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复习题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8259675 上传时间:2022-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建筑史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建筑史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建筑史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复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建筑史复习题第一章 1. 清式建筑的平面布局1.“间的概念:四柱之间的空间称为一“间两缝(榀)梁架之间的空间称为一“间2. 出廊:不出廊 前出廊 后出廊 周围廊3. 间的组合:单数组合1、3、5、7、9与双数组合2、64. 间的名称:三开间 五开间 七开间 九开间5. 不等宽现象:明间最大,次、梢间相等,尽间最小依次递减6. 通进深:廊深+进深 通面阔:廊深+面阔2.庭院式建筑组群的布局1. 建筑组群的布局形式:纵列式 横列式 散点式 庭院式2. 庭院式布局的多方面功能:空间聚合功能气候调节功能防护戒卫功能场所调适功能伦理礼仪功能审美怡乐功能3. 庭院式布局的构成型制和组合形态:构成型制

2、:a. 廊院式 b. 何园式组合形态:a. 对称的平面组合 b. 半对称的平面组合 c. 不对称的平面组合第二章 清式建筑的构架形制1. 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1. 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 抬梁式梁柱构造体系:用料多,柱网疏,空间跨度大,适于大型官式建筑。穿斗式檩柱构造体系:用料少,柱网密,空间跨度小,适于民间小型建筑。 2.穿斗式构架的特点简答:以柱、檩、穿、挑为根本构件尽量以小材取代大材简化屋面用料尽量以竖向的木柱取代横向的木梁简化悬挑构造增加构件整体性增加构件灵活性屋顶、墙面相对较轻、薄,适于南方民间建筑3. 柱:角柱、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 【识别位置选择】4. 梁名词解释/选择

3、:抱头梁:建筑无斗栱时,前端落在檐柱上支撑挑檐檩,后端插在金柱上的梁。 挑(桃)尖梁:建筑有斗栱时,前端落在柱头科斗栱上支撑挑檐檩,后端插在金柱上的梁。5. 枋、垫板【选择(要求会看)】:横向的枋:随梁枋、穿插枋纵向的枋、垫板:脊枋、脊垫板、金枋、金垫板、檐枋、檐垫板、平板枋、大(小)额枋、由额垫板。6. 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选择】:大式做法:有斗栱或无斗拱可以用各种出廊规模可到达九、十一檩规模可到达九、十一间节点构造复杂有a .飞椽b .扶脊木c .角背d .随梁枋可以用高等级的屋顶形式小式做法:无斗栱无周围廊规模只可到达七檩规模只可到达五间节点构造简易没有 a .飞椽 b .扶脊木c .角

4、背 d .随梁枋只可以用低等级的屋顶2 斗栱1. 宋式斗栱【选择】: 斗:栌斗、交互斗、齐心斗、散斗栱:a.横栱:泥道栱、慢栱、瓜子栱、令栱 b.华栱昂:上昂、下昂枋:柱头枋、橑檐枋、平棊枋、罗汉枋2. 清式斗栱【选择】: 斗:坐斗、十八斗、槽升子、三才升栱:a.横栱:正心瓜栱、正心万栱、瓜栱、万栱、厢栱、翘昂枋:正心枋、挑檐枋、井口枋、拽枋3. 跳,踩【名词解释】宋代的出跳:每出一华栱或昂,称为一跳清代的出踩:正心为一踩,每向里或向外出一拽架谓之一踩4. 斗栱的位置【选择】柱头科宋称:柱头铺作平身科宋称:补间铺作角科宋称:转角铺作5.宋代的“材分制:材、分、栔 材分八等单材:以材高分为十五份

5、,以十份为其宽栔:断面规格与单材一样,高六份,宽四份足材:单材加栔为一足材,通高二十一份6. 清代的“斗口制:以平身科大斗的开口宽度为一斗口。斗口分十一等,最大6寸,最小1寸,从大至小依次递减半寸 【足材:宽高比为 1:2 斗口】第三章:木构架建筑的台基1. 台基的功能:防水避潮稳固屋基调试构图扩大体量调度空间标志等级独立建坛2. 宋式、清式须弥座的比照【简答】: 宋式:分层多,线条细;秀气精细;自身主次清楚;个别线脚不合理 清式:分层少,线条粗;庄重硕壮;自身主次不明显;线条推敲合理3. 宋式、清式平台式: 4. 台阶做法【选择】:御路踏跺垂带踏跺如意踏跺礓踏跺 5. 栏杆的作用【简答】:维

6、护的作用分隔空间的作用创造花边、剪影效果的作用标志尺度的作用 6. 宋清栏杆【画图】:7. 宋清栏杆比照【简答】:宋式:配件多望柱细高,端面呈八角形,间距大,柱头较小寻杖细长,留空大。华板镂空,通透度大秀气、苗条、轻巧清式:配件少望柱粗壮,端面呈四方形,间距小,柱头较大寻杖短、粗、胖,用实心板,通透度小庄重、稳定、强壮有力第四章 木构架建筑屋顶1. 正式、杂式屋顶【选择】正式建筑屋顶: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庑殿顶杂式建筑屋顶:攒尖顶 盔顶 盝顶勾连搭顶套方顶、套圆顶2. 屋顶等级:1 2 3 4 5 6 7 8 9庑殿 重檐 单檐歇山 重檐 单檐 卷棚悬山 起脊 卷棚硬山 起脊卷棚3. 举折法和举

7、架法【选择/简答/名词解释】:举折法宋:以前后橑檐枋中心的距离为b,那么屋顶举起高度h=1/3b。举架法清:以步架乘以规定的举架系数值确定各举架高度。4. 庑殿的推山法【名词解释】:将两山屋面向外推出,使正脊加长,两山屋面变陡。5. 瓦件:板瓦、筒瓦、勾头、滴水。6. 吻兽【名词解释/选择】:正吻:位于正脊两端,与垂脊相交接处的脊件垂兽:位于垂脊下端,掩盖垂脊端头的脊件戗兽:位于戗脊下端,掩盖戗脊端头的脊件仙人走兽:位于垂兽或戗兽前,顺序排列的脊件套兽:位于仔角梁端部,保护其不受腐蚀的脊件7. 吻的演变:鸱尾 鸱吻 龙吻8. 大屋顶的形态:深远的出檐凹曲的屋面反宇的檐口翘起的翼饰突出的脊饰丰富

8、的瓦件第五章木构架建筑的装修和彩画1木构架建筑的装修1. 装修的类别【名词解释】:外檐装修:区分室内外空间。指门、窗、木栏杆内檐内檐:划分、限定室内空间,如隔断、罩、博古架、天花板、藻井、轩等2. 大门构件【选择】:槛、框 扇 门簪 门枕、门钉、兽面3. 用色特点【简答】:形成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两套用色:官式:黄瓦、红柱、白台基民间:青灰瓦、清砖墙、白灰抹面群体用色特点:以大片无彩色系为背景来衬托重点建筑的有彩色系强调色彩的等级观念注意环境色4. 清式彩画分类【选择】:殿式彩画a. 旋子彩画 b.和玺彩画苏式彩画5. 彩画现象分析【论述】:三种彩画等级明确:和玺彩画:用于宫殿、坛庙、陵墓组群中

9、的主要建筑旋子彩画:用于宫殿、坛庙、陵墓组群中的次要建筑,用于衙署组群中的主要建筑苏式彩画:用于苑囿、园林、住宅建筑殿式彩画与苏式彩画的不同特点:殿式彩画突出程式化,苏式彩画突出写实化殿式彩画尊重构架构造逻辑,苏式彩画突破构架构造逻辑殿式彩画侧重平面感,苏式彩画侧重立体感殿式彩画与苏式彩画 “ 唱对台戏 的原因:建筑的性格对细部装饰品格的内在制约创作方法上重情与偏理的不同倾向展示出建筑创作中的“二律背反现象第六章 奴隶社会的建筑1. 茅茨土阶:XX偃师二里头 F1 、F2 遗址XX黄陂盘龙城 F1、F2、F3 遗址2. 高台建筑的特点:形成了土木相结合的建筑方式上层建筑构造与下层构造无关建筑形

10、体庞大而内部空间不多层层落地,层层可取得室外空间木构建筑自身简易,依附土台联结形成庞大、稳定的整体建筑自身技术要求不高,夯土工程量繁重第七章 封建社会的建筑1. 故宫的布局【选择】:城门:南:午门北:神武门 东:东华门西:西华门外朝:太和门庭院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内廷:中路: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钦安殿东路: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乾隆花园西路:慈宁宫2. 太和殿殿庭的设计【论述】殿庭处于中心位置,突出显要地位前设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五门,注重空间的铺垫主建筑太和殿采用了最高形制、最大尺度的最尊规格太和殿位

11、置设计得当适当的安排殿庭的辅助建筑因势利导的调度三层带月台的须弥座台基调度一系列小品来标志皇权至尊,渲染神圣气氛3. 太和门门庭的设计【论述】确定了合宜的庭院空间尺度太和门门殿建筑采用了屋宇门的最高形制调度内金水河、内金水桥,完善了门庭的空间组织 a.缓解午门背立面的威逼,X扬了太和门的气势 b.形成横向空间,与午门狭长空间形成显著比照c.弓状内金水河显赫了门殿和门庭的规格 d.消弱院庭的规整性、严肃性,吻合门庭的铺垫身份4. 天坛平面图【画图】5. 天坛的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采用最宏大的用地规模形成轴线偏东的平面格局以建筑形象表现 “ 天 a. 以圆象天用纯洁的色彩借喻天的虚无b. 凭矮壝墙

12、强化上下比照,突出建筑的升腾态势c. 借高台基、重檐攒尖顶着力渲染高耸形象创造了崇天的境界:a.提供两个突出 “天 的视野 b.提供一个持续看 “天 的视野运用一系列的象征手法:a)数的象征 b)几何图形的象征 c)方位的象征 d)色彩象征4. 天坛表达的 “尚无 思想:1. 不使用过多的建筑和超级的体量,而采用超大规模的占地和绿化2. 以圜丘和祈年殿构成主轴线3. 采用虚扩的手法第八章 寺庙建筑1. 中国塔的位置布局:以塔为中心塔与殿并列殿前设双塔塔移出寺外2. 佛光寺大殿【论述】:从总平,平面图,立面图论述;画平里面第九章 民居1. 四合院布局: 构成要素:正、厢房、耳房、厢耳房、后罩房、

13、垂花门、抄手廊、大门、倒座、影壁、院墙构成模式 单体建筑:一明两暗院:一正两厢纵身布局、并列轴线以正房为主体院宽:五间口七间口四间口2. 四合院的特点:从京畿的地域性转化为官式的正统性,从民间建筑的俗文化注入了精英建筑的雅文化,摆脱民居的乡土性而上升为通用的标准模式,是封建社会高度成熟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宅第形式。a.适应封建家长制的生活方式 b.表达等级关系 c,伦理教化功能与安居功能合拍d.风水制约与安居功能合拍 e.重视生态环境3. XX “ 一颗印 住宅:“ 三间四耳倒八尺 毗连式建筑构成楼房小天井高墙4. 西北窑洞类型: a.靠崖窑 b,天井窑 c,覆土窑5. 窑洞的特点:靠崖窑、天井

14、窑属地下建筑就地取材,省工省力潮湿冬暖夏凉,节省能源采光、排烟、排水、通风受局限外观隐蔽第十章 园林1. 私家园林【名词解释】:官僚、地主、富商的园林2.的“三山五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圆明园、畅春园3. 景观构成:海岛仙山瀛洲、蓬莱、方丈、林泉丘壑、佛道寺观、酒肆街市、田园村社、集锦式造园布局4. 寺庙园林:佛寺、道观、名人祠堂的园林5. 园冶 【名词解释】:计成著,1631年成书,1634年刊行计成,字无否,自号否道人,明代出色的造园家全书分三卷:卷一: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折卷二:栏杆卷三: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6. 私家园林设计手法【论述】

15、一、划分景区变单一为多样,变单调为丰富,从多样丰富中感受建筑空间的盛大容量提供时间上持续的欣赏过程,从迂回曲折中感受层次形成疏密相间,产生比照效果划分要点:整体有主次个体有特色之间互贯联二、塑造自然山水形象造山造山模式:接近原尺度的再现整个大山小中见大,缩小比例再现整个大山以很小的体量再现局部大山山水布局模式: “ 主山隔着主水面遥对主建筑 园山与真山叠合理水:a.水面聚分得体 b.妥善处理水口 c.合理布置池岸 d.控制植物生长三、处理人工建筑与自然风景的矛盾采用隔绝式布局缩小建筑尺度虚化建筑界面四、巧妙处理建筑空间:留园入口庭院:“古木交柯、“华步小筑五、运用各种扩大空间手法:化整为零 调节尺度 凹凸处理不尽尽之“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化有为无、化实为虚、隔而不挡、巧于因借、源流无尽、周而复始. v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