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道路定线学习教案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98067905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2.3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6章道路定线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6章道路定线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6章道路定线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第6章道路定线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道路定线学习教案(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第第6章道路章道路(dol)定线定线第一页,共38页。 (1 1)道路定线的任务:)道路定线的任务: 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在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在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范围内,结合细部地形带范围内,结合细部地形(dxng)(dxng)、地质条件,综合考、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确定定出公路中线的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确定定出公路中线的确切位置。确切位置。第1页/共37页第二页,共38页。 (2 2)公路定线的方法:)公路定线的方法:1 1)纸上定线(技术等级高,地形、地质、地物等条件复杂的路)纸上定线(技术等级高,地形、地质、地物等

2、条件复杂的路线线(lxin)(lxin))。)。2 2)实地定线(公路等级较低和地形条件简单的路线)实地定线(公路等级较低和地形条件简单的路线(lxin)(lxin))3 3)航测定线(利用航摄像片、影像地图等资料,借助于航测仪)航测定线(利用航摄像片、影像地图等资料,借助于航测仪器建立与实地完全相似的光学模型,在模型上直接定线)。器建立与实地完全相似的光学模型,在模型上直接定线)。第2页/共37页第三页,共38页。(1 1)定导向线)定导向线1 1)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选择有利地形如平缓顺直的山)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选择有利地形如平缓顺直的山坡坡(shn p)(shn p),开阔的侧沟,利于

3、回头的地点等,拟定路,开阔的侧沟,利于回头的地点等,拟定路线可能方案,选定合适方案。线可能方案,选定合适方案。第3页/共37页第四页,共38页。2 2)根据)根据(gnj)(gnj)等高线间距等高线间距h h及选用的平均坡度,计算及选用的平均坡度,计算出等高线间距,使两脚规的开度等于该间距,从某一固出等高线间距,使两脚规的开度等于该间距,从某一固定点开始,沿各拟定走法在等高线上依次截取定点开始,沿各拟定走法在等高线上依次截取a a、b b、c c等点,如最后一点的位置和标高均接近另一固定点等点,如最后一点的位置和标高均接近另一固定点D D时时,说明这个方案能够成立,否则修改走法或调整,从新,说

4、明这个方案能够成立,否则修改走法或调整,从新试验直至方案成立为止。试验直至方案成立为止。3 3)将坡度线根据)将坡度线根据(gnj)(gnj)地形情况,移动线位,确定中地形情况,移动线位,确定中间控制点,调整坡度重新放坡得到折线,该折线也称为间控制点,调整坡度重新放坡得到折线,该折线也称为“导向线导向线”。第4页/共37页第五页,共38页。(2)修正导向线,定平面试线)修正导向线,定平面试线导向线仍是一条折线,还应根据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横坡导向线仍是一条折线,还应根据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横坡变化情况,确定必须经过的点作为修正导向线,然后用变化情况,确定必须经过的点作为修正导向线,然后

5、用“以点连以点连线,以线交点线,以线交点”的方法定出平面试线,反复试线后最后确定出交的方法定出平面试线,反复试线后最后确定出交点,如地形变化不大,采用的地形图比例又比较小,则纸上定线点,如地形变化不大,采用的地形图比例又比较小,则纸上定线即可结束。即可结束。纸上定线的过程是一个反复选线、比较、逐步趋于完善的过程,纸上定线的过程是一个反复选线、比较、逐步趋于完善的过程,定线时要在满足标准的前提定线时要在满足标准的前提(qint)下结合自然条件,平、纵、横下结合自然条件,平、纵、横综合考虑,反复进行,直到满足为止。综合考虑,反复进行,直到满足为止。第5页/共37页第六页,共38页。根据纸上确定的道

6、路中线与导线(或地物特征点)关系,根据纸上确定的道路中线与导线(或地物特征点)关系,即可将路线位置即可将路线位置(wi zhi)(wi zhi)钉设到实地,以供详测与施工钉设到实地,以供详测与施工之用。之用。实地放线基本方法:实地放线基本方法: (1 1)穿线交点)穿线交点 (2 2)拨角法)拨角法 (3 3)直接定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 (4 4)坐标法)坐标法第6页/共37页第七页,共38页。(1 1)穿线交点根据平面图上路线与导线的关系)穿线交点根据平面图上路线与导线的关系,将纸上路线的各条边独立地放到实地,延长直线即,将纸上路线的各条边独立地放到实地,延长直线即可在实地放出交点。可在实地

7、放出交点。 1 1)支距法(适用于地形不太复杂,地物障碍少)支距法(适用于地形不太复杂,地物障碍少,不需要用坐标控制,不需要用坐标控制(kngzh)(kngzh),路线与导线相离不,路线与导线相离不远的情况)远的情况). . 第7页/共37页第八页,共38页。步骤步骤(bzhu)(bzhu): 在图上量取支距。在图上量取支距。 在实地放支距。在实地放支距。 穿线交点。穿线交点。图图6.14 6.14 支距法放线支距法放线第8页/共37页第九页,共38页。2 2)解析法(适用于地形较复杂)解析法(适用于地形较复杂(fz)(fz),直线较长、线位,直线较长、线位控制要求较高的情况)用经纬距计算图上

8、路线与导线控制要求较高的情况)用经纬距计算图上路线与导线关系,再按极坐标原理在实地放出各路线点的方法。关系,再按极坐标原理在实地放出各路线点的方法。 步骤:步骤: 计算路线与导线的夹角计算路线与导线的夹角 计算距离计算距离l l 放线放线第9页/共37页第十页,共38页。(2 2)拨角法根据图上求得的坐标计算每条线的距离)拨角法根据图上求得的坐标计算每条线的距离、方向、转角和各控制桩的里程,按此资料直接拨角量距、方向、转角和各控制桩的里程,按此资料直接拨角量距定出交点。定出交点。 步骤:步骤: 内业计算:内业计算工作内业计算:内业计算工作(gngzu)(gngzu)较多,其线段较多,其线段长度

9、和象限角等关系的计算,均与解析法相同。长度和象限角等关系的计算,均与解析法相同。 外业放线:根据内业计算资料直接定出转向角和距外业放线:根据内业计算资料直接定出转向角和距离。离。 第10页/共37页第十一页,共38页。(3 3)直接定交点法地形平坦、视线开阔、路线受限不严)直接定交点法地形平坦、视线开阔、路线受限不严时,路线位置可直接根据地物明显目标时,路线位置可直接根据地物明显目标(mbio)(mbio)确定。确定。 第11页/共37页第十二页,共38页。(4 4)坐标法)坐标法1 1)先建立一个贯穿全线统一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一般)先建立一个贯穿全线统一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一般(ybn)(

10、ybn)采用国家坐标系统。采用国家坐标系统。2 2)根据路线地理位置和几何关系计算出道路中线上各桩)根据路线地理位置和几何关系计算出道路中线上各桩点的统一坐标。点的统一坐标。3 3)编制逐桩坐标表。)编制逐桩坐标表。4 4)根据逐桩坐标实地放线。)根据逐桩坐标实地放线。 第12页/共37页第十三页,共38页。(4 4)坐标法)坐标法 本法的计算关键是坐标如何计算。由于本法的计算关键是坐标如何计算。由于(yuy)(yuy)直线型定线法与曲线型定线法的定线过程和成果表达直线型定线法与曲线型定线法的定线过程和成果表达方式不同,坐标计算方法也有所区别。方式不同,坐标计算方法也有所区别。 第13页/共3

11、7页第十四页,共38页。第14页/共37页第十五页,共38页。(1 1)一般情况下定线)一般情况下定线1 1)控制点加密:)控制点加密: 经济性控制点填挖平衡点经济性控制点填挖平衡点 控制性的控制点受艰巨工程、不良地质控制性的控制点受艰巨工程、不良地质(dzh)(dzh)、地物、地物障碍、路基稳定性等因素确定障碍、路基稳定性等因素确定图图6.1 横断面经济横断面经济(jngj)位置位置第15页/共37页第十六页,共38页。图图6.1 横断面经济横断面经济(jngj)位置位置图图6.2 控制线位的因素控制线位的因素(yn s)第16页/共37页第十七页,共38页。2 2)穿线定点:根据技术标准和

12、线性组合的要求,满足)穿线定点:根据技术标准和线性组合的要求,满足控制点,照顾多数经济控制点,照顾多数经济(jngj)(jngj)点,前后考虑,用穿线点,前后考虑,用穿线的办法延长直线,交出转角点。的办法延长直线,交出转角点。 穿线定点要点:穿线定点要点: 平曲线间满足直线要求;平曲线间满足直线要求; 避免断背曲线,争取交点间距较长;避免断背曲线,争取交点间距较长; 保持行车视距,避开山嘴或其它障碍物;保持行车视距,避开山嘴或其它障碍物; 线性保持均衡;线性保持均衡;第17页/共37页第十八页,共38页。 平纵线性相协调;平纵线性相协调; 长下坡避免急弯;长下坡避免急弯; 尽量少用或不用极限纵

13、坡,越岭线避免反坡;尽量少用或不用极限纵坡,越岭线避免反坡; 定线时注意横线地形定线时注意横线地形(dxng)(dxng)、地质和地物的要求;、地质和地物的要求; 注意路线与桥涵或其它构造物的配合。注意路线与桥涵或其它构造物的配合。第18页/共37页第十九页,共38页。(2 2)放坡定线)放坡定线1 1)放坡)放坡 按照要求的纵坡(或平均按照要求的纵坡(或平均(pngjn)(pngjn)坡度)在实坡度)在实地找出坡度线的工作。地找出坡度线的工作。图图6.3 放坡原理放坡原理(yunl)示意示意图图第19页/共37页第二十页,共38页。2 2)作修正导向线根据上述坡度线,结合地面横坡考虑路基)作

14、修正导向线根据上述坡度线,结合地面横坡考虑路基稳定和工程经济确定稳定和工程经济确定(qudng)(qudng)出的合适的中线位置。出的合适的中线位置。 A. A.地面横坡地面横坡1515:中线在坡度点下方,对路基稳定和工:中线在坡度点下方,对路基稳定和工程经济影响不大;程经济影响不大; B. B.地面横坡地面横坡=15=151212:中线与坡度点重合;:中线与坡度点重合; C. C.地面横坡地面横坡1212时:中线宜在坡度点上方,以形成全挖时:中线宜在坡度点上方,以形成全挖的台口式断面为好。的台口式断面为好。第20页/共37页第二十一页,共38页。图图6.4 中线中线(zhngxin)与坡度点

15、在横断面上的位置与坡度点在横断面上的位置第21页/共37页第二十二页,共38页。3 3)穿线交点反复插试,逐步)穿线交点反复插试,逐步(zhb)(zhb)修改,使、平、纵修改,使、平、纵、横三方面恰当结合,定出合理的线位。、横三方面恰当结合,定出合理的线位。第22页/共37页第二十三页,共38页。第23页/共37页第二十四页,共38页。1 1)单交点)单交点(jiodin)(jiodin)法用一个交点法用一个交点(jiodin)(jiodin)来确定一来确定一段单圆曲线的插设曲线方法。段单圆曲线的插设曲线方法。 适用:转角不大,实地能直接钉设交点适用:转角不大,实地能直接钉设交点(jiodin

16、)(jiodin)时。时。 控制条件:控制条件: A. A.外距控制(即曲线中点控制)外距控制(即曲线中点控制) B. B.切线控制(即曲线起、终点控制)切线控制(即曲线起、终点控制) C. C.曲线长控制(满足曲线长控制(满足(mnz)(mnz)最短曲线长度最短曲线长度LminLmin) D. D.曲线上任意点控制(试算法选择半径)曲线上任意点控制(试算法选择半径) E. E.按纵坡控制(根据已定的纵坡和合成纵坡标准值来反算出按纵坡控制(根据已定的纵坡和合成纵坡标准值来反算出超高横坡,再按控制的超高横坡求得最小控制半径)超高横坡,再按控制的超高横坡求得最小控制半径)第24页/共37页第二十五

17、页,共38页。2 2)双交点法)双交点法 即虚交点法即虚交点法 适用适用(shyng)(shyng):路线偏角很大或交点受地形或地物:路线偏角很大或交点受地形或地物障碍限制,无法钉设交点。障碍限制,无法钉设交点。2 2)不切基线)不切基线(jxin)(jxin)法(即圆外基线法(即圆外基线(jxin)(jxin)法)法) 1 1)切基线法:选择)切基线法:选择(xunz)(xunz)基线使曲线与之相切。基线使曲线与之相切。图图6.9 6.9 切基线的双交点法切基线的双交点法图图6.10 6.10 不切基线的双交点法不切基线的双交点法第25页/共37页第二十六页,共38页。3 3)回头)回头(h

18、u tu)(hu tu)曲线定线法曲线定线法 通常采用切基线的双交通常采用切基线的双交点定线。点定线。 大头回头大头回头(hu tu)(hu tu)曲线布设:主曲线及两条辅助曲线曲线布设:主曲线及两条辅助曲线图图6.11 6.11 回头回头(hu tu)(hu tu)曲线定线(双交点法)曲线定线(双交点法)第26页/共37页第二十七页,共38页。第27页/共37页第二十八页,共38页。第28页/共37页第二十九页,共38页。第29页/共37页第三十页,共38页。第30页/共37页第三十一页,共38页。第31页/共37页第三十二页,共38页。图第32页/共37页第三十三页,共38页。图第33页/共37页第三十四页,共38页。第34页/共37页第三十五页,共38页。第35页/共37页第三十六页,共38页。第36页/共37页第三十七页,共38页。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37页/共37页第三十八页,共38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