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技术规范(行业标准)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98607150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78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技术规范(行业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技术规范(行业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技术规范(行业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技术规范(行业标准)(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标准CPASE M 0012015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vator emergency disposal platform2015-11-01 发布2015-12-01实施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发布CPASE M 0012015目次前言III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术语和定义24 总则 .4 4.1 一般要求.44.2 架构及功能.44.3 责任和义务.45 数据要求.46 技术要求46.1 一般要求.46.2 专线与标识.56.3 救援网络.56.4 硬件系统.56.5 软件系统.

2、87 运行要求97.1 运行规范.97.2 运行要求.97.3 工作规范.10附录 A平台架构与功能11附录 B应急处置平台处置流程12附录 C基础信息数据元格式和数据归集13附录 D电梯故障原因分类18附录 E数据接口20附录 F响应消息25附录 G应急处置工作规范26附录 H应急处置救援操作规范.29附录 I应急处置特殊情况处置规范.31附录 J呼叫系统和值班人数配置.34附录 K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硬件参数指标.35附表 L 电梯应急处置标识推荐样式.36参考文献.37ICPASE M 0012015前言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

3、定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广州市电梯安全运行监控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雷、梁华、李忠、张巍、王为国、韩浚、王会方、杨本超、余能超、叶亮、于凯。本标准为首次发布。IICPASE M 0012015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技术规范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的数据归集、平台建设和运行服务等方面的通用技术要求,内容主要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数据要求、技术要求和运行要求七个部分。1.2 本标准适用于针对电梯困人等故障开展应急指挥和协调处理的电

4、梯应急处置平台的建设和运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8566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 22239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 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702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T 7408数据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TSG T5001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3 术语和定义GB/T 7024

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电梯应急处置elevator emergency disposal针对电梯故障,开展应急指挥和协调处理的相关活动。3.2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elevator emergency disposal platform基于通讯、调度、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接受电梯困人等故障的报警,开展组织、协调、指挥救援行动的公共服务平台。3.3 电梯应急处置机构elevator emergency disposal organization经政府授权,应用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对电梯困人等故障实施应急救援指挥,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组织。3.4 电梯应急处置

6、员elevator emergency disposal operator2CPASE M 0012015电梯应急处置机构内接受电梯困人等故障报警及相关投诉咨询,指挥救援力量实施应急救援及故障排除的人员。3.5 电梯应急救援机构elevator emergency rescue agency经电梯应急处置机构指定在相应区域内实施现场应急救援的组织。3.6 电梯应急救援专家elevator emergency rescue expert电梯应急处置机构、电梯制造企业和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中具有电梯困人等故障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的专业人员。3.7 电梯应急救援热线elevator emergency r

7、escue hotline特指遇到电梯故障时可直接拨打进行求援的热线电话。3.8 公共救援机构public rescue agencies特指参与电梯应急救援的公安消防机关等公共组织。3.9 电梯应急救援识别码elevator rescue identification number特指专门用于电梯应急救援定位的六位数字编码。3.10 电梯应急处置标识elevator emergency disposal sign特指张贴在电梯明显位置,明确显示电梯应急救援热线以及电梯应急救援设别码的具体标识。3.11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提供电梯位置的存储、

8、地理数据分析和电子地图位置显示功能的空间信息系统。3.12 数据归集data collection特指获取、传输、存储电梯信息及应急处置相关数据,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信息化技术。3.13 接警receive alarm电梯应急处置员通过电梯应急处置专线或其他信息渠道接收电梯困人等故障报警的行为。3.14 出警send rescue救援人员在应急处置员指挥下启动救援,赶赴现场的行为。3.15 故障率failure rate应急处置平台处置的电梯故障的数量占在用电梯数量的比率。3.16 困人率passanger trapped rates应急处置平台处置的电梯困人故障的数量占在用电梯数量的

9、比率。3.17 救援到达时间rescue arrival time应急处置平台确认,从接警到救援人员到达救援现场所用的时间。3CPASE M 00120154 总则4.1 一般要求4.1.1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等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4.1.2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应经政府授权,电梯应急处置机构应具有公益性。4.1.3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的规模应与当地电梯数量、管理要求和建设投资相适应,电梯应急处置机构人员数量应满足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4.1.4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的软硬件建设应具有安

10、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并满足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的要求。4.1.5 除执行本规范以外,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和运行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有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4.2 构架及功能4.2.1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应包括应急处置机构、救援热线、救援网络、应急指挥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4.2.2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应具有信息采集、数据更新、接警指挥、统计分析等功能(详见附录 C)。4.3 责任义务4.3.1 电梯应急处置机构应负责应急处置平台的组织、运行、管理和咨询服务。4.3.2 维保单位应负责所维保电梯的应急救援及故障排除。4.3.3 电梯应急救援机构应接受电梯应急处置机构的指令,负责

11、就近区域内电梯的应急救援。4.3.4 使用单位应负责应急救援的现场组织、协调,安抚被困人员,维持现场秩序。5 数据要求5.1 电梯应急处置信息平台数据应至少包括基础数据元、数据分析和数据归集。5.2 数据类型至少应包括字符型、数值型、日期型、时间型、布尔型、二进制流,并应满足附录C表1的要求。5.3 电梯数据至少应包含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救援机构等基本信息。并应满足附录C表2、表3、表4、表5的要求。5.4 电梯应急处置信息应满足附录C表6的要求。5.5 应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至少应包括应急处置、安全隐患、应急救援、困人故障情况、故障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应满足附录C中C.2的要求。5

12、.6 电梯数据、应急处置结果、故障分析结果以XML文档格式进行上传,宜采用 Web Service 技术方式,并应满足附录B的要求。6 技术要求6.1 一般要求4CPASE M 00120156.1.1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软硬件系统应以结构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方式实现,应满足电梯应急处置平台运行的需要。6.1.2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配置应采用成熟稳定的技术和设备,并具有适用、可靠、兼容和可拓展性。6.1.3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数据信息安全至少应满足 GB 22239 的二级等保要求。6.2 专线与标识6.2.1 应急处置专线6.2.1.1 电梯应急处置必须设置专线,正常状态下报警后 10 秒内一次接

13、通率不低于 95%(早释率参数)。6.2.1.2 应急处置专线宜选用经省级通信管理机构批准使用的“96”字头五位特服号码,推荐选用“96333”作为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号码。6.2.1.3 使用其他公共专线号码的应保证线路畅通,一次接通率符合 6.2.1.1 要求。6.2.2 应急处置标识6.2.2.1 应急处置标识应包含五位应急救援专线号码和六位电梯应急识别码。6.2.2.2 应急处置标识应固定在电梯轿厢内离地高度(1.7-2.2)m 的位置,并应能在弱光下识别,且不易损毁、脱落。6.2.2.3 应急处置标识样式可参照附录 L。6.3 救援网络6.3.1 电梯应急救援响应分为三级,第一响应由电梯

14、签约维保单位实施,第二响应由电梯应急救援机构实施,第三响应由其他公共救援机构实施。6.3.2 电梯应急救援机构应根据电梯使用场所、数量、频次、交通状况等设置,一般应满足中心城区 10 分钟、郊区 20 分钟以内到达救援现场的要求。6.3.3 电梯应急救援机构应根据申请的电梯维保单位的管理水平、资质等级、救援能力由电梯应急处置机构选择确定。6.3.4 电梯应急救援机构应与医疗机构或 120 建立应急救援医疗协同机制,当被困人员身体受到伤害时实施医疗救治。6.4 硬件系统6.4.1 一般要求6.4.1.1 硬件系统应由呼叫系统、大屏显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和不间断电源系统组成。6.4

15、.1.2 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和不间断电源系统应为呼叫系统和大屏显示系统提供良好的线路及供电保障。6.4.1.3 硬件系统应满足运行稳定、抗干扰等相应防护要求。6.4.1.4 机房建设应满足 GB 50174 的要求。6.4.2 呼叫系统6.4.2.1 呼叫系统应至少应包括核心接入平台系统、计算机语音集成系统、同步录音系统、自动语音导航服务器和坐席电话。构架按图 1 建立。5CPASE M 0012015图1呼叫系统结构示意图6.4.2.2 呼叫中心系统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a) 自动呼叫分配功能,应支持主被叫号码、呼救号码所在地显示,号码数据检索等;b) 计算机电话集成功能,应支持智能

16、应答(呼入,自动语音应答)、多方通话、软话机、来电信息弹出、同步全程通话录音、外呼等,并能提供网络电话接口;c) 自动语音导航功能,应支持个性化语音导航、电话自动转接,定制语音流程。d) 同步录音功能,应支持全程录音并能根据求助者来电号码、去电号码、来电去电时间、坐席工号、分机号等进行在线查询;e) 报表定制功能,应支持客服日常工作报表(在线时长、小休时长、置忙时间等)、话务数据报表(通话记录、通话时长、来电高峰、事后处理时长、接通率等)、业务处理报表(电梯处置记录表、业务汇总报表等)的定制。6.4.2.3 呼叫系统与值班人数宜按附录 J 进行配置。6.4.3 大屏显示系统6.4.3.1 应急

17、处置机构应建立大屏显示系统,指挥协调电梯应急救援。6.4.3.2 大屏显示系统至少应包括显示单元拼接墙体、多屏处理器系统、矩阵切换器和视频矩阵切换器6.4.3.3 大屏显示系统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a) 信息接收功能,应支持接收网络计算机显示的图文和视频信息,并支持信息转换。b) 信息显示功能,应支持 1920*1080 以上分辨率。c) 预览与切换功能,至少应实现 8 路视频信号和 1 路计算机 RGB 信号以开窗方式实时显示,应实现缩放、移动、叠加。6.4.3.4 大屏显示系统应采用集中控制、移动控制或授权控制的方式,实现开设窗口、选择信源、显示投影、调整音响和照明等操作。6CPASE M

18、00120156.4.4 计算机网络系统6.4.4.1 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承担呼叫系统、大屏显示系统、电梯物联网等系统的影视频信息接入和输出。6.4.4.2 计算机网络系统,至少应包括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储存器、硬件防火墙及运营商专线。6.4.4.3 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各项设备应能保障系统整体稳定运行,具体设备要求可参照附录 K 中的各项指标。6.4.5 综合布线系统6.4.5.1 综合布线系统,应能实现语音、数据及视频的应用需求,应能为计算机网络,大屏显示系统,呼叫系统,语音电话等提供连接通道。6.4.5.2 综合布线系统应满足 GB50311 的要求。6.4.5.3 综合布线系统至少应包括

19、如下五个子系统:6.4.5.3.1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应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 I/O 之间连接。6.4.5.3.2 水平子系统: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配线架)之间的连接。宜采用双绞线,为语音及数据的输出点。6.4.5.3.3主干子系统:实现计算机设备、交换机和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宜采用大对数电缆、光纤等。6.4.5.3.4管理区子系统:实现配线管理,通过使用颜色编码,快捷进行追踪和跳线操作。6.4.5.3.5 设备间子系统:提供主干与网络连接的硬件环境与接口,在该子系统中有大量硬件设备,集中了大量的通讯干线。6.4.6

20、不间断电源系统6.4.6.1 不间断电源系统应提供设备可靠工作的必须具备有保障的动力电源,消除断电以及电压波动产生的电源污染,保护弱电设备,防止重要数据的丢失,保证断电情况下设备的可靠工作。6.4.6.2 不间断电源系统至少应包括主机、电池、电池箱和电池组连接线缆。具体技术参数可参考附录 K 中的各项指标。6.4.7 防雷接地系统6.4.7.1 防雷接地系统应承担机房设备安全保障,防雷系统包括信号防雷和电源防雷,接地系统包括各种设备、箱体和线路的接地。6.4.7.2 防雷系统应至少包括二级电源防雷器、三级电源防雷器。6.4.7.3 在机房的市电配电柜主电源进线处安装一组二级电源防雷器(由强电处

21、理),在机柜、服务器等设备电源接口处各装一组三级电源防雷器,在电源进线部分安装浪涌保护器。6.4.7.4 接地系统至少包括一个等电位汇接箱和一圈 30*3 铜排组成均压环。将机房内的各种接地(如直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等都接到等电位均压环上。机房内所有设备和箱体需接地的部分都用 BVR-6 导线穿 PVC 管就近接到铜排上,接地线和其他任何导线完全隔离绝缘。接地线径至少为 35mm2 以上或与电源线相同,其 PVC 被覆颜色为绿色。6.5 软件系统6.5.1 一般要求6.5.1.1 软件系统开发应符合 GB8566 要求;6.5.1.2软件系统开发应具有安全性、可移植性、

22、扩展性。6.5.1.3软件系统应预留与物联网对接的数据接口。7CPASE M 00120156.5.2 系统功能要求6.5.2.1 基本信息管理6.5.2.1.1基础信息数据元格式和数据归集应满足附录 C 的要求。6.5.2.1.2 通过数据接口,从特种设备监察检验信息系统获取并管理电梯的各类信息,应包括电梯的基本信息、状态信息、使用单位信息、维保单位信息、检验信息等。6.5.2.2 维保管理6.5.2.2.1 软件系统至少应实现对维保单位名称、注册地址、办公地址、组织机构代码、许可证编号、值守电话、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手机、维保负责人、维保负责人手机、应急救援负责人、应急救援负责人手机等信

23、息的管理,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建立位置点关联。6.5.2.2.2 软件系统至少应实现对应急救援机构名称、办公地址、负责人、负责人手机,应急救援负责人、应急救援负责人手机、所属单位等信息的管理,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建立位置点关联。6.5.2.3 应急处置功能6.5.2.3.1接警后应能显示电梯救援识别码,使用单位(小区)名称、办公地址、主要负责人、值守电话,维保单位、电梯安全管理员、电梯管理员手机等基本信息。6.5.2.3.2自动生成处置表单,实时记录报警时间、故障类型、接警时间、接警人、派遣时间、派遣维修人员、故障原因、维修情况记录、维修完成时间等信息。6.5.2.3.3接警后应能查看电梯所属

24、维保单位和就近应急救援机构。6.5.2.3.4应具有电话外呼和短信通知等功能。6.5.2.3.5应具有应急处置人员与报警人/被困人语音或视频通话等功能。6.5.2.4 统计分析功能6.5.2.4.1应急处置统计分析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a) 应按月度、季度、年度统计分析电梯应急处置结果。b) 结果应包含电梯应急处置的总量、电梯困人事件发生数量、电梯故障发生的数量和解救被困的人数。c) 结果还应分析救援到达现场的平均用时和救援平均用时。6.5.2.4.2安全隐患统计分析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a) 按行政区、使用场所分月度、季度、年度统计分析电梯困人数量、故障发生数量及比率。b) 按同一使用单位统计电

25、梯困人数量、故障发生数量,筛选出高发使用单位。c) 按同一部电梯统计电梯困人数量、故障发生数量,筛选出高发电梯。6.5.2.4.3应急救援统计分析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a) 按月度、季度、年度统计分析应急救援结果。b) 结果应包含按规定时间到达救援现场的次数和比率、超过规定时间到达救援现场的次数和比率及超过规定时间到达的电梯维保单位。c) 结果应包含各维保单位从事应急救援的 5 分钟出动次数及比例,各救援站从事应急救援的成功出动次数及比例。6.5.2.4.4困人故障统计分析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a) 按月度、季度、年度统计分析电梯发生困人、故障的情况。b) 分析情况应按电梯生产单位、维保单位、使用

26、年限等进行统计困人发生数量和困人率,非困人故障发生数量和非困人故障率。6.5.2.4.5故障原因分析a) 对电梯发生故障的原因按附录 D 进行分类统计分析。6.5.3 软件系统性能要求8CPASE M 00120156.5.3.1 系统应能适应数据存储的需求,具有较好的查询和检索的能力,最高支持一百万台设备信息的存储;6.5.3.2 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并发响应能力,整体响应性能需要保持在 5 秒以内;6.5.3.3 正常情况下并发访问量应不小于 300 用户,最高支持 1000 个用户并发访问;6.5.3.4 系统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连续稳定运行时间不少于 8000 小时(约为一年);系统应具有

27、良好的应用安全保障机制,能对登录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并跟踪用户的操作,进行安全审计; 6.5.3.5 系统应具有较好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对数据采取集中管理和存储的模式,数据库结构设计良好,具有迅速的数据检索能力;6.5.3.6 数据交换采用 XML 结构建立,应支持目前各类软件开发语言进行加密传输。6.5.4 软件系统信息安全要求6.5.4.1 应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并采取加密隧道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6.5.4.2 应采用双机热备、异地备份等方式,建立数据容灾备份和灾难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6.5.4.3 应采用防火墙与物理隔离、风险分析与漏洞扫描、病毒防治、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检测等方式

28、,保证系统访问安全。7 运行要求7.1 运行规范7.1.1 应急处置公共服务运行规范,可参看附录 G7.2 运行要求7.2.1 总体流程7.2.1.1应急处置公共服务平台处置流程按照附录 H 的要求开展应急救援工作。7.2.2 报警确认应急处置员应在接警后,确认应急处置类型,包括困人故障、非困人故障、投诉咨询和其他类型。7.2.3 困人故障处置7.2.3.1救援安抚应急处置员对报警人进行安抚与安全提醒。7.2.3.2信息查询应急处置员通过系统查询确认被困人所在位置及电梯维保单位等信息。7.2.3.3下达指令7.2.3.3.1第一响应应急处置员与困人电梯的维保单位联系,将被困电梯的地址、报警人的

29、联系方式等信息告知维保单位,并发出救援指令。7.2.3.3.2第二响应第一响应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未回复,应急处置员立即与就近的救援机构联系,告知被困电梯的地址、报警人的联系方式,并发出救援指令。7.2.3.3.3第三响应9CPASE M 0012015第二响应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未回复,应急处置员立即与应急专家或专业救援机构联系,告知被困电梯的地址、报警人的联系方式,并发出救援指令。7.2.3.4过程跟踪应急处置员应与救援人员保持联系,跟踪救援人员的位置直至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期间安抚被困人员。7.2.3.5实施救援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按照救援操作规范实施救援,解救被困人员后将救援结果反馈应急处置员

30、。救援操作规范可参照附录 H。7.2.3.6结果确认应急处置员在被困人员解救后,致电报警人或困人电梯使用单位确认救援结果,并向电梯应急处置机构反馈救援结果。7.2.3.7故障处理应急处置员与救援人员确认困人故障原因,告知电梯使用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消除隐患。7.2.4 非困人故障处置7.2.4.1下达指令获知故障电梯的地址等信息,对故障电梯的维保单位下达指令,将故障电梯的地址、故障情况、报警人的联系方式告知维保单位,并要求 30 分钟到达现场。7.2.4.2故障原因反馈维保人员到达现场,找到故障电梯,确认故障原因后应上报应急处置员。若无法现场修复的故障,维保单位应告知故障电梯所在业主方或管理

31、方,张贴停梯告示,在故障电梯前放置警示牌。并告知应急处置员无法现场修复的原因。7.2.4.3结果确认应急处置员应在故障电梯故障排除后或故障原因确认后,致电报警人、电梯所在业主方或管理方等告知维修结果,请其进行现场确认,并按报警来源反馈维修情况。7.2.5 特殊情况处置应急处置公共服务特殊情况处置规范可参考附录 I。7.2.6 咨询处置接到来电咨询后告知咨询人电梯应急处置热线的工作范围,及时回复能解答的问题;记录无法现场解答的问题,向有关单位转达,得到回复后及时反馈咨询人。7.2.7 投诉处置应急处置员应在接到电梯投诉后记录有关情况。应对投诉事项进行判断,属于受理范围的,五个工作日作出处理并反馈

32、;不属于受理范围的,应向投诉人说明原因。多次投诉同一事项,应按隐患处置,及时反馈有关部门。7.3 工作规范7.3.1 应急处置公共服务工作规范可参考附录 G。10CPASE M 0012015附录 A(资料性附录)平台架构与功能A.1 信息采集及数据数据库更新:电梯应急处置平台通过从检验机构信息平台、监察部门管理平台获取、定期更新电梯应急处置相关的信息,并对数据分解加工后形成包含电梯基本信息、使用单位信息、救援机构信息和维保检验单位信息等的 5 个电梯应急处置数据信息库,作为电梯应急处置的数据支撑,保证救援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A.2 内网应用平台: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的内网应用平台通过电梯动态管

33、理、维保单位管理、物联信息监控、接警指挥管理、统计分析管理等 6 个功能模块实现对电梯应急处置信息的管理和电梯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信息查询、指挥调配和处置结果数据分析等平台应用功能。A.3 指挥与救援:电梯事件发生后,通过接警指挥系统获得报警信息,利用电梯动态管理、维保单位管理、物联信息监控等功能查询救援相关数据,并通过通讯与指挥模块的呼叫中心、短信平台、电子地图等将准确的信息传递给救援实施单位,实施救援进度跟踪,保证救援及时有效开展。A.4 统计分析:救援结束后,应急处置机构及时对救援情况进行记录,并通过平台的统计分析模块定期对救援情况分类统计分析,给有关政府机关和其他单位报送信息,在指定媒体发

34、布信息,并提供信息公开查询11CPASE M 0012015附录B(规范性附录)应急处置平台处置流程报警(96333、110、119、12345、物联网)询问伤亡情况,电梯定位,业务系统中查询咨询投诉困人故障定位情况定位情况了解咨询内容投诉受理,记录信息不成功不成功判断是否生成投诉否安抚求援人,了解电通知可能的维保单位和询问地理特征,GIS系统查询成功能否当场解答否不成功询问地理特征,GIS系统查询梯内情况就近救援站排查并处置并定位位置成功是原因解释并定位位置成功成功不成功通知可能的维是做好记转派被投诉的单位通知电梯维保单位启动一级响应保单位排查有录,向处置人员并计时给予回复上级反提报处理方案

35、,下达维修指令馈,限回复处理结果救援指令下达成如不成功期答复不满意功派遣就近救援站并计启动二级响应处理结果回访时是否还有其他问题或建议如不成功如有伤亡无满意度调查派遣24小时值班工程师启动三级响应派遣成功满意记录整理反馈投诉记录归档跟踪询问救援人通知120赶赴现场督促维修人员维修并反馈结询问到达预计用时,督促尽快果,计时赶赴现场联系救援人员及被困人员确认回访报警人,确认安全确认维修结果并记录相关信息到达现场并计时督促维保单位维修电梯并确认监督救援情况维修结果,记录故障原因回访报警人人被困人出梯,完成救援,救援人及时反馈情况结束12CPASE M 0012015附录 C(规范性附录)基础信息数据

36、元格式和数据归集C.1 基础数据元C.1.1 数据类型标准中的数据类型取值宜符合表 1 的要求。表1 数据类型取值数据类型类型代码取值方式字符型C通过单个或多个中文文字、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等组合表达的值的类型数值型n通过从“0”到“9”数字形式表达的值的类型日期型D通过 YYYYMMDD 的形式表达的值的类型,符合 GB/T 7408时间型T通过 hhmmss 的形式表达的值的类型,符合 GB/T 7408布尔型B是/否,on/off,true/false二进制流Bf图像、音频等二进制流文件格式C.1.2 数据分类电梯应急处置数据至少应包含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二级救援机构、应急处置等基

37、本信息。C.1.3 数据内容C.1.3.1 电梯基本信息包含表 2 的信息:表2电梯基本信息项目数据类型代码数据长度信息说明电梯救援识别码C10宜采用六位数字作为救援识别码注册代码C20电梯安装地址C200每个汉字或全角字符占两个字符维保类型n1四选一:原厂维保(对应数字 1);授权委托(对应数字 2);第三方维保(对应数字 3);使用单位维保(对应数字 4);电梯维保单位C100每个汉字或全角字符占两个字符维保负责人C20每个汉字或全角字符占两个字符维保负责人手机n12每个汉字或全角字符占两个字符使用单位C100每个汉字或全角字符占两个字符使用单位内部编码C20电梯产权单位C100制造单位C

38、100制造许可证编号C20电梯品牌C100出厂编号n20与电梯出厂信息一致13CPASE M 0012015电梯安装单位C100电梯安装日期D8格式为:YYYYMMDD电梯大修/改造日期D8格式为:YYYYMMDD电梯类型 aC10按电梯目录,与电梯出厂信息一致电梯型号C40按电梯出厂信息一致层数n3与电梯出厂信息一致站数n3与电梯出厂信息一致门数n3与电梯出厂信息一致额定速度C10与电梯出厂信息一致载重量C10与电梯出厂信息一致拖动方式n1四选一:交流双速(对应数字 1);调压调速(对应数字 2);变频(对应数字 3);其他(对应数字 4);电梯使用状态n1可选项,至少应包括在用(对应数字

39、1)、停用(对应数字 2)电梯检验机构C100最近一次检验机构电梯所在省市县(区)n6直接采用国家行政划代码使用场所分类n2内容按下方注 1 设定注 1:使用场所宜按住宅(对应数字 1)、办公楼宇(对应数字 2)、商场超市(对应数字 3)、宾馆饭店(对应数字 4)、医院(对应数字 5)、学校(对应数字 6)、交通场所(对应数字 7)、文体娱场馆(对应数字 8)和其他场所(对应数字 9)分类。C.1.3.2 电梯使用单位基本信息应包含表 3 的信息:表3使用单位信息项目数据类型代码数据长度信息说明使用单位(小区)名称C100每个汉字或全角字符占两个字符小区所属地产品牌C100物业公司所属品牌C1

40、00办公地址C200宜详细填写所在道路、门牌号码等信息主要负责人C20值守电话n12电梯安全管理员C20电梯管理员手机n12C.1.3.3 电梯维保单位信息应包含表 4 的信息:表4维保单位信息项目数据类型代码数据长度信息说明单位名称C100注册地址C200宜详细填写所在道路、门牌号码等信息办公地址C200宜详细填写所在道路、门牌号码等信息组织机构代码C20许可证编号C20014CPASE M 0012015值守电话C20主要负责人C20主要负责人手机n12维保负责人C20维保负责人手机n12应急救援负责人C20应急救援负责人手机n12C.1.3.4 电梯救援机构信息应包含表 5 的信息:表5

41、救援机构信息项目数据类型代码数据长度信息说明名称C100办公地址C200宜详细填写所在道路、门牌号码等信息负责人C20负责人手机n12应急救援负责人C20应急救援负责人手机n12所属单位C100C.1.3.5 电梯应急处置信息应包含表 6 的信息:表6应急处置信息项目数据类型代码数据长度信息说明电梯救援识别码C10宜采用六位数字作为救援识别码注册代码n20接警时间D+T15格式为:YYYYMMDD HHMMSS接警人C20求援人C20求援电话n12电梯事件类型n1可选项,分为:人员伤亡(对应数字 1)、困人(对应数字 2)、非困人故障(对应数字 3)、其他(对应数字 4),依严重程度依次选择其

42、中一项。电梯事件描述C1000应包含的主要要素:人员状况、地点、发生时间、楼层派遣时间D+T15处置机构派单时间,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维保单位响应成功时间D+T15维保单位响应时间,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维保响应单位C100维保单位响应人员C20维保单位响应人员手机n12救援机构响应成功时间D+T15救援机构响应时间,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救援机构响应单位C100救援机构救援机构响应人员C2015CPASE M 0012015救援机构响应人员手机n12救援专家响应成功时间D+T15救援专家响应时间,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

43、救援专家响应人员C20救援专家响应人员手机n12响应人员到达时间D+T15响应人到达现场时间,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解救成功时间D+T15被困人员获救时间,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救援回访时间D+T15回访求援人时间,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救援回访人C20处置机构执行回访人的姓名救援回访结果C1000记录回访求援人时获得的反馈信息维修回访时间D+T15回访维修单位时间,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维修回访人C20处置机构执行回访人的姓名维保单位名称C100维修完成时间D+T15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维修回访结果C

44、1000记录回访求援人时获得的反馈信息维保单位组织机构代码n20故障代码n4根据维修单位提供信息按附录 D 录入故障代码注:维保单位为第一响应,救援机构为第二响应,应急处置机构的救援专家及公共专业救援机构为第三响应。C.2 数据统计C.2.1 应急处置C.2.1.1 应按月度、季度、年度统计分析电梯应急处置结果。C.2.1.2 结果应包含电梯应急处置的总量、电梯困人事件发生数量、电梯故障发生的数量和解救被困的人数。 C.2.1.3 结果还应分析救援到达现场的平均用时和救援平均用时C.2.2 安全隐患C.2.2.1 按行政区、使用场所分月度、季度、年度统计分析电梯困人数量、故障发生数量及比率。C.2.2.2 按同一使用单位统计电梯困人数量、故障发生数量,筛选出高发使用单位。C.2.2.3 按同一部电梯统计电梯困人数量、故障发生数量,筛选出高发电梯。C.2.3 应急救援C.2.3.1 按月度、季度、年度统计分析应急救援结果。C.2.3.2 结果应包含按规定时间到达救援现场的次数和比率、超过规定时间到达救援现场的次数和比率及超过规定时间到达的电梯维保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