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校“151工程”项目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9008915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东省高校“151工程”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校“151工程”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校“151工程”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校“151工程”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校“151工程”项目(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3页 共14页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立 项 申 请 书项目名称: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 项目主持人: 陆 志 峰 所在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通讯地址: 广州市东风东路729号 申报日期: 2004年3月 制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广东省高等教育电化教育中心填 写 说 明1“151工程”项目专题学习网站、专业资源库、基于网上教改试验项目均填写此表。2省“五个一百”工程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为主持过省“五个一百”工程项目并已结题;B为主持省“五个一百”工程项目但未结题;C为

2、参与省“五个一百”工程项目;D为未参与省“五个一百”工程项目。申报人须在“省五个一百工程完成情况”一栏上填写序号“A、B、C、D”即可。属“A”的要提供结题证书复印件。3本表“三”中,专题学习网站、专业资源库项目填写“项目的研制开发内容、技术路线”,基于网上教改试验项目填写“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4本表用计算机输入打印或钢笔认真如实填写。5本表按规定时间一式三份报送至广东省高等教育电化教育中心,地址:广州市石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原电教楼)512室,邮编:510631。联系电话:(020)85211396,联系人:余红。一、 主持人基本情况 姓 名陆志峰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

3、64年6月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研究专长网络技术与知识库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最后学位硕士省“五个一百”完成情况D工作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联系电话13609030192通讯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29号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邮政编码510090电子信箱zhifenglu主持人“九五”以来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以及完成情况项目来源课题名称批准时间完成情况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电子产品可回收性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2003年在研主持人本人近三年来完成的主要成果尤其是教学资源开发与教育科研方面的主要成果(注明刊物的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1、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

4、1.82、 “计算机文化基础”( Windows XP与Office XP)教材。中山大学出版公司。2003.83、 B+树阶数m的最优选取。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2年第19卷第7期。P57P614、 鉴定古陶瓷的专家系统。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1年第23卷第4期。P86P895 、分层多目标最优化进化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 第38卷 第15期。P36P38课题组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分工冯永晋助教计算机学院网络开发技术教学资源建设及教学模式实施邝翠珊助理工程师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技术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制定研究计划张静讲师计算机学

5、院数据库技术教学模式的实施张海笑工程师计算机学院数据库技术教学设计与分析江志文讲师计算机学院网络开发技术教学设计与分析姚一鸣助工实验中心网络实验技术网上信息资源检索杨继赢工程师实验中心网络实验技术网上教学信息的收集、处理经费类别(资助或自筹)资助预计完成时间2006年6月1、项目论证:项目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项目提出的背景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已成为一种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校的所有专业普遍开展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迫切要求掌握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和

6、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较熟练地使用一种文字编辑软件进行文字编辑工作,学会并熟练掌握一种中文输入法,初步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初步学会使用文稿演示软件制作演示文稿,并具有互联网的上网知识等。 随着E-learning(网络化学习)概念的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等学校不断扩大招生,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各级教育部门对高校的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的教学条件在改变,生源的素质在改变,我们的教学不可避免地面对新的挑战,面临着新的挫折和调整,这就越益需要我们注重教学体系的诸种因素,

7、以完善与规范这个教学体系的运行操作。我们应把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来看待;应加快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建立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考核体系。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十分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比较娴熟地在计算机上运用。因此,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非常必要的。(2)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进传统的教学中,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构建一套基于网络资源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模式。2、以学生自我学习为本,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

8、创新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学生;3、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学习模式。4、对现有的教材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适应新的教学模式,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5、设计使用方便的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6、如何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7、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增多,出现大班上课,如何解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2本项目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目前,在国内外,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相当普遍,但是在这一范畴中,大多数都是相对局限于被动式的辅助工作。这都不利于对教学目标的控制与实现,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发散思维。基于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现代教学改革的趋势,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已经向

9、能动式发展,这就是要求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学。而鉴于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局限性,即空间、速度以及运行能力的局限,本项目中教学服务系统的创建,旨在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服务系统,并且通过创建新型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的具有创新性的学习能力,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必然的趋势。基于这样的发展要求,我们这一课题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把信息化全面引进当前的教学中,实现计算机教学从辅助到自主的功能转化。二、 项目的研制开发内容(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进度计划(含预期目标、阶段成果)研究内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In

10、ternet应用、Word、Excel等),我们拟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掌握的重点、难点作为试验的内容,其中包括(各种进制数及其转换、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邮件收发、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粘贴板的使用、多任务操作、文档结构图、表格的使用、图片的格式、邮件合并、宏、页眉页脚、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占整门课程的45%。这些内容将用以下两种模式相结合分阶段进行:1、基于课堂讲授的“情境探究”模式1) 教师展示专题学习网站中资源库中的一项资源创设情境2) 针对课程内容和展示的资源提出有关问题3) 利用资源库提供的资料探究问题4) 归纳总结,解决问题2、建立一个基于学习网站共建的任务驱动型新

11、型的教与学模式。1) 教师利用已有的计算机文化基础专题学习网站(这是学校立项,已提交结题的项目),根据学习网站的专题内容与学习资源状况,提出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基于网络资源利用这一教改研究课题,开发新的学习资源,收集专题相关资源,上传资源,丰富资源库内容。逐步完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网站资源建设,使学生在该网络学习环境下可以实现自主学习;2) 利用专题资源,创作新网页型课件,丰富知识库内容。3) 建立一个面向教学的多元化服务系统。充分利用专题资源,环绕课程教学,形成学生作品,并对学生的创作实践进行评比,共享。建立一个面向教学的多元化服务系统。4) 建立一个在线交流辅

12、导的网络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进行讨论,进行协同学习。研究方法: 试验采用行动研究法和评价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每一轮行动研究包括了四个基本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行动研究的实施如图:计划1计划2行动观察反思行动观察反思按照行动研究法的方向,基于“学习网站共建的任务驱动型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及课堂讲授的“情境探究”模式”的指导下,在网络教学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协同地学习。通过课堂演示、任务提出、过程描述、资源利用、提交完成的作品、教师评估、协同学习和结论等八个模块,要求学生完成整个任务。下面以制作一幅精美的宣传画为例,用2004或20

13、05级某些班级的新生作为实验班级,研究这部分班级的同学与没有参加实验的班级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数据,说明具体的做法:1. 目标案例的演示与描述:首先教师先展示目标案例,然后描述制作这一作品的有关内容,但并不详细描述制作的细节,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不同介质收集相关的资料,如可以通过Internet、资料库等。同时明确告诉学生,我们给出的作品只作为一个参考的目标,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各具特性的作品。2. 课前的准备工作:老师应该在课前收集相关的参考作品并把其存放到资料库中,同时也要把有关的网址存放到指定的资料库中,便于学生上网查询有关的资料3. 教学安排:约需1

14、00分钟。具体安排如下: 教师演示需要制作的宣传画并介绍制作时的重点和难点(20分钟) 学生查询资料库和上网查询有关的资料(30分钟) 学生课堂讨论(15分钟) 学生制作作品(35分钟)4. 教学效果: 学生上交一幅自己创作作品的效果图; 学生上交一份通过课堂讨论后解决的问题或得到的启发的书面报告; 把优秀的作品存入案例库,成为案例资源库的一部分;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5. 开展在网络上协同创作的研究。利用资源库中的案例,我们可以在学生中开展一种协同创作的能力训练。具体做法是: 学生可以根据案例库中的某一案例特征,在留言版上提出自己对这一案例的看法,如存

15、在的缺陷等;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与对该案例的改进工作,如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等; 各自对该案例进行改进并提交上网,让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 把修改效果好的作品存入作品的修改库中,提恭给以后的同学对照学习项目进度:2004年4月6月 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的建构等;完善专题学习网站、设计开发网上教学资源;2004年6月9月 资源的整合、收集与分析; 2004年9月2005年1月 进行一个阶段的行动方案,写出阶段总结,进行反思2005年1月2005年6月 进行网上资源建设;完善教学设计和研究数据收集;2005年6月2005年12月 进行第二、三个阶段的行动方案,写出阶段总结,论文。阶段成果:1、 建立起一

16、个新型的基于网络资源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2、 实现一种教与学的互动实验网络教学环境,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空间;3、 把多年从事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资料、课件、案例、经验等加以总结、分析,形成实用的网络教学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4、 通过试验研究,根据得出的试验结果,写出相关的学术论文。三、 已有的工作基础和条件已有工作基础和条件:1、 项目负责人已经研究了两个与该课题相关的项目: 电教研究基金“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教学课件的研究”,它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研究项目,该课题已经结题。 校青年基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服务系统”,该系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该项目即

17、将结题。以上两个项目的研究为申请该项目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它必将对完成现在申请的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2、 项目负责人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不同学生的要求比较清楚。曾获得“广东工业大学教坛新秀”称号。并在2002年开始研究高教所研究项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研究”项目,在这一研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有用数据,它必将对本课题的研究起者重要的作用。3、 课题组所有成员均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其中还有专职的教育技术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电教工作经验、软件开发能力和项目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具有丰富的网络开发与管理经验,曾开发多个网络应用软件,在计算中心内部网站

18、开放给教师和学生使用,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评价。4、 我校将建设一个专供试验的网络试验环境、网络教学平台,这将对该项目的试验研究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我们也有计算中心机房作为实验的教学环境,开展实验研究,学生可以在计算中心上网学习,在这些工作上,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实验经验,因为目前在计算中心运行的绝大多数新开发的软件,均由本课题组的成员开发和管理。在实践过程中已经证明了这些软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5、 课题组的教师每年均担任多个班级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验班级充足,用户类型多样化,可得到多种用户类型的反馈意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系

19、统的开发和完善具有重大的作用。四、 经费预算经费投入经费投入总额:10000其中:省教育厅资助经费5000元;单位配套经费 5000 元资助经费的年度分配2002年2003年2004年50005000完成本课题的经费预算:1设备费: 0.3万元 2资料费: 0.15万元3国内调研费: 0.15万元 4小型会议费:0.1万元5印刷费: 0.05万元 6制作费: 0.15万元7管理费: 0.05 万元 8其他: 0.05万元课题负责人 陆志锋 (签字) 2004 年 4 月 1 日五、 评审意见所在学校意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专家组评审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省教育厅意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第 13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