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98517155 上传时间:2022-05-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春望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朗读、理解、背诵诗歌。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初步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结合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理解“诗圣”的含义。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学习过程:(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三首诗, 来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学诗的一种步骤和方法。)、认定目标(见学习目标)(首先,我们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一遍)、自主学习(通过课前预习,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些本诗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展示一下。)1、注音) 塘突兀见此屋广厦怒生() 三好()挂鱼(也()布卷()大叫()( )迎卧()直乱()( )2、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我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哪个小 组来朗读一下全诗?)我不会断句的有:(注意这几个句子的断句)示例:八月 / 秋高/ 风怒号,卷我 /屋上/三重茅大庇/天下寒士 / 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认识体裁了解“歌”,“歌”的特点是什么?(从句式、韵脚、表达方式、篇幅等方面了解“歌” 这种体裁的特点。)知识链接:特点:一、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以七言为主,穿插三、五、九言。二、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三、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四、篇幅可短可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就有二十四句。“歌”属于

3、古体诗(古诗是指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分类,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3、解释词语(会读,只是学诗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懂诗意。我们先从词意开始。)卷我屋上三重茅高者挂胃长林梢忍能当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秋天漠漠同查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长夜沾湿何由彻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10)茅屋孙风叫歌4、翻译整首诗(哪个组翻译一下全诗?) 我不会翻译的词、句子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会儿风停了,云黑得像墨,秋天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

4、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贫寒的人们,让他们都开颜欢笑,在风雨中毫不动摇, 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唯独我的茅 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三、探究展示(我们要会从诗中看其人,懂其情,这是学诗的第三步。)1、探究:从本诗中,你看到杜甫是什么形象?抓住“字”、“词”、“句”去看。贫困:茅屋、漏屋、被子“卷我屋上三重茅”、“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铁”,说明被子很冷、很硬(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脏破) ,生动表现杜甫生活的困 窘。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老弱:老无力、倚仗、

5、自叹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盗贼”,将儿童比作有力、蛮横的“盗贼”,写出了自己的体弱、无奈。 (与“小气” 区分开:茅草对自己太珍贵了。)“叹息”的含义:一叹自己苦,二叹和自己一样苦的人苦,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显忧民思想。体现了弱、忧国忧民。忧国忧民:少睡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长夜”,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 生的时局。2、探究:(

6、学诗的第四步,是比较高的境界,就是从此诗到彼诗,从诗中到诗人的人生。)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望岳、春望,想一想,这两首诗中诗人的形象和情感如何?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作者是意气风发、雄心壮 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 破之叹,以“恨别

7、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 巧,声情悲壮,表达了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作者是稀疏白发不胜簪,一腔忧恨。为什么杜甫的形象、情感变化这么大?结合他的经历谈一谈。知识链接:杜甫(712-770 ),是我们河南巩县人。他的一生,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读书游历时期(712-746 ) 35岁以前20岁,漫游吴越地区,5年后参加科举,落第。再漫游齐赵。写下望岳,当时的 杜甫,意气风发,俯视一切。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 35-44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玩弄手段,落第。后来父亲去世,杜甫 失去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于是向皇帝、贵人

8、献诗,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 间,杜甫的小儿子饿死。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 45-48岁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把家人安置好,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写成春望(45岁)。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又被贬。这时 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 49岁以后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盖了一座简陋的茅屋定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

9、的生活,但仍很贫困。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 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一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9岁)。后来四川内乱,杜甫又离开四川,乘舟东下,死在一条破船上,结束了他漫长的漂泊生涯。(现在我们再回到这首诗中,再次体会最能体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诗句!)3、请大家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赏析指导: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内容+情感/胸怀)面对苦难,诗人直抒胸臆,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安居乐业

10、,哪怕自己冻死也 心满意足,显示了他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4、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诗人在经受生活上、 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时, 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普天之下千千万万个 处于困苦境地的“寒士” ,他这种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思想,就是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纵观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所以,杜甫被称为“诗圣”。尽管在当时的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宽阔的胸襟却永远闪耀着光芒。(对比白居易新制布裘诗的“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那只是推身利以利人,尚不及杜甫的“宁苦身以利人”。)5.面对杜甫的经历和伟大, 你有

11、什么感想?你想对杜甫说些什么?请写几句话表达一下你的 想法,也可写成诗歌、对联。四、我的读书分享:如何读古诗(读懂了诗人,才叫会读诗。那么,在课下,我们如何选择 诗呢?我把我的所得与大家分享一下。)1.选几家诗人,如杜甫、王维、李白、陶渊明,每一家读几十首甚至上百首。(曹雪芹的红 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香菱拿着一首陆放翁的诗 “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去请教林黛玉,林黛玉说:“这种诗千万学不得,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学诗要读王摩诘、杜甫、李白的诗,”因为这几个人的诗有味道,当然,这是曹雪芹借“林黛玉” 的口表达自己的观点,)3.读杜诗,最好按年代读,考察其作诗背景,才能真知杜诗妙处。(国学大师钱穆)希望大家在这节课有所收获,并将所学的学诗方法运用到实践中,让自己成为一个会读诗、会从诗中了解作者的人!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