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学习教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8153825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PPTX 页数:83 大小:3.2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八版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第八版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第八版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资源描述:

《第八版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版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学习教案(8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第八版病理学呼吸系统第八版病理学呼吸系统(h x x tn)疾病疾病第一页,共83页。呼吸系统呼吸系统(h x x tn)疾病疾病Diseases of respiratory system第1页/共83页第二页,共83页。第2页/共83页第三页,共83页。第3页/共83页第四页,共83页。浆液(jingy)性肺炎纤维素性肺炎化脓性肺炎干酪性肺炎肉芽肿性肺炎 肺 炎 pneumonia 肺的急性肺的急性(jxng)(jxng)渗出性炎渗出性炎症症p 累及部位累及部位(bwi)(bwi)和范围和范围p 病因病因p 病变性质病变性质生物因素: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肺炎等理化因素:放射性、

2、吸入性和过敏性肺炎等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p 临床综合命名第4页/共83页第五页,共83页。 细菌性肺炎(fiyn)小叶(xioy)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o由化脓菌引起,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o 病变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支气管肺炎第5页/共83页第六页,共83页。p 致病菌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p 传染源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的正常人病人及带菌的正常人p 诱因诱因- -受寒、醉酒、疲劳、麻醉、免疫功能低下等受寒、醉酒、疲劳、麻醉、免疫功能低下等p 好发于好发于- -青壮年青壮年p 起病急,表现为寒战

3、、高热起病急,表现为寒战、高热(gor)(gor)、胸痛、呼吸困难和咳铁锈色痰、胸痛、呼吸困难和咳铁锈色痰细菌性肺炎(fiyn)- 大叶性肺炎(fiyn)第6页/共83页第七页,共83页。进入肺泡(fipo)并大量繁殖 抵抗力降低(jingd)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浆液和纤维蛋白原渗出蔓延整个肺叶 肺泡间孔和呼吸性细支气管致病过程:鼻咽部细菌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第7页/共83页第八页,共83页。n 充血水肿期:第1-2天 n 红色肝样变期: 第3-4天n 灰色肝样变期: 第5-6天n 溶解(rngji)消散期: 一周后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第8页/共83页第九页,共83页。p 临床:渗

4、出液中常可检出肺炎链球菌;寒战、高热及p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j sh)升高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第9页/共83页第十页,共83页。肉眼:肺叶充血肿大,暗红色,质地变实,切面灰红,似肝脏(gnzng)外观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第10页/共83页第十一页,共83页。细菌性肺炎(fiyn)- 大叶性肺炎(fiyn) 大叶性肺炎肺下叶肿胀实变,切面呈灰白色第11页/共83页第十二页,共83页。细菌性肺炎(fiyn)- 大叶性肺炎(fiyn)镜下:肺泡腔内含有大量(dling)纤维 素,纤维素网中有大量(dling)中性粒细胞,少量红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呈贫血状;相邻

5、肺泡纤维素丝经肺泡间孔互相连接的现象更为多见 灰色肝样变期第12页/共83页第十三页,共83页。细菌性肺炎(fiyn)- 大叶性肺炎(fiyn)第13页/共83页第十四页,共83页。细菌性肺炎(fiyn)- 大叶性肺炎(fiyn)大叶性肺炎-肺肉质(ru zh)变肺泡腔内纤维素性渗出物由纤维结缔组织取代第14页/共83页第十五页,共83页。p 由化脓菌引起,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病变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支气管肺炎p 主要发生于小儿(xio r)、体弱老人及久病卧床者细菌性肺炎(fiyn)-小叶性肺炎(fiyn)第15页/共83页第十六页,共83页。细菌性肺炎(fiyn)-小叶性肺

6、炎(fiyn)第16页/共83页第十七页,共83页。n 双肺表面(biomin)和切面散在分布多发实变病灶,大小不等,多在0.5-1.0cm左右,形状不规则,灰黄色或暗红色;病灶中央可见病变细支气管的横断面n 严重者,病灶可融合成片,发展为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细菌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切面可见多个散在、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实变病灶第17页/共83页第十八页,共83页。p 病变的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p 粘膜(zhn m)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管腔内充满大量中性粒细胞、浆液、坏死脱落的粘膜(zhn m)上皮细胞p 周围受累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见中性粒细胞、脱落的肺泡上

7、皮细胞,少量红细胞、纤维素p 病灶可呈现炎症的不同发展阶段p 病灶周围肺组织可见代偿性肺气肿和肺不张镜下: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细支气管及周围(zhuwi)肺泡)细菌性肺炎(fiyn)-小叶性肺炎(fiyn)第18页/共83页第十九页,共83页。小叶性肺炎:灶状实变的肺组织,中央为病变的细支气管,管腔内及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chngmn)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物细菌性肺炎(fiyn)-小叶性肺炎(fiyn)第19页/共83页第二十页,共83页。临床(ln chun)病理联系: 发热、咳嗽和粘液脓性痰 听诊可闻湿啰音,肺实变的体征一般不明显 X光检查可见肺内散在不规则小片状或斑点状模糊

8、阴影结局(jij)及并发症: 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肺脓肿及脓胸 脓毒败血症 支气管扩张小叶(xioy)性肺炎合并肺脓肿细菌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第20页/共83页第二十一页,共83页。病毒性肺炎是由各种病毒感染(gnrn)所引起的肺炎。常常是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gnrn)向下蔓延所致常见的感染(gnrn)病毒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人群:多见于儿童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临床症状:发热,全身中毒症状,频繁咳嗽、气急和发绀等病毒性肺炎(fiyn)(Viral pneumonia)第21页/共83页第二十二页,共83页。p 早期-急性(jxng)间质

9、性肺炎病理变化病毒性肺炎(fiyn) 肺间质充血、水肿(shuzhng),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致使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泡腔内一般无渗出物或仅有少量浆液病毒性肺炎: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伴炎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基本无渗出物第22页/共83页第二十三页,共83页。 病变较重时支气管、肺泡壁组织(zzh)发生变性坏死,肺泡腔内可见炎性渗出物:浆液、纤维素、巨噬细胞等 肺泡腔内可有透明膜形成:渗出的浆液纤维素浓缩成薄层红染的膜状物病毒性肺炎(fiyn)病毒性肺炎(fiyn)灶状凝固性坏死第23页/共83页第二十四页,共83页。p 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细胞也可增生、肥大,并形成(xn

10、gchng)多核巨细胞,在增生的上皮和多核巨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病毒性肺炎(fiyn)检见病毒包涵体是病理组织学诊断(zhndun)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图中箭头所示为细胞核内病毒包涵体,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一明显空晕第24页/共83页第二十五页,共83页。 严重严重(ynzhng)(ynzhng)急性呼吸综合征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SARS)p 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p 宿主(szh):果子狸p 传播途径:近距离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p 临床:发热为首发症状

11、,体温一般高于38;呼吸道症状:干咳、少痰,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 2003 2003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以呼吸道传播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以呼吸道传播(chunb)(chunb)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第25页/共83页第二十六页,共83页。 肉眼:双肺呈斑块状实变,严重者双肺完全实变;表面(biomin)暗红或暗紫,切面可见出血灶和出血梗死灶 p 早期以弥漫性肺泡损伤为主,肺组织重度充血、出血和肺水肿,纤维素渗出,肺泡腔内充满大量脱落和增生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渗出的单核细胞p 肺泡腔内透明膜形成p 增生的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中可见病毒包涵体p 晚期机化性弥漫性肺泡损伤-肺泡的闭塞和萎

12、缩 镜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第26页/共83页第二十七页,共83页。严重严重(ynzhng)(ynzhng)急性呼吸综合征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肺部病变:肺泡腔内充满大量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渗出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边缘见残存的透明膜。左上角示肺静脉管壁纤维素样坏死伴腔内血栓(xushun)形成第27页/共83页第二十八页,共83页。p 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间质性肺炎p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秋、冬季节发病较多。通常(tngchng)为散发性,偶可流行p 病原体常存在于带菌者的鼻咽部,经飞沫传染p 患者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一般症状及干性呛咳,咳痰不明显

13、 支原体肺炎(fiyn)(Mycoplasmal Pneumonia)第28页/共83页第二十九页,共83页。p 累及呼吸道粘膜和肺p 呈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改变:病变区域肺泡间隔明显(mngxin)增宽、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有多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p 肺泡腔内无渗出物或混有少量单核细胞的浆液性渗出p 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壁及其周围组织也常有炎细胞浸润支原体肺炎(fiyn)病理变化:病理变化:第29页/共83页第三十页,共83页。第30页/共83页第三十一页,共8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bng)(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

14、一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jbng)的统称,其共同特点是肺实质与小气道受损伤,导致慢性气道阻塞、呼气阻力增加以及肺功能不全 主要包括:慢性(mn xng)阻塞性肺疾病p 慢性支气管炎(zh q un yn)p 肺气肿p 支气管哮喘p 支气管扩张第31页/共83页第三十二页,共83页。p概念(ginin): 发生于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p发病情况: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达1520p临床特征: 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且症状每年至少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p病情持续多年常伴发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mn xng)支气管炎(Chronic br

15、onchitis)第32页/共83页第三十三页,共83页。p病毒和细菌感染: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肺炎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gnjn)、流感嗜血杆菌(gnjn)等 p吸烟:焦油、尼古丁、镉粘膜损伤,降低局部抵抗力;烟雾刺激小气道痉挛而增加气道的阻力p空气污染和过敏因素:刺激性烟雾和有害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气、臭氧)纤毛清除能力下降,腺体黏液分泌增加p内在因素:机体抵抗力,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受损及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病因(bngyn)和发病机制:慢性(mn xng)支气管炎第33页/共83页第三十四页,共83页。 病变起始于较大的支气管,随着病情进展(jnzhn),病变可累及较小

16、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病理变化:p呼吸道粘液-纤毛排送系统受损,纤毛柱状上皮变性(binxng)、坏死脱落,再生的上皮杯状细胞增多,并发生鳞状上皮化生p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及浆液性上皮发生粘液腺化生p管壁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p管壁平滑肌断裂、萎缩,软骨变性(binxng)、萎缩或骨化慢性(mn xng)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第34页/共83页第三十五页,共83页。临床病理(bngl)联系:炎症和粘液腺增生-咳嗽、咳痰,白色粘液泡沫状支气管痉挛或粘液分泌物阻塞-引起喘息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干湿啰音晚期,粘膜及腺体萎缩-干咳(n k)并发症:支气管扩张 肺气肿,肺心病 支气管肺炎 慢性(mn x

17、ng)支气管炎第35页/共83页第三十六页,共83页。p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呼吸道过敏引起的以支气管可逆性发作性痉挛为特征的支气管慢性炎性疾病p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或胸闷等症状p严重病例(bngl)可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并导致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xiochun)(Bronchial asthma)第36页/共83页第三十七页,共83页。p 诱因:过敏原(花粉、尘埃、动物毛屑、真菌、药物、食品等),呼吸道感染,精神因素p 途径: 呼吸道吸入、食入或其它(qt)途径p 机制:多种细胞参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多种介质和细胞

18、因子参与p 机体的特异性变态反应体质、气道壁炎症性增生和气道的高反应性致使敏感性增高支气管哮喘(xiochun)病因和发病病因和发病(f bng)机制:机制:第37页/共83页第三十八页,共83页。 肉眼:肺因过度充气而膨胀、柔软、疏松(sh sn)而有弹性, 支气管腔内有粘稠痰液和粘液栓p粘膜上皮局部脱落,基底膜显著增厚及玻璃样变,粘膜下水肿,粘液腺增生,杯状细胞(xbo)增多、管壁平滑肌增生肥厚p管壁各层均见可见嗜酸性粒细胞(xbo)、单核细胞(xbo)、淋巴细胞(xbo)和浆细胞(xbo)浸润p在管壁及粘液栓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xbo)的崩解产物夏科雷登(charcot-Leyden)结

19、晶支气管哮喘(xiochun)病理变化:病理变化:镜下:镜下:第38页/共83页第三十九页,共83页。 以肺内小支气管管腔持久性扩张伴管壁纤维性增厚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jbng) 临床表现: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病因和发病机制: 支气管壁的炎症破坏及阻塞: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麻疹、百日咳后的支气管肺炎(fiyn)及肺结核 支气管先天性及遗传性发育不全及异常第39页/共83页第四十页,共83页。肉眼:支气管呈圆柱状或囊状扩张,常累及段支气管以下(yxi)及直径大于2mm的中、小支气管,有时可累及各段,使肺呈蜂窝状扩张的支气管腔内常含有粘液脓性或脓性渗出物,有时为血性渗出物支气管扩张(kuz

20、hng)症第40页/共83页第四十一页,共83页。镜下: 支气管壁呈慢性炎症改变伴不同程度组织破坏。粘膜上皮萎缩、脱落、增生、鳞状上皮化生、糜烂或溃疡形成,炎细胞浸润 管壁的平滑肌、弹力纤维和软骨遭受破坏和肉芽组织取代(qdi),纤维化相邻的肺组织常发生纤维化支气管扩张(kuzhng)症第41页/共83页第四十二页,共83页。p 合并症:肺炎、肺脓肿、脓胸和脓气胸p 频发咳嗽、咳大量脓痰,咯血,胸闷不适、胸痛p 慢性重症患者常伴有严重的肺功能障碍,出现气急、发绀,伴有杵状指(趾)p 晚期肺发生广泛纤维化,肺毛细血管床受压,使肺动脉末梢(msho)阻力增加,晚期可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 支

21、气管扩张(kuzhng)症临床病理临床病理(bngl)联系:联系:第42页/共83页第四十三页,共83页。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 是指末梢肺组织(zzh)(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因肺组织(zzh)弹性减弱而过度充气,呈永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致使肺容积增大的病理状态正常(zhngchng)肺肺气肿肺泡(fipo)明显扩张,肺泡(fipo)间隔变窄并断裂,相邻肺泡(fipo)融合成较大囊腔第43页/共83页第四十四页,共83页。病因(bngyn)和发病机制:p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慢性支气管炎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管壁结构破坏;粘液渗出和粘液栓形成小气道

22、通气障碍p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弹性降低(jingd):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弹力纤维破 坏,细支气管和肺泡的回缩力减弱;阻塞性通气障碍造成的高张力状态,弹性降低(jingd)p1-抗胰蛋白酶水平降低(jingd):肺气肿第44页/共83页第四十五页,共83页。p 肺泡(fipo)性肺气肿,也称阻塞性肺气肿p 间质性肺气肿p 其他类型肺气肿类型类型(lixng)(lixng)与病理变化:与病理变化:肺气肿第45页/共83页第四十六页,共83页。p腺泡中央型:位于肺腺泡中央区的呼吸(hx)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p全腺泡型:呼吸(hx)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弥漫性扩张p腺泡周围型:肺腺泡远侧的肺泡

23、管和肺泡囊扩张,可形成肺大泡正常(zhngchng)肺小叶病变(bngbin)发生在肺腺泡内腺泡中央型 腺泡周围型肺气肿 肺泡性肺气肿:第46页/共83页第四十七页,共83页。间质性肺气肿 瘢痕(bn hn)旁肺气肿 代偿性肺气肿 老年性肺气肿肺气肿其他其他(qt)(qt)类型肺气类型肺气肿肿第47页/共83页第四十八页,共83页。肉眼:气肿肺显著膨大,边缘钝圆,色灰白,肺组织(zzh)柔软而弹性差,指压后的压痕不易消退病理变化:肺气肿第48页/共83页第四十九页,共83页。镜下: 肺泡扩张,肺泡间隔变窄并断裂,相邻肺泡融合成较大的囊腔 肺毛细血管床明显减少,肺小动脉内膜呈纤维(xinwi)性

24、增厚 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可见慢性炎症正常正常(zhngchng)肺肺肺气肿肺气肿肺气肿第49页/共83页第五十页,共83页。临床病理(bngl)联系:p慢性支气管炎表现:咳嗽、咳痰p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呼气性呼吸困难、气促、胸闷、发绀(fgn)等p肺功能降低,肺活量下降,残气量增加p严重者:肋骨上抬,肋间隙增宽,胸廓前后径加大,形成“桶状胸”pX线检查:肺野扩大、横隔下降、透明度增加p后期导致肺心病肺气肿第50页/共83页第五十一页,共83页。第51页/共83页第五十二页,共83页。p 简称尘肺,是长期吸入有害粉尘在肺内沉着,引起以粉尘结节和肺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常见职业病p 临床常伴有慢性支气

25、管炎、肺气肿和肺功能障碍p 按粉尘性质分为无机粉尘和有机(yuj)粉尘两大类p 无机尘肺:硅肺、石棉肺、煤矿工人肺等p 有机(yuj)尘肺:农民肺、皮毛尘肺等第52页/共83页第五十三页,共83页。肺硅沉着(chnzhu)症p 肺硅沉着(chnzhu)症简称硅肺(曾称为矽肺),是因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SiO2)的粉尘微粒沉着(chnzhu)于肺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职业病。以硅结节形成和肺广泛纤维化为病变特征p 长期从事开矿、采石、坑道作业及在石英厂、玻璃厂、耐火材料厂、搪瓷厂的工人易患此病p 患者多在接触硅尘1015年后发病,病程进展缓慢,即使脱离硅尘接触,肺部病变仍继续发展p 晚期常并

26、发肺心病和肺结核第53页/共83页第五十四页,共83页。p硅尘粒子的大小(dxio)p二氧化硅的形状四面体的石英结晶p吸入硅尘数量和肺的清除能力颗粒(kl)5m颗粒5 m颗粒2m病因: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iO2)的粉尘致病机制:p SiO2p 巨噬细胞p 免疫因素肺硅沉着症第54页/共83页第五十五页,共83页。硅结节(ji ji)的形成和弥漫性肺纤维化 病理变化:p肉眼:圆形或椭圆形,直径(zhjng)35mm,灰白色、质硬,砂砾感。早期为细胞性结节,以后发展为纤维性结节、玻璃样变结节肺硅沉着(chnzhu)症 硅结节形成:期矽肺,肺内散在1cm的灰白色圆形结节第55页/共83页第五十六页,

27、共83页。硅结节(ji ji)的形成和弥漫性肺纤维化 病理变化:肺硅沉着(chnzhu)症 p 硅结节形成:可见(kjin)由同心圆状或漩涡状排列的胶原纤维组成,胶原纤维可发生玻璃样变,结节中央往往可见(kjin)内膜增厚的血管。大的融合性结节中心可发生变性、坏死和液化形成硅肺性空洞肺硅沉着症-硅结节形成 镜下:p 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镜下为致密的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可见硅尘微粒和炭末色素。晚期纤维化肺组织可达全肺2/3,晚期胸膜也因纤维组织弥漫增生而广泛增厚第56页/共83页第五十七页,共83页。 期 期 期肺部位范围 局限在肺门淋巴结, 也可 全肺,中下肺叶近肺门 硅结节与肺纤维化密集(m

28、j)融合成 在两肺中、下叶近肺门处 区密集(mj), 全肺的1/3 团块,病灶中央可见硅肺空洞 硅结节数量大小 较少,直径1-3mm 较多,体积增大,2cm X线表现 少量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肺门阴影增大, 肺门淋巴结肿大,密度高 小阴影 较多 1cm阴影 可见钙化 肺部病变 重量、体积和硬度无明显改变, 明显纤维化,重量、体积、 重量、硬度明显增加 胸膜无明显增厚 硬度增加,胸膜增厚 , 入水下沉,胸膜显著增厚 切面有砂砾感 根据肺内硅结节的数量、直径大小、分布范围和肺纤维化的程度(chngd)将硅肺分为三期硅肺的分期和病变(bngbin)特征肺硅沉着症第57页/共83页第五十八页,共83页

29、。p 肺结核病-称为硅肺结核病p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 肺部感染(gnrn)p 阻塞性肺气肿和自发性气胸 并发症肺硅沉着(chnzhu)症第58页/共83页第五十九页,共83页。第59页/共83页第六十页,共83页。慢性(mn xng)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jinchng)肺心病,是因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而导致以右心室壁肥厚、心腔扩大甚或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第60页/共83页第六十一页,共83页。p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最常见(chn jin)。p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严重的脊柱弯曲、类风湿

30、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其他严重胸廓畸形等 p肺血管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广泛或反复发作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等p 中心环节:肺循环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肥大(fid)扩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61页/共83页第六十二页,共83页。病理变化-肺部病变: 原有的病变: 如慢性(mn xng)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小动脉的变化n肌型小动脉中膜肥厚(fi hu)、内膜下出现纵行肌束n无肌型细动脉肌化n肺小动脉炎、小动脉血栓形成和机化n肺泡壁毛细血管数量显著减少慢性(mn xng)肺源性心脏病第62页/共83页第六十三页,共83页。p 右心室肥厚,心腔扩张,心尖钝圆,主要由右心室构成,“

31、横位心”,心脏重量增加p 通常以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肌壁(肺动脉圆锥前壁)厚 5mm(正常约3-4mm)作为(zuwi)病理诊断肺心病的形态标准病理变化-心脏病变:慢性(mn xng)肺源性心脏病肉眼(ruyn):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呈气肿状态,右心室明显肥大,心尖钝圆镜下:心肌细胞肥大、增宽,核增大着色深。也可见肌纤维萎缩、肌浆溶解、横纹消失,以及间质水肿和胶原纤维增生等现象第63页/共83页第六十四页,共83页。p 原有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p 逐渐出现的呼吸功能不全和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呼吸困难、发绀、气急、心悸、肝肿大、全身淤血和下肢水肿p 发生肺性脑病者还可伴有头痛及精神症状,如烦

32、躁不安、抽搐、嗜睡甚至(shnzh)昏迷临床(ln chun)病理联系:慢性(mn xng)肺源性心脏病第64页/共83页第六十五页,共83页。第65页/共83页第六十六页,共83页。p 是鼻咽部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p 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多在40-50岁之间p 临床表现为鼻衄、鼻塞(b si)、耳鸣、听力减退、复视、偏头痛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鼻咽癌鼻咽癌 EB病毒感染:癌细胞内存在EBV-DNA和核抗原(kngyun),血清中检测到抗体 遗传因素: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性和种族易感性 化学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类、亚硝胺类、微量元素镍等 病因(bngyn):第66页/共83页第六十七页,共83页。p

33、好发部位:最常见于鼻咽顶部,其次(qc)是外侧壁和咽隐窝,发生于前壁者最少p 肉眼观:早期常表现为局部粘膜粗糙或稍隆起。可发展为结节型、菜花型、浸润型、溃疡型。结节型最多见鼻咽癌鼻咽癌左图示结节状癌组织(zzh)占据整个鼻咽部并侵犯颅骨,癌组织(zzh)中央可见溃疡形成第67页/共83页第六十八页,共83页。按组织学结构及分化程度分为鳞状细胞(xbo)癌和腺癌: 鳞状细胞(xbo)癌腺癌 高分化腺癌:柱状细胞(xbo)腺癌和乳头状腺癌 低分化腺癌:腺样结构不明显,癌细胞(xbo)小 鼻咽癌绝大多数起源于鼻咽粘膜柱状上皮的储备细胞(xbo),多向分化潜能,既可分化为柱状上皮,又可分化为鳞状上皮,

34、少数来源于鳞状上皮的基底细胞(xbo)分化性鳞癌:角化型(高分化鳞癌) 非角化型(低分化鳞癌)最常见,与EBV感染有关未分化性鳞癌:泡状核细胞癌:10% 小细胞癌鼻咽癌鼻咽癌第68页/共83页第六十九页,共83页。鼻咽癌鼻咽癌鼻咽低分化鳞癌癌细胞分化差,无角化(jio hu)现象,易见到核分裂像鼻咽泡状核细胞癌癌细胞境界不清,核呈空泡状,可见核仁(h rn),癌细胞间见淋巴细胞浸润第69页/共83页第七十页,共83页。p直接(zhji)蔓延: 扩散(kusn)途径:p 淋巴(ln b)道转移:经咽后壁淋巴(ln b)结 颈上深部淋巴(ln b)结,胸锁乳头肌后缘上1/3和2/3交界处皮下无痛性

35、结节,首发症状p 血道转移:肝、肺、骨、肾鼻咽癌鼻咽癌破坏颅底,侵入颅内,损伤脑神经破坏耳咽管,侵入中耳梨状隐窝,会厌及喉上部破坏上段颈椎、脊髓鼻腔和眼眶破坏硬腭、软腭鼻咽癌鼻咽癌第70页/共83页第七十一页,共83页。病因: 吸烟:焦油、尼古丁、3,4-苯并芘 空气污染: 3,4-苯并芘 职业因素(yn s):放射性物质或化学致癌粉尘肺癌(fi i)(Carcinoma of the lung)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40岁以上(yshng),男多于女第71页/共83页第七十二页,共83页。 大体类型 中央(zhngyng)型(肺门型):是由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等发生的肺癌,癌块位于肺门部

36、,形成包绕支气管的巨大肿块,此型最常见 周围型:起源于肺段或其远端支气管。位于靠近胸膜的肺周边形成孤立的结节状或球形的癌结节,直径2-8cm 弥漫型:少见,起源于末梢肺组织,粟粒大小的结节弥漫分布于肺组织内 肺癌(fi i)中央型肺癌中央型肺癌第72页/共83页第七十三页,共83页。肺癌(fi i) 周围型肺癌(fi i):位于肺周边,孤立的结节状或球形的癌结节第73页/共83页第七十四页,共83页。p 早期肺癌:p 癌块直径2cm,并局限于肺内的管内型和管壁浸润型p 隐性肺癌: p 指肺内无明显肿块,影像学检查阴性,而痰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手术切除标本(biobn)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支气管粘

37、膜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而无淋巴结转移早期(zoq)肺癌及隐性肺癌肺癌(fi i)第74页/共83页第七十五页,共83页。 肺癌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zhn m)上皮,少数起源于支气管的腺体上皮或肺泡上皮细胞肺癌(fi i)的组织学类型p 鳞状细胞癌:最常见p 小细胞癌p 腺癌:多为周围型,女性(nxng)多见p 大细胞癌p 腺鳞癌p 肉瘤样癌p 类癌p 唾液腺癌20032003年年WHOWHO分类分类肺癌第75页/共83页第七十六页,共83页。p 最常见p 多为中央型肺癌(fi i)p 老年男性,吸烟史p 纤支镜检查易发现,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最高p 生长缓慢,转移晚p 组织学上分为高分

38、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三型p 免疫组化keratin阳性肺癌(fi i)的组织学类型- 鳞状细胞癌肺癌(fi i)第76页/共83页第七十七页,共83页。p多为周围型p女性多见p多位于胸膜下,境界不清,常累及胸膜p伴纤维化和瘢痕形成(xngchng)较多,有人称为瘢痕癌p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如鳞癌p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腺癌p 肺癌的组织学类型(lixng)-腺癌肺癌(fi i)第77页/共83页第七十八页,共83页。p 小细胞(xbo)神经内分泌癌p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与吸烟密切相关p 是肺癌中恶性度最高的一型,生长迅速,转移早p 手术切除效果差,对放化疗敏感p 癌细胞(xbo)胞质可见神经内

39、分泌颗粒,是一种异源性神经内分泌肿瘤p 肉眼观:多为中央型,常发生于较大支气管,向肺实质浸润生长,形成巨块肺癌(fi i)的组织学类型- 小细胞癌肺癌(fi i)第78页/共83页第七十九页,共83页。 镜下:癌细胞小,圆形或卵圆形,像淋巴细胞,也可呈梭形或燕麦形,胞浆少而形似裸核。癌细胞呈弥漫分布或呈片状、条索状排列,称燕麦细胞癌,有时围绕(wiro)血管成假菊形团结构肺癌(fi i)的组织学类型-小细胞癌肺癌(fi i)肺小细胞癌(燕麦细胞癌):癌细胞小,梭形,胞质少,似裸核,平行排列呈片状第79页/共83页第八十页,共83页。 大细胞肺癌又称为大细胞未分化癌,恶性度高,生长迅速,早期发生

40、转移 镜下:癌组织常呈实性团块、片状或弥漫分布(fnb)。癌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淡染,也可呈颗粒状或透明。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深,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多见肺癌的组织学类型(lixng)-大细胞癌肺癌(fi i)第80页/共83页第八十一页,共83页。p早期症状常不明显p可有咳嗽、痰中带血、气急或胸痛,有时咯血p局限性肺萎陷或肺气肿,阻塞性肺脓肿p血性胸水p上腔静脉综合征p交感神经麻痹p上肢(shngzh)疼痛和肌肉萎缩p副肿瘤综合征:类癌综合征,肺骨关节病,肌无力综合征,类Cushing综合征临床病理(bngl)联系:预后不良预后不良(bling)(bling),早发现,早诊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治疗肺癌第81页/共83页第八十二页,共83页。p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熟悉其并发症和临床病理联系(linx)p病毒性肺炎的病变特点p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变特点,熟悉其病理演进过程p肺癌的病理类型p肺硅沉着症的病变特点第82页/共83页第八十三页,共83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