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研究生入学-专硕教育学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9(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99031296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研究生入学-专硕教育学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9(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研究生入学-专硕教育学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9(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研究生入学-专硕教育学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9(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22研究生入学-专硕教育学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9(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研究生入学-专硕教育学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9(附答案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研究生入学-专硕教育学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附答案解析)1. 问答题:论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答案: 本题解析:(1)教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升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2)社会发展的本性需要尽可能多方面发展的工人,于是,客观上一方面要求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起来,使工人尽可能受到适应劳动职能变更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培养能多方面发展的劳动者。 (3)由于机械大工业生产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这就为通过科学这一中介,将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地相结合提供了基础。 (4)综合技术教育使儿童和少年了

2、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 种生产的最简单工具技能的现代教育内容,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重要的纽带”。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尽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 “结合”不能不受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只有彻底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才能实现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 问答题:“庚款兴学答案: 本题解析: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付各国战争赔款共计白银4.5亿两,从 1902年到1940年分39年还清,本息总计达 9亿多两,因事出中国庚子年,史称“庚子赔款”。1906年,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提醒美国政府,应

3、当采用一种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发展。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从1909年起,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并和中国政府达成默契,以所退庚款发展留美教育。美国的这一举动后来被部分相关国家仿效,这就是所谓的庚款兴学”或“退款兴学3. 问答题:贝尔-兰喀斯特制答案: 本题解析:19世纪上半期,初等教育主要由宗教团体和慈善机关办理,教育质量低劣,学校和入学人数严重不足。由于师资匮乏,当时还盛行过导生制学校。它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喀斯特所创,又称贝尔-兰喀斯特制。其基本方法是教师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充任导生,教师先对

4、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数额可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奇缺的压力。但采用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因此,它最终被人们抛弃了。4. 问答题:请举例说明教师威信对教育成效的影响。答案: 本题解析:教师威信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所产生的众望所归的心理效应,把教育和教学对象紧密聚集在自己周围,是进行双向交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威信体现着对学生的凝集、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教师威信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赫尔巴特说:“绝对必要的是教师要有极大的威信,除了这种威信外,学生不再重视任何其他意见。”可以从构成威信的三个方面分

5、别论述教师威信对教学成效的影响:(1)人格威信对教学成效的影响。教师表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爱岗奉献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威信的重要来源。教师在教学和日常交往中变现出来的认真负责、维护和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人格以及以身作则的行为范式,不仅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会带来信服和敬重的威信感。(2)学识威信对教学成效的影响。学识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虽然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知识观,但知识对人及人格的重要意义从来都没有被否定,因而,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素养。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乃至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给学生树立现实的榜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影响

6、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3)情感威信。一个教师如果对他的学生既当老师,又做朋友,爱生如子、平等相待,从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予以关心爱护,学生就会产生信赖感。如果教师对学生怀着真挚的情感,为人谦逊,态度和蔼,就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在有了信赖感和亲切感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就增强,教师的威信也就会无形地得到提高。5. 问答题:科举答案: 本题解析:科举又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考试的形式主要有贴经、墨义、策问和杂文等。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

7、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都严重束缚了应考者的思想,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科举考试来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完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6. 问答题: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答案: 本题解析:(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人

8、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他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是全面关心的,他又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4)学校教育是制度化、规范化、规律化、专门化的教育,它可以让青少年迅速而有效地掌握各方面专业的技能,比起家庭教育、自学、社会教育的诸多局限性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5)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而学校是传播和创造知识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是一个人踏上社会所必不可少的。(6)当今的劳动和社会分工,无不是以一个人的能力技能来分配的,而学校就是专门提供这种

9、人才的场所。因而年青一代接受学校教育,也是他们优化职业选择的必由之路。7. 问答题: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答案: 本题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他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这种学习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而进行的,其结果是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是同化、同化实质上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知识或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及其联系方式不同,划分了三种同化模式:(1)下位学习。当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观念时,新旧观念(或知识)之间构成类属关系,或

10、称为下位关系。这是新1日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称为“下位学习”。(2)上位学习。当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概念,新的学习要在几个原有概念的基础上设置一个包摄性更广、概括水平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就产生“上位学习”。(3)并列结合学习。当新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的观念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上位关系,而只是并列关系,这种学习称为并列结合学习8. 问答题:雄辩术原理答案: 本题解析:这是昆体良的代表性教育著作: 大约公元88年,昆体良退休不再从事教学工作,专门从事写作,他出版了几本著作其中一篇名为罗马演讲术衰微的原因的论文已经佚失。退休后,他开始了另一部著作的写作,总结古希腊教育思想

11、和自己在修辞学和教育领域的学识和经验,即12卷的巨著雄辩术原理。根据昆体良的说法, 它是在两年里完成的,可能是公元90-92 年,并在几年后出版。这既是修辞学的教程,也是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是系统的教学方法著作。雄辩术原理这部著作既是他自己约二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又是古代希腊、罗马教育经验的集大成者。9. 问答题: 联系实际说明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答案: 本题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知识对另一种知识学习的影响,既有先前的知识对后续知识学习的影响,也有后续学习的知识对先前知识的影响。教育系统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接受和掌握经验,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与品德。迁

12、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可靠标志。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掌握和应用学习迁移的规律,以提高教学成效。具体而言,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从以下各个方面着手:(1)在每个新的单元教学之前为学生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如有可能可让学生一起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并要学生了解某一阶段学习的目标。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对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已有知识形成联想,即有一个先行组织者,会有利于迁移的发生。(2)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材的编排上,要注意在各个教学单元相对独立的前提下,体现出各单元和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前后衔接,切记造成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割裂。(3)各派迁移理论各有价值,因此

13、在教学中要分清教材内容是易于产生共同要素的迁移还是原理、时间的迁移。如果在学习的新知识与已经学习的知识间有共同要素或成分,可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共同要素进行学习。(4)一方面,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概括化的原理,培养和提高其概括总结的能力,充分利用原理、原则的迁移。另一方面,在讲解原理、原则时,要举最大范围的例子,枚举各种变式,使学生正确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去观察、实践原理、原则;条件不允许或无法亲自观察实践的,教师也应利用直观教具或生动的教学语言等,让学生可能地增加感性认识。总之要将所学和所用的情景联系起来。(5)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布朗

14、等人在阅读理解的实验中,用矫正性反馈训练法教给学生元认知策略,结果不仅使学生对阅读理解正确反应的百分数明显提高,而且是其学到的元认知策略迁移到了他们的常规课堂的其他学习当中。所以,帮学生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从而促进学习和知识的迁移。10. 问答题:马礼逊学堂答案: 本题解析:马礼逊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1839年底,被命名为“马礼逊学堂的中国第一所西式学校在澳门正式开学,开创了教会在华办学的先声。课程有国文、英文、算术,后增加代数、几何、历 史、地理、生理、音乐等,主持校务者为美国人布朗(W. R. Brown)。第一批共招收 6名学生,都是穷人子弟,我国最早的留学生容闳和第一个西医黄宽就在其中。马礼逊 学校是一所专门为华人开办的学校,它以丰富的西学课程充实了在此求学的中国青年, 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形成了他们的近代社会观念的基础。有些人从此出发,成为近代中国不可多得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