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3 文化常识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98025403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3 文化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语文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3 文化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语文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3 文化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3 文化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3 文化常识(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考点三文化常识考点三文化常识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单独命题考查始于2014年的全国大纲卷,到2015年、2016年、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都单独设题,考查了“姻亲”“母忧”“下车”“收考”“状元”“告老”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这也是对2017年、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这一考点的验证与实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具体来看,高考考查的文化常识主要有以下几类: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常识、礼俗常识、服饰器物、历法刑罚等。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状元是我国

2、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参考译文】 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考取进士第一名。神宗召他进宫对答,任命他为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当初,选拔调动人才,要先经过南曹,其次是考核政绩。综合考查时没有法规,官吏得以改动文书做奸邪的事,被选调的人又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南曹的官员,设公堂来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

3、刁难的。契丹发兵二十万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割让)代州的土地,本该今年朝见天子的使者不敢去,就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充任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议不能不知道。万一契丹人谈到代州的事情,没有话来驳斥他们,就会有失国家大体。”于是命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 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居民骑在房梁上一起观看,说:“看看宋朝的状元。”等到(和契丹人)练习射箭时,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之事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两国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许将)回来禀告,神宗

4、称赞他。第二年,(许将)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都把他们释放了,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自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才又看到监狱空了。”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在一起恣意评论官府政事,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这种习气自然而然止息了。朝廷下诏任命(许将)为兵部侍郎。(许将)上奏章说:“治理军队要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等到对西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许将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问枢密大臣,(他们)却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许将)入朝

5、任吏部尚书,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哲宗用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坟墓,不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做的事。”(后来许将被降职)任颍昌知府,调任大名知府。在大名六年,多次以年老请求辞官,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许将)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文化常识的两大识记方法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大多停留在识记和理解层面。因此,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应考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分类串记法。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多涉及思想文化(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或著作)、古典文学(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姓名称谓(姓名字号、亲属称谓等

6、)、礼制官制、天文历法(天文学名词、历法)、地理交通(地理名词、交通工具)、建筑(住宅布局及名称)和科举制度等。可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的文化常识。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答案】A 【解析】做答本题,首先通读全文,

7、理解内容,结合句子,调动积累,仔细辨别。按照常识,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错误,礼部掌管内容应该和“礼”有关,不该掌管“土地、户籍”,“土地、户籍”归户部掌管。西番之僧乞求上百顷田地作为法王下院,皇帝的诏谕下到部里,号称大庆法王和圣旨等同。傅珪假装不知道,持章表上奏说:“谁是大庆法王?胆敢和皇帝的圣旨等同,真是大不敬。”诏令没有再过问此事,田地之事也最终停止。傅珪闲居无事时就像反应迟钝、呆头呆脑、话语不多的人。等到面临大事,毅然决然地坚持,他人不能改变,最终因此忤逆于权贵而离职。教坊司的臧贤请求变换牙牌,规制如朝廷官员的,又请求改铸自己的方印,傅珪阻止没有做成。藏贤天天在诸位宦

8、官之间肆意诽谤,希望除去傅珪。御史张羽上奏云南灾情。傅珪趁机竭力陈说四方灾变值得重视。正德八年五月,又上奏四月灾情,于是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有六十九事。 现在从去年秋天以来,地震雷鸣,天降冰雹,星宿陨落,龙虎出现,地裂山崩,总共四十二次,加之水旱灾害不断,灾祸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正逢户部尚书孙交也因坚守正义遭到反对,于是阉党就假托帝王诏命让二人辞官。长安和洛阳的谏官上奏恳求皇帝留用他,皇帝不听。傅珪回家三年,御史卢雍称傅珪在位时具有“古大臣”的风范,家里没有储蓄,每天为吃饭发愁,乞求发放每月的禄米和仆人每年的食米,以表

9、示朝廷对官员的优待。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而正逢傅珪去世,享年五十七岁。嘉靖元年追录(傅珪)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文毅。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因此,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针对这种复杂性,可以采取以下备考策略。 1全面准确,突出重点。 文化常识内容多而繁杂,可以进行分类归纳记忆,如官职、礼俗、科举、地理、典籍、服饰、器物、历法、刑法、音乐等。记忆一些经常出现在传记文里的文化常识,适当突出“礼俗文化”这个重点。 文化常识的三个备考策略 2日积月累,集腋成裘。 文化

10、常识的学习可以化整为零,逐步积累。一是根据教材进行积累,教材中文言文、古诗词的注释里有许多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对古代典籍左传的注释,“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鸿门宴一课对古代地理术语“山东”的注释,“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二是根据高考题、模拟题等进行积累。三是在平时阅读中对文化常识多加关注,通过查阅工具书等进行积累。 3准确理解,避免差错。 高考考查的都是古代传记文里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化常识,要求考生对其进行准确的记忆理解。如“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表述就不够准确,应该是“君位一

11、般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但有时也不是,如唐太宗、雍正皇帝等。体现相近事物的名称时,要仔细区分其不同。如“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前事迹所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等)、“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年号”(多指历代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等。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古人要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B崩是古代帝王或王后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 C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世王朝也有以受禅之名行

12、夺权之实的。 D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公、侯、伯、子、男的第一等,封建社会爵位制度严格,不可世袭。 【参考译文】 高睿从小丧父,聪慧早熟,特别受到北齐神武帝的钟爱,(将他)抚养在宫中。高睿阅读孝经,读到“帮助并侍奉父亲”时,就会流泪感慨。(高睿)十岁时母亲去世,神武帝亲自把他送到领军府。(高睿)为此而深哀痛绝,三天不吃不喝。(高睿)在居丧期间长期吃素,骨瘦如柴,用拐杖支撑才能起身。神武帝去世后,(高睿)哭得吐血。等到(高睿)成年,即将成婚,脸上还带有悲戚的表情。(高睿)勉励自己勤奋学习,经常到深夜才休息。文宣帝接受禅让后,(高睿的)爵位晋升为王。天保六年,诏令高睿领兵监修长城。当时是六月,高睿

13、在途中舍弃车盖和扇子,亲自与士兵民夫同劳苦。 定州先前时常冷藏冰块,长史宋钦道认为高睿冒着炎热,派人倍道兼程给高睿送来冰块,正值盛夏,所有人都认为冰块来得很及时。高睿面对冰块感慨地说:“全军都在喝温水,我怎能忍心独自享用冰块呢?”最后直到冰块融化成水,(高睿)也没有尝一口,士兵民夫很受感动。天保八年,授任(高睿)为都督、北朔州刺史。高睿抚慰刚迁居来的老百姓,酌量设置戍边的烽火台,很有章法,使士兵和老百姓感到很安心。(高睿)在没有水的地方祈祷后挖井,泉水汹涌而出,至今还被称为赵郡王泉。后来高睿陪侍酒宴,皇帝从容地对常山王高演等人说:“自古以来也有像他这样的长史吗?”孝昭帝临终,(高睿)事先接受顾

14、命,在邺城奉迎武成帝,被授任为尚书令。 河清三年,北周军队和突厥人到达并州,武成帝穿上军服,准备让宫女们躲避起来,高睿勒住马进行规劝,于是才停止。皇帝亲自统率部队,把全军的进退一并交给高睿指挥调度,并让段孝先统领。皇帝与宫女穿上红色的铠甲,登上从前的北城墙观望军营,非常整齐。突厥人责怪北周人道:“你们说北齐动乱,因此我们前来攻伐;现在从北齐人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们意志坚如铁,我们怎么能抵挡呢?”于是返回。于是(朝廷)认为高睿能干,加授他为尚书令,封他为宣城郡公,授任为太尉,监管五种礼仪。高睿晚年由于酒色的缘故受到和士开的陷害。 武成帝去世,高睿与冯翊王高润等人启奏后主道:“和士开不适宜仍然留在宫廷内。”并且入宫启奏太后,于是外放和士开为兖州刺史。太后准备把和士开再挽留一百天,高睿严肃地表示不同意。早晨(高睿)准备到朝廷,他的妻子和儿女都加以劝阻。高睿说:“国家的事情最重要,我应当用死来效忠国家,我宁可用死来侍奉先皇,也不忍心看到朝廷灭亡。”(高睿)入朝拜见太后,太后再次重申上次的话,高睿坚持己见更加坚定。走出朝廷到了永巷,被抓住送到华林园,在雀离佛院被刘桃枝用杖击杀,当时高睿三十六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