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刍议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9070828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刍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刍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刍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刍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刍议(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刍议摘要: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长期以来,我国小学的英语教学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读、学生跟,教师考、学生背”的传统的教学,把英语当成简单的语言知识来讲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提高师生之间的双向思维交流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更好的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关键词: 课堂教学问题提问 课堂提问是每节课堂不可缺少的教学活动,它是教学方法的一门艺术,也是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充分利用提问后的信

2、息反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教师的角度看,提问是教师输出信息、转递信息和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从学生的角度看,提问可以使学习者的兴趣得以保持和提高,使创造者的思维得以发展、更新,旧知识得以连接和巩固。因此科学设计课堂提问,是每位老师不可忽视的问题。前苏联教育界倡导的“问题教学法”,已成为世界较为有影响的教法之一。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及时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开拓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提问只是简单而乏味的提问,成了枯燥的“师问生答”、“一问一答”的“吹眠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引起

3、了不小的关注,也成为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是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1、提问的目的 下面是笔者在一次听课中的案例:一开课,教师就示出了下面的图片,接着就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T: What about this picture, What do you see, Danny?Danny: The picture is big. I can see a bird.T: Yes, you are right. Can you see others?Danny: Oh! This is a girl, that is a girl, too.T: Yes.

4、Who can help her to say about the picture?S1: The girls are standing under the tree.T: Oh! look at carefully.S2: This picture is beautiful.T: Yes, but Anything else?S3:They are say hello each other.T: OK!此时,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少,该老师的语气也越来越急促、越来越低调。这是因为经过几个回合,没有一个学生能按照老师的心愿把本课的内容:Her hair is longer than his hair

5、. 表达出来。而且,教室里面还有不少外校的老师在听课,如果再这样“纠缠”下去,教学内容就完不成了,于是该教师就急忙说:T: The girl has long hair, the other girl has short hair.Can you see?Ss: Yes.然后,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结束了“学习”。课后在与教师交谈中,该教师还一个劲的埋怨说学生“启而不发”。而实际上,出现问题的原因不在学生,而在老师:其一:教师只考虑自己的教学,所提的问题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学生不知道教师“葫芦里卖的药”?其二:教师的提问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固定格式,学生无所适从,尚失了信心。其三:教师的行为违

6、背了课改的理念,只考虑自己的教案程序上课,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没能关注课堂上生成性的东西,使英语课堂教学成了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其四:如果教师能因利势导,对Danny的回答给予肯定,再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副美丽的图画,那课堂上的教学氛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目的必须明确、规范、具体,切忌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学生接收到提问的信息后,才能积极地投入到捕捉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中去,最终做出正确的回答。无论学生能否做出正确的回答,一定要让学生清楚问题提出的实质是什么,这一点是相当重要。如果教师的提问持责备的或烦恼的态度,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造成恐惧心理,这务必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参与的

7、积极性。长久下去,学生就不愿意进行语言的交流,会造成课堂上的 “沉默不语”的状态。2、提问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犹如乐队的指挥者,起着主导作用。提问的效果好坏,与教师提问的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可以点名提问,也可以不点名提问。点名提问可以更多地引发被提问人的思考,调动被提问人思维的积极性。不点名提问,不需要具体的人来回答,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员思维,调动全体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可以单独提出一个问题,也可以提出几个“一连串”的问题,如果:one by one 或group by group。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

8、再次,可以只提问题没有引导,也可以提出问题后提供一些思路。对于简单一些的问题,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对于复杂一些的问题,可以提供一些思路,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最后,教师还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学员提不同的问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提一些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其学习动力。对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多提有难度的践相问题,使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效。下面是某老师在三年级新标准(第一册)课堂教学片段:T: Daming, Look at this, whats this?Daming: Its a chameleon.T: Do you like it?Daming: Yes,

9、I like it very much.T: Why do you like it?Daming: Erer(此时Daming答不上来了,教师又“启发”地问:)T: How do you think?Daming: MMT: Sit down! Let me tell you.本案例反映了我们的老师在英语教师在“提问”时的一些弊病,违背了课改 “面向全体学生” 的宗旨,该教师先以点名的形式,这是比较普遍方式,但教师不能把所有的提问只针对Daming一个人,这不仅使得该学生不知所措,对英语产生了压力和紧张,而且,还忽视了其他学生的存在。所以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

10、活运用多种方式,密切关注学生,让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任务。更不可“一问到底,穷追不舍”。3、提问的作用。提问的作用在于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理解的能力,因此老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启发性。我们知道,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提问不等于启发,好的提问才是会产生有启发性的价值和意义。提问过去的“满堂问”其实就是“满堂灌”的一种翻版,就会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负担,这与新课改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相悖的。因此,在提问时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创造力(2)兴趣性。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

11、趣,只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以愉快、友好、亲切的情感,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3)难易性。提问要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力争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而后其节目。”这就是说善用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旧导新,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理解层次的不断深入,逐步突破难点,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有的老师不注意难易问题的设计,往往只注意到more able students (接受能力强的

12、学生),忽视了less able students(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极少数调皮的“弱势者”就成了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旁观者”。这种教学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利的,也是不公平的。(4)适时性。设置问题时,教师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不同的目的的提问在教学中的安排有所不同。如:评价性也就是检测性提问一般安排在学习结束之后,提示性提问多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至于每种类型的提问需要相隔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时间有多长?这就要根据问题的难易而定,有时,由于时序的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如:小学新标准英语第二册,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 在学习Module前问,那就是提示性的问题,在学

13、习Module后提问就是检测性提问了。但是,激发性提问是由感而发的,所以较为随意,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机加以发挥。(5)鼓励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地思考,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激发兴趣,需要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所设计问题能够“投石激浪”。多用Youre excellent! Youre best.在注意鼓励性的同时,决不可忽视问题的真实性,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甚至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众所周知,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课题教学提问的成功与失败,并非看提了多少个问题,而是看提问是否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能力。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只要掌握了课堂提问的技巧,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朱慕菊. 2002.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张效民、禹明.2003.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3、黄艳明、李英:2003.英语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4、温满玉、苏剑芳:2005.课程实施与案例分析广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刘振东、赵国义:2003.新课程怎样评开明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