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与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上传人:dream****gning 文档编号:98111889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PPTX 页数:77 大小:586.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讲稿-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与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讲稿-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与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讲稿-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与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资源描述:

《讲稿-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与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稿-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与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与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与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二二0 0一二年一月一二年一月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一、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三、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报批(报批稿)稿)一、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一、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o20062006年年6 6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关于增强环境关于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环发(环发200620069797号)

2、,号),明确提出了明确提出了环境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环保标准体系建设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和和环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三大工程建设。三大工程建设。o其中,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环境保护工作其中,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健全环境管理体系,以解决环境管理历史性转变,健全环境管理体系,以解决环境管理制度实施缺乏技术支撑问题、提高环境管理有效性制度实施缺乏技术支撑问题、提高环境管理有效性为目标,建立起以为目标,建立起以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污染防治最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佳可行技术导则和和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以及相应的,以及相应的环

3、境技术评价制度环境技术评价制度和和示范推广机制示范推广机制为核心内容的为核心内容的国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为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污,为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总量削减、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提染物总量削减、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一、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一、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o到到20102010年,通过实施环境科技创新、环保标准年,通过实施环境科技创新、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和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三大工程,体系建设和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三大工程,在知识创新的关键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环在知识创新的关键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环保技

4、术法规、标准基本满足环境管理需要,保技术法规、标准基本满足环境管理需要,环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境技术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使科技支撑和引领,使科技支撑和引领环保事业发展的能力有较大提高。环保事业发展的能力有较大提高。o到到20202020年,建立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年,建立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效、支撑有力的国家环境科技支撑体系国家环境科技支撑体系。一、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一、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o20072007年年9 9月环境保护部正式发布月环境保护部正式发布国家环境技术管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理体系建设规划 提出到提出到“十一五十一五”末期,将初步建立与我国

5、环末期,将初步建立与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相适应的境管理体系相适应的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框架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框架,使环境技术管理成为国家环境管理体系的使环境技术管理成为国家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为有关部门制订相关技术、经济政策提供,为有关部门制订相关技术、经济政策提供依依据据,为环境管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和实施提,为环境管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和实施提供供技术基础技术基础,引导环境技术进步,逐步解决制约我,引导环境技术进步,逐步解决制约我国环境管理制度有效实施的国环境管理制度有效实施的技术瓶颈技术瓶颈。一、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一、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何为环境技术? 环境技

6、术环境技术或称或称“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包括清洁,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控制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生产技术、污染控制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何为环境技术管理?何为环境技术管理? 环境技术管理环境技术管理是指国家为保障环境保护目标,以是指国家为保障环境保护目标,以指导社会生产采用先进成熟技术,高效利用资源指导社会生产采用先进成熟技术,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有效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防治环和能源,有效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引导环境技术发展为目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引导环境技术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的,而进行的环境技术监督与管理活动的总称环境技术监督与管理活动的总称

7、,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一、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内部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内部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新技术研发新技术研发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o环境技术示范与推广o1992-1999年,国家环保局开展了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的评选工作;o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修订发布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广管理办法,将最佳实用技术修订为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o1992-2007年,全国评审出1349项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o2002年启动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至2007

8、年共计有209项工程列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开展“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申报评审工作l示范技术名录所列新技术新工艺在技术方法上具有创新性,技术指标具有先进性,已基本达到实际工程应用水平。l鼓励技术名录所列技术是已经工程实践证明的成熟技术。 l规定:中央和地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安排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项目应当符合名录的要求l2009年环保部共计发布46项先进示范技术和102项鼓励技术。l2010年发布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22项先进示范技术和10项鼓励技术

9、。 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资金支持l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l国家重点新产品火炬计划l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l中央环保专项资金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 2006-2008年中央环保专项资金资助情况年度2006年2007年2008年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项目数量263732支持金额(万元)984088005900三年合计支持资金2.5亿元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o环境技术评估制度o环境技术评估是指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对环境技术的水平、可靠性、环境和经济效益以及

10、风险等所进行的评价、验证、论证、评审等活动。o我国环境技术评估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1年国家环保局成立了最佳实用技术评审委员会和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推广办公室(筹)。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对某一专项环境保护技术(工艺、产品或设备)的评估l采用以专家评审为主的专家评价体系l对技术性能进行评价,其核心为专家评价意见l专家评价模式是我国环境技术评估工作中使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的一类评价模式l国家环境保护科技成果鉴定、国家重点环保实用技术评价-均采用专家评价模式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产品合格认证体系l已经或正在

11、建立环境标志、环保产品、有机食品三类与环境相关产品的认证制度l环境标志认证:43类509个企业产品l环保产品认定:近90类1199项产品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o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是根据一定阶段的是根据一定阶段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和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针对,针对污染严重行业污染严重行业提出的全提出的全过程控制污染的过程控制污染的技术原则和技术路线技术原则和技术路线,是行,是行业污染防治的基本指导文件。业污染防治的基本指导文件。 技术政策的作用主要是为行业污染控制技术政策的作用主要是为行业污染控制提出技术路线,引导环境

12、工程技术发展,指提出技术路线,引导环境工程技术发展,指导环保部门、工程设计单位和用户选择技术导环保部门、工程设计单位和用户选择技术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投资效益,规范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投资效益,规范环保技术市场。环保技术市场。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o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 是为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按是为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按行业或行业或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源对污染防治全过程所应采用的经济可行对污染防治全过程所应采用的经济可行的清洁生产技术、达标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等所作的的清洁生产技术、达标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等

13、所作的技术规定技术规定。 其作用是对全过程污染控制给予其作用是对全过程污染控制给予技术指导技术指导,是,是企业选择清洁生产技术、污染物达标排放技术路线企业选择清洁生产技术、污染物达标排放技术路线和工艺方法的和工艺方法的主要依据主要依据,也是环保管理、技术部门,也是环保管理、技术部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监督执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监督执法的法的技术依据技术依据。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o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体系按导则体系按行业或污染源行业或污染源制订,根据控制对制

14、订,根据控制对象分为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综合类象分为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综合类4 4类类。 其中:工业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城镇其中:工业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城镇生活指与城镇生活相关的行业,如交通运输、生活指与城镇生活相关的行业,如交通运输、公共设施、服务业等;农村包括农村生活、公共设施、服务业等;农村包括农村生活、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综合类指区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综合类指区域污染防治、循环经济等。域污染防治、循环经济等。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o截止2011年8月底,共计发布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2项,其中与污水和污泥处理处置相关的9项。

15、o钢铁、煤炭、皂素、有色金属冶炼(铜铝铅锌)、焦炭、纺织染整(修订)、淀粉、造纸、氮肥、染料、纯碱、硫酸、城市污水处理、煤化工、建材(玻璃)、陶瓷、制药、农药、石油天然气等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尚在制订过程中 。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序号序号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名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名称文号文号1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环发2010150号号2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环发2010151号号3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环发201020号号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

16、污染防治技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政策(试行)建城建城200923号号5制革、毛皮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制革、毛皮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环发200638号号6湖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政策湖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政策环发环发200459号号7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环发2001118号号8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建城2000124号号9草浆造纸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草浆造纸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环发1999273号号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o截止20

17、11年8月底,已发布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6项,已公开征求意见4项。o酿造(啤酒)、氮肥、味精、煤化工、皮革工业等最佳可行技术指南都在制订过程中。o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案例汇编(示范)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案例汇编(示范) 目前,根据环保部重点工作安排,已下达重金属、氨氮、工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案例汇编。 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序号名称编号1燃煤电厂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001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 HJ-BAT-0023钢铁行业采选矿工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

18、行)HJ-BAT-0034钢铁行业焦化工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0045钢铁行业炼钢工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0056钢铁行业轧钢工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0067铜冶炼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已征求意见8铅冶炼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已征求意见9造纸行业非木材制浆工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已征求意见10电镀工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已征求意见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o何为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何为环境工程技术规范?是环境技术指导文件之一,是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是环境技术指导文件之

19、一,是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部分。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环境工程技术规范是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规范各是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规范各类环境工程的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运行维类环境工程的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运行维护等过程而制订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为规范环境污染护等过程而制订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为规范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全过程而颁布实施的规范性治理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全过程而颁布实施的规范性标准化文件。标准化文件。目的在于通过对环境工程的管理与要求来实现环境污染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环境工程的管理与要求来实现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为保证

20、环境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技术支持。,为保证环境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技术支持。一、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定位与编制原则一、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定位与编制原则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o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作用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作用F为企业在环境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管理方面提供为企业在环境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管理方面提供技术技术依据和技术指导,依据和技术指导,促进我国环境工程建设质量的整体提促进我国环境工程建设质量的整体提高,提高工程减排效率。高,提高工程减排效率。F有助于有助于推广推广成熟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促进污染防治技成熟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促进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术的

21、发展。 F为相关环保法规、标准、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的制订提为相关环保法规、标准、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的制订提供供基础性技术支撑基础性技术支撑。F为环保部门进行污染物排放监管,规范环境工程建设市为环保部门进行污染物排放监管,规范环境工程建设市场,实现达标排放提供场,实现达标排放提供工程技术保障工程技术保障。 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o基本依据基本依据o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41号)oHJ 526-2010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订技术导则o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o

22、GB/T 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o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订技术导则(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订技术导则(HJ HJ 526-2010526-2010)是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订工作是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订工作的的指导性规范文件指导性规范文件,规定了环境工程技术规,规定了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分类、制订工作程序、编制原则、章节范的分类、制订工作程序、编制原则、章节构成和编写技术要求等。构成和编写技术要求等。F下载地址:下载地址:http:/ 4大类大类,总计,总计123123项项。其中包括通。其中

23、包括通用类技术规范用类技术规范1414项项,工艺类技术规范,工艺类技术规范3434项项,重点污染源类技术规范重点污染源类技术规范66 66 项项, 运营类技术运营类技术规范规范9 9项项。o截止截止20112011年年8 8月底已经发布环境工程技术规月底已经发布环境工程技术规范范3636项项,目前正在制订中的环境工程技术规,目前正在制订中的环境工程技术规范范5050项项。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二、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进展目前编制进度如何?目前编制进度如何?F已发布的已发布的3636项项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中,通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中,通用类用类4 4项项,工艺类,工艺类1111项项,污染

24、源类,污染源类1919项项,运行类运行类2 2项项。F已发布的已发布的3636项项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中,与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中,与废水治理相关的废水治理相关的1818项项,其中工艺类,其中工艺类1111项项,污染源类污染源类7 7项项。序号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标准编号所属分类所属分类1 1厌氧厌氧- -缺氧缺氧- -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76HJ 57620102010工艺类工艺类2 2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77HJ 577201020103 3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

25、范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78HJ 578201020104 4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79HJ 579201020105 5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80HJ 580201020106 6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5-2010HJ 2005-20107 7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6-2010HJ 2006-20108 8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7-2010HJ 2007-2010

26、9 9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8-2010HJ 2008-20101010膜生物反应器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膜生物反应器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9-2011HJ 2009-20111111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10-2011HJ 2010-20111212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497HJ 49720092009污染源类污染源类1313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471HJ 471200920091414酿造工业废

27、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75HJ 575201020101515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 564HJ 564201020101616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2-2010HJ 2002-20101717制革及毛皮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制革及毛皮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3-2010HJ 2003-20101818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4-2010HJ 2004-2010序号序号项目下达名称项目下

28、达名称下达年度下达年度项目进展项目进展1 1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水解酸化法水解酸化法20092009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2 2污水生物膜法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水生物膜法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生物滤池法生物滤池法20082008征求意见征求意见3 3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生物流化床生物流化床20082008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4 4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厌氧生物滤池法厌氧生物滤池法20082008征求意见征求意见5 5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升流式厌氧

29、污泥床法20082008待报批待报批6 6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生物流化床生物流化床20082008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7 7造纸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造纸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20062006待报批待报批8 8淀粉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淀粉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20092009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9 9制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制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20062006待审议待审议1010染料化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染料化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20092009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1111采油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采油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20092009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

30、1212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20062006待报批待报批1313钢铁行业废水治理及回用工程技术规范钢铁行业废水治理及回用工程技术规范20082008待报批待报批1414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发酵类)20092009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1515味精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味精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20092009已征求意见已征求意见1616软饮料制造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软饮料制造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20102010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17铜冶炼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2011待开题18铅冶炼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2011待开题

31、19氯碱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2011待开题20石油炼制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2011待开题21氮肥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2011待开题22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技术规范2011待开题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o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1 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4 4 污染物与污染负荷污染物与污染负荷5 5 总体要求总体要求6 6 工艺设计工艺设计7 7 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8 8 检测与过程控制检测与过程控制9 9 辅助工程设计辅助工程设计10 10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劳动安全与

32、职业卫生11 11 工程施工与验收工程施工与验收12 12 运行与维护运行与维护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1 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界定内容范围界定内容范围,规定适用对象规定适用对象o本标准规定了焦化废水处理设计、施本标准规定了焦化废水处理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及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验收、运行及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要求。 o本标准适用于焦化工业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本标准适用于焦化工业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及检控的全过程,可计、施工、验收、运行及检控的全过程,可作为焦化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作为焦化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

33、计与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保护设施设计与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日常运行管理、清洁生产及环境保护验收、日常运行管理、清洁生产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执法监督检查的技术依据。护主管部门执法监督检查的技术依据。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出引用的文件,作为本标准列出引用的文件,作为本标准的一部分的一部分o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及相关法定文件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及相关法定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界定术语的内涵,便于理解标准界定术语的内涵,便于理解标准o给出了包括焦化废水、剩余氨水在内的给出了包括

34、焦化废水、剩余氨水在内的1111个术语个术语及其定义,如:及其定义,如:“3.1 3.1 焦化废水焦化废水 coke plant wastewatercoke plant wastewater 指煤炼焦、煤气净化、化工产品回收和化工产指煤炼焦、煤气净化、化工产品回收和化工产 品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品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4 4 污染物与污染物与污染负荷污染负荷- -给出给出工程设计工程设计所需水所需水量水质估算方法量水质估算方法o水量与水质的估算水量与水质的估算o现有企业实测获得现有企业实测获得o新改扩企业参照附录新改扩企业参照附录

35、B1-7B1-7的数据,由式(的数据,由式(1 1)获)获得水量,由式(得水量,由式(2 2)获得水质)获得水质o允许外排水量由式(允许外排水量由式(3 3)获得)获得o需深度处理水量由式(需深度处理水量由式(4 4)获得)获得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表表B3 B3 酸洗法苯精制过程中几种典型焦化废水水质和水量指标参照表酸洗法苯精制过程中几种典型焦化废水水质和水量指标参照表 序号排水点名称CODcr(mg/L)挥发酚(mg/L)总氰化物(mg/L)全氨(mg/L)苯系物(mg/L)废水量m3/(t粗苯)1原料油槽分离水5000800045065020050020

36、0280300035000.030.042两苯塔和初馏塔分离水300045008001000100250200400600085000.040.53吹苯塔和各产品塔分离水150020002.54.50.20.520502003000.040.54刷槽车水2003001.52.00.10.2103030600.010.025刷地坪水4506501.01.50.050.110302008000.030.04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5 总体要求总体要求- -规定工程的规定工程的整体性整体性要求,要求,外围边界外围边界技术要求技术要求o一般规定一般规定-焦化生产排水系统

37、应实行清污分流和污污分流 -宜采用“物化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净化处理”的三段式联合处理工艺。-半焦(兰炭)废水、富含多元酚的酚精制油水分离水、规模较小或品种较少的高浓度化工产品精制废水,可采用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的核心设施,应配置成不少于两个独立的系列。 同时给出了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的技术要求和工艺选择原则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建设规模建设规模F应与主体焦化工程的建设规模相一致,并应考应与主体焦化工程的建设规模相一致,并应考虑分期建设的需要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虑分期建设的需要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F应考虑到焦炉缩短结焦时间扩大产量和

38、雨季炼应考虑到焦炉缩短结焦时间扩大产量和雨季炼焦煤含水量高等废水量增大的不利因素焦煤含水量高等废水量增大的不利因素 ;F根据所处理的焦化废水量来确定根据所处理的焦化废水量来确定。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表表1 1 焦化生产规模与焦化废水处理各阶段公称设计水量的对应关系参照表焦化生产规模与焦化废水处理各阶段公称设计水量的对应关系参照表 焦化规模焦化规模( (万万t t焦焦/a)/a)606070709090100100120120130130180180200200260260300300360360400400540540600600备备 注注高浓度废水(高浓度

39、废水(m m3 3/h/h)2222353546467070105105138138200200含部分化含部分化工产品精工产品精制废水量制废水量蒸氨废水(蒸氨废水(m m3 3/h/h)20202525353540404646505070708080100100120120140140160160210210235235生化前处理(生化前处理(m m3 3/h/h)3030353545455050606065659090100100130130150150180180200200270270300300生化处理(生化处理(m m3 3/h/h)5050606080809090110110120

40、120150150180180220220260260300300360360450450540540生化后处理(生化后处理(m m3 3/h/h)252560604040909060601201207575180180110110260260150150360360220220540540扣除了回扣除了回用水量用水量污泥处理污泥处理 (m m3 3/h/h)0.50.54 41 16 61.31.38 82 212122.52.515153.53.525255.55.54040与所使用与所使用絮凝剂性絮凝剂性质有关质有关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项目构成生化处理

41、系统应包括生化前处理、生化处理、生化后处理,二次污染物控制,附属配套设施,仪表检控系统,分析化验系统等。 l生化前处理:收集-贮存-调节-均化-除油l生化处理:厌氧水解酸化-兼(缺)氧生物反硝化-好氧生物氧化与硝化-二沉池以及潜水搅拌、曝气系统、消泡系统、加药系统、回流污泥系统、硝化液回流系统等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生化后处理:废水混合、反应、沉淀设施,以及加药、排泥和过滤系统二次污染物控制:废油的收集、处理、贮存及处置;污泥的脱水及处置;噪声防治 附属配套设施:鼓风空气系统;配水与集水系统;药剂投配系统;配电系统等仪表检控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流量、温度、

42、压力、液位检测;pH、DO、氨氮、COD等水质和水量的在线检测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场址选择及平面布置厂内设置:应避开防爆区,位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宜远离厂内生活区。厂外设置:应符合焦化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和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等有关规定。 所有设施应集中布置在同一个区域内构筑物、建筑物宜采用多层立体布置 应留有设备安装、检修的位置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高程设置及管渠连接 构筑物间的水流连接,应优先采用重力流 管道的沿程水力坡度宜控制在i=0.0030.010之间 渠道宽度设置应考虑到水头损失、渠道冲刷及施工作业需要

43、架空管道等设施的最低高度应满足车辆安全通行的需要 独立的处理单元间宜设置超越管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6 工艺设计工艺设计- -提出优选工艺提出优选工艺,给出设计参数给出设计参数,规定技术要求规定技术要求o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o生化处理工艺应能脱除所含的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硫氰化物和氨氮,脱除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和污染物转移 o半焦(兰炭)废水采用生化处理时,宜附加化学除油等强化除油手段 o深度净化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应与全厂水量平衡相匹配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工艺流程的选择 应根据废水水质、水温及水量,

44、处理后废水应达到的目标值、处置方式和去向,处理后所产废物的处理方式,利用焦化生产装置协同处理废水和废物的可能性,废水中有用污染物回收利用的可能性及回收价值等综合因素来确定 所选工艺应技术成熟,且能长期稳定达标运行 应考虑地域、地理、地质、气象、水温、地震等自然因素影响 应考虑基建投资、运行成本、使用寿命、资源占用、能源消耗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物化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净化处理”联合处理工艺,应根据不同的生产对象和废水水质优先选用图1和图2推荐的工艺流程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

45、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应包含有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应包含有“前置反硝化前置反硝化/(好氧氧化(好氧氧化+好氧硝化)好氧硝化)”基础脱氮工艺,并宜优先选用图基础脱氮工艺,并宜优先选用图3图图5所推荐的工艺。所推荐的工艺。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生化前处理生化前处理 一般规定l焦化废水在进入生化处理前应进行预处理 l设计流量应为进入废水处理站的所有焦化废水量 l设置适宜的除油设施 l均和池、调节池、除油池应设计成不少于二

46、个独立系列 l生化前处理系统各系列间应设有交叉运行的连通管 l生化前处理段分离出的油应进行二次脱水处理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重力除油池重力除油池- -案例案例 l应优先采用矩形平流式除油池应优先采用矩形平流式除油池 l除油池水力停流时间不宜小于3h l矩形除油池应满足下列要求:(1)池水平流速应不大于3mm/s;(2)池有效水深应不大于2m;(3)池长宽比应不小于3;(4)出水堰前浮油挡板淹没深度应不小于0.5m l重力排油所需水压头应不小于重力排油所需水压头应不小于1.2m1.2ml集油斗斜壁与地面夹角应不小于集油斗斜壁与地面夹角应不小于5050 l矩形除

47、油池进水应设整流堰或配水管矩形除油池进水应设整流堰或配水管 此外,还对此外,还对隔油池隔油池、浮选池、均和池、调节池的设计提出相关要求。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生化处理生化处理 u一般规定 焦化废水普通生化处理可采用单段好氧氧化生物脱酚、脱氰及降COD处理工艺 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应包括兼(缺)氧/好氧(F/O或称A/O)基础生物脱氮工艺单元 设计水量由高浓度焦化废水量、低浓度焦化废水量和补加的含矿物质水量(习惯称稀释水)三部分组成生化反应设施的有效容积,应按水力停留时间确定 生化处理设施应设计成不少于两个独立系列 本部分内容还给出了污泥最小回流比、水力停留时间

48、、污泥龄、脱氮率、系统需磷量、需碱量、需酚量、需氧量的计算公式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u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 好氧池有效水深宜采用好氧池有效水深宜采用4.0 m4.0 m6.0 m 6.0 m 鼓风曝气式好氧池池形宜为鼓风曝气式好氧池池形宜为廊道式廊道式廊道宽度与有效水深度之比宜采用廊道宽度与有效水深度之比宜采用1:11:12:1 2:1 表面曝气形式好氧池,宜采用表面曝气形式好氧池,宜采用矩形反应池矩形反应池 表面曝气的好氧池,应多格布置,每系不少于表面曝气的好氧池,应多格布置,每系不少于3 3格格 好氧池进水和回流污泥均好氧池进水和回流污泥均应设置配水渠应

49、设置配水渠,配水渠应,配水渠应确保确保均质等量均质等量分配分配 兼(缺)氧池宜采用水平推进式潜水搅拌的兼(缺)氧池宜采用水平推进式潜水搅拌的完全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混合式活性污泥法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表表3 活性污泥法生化反应池的主要设计参数表活性污泥法生化反应池的主要设计参数表 好氧池类 别水力停留时间 (h)污泥龄(d)污泥回流比(%)硝化液回流比(%)备 注兼(缺)氧生化池好氧生化池普通生物18246050150降COD生物脱氮28323646100100300300回流二沉池上清液50100300600回流好氧池泥水混合液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

50、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u生物膜法 l生物接触兼(缺)氧池和生物接触厌氧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为5 m7 ml生物接触池中的填料应布满整个池平面,填料高度应不小于池有效水深的1/2 l应采取有效的配水和集水措施,使整个填料承担的负荷均等 l进水量为生化处理原废水量和回流硝化液量之和,硝化液应为二沉池的上清液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表4 生物接触组合填料池主要设计参数表 生化处理类型负荷类别HRT(h)硝化液回流比(%)备注生物接触组合填料兼(缺)氧池兼(缺)氧反硝化2832300生物接触组合软填料厌氧池厌氧水解816可兼作均和池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

51、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u二次沉淀池独立设置的二次沉淀池宜采用竖流式或辐流式圆形沉淀池 一体化生化处理设施可采用平流沉淀池 二沉池的数量应与好氧池的系列数相匹配 直径8m的沉淀池按竖流式沉淀池设计直径18m的沉淀池按辐流式沉淀池设计直径在8m18m之间的沉淀池,中心筒按竖流式沉淀池设计,集水槽按辐流式沉淀池设计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表5 二次沉淀池的设计参数表 二沉池类型沉淀时间(h)表面水力负荷m3/(m2h)污泥含水率(%)固体负荷kg/(m2d)生物膜法后1.52.01.52.09698150活性污泥法后2.04.01.01.599.599.6150三、

52、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生化后处理 u一般规定 生化处理后水(二沉池出水)应根据其最终去向确定是否进行后处理,以及采取哪些方法进行后处理。生化后处理工艺宜包括絮凝沉淀和过滤 生化后处理设施可设置成单系列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u絮凝沉淀絮凝沉淀 废水和絮凝剂的混合过程应满足下列条件:(1) 混合速度梯度G值应300s-1;(2) 混合时间宜为30120s ;(3) 混合点至反应池间连接管(渠)内流速宜为0.81.0m/s;(4) 连接管(渠)内停留时间应30s。宜采用圆形竖流或辐流式沉淀池,主要设计参数如下:(1) 水力停留时间应不

53、小于2h;(2) 表面负荷宜为1 m3/(m2h)1.5m3/(m2h);(3) 絮凝污泥产量可按占絮凝沉淀处理水量的1%6%选取;(4) 絮凝污泥含水率约为99.5%。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u过滤过滤 焦化废水后处理宜采用双层滤料过滤器,上层滤料为无烟煤,下层为石英砂 过滤器的数量不宜小于2台 反冲洗水宜采用过滤后水,反冲洗排水应送至絮凝沉淀系统 快速过滤器宜采用气水反冲洗,其有关设计参数如下:(1) 过滤速度为 2.5 mm/s4.7mm/s;(2) 气反冲洗强度为12 L/(sm2)13 L/(sm2);(3) 水反冲洗强度为11 L/(sm2)12 L

54、/(sm2);(4) 反冲洗周期为8 h12h;(5) 滤床膨胀率为40%50%;(6) 水反冲洗前最大水头损失为2.5 m4.5m;(7) 一次气水反冲洗耗时约40min;(8) 过滤后出水悬浮物浓度不超过5mg/L。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二次污染物控制措施二次污染物控制措施 包括一般规定、废油处理与处置、污泥重力浓缩脱水、污泥化学浓缩脱水、污泥机械脱水废油分离设施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油水分离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应不小于8h;(2)重油油水分离池(罐)的有效容积应不小于一次排油量。(3)连续油水分离池的结构应符合轻质油和重质油的分离原理。(4)重油油水

55、分离池(罐)应设分层放水管。(5)油水分离池(罐)内应设蒸汽间接加热的蛇形管。(6)油水分离池(罐)分离出的水应送回废水除油系统。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絮凝沉淀过程中产生的絮凝化学污泥,宜经过必要脱水处理后再进行处置污泥脱水顺序:重力浓缩脱水-化学浓缩脱水-机械脱水各种污泥的含水率 污泥类型剩余污泥化学污泥浓缩污泥化学脱水污泥机械脱水污泥含水率(%)99.299.69999.597989696.57080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泥浓缩宜采用圆形污泥浓缩池,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 污泥固体负

56、荷为 20 kg/(m2d)40kg/(m2d);(2) 污泥浓缩时间应不小于12h;(3) 中心筒内流速应不大于30mm/s;(4) 浓缩区有效深度为3m4m;(5) 缓冲层高度应不小于0.3m;(6) 保护高度为200mm400mm。(7) 当浓缩池利用静水压头排泥时,所需静水压头应根据排泥系统的阻力损失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900mm。(8) 浓缩池排泥管的最小管径不应小于200mm。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污泥化学浓缩脱水 l污泥化学浓缩脱水宜设置成两个系列,交替运行。l单格污泥化学浓缩反应池的有效容积应和机械脱水设备的能力相配合。l污泥混合反应可采

57、用空气或机械搅拌。l 污泥化学浓缩脱水池应设置分层排分离液管。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泥机械脱水 l污泥脱水间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 脱水机械、辅机、各类管道安装;(2) 压滤水的收集和输送;(3) 泥饼的运送、贮存和装运;(4) 操作安全通道和安全距离;(5) 设备的起吊、检修。l 输送泥饼的皮带输送机应满足下列条件:(1) 皮带以平带为标准,带宽为400 mm-900mm;(2) 皮带输送机的形状采用三辊轴槽形;(3) 输送带的倾斜角不宜大于20。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7主要工艺设备及材料-规定设备与材料的配置要求

58、l设备与材料选择 -选型要求 -性能要求l关键设备和材料包括:曝气设备 、水泵、液体空气提升器 、其他设备 。l设备材料选择应考虑焦化废水含焦油、高氨、高氯离子、高温等因素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8 检测与过程控制检测与过程控制-为保障设施运行须进行的为保障设施运行须进行的必要的必要的检测与控制要求检测与控制要求包括一般规定、取样检测、在线检测和控制、计算机控制管理 焦化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应进行分析化验检测、焦化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应进行分析化验检测、自动化仪表检测和自动化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检测和自动化过程控制在线检测的物性和成分量包括在线检测的物性和成分量包括

59、pH、溶解氧、氨、溶解氧、氨氮和氮和COD等等 焦化废水处理在线检测的热工量包括流量、温度、焦化废水处理在线检测的热工量包括流量、温度、压力和液位压力和液位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9 9 辅助工程设计辅助工程设计- -规定主要的辅助工程技术要求和规定主要的辅助工程技术要求和标准标准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 给水、排水和消防给水、排水和消防 采暖通风与空调采暖通风与空调 建筑与结构建筑与结构 厂区道路与绿化厂区道路与绿化 宜以引用国家和行业现行规范为主宜以引用国家和行业现行规范为主。但对。但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应做出明确规定。于有特殊要求的,应做出明确规定。三、焦化废水

60、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1010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该部分内容是为了有效保护操作人员身体健康,而在环境工程设计过程中应提醒注意的事项。应针对存在的潜在危险,例如爆炸、火灾或中毒,提出相应的具体防护措施。 针对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生产运行三个阶段分别提出了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方面的技术要求 劳动安全(设计阶段) - 生产场所的梯子、平台等均应设置安全栏杆及踢脚板; -对有释放危险气体的场所应设置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报警器 -在贮存和使用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液体的场所应设置洗眼器 职业卫生(设计阶段) -在有可能中毒的场所应设计机械通风等防尘、防毒措施 ; -配备必要

61、的卫生设施与防护用品。 -在化验室内应设置带机械通风的通风橱 。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1111工程施工与验收工程施工与验收 -提出施工与验收的技术与管理要求 包括工程施工、工程竣工验收和环境保护验收三部分包括工程施工、工程竣工验收和环境保护验收三部分内容。内容。u工程施工工程施工 单位单位应具相应资质;应具相应资质;施工施工符合相关管理文件;所用符合相关管理文件;所用设设备材料备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等。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等。u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及其他相关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定u环境保护验收环境保护验

62、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 -工程性能试验项目:工程性能试验项目: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三、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12 12 运行与维护运行与维护- -保障工程设施稳定运行的制度管理要求保障工程设施稳定运行的制度管理要求 应规定建立环境保护工程运行与维护的相关应规定建立环境保护工程运行与维护的相关制度制度。如。如运行记录运行记录制度制度、定期检测和检修制度定期检测和检修制度、上岗培训制度上岗培训制度、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等,并对各等,并对各项制度提出基本的技术要求。项制度提出基本的技术要求。o应制定详尽和完善的生产运行操作规程和分析化验操作应

63、制定详尽和完善的生产运行操作规程和分析化验操作规程规程 o分析化验、运行操作和技术管理的人员应进行上岗前认证培训和上分析化验、运行操作和技术管理的人员应进行上岗前认证培训和上岗后定期培训岗后定期培训 o应实行上下班交接班制度应实行上下班交接班制度 o生化处理运行的关键控制指标为生化处理运行的关键控制指标为NH3-NNH3-N浓度、溶解氧、浓度、溶解氧、pHpH值和系统值和系统温度温度 o应制定事故状态下的应急预案应制定事故状态下的应急预案 联系方式姚芝茂姚芝茂 博士博士/ /研究员研究员o单单 位: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位: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 (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o地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路大羊坊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路大羊坊8 8号号o邮邮 编:编:100012100012o电电 话:话:010-84933852010-84933852(兼传真)(兼传真) 1365100762113651007621o邮邮 箱:箱: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