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有机溶剂的性质大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9054919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常见有机溶剂的性质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常见有机溶剂的性质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常见有机溶剂的性质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常见有机溶剂的性质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有机溶剂的性质大全(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溶剂的定义溶剂(solvent)这个词广义指在均匀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一种过量存在的组分。狭义地说,在化学组成上不发生任何变化并能溶解其他物质(一般指固体)的液体,或者与固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将固体溶解的液体。溶解生成的均匀混合物体系称为溶液。在溶液中过量的成分叫溶剂;量少的成分叫溶质。溶剂也称为溶媒,即含有溶解溶质的媒质之意。但是在工业上所说的溶剂一般是指能够溶解油脂、蜡、树脂(这一类物质多数在水中不溶解)而形成均匀溶液的单一化合物或者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这类除水之外的溶剂称为非水溶剂或有机溶剂,水、液氨、液态金属、无机气体等则称为无机溶剂。溶解现象溶解本来表示固体或气体物质与液体物质相混合,同时

2、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的一种过程。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是描述液体状态的一些物质之间的混合,金与铜、铜与镍等许多金属以原子状态相混合的所谓合金也应看成是一种溶解现象。所以严格地说,只要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相混合组成一个相的过程就可以称为溶解,生成的相称为溶液。一般在一个相中应呈均匀状态,其构成成分的物质可以以分子状态或原子状态相互混合。溶解过程比较复杂,有的物质在溶剂中可以以任何比例进行溶解,有的部分溶解,有的则不溶。这些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其影响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与溶解过程有关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相同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与不同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的相互关系(主要是范德华引力);分子的极性引起的分子缔合

3、程度;分子复合物的生成;溶剂化作用;溶剂、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溶解活性基团的种类和数目。化学组成类似的物质相互容易溶解,极性溶剂容易溶解极性物质,非极性溶剂容易溶解非极性物质。例如,水、甲醇和乙醇彼此之间可以互溶;苯、甲苯和乙醚之间也容易互溶,但水与苯,甲醇与苯则不能自由混溶。而且在水或甲醇中易溶的物质难溶于苯或乙醚;反之在苯或乙醚中易溶的却难溶于水或甲醇。这些现象可以用分子的极性或者分子缔合程度大小进行判断。纤维素衍生物易溶于酮、有机酸、酯、醚类等溶剂,这是由于分子中的活性基团与这类溶剂中氧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的纤维素衍生物在纯溶剂中不溶,但可溶于混合溶剂。例如硝化纤维素能溶于醇、醚混合溶

4、剂;三乙酸纤维素溶于二氯乙烷、甲醇混合溶剂。这可能是由于在溶剂之间,溶质与溶剂之间生成分子复合物,或者发生溶剂化作用的结果。总之,溶解过程能够发生,其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应低于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才有可能实现。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多少,彼此间存在着相对量的关系,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表示:质量分数即混合物中某一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符号为。物质B的质量分数(B)物质B的质量(mB)/溶液的质量(m)例如:氯化钠的质量分数(NaCl)15,即表示100g该溶液中含有NaCl15g。体积分数通常用于表示溶质为液体的溶液浓度(略)物质的量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溶质B的

5、物质物质的量或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mol),符号为C(略)。摩尔分数溶液中某一组分(溶质或溶剂)的摩尔分数,是指该组分的摩尔数与溶液中各组分的总摩尔数的比值。X1=n1/n1+n2式中:X1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mol);n1溶质的摩尔数;n2溶剂的摩尔数。溶剂的溶解能力判断溶剂的溶解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指溶解物质的能力,即溶质被分散和被溶解的能力。在水溶液中一般用溶解度来衡量,这只适用于溶解低分子结晶化合物。对于有机溶剂的溶液,尤其是高分子物质,溶解能力往往表现在一定浓度溶液形成的速度和一定浓度溶液的黏度,无法明确地用溶解度表示。因此,溶剂溶解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将物质分散

6、成小颗粒的能力;溶解物质的速度;将物质溶解至某一种浓度的能力;溶解大多数物质的能力;与稀释剂混合组成混合溶剂的能力。工业上判断溶剂溶解能力的方法有稀释比法、恒黏度法、黏度相图法、贝壳松脂丁醇(溶解)试验、苯胺点试验等。(略)溶剂的分类1. 按沸点高低分类低沸点溶剂(沸点在100C以下)这类溶剂的特点是蒸发速度快,易干燥,黏度低,大多具有芳香气味。属于这类溶剂的一般是活性溶剂或稀释剂。例如:甲醚、乙醚、丙醚、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丙酮等等中沸点溶剂(沸点在100-150C)这类溶剂用于硝基喷漆,流平性能好。例如:丁醇、异丁醇、戊醇、环己酮、丙酸戊酯、高沸点溶剂(沸点范围在150-2

7、00C)这类溶剂的特点是蒸发速度慢,溶解能力强,作涂料溶剂用时涂膜流动性好,可以防止沉淀和涂膜发白。例如:苄醇、糠醇、环己酮、乳酸乙酯、苯甲酸乙酯等等增塑剂和软化剂(沸点在300C)这类溶剂的特点是形成的薄膜粘结强度和韧性好。例如硝化纤维素用的樟脑,乙基纤维素用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聚氯乙烯用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2按蒸发速度快慢分类快速蒸发溶剂蒸发速度为乙酸丁酯的3倍以上者,如丙酮、乙酸乙酯、苯等。中速蒸发溶剂蒸发速度为乙酸丁酯的1.5倍以上者,如乙醇、甲苯、乙酸仲丁酯等。慢速蒸发溶剂蒸发速度比工业戊醇快,比乙酸仲丁酯慢,如乙酸丁酯、戊醇、乙二醇-乙醚等。特慢蒸发溶剂蒸发速度比工业戊醇慢,如乳

8、酸乙酯、双丙酮醇等。3.按溶剂的极性分类极性溶剂是指含有羟基或羰基等极性基团的溶剂。此类溶剂极性强、介电常数大,如乙醇等,极性溶剂可溶解酚醛树脂、醇酸树脂。非极性溶剂是指介电常数低的一类溶剂,如石油烃、苯等。非极性溶剂溶解油溶性酚醛树脂、香豆酮树脂等,主要用于清漆的制造。4.按化学组成分类有机溶剂(略)无机溶剂(略)5按工业应用分类(略)6.按溶剂用途分类略一些溶剂因为种种原因总是含有杂质,这些杂质如果对溶剂的使用目的没有什么影响的化,可直接使用。可是在进行化学实验和进行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时,必须将杂质除去。虽然除去全部杂质是有困难的,但至少应该将杂质减少到对使用目的没有防碍的限度。除去杂质的

9、操作称为溶剂的精制,故溶剂的精制几乎都要进行脱水,其次再除去其他的杂质。1溶剂的脱水干燥:溶剂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在溶剂制造,处理或者由于副反应时作为副产物带入的,其次在保存的过程中吸潮也会混入水分。水的存在不仅对许多化学反应,就是对重结晶,萃取,洗涤等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操作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溶剂的脱水干燥在化学实验中时重要的,又是经常进行的操作步骤。尽管在除去溶剂中的其他杂质时有时往往加入水分,但在最好还是要进行脱水,干燥。精制后充分干燥的溶剂在保存过程中往往还必须加入适当的干燥剂,以防止溶剂吸潮。溶剂脱水的方法有下列几种。(1)燥剂脱水这是液体溶剂在常温下脱水干燥最常用使用的方法。干燥

10、剂有固体,液体气体,分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以及金属&金属氢化物。干燥剂的性质各有不同,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干燥剂的特性&欲干燥剂的性质,才能有效达到干燥的目的。在选择干燥剂时首先要确保进行干燥的物质与干燥剂不发生任何反应;干燥剂兼做催化剂时,应不使溶剂发生不发生分解,聚合,并且干燥剂与溶剂之间不形成加合物。此外,还要考虑到干燥速度,干燥效果和干燥剂的吸水量。此外,还要考虑倒干燥速度,干燥效果和干燥剂的吸水量。在具体使用时,酸性物质的干燥最好选用酸性物质干燥剂,碱性物质的干燥用碱性干燥剂,中性物质的干燥用中性干燥剂。溶剂中有大量水存在的,应避免选用与水接触着火(如金属钠等)或者发热猛烈的

11、干燥剂,可以先选用氯化钙一类缓和的干燥剂进行干燥脱水,使水分减少后再使用金属钠干燥。加入干燥剂后应搅拌,放置一夜。温度可以根据干燥剂的性质,对干燥速度的影响加以考虑。干燥剂的用量应稍有过剩。在水分多的情况下,干燥剂因吸水吸收水分发生部分或全部溶解生成液状或泥状分为两层,此时应进行分离并加入新的干燥剂。溶剂与干燥剂的分离一般采用倾析法,将残留物进行过滤,但过滤时间太长或周围的湿度过大会再次吸湿而使水分混入,因此,有时可采用与大气隔绝的特殊的过滤装置。有的干燥剂操作危险时,可在安全箱内进行。安全箱在置有干燥剂,使箱内充分干燥(我知道是无水五氧化二磷),或吹入干燥空气或氮气。使用分子筛或活性氧化铝等

12、干燥剂时应添在玻璃管内,溶剂自上向下流动进行脱水,不与外界接触效果较好。大多数溶剂都可以用这种脱水方法,而且干燥剂还可以回收使用。常用的干燥剂有: 金属,金属氢化物Al,Ca,Mg:常用于醇类溶剂的干燥Na,K:适用于烃,醚,环己胺,液氨等溶剂的干燥。注意用于卤代烃时有爆炸危险,绝对不能使用。也不能用于干燥甲醇,酯,酸,酮,醛与某些胺等。醇中含有微量的水分可加入少量金属钠直接蒸馏。CaH:一克氢化钙定量与0.85克水反应,因此比碱金属,五氧化二磷干燥效果好。适用于烃,卤代烃,醇,胺,醚等,特别是四氢咲喃等环醚,二甲亚碸,六甲基磷酰胺等溶剂的干燥。有机反应常用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也是用此法进行干燥的

13、。LiAlH4:常用醚类等溶剂的干燥。 中性干燥剂CaS04,NaS04,MgSO4:适用于烃,卤代烃,醚,酯,硝基甲烷,酰胺,腈等溶剂的干燥。CuSO4: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含有5个分子的结晶水时变成蓝色,常用检测溶剂中微量水分。CuSO4适用于醇,醚,酯,低级脂肪酸的脱水,甲醇与CuSO4能形成加成物,故不宜使用。CaC2:适用于醇干燥。注意使用纯度差的碳化钙时,会发生硫化氢和磷化氢等恶臭气体CaCl2:适用于干燥烃,卤代烃,醚硝基化合物,环己胺,腈,二硫化碳等CaC12能于伯醇,甘油,酚,某些类型的胺,酯等形成加成物,故不适用。活性氧化铝:适用于烃,胺,酯,甲酰胺的干燥。分子筛:分子筛在水

14、蒸气分压低和味素高时吸湿容量都很显著,于其他干燥剂相比,吸湿能力非常大的。表31为各种干燥剂的吸湿能力比较(指常温下经足够量的干燥剂干燥的1升空气中残存水分的毫克数)。分子筛在各种干燥剂中,其吸湿能力仅次于五氧化二磷。由于各种溶剂的几乎都可以用分子筛脱水,故在实验室和工业上获得广泛的应用。干燥剂升干燥空气中的残留水分,mg再生温度,C五氧化二磷2x10-5-氢氧化钾(熔融)3x103-浓硫酸3x10-3-无水硫酸钙4x103230250氧化镁8x103-氢氧化钠(熔融)1.6x101-氧化钙2x101300无水氯化钙2x101-95硫酸3x101-无水硫酸铜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硅胶1.44001x

15、1042004001.8x1031806x103150 碱性干燥剂KOH,NaOH:适用于干燥胺等碱性物质和四氢咲喃一类环醚。酸,酚,醛,酮,醇,酯,酰胺等不适用。K2CO3:适用于碱性物质,卤代烃,醇,酮,酯,腈,溶纤剂等溶剂的干燥。不适用于酸性物质。BaO,CaO:适用于干燥醇,碱性物质,腈,酰胺。不适用于酮,酸性物质和酯类。酸性干燥剂H2SO4:适用于干燥饱和烃,卤代烃,硝酸,溴等。醇,酚,酮,不饱和烃等不适用。P2O5:适用于烃,卤代烃,酯,乙酸,腈,二硫化碳,液态二氧化硫的干燥。醚,酮,醇,胺等不适用。(2)分馏脱水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溶剂可以用分馏效率高的蒸馏塔(精馏塔)进行脱

16、水,这是一般常用的脱水方法。(3)共沸蒸馏脱水与水生成共沸物的溶剂不能采用分馏脱水的方法。如果含有极微量水分的溶剂,通过共沸蒸馏,虽然溶剂有少量的损失,但却能脱去大部分水。一般多数溶剂都能与水组成共沸混合物。(4)蒸发,蒸馏干燥进行干燥的溶剂很难挥发而不能与水组成共沸混合物的,可以通过加热或减压蒸馏使水分优先除去。例如,乙二醇,乙二醇丁醚,二甘醇乙醚,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甘油等溶剂都适用。(5)用干燥的气体进行干燥将难挥发的溶剂进行干燥时,一般慢慢回流,一面吹入充分干燥的空气或氮气,气体带走溶剂中的水分,从冷凝器末端的干燥管中放出。此法适用与乙二醇,甘油等溶剂的干燥。(6)其他在特殊情况下,乙

17、酸脱水克采用在乙酸中加入与所含水等摩尔的乙酐,或者直接加入乙酐干燥。甲酸的脱水可用硼酸经高温加热熔融,冷却粉碎后得到的无水硼酸进行脱水干燥。此外还有冷却干燥的方法。如烃类用冷冻剂冷却,其中水分结成冰而达到脱水目的。常用溶剂极性2007年04月29日星期日19:35在结晶和重结晶纯化化学试剂的操作中,溶剂的选择是关系到纯化质量和回收率的关键问题选择适宜的溶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选择的溶剂应不与欲纯化的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例如脂肪族卤代烃类化合物不宜用作碱性化合物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醇类化合物不宜用作酯类化合物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也不宜用作氨基酸盐酸盐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2. 选择的溶剂对

18、欲纯化的化学试剂在热时应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而在较低温度时对欲纯化的化学试剂的溶解能力大大减小。3. 选择的溶剂对欲纯化的化学试剂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或是溶解度甚大,在欲纯化的化学试剂结晶和重结晶时留在母液中,在结晶和重结晶时不随晶体一同析出;或是溶解度甚小,在欲纯化的化学试剂加热溶解时,很少在热溶剂溶解,在热过滤时被除去。4. 选择的溶剂沸点不宜太高,以免该溶剂在结晶和重结晶时附着在晶体表面不容易除尽。用于结晶和重结晶的常用溶剂有: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冰醋酸二氧六环、四氯化碳、苯、石油醚等。此外,甲苯、硝基甲烷、乙醚、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等也常使用。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

19、亚砜的溶解能力大,当找不到其它适用的溶剂时,可以试用。但往往不易从溶剂中析出结晶,且沸点较高,晶体上吸附的溶剂不易除去,是其缺点。乙醚虽是常用的溶剂,但是若有其它适用的溶剂时,最好不用乙醚,因为一方面由于乙醚易燃、易爆,使用时危险性特别大,应特别小心;另一方面由于乙醚易沿壁爬行挥发而使欲纯化的化学试剂在瓶壁上析出,以致影响结晶的纯度。在选择溶剂时必须了解欲纯化的化学试剂的结构,因为溶质往往易溶于与其结构相近的溶剂中“相似相溶”原理。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而难溶于非极性溶剂中;相反,非极性物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而难溶于极性溶剂中。这个溶解度的规律对实验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欲纯化的化学试剂

20、是个非极性化合物,实验中已知其在异丙醇中的溶解度太小,异丙醇不宜作其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这时一般不必再实验极性更强的溶剂,如甲醇、水等,应实验极性较小的溶剂,如丙酮、二氧六环、苯、石油醚等。适用溶剂的最终选择,只能用试验的方法来决定。下表可供选择溶剂时参考。物质的类别烃卤代烃醚胺酯溶解度大的溶剂疏水性烃、醚、卤代烃酯硝基化合物腈酮醇、二氧环己烷、冰醋酸醛酚酰胺醇、水醇羧酸磺酸盐rm亲水性水若不能选择出一种单一的溶剂对欲纯化的化学试剂进行结晶和重结晶,则可应用混合溶剂。混合溶剂一般是由两种可以以任何比例互溶的溶剂组成,其中一种溶剂较易溶解欲纯化的化学试剂,另一种溶剂较难溶解欲纯化的化学试剂。一般

21、常用的混合溶剂有:乙醇和水、乙醇和乙醚、乙醇和丙酮、乙醇和氯仿、二氧六环和水、乙醚和石油醚、氯仿和石油醚等等,最佳复合溶剂的选择必须通过预试验来确定。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极性最大)甲酰胺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乙酮正丁醇醋酸乙酯乙醚异丙醚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氯丙烷甲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庚烷煤油(极性最小),请参考!常用有机溶剂的物理常数溶剂mpbpD420UD20心Aceticacid乙酸171181.0491.37166.1512.91.68Acetone丙酮-95560.7881.358720.716.22.85Acetonitrile乙腈-44820.7821.

22、344137.511.13.45Anisole苯甲醚-31540.9941.51704.33331.38Benzene苯5800.8791.50112.2726.20.00Bromobenzene溴苯-311561.4951.55805.1733.71.55Carbondisulfide二硫化碳-112461.2741.62952.621.30.00Carbontetrachloride四氯化碳-23771.5941.46012.2425.80.00Chlorobenzene氯苯-461321.1061.52485.6231.21.54Chloroform氯仿-64611.4891.44584

23、.81211.15Cyclohexane环己烷6810.7781.42622.0227.70.00Dibutylether丁醚-981420.7691.39923.140.81.18o-Dichlorobenzene邻二氯苯-171811.3061.55149.9335.92.271,2-Dichloroethane1,2-二氯乙烷-36841.2531.444810.36211.86Dichloromethane二氯乙烷-95401.3261.42418.93161.55Diethylamine二乙胺-50560.7071.38643.624.30.92Diethylether乙醚-1173

24、50.7131.35244.3322.11.301,2Dimethoxyethane1,2-二甲氧基乙烷-68850.8631.37967.224.11.71N,N-DimethylacetamideN,N-二甲基乙酰胺-201660.9371.438437.824.23.72N,N-Dimethylformamide-601520.9451.430536.719.93.86N,N-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sulfoxide二甲基亚砜191891.0961.478346.720.13.901,4-Dioxane1,4-二氧六环121011.0341.42242.2521.60.45Etha

25、nol乙醇-114780.7891.361424.512.81.69Ethylacetate乙酸乙酉旨-84770.9011.37246.0222.31.88Ethylbenzoate苯甲酸乙酯-352131.0501.50526.0242.52.00Formamide甲酰胺32111.1331.4475111.010.63.37Hexamethylphosphoramide72351.0271.458830.047.75.54Isopropylalcohol异丙醇-90820.7861.377217.917.51.66isopropylether异丙醚-60681.36Methanol甲醇-

26、98650.7911.328432.78.21.702-Methyl-2-propanol2-甲基-2-丙醇26820.7861.387710.922.21.66Nitrobenzene硝基苯62111.2041.556234.8232.74.02Nitromethane硝基甲烷-281011.1371.381735.8712.53.54Pyridine吡啶-421150.9831.510212.424.12.37tert-butylalcohol叔丁醇25.582.51.3878Tetrahydrofuran四氢咲喃-109660.8881.40727.5819.91.75Toluene甲苯

27、-951110.8671.49692.3831.10.43Trichloroethylene三氯乙烯-86871.4651.47673.425.50.81Triethylamine三乙胺-115900.7261.40102.4233.10.87Trifluoroaceticacid三氟乙酸-15721.4891.28508.5513.72.262,2,2-Trifluoroethanol2,2,2-三氟乙醇-44771.3841.29108.5512.42.52Water水01000.9981.333080.13.71.82o-Xylene邻二甲苯-251440.8801.50542.5735

28、.80.62mp熔点bp沸点D密度nD折射率介电常数RD摩尔折射率,偶极矩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溶剂名称沸点(101.3kPa)溶解性毒性液氨-33.35C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液态二氧化硫-10.08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甲胺-6.3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二甲胺7.4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

29、低级烷相似乙醚34.6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戊烷36.1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二氯甲烷39.75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麻醉性强二硫化碳46.23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强刺激性溶剂石油脑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丙酮56.12与水、醇、醚、烃混溶低毒,类乙醇,但较大1,1-二氯乙烷57.28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局部刺激性氯仿61.15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中等毒性,强麻醉性甲醇64.5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中等毒性,麻

30、醉性,四氢呋喃66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吸入微毒,经口低毒己烷68.7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低毒。麻醉性,刺激性三氟代乙酸71.78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1,1,1-三氯乙烷74.0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溶剂四氯化碳76.75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乙酸乙酯77.112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低毒,麻醉性乙醇78.3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

31、微毒类,麻醉性丁酮79.64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毒性强于丙酮苯80.10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强烈毒性环己烷80.72与乙醇、高级醇、醚、丙酮、烃、氯代烃、高级脂肪酸、胺类混溶低毒,中枢抑制作用乙睛81.60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异丙醇82.40与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微毒,类似乙醇1,2-二氯乙烷83.48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高毒

32、性、致癌乙二醇二甲醚85.2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能溶解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气体的优良溶剂吸入和经口低毒三氯乙烯87.19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烃、汽油混溶有机有毒品三乙胺89.6水:18.7以下混溶,以上微溶。易溶于氯仿、丙酮,溶于乙醇、乙醚易爆,皮肤黏膜刺激性强丙睛97.35溶解醇、醚、DMF、乙二胺等有机物,与多种金属盐形成加成有机物高毒性,与氢氰酸相似庚烷98.4与己烷类似低毒,刺激性、麻醉性水100略略硝基甲烷101.2与醇、醚、四氯化碳、DMF、等混溶麻醉性,刺激性1,4-二氧六环101.32能与

33、水及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仍溶解能力很强微毒,强于乙醚23甲苯110.63不溶于水,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乙醚、冰醋酸、苯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麻醉作用硝基乙烷114.0与醇、醚、氯仿混溶,溶解多种树脂和纤维素衍生物局部刺激性较强吡啶115.3与水、醇、醚、石油醚、苯、油类混溶。能溶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低毒,皮肤黏膜刺激性4-甲基-2-戊酮115.9能与乙醇、乙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和动植物油相混溶毒性和局部刺激性较强乙二胺117.26溶于水、乙醇、苯和乙醚,微溶于庚烷刺激皮肤、眼睛丁醇117.7与醇、醚、苯混溶低毒,大于乙醇3倍乙酸118.1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混溶,不溶于二硫化碳及C1

34、2以上高级脂肪烃低毒,浓溶液毒性强乙二醇一甲醚124.6与水、醛、醚、苯、乙二醇、丙酮、四氯化碳、DMF等混溶低毒类辛烷125.67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醚、丙酮、石油醚、苯、氯仿、汽油混溶低毒性,麻醉性乙酸丁酯126.11优良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还可以用做萃取剂一般条件毒性不大吗啉128.94溶解能力强,超过二氧六环、苯、和吡啶,与水混溶,溶解丙酮、苯、乙醚、甲醇、乙醇、乙二醇、2-己酮、蓖麻油、松节油、松脂等腐蚀皮肤,刺激眼和结膜,蒸汽引起肝肾病变氯苯131.69能与醇、醚、脂肪烃、芳香烃、和有机氯化物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低于苯,损害中枢系统,乙二醇一乙醚135.6与乙二醇一

35、甲醚相似,但是极性小,与水、醇、醚、四氯化碳、丙酮混溶低毒类,二级易燃液体对二甲苯138.35不溶于水,与醇、醚和其他有机溶剂混溶一级易燃液体二甲苯138.5141.5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苯、烃等有机溶剂混溶,乙二醇、甲醇、2-氯乙醇等极性溶剂部分溶解一级易燃液体,低毒类间二甲苯139.10不溶于水,与醇、醚、氯仿混溶,室温下溶解乙睛、DMF等一级易燃液醋酸酐140.0邻二甲苯144.41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一级易燃液体N,N-二甲基甲酰胺153.0与水、醇、醚、酮、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等混溶,溶解能力强低毒环己酮155.65与甲醇、乙醇、苯、丙酮、己烷、乙醚、硝基苯、石油脑、

36、二甲苯、乙二醇乙酸异戊酯、二乙胺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有麻醉性,中毒几率比较小环己醇161与醇、醚、二硫化碳、丙酮、氯仿、苯、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混溶低毒,无血液毒性,刺激性N,N-二甲基乙酰胺166.1溶解不饱和脂肪烃,与水、醚、酯、酮、芳香族化合物混溶微毒类糠醛161.8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混溶,部分溶解低沸点脂肪烃,无机物一般不溶有毒品,刺激眼睛,催泪N-甲基甲酰胺180185与苯混溶,溶于水和醇,不溶于醚一级易燃液体苯酚(石炭酸)181.2溶于乙醇、乙醚、乙酸、甘油、氯仿、二硫化碳和苯等,难溶于烃类溶剂,65.3以上与水混溶,65.3r以下分层高毒类,对皮肤、黏膜有强烈

37、腐蚀性,可经皮吸收中毒1,2-丙二醇187.3与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低毒,吸湿,不宜静注二甲亚砜189.0与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甘油、乙醛、丙酮乙酸乙酯吡啶、芳烃混溶微毒,对眼有刺激性邻甲酚190.95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参照甲酚N,N-二甲基苯胺193微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与醇、醚、氯仿、苯等混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抑制中枢和循环系统,经皮肤吸收中毒乙二醇197.85与水、乙醇、丙酮、乙酸、甘油、吡啶混溶,与氯仿、乙醚、苯、二硫化碳等男溶,对烃类、卤代烃不溶,溶解食盐、氯化锌等无机物低毒类,可经皮肤吸收中毒对甲酚201.88参照

38、甲酚参照甲酚N-甲基吡咯烷酮202与水混溶,除低级脂肪烃可以溶解大多无机,有机物,极性气体,高分子化合物毒性低,不可内服间甲酚202.7参照甲酚与甲酚相似,参照甲酚苄醇205.45与乙醇、乙醚、氯仿混溶,20C在水中溶解3.8%(wt)低毒,黏膜刺激性甲酚210微溶于水,能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低毒类,腐蚀性,与苯酚相似甲酰胺210.5与水、醇、乙二醇、丙酮、乙酸、二氧六环、甘油、苯酚混溶,几乎不溶于脂肪烃、芳香烃、醚、卤代烃、氯苯、硝基苯等皮肤、黏膜刺激性、惊皮肤吸收硝基苯210.9几乎不溶于水,与醇、醚、苯等有机物混溶,对有机物溶解能力强剧毒,可经皮肤吸收乙酰胺221.

39、15溶于水、醇、吡啶、氯仿、甘油、热苯、丁酮、丁醇、苄醇,微溶于乙醚毒性较低六甲基磷酸三酰胺233(HMTA)与水混溶,与氯仿络合,溶于醇、醚、酯、苯、酮、烃卤代烃等较大毒性喹啉237.10溶于热水、稀酸、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二硫化碳等中等毒性,刺激皮肤和眼乙二醇碳酸酯238与热水,醇,苯,醚,乙酸乙酯,乙酸混溶,干燥醚,四氯化碳,石油醚,CC14中不溶毒性低二甘醇244.8与水、乙醇、乙二醇、丙酮、氯仿、糠醛混溶,与乙醚、四氯化碳等不混溶微毒,经皮吸收,刺激性小丁二睛267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二硫化碳、己烷中等毒性环丁砜287.3几乎能与所有有机溶剂混溶,除脂肪烃外能溶解大多数有机物甘油290.0与水、乙醇混溶,不溶于乙醚、氯仿、二硫化碳、苯、四氯化碳、石油醚食用对人体无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