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强化练习卷四分子动理论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98100030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强化练习卷四分子动理论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强化练习卷四分子动理论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强化练习卷四分子动理论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强化练习卷四分子动理论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强化练习卷四分子动理论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分子动理论一、选择题1.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 , 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 ,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 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C. 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 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2.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B.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

2、力没有引力3.下列事例中,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衣箱里的樟脑球变小了,衣服上有樟脑的气味B.在汽车里放置芳香剂,不久汽车内充满了香味C.擦黑板时,太阳光柱里能看到大量粉笔灰在空中飘动D.把一块糖放入水中,并不停的搅动,不久整杯水都甜了4.棉线一拉就断,而铜丝却不容易拉断,这是因为( ) A.棉线、铜丝的分子间都有引力,只是铜丝分子间的引力比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大B.棉线的分子间没有引力,而铜丝的分子间有引力C.棉线的分子间有斥力,而铜丝的分子间没有斥力D.棉线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而铜丝的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大5.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

3、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D.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6.打开放有樟脑丸的衣柜,就会闻到樟脑的气味,天气越热樟脑味越浓。樟脑丸放置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樟脑丸变小与放在饮料里的冰块变小是相同的物态变化B樟脑丸消失与放在空气中的干冰消失一样都要放出热量C闻到樟脑的气味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天气越热樟脑味越浓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缓慢7.古诗词往往蕴含丰

4、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8.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B杨絮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C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D“地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9.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10.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

5、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A. 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11.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B.雾霾(PM2.5)在高温天气容易消散,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在一起,原因是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D.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12.放学后,小红一进家门

6、便闻到饭菜的香味,这一现象表明( ) 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13.常州春季美不胜收,下列事实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的是( ) 14.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吊起大钩码B.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在冷水中运动快C.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相互渗透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15.如图,对下面四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往两杯底注入等量的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扩散的快慢相同B.图乙是液体扩散,实验过程中只有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图丙抽取玻璃板后,密度较大

7、的二氧化氮气体不会进入上面的瓶子D.图丁两根铅棒压紧后,下面挂重物都拉不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二、填空题16.“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_,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17.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_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_。18.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的粘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凝固来粘合物体。用如图所示的一款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_现象。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

8、粘”在物体本上,说明分子间存在_力。19.“破镜 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_(选填“较 大” 或“较小”),所以分子间_(选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 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 间有相互作用的_。 20.把40mL的酒精与40mL的水混合后,其总体积_80mL(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个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着_ 21.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_,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

9、现就是液体的_(填物态变化名称)22.甲:抽调玻璃板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上面的空气瓶中 乙:两铅块挤压后,不易分开 丙: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 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 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 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 三、实验探究题23.(1)如图甲所示,将截面磨光的两铅柱对接并紧压在一起,下面挂很重的物体也不能将它们分开这个现象说明:_ (2)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在水的_注入硫酸铜溶液(选填“上面”或“下面”),可观察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10天后,界面变得模糊不清这种现象叫做_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成因:一是分子之间有空隙,二是分子

10、在_2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图甲所示,抽去中间的玻璃片,发现两瓶中的气体颜色变得相同,这个现象说明_ (2)图乙所示,在两个铅柱下挂一个砝码都没有掉下来,这个实验说明了_ (3)图丙所示,在两杯质量相同的水中,分别加入同样大小的一滴红墨水,发现红墨水散开程度不同,这个实验说明_ 25.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1,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_,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_ (2)图2是扩散现象,说明_图3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温度越_,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1、 (3)如图4,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_离开水面后变_,说明了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_ 26.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小明知道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小明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做了如下的探究活动:(1)如图所示,把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中间用玻璃片隔开;抽掉中间的玻璃片(b图、c图),仔细观察,会看到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竟能运动到上面的瓶子里,而上面瓶子里面的空气也能运动到下面的瓶子里,最终两个瓶子中的气体的颜色就变得一样了 对于这个现象,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_ (2)为了证明自己的

12、猜想,小明接着做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先在量筒中盛半量筒水,再把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密度比 水大)小心的倒入量筒底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和硫酸铜的分 界面由模糊而逐渐消失,两种溶液自动混合了这个实验同样可以说明_(3)做了气体、液体的实验后小明又做了固体的实验,但连续做几个实验都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后来偶然在一篇科普文章中,小明看到了下面一段文字:有人用固体做实验,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铅片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渗透了约1毫米深这段文字表明了_小明欣喜万分,他把以上三次结论进行了总结,这个总结应是:_ 27.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1)甲、乙两个相

13、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0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现象。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_;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有关(2)如图(b)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_(3)将一半酒精和一半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说明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 , 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 ,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

14、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 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C. 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 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答案】B2.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B.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答案】A3.下列事例中,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衣箱里的樟脑球变小了,衣服上有樟脑的

15、气味B.在汽车里放置芳香剂,不久汽车内充满了香味C.擦黑板时,太阳光柱里能看到大量粉笔灰在空中飘动D.把一块糖放入水中,并不停的搅动,不久整杯水都甜了【答案】C 4.棉线一拉就断,而铜丝却不容易拉断,这是因为( ) A.棉线、铜丝的分子间都有引力,只是铜丝分子间的引力比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大B.棉线的分子间没有引力,而铜丝的分子间有引力C.棉线的分子间有斥力,而铜丝的分子间没有斥力D.棉线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而铜丝的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大【答案】A 5.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

16、间有相互的斥力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D.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答案】A 6.打开放有樟脑丸的衣柜,就会闻到樟脑的气味,天气越热樟脑味越浓。樟脑丸放置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樟脑丸变小与放在饮料里的冰块变小是相同的物态变化B樟脑丸消失与放在空气中的干冰消失一样都要放出热量C闻到樟脑的气味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天气越热樟脑味越浓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缓慢【答案】C7.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A.水

17、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答案】A8.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B杨絮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C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D“地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答案】C。9.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答案】C10.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

18、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A. 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答案】D11.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B.雾霾(PM2.5)在高温天气容易消散,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在一起,原因是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D.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B 12.放学后,小红一进家门便闻到饭菜的

19、香味,这一现象表明( ) 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答案】D 13.常州春季美不胜收,下列事实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的是( ) 【答案】A 14.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吊起大钩码B.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在冷水中运动快C.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相互渗透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答案】A 15.如图,对下面四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往两杯底注入等量的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扩散的快慢相同B.图乙是液体扩散,实验过程中只有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图

20、丙抽取玻璃板后,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不会进入上面的瓶子D.图丁两根铅棒压紧后,下面挂重物都拉不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D 二、填空题16.“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_,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答案】 (1).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间隙17.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_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_。【答案】 (1). 扩散(或分子热运动) (2). 扩散越快(分子热运动越剧烈)18.热

21、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的粘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凝固来粘合物体。用如图所示的一款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_现象。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本上,说明分子间存在_力。【答案】扩散;引 19.“破镜 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_(选填“较 大” 或“较小”),所以分子间_(选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 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 间有相互作用的_。 【答案】较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引力 20.把40mL的酒精与40mL的水混合后,其总体积_80mL(选填

22、“大于”、“等于”或“小于”),这个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着_ 【答案】小于;空隙 21.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_,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_(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无规则运动;引;汽化 22.甲:抽调玻璃板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上面的空气瓶中 乙:两铅块挤压后,不易分开 丙: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 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 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 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 【答案】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三、实验

23、探究题23.(1)如图甲所示,将截面磨光的两铅柱对接并紧压在一起,下面挂很重的物体也不能将它们分开这个现象说明:_ (2)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在水的_注入硫酸铜溶液(选填“上面”或“下面”),可观察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10天后,界面变得模糊不清这种现象叫做_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成因:一是分子之间有空隙,二是分子在_【答案】(1)分子间存在引力(2)下面;扩散;不停地在无规则运动 2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图甲所示,抽去中间的玻璃片,发现两瓶中的气体颜色变得相同,这个现象说明_ (2)图乙所示,在两个铅柱下挂一个砝码都没有掉下来,这个实验说明

24、了_ (3)图丙所示,在两杯质量相同的水中,分别加入同样大小的一滴红墨水,发现红墨水散开程度不同,这个实验说明_ 【答案】(1)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3)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25.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1,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_,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_ (2)图2是扩散现象,说明_图3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温度越_,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如图4,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

25、计示数变_离开水面后变_,说明了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_ 【答案】(1)混合;小;(2)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高;(3)大;小;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间存在斥力 26.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小明知道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小明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做了如下的探究活动:(1)如图所示,把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中间用玻璃片隔开;抽掉中间的玻璃片(b图、c图),仔细观察,会看到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竟能运动到上面的瓶子里,而上面瓶子里面的空气也能运动到下面的瓶子里,最终两个瓶子中的气体的颜色就变得一样了 对于这个现象,小明提出了自

26、己的猜想: _ (2)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小明接着做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先在量筒中盛半量筒水,再把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密度比 水大)小心的倒入量筒底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和硫酸铜的分 界面由模糊而逐渐消失,两种溶液自动混合了这个实验同样可以说明_(3)做了气体、液体的实验后小明又做了固体的实验,但连续做几个实验都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后来偶然在一篇科普文章中,小明看到了下面一段文字:有人用固体做实验,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铅片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渗透了约1毫米深这段文字表明了_小明欣喜万分,他把以上三次结论进行了总结,这个总结应是:_ 【答案】(

27、1)气体分子做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2)液体分子做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3)固体分子做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组成物质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 27.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1)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0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现象。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_;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有关(2)如图(b)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_(3)将一半酒精和一半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说明_【答案】(1)乙;温度;(2)分子间有引力;(3)分子间有间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