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发展走势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8078179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西农业发展走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农业发展走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农业发展走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江西农业发展走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农业发展走势(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1页 共11页十五江西农业发展走势【正文】展望“十五”,我们充满希望。全省农业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地调优农业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质化、特色化、产业化为主攻方向,依靠科技进步,继续对具有市场潜力和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进行挖掘、培育和壮大,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不断增加快农民收入。具体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继续调减早稻面积,积极扩大中稻、再生稻和高档优质晚稻。继续扩大经济作

2、物面积,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食用菌、苎麻、蚕桑等高效经济作物。继续实施好百万亩“梨业工程”,开发我省赣中、赣北的低丘岗地资源。改革耕作制度、发展避洪农业、冬季农业,提高农田综合效益。大力发展养殖业,进一步提高其在农业中的比重。畜牧业主要围绕“稳定生猪生产,加快草食畜禽”来调整,水产业主要围绕“稳定常规水产,主攻特色品种”来调整。按照以上思路,加强引导和服务,促进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再上一个新台阶。(二)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我省将在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方式,建立绿色产品标准和绿色产品基地。与此同时,启动食用农产品安全行动计划,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积极推广蔬菜农药残留快

3、速检测技术,严把市场关,保护群众的身体健康,全面增强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三)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发挥科技对结构调整的作用,关键在于抓好技术推广工作。继续实施良种良法良农工程,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一是着力引进和推广新品种。重点建设好省级水稻、旱粮、蔬菜、水果、牧草等良种引育中心,加快建设畜禽、水产良种繁育体系;二是良法配套跟进。重点推广抛秧、壮秧剂、地膜覆盖、温室大棚、果树高接换种、套袋技术、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水产主养单养技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等;三是结合绿色证书培训和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建立一支基层农业科技示范队伍,培养一批农村科技种养能手。(四)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中国加入的日期临

4、近,我省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抓住我省淡水产品、有机茶、畜禽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建设一批有规模的外向型出口基地。重视发挥多种所有制成份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注重发挥民营经济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的示范和促进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带动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小城镇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进一步培育面向省外国外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我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九五江西农业发展状况(2178字)【正文】“九五”以来,为了推动农业上台阶、农民奔小康,省委、省政府在认真分析

5、省情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农业的领导,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取得较大进展,农业经济出现新的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为增强,商品性生产占主导地位。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比年增长;粮食产量稳步增加,达到万吨,增长;水果总产量万吨,增。由于面积下调和受市场影响,棉花、油料、甘蔗等产量及畜牧业生产有所下降,但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农产品综合商品率继续稳定在左右,粮食、棉花、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部实现了净调出。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粮食生产稳定综

6、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向大米优质化、品种多样化、经营产业化方向发展。早稻优质品率比年提高个百分点,晚稻基本实现杂优良种化,旱粮作物也有较大增加。经济作物尤其是水果、蔬菜等作物大幅度增长。年全省经济作物面积万亩,比年增长。养殖业继续成为农民增收重要支柱。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年上升到,继续占据了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物资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九五”期间,我省共新建各类农业生产基地个,其中商品粮基地县个,优质棉基地县个,油料基地个,糖料基地个,旱作农业示范基地个。另外,还对个商品粮基地,个优质棉基地进行了巩固完善。先后实施了大江大河治理、良种产业工程、粮食自给工程、农

7、业综合开发等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增长。农民收入继续增加,物资文化生活普遍改善。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年增加元,物资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逐年增长,居住条件逐年改善。就全省而言,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大部分农民生活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小康水平。江西是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农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九五”以来,我省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一场“农业上台阶、农民奔小康”攻坚战的决定,尽心尽责,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发挥江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九五”以来,我省在寻找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时,对农业资源和自身优势进行了重新认识。深

8、刻地认识到,抓农业,仅抓粮食不行,必须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江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首先是根据市场需要和政策导向,有计划地调减了亩早稻田,用来发展效益较好的蔬菜、白莲、瓜果等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引导农民向市场化和规模化方向调整,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第二是利用丰富的低丘岗地资源发展草林果业。我省可利用荒坡资源万亩,非常适应农牧业等多种形式、多种规模的开发利用。比较突出的是种草种果,发展多种经营。目前全省种草养畜面积上百万亩。针对我省“三北”地区易受冻害影响,实施“梨业工程”,积极发展南方早熟梨,逐步形成“南橘北梨”的果业格局。第三是把畜禽水产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又一突破口来抓。引导

9、农民利用粮食优势,加速粮食转化,发展畜禽水产业,提高粮食附加值。每年因此可转化粮食亿公斤。利用丰富的草资源,发展草食动物,重点发展商品肉羊、肉牛、奶牛和肉鹅。利用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水禽业和水产业。“九五”五年间,全省多种经营产值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年提高到年的,粮食作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下降到。多种经营健康发展为农民增收做出较大贡献。-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九五”以来,我省农业部门以推广良种良法为重点,加大了科技兴农的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九五”期间,全省引进良种个,重点推广良种个,重点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项,使良种覆盖率提高了个百分点。为了让良种良法

10、进村入户,省农业厅连续举办了良种推介会、“三新”展示会以及形式多样的培训班。仅培训农民就达万次,有万人取得了绿色证书。“九五”期间,全省农业科技成果累累,种养业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项。通过良种良法良农工程建设,使我省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年的上升到目前的,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千方百计加大农业投入,推进农业再上台阶。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省农业厅为了加大农业投入,千方百计向上争取项目,向外招商引资。据不完全统计,“九五”期间,争取上级部门农业项目投资及省地县配套投资亿元,比较大的项目有粮食自给工程亿元、大型商品粮基地亿元、多种经营亿元等;争取农业外资万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比较大的项

11、目有红壤二期万美元、项目万美元、农发基金万美元。与此同时,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民间投资,开发农业项目,为“九五”农业上台阶,农民奔小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江西省以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搞活农业产业化龙头(4443字)【正文】自江西省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来,该省涌现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昌顺(集团)有限公司,就是这批龙头企业中的佼佼者,1996年被江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江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0年初,组建企业集团。2000年10月又被农业部、国家计委、经贸委、财政部等八部委共同审定命名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从1994年成立公司起,年生产(销售)总额以翻番的速度增长。目前

12、,昌顺集团有子公司6个、二级子公司和加工企业、生产基地数十个,营销网点遍布20余个省、市、自治区。一、确立大农业思想,不断探索“市场公司生产基地”产业化新路。昌顺公司成立于1994年。当时,公司创始人就以大农业思路,把公司的运作放在农业产业化的大系统中,探索把农户带入市场的“市场公司生产基地(农户)”的路子。江西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昌顺公司的诞生之地广昌县有着通心白莲、“黑老虎(晒烟)、泽泻(中药材)三大传统产品,又有食用菌、米粉、笋制品等新的特色产品。可是由于这些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广昌县仍是国务院确认的老区贫困县。生于斯,长于斯的公司领导决心改变家乡的这种落后状况,从建设大农业的

13、新观念出发,创建以经营江西农产品为主的公司,把生产、加工、销售联成一体,搭起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探索把家乡农产品推向全国大市场的路子。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对“市场公司生产基地(农户)”运作模式的娴熟运作,不仅已经为江西的农副土特产品和传统食品开拓了广阔的市场,进而延伸到省外的农副产品领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组织货源,形成一个又一个农业产业链,真正发挥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二、立足丰富的地方资源,形成规模生产,带动千家万户走致富之路。昌顺(集团)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立足于广昌的地方资源,随着公司的发展,“地方资源”的内涵不断拓展,由县及市、由市及省,乃至全国有特色的农副产品都昌顺公司“地

14、方资源”的范畴之内。昌顺公司立足资源、形成规模方面的主要做法是:一是依托资源,精选传统产品。广昌通心白莲有着上千年的生产历史,明清以来一直是对东南亚等地区的大宗出口商品,享誉中外,全县种植面积由几千亩扩展到8万多亩,并且扩散到周边十数个县,广昌也因之成为全国通心白莲的最大生产中心、科研中心、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90年代中,部分莲农和经销商急功近利、加工马虎、掺水使假,损害客商和消费者利益,也败坏了通心白莲的声誉。昌顺公司坚决抵制这股歪风,对公司所联系的农户加强教育,加强指导,在生产环节上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提高白莲品质,在加工环节上,严格加工工序,确保加工质量,在收购环节上,严格把

15、关,好中挑好,确保等级档次。而且在上市销售前,公司还要精选,使摆上超市货架的通心白莲品质皆上乘,既保证了产品的数量、质量,又增加了农民的收益,保护了农户规模生产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基地,大力开发新的特色产品。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要形成规模生产,没有规模就没有高效益。一些大宗的传统农副土特产品,一般来说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是相当一部分有特色的新产品,包括传统的和新开发的,还是一家一户、小打小闹地生产,很不适应现代市场的需要,而且这些产品又恰恰是农民致富的新的生产领域。昌顺公司在不断巩固和扩大大宗传统农副土特产品规模生产的同时,善于不断地挖掘新的农副土产品,组织千家万户生产,形成规模,最终

16、成为公司的支柱产品,也形成新的农产品产业。梅干菜本来是农民为渡过蔬菜淡季,而一家一户自备的干菜。昌顺公司在市场调查中了解到梅干菜在城市居民中也有相当的市场之后,就着手组织梅干菜的规模生产。公司与几个乡镇联系,从1990年冬起,组织农民建立梅干菜生产基地(生产梅干菜的原料松菜)。第一年,组织了500户,栽种面积1000余亩,逐步发展到8000余户,栽种面积两万多亩,形成稳定生产规模。在建立梅干菜生产基地当中,公司负责提供资金、种子、技术(包括统一梅干菜制作工艺),不仅确保公司梅干菜的数量,而且提高了质量,还使冬闲田得到充分利用。像梅干菜这一类生产基地的建立,启动了冬季农业生产,农民冬季生产由被动

17、变成主动,由盲目生产变为受市场引导生产,收入也增加了,梅干菜生产基地的农户均可增加收入200元左右。从大宗传统农副土特产品到新开发的原先一家一户的传统新产品,昌顺公司建立的生产基地已经有十多个,如通心白莲生产基地6万亩,不仅占全县白莲种植面积的75,也是以广昌为中心包括周边十县在内的全国通心白莲产区种植面积的16强,仅广昌一县受益农民就达17万人之多。还有茶薪菇生产基地,年产值达960万元。商品粮基地所属加工企业年转化粮食5000吨。还有香菇、黑木耳、银耳等食用菌生产基地,红薯生产基地、梅干菜生产基地、豆制品生产基地、水产品生产基地调料生产基地、笋制品生产基地等,这些生产基地既保证了自身加工的

18、原料供应,又带动了千家万户农民根据市场进行生产,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市场紧紧联系起来。据初步统计,仅广昌一县的17万农民,人均可以从昌顺组织的农业生产中年增收34元。三、多形式开展农产品加工,带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昌顺(集团)公司领导认识到,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光有生产基地还不够,必须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将生产基地的农产品原料通过加工成为终极产品,才能进入市场,反过来带动农业生产,形成良性产业链。目前,昌顺(集团)公司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三种形式,一是独资企业、二是合资企业、三是联营企业、联营企业又有委托加工、代销等形式。总之是什么形式有利于“市场公司生产基地(农户)的运作,就采取什么形式。

19、昌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是昌顺(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以加工江西农副土特产品为主,所属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五家,主要产品有豆制品、笋制品、莲系列产品、包装材料等。在江西省内的合资、合作的加工企业有十多家,主要产品有食用菌、南方米粉、红薯粉丝、酸菜等。省外合作加工生产的企业也不少,主要有龙口粉丝、水产品、海产品、调料等产品。有的企业在与昌顺(集团)公司合作之前,亏损经营甚至濒临破产,昌顺(集团)公司与之合作之后,为企业的产品打开了销路,使企业起死回生。昌顺(集团)公司在进行农产品加工中,还十分注重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公司原先经营冬笋和笋干,在经营实践和市场调查中发现冬笋季节性强

20、,不便保存,卖鲜笋销量不大,而笋干对消费者来说食用不方便,因此公司引进新技术,对笋和笋干进一步加工,并采用真空包装,生产出保质期长、开袋即食的方便笋丝、笋片、笋尖等系列产品,十分畅销,又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昌顺(集团)公司多年来先后与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白莲科研所、江西食用菌研究所、江西粮油食品科研所等十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姻合作开发产品,开发、研制、生产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增加幅度大的一系列新产品。主要有莲子汁、莲子麦片、莲子八宝粥、莲子奶糊、莲苓面等莲子系列产品。还对莲子副产品如莲心、莲藕、莲壳等进行综合利用,开发了莲心、藕粉系列产品,利用莲壳培育多种食用菌,如香菇、金针菇、凤

21、尾菇、茶薪菇等,达到增值增效目的。2000年在有关科研单位指导下已开发成功冷冻鲜莲子,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北方可以吃到南方的新鲜莲子,2000年夏天,昌顺(集团)公司运到北方的近千箱鲜莲子在短短的四五天里销售一空,充分展示出昌顺(集团)公司。四、建立网络,创立品牌,不断开拓市空间。原料生产、精深加工、开拓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紧紧相扣的三个环节。昌顺(集团)公司在建设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的基础上,十分注重通过构建销售网络和创立农产品品牌来不断地开拓市场。公司成立伊始,就把市场主体定位于各大超市,把消费群体定位于大中城市中等收入水平家庭,当时公司抓住首都零售商业由货柜式向仓储自选式变轨的机遇,将自己的产

22、品打入超市中,并且随着超市的发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目前,昌顺(集团)的六家子公司中就有四家是以流通为主的,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济南、青岛、石家庄、太原、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南京、南昌、武汉、成都、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都设立了配送中心或办事处,销售网络延伸到了唐山、银川、大同、淄博、邯郸、长治、齐齐哈尔、大庆、杭州、扬州、苏州、烟台、包头等城市,覆盖了华北、东北、西北、中南、华东几大地区。昌顺(集团)公司在这些地区的营销网点数千个,其中仅京、津、沪三地就达3000多个,与数百家大超市建立了稳定关系。公司打破农产品无品牌的陈腐观念,实施品牌战略。用简洁、

23、凝练的图案设计出“昌顺”商标,以迎风破浪的风帆,展示昌顺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锲而不舍、锐意进取的形象,并且以优良的产品品质和诚信务实的服务,不断地维护和强化品牌,使“昌顺”品牌逐渐成为农产品的知名品牌,特别在北方地区更是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广昌地处江西东部,是江西第二大河抚河的发源地,传统农业生产的特点突出,环境几乎没有受到污染,山清水秀的自然条件,为大多出自江西本省、广昌本县的昌顺产品保持优良品质提供客观基础,尽管如此,昌顺公司还是花大力气抓好产品质量。首先是在员工中强化品牌意识、品牌效应,教育员工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是品牌的依托,质量不是靠产后检验,而是来自生产加工的过程中,来自于各个环节,

24、从而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仓储、配送都有专人抓质量、保品牌。其次,建立稳定的原材料和产品采购供应渠道,并引入竞争机制,确保产品质量。每一种原材料,每一种产品,公司至少与两家供应方建立关系,让他们在竞争中不断地提供优质原材料和产品。再次,向广大消费者宣传介绍产品,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和把握产品质量。如市面上有一种枸杞颜色鲜红,煞是好看,然而却是经过染色的,正宗的枸杞是红中略带黄。又如通心白莲,也有淡淡的黄色,而那种洁白如雪的莲子却是经过了药物薰制的。消费者有了鉴别力,对于昌顺品牌正宗产品就更为青睐。第四,针对农产品原料受产量价格等因素制约,常常出现质量不过关情况,公司宁可暂时的亏本或在某个品种上亏

25、本也要严把质量关,有的品种损耗为此而达50左右也在所不惜。东北黑木耳供货商一度出现掺杂使假情况,公司就专门安排劳动力对黑木耳精选,确保上市黑木耳质量。由于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昌顺品牌也名声日隆。“昌顺”的品牌名声鹊起,在京、津、沪等大城市赢得了相当的知名度。在北京最大的超市“燕莎望京购物中心”注明“江西”产地的“昌顺”系列食品销售额超过众多外省同类产品,居领先地位。许多来京考察、准备办超市的各地商界人士,都把“昌顺”列为首选商品之一。“昌顺”产品还通过国际零售商业网,远销到欧美、东南亚地区和日本、韩国等国,“昌顺”品牌正走向世界。省委、省政府在精心筹划新世纪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时,提出新世纪江西

26、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实现目标的基础是农业。“十五”期间,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调优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以适应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突出特色,培育壮大农业新支柱在过去五年里,尤其是“九五”最后一年,农村和农业经济以提高效益为中心、面向市场的战略性调整,使我省农业经济开始逐步跳出“粮猪型”传统农业模式。江西农民发展生产的目光由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优质、高效,以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市场的多样化使他们生产的内容和增收的渠道出现了多样化。我省在确保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一方面大胆调减粮食种植面积,调优结构和品质,提

27、高粮食生产效益;另一方面大规模扩大经济作物面积,蔬菜、瓜果、药材等富有特色的经济作物得到空前发展。目前我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千万亩,产值突破了百亿元大关,全省个县蔬菜产值超过粮食产值。来自农业部门的信息表明,高效特色的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将在“十五”期间进一步扩大到,其中蔬菜产值达到。蔬菜将在“十五”期间成为我省种植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支柱。在我省“十五”农业发展思路中,畜牧业以“加快草食畜禽”,水产业以“主攻特色品种”而被加以重点强调。畜牧水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将扩大到,占据农业半壁江山。可以预计,“十五”畜牧水产业将获得一个大发展。放眼“十五”,我省农业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质化、特色

28、化、产业化为主攻方向,依靠科技进步,对具有市场潜力和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挖掘、培育和壮大,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目前我省特色产业超过粮食产值的县(市、区)已扩大到个,产品的种类扩大到个。信丰的脐橙、金溪的蜜梨、高安、泰和的肉牛,大余的花卉、东乡的瘦肉型猪型,乐平、瑞昌等地的蔬菜一大批粮食产业之外的特色产业将在“十五”期间不断壮大。这些特色产业将开辟“十五”江西农业的新天地,带来江西农业的新希望。顺应潮流,生态农业大有可为调查显示,在过去年中,欧盟、美国及日本有机食品销售年均增长率达到,而未来年,欧盟和美国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将增至亿美元;在国内,有机食品在沿海发达省份也渐成消费

29、热点。国际庞大的市场,国内潜在的市场,为我省发展生态农产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巨大商机,就看我们能否在新世纪的发展中牢牢地把握住。我省婺源大鄣山有机茶占了欧盟有机茶市场的成功表现,大大增强了我们发展生态农产品的信心。“十五”期间,江西农业将突出“生态”主题,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方式,建立绿色产品标准和绿色产品基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我省农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推动我省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生态农业将成为新世纪江西农业最闪亮的一张“王牌”。展望“十五”,我省发展生态农业大有可为。与别的省区相比,我省有着良好、独特的农业生态优势,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土地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绿色资源。我省发展

30、生态农业的生态条件在全国首屈一指。而年代中期开始的山江湖工程,已为我省生态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目前我省生态农业建设已经从试点走向示范推广,从单一走向综合连片,形成了适合我省实际的“猪-沼-果”等种生态农业模式,全省有多个县、乡、村实施了生态农业建设,涉及农业人口余万。虽然我省生态农业的产业化、优质化程度还不高,但正因为如此,它的潜力是巨大的。婺源有机茶、奉新“碧云”大米、东乡绿色猪肉以及新余、南昌、瑞昌、乐平等地的无公害蔬菜等一大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农业生态产品正在逐渐形成产业优势,“十五”期间将扬优成势。科技兴农,增强农业竞争力我省农业部门在制定“十五”农业发展计划时,

31、将推广普及先进科技列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项基本原则之一,提出以科技为支撑,以良种良法为重点,在规模化上寻求突破,下决心解决农产品多的不优、优的不多的问题。“多的不优、优的不多”,这正是制约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及农民增收的要害,也是农产品结构性卖难愈演愈烈的症结所在。围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提升农业素质和竞争力,“九五”期间我省大规模推广良种良法,用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取得良好成效。仅年,我省就引进良种个,这些良种有不少已经形成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优势,旱床育秧和抛秧、肉牛冷配等百余种农业适用技术走进千家万户,粮食品种也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优质早稻比重达到了,到“九五”期末,我省农业科技

32、贡献率达到。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水产品由于良种良法的大力推广,品质得到较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大为增强,国际市场优势明显,今年到目前为止,出口同比增长,已连续三年居全国内陆省份水产品出口创汇额榜首。事实证明,江西农产品只要切实调优结构,调优品种,增加科技含量,是完全有能力在国际市场“攻城掠地”的。江西省象抓工程建设那样,采取工程立项的办法,渐进、深入地进行农业开发,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逐步引入规模化、系列化、产业化轨道,使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增强,农村经济连年迈上新台阶。在“把江西经济大厦建立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这一战略构想的指导下,从年代末起,江西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结合本省实际,精心设计和

33、实施了“鹅鸭工程”、“蚕桑工程”、“果业工程”和“大水面开发工程”等四大工程。与此同时,国家投资或引进外资在江西实施的吉湖农业综合开发、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红壤开发、赣中南开发等一系列农业开发项目也相继启动。农业开发四大工程,以行政手段组织发动,以经济手段巩固发展,科技手段总结提高,在短时间内动员和吸引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围绕工程的发展筹集资金,并引进实用科学技术,推动工程顺利实施。年开始的“蚕桑工程”实施仅两年,便超额完成工程规定六年内达到的预定目标,去年蚕茧产量已由年的两万担增加至万担,农民因此增收三亿元;“果业工程”以发展名特优稀品种为重点,用山坡、丘陵发展果园的面积比工程开始前增长倍。现

34、在单一种植柑桔的局面已被打破,赣南脐橙初具规模,赣北猕猴桃发展迅猛,出现“南果北运”的景象。红壤开发、山江湖开发等项目则以区域开发为原则,与江西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了崇仁麻鸡、泰和乌骨鸡、宁都和安远脐橙、高安菜牛及油脂等一批特色产业,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江西农业开发搞工程立项,最明显的效果在于把农业的升温、加热,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由口号逐五落实到了田间地头。它以“龙头”带“龙身”,以“龙身”带基地,按价值规律的要求把生产和销售、农民和市场紧紧衔接起来,使江西农村经济发生深刻变化:农业资源大省变得名副其实。各种农副产品不仅满足了全省城乡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35、而且实现了主要农产品净调出。这个省平均每年纯调出贸易粮亿公斤,乡村集体和个体粮食加工运输企业还每年销往广东、福建等省粮食约亿公斤;从年开始,棉花由调入变为调出,平均每年调出余万担,棉花总产量由全国第位进到第九位;油料实现自给有余,总产量由全国第位进到第九位;年,生猪出栏总量万头,销往外省的生猪占出栏总量的一半,生猪外销量仅次于四川、湖南,居全国第三位;淡水水产品总产量平均每年以左右的速度递增,已位居全国第五位,仅年调出的淡水水产品就达万吨,占总量的;烟叶由调入变为部分调出;瓜、果、茶、麻、蚕茧、食糖、蔬菜、禽、蛋等农副产品,也大量销往外省。农村经济结构出现转折性变化。多种经营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

36、值的;农村非农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超过了农业总值;畜牧业产值已超过粮食作物产值,成为农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农产品质量有很大提高,主要农产品优质品率每年以到的速度递增。效益更为显著。农业总产值由年的亿元,提高到去年的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近四年每年平均递增,去年达到元。每亩耕地产值由元提高到元,增长。为了增强对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探索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专项贷款管理新路,更有效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我先后对11个地市和部分农业综合开发、老区扶贫重点县(市)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座谈讨论、分析资料、实地考察,对江西省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江西特色农业的发展前景有了初步了解,为探索农业发展

37、银行未来的业务发展道路,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一、特色农业在江西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已经稳固地确立下来关于特色农业的概念界定比较多,概言之,是指集区域特征、工艺特色和技术优势于一体的农业产业。据有关资料反映,1996年,江西省特色农业产值达1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农民人均从特色农业中获得的纯收入达462元,约占农民年均收入的25%;全省从事特色农业的劳动力达300多万人。据典型调查,特色农业对县级财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20%以上,最高的县达到40%,成为江西省农业经济发展中一支最具生命力和活力的新军。特色农业在江西的兴起,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江西是个资

38、源丰富、种养业历史悠久的农业大省。据调查,有百年以上生产历史的农产品就有280多种;全省山地和丘陵面积近2亿亩,真是“触目皆青山绿水”,不仅蕴藏着大量可供开发的绿色宝藏,而且为开拓新的产业和就业门路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随着大京九的贯通,沿长江开放开发带的启动和香港回归,对江西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传统农业的优势,奠定了特色农业产生的基础;丰富的资源为特色农业兴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得天独后的区位优势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发展农业的科学政策、决策为特色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农业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提出了“把江西的经济大厦建立在现代农业基础之上”

39、的战略构想,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三高农业”,实施了一大批农业种、养、加工程项目。如“果业工程”、“鹅鸭工程”、“林业工程”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形成数十个支柱产业和产业群,覆盖了全省将近60%的乡村。崇仁麻鸡是地方种禽品,饲养历史长,从1980年开始进行开发利用,到1996年,已发展到年产1240万羽的规模,形成了从孵化、加工到销售的一条龙式发展格局,年产值达到1.9亿元,崇仁县农民人均从中获得收入150元,走出了一条“小产品、大产业”的发展之路。实质上这就是对传统农业产业和产品不断注入现代科技和资金加以改造的过程,使传统的小麻鸡产生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色农

40、业的发展,代表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其显示出的巨大生命力和经济效益。特色农业的发展,是改变老区贫困落后面貌的有效途径。目前,对江西省农业及农业经济状况,一方面,认识深刻,思想统一,工作扎实,发展势头不错,且潜力还很大;另一方面,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含量较低,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几个中央重点扶贫县调查,这种印象比较深刻。不是说老区人民自甘落后,也不能说老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与其他地方相比就是天上地下。事实上,江西省大部分老区并不缺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只是相对于其他地方,通讯、交通、文化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自然灾害相对多一些,而这都是可以通过人类劳

41、动来改善的。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对老区的投入,就数量来说已经不少,单是农业发展银行1995、1996两年就投入近4个亿。为什么老区的贫困面貌还没有较大改善?这就迫使我们从经济发展方式上,从资金的投向投量上去寻找答案。长期以来,扶贫资金投入如何实现由“输血”变为“造血”,由生活扶助型向经济开发型转变,成为各级党政和银行部门努力探索的重要现实问题。遂川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近年来,对传统的金桔种植、鸭子养殖、加工等特色农产品进行改造,逐步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近两年,国家的扶贫贷款投入只有1720多万元,即使加上其他各渠道投入的资金数量也不太多,但所支持的20多个项目却产生了3亿多元产值。遂川老区经济

42、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自然条件固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关键是能不能从当地实际出发,选准一条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子,创造出一种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启动贫困地区经济内部发展潜力和活力。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集中扶贫资金,支持辐射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产业和项目,改变过去扶贫资金“输血”式临时投入做法,真正发挥对贫困地区经济的功能“再造”和“催化”作用,使贫困地区农民长志气、树信心,通过有效劳动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特色农业是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农业产业化,具有社会化生产和现代经营的特征,是农业发展的较高级阶段。江西应该怎样实施农业产业化?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据有关统计资料反

43、映,目前,江西省农民人均存款48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93.8元,每百个农民中只有高中以上毕业生8.1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8人,农技员只有0.1人。从资金实力上来说,江西省农业基本上刚刚完成原始积累阶段,只能维护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的简单再生产;从科技上来看,还不具备整体向农业产业化过渡所要求的基本素质。资金和科技、文化素质,成为实现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障碍。既然我们还不能大规模地、整体地迈向农业产业化,就必须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找到一块跳板,加快发展,跨越某些发展阶段,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我认为,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缩短农业积累的时间,集聚单个农民的小额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形成合力,把千

44、家万户的传统生产通过市场经济的纽带联系起来,促进传统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与使用步伐,稳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发展银行近年来支持的一批特色农业项目表明,这条路是行得通的。据对赣县种养业项目调查,1995年农业发展银行支持项目10个,每发放100元贷款,能引导农民和社会其他渠道资金181元,平均每个项目覆盖农户135户;1996年支持项目9个,每百元信贷资金能引导农民和其他渠道投入367元,平均每个项目可覆盖农户240户。农业政策性信贷投入引导农民和其他渠道投入的相关数据,是根据农发行贷款项目自筹资金投入与贷款投入的比例测算的,虽然不很科学,但至少可以说明五个问题:一是随着

45、农民传统农业积累的增加,开拓新的产业和部门,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心愿;二是农民在特色农业生产中已经尝到甜头,投资积极性增加;三是政府对发展特色农业的政策措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四是国家政策性信贷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导向功能逐步增强;五是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和社会新的投资热点。二、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1.投入不足和资金效益低下的矛盾,导致后续投入乏力。主要存在三大矛盾:一是有效供给不足和资金资源浪费的矛盾比较突出。从农业发展银行这一块来讲,每年申报的项目贷款额约在20亿元左右,而目前总行每年下达江西省的各项农业专项贷款约6亿元,不到需要量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又存在资金浪费。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

46、资金运作管理和资金效率约束机制,导致投资成本核算不严密,超计划成本和非生产性开支大量增加的问题出现。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将国家政策性信贷资金大量挤占,挪作他用。据调查,1996年农发行支持波阳县40个扶贫项目,贷款2090万元,其中,农业银行、信用社收贷收息转存资金302.4万元,项目单位和主管部门变更用途和挪用资金119.1万元,两项合计421.5万元,占当年扶贫专项贷款的21%,甚至有一部分扶贫信贷资金被乡政府挪作行政经费。二是额小分散与规模经营的矛盾深重。由于江西省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低,农业生产以单个家庭为主,农业项目小而分散等缺陷比较明显,使农业的规模经营受到束缚。反映在信贷资

47、金供给上,粥少僧多,地区之间的平衡要考虑,各地农业开发的项目都要照顾到,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平均主义还严重存在,使资金难以形成合力。从近两年审批的项目看,1995年全省农发行发放农业专项贷款4.02亿元,支持项目580个,平均每个项目只有69.3万元,最少的才6万元。1996年虽然相对集中了一些项目,但总体来说,规模经营项目比例仍然偏低,500万元以上的贷款项目只占8.6%。三是资金效益低与后续投入乏力的矛盾十分突出。总体印象是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市场商品供给增加,财政增收,农民得到了实惠,但资金沉淀多、效益低的问题比较突出。被调查的企业和项目的盈利数量只占26%,百元资金年均利润率不足

48、6%。2.调控力度不足,不利于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金融服务于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资金的流动和资金运动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政策的引导。而对发展特色农业的政策引导,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加强政府和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力度,明确在本地区优先发展什么,限制发展什么。赣州地区果业工程发展很快,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其中脐橙是一个拳头产品,且只适宜在信丰、寻乌等少数县种植。但看到这个赚钱,其他县一哄而上,建了数条“百里脐橙带”,不仅影响了脐橙已树立的品质信誉,而且导致价格下跌,不利于特色农业产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3.科技含量低,投入太少,难以产生高附加值。调查中,所采访的企业和项目绝大多数是种养业

49、。这些特色农业基本上是将传统产品生产扩大化、规模化,很少注入高科技成份。这里涉及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投入不足。就农业发展银行来讲,每年的专项贷款中,属于科技投入的部分只有13%左右。而且科技投入,特别是高科技投入,数额大,收回期长,影响了对科技方面的投入积极性。二是企业本身不重视。江西省特色农业项目具有“短、平、快”的明显特征,这固然可以尽快见效。但反过来看,就存在急功近利,后劲乏力的问题。如赣南果业工程,只注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而对保鲜、加工转化却一筹莫展。三是缺乏与特色农业发展相匹配的科技力量。在一些地区,连基本的社会服务体系都未建立,更不要说提供有效科技咨询、服务。近年来,提倡科技下乡,毕竟是一时一地的事,而要长期解决特色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力量不足的矛盾,必须培养一大批农民科技人才,提高农民科技知识。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