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纺织品服装市场各自特点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8729627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纺织品服装市场各自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纺织品服装市场各自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纺织品服装市场各自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纺织品服装市场各自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纺织品服装市场各自特点(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纺织品市场行情作业纺织品市场行情作业1、试分析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纺织品服装市场各自特点?美国纺织品服装市场(一)纺织服装市场1、整体概况美国纺织工业已有 200年左右的历史。100多年前,美国的纺织工业曾在美国的经济活动中占 据重要位置。如今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工业,由于劳动成本不断增加,在美国已不具备比较 优势,国内需求主要依靠进口。美国官方将本国的制造业分为21个门类,其中纺织工业占据两类。一类被称为纺织工厂”类,包括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机织、针织、制线、后道处理、地毯、挂毯、轮胎用纤维制品等产品的 制造;另一类被称作 服饰及其它纺织类”,包括男女服装、帽子、手套、毛皮制服饰、窗帘等

2、家庭 装饰用品以及纺织箱包等产品的制造。(1)纺织服装生产概况美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始于1790年,主要集中在南部诸州。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南、北卡州,享有美国最大纺织工业的美名。美国现有纺织企业 6000余家,从业人员约200万人,平均每年为美国创造不低于500亿美元的产值。美国是世界无纺布生产第一大国,目前无纺布的生产量占全球无纺布生产总量的41%。美国碳纤维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产量占全球碳纤维生产总量的33%。2000年以来,美国的纺织服装业不断萎缩。特别是美国纺织工业中的面料生产正在向其它国家和 地区转移,目前已将相当的纺织生产能力转移至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墨西哥。在服装生产的大部分工序中,美

3、国仅承担包装加工的最后环节。该行业在美国的整个产业链中正处于辅助地位。(2)纺织服装消费市场概况美国是纺织品和服装消费大国,其中服装在美国各类纺织品进口中占有突出地位。美国市场 上销售的大宗服装产品为男女衬衫,其次是长、短裤。从消费者性别分析,50%的服装是针对女性,30%则针对婴幼儿。服饰类产品进口增幅较快,原料性产品进口增幅下降或呈负增长。服装消费趋 向舒适型和实用型。棉纺织品目前是美国纺织品消费市场上最受大众喜爱的纺织产品,消费量占美国全部纺织品消费的56%,并呈逐年增长趋势。其次是无纺产品,美国对无纺布的消费量是全世界最高的,约占全 世界无纺布产品消费总量的50%。近年来,美国消费者对

4、家用纺织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产品以实用性和功能性为主,且特别注重床上用品、厨房用纺织品的更新换代。美国消费者对家用纺织品的消费占家庭纺织品服装总消费的约 1/3。美国服装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很强,各服装店均根据自身多年的销售经验,推出各自的品牌,如POLO、LEVIS、CK、BOSS、PORTS等,知名品牌服饰在美国大的服装公司的营业额中占有98%以上的份额。2、美国纺织服装业呈现的特点:(1)创新技术和新型纤维遥遥领先;(2)纺织业设备水平高;(3)纺织业和其它工业行业高度融合;(4)具有丰富的棉花资源。3、美国纺织品服装市场在世界上的地位美国一直是全球纺织品服装最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进口国。4、美

5、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概况(1)进口数额增长,逆差有上升趋势(2)纺织服装进口来源集中在亚洲和加勒比地区(3)服装在纺织服装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大(二)纺织服装贸易1、贸易规模2006年,美国纺织品进口额占其货物贸易总进口(18598亿美元)的5.0%,纺织产品进口增幅低于货物贸易总进口增幅(货物贸易总进口增幅为10.9%)o美国纺织品服装市场美国纺织品进口主要来自中国、北美自由贸易区、 加勒比地区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据美国海关统计,2004年对美出口最多的前十位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墨西哥、印度、加拿大、巴 基斯坦、洪都拉斯、印度尼西亚、越南、意大利和孟加拉国,这十个国家对美出口总额达492亿

6、美元,占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总额的54.8% o2007年,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来源前十国家为中国、墨西哥、印度、越南、印尼、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洪都拉斯、柬埔寨、意大利。这十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服装占美国全部纺织服装进口的 64%,多年来占据重要地位的加拿大和中国香港已经退出了前十。中国对美纺织服装出口主要以服装为主,服饰次之,布料和纱线较少。2006年,美中纺织品服装贸易逆差为266亿美元,2007年则增至318亿美元,增幅19.6%,同期,中国纺织品服装对美 出口从2006年的271亿美元增至 323亿美元,增幅 19.4%。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服装约65亿平米,金额约185亿美元,中国占美

7、国服装进口市场份额按数量计算从2005年的26.7%增至2006年的28.9%,按金额计算从2005年的22%增至2006年的25.9% 。 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约121亿平米,金额约85亿美元,中国占美国纺织品进口市场份额按数量计算从 2005年的37.8%增至2006年的40.9%,按金额计算从 2005年的35.4%增至2006年 的 39.5% o2、贸易结构美国纺织品进口以服装为主, 服装在美国各类纺织品进口中占有突出地位,2003年和2004年,美国服装进口分别为 627.82亿美元和 662.79亿美元,分别占美国纺织品进口总额的75.35%和73.78%,同期,服饰类

8、产品进口大幅增长,2004年服饰类产品进口 117.48亿美元,分别比 2003年和2002年增长18.97%和35.83%。美国纺织品进口主要来自中国、北美自由贸易区、 加勒比地区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据美国海关统计,2004年对美出口最多的前十位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墨西哥、印度、加拿大、巴 基斯坦、洪都拉斯、印度尼西亚、越南、意大利和孟加拉国,这十个国家对美出口总额达492亿美元,占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总额的54.8% o2007年,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来源前十国家为中国、墨西哥、印度、越南、印尼、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洪都拉斯、柬埔寨、意大利。这十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服装占美国全部纺织服装进口

9、的 64%,多年来占据重要地位的加拿大和中国香港已经退出了前十。欧盟纺织品服装市场(一)欧盟简介欧洲联盟(英文名称:European Union ;法文名称:Union europ nne),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 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1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

10、式诞生。目前,欧盟目前已成为一个拥有 27个成员国,人口超过 4.8亿,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GDP16.106万亿美 元的大型区域一体化组织。(二)欧盟纺织服装市场1、整体概况欧盟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消费、进口、出口市场,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和贸易在欧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是传统的纺织服装工业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不仅能生产 高科技含量的技术纺织品和服装及精密的现代化纺织机械,而且是世界高档时装的大本营。(1)生产概况欧盟纺织业现有10万多家公司,从业人员约250万,年营业额1870亿欧元。欧洲纺织品结构调整已历时10余年,经过多年调整,产品已向高端化转型,转型使欧洲

11、的研究开发和创新优势 得到加强,技术含量高的纺织品和高档面料增加,避免了与中国和印度等国在中低档纺织面料方面的竞争。(2)消费概况欧盟纺织服装市场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消费档次: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属于第 一档次,对纺织服装的要求较高,消费数量较大;其次是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国家,国民收入 水平较低,纺织品服装消费相对较少。欧盟各国的纺织服装消费又各有其特点。法国人对服装服饰的时尚性要求很高;轻松、休闲、 宽松是意大利人日常服装的主要特点;德国人更注重简洁、朴素和严谨。2、欧盟纺织品服装贸易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口来源地中,以欧盟内的进口为主, 其次主要的进口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孟加拉、

12、巴基斯坦、土耳其。3、欧盟纺织品服装市场在世界上的地位欧盟是世界上第一大纺织品服装进口地,第一大纺织品出口地和第二大服装出口地。(三)纺织服装贸易1、贸易规模2006年欧盟纺织服装进口 2116.3亿美元,其中纱线进口 122.28亿美元,同比增长5.33%,占 同期纺织服装产品进口总额的6.62% ;面料进口 168.71亿美元,同比增长 0.31%,占同期纺织服装产品进口总额的9.13% ;家用纺织品进口 81.94亿美元,同比增长 5.09%,占同期纺织服装产品进口总额的4.44% ;服装进口 1412亿美元,同比增长 9.06%,占同期纺织服装产品进口总额的69.14%,是进口产品中最

13、大宗的品种;其它产品进口197.11亿美元,同比增长7.25%,占同期纺织服装产品进口总额的10.67%。2006年欧盟出口纺织服装产品1546.1亿美元,同比增长 5.46%,其中,纱线、面料、家用纺织品和服装分别出口 110.67、257.28、40.18和834亿美元,各类产品占同期纺织服装总出口的比重分 别为7.83%、18.21%、2.84%和54.28%。纱线、家用纺织品和服装同比分别增长1.63%、2.44%和7.41%,面料微降0.31%。其它产品出口 237.92亿美元,同比增长 8.34% 。2、贸易结构欧盟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进出口市场以及全球最大的服装进口市场和全球第

14、二大服装出 口市场,但其内部高度一体化,贸易成本大大低于盟外国家和地区,因此,欧盟的纺织品服装进出 口大多为内部贸易,盟外国家和地区所占比例还处于较低水平,而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装业, 中国占18.3%,纺织品占8.5%。(四)欧洲主要国家纺织服装市场概况1、意大利纺织服装市场概况纺织服装业是意大利制造业中的骨干行业,现有企业58688家,就业人数占整个制造行业就业人数的11.4%,是意大利第二大制造业。意大利是世界第二大纺织机械制造国,产品门类齐全,具 有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平。意大利是世界第二大纺织服装出口国。2006年意大利纺织产品出口共计142.75亿欧元,其中机织物出口约 85亿欧元,

15、服装出口 129.08亿欧元。意大利纺织品出口额占整个意大利出口额的 4.4%。意大利产品在高端和顶级产品上占有优势。意大利纺织品质量优良,其主要出口品种为羊毛、真丝和纯棉织品。主要出口市场是德国、法 国、西班牙、美国和日本等传统市场,其中约60%的羊毛织品出口到德国、法国和日本。60%的真丝织品和30%的棉织品出口到西班牙、法国和德国,另外中国从意大利进口的面料近年来呈不断增长态势。意大利进出口均以成衣、纺织面料、针织衣物和纱线为主,且纺织服装业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 成衣和纺织面料,其中面料每年的销售收入超过90亿欧元,其中60%来自于出口,出口额排名世界第二。羊毛织物占世界贸易份额的40%,

16、排名世界第二。亚麻织物占世界份额的18%,排名第二。棉织物占市场份额 12%,排名第二。丝织物占市场份额18%,排名第三。从服装行业看,意大利的精粗毛纺服装以做工精致、品牌著名而独具特色。 真丝领带则以情调典雅、质量上乘而引导世界时尚潮流。随着意大利纺织工人的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且保持居高不下,严重削弱了意大利中低档产品的竞争力。在国内消费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低档的进口产品不断增加, 其中低档纺织服装主要来自中国、土耳其和印度等国家。2、德国纺织服装市场概况德国纺织服装企业几乎清一色的为中小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因外部环境变化和国内劳动力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德国纺织服装业规模总体呈缩减态势

17、, 生产逐年下降,销售总额逐年减少。 服装生产已几乎全部转移到国外。经过近十年的调整,德国纺织业靠技术创新走上了增长道路。目前,德国高科技纺织品的年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45%,亚洲国家已成为德国高科技纺织品的重要消费国。德国纺织业的优势及发展重点已转移到工业及其它非消费用的专业技术密集型纺织品 上。德国纺织机械业水平目前仍居世界首位。100多家纺织机械企业年生产纺织机械产值约40多亿欧元,其中90%以上的纺织机械供出口,出口地区覆盖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德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机械出口国,每年的纺织机械和配件的出口额达120130亿欧元,占据了世界1/3的市场份额,其中亚洲是德国纺织机械最大的出口

18、地区,占德国出口总额的48%,而对中国的出口额更是占到了总额的 1/4。德国的纺织化学产品驰名中外,其中三大著名的化工公司:赫司特(Hoechst)、巴斯夫(BASF )、拜耳(Bayer),所生产的纺织工业染辅料和助剂,已经成为高品质纺织品服装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 的支持产品。德国主要纺织产品为丝、棉、化纤、毛线及其面料以及工业用无纺布、家纺产品和新型多功能纺织品等。其纺织三大应用领域比为服装占30%、家纺产品占30%、产业用产品占40%,且已占领了产业用纺织品新技术的制高点。德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纺织服装进口国,也是纺织品的出口大国。 德国纺织服装进口主要以服装为主。 德国的纺织品服装

19、进口额中, 约30%来自亚洲,10%来自土耳其,13%来自波兰、 捷克、罗马尼亚和匈牙利 4个中欧国家。中国已成为德国纺织品服装最大的供货国。3、法国纺织服装市场概况法国的纺织品生产在欧盟排名第三,排在意大利和德国之后。纺织服装业在法国全国工业生产中排第三,排在汽车制造业和食品工业之后。法国人均消费纺织品在欧盟内排第四,排在意大利、 德国和英国之后,人均年消费纺织品17.6公斤。法国纺织产品主要有服装面料、家具面料、家用 纺织品和技术性纺织品等,产品档次较高。法国是欧盟重要纺织服饰发展大国之一,法国、意大利和德国是欧盟三大纺织及服饰工业大国。法国纺织业营业额占欧盟纺织业总营业额的12%,仅次于

20、意大利 32%和德国13%。法国家庭对地毯、床上用品、厨房用纺织品、餐桌用纺织品的淘汰非常快,消费者对图案花色 品种的要求也非常浪漫。目前,法国床上用品的来源主要是巴基斯坦,法国每年从巴基斯坦进口约1万吨家用纺织品。近年来,法国流行环保服装服饰产品,很多纺织品和服装要求获取Eco-label和生态纺织品标签认证才能进入流通领域。欧盟国家一直是法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占其出口总额的近2/3,其次是传统的地中海沿岸纺织服装制造国家出口,以及近年来向俄罗斯、罗马尼亚等新兴市场出口。中国是法国纺织品第二大供货国,是法国服装进口来源的第一大国,占法国供货市场的30%左右。而在法国向中国出口纺织品方面,

21、目前中国还不是法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客户国,但是随着中国对法国高品质纺织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法国对中国出口纺织品金额的增长率近年来一直在快速增长。日本纺织品服装市场(一) 日本纺织服装市场1、纺织工业发展概况纺织工业曾是日本的基础产业, 产值约占日本整个工业的 1/3。直到20世纪60年代,纺织服 装业都是日本最大的工业部门,其纺织品出口额占当时日本出口总额的50%以上。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日本工业中心的转移,纺织业逐渐萎缩,纺织服装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从1950年的24.6%,下降至1998年的3.0%,纺织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 的比重也降至2.0%。2、纺织服装市场整体概况日本是亚洲纺织工

22、业最早发达的国家,拥有世界最新的纺织科技,纺织工业对日本经济的振兴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日本纺织工业如今已经放弃量产型、低价格、技术层次低 ”的产品,将其移往国外生产,在国内则集中资源生产附加值较高的高级流行成衣、服饰用品以及工业用、 汽车用、医疗用纺织品等获利较高的产品。日本的纺织工业在全国约有160个基地,雇用人员 68万人,占全部制造业用工的10%,加上纺织批发和零售等有关人员,从业人数达到180多万人。日本有不少世界著名的纺织品企业,如东丽公司、钟纺、东洋纺、尤尼吉卡和远东纺织等,其销售额一直处于世界前 100强。日本有很多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等民间机构,如日本纤维产业联盟、日本流行色协会

23、、大阪成衣协会、日本纺织协会、日本服装协会、日本化纤协会、日本纤维输出入组合、大阪成衣协同组合等 承担着日本纺织服装行业的生产及贸易的中介和咨询职能。日本每年举办众多的纺织品服装展览会、时装周及纺织机械展览会,展示本国的产品,促进出口,如作为日本全国最高级的时装展览会 日本国际时装博览会(International Fashion Fair)的展品类别非常广泛,几乎包括了服装类的 所有细目。3、纺织服装生产概况由于随着日本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日本纺织服装业已经将大部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和其它东南亚地区,国内的生产能力较小,而且生产成本高,所以日本纺织服装市场,尤其是服装市 场严重依赖进口。

24、日本的主要纺织品服装的进口国包括:中国、意大利、韩国、越南、美国等。目前,日本纺织工业品依靠高新技术的支撑,在环保、医疗卫生、信息工程、工农业、军工用 品、航空航天和建筑土木工程等领域应用较广。日本在化纤技术、纺织品染色及后整理、新产品开 发、纺织机械设备等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将技术与面料完美结合,从而创造出各种新型精品面料。同时,日本在时装品牌设计、经营和市场营销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其服装产品质量严谨、款式前卫。东京作为世界四大时装之都之一,拥有许多国际著名的时装设计师。日本通过在本 国设计开发优秀的服装作品,然后到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加工生产,已成为日本服装企业的发展新思路。4

25、、纺织服装消费概况日本是一个高度信息化、消费成熟化的国家。目前其消费市场的具体特征表现为:(1)市场规模巨大,消费呈现多元化;(2)年轻群体消费实力较强且数量庞大;(3)品牌忠诚度高;(4)崇尚新奇化和个性化的产品;(5)对纺织服装的品质要求苛刻;(6)毛巾消费量特别大。据统计,2007年日本全国衣着类商品零售额超过1100亿美元。从家庭消费看,2007年日本每一家庭平均消费支出超过 430万日元,其中衣着类支出约为22万日元,衣着类支出占全部支出的5%。从市场结构来看,女装占57%,男装占33%,童装占10%。追求品牌、价值仍是日本服装消费市场今后的潮流。近年日本市场高档与低价商品并存,服装

26、消费 两极分化”加剧。由于消费者实质经济能力并未下降,对于符合喜好的品牌产品,即使价格高昂也 愿购买。日本市场流行周期非常短,变化迅速,只有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产品才能适应其要求。时 尚性较强的产品大都只有很短的销售期,超过期限,商品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日本进口商对 质量、交货期要求十分严格。日本的消费者对于纺织品服装品质要求非常苛刻,因此,日本贸易商及零售商对纺织品和服装的品质要求也异常苛刻。 对在日本销售的纺织品和服装,日本的贸易商会有一套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作为审核的机制,一般可分为日本工业标准(JISL)、产品责任法(P/L法)与产品质量标准等 3种规范。日本市场对毛巾的需求量很大

27、, 一般年消费毛巾700亿800亿日元。所需的毛巾多数从中国、 越南、巴基斯坦、美国、泰国和法国等国家和地区进口, 其中中国、越南及巴基斯坦为主要供应国, 约占日本毛巾总进口量的 90.8 %。5、纺织服装市场从纺织品的原料来分类,日本纺织品种类主要包括棉类、麻类、丝类、毛类、化纤类及其混纺 类等,其中以棉纺织品类为主。6、日本纺织品服装市场在世界上的地位日本已经从原先的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国转为纺织品服装主要进口国。成为继欧盟、美国、中国香港地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进口市场,同时也是仅次于欧盟、美国的世界第三大消费市场。日本纺织品所需天然原材料的 80%、服装等成品的50%依赖从国外进口。(二)日

28、本纺织服装贸易1、贸易规模日本是纺织品服装的消费大国,其服装进口数量占市场比例由1997年的70.6%上升到2002年的89%,纺织品则有1997年的55%上升到2002年的70%。2005年日本从世界各地进口服装总量 达到了 35.58亿件,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2、贸易结构日本进口纺织品服装主要来自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其次是欧盟和美国。 中国是日本第一纺织品服装供应国,服装占日本进口份额从1993年的62.1%增长到2004年的95%, 10年增长了近30个百分点。意大利是日本第二大纺织品服装供应国,也是欧盟成员国中出口日本纺织品服装最多的国家。日本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以中国为主的亚

29、洲地区。中国是日本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其次是美国。2、试简述中美、中欧和中日纺织品服装贸易概况?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国对美纺织服装出口主要以服装为主,服饰次之,布料和纱线较少。2006年,美中纺织品服装贸易逆差为266亿美元,2007年则增至318亿美元,增幅19.6%,同期,中国纺织品服装对美 出口从2006年的271亿美元增至 323亿美元,增幅 19.4%。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服装约65亿平米,金额约185亿美元,中国占美国服装进口市场份额按数量计算从2005年的26.7%增至2006年的28.9%,按金额计算从 2005年的22%增至2006年的 25.9%。2006年美国

30、从中国进口纺织品约121亿平米,金额约85亿美元,中国占美国纺织品进口市场份额按数量计算从 2005年的37.8%增至2006年的40.9%,按金额计算从2005年的35.4%增至2006 年的39.5%。近年来,随着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对美出口的不断增长,中美在纺织品服装贸易方面的摩擦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国际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以来,美国更是加大了对我国的限制措施。美国对中国企业设置三重防线1、反倾销”和反补贴”手段主要针对一般商品,通过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和 反倾销”、反补贴”方式,针对中国企业输送到美国市场的低端产品,以此为由进行打压。类似案例,东南沿海很多企业都遭遇过。2、利用知识产权手段

31、如美国的301条款和337条款。最近几年,美国扩大“337条款”使用范围,哪怕只是怀疑或者有美国企业无中生有地举报,美国海关就会动用337条款,将中国产品扣留在美国海关,制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进而封杀中国企业。3、利用国家安全审查手段在“ 33条款”无法生效的情况下,将外国投资委员会(CIFUS)审查作为新的干涉手段。比如华为和三叶的贸易案例,其本质是华为避开了“337条款”通过直接在美国投资,而美国政府采取此手段继续阻挠华为进入美国市场。技术壁垒2002年以来,中国纺织品遭受到的各种技术壁垒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纺织服装行业技术壁垒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有关纺织服装产品

32、技术要求的法规严明、项目众多;2、利用高新技术,高灵敏的检测设备,进行精密分析,高标准、严要求,对纺织服装产品的检测 手段和要求逐步提高;3、除了对进口服装制定一整套技术标准外,美国还将技术壁垒延伸到产品外围。例如在纺织服装产品包装方面,欧美等国的环保法规中对商品包装材料的易处理性和可回收率 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包装材料首先要求的是其安全性,其次是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无害。非市场经济条款。非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 其出口企业必须单独证明自己不 对方将以第三国作为参照来1999年美中双边 WTO协议概要中,美国就将中国视为 条款”规定中国作为一个整体, 在15年内不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受任何政

33、府的补贴或划拨,否则,企业报单上的成本计算将不为接受, 核算中国产品的成本,判断中国企业是否倾销。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 1439.70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其中对欧盟出口额为 22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8%。19.11%,其中对欧盟出口额112.77亿美元,其次是35.47亿美元,第四类为200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1750.10亿美元,同比增长为282.06亿美元。2007年,中国出口欧盟按金额最多的品种为梭织服装,其出口金额为 针织服装,其出口金额为 67.16亿美元,第三类为制成品,其出口金额为 面料,其出口金额为 24.98亿美元

34、。中日纺织品服装贸易20世纪5060年代,中日纺织品贸易以日本对华出口纺织面料为主。70年代后,中国开始向日本出口棉花等纺织原料。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并进入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中国对日本出口大幅增加,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极大变化,从出口原料为主逐步转向以出口制成品为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家,也是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国,同时也是日本纺织机械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家。(二)中日纺织服装贸易日本是中国规模巨大、发展稳定的纺织服装实销市场。据海关统计,2007年,中国对日出口纺织品服装超过19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6%。据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

35、2007年日本从世界各地 进口服装总量近40亿件,其中,原产于中国的服装占日本进口服装总件数的90%以上,日本进口中国服装的总量连续 3年突破30亿件。(三)中日纺织服装贸易形式我国服装出口日本的竞争力比纺织品强,但服装对日出口中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比重较高,中国对日本纺织品服装出口中有约50%是加工贸易,有的品种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高达百分之六七十。中日纺织品服装贸易的主要形式是:中国从日本进口原料,加工成服装成品后返销到日本。从日本对华投资纺织业的工序看,投资大多集中在下游产业,其制成品大部分返销日本。90年代以来,日本投资扩大到中游产业(如染色、整理等)和上游产业(如棉纺、毛纺、化纤

36、等),进一步增加了对日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进入21世纪后,日本的主要纺织企业进一步增加对中国纺织业上游产业的投资,中国仍将是日本纺织业对外产业转移的最主要国家。(四)中日纺织服装贸易摩擦随着中日两国经济关系的加深,中日纺织服装贸易摩擦也逐年加剧。为防止取消配额后中国纺织品大量涌入日本市场,日本制订了应对中国纺织品特别措施。措施规定,中国纺织品以 2004年对日出口的数量为基准,其增长幅度不能超过7.5%,其中毛制品不能超过 6%。一旦中国产纺织品对日出口剧增,扰乱或可能扰乱日本纺织品市场,日方将对中国产纺织品实施进口数量限制。(五)日本大地震对国内纺织服装业的影响日本是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主要出口地之一,此次地震对出口将带来暂时性影响,对全年出口影响有限。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日出口额约占对全球出口份额的10%。2010年受日本经济增长停滞的影响,行业对该市场的出口修复较为艰难,直至2010年10月,出口增速才呈现正增长态势,明显慢于欧美等地。2011年3月11日爆发的大地震,无疑使增长乏力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多数认为地震及海啸影响更多的体现在短期内因海路运输受阻影响订单交付及订单暂时性推迟的 影响。中长期而言,行业更多的是利好于日本灾后对纺织品服装购买需求的提升。因此,整体而言,多数认为日本此次灾难对行业出口的影响只是暂时性的,对全年出口影响有限。-10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