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珍《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8934167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孙玉珍《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孙玉珍《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孙玉珍《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孙玉珍《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玉珍《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距课文所叙述的年代较远,加之学生的经历有限,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学生的情感调动是学习本文的前提,有感情的朗读,细心地品读是教学的关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过程与方法:以合作探究及赏析朗读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深厚文化的热爱,从而感受文章的韵味和情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

2、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诗激趣,导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边贡1请同学们猜猜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谁?明确:端午节,遗俗指的是端午节;屈子即屈原, 2你知道我们本地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赛龙舟,挂艾草,插菖蒲,喝雄黄酒,包棕子,吃棕子,吃蛋),出示端午习俗图片。3、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端午的一篇回忆性文章。大家都预习了,这篇文章是汪曾祺写自己过端午的感受?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情况吗?二、检查自主学习 1、简介作者:汪曾祺(

3、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no)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他的散文写“油盐酱醋茶”,写“一地鸡毛” 他帮助人们发现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他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语言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但富有趣味。2、给下列红字注音 腌 蛋 门 楣 苋 菜 籍 贯 城 隍 庙 车 胤 络 子 系百索子 囊 萤 映 雪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根据文章内容,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端午的习俗(1)-家乡的鸭蛋(2、3)-端午的鸭蛋(

4、4、6)四、走进文本, 探究课文1、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家乡江苏高邮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课文第一段大谈端午的种种风俗而不写“鸭蛋”,离题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题为“端午的鸭蛋”,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背景,然后转写“端午的鸭蛋”,有“水到渠成”之妙。2、作者由端午节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例: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3、在二三两段

5、文字中,你能体会出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请举例说。(赞美,自豪,热爱)从对鸭蛋名声和特色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另外从其他语句中也能体会出浓浓的爱乡之情。如:“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两个“多”,一个“善于”写出了对家乡人的赞美。 4、说起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最难忘的要数儿时的记忆了.因而有人说,本文写得最有趣的要属四.五两段了.这两段写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呢?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挑鸭蛋、挂鸭蛋络子、吃鸭蛋、玩蛋壳如“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了一闪一闪地

6、亮,好看极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小结:本文写家乡端午的风俗,写家乡的鸭蛋,写端午的鸭蛋,想表达的就是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热爱(怀念)。五、品味语言汪曾祺的散文除了在结构闲适自由之外,语言也很有特色。他在语言上的追求是: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你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做批注,仔细品味本文语言上的特色。1“平淡而有味”例:“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7、”(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 “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3“有淡淡的幽默”例:“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这一

8、反问句突出了对故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好像北京的咸鸭蛋仅仅因为蛋黄是黄色的,就连咸鸭蛋也算不上了。幽默。4善于运用语言造型例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空头”一词富有地方特色,“吱”,绘声绘色,真切生动;其中的动感、快感,活灵活现。)小结: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六、体验反思文章如此津津乐道谈论“咸鸭蛋”有意义吗? 在小小的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悠然恬静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做一个

9、热爱生活的人七、拓展延伸 除了端午节外,你还知道哪些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里,我们的家乡又有什么风俗习惯呢?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八、布置作业读了这一篇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习俗,知道了一种美食,积累了一种情感,而且还会让我们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去发现情趣,发现诗意,真实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请写一写你最难忘的有关过节(不一定是端午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500字左右。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文章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所写内容虽然简单,但作者灌注深情于

10、文章,写出了其中的人生滋味。学习这篇文章要完成的目标是了解作者家乡独特的端午风俗,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激趣(用读诗激趣,图片激趣),让学生在感受民俗民风的愉悦中进入文本,在文本教学中,从整体感知到局部探究,从粗读到细读,从细读到美读,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品味到了平淡而有味的语言,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体会到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此外,我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反思和拓展,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上完这一课我感觉还可以,算是较为

11、满意的一堂课。我觉得这一堂课教学流程较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可操作性强。有预设环节的按部就班,也有课堂生成的自然引导,借机发挥,还有课堂语言衔接流畅自然。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我觉得这一堂课还存在不足。学生对文章读得还不够。这一课语言是很有特点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尤其是那种淡淡的情思如涓涓细流娓娓道出。但在课堂上,只注重了分析,朗读的感情和语气语调很少涉及,致使对文章的味道和意蕴没有充分挖掘出来。本节课上对“筷子头一扎下去”一句的品和读是下了功夫的,但其它地方,尤其是学生回答问题引用文本语言的时候,我没有抓住机会好好指导他们朗读和体会作者感情,我觉这是一大遗憾。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经验,吸教训。我将在教学中不断努力,争取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