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8537524 上传时间:2022-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云南省昭通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省昭通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省昭通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昭通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昭通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7届云南省昭通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1下列关于生物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动物在准备过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在体内主要转变成糖原贮存B. 植物根尖细胞中,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被该细胞的叶绿体用于合成葡萄糖C. 若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化合物ADP比C3先减少D. 细胞生长使物质运输效率增强,细胞凋亡是基因表达的结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动物在准备度过缺少食物的冬季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在体内主要转变成脂肪贮存,A错误;植物根尖细胞无叶绿体,B错误;突然增加光照强度,消耗ADP增多,H和ATP生成增多,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加快,则短时间

2、内叶绿体中化合物ADP比C3先减少,C正确;细胞的生长使得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减小,其物质交换效率降低,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D错误。点睛:叶绿体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和幼嫩茎的表皮细胞中,考生一定切记,植物的根尖细胞无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这一点在考试中经常遇到。2下列有关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氧气含量降低,不会影响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但会影响其吸收钾离子B. 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C. 有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D. 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的

3、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因此氧气供应不足不会影响人成熟红细吸收钾离子的速率,A错误;无机盐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也可能是协助扩散,如神经纤维受刺激时,钠离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有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如神经递质,C正确;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是胞吐,主要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点睛:对于本题A项,容易犯错,钾离子进入红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往往误判为正确,但遗忘了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下降不会影响钾离子的吸收。3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

4、中的分布时,应该选择装片中色泽浅、染色均匀的区域进行观察B. 用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可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C. 不能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 用某一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一定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应该选择装片中色泽浅、染色均匀的区域进行观察,A正确;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呼吸方式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无法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B错误;过由于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因此不能用作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材料,C正确;当硝酸钾溶液过高时,植物细胞

5、可能会因失水过度而死亡,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正确。点睛:对于判断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不能通过检测二氧化碳来确定,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测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来确定是否进行无氧呼吸。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的交叉互换,一定会导致基因重组B. 基因突变一定伴随着基因结构的改变,但基因数量不会改变C. 基因重组不产生新基因,不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D.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是通过捕食关系实现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A错误;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对

6、的缺失、增添、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不能改变基因数量,B正确;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而基因重组不会产生新基因,会产生新的基因型,也会改变基因频率,C错误;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主要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也可以通过种间互助,相互选择,共同进化,D错误。点睛:本题C项要注意,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知,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考生切莫看到前句表述正确,就误以为选项正确。5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免疫活性物质并不都由免疫细胞产生B. 淋巴细胞并不都分布在淋巴液中C. 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D. 浆细

7、胞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而T细胞不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抗体由免疫细胞浆细胞所产生,溶菌酶可以由免疫细胞产生,也可以由其他细胞产生,如唾液腺细胞,A正确;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液和血浆中,B正确;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C正确;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也是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点睛: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玉米

8、和马铃薯套种,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B. 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D. 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研究池塘的范围和边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玉米和马铃薯套种,能充分利用光能,但不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A错误;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B正确;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C正确;池塘的范围和边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正确。点睛:对于D项,考生要注意,群落水平上研究的

9、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7中国沙棘适应性较广泛,并能一定程度地耐高温、干旱和寒冷,沙棘叶营养丰富,再生能力强可做牧草,沙棘果具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科学家对生长在某区域两个不同地段(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和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中国沙棘雌、雄株进行了研究,测得一天中6:0018:00的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据图分析回答:(1)在秋季,可用_提取沙棘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最后分离得到四条色素带,相对于夏季,可能明显变窄、变浅的色素带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_(“较大”或“较小”)。(2)据图中曲线可

10、知,与坡面雄株相比,沟底雄株净光合速率曲线没有“午休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在8:00和12:00两个时刻,分别从坡面雌株上选取长势相似的两叶片,经酒精脱色后用碘液染色,蓝色较深的是取自_时刻的叶片。 (3)曲线中8:00和12:00两个时刻的净光合速率相等,通常情况下,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中,二者暗反应固定的CO2量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原因是_。曲线在18:00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答案】 无水乙醇(或:丙酮) 较小 沟底光照强度较弱,土壤水分相对充足 12:00 不一定 这两个时刻的温度不同,呼吸强度可能不同,故总光合强度可能不同 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

11、【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国沙棘”作为素材,考查了叶肉细胞中ATP的产生场所、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等)、光反应和暗反应联系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1)由于绿叶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用无水乙醇或丙酮,分离用纸层析法,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高,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也就越快,从而分离得到四条色素带,相对于夏季,叶绿素带明显变窄、变浅,可能的原因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较小。(2)“午休现象”指的是正午光照强,叶片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光合速率降低,但沟底光照强度相对较弱,土壤水分相对充足

12、,导致沟底雄株没有出现“午休现象”,12点时,植物体已经进行了4个小时左右的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比8点多,故叶片经酒精脱色后用碘液染色,蓝色较深。(3)图中可以看出曲线中8:00和12:00两个时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相等,但是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于这两个时刻下温度不一定相等,导致呼吸强度不一定相等,故总光合强度不一定相等,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二者暗反应固定的CO2量不一定相等,在18:00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故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特别是(2)小题,还要结合相应的地理环境(沟底光照

13、强度较弱,土壤水分相对充足),才能准确回答没有午休的原因。 8下图表示人体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作用机理和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1)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消化道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到下丘脑,此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 _(选填“双向”或“单向”)的。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2)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病因之一如图所示,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类糖尿病属于_病。某糖尿病患者表现出尿糖症状,

14、但检查发现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其病因可能是_。(3)生物课外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a.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b.用含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请指出方案中两处明显错误:_;_。在此实验中,为使测得的胰岛素含量值更科学、合理,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请给出合理的建议:_。【答案】 单向 胰岛A、B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或:胰岛A细胞上没有与该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 自身免疫 患者体内存在大量抗体2,破坏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使胰岛素不能发

15、挥生理作用 不能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或:改用低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 ) 缺少对照(或:缺少前后对照;缺少空白对照) 每组设置重复实验,求平均值【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综合考要了兴奋的传导、血糖调节过程、自身免疫病及形成原因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由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消化道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到下丘脑经历了多个神经元,故此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细胞的分泌,原因是胰岛、细胞

16、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2)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其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看出,该抗体作用于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葡萄糖受体,因此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类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糖尿病患者表现出尿糖症状,但检查发现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则该病的病因可能是患者体内存在大量抗体B,破坏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使胰岛素不能发挥生理作用。(3)根据实验方案可知,如果用高糖溶液培养细胞可能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因此应换用低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并且该实验中缺少空白对照实验。在此实验中,可通过每组设置重复实验,求平均值,使测得的胰岛素含量值更科学、合理,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

17、验。点睛: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有平行重复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及对照原则,特别是平行重复原则,在(3)小题最后一空中体现的十分明确,考生需重点理解。9草原是牧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但近些年来,鼠虫危害严重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当地某草原犬鼠种群数量变化调查结果如图甲(K0表示犬鼠种群在无捕食压力情况下的数量),犬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如图乙(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1)甲图中的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表示_。(2)从甲图所示数据可见,犬鼠的种群数量呈_型增长;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犬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在捕食压力下,犬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_之间。(3)要构成一个

18、完整的生态系统,乙图所示的成分还应当包括_。若A中能量为2.3109kJ ,B中能量为l.6109kJ,C中能量为l.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8.0107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犬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调查犬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答案】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S K2K3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 5% 犬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种群数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表示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

19、群最大数量。(2)根据图甲种群数量变化的柱形图可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根据图示仓鼠在种群数量在开始数量连续增长,从c点后种群数量上升速度减慢,说明环境阻力加大,所以,最可能是在c点天敌侵入,并且一段时间后在K2-K3附近波动。(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乙中有消费者和分解者,故缺少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能量传递效率是两个相邻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B中能量为l.6109kJ,天敌同化的能量为8.0107kJ,故能量传递效率为8.0107/ l.6109=5%,由于犬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故调查犬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点睛:计算能量传

20、递效率要注意:能量传递效率是两个相邻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一定要搞清楚(3)中各个数据代表的含义,切莫乱用数值计算,导致犯错。10为培育具有较高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白玫瑰,某植物园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1)假设玫瑰花色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依据_组对显隐性的判断可知此假设不成立。(2)某同学对该实验现象提出以下两种可能的假说: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N+、N、n)控制,其中N决定白色,N+和n都决定红色,N+相对于N、n是显性,N相对于n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甲组两个亲代红玫瑰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有_种情况,试写出其中的一种组合方式:_。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N、n1

21、、n2)控制,只有n1和n2同时存在时,才会表现为白色,其它情况均为红色,N相对于n1、n2为显性。根据假说二,试写出乙组两个白玫瑰花亲本的基因型组合:_,其杂交子代中的红玫瑰花与白玫瑰花的分离比是:_。经进一步实验推理证明了假说二是正确的,则上述探索玫瑰花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_法。【答案】 甲和乙 2 N+NN+N(或:N+NN+n) n1n2n1n2 1:1 假说-演绎【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若玫瑰花色遗传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甲组的实验中,父本和母本都是红花,后代出现了白花,说明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乙组的实验中,父本和母本都是白花,后代出现了红花,说明白花对红

22、花为显性;两组实验的结论相互矛盾,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1)若花色遗传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甲和乙两组实验的后代都出现了性状分离,结论相互矛盾,所以不能根据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判断显隐性。(2)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N+、N、n)控制,其中N决定白色,N+和n都决定红色,N+相对于N、n是显性,N相对于n是显性,则甲组两个亲代红玫瑰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有2种情况,分别为N+NN+N或N+NN+n,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N、n1、n2)控制,只有n1和n2同时存在时,才会表现为白色,其它情况均为红色,N相对于n1、n2为显性。依据假说二能对其他各组

23、的杂交实验结果加以解释,甲组亲本为Nn1和Nn2,乙组亲本为n1n2和n1n2,丙组亲本为Nn1和n1n2或Nn2和n1n2,丁组亲本为NN和NN或Nn1和Nn1或Nn1和n1n1等。乙组两个白玫瑰花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n1n2n1n2,杂交子代中的红玫瑰花(1n1n1、1n2n2)与白玫瑰花(2n1n2)的分离比为1:1。根据题意分析,经进一步实验推理证明了假说二是正确的,则上述探索玫瑰花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假说-演绎法。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与运用,特别是(2)小题,假说-演绎法指的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

24、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11以下是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请回答:(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_处理来避免杂菌污染。在纯化土壤中某目的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可能的原因是_。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_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以保证获得的菌落数在_之间,适于平板计数。(2)玫瑰精油的提取常用_法,在锥形瓶中收集到乳白色的乳浊液是_的混合物,需向乳浊液中加入_,出现明显的分层,然后用分液漏斗将这两层分开,再加入_,放置过夜后过滤,便可得到玫瑰精油。

25、【答案】 消毒和灭菌 菌液浓度过大 104、105、106 30300 水蒸气蒸馏 玫瑰精油和水 NaCl 无水Na2SO4【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即玫瑰精油的提取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处理来避免杂菌污染,纯化土壤中某目的菌时,由于菌液浓度过大,可能导致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4、105、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以保证获得的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平板计数。(2)玫瑰精油的提取常用水蒸气蒸馏法,在锥形瓶中收集到乳白色的乳浊液是玫瑰精油和水,需向乳浊液中加入

26、NaCl,出现明显的分层,然后用分液漏斗将这两层分开,再加入无水Na2SO4,放置过夜后过滤,便可得到玫瑰精油。点睛:对于来源于教材的知识填空,考生一定要记牢相关答题语句,避免漏答或答题不准确,如(2)小题,容易将水蒸气蒸馏写成水蒸汽蒸馏。12下图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与繁育良种动物的一般方式相比较,胚胎移植的优势是_。为提高良种奶牛的繁殖能力,在获取卵细胞之前,需用促性腺激素对奶牛进行处理,目的是_。a过程中卵细胞受精的标志是_。(2)“转基因牛”D培育过程中,常用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_。(3)图中数字标号代表的结构为_,cd过程需

27、对其均等分割的目的是_。繁殖C牛与繁殖A、B牛的方式是否相同?_。(4)在培育良种牛的过程中,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答案】 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超数排卵 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出现两个极体 受精卵的全能性易于表达(或:受精卵全能性高) 内细胞团 有利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不相同 抗生素【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结合良种牛的培育过程图,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胚胎工程技术,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识记胚胎移植的过程及意义;识记胚胎分割的特点及注意事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与一般的繁育良种动物

28、方式相比较,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对良种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使其超数排卵。卵细胞受精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出现两个极体。(2)常用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因为受精卵的全能性易于表达。(3)图中为内细胞团,将来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cd过程需对其均等分割,这样有利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图中A、B牛是胚胎分割移植后形成的,与C牛繁殖方式不同。(4)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的污染而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点睛:对于此类识图作答题,考生一定要清楚各个环节代表的含义,如本题中a表示体外受精、b是早期胚胎发育过程、c是胚胎分割、d和f表示胚胎移植、e和g是妊娠、h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b过程形成的是囊胚,其中是滋养层细胞、是囊胚腔、是内细胞团细胞。 试卷第7页,总8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