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黟县矿产资源专题研究报告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8067119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7.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徽省黟县矿产资源专题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安徽省黟县矿产资源专题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安徽省黟县矿产资源专题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黟县矿产资源专题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黟县矿产资源专题研究报告(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8页 共48页黟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报告黟县国土资源局2004年12月黟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报告规 划 编 制 单位:安徽省黟县国土资源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 长: 余国辉(县政府副县长)副 组 长: 余 飚(县政府办副主任) 徐建立(县国土资源局局长)组 员: 吴镇进(县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严月全(县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王松林(县建设局局长)、金跃平(县统计局局长)、钱珍珠(县交通局局长)、王宜宁(县水利局局长)、程文胜(县林业局局长)汪建平(县安全生产监督局局长)、戴培根(县气象局局长)、江 闽(县国土资源

2、局副局长)规划办公室主任:江 闽 (兼)规划 承编单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规划 承编人员:许春风 王东亮 孙凤贤 马作明 刁天仁 何颜君 何晓霞 许 娜规划 提交日期:2004年12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一节 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与规划指导思想1第二节 规划适用范围、适用期限和基准年2第二章 黟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第一节 区域自然经济发展状况2第二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3第三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及开发利用现状5第一节 矿产资源概况5第二节 地质矿产勘查评价与勘查工作程度10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11第四节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14第五节 矿产资源管理

3、现状14第六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4第七节 矿产资源供需和保证程度分析16第四章 规划目标20第一节 发展思路20第二节 总体目标20第三节 分类目标22第五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25第一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的基本原则25第二节 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26第三节 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26第四节 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27第五节 重点勘查矿种和分区28第六章 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29第一节 总体要求29第二节 开发利用规划分区 29第三节 矿产资源利用效率30第七章 矿业权市场建设31第一节 矿业结构调整31第二节 矿业企业组织结构32第三节 矿业布局33第四节 矿业权市场建

4、设34第五节 矿产品流通市场35第八章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整治35第一节 总体要求35第二节 生产新建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35第三节 关闭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36第四节 矿山地质环境整治重点工程37第九章 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38第一节 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体系38第二节 建立健全矿业投资机制39第三节 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资源利用和管理水平40第一章 总 则第一节 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和指导思想一、目的、依据为适应我县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我县矿产资源评价、勘查和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对我县经济

5、社会发展需求的保障能力,按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和黄山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部署,编制黟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3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安徽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黄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规划执行的技术标准是:安徽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安徽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要求和国土资源部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等。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国策;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

6、源”的基本方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优化矿业结构,加强急、缺矿产的勘查评价,积极鼓励和引导商业性地质勘查;促进体制、技术、管理的创新,大力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矿产资源配置的基础作性用;健全矿产资-1-源和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体系;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第二节规划的适用范围、适用期限和基准年一、适用范围本规划适用于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即东径11738301180600,北纬294700301130,面积857.82km2。二、规划的适用期限及基准年规划以2003年为基期,20042010年为规划期。第二章 黟县社会经济

7、发展概况第一节 区域自然经济发展状况我县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风景区西南,黄山市西侧,距黄山市区54km,属黄山市管县。地理坐标为东径11738301180600,北纬294700301130。黟县北西与石台相接,北东与黄山区为邻,东连歙县,南东与休宁县相依,西与祁门县毗邻。全县面积857.28km2,人口9.7万,辖4镇、4乡,县政府所在地为碧阳镇。我县交通条件一般。S218自我县北部入境,经宏村、龙江、县府碧阳镇至渔亭镇与S326相通;碧阳镇至洪星美溪石台(黟七)公路已建成通车;县乡公路交织成网。皖赣铁路从我县南部呈东西向穿境而过。全县地貌以中低山为主,丘陵次之,河谷平原较少。中山主要分布于

8、北部的洪星乡及宏潭乡、宏村镇的部分地区;低山主要分布于北部及东部的柯村乡、美溪乡、宏潭乡、镇的部分地区;丘陵分布于碧阳镇、宏村镇-2-及南部的渔亭镇、西递镇等地。全县总体地势是北部、北东部高,中部、南部低。县境内最高峰兴岭,标高1431.8m;最低点霭江村,标高160m。我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8,无霜期213天;年平均降水量1759.0mm,自然灾害主要有水、旱、风、虫、雹等。我县自然经济以林、茶、旅游业为主,林业用地占全县面积的75.19%。旅游业是我县近年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且其增长势头迅猛,并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在我县国民经济结构中一枝独秀,西递、宏村古民居

9、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我县还有五溪山、西武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一、2003年经济发展规模“十五”伊始,我县经济继续保护良好的增长势头,尤其是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了继续跨越式发展。2003年我县GDP达5.1518亿元,比2002年的3.8723亿元增长了33.04%,其中第一产业15733万元,比上年的14229万元增长了10.57%;第二产业15165万元,比上年的13629万元增长了11.27%;第三产业20620万元,比上年的17844万元增长了15.56%。人均GDP为5311元,比2002年的3992元增长了33.04%;财政收入4485

10、万元,比2002年的4312万元增长了4%;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9608元,比2002年的9346元增加了2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0元,比2002年的2310元增加了160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2年的31:30:39-3-调整为2003年的29.9:29.6:40.5。由此可见,我县经济正逐步向旅游经济大县过渡。二、“十五”经济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九五”期末,我县GDP为3.87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4244亿元,占GDP总量的37%,第二产业为1.2439亿元,占GDP总量的32%,第三产业为1.2040亿元,占GDP总量的31%。三次产业比重基本相当,农业略高;“十五”以来,

11、二、三产业发展明显加快,尤其是第三产业更是一支独秀,建设旅游大县、强县的目标,初现端睨。“十五”期间,我县经济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一切从黟县实际出发,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富民强县为目标,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旅兴县、以工强县、以农稳县、开放活县”的发展道路,增大总量,优化质量,提高均量,着力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将我县逐步建成“工强农富、旅兴贸活、特色鲜明的旅游经济强县。“十五”期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十五“期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8亿元,年均递增14.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

12、22:30:48;国有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达5亿元,年均递增32.4%;农业总产值达1.75亿元,年均递增4.7%;乡镇企业营业收入6.8亿元,年均递增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年均递增20%,财政收入0.43亿元,年均递增1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亿元,年均递增20.3%;旅游接待量150万人次,年均递-4-增27.2%,直接收入8000万元,年均递增54.4%;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年均递增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000元,年均递增6.4%;城镇登记失业率3.5%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2003年采矿业总产值为725.01万元,占工业总

13、产值的1.93%,与2002年相比基本持平,矿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小。第三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及开发利用现状黟县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2)和江南台隆(3)、皖南陷褶断带(23)和怀玉山台拱(31)大地构造单元,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岩浆活动较为频繁,内生矿床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第一节 矿产资源概况至2003年底,我县已探明具有一定资源储量的矿产,主要为非金属矿产,沉积成因类型。内生矿产仅发现1处,为银矿。因此,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县矿产资源属相对贫乏的地区。截至2003年底,我县共发现有资源储量的各类矿产10种,开发利用的8种。共有矿产地42处,开发利用的33处,分别为能源矿产(

14、石煤),矿产地10处;非金属矿产地30处,其中:制灰用灰岩10处,砖瓦用粘土6处,砖瓦用砂土1处,建筑用黄砂3处,建筑用花岗岩5处,建筑用灰岩5处;金属矿1处,为银矿;矿泉水1处。另外,我县大部分石煤中伴生有钒、磷等元素。详见附表1、2及附图1。一、矿产资源的特点-5-1、主要为沉积矿产。已发现的10种矿产42处矿产地,仅1处为内生矿产,即西坑银矿,其余9种矿产41处矿产地均为沉积成因矿产。2、主要为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匮乏。在已发现的10种矿产42处矿产地中,只有银、钒2种为金属矿产,且钒为石煤中伴生矿产,其余8种均为非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占矿产种类总数的80.0%。3、查明的矿产规模较小。

15、42处矿产地有大型1处,中型1处,小型2处,小矿11处,零星资源27处。小型及其以下矿床(点)占全部矿产地的64.29%。4、大部分石煤矿伴生有钒、磷等元素,同时也含有硫、灰份、重金属及放射性元素。5、石煤质量差,主要作为烧制石灰,其煤渣灰主要用于生产粉煤灰砖。6、石煤在烧制石灰的过程中,其粉尘、烟尘等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7、矿产开采与农业、生态环境、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如矿产地较多的石煤、制灰用灰岩基本分布于林区,砖瓦用粘土、砖瓦用砂土分布于农业用地中。二、主要矿产概述1、石煤石煤是目前我县最主要的矿产,矿产地10处,占矿产地总数的23.81%,查明资源储量15192

16、.71万吨。开发利用矿山7处(含停产矿山-6-1处),保有资源储量8153.78万吨。2003年开采矿石量为5.15万吨。目前我县开采的石煤主要用于烧制石灰、做添加剂和生产粉煤灰砖。我县的石煤主要含煤层位为下寒武统荷塘组,黄柏岭组、黄栗树组也含石煤。由于石煤属生物化学沉积矿产,其分布较为稳定,因此,凡分布有荷塘组、黄柏岭组、黄栗树组等黑色岩系的地方,基本都可以找到石煤。而上述地层在我县分布较为广泛,北部的柯村乡、美溪乡、宏潭乡,南部的碧阳镇、西递镇及渔亭镇等均有分布,已发现的10处石煤矿产地有5处分布于北部上述的三个乡内,5处分布于南部的三个镇内。根据我县下寒武统地层分布面积来看,石煤矿资源在

17、我县仍有较大的潜在资源量。下面以石山石煤矿为例,对我县石煤矿特征进行简述。石山石煤矿:查明资源储量14507.30万吨,伴生钒(V2O5)为67.23万吨,保有资源量7781.20万吨,钒(V2O5)66.42万吨,为一大型石煤矿山(钒为中型)。该矿属皖南石煤田,含煤建造为下寒武统荷塘组中上段。中段分三个韵律层,第一韵律层为硅质泥岩、炭质硅质泥岩及炭质泥岩,厚23.47m;第二韵律层为炭质硅质泥岩及灰岩,厚22.32m;第三韵律层为炭质泥岩及炭质硅质泥岩,厚33.31m。上段为炭质泥岩、炭质硅质泥岩,厚154.43m。含石煤4层,号煤层在第一韵律层中,厚11.55m;号煤层在第二韵律层中,厚1

18、7.96m;号煤层在第三韵律层中,厚31.23m;号煤层在荷塘组上段中部,厚4.276.25m。石煤层岩性主要为炭质泥岩及炭质硅质岩。底板为硅质泥岩、灰岩及炭质泥岩。顶板为灰岩、炭质硅质泥-7-岩、炭质泥岩。矿物成份以伊利石类粘土为主,含少量高岭石、石英、长石、玉髓、重晶石、方解石,含微量黄铁矿、闪锌矿。矿石为泥质结构、变余泥质显微磷片变晶结构及生物残余结构,块状及层状构造。矿石类型有:炭质泥岩型矿石,含磷结核炭质泥岩型矿石,含硅质条带的炭质泥岩型矿石及炭质泥岩型矿石。石煤发热量QfDT平均1034卡/克,其中号矿体1123卡/克、号矿体1053卡/克、号矿体850921卡/克。Ag80.89

19、86.29%、Vr10.0834.91%、SgQ1.893.97%、Pg0.071.93%、V2O50.46%。该矿属于静水还原浅海环境,以硅、泥质沉积为主,水平层理发育,炭质来源于低等生物,主要为藻类。属于生物化学沉积成因的高灰分腐泥煤类。该矿规模为中型矿床,伴生钒、磷等可综合开采、回收利用。在实际开采过程中,钒元素曾综合开采过,但后来因众多原因关闭了。2、制灰用灰岩也是我县目前开发利用较主要的矿种之一。共发现或查明矿产地10处,查明资源量574.11万吨,开发利用矿山8处,年开采矿石量3.84万吨,保有资源储量407.82万吨。该矿主要为下寒武统大陈岭组的白云质灰岩,目前我县查明的10处制

20、灰用灰岩矿产地中,有7处位于西递镇株林下及其附近地区的下寒武统的大陈岭组地层中。根据矿体的产出特点及赋存位置,7处矿山应为一个-8-矿体。由于该组地层在我县出露较为广泛,因此,潜在资源量较大。3、饰面用花岗岩和建筑用砂是我县尚待开发的矿种之一。黟县岩体在我县出露面积较大,整个黟县盆地几乎均由其组成。黟县岩体由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成,侵入时代为晚三迭世。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含量达67.7471.66%,平均70.29%;Al2O3含量达14.3715.12%,平均14.67%;K2O+Na2O含量达6.888.13%,平均7.50%,是建筑用砂(强风化层)和作为饰面用花岗石的较好

21、材料。目前我县开发利用的主要为浅部强风化和中等风化的风化层,并作为建筑石料,探明资源量31.46万m3,保有资源量27.63万m3,潜在资源量较大。因此,今后我县应加强对饰面用花岗岩和建筑用砂(强风化花岗岩)的勘查。4、银目前,我县共发现银矿产地1处,查明金属量296吨,为中型银矿,但勘查程度较低,仅为普查。规划期内将着力提高其勘查程度,同时,加强对金、铅、锌等多金属矿的勘查,并适时对银矿资源进行开采。5、钒作为石煤矿的伴生元素,石山石煤矿查明钒资源量(V2O5)67.23万吨,保有资源量(V2O5)66.42万吨,为一中型钒矿山。其它石煤矿没有此项资料。石山石煤矿曾在开采石煤时,对伴生的钒元

22、素进行过综合回收和利用,但后期停止了,今后仍应对其进行综合回收和利用。同时,其它石煤矿也应对伴生的有用元素进行综合回收和综合利用,从而提高矿产资-9-源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6、矿泉水我县共发现矿泉水产地1处,并已进行了开采。该矿泉水类型为含偏硅酸、锶型矿泉水,开采资源量25.00m3/d,允许开采量17m3/d。目前开采量较小,2003年全年开采量为0.01万吨,具有一定开采潜力,因此,矿泉水的开发与旅游大县、强县的发展目标也是一致的。第二节 地质矿产勘查评价与勘查工作程度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1:20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 1:20万祁门幅和屯溪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1:25万景德镇幅区域

23、地质调查(主攻矿种为金、铜、铅锌等)、祁门歙县银多金属评价、安徽省黟县石山石煤矿初步勘察报告、皖南黑色岩系中有色及贵金属找矿研究、安徽省新地区、新类型、新矿种找矿研究等。二、矿产资源勘查程度全县现有矿产地42处,其中简测38处,占全部矿产地的90.48%;普查2处,占全部矿产地的4.76%;详查1处,占全部矿产地的2.38%,勘探1处,占全部矿产地的2.38%。由此可见,我县矿产资源的勘查程度较低。1、能源矿产石煤:矿产地10处,简测9处,占全部矿产地的90%;勘探1处,占全部矿产地的10%。-10-2、非金属矿产制灰用灰岩:矿产地10处,全部为简测;砖瓦用粘土:矿产地6处,均为简测;砖瓦用砂

24、土:矿产地1处,为简测;建筑用黄砂:矿产地3处,简测;建筑用花岗岩:矿产地5处,为简测;建筑用灰岩:矿产地5处,其中简测4处,详查1处。3、金属矿产银:矿产地1处,普查;钒:伴生矿产,矿产地1处,勘探。4、水气矿产矿泉水:矿产地1处,为勘探。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一、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截止2003年底,我县开发利用的矿产有8种,分别是砖瓦粘土、砖瓦用砂土、建筑用黄砂(河砂)、石煤、制灰用灰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灰岩(含板岩)、和矿泉水。另外,钒作为石工业品的伴生矿产,曾经在开采石煤时综合回收利用过。矿山总计42个,其中生产矿山27处,占全部矿山总数的64.29%,停产矿山 7 处

25、,占全部矿山总数的16.67%,末利用矿山9处,占全部矿山总数的21.43%。2003年我县共有矿山企业33家,其中,股份制企业1家,集体矿山企业 9 家,个体民营企业23家。年产固体矿石量28.05万吨,矿泉水0.01万吨,矿业总产值725.01万元,从业人数451人,利润总额26.58万元,人均产值1.61万元(详见附表3、4)。-11-二、主要矿产的开发利用状况1、石煤矿床(点)10处,其中生产矿产6处,停产矿山1处,未利用矿山3处。累计查明矿石资源储量大于14959.68万吨,保有资源量8163.78万吨,2003年开采矿石量5.15万吨,产值477.55万元,利润总额6.83万元,从

26、业人员276人。主要用于烧制石灰、生产空心粉煤灰砖、添加剂等。2、制灰用灰岩矿床(点)10 处,其中生产矿山7处,停产矿山1处,未利用矿山2处。累计查明矿石资源储量大于574.46万吨,保有资源量407.82万吨。2003年开采矿石量3.88万吨,产值64.14万元,利润总额5.13万元,从业人员62人。3、饰面用花岗岩和风化、强风化的花岗岩建筑用砂对于我县有着丰富资源量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目前仅作为建筑石料在开采利用,对于可作为建筑用砂利用的强风化中等风化层以及可作为饰面用花岗石利用的新鲜岩石,暂时均未能利用,今后应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4、银西坑银矿,作为20012003年国家大调查项目:

27、祁门歙县银多金属评价项目成果,由于时间关系,最终成果报告还未能正式出版,因此,详细资料还没有能够获取,但根据零星资料显示,该矿为一中型银矿,查明银金属量296吨。由于勘查程度较低,暂时还未能开发利用,短期内主-12-要是提高勘查工作程度。5、钒作为石煤矿的伴生矿产,且仅仅是石山石煤矿进行过评价,查明资源量(V2O5)67.23万吨,保有资源量66.42万吨。石山石煤矿在开采石煤时曾有过综合回收利用的成功经验。实际上,我县石煤矿大都伴生有钒且品位较高,均可作为伴生元素加以综合回收和综合利用。因此,今后有必要在开采石煤矿时继续对其进行综合回收和利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3、矿

28、泉水矿床(点)1处,开采资源量25万m3/d ,2003年开采0.01万m3。年产值5.00万元,利润0.4万元,从业人员10人。根据现有实际开采状况和矿床开采资源量相比较,以及结合我县旅游发展水平,矿泉水的开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三、矿产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由于本县目前开采的矿山主要为石煤、制灰用灰岩、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砖瓦粘土等,矿山开采规模较小,同时,矿山开采的设备、技术及矿山选矿设备、工艺、技术较为落后。而我县属山区县,农业用地严重短缺,而砖瓦用粘土矿山基本位于农业用地内,粘土矿的开采使本已十分缺乏的农业用地更为紧张。因此,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另外,一矿多开也是造成矿

29、产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如石山石煤矿伴生有钒、磷等有用元素,且品位均较高,钒曾一度回收过,但-13-现已关闭;西递镇株林下制灰用灰岩矿,集中了7家矿山企业,开采矿床为一个矿体,矿山企业的开采规模基本低于安徽省规定的36种小型及其以下规模矿床的最低开采规模要求。此外,除个别矿山外,大部分矿山缺少矿山“三率”监测资料。今后应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第四节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我县现有矿山的开采方式均为露天开采,点多面广,对地质环境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破坏土地和植被;产生水土流失;采矿场废弃物的就地堆存等。据33处生产(含停产矿山)矿山统计资料,累计破坏土地面积191226m2,同时,还有

30、相当量的固体废弃物堆存,占用了一定的林地(土地)。由于此前对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略了环境效益,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缓慢。目前,大部分破坏土地均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和治理。第五节 矿产资源管理状况矿产资源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基本到位,矿政管理初步进入法制化轨道,矿业权市场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无证开采和违规越界开采现象基本得到控制,矿业秩序较好。但是,取得探矿权后不及时开展工作、一矿多开,时停时开的现象时有发生,矿业生产的动态监管,矿山的“三率”指标考核和矿山生态环境监控等方面的相应制度和标准尚未完善。本县发证矿山的资料较全,上级机关发证情况掌握不够及时和全面。第六节 矿产资

31、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矿业结构调整任务繁重-14-矿山规模小、数量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一矿多开,产品单一,管理粗放,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益低下,尤其是石煤矿山、制灰用灰岩矿山、砖瓦用粘土矿山等。石煤矿应在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发挥资源效益上下功夫;制灰用灰岩矿山,应压缩矿山数量,扩大矿山规模,勘查水泥用灰岩以及用于高分子化工材料灰岩;砖瓦粘土矿山应进行关闭,发展粉煤灰砖、空心砖等,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159号令(2003)精神。二、矿山生态环境状况差。由于我县现有矿山的开采方式均为露天开采,同时,我县又是林业大县,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矿山开采对地表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对林业

32、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影响较为明显。一些较“老”的矿山,由于多年开采,不仅对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对当地的林业资源、大气环境以及旅游环境,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且多年来一直未能达到有效的治理。如石山石煤矿,为一中型石煤矿山,1979年建矿,原为全民所有制矿山企业。占用土地面积223600m2,二十多年的矿山开采累计破坏土地面积103669m2,同时,还有一定量的固体废弃物。虽然多年来也断断续续进行了一些土地(林地)复垦、复绿和固体废弃物的清理工作,但仍有部分被破坏土地未能够进行及时的复垦、复绿。此外,由于我县的石煤主要用于烧制石灰、作添加剂和烧制空心砖,因此,在烧制过程中产生

33、的烟尘、粉尘等对当地的地质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另外,应引起重视的是:我县的石煤多含有放射性,放射性含量未进行检测,做为墙体材料生产原料时,应进行检测确定。废弃物的-15-乱堆、乱放,也会对周围水、土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并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威胁。全县33家矿山企业,占地面积累计454998m2,破坏土地面积合计为191226m2,约为占地面积的42.03%。由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意识不浓,监控措施不力,恢复治理滞后,离国家和省规划要求“十五”期间治理率达25%(有的矿山要求达到50%)的目标差距甚大。目前,我县33家矿山企业中,破坏土地面积在10000m2以上的共有5家,分别为宏潭乡竹溪

34、口村宏潭建材厂,破坏土地面积10667m2;碧阳镇柏山村营盘山制灰用灰岩矿,破坏土地面积14202m2;西递镇石印潭村砂矿,破坏土地面积24960m2;石山石煤矿(桃园建材厂),破坏土地面积103669m2;碧阳镇横港村制灰用灰岩矿,破坏土地面积14555m2。5家矿山合计破坏土地面积达168053m2。因此,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土地复垦、复绿任务较重。三、矿产资源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和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弱,矿业权市场和矿业资本市场发育不良,配套的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一些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因勘查程度低而处于家底不清状态。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有待加强。

35、第七节 矿产资源供需和保证程度分析一、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我县矿产资源只有石煤、制灰用灰岩、建筑石料等资源比较丰富,在-16-满足我县基本建设需要的同时,主要外销黄山市及邻县地区,资源量相对充足,规划期内保证程度较高;矿泉水开采资源量虽只有25m3/d,但相对目前的开发利用水平,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空间,应能满足需要;砖瓦用粘土矿资源虽然较少,但由于粉煤灰量较大,况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实心粘土砖瓦将逐渐禁止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将逐步取代实心粘土砖瓦,因此,保证程度较高。其它矿产供应均需外购。(一)能源矿产我县利用的能源矿产主要为煤和石油。无论是工业或民用原煤,还是工业用洗精煤、焦炭等,均需购自境外

36、。未来我县的煤和石油用量还将持续增长,需求将受市场宏观影响。(二)金属矿产至今为止,我县虽仅发现银矿床1处,伴生钒矿床1处,且银矿由于勘查程度低,现在还没有进行开采,而钒虽曾一度在开采石煤的同时,对其进行过综合回收和综合利用,但现已停产,但金、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有色金属、钢铁等需求量不会太快。(三)非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目前我县有砖瓦粘土、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花岗岩、制灰用灰岩、建筑用砂等,保证程度均较高。水泥用石灰岩或大理岩来自县外市场。随着我县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规划期内水泥、建筑用砂、墙体材料等建材类矿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将会加快。-17-(四)水气矿产矿泉水:矿产

37、地1处,为小型,开采资源量25m3/d,与现有开采能力相比较,有一定的开采空间。二、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分析我县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是:旅游、茶叶、林业。尤其旅游业增长势头迅猛,目前第三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县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县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建设的不断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势必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建材类矿产资源的需求将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一)能源矿产我县现有的能源矿产主要为石煤,但由于煤质差,热量低,灰份大,并含有放射性,因此,我县开采的石煤主要用途是烧制石灰、作为化工或农业上添加剂,其煤灰用于生产空心砖等。根据我县目前已查明的石煤资源储量及根据石煤的

38、成矿远景分析,其潜在资源量较大,因此,无论石煤的用途如何拓展,其保证程度均较高。而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等使用的能源矿产如原煤、石油等均需购自县外,并且这种局面将不会改变。2003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耗原煤7473吨,石油及其制成品40吨。按年增长5%预测,2005年原煤需求量为8083吨,石油及其制成品3969吨;2010年原煤需求量达9834吨,石油及其制成品5065吨。(二)非金属矿产1、砖瓦粘土(砂土):保有资源量1.47万m3,由于我县目前墙体材-18-料主要使用粉煤灰砖,结合2003年砖瓦粘土(砂土矿停产)的实际开采量0.10万m3,保证程度较高。2、建筑用砂保有资源量2.0

39、5万m3,与2003年实际开采量5.13万m3相比较,保有资源量较小,同时,由于黟县岩体的风化层可以作为建筑用砂,其资源量较丰富,因此保证程度较高。3、制灰用灰岩保有资源量407.47万吨,2003年开采量为3.84万吨,因此,保证程度较高。4、建筑石料目前,我县的建筑石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灰岩作为建筑石料,二是花岗岩作为建筑石料,二者合计其保有资源量为89.42m3,而2003年实际年开采矿石量为3.76万m3,因此,保证程度较高。(三)金属矿产根据普查资料,银矿保有资源量(金属量)296.00吨,保证程度较高;钒资源量(V2O5)66.42万吨,同时,其潜在资源量较大,保证程度较高。但有色

40、金属、钢铁等长期依赖外购。(三)水气矿产矿泉水:查明天然饮用矿泉水1处,开采资源量25.00m3/d。2003年开采量为0.01万吨,有一定的开发利用空间,可满足进一步开发需要。-19-第四章 规划目标第一节 发展思路规划期内,不仅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我县旅游经济的发展。是我县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不断优化经济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使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的重要时期。因此,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调整结

41、构,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促进矿业经济发展;坚持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的原则。使我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林业资源保护、茶资源保护、旅游保护、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节 总体目标一、总体目标根据我县的矿产资源特点及规划期内我县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规划期内将着力优化矿业经济结构,压缩矿山企业数量,整合矿山企业规模,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在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与保护方面,以矿产资源的勘查、储备和环境保护为主,矿产资源的开采为辅。加大对饰面用花岗岩、银、金、铅锌等多金属;强风化中等风化花岗岩建筑用砂及矿

42、泉水等矿产的勘查、开发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我县(市、省)急缺矿种的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鼓励和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20-显著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使矿业秩序有更进一步的好转;探矿权、采矿权市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矿业资本市场逐步形成;矿业结构得到优化、布局趋于合理;矿山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水平和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一矿多开、优质劣用等浪费资源现象得到遏制。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让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的观念深入人心,改善环境的目标得到落实。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资源效益协调统一。二、2005年目标重点加强饰面用花岗岩

43、、强风化中等风化花岗岩建筑用砂、金、银、铅、锌等多金属资源的勘查,加大矿泉水的开发力度,优化砖瓦粘土的开采布局,促进矿山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对石山石煤矿中伴生的钒元素进行综合回收和综合利用;加强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矿山土地复垦率达到25%,重点矿山恢复治理率达40%;完善矿业权管理体制,推进、规范矿业权市场建设。三、2010年目标对西坑银矿进行详查;在前一阶段化探和重砂测量的基础上,对其异常进行查证;在前一阶段对砖瓦粘土矿(砖瓦窑厂)整顿的基础上,着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关闭砖瓦粘土矿山;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健全矿业权市场和矿业资本市场,扩大地质矿产勘查和开发利用资金投入,培

44、养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提高矿业开发技术水平和矿业经济在我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健全-21-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及预测预报系统。第三节 分类目标一、地质调查评价与矿产地质勘查目标(一)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1、加强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提高全区地质矿产工作程度,满足我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加强国家急缺矿产、新型建材原料矿产的调查评价,使我县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有所改善。具体实施项目如下:(1) 1: 5万黟县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评价(2) 1:5万黟县区域化探和重砂测量(3) 1:5万区域化探和重砂异常查证(4) 西坑银矿详查(附表6)。以上项目为省、市

45、规划项目,对涉及我县的有关部分,应予以积极配合。(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鼓励和加强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主要为饰面用花岗岩、强中等风化花岗岩建筑用砂等矿产的勘查,提高我县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可供性和保证程度;鼓励和引导在开采石煤的同时,对钒、磷等资源的综合回收和利用。具体项目如下:1、石盂南屏山银、金、铅、锌等多金属矿资源勘查;2、宏村建筑用砂、饰面用花岗岩矿资源勘查;-22-3、宏潭美溪石煤矿资源勘查;4、黟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上项目均为我县规划项目,将利用矿业权市场筹措资金。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目标1、矿产品总量及矿业产值根据我县矿产资源现状和成矿远景,为最大限度地适应我县经济增长

46、的需要,规划期内年开采矿石量在现有的基础上砖瓦粘土(包括新型墙体材料)、石煤、建筑石料、制灰用灰岩、建筑用砂(主要为强中等风化的花岗岩)按年均增长4%计算,采矿业总产值按年均增长5%计算,至2005年末年开采矿石(矿产品)总量达30.34万吨,2010年末达36.91万吨;矿业总产值按年均增长5%计算,2005年末达798.76万元,2010年末,达1019.44万元。均高于黄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立的2%、3%指标。2、矿业结构与布局调整(1)改革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体系和矿业资本结构,完善和规范运行机制,初步实现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商业性矿产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协调发展。(2)提高规

47、模化、集约化开发水平。矿床开采规模与矿床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改变一矿多开现象,小型矿山实行联合开采,逐步达到最低开采规模标准(附表9)。重点调整优化石煤、制灰用灰岩矿山的矿业结构,逐步直至全部关闭实心粘土砖瓦矿山企业。-23-(3)有计划地调整矿业布局,重点发展3个矿产品加工基地。对全县的粉煤灰砖、空心砖、建筑用砂、建筑石料及石煤等,根据其保有资源量、企业生产规模、开采设备和生产工艺、交通位置、环境保护措施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兼并、联合、关闭等方式创建美溪石煤综合开发及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加工基地、碧阳西街村建筑石料及建筑用砂生产加工基地、石山石煤综合开发及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加工基地。3、矿产

48、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1)实行保护性开采禁止优质劣用、采易弃难、采富弃贫等资源浪费现象。(2)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全面进行矿山“三率”的考核和监控。要求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均达到矿山开采设计标准,伴生矿全面综合利用;另外,固体废弃物二次开发利用水平要有所提高。(3)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压矿现象。三、矿产资源管理目标1、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培养矿业资本市场。2、依法行政,完善制度,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努力改善投资环境。3、建立矿山档案,全面及时掌握矿业动态,加强管理,矿产勘查与大中型矿山开采持证率及年检率达100%,小型矿山开

49、采持证率和年检率分别达到100%和99%。-24-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目标1、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矿山资源环境保护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2、建立和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控体系。3、“十五”期间,矿山“三废”排放基本达标,污染环境现象基本得到控制。4、矿山生态环境整体改善,“十五”期间恢复治理率达到25%以上,“十一五”期间达40%;“十五”期间复垦土地21698.23m2,“十一五”期间复垦土地面积34717.17m2。5、关闭的露采矿山基本做到全部复垦、复绿。6、恢复和治理的矿山21个,其中生态环境严重矿山7个,破坏土地(林地)面积181899m2,规划期末

50、土地复垦和废石治理面积达127039.6m2,其中生态环境严重矿山,土地复垦、复绿和废石治理面积达123273.5m2。第五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第一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的基本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五个战略转移,按照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安排,结合本县矿产特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核心的方针。我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的基本原则是:第一,与市规划中地质调查评价与矿产勘查项目相衔接,主要落实并细化市规划项目;第二,“就矿找矿”,以现有的石煤矿山为基础,对伴生的有用矿物组分如钒、磷等进行分析评价,对达到工业要求的,进行综合回收和综合-25-利用;第三,体现“急、优

51、、大、新、特”的特点,优先规划安排饰面用花岗岩、强中等风化的花岗岩建筑用砂的勘查;第四,做到传统矿种与新矿种、新类型并重。第二节 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20032010年,我县共规划各类项目8个,其中矿产资源调查项目7个,环境地质项目1个。8个项目中,省、市安排的项目有5个(X1X5),县安排3个(X6X8)(附表6)。一、环境地质调查规划期内的环境地质项目有黟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年开始实施。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期内的公益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有:1:5万黟县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评价;1:5万黟县区域化探和重砂测量;1:5万区域化探和重砂异常查证;西坑银矿详查。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有:南

52、屏山石盂银、金、铅、锌等多金属矿资源勘查(利用中国地调局大调查项目成果,选择有成矿远景的区域进行金、铅、锌等多金属矿资源调查评价);宏村建筑用砂、饰面用花岗岩矿资源勘查;宏潭美溪石煤资源勘查。第三节 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坚持引导、支持和有偿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制定有效政策,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从事矿产资源商业性勘查,大力提高矿产资源勘查程度。规划期内,重点提高对石煤中伴生的有用矿物元素如钒、磷等的评价,对强-26-中等风化花岗岩建筑用砂和饰面用花岗岩的调查评价,对宏潭美溪石煤矿资源进行勘查,以及根据中国地调局大调查项目成果,选择金、银、铅、锌等多金属有成矿远景的区域进行勘查。同时,扩大找矿范围和领域

53、,加大对国家、省、市、县急缺矿产的勘查程度,争取发现新的矿种,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规划期内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有:1、南屏山石盂金、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勘查2、宏村建筑用砂、饰面用花岗岩资源勘查3、宏潭美溪石煤矿资源勘查第四节 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根据我县的产业结构特点、规划期内矿业市场需求和我县的成矿地质条件,将规划期内我县矿产资源勘查分为鼓励勘查区、限制勘查区、禁止勘查区三类共9个勘查区(附表7、附图3)。一、鼓励勘查区4个鼓励在黟县岩体、西坑银矿外围、城市及交通干线外围,对资源前景较好的区域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包括:1、南屏山石盂银、金、铅、锌等多金属矿鼓励勘查区2、

54、美溪宏潭石煤及钒磷等资源鼓励勘查区3、碧阳镇西街村建筑用砂、饰面用花岗岩鼓励勘查区4、黟县盆地天然饮用矿泉水鼓励勘查区二、限制勘查区2个-27-限制对环境造成破坏,且治理、恢复困难、占用大量耕地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砖瓦粘土矿的勘查;限制在城区、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一定范围内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勘查。结合我县情况,规划2个限制勘查区,即限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砖瓦粘土矿的勘查;限制在西递镇区域内进行石煤资源勘查。三、禁止勘查区3个禁止在市级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重要风景旅游区、重要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区、主要水库、重要水源地等限定范围内进行矿产勘查。根据我县县情、矿情,规划3个禁止勘查

55、区,分别是:1、五溪山片段保护区禁止勘查区2、西武自然保护区禁止勘查区3、西递镇古民居禁止勘查区第五节 重点勘查矿种和地区一、非金属矿产重点勘查碧阳镇西街村一带风化的花岗岩型建筑用砂、饰面用花岗岩;美溪宏潭一带石煤及其伴生的有用矿物组份。二、金属矿产重点勘查渔亭镇与西武乡交界处的南屏山西递镇的石盂一带的银、金、铅、锌等多金属矿;美溪宏潭一带石煤中伴生的钒元素等。-28-第六章 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第一节 总体要求鼓励开采有一定资源储量且有市场前景的矿泉水、风化的花岗岩型建筑用砂、饰面用花岗岩;限制开采限产保值的石煤;限制开采开采难、资源效益差,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砖瓦粘土;禁止开采布局不合

56、理、浪费资源、对环境破坏严重的矿产;禁止在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文化遗址地和地质遗产保护区进行开采;禁止在铁路、高速公路、省道以上公路和高压输电线路两侧规定范围内、沿河两岸、大型水库、桥梁附近进行露天采矿。第二节 开发利用规划分区根据我县目前已经查明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规划期内矿业市场预测需求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全县规划为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共三类7个开采区:一、鼓励开采区2个1、龙江蜀里矿泉水鼓励开采区2、碧阳镇西街村建筑用砂、饰面用花岗岩鼓励开采区二、限制开采区2个1、全县砖瓦用粘土限制开采区2、西递石煤限制开采区三、禁止开采区3个1、全县砖瓦粘土禁止

57、开采区-29-2、五溪山自然保护区禁止开采区3、西武自然保护区禁止开采区详见表14。第三节 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由于我县开采利用的矿产主要为石煤、制灰用灰岩和建筑石料(包括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石料用花岗岩),且受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条件限制,对矿山“三率”的要求不严,在现有矿山资料中除个别矿山外,大部分缺少此项数据,同时,对伴生的有益、有用元素的综合回收和综合利用较差,今后应加强此项工作,包括新增加的矿山企业,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石山石煤矿伴生有钒、磷等元素,其钒(V2O5)资源量规模为中型,石山石煤矿在开采石煤时,曾一度对钒元素进行了综合回收和利用,但后来停产。钒作为钢铁的合金组分,广泛

58、用于钢铁工业。在非铁合金中钒用来制造钛合金,用于航空工业。V2O5广泛用作有机及无机氧化反应的催化剂,是生产硫酸、精炼石油、制造染料的催化剂。还可用作吸收紫外线和热射线的玻璃以及玻璃、陶瓷的着色剂等,用途十分广泛。因此,应重视对石煤中伴生钒元素的综合回收和综合利用,如此,可调整我县的矿产品结构,提高采矿业效益,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对于我县目前开发利用的另一大宗矿产:制灰用灰岩,主要是通过兼并、联营、关闭等方式,扩大矿山企业开采规模,克服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现象,避免资源和人力、财力的浪费,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30-银矿是我县有待突破的矿种,我县西递镇西坑地区,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地调局大调查项目

59、:祁门歙县银多金属评价中,查明西坑银矿银金属量296吨,规划期内将尽快对其进行详查和勘探,以期早日进行开采,以改变我县矿产品结构。第七章 矿业权市场建设第一节 矿业结构调整一、规模结构调整矿山生产规模必须与矿床储量规模相适应,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小型矿山的生产规模按照安徽省24个矿种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和安徽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技术规程(试行)的附录C“安徽省主要矿产最低经济开采规模”执行;严格审查新建及在建矿山的开采规模,实施最低开采规模准入制度。我县目前矿山总数为33家,其中石煤矿山有7家,占矿山总数的21.21%,制灰用灰岩矿山8家,占矿山总数的24.24%,砖瓦粘土矿山6

60、家,占矿山总数的18.18%,建筑石料8家,占矿山总数的24.24%。四种矿产合计占矿山总数的87.88%。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必须依法调整、优化,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压缩矿山数量,扩大企业规模,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或组建矿业集团,建设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规划期内,逐步关闭砖瓦粘土窑厂,关闭国道、省道、高等级公路沿线附近、禁采区内、高压输电线路下方、大型或重要水库附近的矿山,关-31-闭开采规模在5万m3以下的建筑用砂岩矿山。至规划期末关闭全部的砖瓦用粘土矿山。与此同时,建设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型建筑材料企业。二、矿产品结构与技术结构调整我县地处皖南山区,山多地少,农业用地十

61、分紧张,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安徽省政府159号令(2003),砖瓦用粘土矿山应尽快予以关闭,积极发展高掺量、高孔度、高保温性能的空心砖生产,开发烧结多空砖、蒸压灰砂砖及烧结粉煤灰砖等新型墙体材料和节土产品。对石山石煤中伴生的钒、磷等有用元素加以综合回收和利用;对其它石煤矿中的钒等元素进行评价;开发利用强中等风化的花岗岩作为建筑用砂,开发饰面用花岗岩;尽早开发西坑银矿。针对我县石煤矿、制灰用灰岩矿矿山粗放式、分散式开采,技术水平低,工艺设备落后的局面,要通过调整、优化,使其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逐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并向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型矿山企业转变。进一步规划露天采矿,采用机械推土,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露采矿必须严格执行采矿技术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程,逐步提高矿山开采机械化水平。同时,加强“三废”治理,大力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