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8940109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4.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7页 共17页第十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参考书:经济学解说英下册 胡代光等译 经济科学出版社 59.80前面我们讨论了市场结构中的两种极端情况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在完全竞争模式中,我们假定有大量的生产相同产品并且对价格没有影响的厂商:他们是价格接受者。在完全垄断模型中,我们假定厂商是整个市场上某一产品的惟一销售者:厂商是价格制定者。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显然还存在一些市场状况。事实上,市场经济的绝大部分是由既非完全竞争又非完全垄断的厂商组成。毕竟,大多数厂商对价格都有一定的控制权,即,单个厂商不会面对一条无穷大弹性(水平)的需求曲

2、线,但他们也不是真正的完全垄断者。在本章,我们要看两个位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一个是垄断竞争,这里每个卖者都有少量的市场权力但与大量的销售极为类似产品的其他卖者之间存在竞争;还有一个是寡头,寡头有少量的竞争者和相当大的市场权力。完全竞争无穷多竞争者少量竞争寡头大量的竞争者相当大的权力垄断竞争少量的权力完全垄断无限大的市场权力一、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在20世纪20,30年代,经济学家对前面提出的两种完全相反的极端的市场结构模型日益达到不满。许多行业既不适应完全竞争模式也不适应完全垄断模式;两种模式似乎都不能提供很精确的预测。理论和经验的研究开始发展

3、一些中间地带。一个独立发展的垄断竞争模式产生了。在美国,爱德华、张伯伦于1933年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同一年,英国的琼罗宾逊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以下讨论基于他们的研究。1 垄断竞争的特点:表10-1由于存在行业进出的自由,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上有大量的卖者类似于完全竞争。有许多小的买者产品略有差异,一家企业的产品是其它企业的相当接近的替代品产品差异并不是根本性的,但却是别的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每个企业在市场上都具有一种有限的垄断势力。两种特点结合:既垄断又竞争。存在广告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垄断关于厂商的数目:相当多大量的厂商相当多的厂商唯一的厂商下面是垄断竞争行业的内涵:小的市场份额。由于有如

4、此多的厂商,所以每个厂商只拥有整个市场的比较小的份额。因此,每个厂商对市场价格只有很小的控制力量。合谋是困难的。由于有如此多的厂商,所以让他们全体聚集起来进行合谋,即,确定完全垄断价格(和产出),是很困难的。操纵价格在垄断竞争行业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独立。由于有如此多的厂商,所以每个厂商都独立于其它厂商之外进行行动。即,没有哪个厂商试图去考虑其它所有竞争对手的反应在如此多竞争者条件下这也是不可能的。竞争对手产出和价格的反应大都被忽略了,或者说,单个企业的行为不会被其它企业所注意。产品差异:垄断竞争市场最重要的特征 product differentiation每个单个生产者对其产品都有一种绝对的

5、垄断权,这种垄断权来自于他的产品与其它类似产品有细微的差别。例:像牙膏、肥皂、洗发香波,其品牌真是多得令人眼花缭乱。事实上,大多数消费品市场都存在产品差异。消费者没有必要只购买一个品牌的电视机、T恤和汽车。市场上总有许多类似但有差异的产品可供选择。厂商在产品差异方面做得越成功,垄断权力也就越大。但是,同类产品很多,也就是说每个不同的差异产品都有大量的近似替代品。这显然会影响单个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替代品的数目越多,需求价格弹性越大。换言之,如果存在大量的几乎相同的替代可供选择,那么,即使该产品的价格只上涨了一点点,消费者也会转向某一种替代品。所以,厂商要想提价是困难的。

6、促销广告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厂商销售的产品与该行业中其他厂商销售的产品是完全一样 的,所以厂商不必要促销。但垄断竞争市场就不同。既然垄断竞争者至少拥有某种垄断权力,广告就可能带来利润的增加。应该做多少广告呢?只要有利可图就应该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大量的厂商广告,说明我们处于的市场结构不是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在那样的市场结构中,不存在促销活动。 广告与需求曲线qqpPdd广告的期望效果之一是将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厂商期望广告能带来超过广告费用的较大的交易量。如图所示,如果广告使需求曲线从d移向d,则在同一价格下,交易从q增至q。然而,广告可能只能使需求曲线保持在d。没有广告,需求曲线可能会

7、向左下方移动,这可能是因为其它厂商的竞争性广告所致。例如,酒厂商做广告也许只是为了保持住现有市场份额。如果他们停止做广告,他们则会败给大力做广告的其它公司。 广告与规模经济厂商做广告的另一期望效果是由此而引起的销售量增加可以导致规模经济。当然,规模经济效益必须超过广告费用才是。假设设有做广告时的平均总成本曲线为ATC,利润最大化产出量为q1 做广告后的平均总成本曲线为ATC,利润最大化产出量为q2q1q2QATCATCABP广告费用如果做广告后产出量增至q2,平均总成本的减少超过广告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有利可图。如果广告活动不成功使需求和生产增加而不抵广告费用,就应该停止做广告。临界点有利可图的

8、广告的边际收益=广告的边际成本 前面已说明了垄断竞争模型的基本假定,下面就可以分析垄断竞争行业中每个厂商的 产出和定价行为。为使问题简化,我们假定广告和产品属性早已确定不再改变。在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模型中假定所有企业的需求和成本曲线相似。因此可以假定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或“典型的”企业,下面的分析就是以典型企业为说明。2 垄断竞争的短期均衡短期的价格与产量决定企业经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来决定产量和价格。因为单个厂商不是完全竞争者,所以它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而它面临的边际收益曲线也是向下倾斜的,且位于需求曲线下方。画出边际成本曲线。PPcqcQMRMCATCATCd亏损利润 由MC=MR确定利

9、润最大化的产量qc,再根据需求曲线d确定价格Pc。 在短期内,垄断竞争者可能获得经济利润,也可能出现亏损,这也看它的平均总成本曲线位于需求曲线的下方还是上方。 如果平均总成本曲线AVC位于需求曲线d的下方,厂商可获经济利润如阴影所示。 如果平均总成本曲线AVC位于需求曲线d的上方,厂商遭受经济亏损。像任何市场结构或任何厂商所面临的情况一样,短期内单个厂商可能出现经济利润或经济亏损。但是在长期内,垄断竞争的情形却不是这样的。3 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长期的价格与产量决定在长期内,任何经济利润都会被竞争掉。因为行业进出自由,潜在的生产者看到该行业有利润可图,有比别处高的回报率的机会,就会生产同类的替代

10、品进入该行业,由于新厂商的进入而竞争掉原有的利润;或者其它厂商模仿盈利产品使该厂商的产品差异受影响和现有厂商的广告开支而使总平均成本曲线上升失去原有的利润。短期内的亏损也一样,由于遭受经济亏损的厂商将会离开该行业,所以这部分亏损在长期内也会消失。它们将进入期望回报率至少为平均水平的其他行业。因此,上图表示的只是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状态。在长期内,平均总成本曲线AVR正好在典型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特定价格处与需求曲线相切。为什么?PQMRMCATCdPcqc ATC=Pc 价格=平均成本,经济利润为0. 0,新厂商进入没有利益驱动; 原有厂商能获得利润,也不会退出市场,均衡。一点提示:以上只是行业

11、中每个厂商的一种理想化的长期均衡状态。这并不意味着在长期内垄断竞争行业中每个厂商都只能得到零经济利润或一般的回报率。我们生活在一个动态世界里。我们所要说的是:如果该模型上正确的,回报率将趋于一般的水平。即,经济利润将趋于0。 回答:需求曲线D如果穿过ATC,与ATC有两个交点行不行?不行。因为如果D的某一点处于ATC之上,这意味着垄断竞争的企业会有正的利润,这一来,新的企业肯定还会进入,说明垄断竞争还未达到长期均衡。因此,若垄断竞争达到均衡,必有ATC与d相切一点。4 对垄断竞争的评价比较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两种市场结构:相同点:单个厂商在长期内都获零经济利润。不同点: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需求

12、曲线 水平 向下倾斜 边际收益 水平 曲线MR 与需求曲线重合 . 价格P =ATC最低点 ATC最低点相同点 产出q 由MR=MC定 由MR=MC定该厂商对价格有一定的控制权,拥有一定的市场权力。PPMCATCP=MRQqdPPQMCATCMRqd在两种市场结构中,产出与价格决定是:相同点: 产出q:由MR=MC决定不同点: 价格P:完全竞争:由需求曲线决定;(不论长期还是短期) 垄断竞争:平均总成本曲线ATC与需求曲线d的切点(在长期)。需求线d但是,在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中,价格P=平均总成本曲线ATC的最低点(ATC与水平线相切点必然是最低点)。这说明产品是由最便宜的资源组合生产出来的,

13、因此整个生产体系不存在任何浪费。而在垄断竞争长期均衡中,平均总成本曲线ATC与需求曲线d 的相切点不是平均总成本最低点。所以此时价格P边际收益MR。所以,有人认为垄断竞争存在浪费,因为生产没有按照最低平均总成本进行,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厂商的数量很多而产量则很少,这也是一种生产能力的过剩。批评者认为垄断竞争浪费了社会资源。张伯伦对这种批评做了回答。他认为,开放市场中垄断竞争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与最低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代表所谓的生产“差别”的成本。在垄断竞争市场,产品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的实现是需要成本的。这种成本正是垄断竞争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与最低平均总成本的差额。所以,有这种成本差别不能说

14、是一种浪费。没有这种成本差别就制造不出产品差异,没有产品差异就没有商品的多样化,没有消费者选择的机会。张伯伦认为消费者对差异存在偏好是合乎理性的,消费者为获得选择的机会而愿意接受由此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上涨和价格的上涨。哪些行业表现为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同市场上的厂商数目没有必然的联系。房地产、美容美发、服装业、旅游行业等都可以存在垄断竞争。各行业的厂商数目差异很大。但是,市场的容易进入是其重要的特征。这意味着竞争会很激烈,单个企业必须认真定价,并且在定价过程中考虑竞争的属性。二、 寡头垄断 Oligopoly (卖方寡头垄断)迄今为止,我们讨论过的三种市场结构中,卖者不必担心单个竞争者的行为。垄断

15、市场:垄断企业没有竞争对手垄断竞争和完全市场:卖者很多,单个企业都很小,市场权力很小甚至没有,因而对其它企业不会有明显的影响。寡头垄断市场:卖者很少,一个企业的行为对其它企业有很大的影响。1 卖方寡头垄断的特点。表10-2厂商数量少。所谓少,并不确指是2100个或200个之间。但是在该行业中必须有几个厂商占绝对优势并能控制其价格。相互依赖。当只有少数几个大厂商控制某行业时,它们不能相互独立地行动。换言之,它们意识到存在相互依赖性。每个厂商都会对其它厂商的行为作出反应。卖方寡头垄断市场的例:寡头垄断在许多国家都是常见的。美国石油行业中八家公司拥有60%的炼油能力。每当一个主要的石油公司要宣布一项

16、价格和产量政策时,它不得不考虑其它公司做何反应。美孚石油公司把每加仑家用燃油提价1%或2%时,要事先考虑竞争对手可能的对策。如果竞争对手与之抗衡,它的提价政策很可能废止,否则大量的美孚客户会被抢走。 汽车行业被三大国内厂家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和几家外国制造商所垄断。 电器行业许多部门被通用电气和西屋电子所垄断。英国糖果行业被三大厂商所控制:雀巢、玛氏和加德布里希威皮斯 银行业:National Westminster,Barclays,Midland and Lloyds 三家公司加起来拥有绝大数的国内活期存款帐户。中国电信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水、电、汽和电讯属于垄断 银行业:四大商业

17、银行 钢铁行业:十大钢铁公司寡头垄断不仅是全国性的,地方上也有。例如:成千上万的商店分布各地,但一般的消费者只考虑附近的几家。远处的其它卖者虽然价格较低、服务较好,但他们仍主要是在附近几家购买。因此,每个单个消费者面临的零售消费品市场可以看作是寡头垄断型的。2 为什么会形成寡头垄断?为什么少数几家厂商可以统治全行业?为什么一个可能会具有竞争性的行业由于某些原因趋向卖方寡头垄断?是什么原因驱使的? (1)规模经济最有力的解释规模经济使得产出增加1倍但总成本的增加小于1倍。当存在规模经济时,企业的平均总成本因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而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小厂商处于低效率状态,它们的平均成本总高于大厂商。

18、(2)进入障碍某些进入障碍降低了寡头行业中的竞争性。进入障碍有: 缺乏投入资源,几家寡头控制该行业生产的要害资源; 政府管制,在许多行业,没有政府签发的许可证是不能进入的,否则就是违法。如电信、邮政、电视广播业; 专利,被授入专利的发明在一定年限内属于私人财产,不得仿效或复制; 商标意象,优秀的品牌是某一特定厂商产品的同义词,所以进入者把消费者从著名商标那里吸引过来经常是困难的或代价昂贵的; 缺乏足够的资产,某些行业需要大量的初始资本投入,进入者很难筹集进入该行业所需的大量资本; 规模经济也是进入障碍之一。(3)企业兼并解释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许多厂商的合并:横向合并、纵向合并、

19、混合合并。横向合并同类产品的厂商合并,如两个鞋厂的合并。纵向合并前向企业和后向企业的合并,如鞋制造商收购鞋零售商。但纵向合并不会产生我们所定义的“卖方寡头垄断”。混合合并没有相关行为的两个厂商的合并。如房地产商兼并了一个家具厂商。兼并对接管方企业来说可以带来快速并且较为确定的扩张,一般都是大厂商吃小厂商,叫做“大鱼吃小鱼”,也有“强强联手”的。有些企业为了减少竞争对手的目的而合并。合并可以限制竞争性。3 如何衡量寡头垄断?“行业集中度”集中度指数 concentration index寡头是这样一种情况:很少的几个相互依赖的厂商控制了一个行业中全部产出的大部分份额。如果一个行业的大部分销售量或

20、生产量集中在几家厂商,则形成寡头垄断。英国学者对全英各行业前五大厂商在整个行业的销售量的比例(即行业集中度)进行了计算(1989年),发现五个行业集中度最高的分别为:烟草;水泥、石灰和灰泥;汽车;航空设备;冰淇淋、巧克力和糖果。参考经济学解说P766图。4 寡头价格与产出决定在完全竞争和垄断、垄断竞争三种市场结构分析中,都可以给出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在MR=MC处实现,由此而决定均衡产出和价格。但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寡头垄断市场,因为我们不可能给出寡头垄断者的任何一条特定的需求曲线。事实上,每个寡头都要考虑其他寡头的反应,在没有确定其它寡头者的反应方式的情况下,

21、如何能知道或者是猜出需求曲线呢?在寡头垄断模式中,“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e)是核心。可以把这个概念概述为:“每个厂商都期望价格的变化能得到行业中所有其他厂商的配合。”其他非价格竞争因素也会受到这种相互依赖的影响。(1) 价格刚性和弯析的需求曲线Poul Sweezy Model(保罗斯维泽模型)假定寡头垄断厂商的决策者认为竞争对手将会以下列方式做出反应:“价格下降时它们也跟着降(对付对手的“低价倾销”);价格上涨时它们不跟着涨(它们想招徕更多的生意)。”其它竞争对手的反应其结果将会是价格刚性和弯折的需求曲线(Kinked demand curve)。qoMR2D2PoabE

22、D1HR1MCMCMC该图中有两条需求曲线D1、D2D1的价格需求弹性 D2的弹性,说明D1相对富有弹性 D2相对缺乏弹性每一条需求曲线对应有一条边际收益曲线MR,MR的斜率是需求曲线斜率的两倍。D1MR1 D2MR2问题:假定起初时价格为Po,并假定在此价格下某寡头的面临的需求量是qo。现在考虑,该寡头垄断者会不会提价或降价?该寡头垄断者认为:如果他提高价格,其它厂商不会跟着提价。于是他就会因提价而失去大量的销售量。这种情况表现为一条在现有价格Po之上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大的需求曲线D1。由于D1富有弹性,所以轻微的提价会带来较大的销售量损失。如果他降低价格,其它厂商也会跟着降价,结果他并不能因

23、为降价而增加多少销售量。也就是说这时他面临的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销售量对价格没有多大的反应。这表现为一条较为徒峭的需求曲线D2。所以,寡头垄断者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弯折的曲线,在点处有个转折点。这就是弯折的需求曲线的来历。相应于弯折的需求曲线,有一条不连续的边际收益曲线(由两段MR1和MR2合成)。在a点以上的部分,寡头垄断者的边际收益相对来说是高的。边际收益变高的含义是:增加单位的销售量,可以带来较高的收益;同样,减少一单位的销售量,也会带来较大的收益损失。当现有价格为Po时,寡头垄断者只要稍一提价较大的销售量损失更大的收益损失,所以,他不能提价。在b点以下的部分,寡头垄断者的边际收益相对来说

24、是低的。边际收益低的含义是:增加单位的销售量,只能带来较低的收益。当现有价格为Po时,寡头垄断者即便大幅度降价只能有较小的销售量增加只能带来较低的收益,所以,不如不降价。那么在a,b之间的部分呢?由于厂商是根据MR=MC来决定产出的,而MR曲线在这一段不连续,所以,假设原来的边际成本曲线为MC(对应于点),不论边际成本上升至MC,还是下降至MC,都与MR相交于不连续处,并不影响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出,即,边际成本的变化并不会使得寡头垄断者增加或减少产量,因而也不会影响价格,因为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没有变。除非MC变动非常大,超过a点以上或降低至b点以下,厂商才会调整产量和价格。综上所述,在现

25、行价格Po处,寡头垄断者不会轻易改变价格价格呈刚性。这个模型由保罗斯维泽(Poul Sweezy)提出,它可以解释某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十几年、几十年不变的现象。它是几种对寡头垄断行为描述中的一种。教材P265的案例与该模型描述一致。该模型的缺点是:它未能解释原来的价格Po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只能知道当价格Po形成后寡头们不愿变动价格。)(2)双头垄断的古诺模型Augustin Cournot model(奥古斯订古诺模型)古诺是19世纪著名的法国经济学家,可以称为法国经济学派的开山鼻祖。法国经济学派重视思辩、重视演绎,强调以数理方法对经济事实进行抽象,这与传统的英国学派重视经验事实、主张从事实

26、中进行归纳的经验论风格迥然不同。古诺在1838年发表的对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的研究(Researches into 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the Theory of Wealth),给出了两个企业的产量均衡的经典式证明。下面我们介绍古诺的这一经典式证明,让大家接触一下法国经济与管理科学的唯理论传统。市场结构该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决策变量是变量,即企业需要决策的是:生产多少?这时,每家企业必须预测一下对手会提供多交易?市场上的价格P由这两家企业的产量而定,P是两家企业产量之和的出数,即需求函数为: qi是第I家企业的产量,i=1,2假设企

27、业它预测对手的反应是,则市场价格为企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所以企业的利润极大化问题就是:反应函数每个企业都是根据对手的产量预测来决定自己的产量的(考虑对手的反应是寡头垄断的特征)。所以,q1可以看成是的函数,即古诺均衡假设企业2的产量为时,是企业1的最优产量;假设企业1的产量为时,是企业2的最优产量。这时,称(,)为古诺均衡。即,Pa q 通常均衡的意义是指市场供求相等,而古诺均衡多一层意义:参与博奕的双方都达到了最优(最大满足),当事人对对手策略的预测是正确的。等利润线与反应线设需求函数为 ,因此企业i的利润函数为:,为简单起见,令 (*)这样,?(*)式称为企业1与企业2的“等利润线

28、”(isoprofit line)例:企业的等利润线为:(令a=b=1) 11当时,等利润线以对称时,不对称 等利润线性质:a、越是低的等利润线代表着越是高的利润水平。例:令需求函数为 q为什么?因为当时,企业的等利润线就成为因为当市场上只有企业提供的产量q1时,q1越高一般是利润越高;而同一利润水平可以由两个不同的产量来实现时,则企业一般是选较低的产量的。当时,我们只需?等利润线左半部分与q1轴的交点,交战越往右,利润水平越变。b、给定企业的任一产量,企业能生产得越多则说明其在市场上的相对份额越高,从而利润水平也越高。因此,当时,企业会在与这一水平线相切的等利润线上选择产量。图中是当时企业能

29、达到最大利润时的产量。()当或通过两点(0,1),( 0)c、企业实质上是对应着每一个企业的产量q2来寻找,不同的q2有不同的,就是企业对企业的反应。可见,反应函数必定是即(一阶导数为0)或()式称为企业的“反应线”。(式中q2是企业对企业产量的预测即)图中红线(联结各切点而成)就是代表()式的企业的反应线。古诺均衡点就是两条反应线的交点。同理,企业2的反应线为企业2的反应线企业1的反应线古诺均衡点 (3)有几家企业的古诺均衡 单个企业利润为:合谋(Collusion)和卡特尔(cartel)寡头垄断行业的特点有利于共谋,因为行业中企业数目很少而且相互依存。这一点与其它类型行业不同:完全竞争在

30、垄断竞争行业里企业数目太多,不容易共谋;完全垄断的企业不需要共谋。对寡头垄断者来说,他做任何决策都要考虑和估算对手做出何种反应,而他对对手行动的估计未必是正确的,所以他不能确定一个厂商市场行为的变化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迫使他们降低商业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办法之一就是合谋。合谋的好处不仅是降低了不确定性,增加了利润,而且还有利于阻止其他企业的进入。对19世纪英国的商业环境研究表明,在较为集中的行业中,厂商自然而然地设法行动一致。他们设法促成在价格上达成含蓄的或明显的一致。如果一个共谋协定是公开地、正式地签订的,则称为卡特尔cartel。在很多国家,卡特尔很常见而且被法律承认;但在

31、美国,大多数共谋协定,不论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都可根据反托拉斯法视为非法。1890年,国会通过了第一个联邦反托拉斯法,谢尔曼法。所谓“托拉斯”,意在共谋提高价格限制产量的垄断联盟。如果所建立的卡特尔要为某种产品制定统一的价格,那么价格应为多少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卡特尔必须把自己作为一个整体来估计卡特尔的目标是求得使作为一个整体的卡特尔利润最大化,而不是每家卡特尔成员只求自家厂商利润的极大。例如,设卡特尔由两家企业组成,他们生产同样的产品,各自的产量为q1,q2,市场价格取决于两家企业的产量之和q1+q2,即P=P(q1+q2)但两家企业各自的成本函数可以不同,分别为C1(q1),C2(q2)

32、。两家企业组成卡特尔,相当于一家总公司有两家工厂的情形。总公司谋求利润极大化,即令即 例3:如市场需求为解:分析:P=52.5即为使卡特尔利润极大化()的价格,也就是卡特尔的垄断价格。卡特尔成员都按这个价格销售自己的产品,与这个垄断价格相应的产量是q=95,这就是整个行业的销售额。其实也就是卡特尔将行业的销售额在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如果各成员的边际成本相同,则产量分配是平均的,否则就不会是平均分配。如果企业B的边际成本高于企业A,卡特尔就可以将企业B的一部分生产转由企业A来承担,从而增加卡特尔总利润。如本例中企业生产90单位,企业2只生产5单位,这是因为两企业的边际成本不同。企业1的边际成本为

33、5,而企业2的边际成本为,当企业2生产5单位时,两企业的边际成本相等;当企业的生产超过5单位时,企业2的生产如果超过5单位,就会使卡特尔总利润下降。但是这种产量的分配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如何分配产量的决定不是由某人计算出来分配下去的,而是由卡特尔成员谈判而成的。在达成协议的过程中,不同能力的企业对结果的影响力量是不同的。那些最有影响力和最精明的谈判者会得到最大的销售配额,尽管这会提高整个卡特尔的成本、降低卡特尔的总利润,实际上销售额的分配主要是依据企业过去的销售水平或生产能力来确定,并且卡特尔有时根据地域来划分市场,一些企业负责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其他企业则负责另外的国家或地区。用博奕论的观点来看

34、,串谋和卡特尔是一种合作博奕。合作博奕的特点就是参加博奕的各方在决策过程中联合起来,先追求共同利益最大化,然后再分配这个已经极大化了的共同利益。价格卡特尔就是共谋一致的价格,追求共同利润最大化,上例中共同的总利润为4525。然后分配企业1利润为4275,分配企业2利润为250。另一类非合作博奕的特点是参与博奕的每一方只为自己打算,分散决策、相互竞争,寡头垄断就是这种非合作博奕类型。上例中,两个企业不合作竞争,则为双头垄断竞争,根据古诺均衡(见例1),得两相比较知,串通合谋后,市场均衡的产量减少了(11090)价格上升了(4552.5),厂商的总利润却提高了(41004525)。所以,价格卡特尔

35、对消费者是不利的。卡特尔下的违约冲动合谋协定的失败合谋对卡特尔集体而言是有利的,但符合共同利益并不等于符合卡特尔成员的私人利益极大化目标。合作并不必然导致“双赢”局面。比如企业2,不合作时它可以生产30单位,得利润900,虽然价格低一点。合作后虽然价格提高了,但分配给它的产量只有5单位,它的利润也只有250,它发现在卡特尔价格下超过产量配额生产会有更大的利润,于是产生违约冲动。于是卡特尔具有不稳定性。企业2,若增加产量,这时市场上供给便大于原来的=90+5=95,因此价格52.5不再是均衡价格,新的均衡价格肯定要降低了。企业2为了销售它多生产的产量,也会秘密地降低价格销售。这家企业实际上成了卡

36、特尔的欺骗者。如果一个行业的经理们串通起来抬高价格,单有一家企业打算脱离卡特尔或秘密降价,那么只要其它企业仍维持价格,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仍是d,这条需求曲线很平坦,非常富有弹性,因为企业只要降低少许便可大大增加销售额。假设该企业降价至卖出产量,可以实现它的利润最大化,此时必定满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该企业增加的利润是阴影所示的四边形部分。只有其他企业来发觉这种违约行为,或者卡特尔不采取某种惩罚措施,卡特尔欺骗者就有利可图。但如果每家企业都这么做,卡特尔便分崩离折了。石油生产国的欧佩克卡特尔想限制供给的努力已经失败就是一例。许多急需外汇的国家已经大大地增加了他们的石油产量,价格在83年起就已经

37、下降了。94年卡特尔打算再次限制产量,沙特阿拉伯拒绝。案例1.石油卡特尔管理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会P4712.关于马兹索的阴谋:未发酵面包的涨价 (书上的案例)3000年来,马兹索一直被犹太人用来纪念摩西带领以色列孩子走出埃及、摆脱奴役。这种在逾越节吃的扁平的、未发酵的面包,象征古以色列人是离开得如此匆忙,以致等不到把面包发起来。许多年来,在逾越节吃马兹索面包这一古时的传统,为少数生产商提供了一种盈利的机会。由于产品具有宗教意义,马兹索的需求往往对价格和经济条件的变化很不敏感。近70年来,在美国有三家企业统治着马兹索的市场。但在1991年5月,联邦大陪审团指控这三家企业的经理搞串通以固定马兹索

38、的价格。几个月后,三家企业中最大的曼尼斯邱威兹公司,被联邦法官罚款1000000美元,还同意向慈善机构捐赠几百万美元现金和食品以了结几个悬而未决的价格固定案件。对曼尼斯邱威兹公司的起诉书认为,串通开始是由芝加哥格菲特鱼(Gefilte)的价格战引起的。当时格菲特鱼的削价波及到马兹索,这三家马兹索的主要生产商的经理就聚在一起安排休战以稳住价格。一旦建立起沟通,经理们就进一步开始定期会晤,进行串通以提高马兹索的价格。从1981年开始,五年中他们每年秋天会晤一次,以决定在下一个逾越节到来之前把马兹索的价格提高多少。在这期间,马兹索的价格增加了近38%,而其他食品的价格指数只增加了25%。虽然反托拉斯

39、的行动结束了马兹索的价格固定,但对消费者来说,价格并没有降低。1991年,曼尼斯邱威兹公司收购了另外两家企业,现在控制着美国马兹索市场90%的份额。四、价格领导如果一个行业里存在一个支配企业,另有若干家小企业,行业价格由支配企业决定,小企业只是跟随服从,这种模式属于价格领导型。支配企业称之为价格领袖,其它企业称之为追随者。价格领导企业通常是一个占有绝对优势的大企业,比如规模最大的厂商。像钢铁制造、农机具制造,有色冶金就是具有这种价格领导的行业。如美国计算机行业IBM公司就是该行业的价格领袖。价格由领导者定,对于追随着来说,他所采取的行动,只能是选择一个在既定价格下的产量水平,使其利润最大化。选

40、择产量水平的原则: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但领导企业如何选定价格P呢?他在做决策时,是会考虑到追随者的反应的。假如他给定价格P,追随者会在这个价格下选定使自己利润最大的产量S(P),则市场需求留给领导者企业的只是“残差需求”,即市场需求量减去追随者们的产量所剩部分,他一定是从这个“残差需求”出发,根据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原则去决定自己的产量,并得到相应的价格水平。这称为送向思考。例4,设行业中有两个企业,企业为领导者。需求函数为第一步:假定企业1给定价格P,企业2根据MC2=MR2决定自己的产量水平:第二步:市场需求为,领导企业的残差需求为,根据MC1=MR1决定:34944第三步:问题:1.与古

41、诺模型和卡特尔模型比较知:价格降低了,行业总利润降低了,产量提高了。所以领袖制对消费者有利,对行业不利。这个结论是否具有一般性?支配企业往往会提高价格而不是降低价格。2.如果追随者的成本函数为线性的,如何根据MC=P确定其产量?支配企业价格领导图示:D:行业总需求DL:残差需求价格领导者的需求曲线价格领导企业根据MRL=MCL定产量QL,再由DL定价格PL。在价格PL下行业总供给为QT全体小企业的供给量为QF=QT-QL问题:由作图知,Q点必定在Q和QL确定之后才能画出,所以并不能先画出,但如果不先画出,又如何能画出DL?画不出DL,又如何能画出Q和QL?所以,价格领导模型是矛盾的!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