf和UCf.U Lf图并分析R

7、7一坐标纸上分别画出在Q=5,Q=2的If图比较并分析I由URR得出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电压单位:V电流单位:A表1Q=5f(kHz)0.10.50.81.21.51.81.91.982.05VR(V)0.01000.05320.09480.18420.32410.68700.9680.99481.005I(mA)0.0001320.0007060.0024430.002250.004290.00911120.0120.013190.01320905884584VVl0.2505 0.0660.1890.5531.1253.0914.7224.9245.00VVC1.3 1.0651.1851

8、.5352.1613.8184.9515.0265.00f(kHz)2.022.052.12.32.53.03.54.05.0VR(V)0.9950.9760.8990.5810.4060.2330.1670.1320.0948.-.I(mA)0.013200.01294850.0119280.007070.005390.0030910.0020.001750.0012575102193VVl0.2506 5.0044.7223.3152.5401.7511.4641.3221.186VVC1.4 4.7644.2842.5281.6260.7780.47830.3306 0.1897Q=2f

9、(kHz)0.10.50.81.21.51.81.952.0VR(V)0.025040.1321070.23150.42420.65040,9210.9951.00I(mA)0.0001320.00070090.0012280.002250.003450.0048860.0052780.005305900f(kHz)2.052.12.32.5?3.03.54.05.0VR(V)0.99520.98020.87240.74350.51460.47420.316260.23095I(mA)0.0052790.00520760.0046280.003940.002730.0021150.001677

10、80.00122558460由以上数据可作图1.-.图2图3由图1,2,3,有以下结论0.2507U和UC.U L与f均呈类似抛物线变化,但是其最大电压出对应的f不同,对于URRf图,只有对应的最大电压处f=f02谐振时=0,电流与电源电压同位相,此时电路阻抗Z2()2RXXLCR其中LC串联局部相当于短路.故谐振时电路呈电阻性,阻抗最小.因此,电源电压一定时,谐振电流最大II0UR3谐振时电感上电压感抗电压UL00LI0与电容上的电压容抗电压.-.I0U C0,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3.12-4所示),二者互相抵消,这时电源上的全部电C 0压都降落在电阻上,即UU RI0R而感抗电压及容抗

11、电压均为电源电压的Q倍,即UUQULC0O均略小于ULM和UCM.图4图54由图4,5,可以看出:Q值越大,谐振曲线越锋利,电路的频率选择性就好.六注意的问题1由于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随频率而变化,所以在测量时每改变一次频率,均要调节输出电压,本实验要求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输出电压保持1.0伏.-.2测量时,在谐振点附近频率要密一些,以保证曲线的光滑.七.误差分析0.2508 虽然已经尽量防止,测量时不可能到达输出电压一直保持不变,从而造成误差2示波器读数不稳定,造成误差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到达内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到达内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