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套卷8(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住在****她 文档编号:99031284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套卷8(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套卷8(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套卷8(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套卷8(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套卷8(含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1. 问答题:阿米巴痢疾鉴别诊断答案: 本题解析:1细菌性痢疾 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血便为特征,左下腹明显常见。血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粪便检查有大量红、白细胞,培养可见痢疾杆菌。2细菌性食物中毒 由于进食细菌及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有集体进食同一食物及在同一潜伏期内集体发病的病史;急性起病,有恶心、呕吐、脐周压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表现;确诊有赖于从患者呕吐物、粪便及可疑食物中检出同一病原菌。3血吸虫病 有疫水接触史,急性者有发热、尾蚴皮炎、腹痛、腹泻、肝大,黏液血性便,每日10次以下。血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显著

2、增多。慢性与晚期患者,有长期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肝脾大、血便,便检出血吸虫虫卵或孵出毛蚴,血血吸虫循环抗原或抗体阳性。4肠结核 长期低热、盗汗、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多数患者有原发性结核灶存在。5直肠癌、结肠癌 直肠癌常有黏液血便;左侧结肠癌常有排便习惯改变,右侧结肠癌有不规则发热、贫血。晚期可扪及腹部包块。结肠镜检查和钡剂灌肠有助诊断。6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表现与阿米巴病相似,粪便多次病原体检查阴性,血清阿米巴抗体阴性,结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2. 问答题:病例摘要:男性,12岁,学生,因3天来高热、头痛伴呕吐于某年12月25日来诊。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高热达39C以上,伴畏冷

3、和寒战,同时出现剧烈全头痛,多次喷射性呕吐,吐出食物和胆汁,其中不带血,无上腹部不适,进食少,二便正常。既往无胃病和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所在学校有类似患者发生。查体:T39.5,P112次分,R23次分,BP120/80mmHg。急性热病容,神志清楚,皮肤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咽充血(+)扁桃体(-)。颈有抵抗,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肢不肿,Kernig征(+),Brudzinski征(+),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Hb130g/L,WBC15.410/L,N90%,L10%,PLT16010/L;尿常规(-);粪便常规(-)。答案: 本题

4、解析:1诊断及诊断依据(1)诊断本例初步印象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型)。(2)诊断依据1)病史中12月25日(冬春季)发病,呈急性起病,高热,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有流行病学史(学校有类似患者)。2)查体见皮肤出血点和脑膜刺激征。3)血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增高。2鉴别诊断(1)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无明显季节性,在体内常有其他部位感染,如肺炎球菌性脑膜炎者常有肺炎,葡萄球菌性脑膜炎者可有皮肤脓疖等。最重要鉴别是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2)结核性脑膜炎 呈亚急性起病,有结核病接触史或体内已有结核(如肺结核),脑脊液特点和有结核菌最具鉴别价值。(3)病毒性脑膜炎 起病稍缓,全身中毒

5、症状较轻,脑脊液检查有助鉴别。3进一步检查 根据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为确诊应作:(1)腰椎穿刺 测压力,脑脊液外观、常规、生化、细菌学检查(培养和涂片)。(2)血培养 可有脑膜炎球菌生长。(3)X线胸片 除外肺部炎症和结核。4治疗原则(1)病原治疗首选大剂量青霉素,并可用氯霉素及第三代头孢菌素。(2)对症治疗降温和降颅压等。3. 问答题:居民漏报调查答案: 本题解析:(一)调查目的一个地区法定传染病报告虽然代表该地区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水平,但由于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分布配备、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等因素不同,患传染病后及时就诊情况也不同,传染病或多或少都有一定数量漏报。因此,在疾

6、病监测中定期进行漏报调查,以校正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准确掌握疫情真实动态,了解漏报的原因,区分就诊漏报与漏诊漏报,从中寻求减少各种漏报的方法,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二)调查内容首先确定漏报调查所要调查的传染病种类,可以调查某一种、某几种或全部法定传染病。按照调查制定的诊断标准和所规定的调查时间范围,对确定的调查对象患某种、某几种或全部传染病的发病日期、就诊日期、主要症状、就诊诊断、未就诊原因等进行询问调查,区分就诊漏报与漏诊漏报。(三)调查方法我国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一般采取两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把调查地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片,每片抽查若干地段(乡),每个地段(乡)抽查若干个

7、居委会(村)。抽样人数与当地传染病总发病率有关,要求能查出100例以上法定传染病。例如某地传染病总发病率为200010万,我们希望查出100例传染病患者,调查人数为100例,除以发病率即100/(2000/10万)=5000人,即需要调查5000人。(四)调查指标确定漏报调查中的统计指标有:漏报率、估计发病率、总漏报率、漏诊率、迟报率等。(五)调查表设计可设计为集体调查表。表中应注明被调查区、县、街、乡、调查日期等一般项目。调查表中应包括编号、户主姓名、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日、所患疾病名称、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就诊日期、就诊单位、未就诊原因、备注;每张调查表应记录调查者、调查日期。(六)调查

8、步骤完成调查设计后,确定调查地区,了解该地区总人口数、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包括所调查病种的报告发病率);对调查进行质量控制,统一标准(如疾病诊断标准等);培训调查员;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情况修订调查计划;调查过程中注意质量控制;统计分析并写出调查报告。(七)资料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指标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两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由于抽样误差的存在,对这种抽样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应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八)报告提纲撰写和主要内容调查报告应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时间,调查内容,调查对象,选用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讨论,对今后此项工作的建议。4. 问答题:饮用水污染事件

9、调查答案: 本题解析:在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增加污染来源调查及人群健康状况调查。1污染来源调查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污染源分布的调查:应与城建部门、各有关工业主管部门以及商业、供销等部门取得联系,共同完成此项工作。根据污染源的分布和类型进行调查。1)多污染源:地面水有时受到某一城市或工业区的多种污染物污染。为此,应调查该地区工业的总体布局,排放大量废水的主要企业的种类、性质、规模、排放量等;生活污水的处理及排放情况,生活垃圾日产量、处理方式及效果,渗滤液的处理,处理厂所卫生防护情况以及水源的关系等。对水源周围所施用的农业化学物种类、数量,对土壤的污染情况以及是否用污水灌溉等进行调查

10、。2)单一污染源:供水水质的突然改变,除雨水冲刷等自然因素外,多是某一排污单位所致。调查内容包括排污单位的一般情况,若是厂矿企业,需调查企业所用的原材料,主、副产品及产生工业废水的工艺流程等;工业用水总量、水源水质、废水排放总量、有害物质的种类及其浓度;废水排放方式及其排放点的位置;废水综合利用情况、净化设施的类型及效果。(2)污染途径的调查:污染物污染地面水的途径一般是经水渠(沟、塘)、河流等流入。有时是当事人直接向水体倾倒或经地下暗沟(管)或深井渗漏所致,也有由于地面径流和农田排水造成的污染,以及雨水冲刷沿岸废渣堆场、垃圾站、化粪池等造成的污染。(3)污染物种类和性质的调查:地面水遭受污染

11、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二是居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此外,医院污水也是地面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常见的污染物种类和来源见表2-21。2饮用水污染状况调查 首先应了解饮用水被污染的时间、地点,并在出现饮用水污染的地区及时采集水样。根据出现的健康危害情况以及饮用水水质感官性状,初步进行可疑污染物检测;同时需要考虑整个水源地的集水区域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合理设置采样点,及时准确的了解污染状况及各种有害物质的动态变化。为合理确定采样点,还应进行基础资料的收集,包括当地的水文、气候、地质、地貌特征,污染源分布及排污情况、水资源的用途和水源保护区的情况等,并收集历史水质资料。由于水污染

12、调查多是在管网水质改变后进行,被污染的水源水体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旨在追溯污染来源的检测就有一定难度。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水源类型实施不同做采样工作。其中监测点及监测断面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保证采集的水样具有代表性,能真实地反映水质的时空变化。对污染物连续排放的,在掌握了排放规律并结合水源水文特点后,可在受污染水体增加采样点密度,提高采样频率。如在每个时点或间隔2h、4h,连续24h、48h、72h采样。3人群健康危害调查 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一般采用环境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由于水体污染物浓度一般较低,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多为长期、缓慢的过程,且人们对污染物效应的敏感性

13、不同,因此,应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环境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现况调查、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调查。通过收集饮用水污染地区居民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及某些健康损害的资料,与其他基本情况类似的非污染地区居民健康状况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饮用水污染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1)水污染区域内居民健康损害或病症的描述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当某一区域供水水质发生改变并造成危害时,应及时根据有关医疗单位初诊病例及人户调I查情况进行病症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群分布分析,并与对照区比较,计算病症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判断饮水污染引起居民发病率增高的可能性。(2)特定居民

14、生物材料检测:可采集患者排泄物(呕吐物、粪便等)、血液、乳液、头发、指甲等进行分析,了解污染物在体内蓄积情况,并对对照组同时进行采样分析。(3)进行病因、死因分析:采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所调查的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查找有统计学意义的病因、死因。饮用水污染所致急性健康危害常常为短时间内出现集聚性患者,即在某一供水范围内的集体单位、学校或社区居民,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多例具有共同特点的健康损害或病症的现象。一般由共同的污染源、传播途径或因素引起。因此,饮用水污染案例中,对集聚性患者的健康危害调查极其重要。一般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病症起因线索调查:1)居民对水质改变的反映:由饮用水水质改变引起的社区集聚

15、性患者事故发生时,居民可能首先察觉到的是水质的感官变化。询问居民对水质的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色、嗅、味的异常情况以及饮用后的反应等,可为追查原因提供重要线索。2)首发病例的饮水情况:调查首发病例家中的取水地点、取水工具、蓄水器具等的卫生状况及其饮水习惯,发病前后的饮水、饮食情况等,并尽可能在第一时间采集患者家中水样进行分析。3)患者症状、体征及临床诊断:集聚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大同小异,可根据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迅速作出初步诊断。调查时,既要尊重临床的诊断,又要亲自观察核实,注意患者所表现出的流行病学特征,是否符合初步诊断的疾病的流行规律。必要时,可查阅病历、化验记录、采集生物标本

16、做进一步检验,进行临床会诊,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确定诊断。4)病例发展、蔓延及分布与供、用水关系:对单位、学校和社区等不断发生或已发生的全部病例或疑似病例,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分析病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特点,绘制供水网络与病例分布图。结合水源、供水单位的卫生学调查,注意水源突发性污染的可能性(如近期是否发生暴雨、取水口上游是否有事故性排放发生等);调查水厂制水工艺及运行、自检记录,排除厂内污染的可能性;对当地供水进行分析,如为集中式供水,则对出厂水和病例发生区域管网水进行水质分析,结合对典型饮水点(如患者家庭、邻居等)的水质分析,判断病例与饮水的关系。5)病例初步分析与供水对策调整:经

17、过上述调查,如认为集聚性患者为水质污染所致,则应对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统计分析,同时,对供水系统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停止向居民供给已受污染或水质尚不确定的饮水,责成供水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查找水质污染的环节和原因,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水处理工艺和临时供水措施。5. 问答题:调查方法与调查表设计答案: 本题解析:1调查方法 现在常用的膳食调查方法分为前瞻性和回顾性两类,前者包括称重法、查账法和化学分析法;后者包括24h膳食回顾法、膳食史法和食物频率问卷法。人群营养调查的样本选取应遵循随机原则,可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方法。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调查采用的是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18、2调查表设计 设计调查表应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明确调查目的并将其具体化到指标,确定调查目的时应注意是要了解总体参数还是研究相关关系。指标要精选,尽量用客观、灵敏、精确的定量指标。(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现场: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的任务和目的,确定本次调查的范围及需要调查对象的总体。调查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的全部职工或者特定人群。调查现场是指所要调查对象总体所在的具体地点,即在调查中要进行调查研究的具体承担地点。调查现场可以是家庭、食堂、某社区、某村和某县等。3调查内容 把调查课题和目的详尽分解为条款,并将其转化为调查内容,即把已经确定了的调查课题进行概念化和具体化。

19、把调查内容转化为调查表,根据调查内容设计表格和问题。6. 问答题:餐后2小时血标本的采集方法答案: 本题解析:在对调查对象进行糖尿病的诊断时,需同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此时需要采集调查对象的餐后2h血标本。具体方法是:早晨79时开始,受试者空腹(禁食8h以上)取血后,口服溶于200300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75g,如用1分子水葡萄糖则为82.5g;儿童则按每公斤体重1.75g,总量不超过75g,糖水在5min内服完;从服第一口糖水开始计时,至2h取血,取血方法与空腹采血相同;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试验前3天内,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少于150g;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试验

20、结果的药物。7. 问答题:血清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答案: 本题解析:参考值0.942.0mmol/L。临床意义降低具有临床意义,HDL-C与TG呈负相关系,HDL-C降低见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肝脏损害、肾病综合征。8. 问答题:胸部的体表标志答案: 本题解析:胸部体表的一些骨骼标志、自然陷窝和人工的划线或分区可用来标记胸部脏器的位置和轮廓,也可用描述体征的位置和范围,还可以用于记录穿刺或手术的部位,因此掌握这些体表标志十分重要。1主要自然陷窝(1)腋窝(左、右)为上肢侧与胸壁相连的凹陷(2)胸骨上窝为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正常人气管位于其后。(3)锁骨上窝(左、右

21、)为锁骨上方的凹陷部,相当于两肺肺尖的上部。(4)锁骨下凹(左、右)为锁骨下方的凹陷部、下界为第3前肋骨下缘。相当于两肺上叶肺尖的下部。2主要骨骼标志(1)胸骨上切迹位于胸骨柄的上方。正常情况下气管位于切迹正中。(2)胸骨柄为胸骨上端略呈六角形的骨块。其上部两侧与左右锁骨的胸骨端相连接,下方则于胸骨体相连。(3)胸骨角又称Louis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4)肋骨共12对,肋骨除锁骨和肩胛骨掩盖部分外,大多能在胸壁扪及。第11和12肋骨不与胸骨相连,称为浮肋。(5)肋间隙为两个肋骨之间的空隙。(6)剑突位于胸骨体下面,呈三角形,其底部与胸骨体相连。(7)肩

22、胛骨位于后胸壁第28肋骨之间。肩胛骨呈三角形,其下部尖端为肩胛下角。被检查者取坐位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可作为第7或第8肋骨水平的标志。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8)肋脊角为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其前为肾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3人工垂直划线标志和分区(1)前正中线为通过胸骨正中的垂直线,即胸骨柄上缘的中点到剑突中央的垂直线。(2)锁骨中线(左、右)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中点到剑突中央的垂直线。(3)胸骨线(左、右)为沿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4)腋前线(左、右)为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垂直线。(5)腋后线(左、右)为通过腋窝后皱襞沿后侧胸壁向下垂直线。(6)腋

23、中线(左、右)为自腋窝顶端于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向下的垂直线。(7)肩胛线(左、右)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脊柱平行的垂直线。(8)后正中线为通过脊椎棘突,或沿脊柱正中下行的垂直线。(9)肩胛上区(左、右)为肩胛区以上的区域,其外上界为斜方肌的上缘。相当于上叶肺尖的下部。(10)肩胛下区(左、右)为两肩胛下角的连线与第12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11)肩胛间区(左、右)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12)肩胛区(左、右)为肩胛冈以下肩胛下角以上、肩胛骨内缘以外的区域。9. 问答题:接种率调查答案: 本题解析:(一)调查目的接种率调查有利于弥补

24、接种率常规报告的不足,正确评价免疫接种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免疫空白,以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有利于督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接种单位按照国家的有关规程和规范要求开展工作;有利于评价各地计划免疫工作完成情况。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定期或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进行抽样调查。(二)调查内容根据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的疫苗种类,如国家免疫规划五苗覆盖率调查或某种疫苗接种率调查等。调查内容有适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的合格接种率和五苗全程覆盖率,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卡介苗瘢痕率等。如五苗接种

25、率调查,调查对象为12月龄儿童,通过查看接种记录,记录被调查儿童疫苗的接种日期,查看卡介苗接种瘢痕。并根据判断标准,判断是否为合格接种,计算所调查疫苗的接种率。注:同时符合以下5项标准者,判为合格接种:(1)免疫起始月龄正确;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乙肝疫苗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2)针次间隔正确;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乙肝疫苗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58月、龄)接种。第1剂和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和第3剂的间隔应60天。(3)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4)有准确的出生和接种

26、年、月、日、接种单位和接种者的记录。(5)家长承认或预防接种卡、册、证记录相符。(三)调查方法评价县级以上单位接种率采用组群抽样法或称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评价乡级接种率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法。县级以上单位接种率组群抽样,要求随机选择30个抽样单位(组),每个抽样单位不少于7名对象,共210名。(四)调查指标确定适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的合格接种率和五苗全程覆盖率,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卡介苗瘢痕率等。(五)调查表设计可使用集体调查表。根据调查目的确定具体内容、项目和要求设计调查表。表中应注明被调查区、县、街、乡、调查日期等一般项目。调

27、查表包括编号、儿童姓名、家长姓名、出生年、月、日、被调查的疫苗接种日期、卡介苗接种瘢痕、合格与否、禁忌证、未接种原因、不合格接种原因,备注、调查者、调查日期等项目,并应有填表说明。(六)调查步骤根据调查计划,按照抽样法要求,确定调查点,培训调查人员,统一调查标准,进行预调查和正式调查。按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写出评价报告。(七)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及分析1评价指标(1)适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2)单项疫苗接种率;(3)五苗全程接种率;(4)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及时率;(5)卡介苗的瘢痕率。2评价内容及分析(1)接种率完成情况;(2)调查接种率是否达到国家规定要求;(3)未接

28、种原因,不合格接种原因;(4)影响接种率的主要原因;(5)与以前接种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进展情况;(6)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情况。(八)报告提纲撰写和主要内容调查报告应包括调查自的,调查时间,调查内容,调查对象,选用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讨论,对今后此项工作的建议等项内容。10. 问答题:室内空气卫生调查概述答案: 本题解析:室内主要指住宅居室内部环境,但从广义上也包括了各种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办公场所。当前,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和室内空气质量研究已经成为环境卫生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的现场调查对了解和掌握某一特定室内的空气污染状况及其对室内人员的健康效应,保护人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制定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和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255)为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