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项分类知识点讲解第2讲物态变化专题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98360077 上传时间:2022-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物理专项分类知识点讲解第2讲物态变化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专项分类知识点讲解第2讲物态变化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专项分类知识点讲解第2讲物态变化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专项分类知识点讲解第2讲物态变化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专项分类知识点讲解第2讲物态变化专题(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讲 物态变化 专题 本知识板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摄氏温度的规定,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第二部分包括六种物态变化及其特征,物态变化的特征很容易混淆,同学们在复习时要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加深理解第1节 温度和温度计重点考点 本知识点的重点是温度计的原理和应用同学们要会正确使用液体温度计,要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温度值 “测量工具的使用”是同学们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中招的重要考点之一中考常见题型 温度计是生活中的基本测量工具,考查其使用规则和读数方法的试题经常见到 例1 (2014泰安)图1温度计的示数是_思路分析 在温度计上,102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 ,即

2、分度值为1 ;“20”在“1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低于0,为14 答案:14中招也经常考查同学们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感性认识,同学们在学习中一定要让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得以实践 例2 (2014泰安)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 kg B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是4 m/s D家用电热壶工作时的功率约为25 W思路分析 成年人的质量在70 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 kg左右,故A符合实际;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39已属高烧,故B不符合实际;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 km/h:4m/

3、s1.1 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家用电热水壶正常工作的电流在5 A左右,额定功率在PUI220 V5 A1100 W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选A第2节 熔化和凝固重点考点 本知识点的重点是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特点,会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中招实验类试题的重要考点中考常见题型 生活中有很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热现象,同学们要多观察多思考,另外,进行物态变化的归类,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例3 (2014济宁)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

4、过程经历了_和_的物态变化思路分析 冻豆腐的制作原理是:豆腐中的水在低温条件下放热凝固,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体积变大:当冰粒受热时熔化成水,水分排出,在豆腐上就会留一些小孔解此题关键是理解物态变化的过程 答案:凝固 熔化 中招也经常考查函数图象的分析对于晶体熔化(或凝固)图象,同学们应该能够分析出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时间、吸(放)热过程、某时刻所处的状态等信息 例4 (2014威海)如图2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_mm;加热至第10 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思路分析 由图知,冰从第5 min开始熔化,到第15 min完全熔化完,所以

5、熔化过程经历了15 min5 min10 min;加热至第10 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2)晶体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毕,处于液态 答案:10 固液共存小结:对于探究实验,同学们在复习时还要重视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分析等内容,有时会考查其中的某一方面,有时会分解成若干小题进行考查第3节 汽化和液化重点考点 本知识点的重点是知道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掌握影响汽化和液化快慢的因素,解释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观察水的沸腾”“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两个实验是中招考试的热点,在复习中,同学们主要通过生活实例加深理解中考常见

6、题型 由生活现象判断物态变化是常出的题型,对这类题目,一定要搞清变化前后是什么状态,然后结合题意认真判断物态变化的过程 例5(2014广安)夏天,奶奶从冰箱里拿出鸡蛋,不一会儿鸡蛋上便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请你帮奶奶解释一下,这一过程先后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依次是_和_ 思路分析 首先应该知道鸡蛋上的水不是自身带出来的,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鸡蛋会液化为水珠附在蛋壳上,发生的是液化现象然后小水珠又慢慢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发生的是汽化现象所以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 答案:液化 汽化 中考也加强了对图象综合题的考查这类题综合性较强,各

7、种不同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都会涉及解题时要抓住不同物质在熔化、凝固过程及液体沸腾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判断出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走势,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例6(2014玉林)如图3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思路分析 水沸腾的特点是: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先不断升高,达到沸点时,继续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A图中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存不变,但后来温度又升高了,A是某晶体的熔化图象;B图中有一段时间物质温度不变,但温度的整体趋势是降低的,所以B是某晶体的凝固图象;C图中该物质的温度先随时间的增长而升高,当温度升到某数值时就不再变化,故C与水的沸腾规律完全吻合:D图整个过程物质是升温的,没有温度

8、保持不变的过程,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选C 近两年加强了对探究过程的考查,包括实验仪器的调节、实验条件的分析、数据处理等,“观察水的沸腾”这个实验能考查同学们多方面的能力 例7 (2014滨州)图4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4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_(3)表1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 (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_,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填“

9、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合理即可)思路分析 (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应放好烧杯以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2)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水从第10 min开始沸腾,温度应保持此时的温度98,所以第12 min的温度95记录错误(4)水在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为98,因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当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5)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

10、于水的沸点,所以水能继续吸热,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 答案:(1)自下而上 (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 (3)95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98 小于 (5)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学习物理,最终是要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所以把物理知识融进生活也是当前的主要出题方向,大家要会把理论和实际真正结合起来 例8 (2014抚州)冬季时,许多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大量吸入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雾则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经_而形成的;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

11、中的小水珠发生了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思路分析 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小水珠,即形成雾;经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消散在空气中 答案:液化 汽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重点考点 本知识点的重点是知道升华和凝华的特点,会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正确区分升华和凝华现象是本知识点的主要考点中考常见题型 对雾、露、雪、霜等的形成原理大家要非常熟悉,同学们要根据实际发生的物态变化情况来回答问题 例9(2014梅州)冬天的早晨,地面和屋顶等室外物体表面有时会看到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汽化思路分析 物质由液态变为

12、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选C 水是生命之源,所以对自然界水循环的考查始终是热点我国又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所以对水资源的利用,也是中招的热点 例10 (2014眉山)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 B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

13、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 C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 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及水的利用,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冬季,湖水结冰是水的凝固过程,凝固是个放热过程,故A不正确: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B正确;水是生命之源,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水,故C不正确;我国是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要节约用水,应多从技术上改进用水系统,故D不正确,选B 例11 (2014镇江)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 ) A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干冰升华使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思路分析 解决此题需掌握: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的升华过程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要放热,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本题既涉及了干冰的物态变化,又涉及了水的物态变化,要全面分析,不要误认为白雾就是干冰形成的选A 点评:干冰这种极易升华的物质可以用来储存食品,还可以用来人工降雨,甚至还可以制造舞台效果同学们解题时要全面分析,要知道干冰升华吸热会使周围的水蒸气液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