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化学高效测评卷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98443582 上传时间:2022-05-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化学高效测评卷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化学高效测评卷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化学高效测评卷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化学高效测评卷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化学高效测评卷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3年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化学高效测评卷(七)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9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多数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有一定的限度B.依据始判据:NH4HCO3受热分解可自发进行C.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改变反应限度D. FeCl3与KSCN反应达到平衡时,向其中滴加 KCl溶液,则溶液颜色变深解析:NH4HCO3分解是吸热反应,利用始判据判断,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B不正确;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限度,C不正确;KCl溶液与Fe3+与SCN-反应的平衡无关,D不正确。答案: A

2、2 .常温下,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质量为 9 g的铁块同时投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 H2速率最快的是()A. 200 mL 2 mol L二1 HClB. 500 mL 2 mol L二1 H2SO4C. 100 mL 3 mol L:1 HClD. 500 mL 6 mol L二1 HNO 3解析: 由于HNO3具有强氧化性,铁与 HNO3反应不产生氢气;其余 A、B、C三选项中实质均为铁与 H+反应,B中氢离子浓度最大,故 B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答案: B3 .(2011海南高考)对于可逆反应 H2(g) + I2(g)2HI(g),在一定温度下由 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

3、确的是 (双选)()A. 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2:1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解析:根据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H 2(g)的消耗速率与 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 :2, A错;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因此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B对;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不恒定,达到平衡时,二者相等,C错,D对。答案: BDNa2s2O3 + H2SO44 . (2012抚顺质检)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 SO2 T +

4、 S J + 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实验反应温度/CNa2s2O3 溶液稀 H2SO4H2OV/mLc/(mol L- 1)V/mLc/(mol L- 1)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100.15D3550.250.210解析:A、B项相比,反应温度相同,c(H2SO4)相同(均为0.05 mol L;1),只有c(Na2s2O3) 不同:A中该浓度为 0.025 mol L 1; B中该浓度为 0.05 mol L 故v(B) v(A)。同理,C、 D项相比,v(D)v(C)。B、D项相比,两反应物的浓度分别相同,只有反应温度

5、不同,故 v(D)v(B)。答案: D5 .使反应4NH3(g) + 3O2(g)=2N2(g)+6H2O(g)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6 mol。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A. v(NH3)=0.02 mol L1 s1B.v(O2)=0.01 mol L1 s1C. v(N2)=0.02 mol L:1 s 1D.v(H2O)= 0.02 mol L1s10.6 mol/2 L11 11解析: v(N2) = -30s-=0.01 mol L 1 s 1,则v(NH3)=0.02mol L 1 s 1, v(O2)= 0.015 mol L 1s

6、1, v(H2O) = 0.03 mol L:1s 1, A 对。答案: A6. (2012鄂州质检)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 H2O(g)同温 CO(g) + 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上述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 是()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 v 正(CO)=v 逆(H2O)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 n mol H 2D. 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 2 mol HO键解析:温度一定,容积不变的反应体系中,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即压强也增大,直至平衡时,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也不变,A可作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7、若v正(CO) =v逆(H2O), V正(CO) = V逆(CO),化学反应达到平衡,B能说明;反应在任何时刻,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 2, C不能说明已达到平衡; 1 mol H H键断裂即是2 mol H O键 生成,同时断裂 2 mol H-O键,D能说明。H2(g) + 12(g) 2HI(g),在温答案: C7.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度和T2时,产物的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1. TiT2,AHT2,刖0畤间C. Ti0D.TiT2,H0解析:由图象可知,温度为 T2时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短,表明温度大小T2Ti,从一丁2表示升

8、温,达到平衡时HI的量降低,表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A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8. 0.1 mol A 2和0.2 mol B 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 0.2 mol AB 2C.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B的转化率不变D.催化剂可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解析: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只是加快的程度不同,A错;可逆反应不能向任何一个方向完全反应,B错。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即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变大,C错。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 D对。答案: D9. COCl2(g)CO(g) + Cl

9、2(g) A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 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增加CO浓度 减压 加催化剂 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 2转化率的是()A.B.C.D.解析: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则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正确;恒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错;增加CO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降低,错;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减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状态,错;恒压时,通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降低,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

10、率提高,正确。答案: B10. (2011安徽高考)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铭黄(PbCrO4): Cr2O72(aq) + 2Pb2+ (aq) + H2O(l)2PbCrO4(s) + 2H + (aq) AH v 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该反应放热(ZH0),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 K减小,A项正确;B项pH增大时,c(OH-)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r2O72-转化率升高,B项错误;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项错误;c(Pb2+)增大时,平衡正向移动,n(Cr2O72-)减小,D项错误。答案: A11. .难挥发性二硫

11、化锂(TaS2)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 将不纯的TaS2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 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1 123 KTa*(s)+212(g) 1 023 K TaIg) + S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不同温度区域,Tal4的量保持不变8 .在提纯过程中,I2的量不断减少C.在提纯过程中,I2的作用是将TaS2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Tal4和S2的浓度乘积成反比解析:本题考查可逆反应与提纯,意在考查考生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运用能力。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低温有利于Ta&的形成,高温有利于 Ta&转化为Tal4,所以A错误,C对;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12、与 Tal4和S2的浓度乘积成正比,故 D不正确。答案: C12 .将4 mol A和2 mol B放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 B(g) 2C(g)AH0粉红色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2一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 Co。 c Co2 c4 ClC.将盛有CoCl 2和盐酸混合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试管内溶液为红色D.增大C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C浓度都减小解析: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在热水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为蓝色,C错;增大C厂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3、,Co2+浓度减小,而 Cl 浓度增大,D错。答案: B15. (2012南通调研)TC时,在2 L密闭容器中X(g)与Y(g)反应生成Z(g),物质的量变 化如图1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为Ti和T2时丫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容器中的反应可表示为:3X(g) + Y(g) 2Z(g)B.图1中,前3 min内X的反应速率为 v(X) = 0.3 mol/(L min)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小D.若改变条件,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体系的压强解析: 结合图1知,A项正确;图1中,前3 min内X的反应速率为

14、v(X)=2.0 mol 1.4 mol2 L x 3 min=0.1 mol/(L min), B 项错误;结合图2知,升温平衡正向移动,K值增大,3改变的条件是加催化剂,D项C项错误;结合 A项,加压平衡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图错误。答案: 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5分)16. (8 分)在 557 c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 + H2O(g) CO2(g) + H2(g) 小0。 若CO起始浓度为2 mol L 1,水蒸气的起始浓度为 3 mol L 1,达到平衡后,测得 CO2浓度 为 1.2 mol L 1。(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CO2和H2

15、浓度相等b. CO2体积分数保持不变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欲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增大体系的压强b.向装置中再充入 H2O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d.升高温度(3)CO(g)和H 20(g)的平衡转化率分别为 。解析:(1)作为生成物C02和H2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都是1,而且初始浓度都为 0,故反应过程中二者的浓度始终相同。(2)题目给出的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正反应为吸热的可逆反应,所以压强对转化率没有影响,而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错d正确;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外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故b正确;故c错。(3)

16、设平衡时CO、H2O和H2的浓度分别为CO(g) +H2O(g)起始浓度:2 molL-13 mol L- 1平衡浓度ab转化浓度:2 molL:1a3 mol L ;1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对转化率无影响,a、b,则有CO2(g)+ H2(g)01.2 mol L 1b 1.2 mol L 1根据系数关系知:2 mol L- 1 a= 3 mol L,1b=1.2 mol L所以 a =0.8 mol L 1 b= 1.8 mol L120.8CO的转化率为: 2 x 100% = 60%H2O的转化率为: 氏F X 100% = 40%3答案: (1)b (2)bd (3)60%、40

17、%17. (9分)(2012许昌质检)汽车尾气(含燃类、CO、NO与SO2等)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治理的办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催化转化器,它使NO与C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反应原理:2NO(g)+ 2CO(g)=N2(g)+2CO2(g),在 298 K、100 kPa下,刖= 113 kJ/mol , AS= 145 J/(mol K)。(1)为了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为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 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若升高温

18、度,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均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3)在如图中画出在某时刻条件改变后的图象(其他条彳不变)。t1:增大NO的浓度t2:降低温度(4)判断该条件下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解析:(1)加入催化剂不能提高NO的转化率只能提高反应速率。升高温度,平衡左移,NO转化率降低,A错误;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升高温度和加入N2使平衡左移,NO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降低温度平衡右移,NO的转化率增大但反应速率减小,D错误。(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减小,则 M增大,升高温度,平衡左移,K值减小。(3)增大NO的浓度时,图象连

19、续,而降低温度图象不连续。(4)根据AG= AHTAS进行计算,AG0非自发,AG0自发。答案: (1)B (2)增大 减小(3)(4) G= AH-TAS=-113 kJ/mol+ 298 KX 145X 10 3 kJ/(mol K) =69.79 kJ/mol”,淇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100 C,压强为pi时平衡常数的值是 。(3)在压弓虽为0.1 MPa条件,将a mol CO与3a mol H 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 应。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请在下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实验编号T(C

20、)n(CO)/n(H2)p(MPa)I1501/30.1n5m3505解析:(1)温度不变,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逆反应)方向移动。(2)根据图象,当压强不变,升高温度,反应 中CH4的转化率增大,即平衡向正反应、,c CO c3 H2 一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H10。平衡吊数表达式 K= -TT.17G-,根据100 C、c CH4 c H2O压强为p1时反应CH4的转化率为0.5,则0.20 mol CH 4和0.30 mol H 2O(g)通入容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 平衡时CH4、H2。、CO、H2的浓度分别为 0.01 mo

21、l/L、0.02 mol/L、0.01 mol/L、 0.03 mol/L ,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可以计算出K= 1.35X 10 3O(3)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可以运用控制变量法,探讨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由于实验I、n压强不同,则温度、n(CO)/n(H2)应相同,实验n、出温度不同,则压强、n(CO)/n(H2)应相同,从而可以确定 n、出的实验条件。答案:(1)增大逆反应(或左)(2)c CO c3 H2c CH4 c H2O1.35X 10 3实验编号T(C)n(CO)/n(H2)p(MPa)In1501/3m1/321.(12分)(2011浙江高考)某研

22、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俊(NH 2COONH 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俊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 4(s)2NH3(g) +CO2(g)实验测得的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温度/c15.020.025.030.035.0平衡总压强/kPa5.78.312.017.124.0平衡气体总浓度/mol L12.4 X 10 33.4X 10 34.8 X 10 36.8X 10 39.4 X 10 3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 2v(NH

23、3)= v(CO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 25.0 C时氨基甲酸钱的分解平衡常数: 。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俊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0 C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俊固体的质量 (填“增加” “减少” 或“不变”)。氨基甲酸俊分解反应的始变AH 0(填“”、或“;、”或 V )(2)已知:NH2COONH 4+2H2ONH 4HCO3 + NH 3 H2。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俊溶液测定其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 2COO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

24、图所示。计算25.0 C时,06 min氨基甲酸俊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 。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该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解析:(1)A项没有指明反应速率的方向,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因此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由于反应中有非气体物质,因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密闭容器中只有NH3和CO2两种气体,且二者的体积比始终为2 : 1,因此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则体系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氨基甲酸俊固体质量增加。 升高温度,平衡气体总浓度增大。 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H0,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大,则AS0o (2)25.0 C时,06 min氨基甲酸俊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为2.21.9 mol/L6 min= 0.05 mol/(L min) o-答案: BCDK= c2(NH3)c(CO2)= 2c总 21c总=;4x (4.8X10 3 mol L 1)3= 1.6X 10 8(mol L 1)3 332 7增加 (2)0.05 mol L 1 min 125.0 C时反应物的起始浓度较小,但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曲线的斜率)仍比 15.0 C时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