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沿线万亩免耕直播油菜项目实施方案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7998395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7.6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道沿线万亩免耕直播油菜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国道沿线万亩免耕直播油菜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国道沿线万亩免耕直播油菜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国道沿线万亩免耕直播油菜项目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道沿线万亩免耕直播油菜项目实施方案(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夏区107国道沿线万亩免耕直播油菜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湖北新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项目名称:江夏区107国道沿线万亩免耕直播油菜基地建设项目委托单位:武汉市江夏区农业局编制单位:湖北新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资质证书:农林行业(农业工程)乙级项目负责人:吴登明编 制 人:吴登明 冯明清 韩怡峰审 核 人:肖爱琼 高级工程师 黄东明 注册咨询工程师审 定 人:欧宏新 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目 录第一部分 实施方案第一章 总论51.1. 项目名称51.2 项目主管单位51.3 项目建设单位51.4 项目责任人51.5 项目建设地点51.6 项目建设背景和目标51.7 项目建设内容81.8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

2、措81.9 项目建设期限91.10 项目预期效益9第二章 项目建设条件和编制依据112.1 项目建设条件112.2 实施方案编制依据132.3实施方案编制中所采用的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及规范132.4 实施方案编制范围14第三章 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153.1 项目建设平面布置原则153.2项目平面布置分析153.3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16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174.1工艺技术方案174.2 主要设备方案21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225.1主要建设内容225.2 工程设计22第六章 节能、节水、环保276.1节能和节水276.2环保286.3 治理措施29第七章 工程设计概算和资金筹措307.1工程设

3、计概算编制依据307.2工程设计概算编制方法307.3投资概算317.4资金筹措31第八章 实施进度与使用计划328.1项目建设期限328.2实施进度及资金计划32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339.1项目建设组织管理机构339.2 项目运行管理35第十章 财务评价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3810.1 财务评价3810.2 社会效益评价4310.3生态效益评价44附表: 附表7-1 总投资概算表 附表7-2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7-3 资金分配表附表10-1 年销售收入及税金概算表附表10-2 固定资产折旧概算表附表10-3 无形及其他资产摊销概算表附表10-4 成本费用概算表表附表10-5 利润与利润

4、分配表附表10-6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计算表附表10-7 盈亏平衡分析表附表10-8 敏感性分析表附件:附件1:2009年全市致富门道板块项目综合评审意见反馈附件2: 江夏区农业局关于申报107国道沿线万亩免耕直播油菜板块基地项目的请示第二部分 概算书1、概算书编制人员2、概算书编制说明3、总投资概算表4、分项工程概算表5、单价分析表第二部分 概算书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2、项目区现状图3、项目区规划图4、单体图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5页 共47页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江夏区107国道沿线万亩免耕直播油菜基地建设项目1.2 项目主管单位武汉市

5、农业局1.3 项目建设单位武汉市江夏区农业局1.4 项目责任人刘启明(江夏区农业局副局长)1.5 项目建设地点武汉市江夏区107国道沿线, 核心区位于郑店街老屋胡村、乌龙泉街四一村1.6 项目建设背景和目标1.6.1 项目建设背景江夏区素有“楚天首县”之美誉。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现为武汉市新型城区,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项目建设单位江夏区农业局的农技推广中心由土肥、植保、栽培等业务部门组成,是江夏区农业技术推广的核心部门,主要从事指导全区农业生产、科技推广、试验示范、测土配方和机械防治等农业科技工作,同时承担全区农业生产规划、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和板块基地建设等工作

6、, 2007年、2008年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实施的10000亩武嘉蔬菜板块正规化基地建设,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资料台帐整理、项目资金管理上得到了省市区一致好评,在项目验收中被评为优良等级 ,早在90年代,江夏区就被确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当时各项建设都是有区农技推广中心承担实施的,在项目建设上,江夏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一个技术过硬、作风顽强、团结协作的合作团队。 “十一五”期间,江夏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收。但由于受信息、资金和技术的影响,产业结构被调整的局面一时难以改观。从江夏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表现为理性、主动者少,

7、被动、从属者多,仍属政府推动型的产业结构调整。由此,江夏区农业局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围绕市场供求变化,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生态、绿色农业作为核心,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作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建立功能齐全、效益明显的都市农业体系。江夏区将集中财力,着力发展家园建设油菜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该项目作为江夏区郑店街2000亩油菜免耕直播基地建设项目,必将受到江夏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1.6.2 项目预期目标1、工程目标:通过建设提水泵站和沟渠清淤硬化,解决项目区的灌溉用水和排水难问题;通过建设田间道和生产路解决项目区田间交通差的现状,方便机械下田耕作。2、经济

8、目标:该项目围绕打造“武汉107国道绿色农业生态长廊”为中心,以发展“两型”农业为宗旨,以帮助农民节本增收为目的,通过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建成1万亩免耕直播油菜基地,其中核心示范区2000亩,按每亩免耕直播油菜可节省育苗、人工、耕整等费用300元计算,该项目可节省生产投入300万元,核心示范区播种“一菜两收”品种,亩产菜薹300斤,产值300元,亩产菜籽240斤,产值480元,每亩总产值可达780元,2000亩免耕直播油菜核心示范区年产值156万元,带动区每亩产值可达500元,8000亩带动区总产值400万元,1万亩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总产值可达556万元,在未来三年内可辐射基

9、地全区农民进行稻田免耕油菜直播,使全区油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 节本增效3000万元。项目区主要以瓜稻油、稻稻油模式为主,通过冬季种植免耕油菜进行配茬,消灭冬闲田,提供土地产出率的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两种模式直接经济效益每年可达到4000元以上。3、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消灭项目区的冬闲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绿色植物覆盖率。带动项目区发展,展现项目区的生机和活力。1.7 项目建设内容1)农田水利工程(1)硬化渠共1000m;(2)沟渠清淤共15295m,总挖方15295m3;(3)坑塘清淤面积11200 m2,挖方量11200m3;(4)新修13KW提

10、水泵站5座;(5)新建涵管1处。2)道路工程新建田间路2.295km,路面宽3.50米。其中碎石路基厚0.15米,碎石路面厚0.20米。 3)其他工程(1)架设低压电力线路2960米,动力线150米4)配套设备(1)购置泵站配套设备5套。1.8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概算总投资140.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112.92万元,占总投资的80.66%;工程建设其它费27.08万元,占总投资的19.34%。在工程建设费用中包括田间工程和设备购置;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包括勘测设计合建设单位管理费等费用。该项目概算总投资为140.00万元,所需建设资金由市财政投资7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0

11、;区财政投资7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0。1.9 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限为期一年,从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1.10 项目预期效益1.10.1 社会效益传统移栽油菜是“栽一天油菜,弯三天腰”。免耕直播油菜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育苗、移栽、扯苗“三弯腰”的问题,而且不需翻整农田和耕牛作业,只需要机械开沟,每人一天可直播免耕油菜面积8亩左右,比起传统移栽每人一天0.3亩田的速度,免耕直播油菜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快活农业”,改变了过去种油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局面。项目实施后给农民带来的效益见下表1.10.2生态效益评价免耕直播油菜不仅具有抗倒伏、保季节、利排灌的抗灾能力,同时田块无需翻耕

12、,减少了水土的流失,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耕作层的有机质含量,保护和改善了土壤的微环境,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同时避免了焚烧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保温能力。1.10.3经济效益评价该项目可节省生产投入300万元,核心示范区播种“一菜两收”品种,亩产菜薹300斤,产值300元,亩产菜籽240斤,产值480元,每亩总产值可达780元,2000亩免耕直播油菜核心示范区年产值156万元,年新增利润31.2万元。第二章 项目建设条件和编制依据2.1 项目建设条件 2.1.1 项目区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武汉市江夏区地处湖北省的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理位置东经1140139至1143533,北

13、纬295815至303218。东西宽54.17公里,南北长63.2公里,土地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合301.35万亩,东与鄂州市、大冶市交界,西同蔡甸区和汉南区隔长江相望,南与咸宁市、嘉鱼县接壤,北与武汉市洪山区、武昌区毗邻,是武汉市的南大门。项目区位于107国道沿线的16个重点村,涉及纸坊、郑店、安山、乌龙泉、山坡5个街镇乡。详见地理位置图。 地形、地貌情况项目区属长江冲击平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坡度较小。地形总体由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形成小丘陵、台地,平原三级地形,平原地区面积占85%为项目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气候条件项目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丰富,四季分明。土壤条件项

14、目区内土壤经化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有毒物质未超标、符合国家GB/T18407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GB/T18407.12001)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水源、水质条件项目区紧邻长江,过境水量达到7047108m3以上,入境水量相当可观。水质良好,无污染。 2.1.2 项目区现有基础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江夏区1995年撤县设区,隶属武汉市,现有12个街、镇、乡,人口67万。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0亿元;截止2007年底,全区工业企业达到463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3户,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区经济的主体。交通通讯条件江夏区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南大门,交通畅通便捷,具有沟通南北,承

15、东启西的交通条件。“黄金水道”长江穿境而过,京广铁路、107国道贯穿南北,京珠、沪蓉高速公路长江四桥,衔接东西南北,武黄、武嘉等主干道四通八达。项目区内水、电、气、道路、通信、给排水等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完善,自然环境优美。电力供应条件项目电力供应充足,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抗旱排涝设施条件项目区现无提水泵站,灌溉渠道和排水沟淤积堵塞严重,当家塘淤积不能满足蓄水要求。通过这次项目实施可以清除当家塘淤积,疏通沟渠,建立泵站提水灌溉,确保项目区旱涝保收。 环境保护条件项目区周围没有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企业,项目产品不会受到环境污染。2.2 实施方案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16、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2)湖北省委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农业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鄂发20061号);(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建设标准;(5)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6)湖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7)武汉市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建设标准;(8)江夏区107国道沿线万亩免耕直播油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3实施方案编制中所采用的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及规范(1)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2)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2116号);(3)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总2002116号);(4)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

17、程概算定额(水总2002116号);(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鄂水利发20053号; (6)材料价格取用湖北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版);(7)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2价费字479号文;(8)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参考定额有:(1)湖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3年);(2)湖北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3年)。2.4 实施方案编制范围 (1)项目区内田间水利排灌工程、实验楼土建工程; (2)购置的水泵机电设备。第三章 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3.1 项目建设平面布置原则(1)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期实施的原则;(2)坚持集中投入

18、、连片开发、形成规模,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原则;(3)配套建设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与农业结构优化相结合,基本建设与示范相结合的原则。(4)严格遵守国务院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五个不准”的原则。3.2项目平面布置分析本项目按照武汉市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建设标准的要求进行规划布局,使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建设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按灌区、流域进行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进行规模开发,项目建设要突出解决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水利、农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水

19、、田、路等项目的综合治理。3.3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依据江夏区农业局提供的项目区现状图(详见附图项目区现状图),通过实地踏勘,按照农田水利工程相关设计范规程、标准的要求,对项目区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布置。规划3.5米碎石路与现有乡村公路相连,形成“路成框”的交通系统;规划对现有沟渠进行清淤,其中107国道西边的1000米用六棱块进行硬化;规划对当家塘进行清淤,并在其中5出增设提水泵站。详见项目区规划布置图。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4.1工艺技术方案4.1.1 产品产量本项目2000亩油菜板块基地建成后,播种“一菜两收”品种,亩产菜薹300斤,亩产菜籽240斤。4.1.2 免耕直播油菜生产技术方案一、稻田

20、准备(1)高桩收割。水稻收割前57天断水,收割时留稻桩25厘米左右,腐烂后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表疏松。人工收割,要及时捆挑,机械收割,及时将谷草收集于田埂上留作它用,不要烧谷草和稻桩。(2)田间除草。凡有新生杂草田,水稻收获后必须用灭生性除草剂(农达、草甘膦、克无踪等)除草。(3)施足底肥。田间杂草处理后,每亩用30%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加硼肥1.5公斤拌匀后均匀撒施于土表。(4)机械开沟。底肥施好后,及时分厢开沟。厢面不能过宽,厢宽11.2米为宜。一般采用机械开沟,沟宽为2530厘米,沟深为20厘米左右。二、 品种选择免耕直播油菜,应选择秆粗、抗倒、耐寒、抗病、优质、播期弹性大、高产等

21、综合性好的优良品种,下列品种可供选择:华油杂6号、8号,中油杂2号、4号、8号,中双9号、10号。三、 适时播种(1)播种时间。我区油菜最佳播种期为9月中下旬,中(一季)稻田,要适时早播,一季晚和双晚田,力争在10月中旬播种,最迟不能迟于11月上旬。(2)播种量。直播油菜播种量每亩用种量4两。(3)播种方法。采用人工撒播,为保证均匀,先将种子与细砂粒混匀后播种。将混匀的种子称出总量,再分厢称重均匀撒播。播后用耙将整田耙一遍,或用竹杆满田横扫一遍,使种子与土壤接触。四、 田间管理(1)灌水促芽。播种后土壤湿度大可不灌水,否则要及时灌水促芽,灌水深度以灌满沟平厢面为宜,不可漫于厢面,以免种子浮动,

22、保持水满沟三天厢面湿润即可满足油菜种子出苗要求。(2)间苗定苗。直播油菜以群体优势而增产,及早定苗和保持合理密度是夺取高产的基础,播期适时,土质肥沃、苗势好的田块,每亩确保18000株,即每平方尺留苗3株左右。播种偏迟或土壤瘠薄的田块,每亩确保20000株,即每平方尺留3.5株左右;当油菜苗3叶1心至4叶1心时及时查苗补缺,除小留大,确保全田油菜苗匀、壮、齐、健,间苗补缺后喷施多效唑,防止高脚苗。(3)科学追肥。追肥分3次进行:苗肥。当油菜齐苗至3叶期,每亩追施尿素810斤,全田均匀撒施作提苗肥;苔肥。次年2月中下旬,每亩用尿素1520斤、氯化钾810斤拌匀后撒施。如果每亩增施农家土杂肥200

23、0斤左右更好,会夺取更高产量;补施硼肥。当油菜抽苔1012厘米时,每亩用速乐硼1两兑水喷施,效果最好,开花喷施效果不佳。(4)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油菜苗期要注重蚜虫和青虫的防治;适时中耕除草,田间杂草出现时,每亩用高效盖草能乳油40毫升(两包)兑两壶水喷雾,可防治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立春后要注重清沟排渍,初花期用多菌灵防治油菜菌核病、霜霉病。五、 收获(1)适时适度摘苔。在摘苔前57天,要提早补施苔肥,亩施尿素1015斤。当菜苔抽出25-30cm高度时,开始摘苔,摘苔1520cm,保留苔桩10cm左右为宜。一般亩摘苔500700斤,油菜籽产量比未摘苔的不减产,还有可能略增产,主要是因为摘苔后

24、分枝多,角果数多。摘苔时,要遵循先抽苔先摘、后抽苔后摘的原则,切忌大小一起摘,以免影响菜苔产量和油菜籽产量。(2)适时收获。油菜摘苔后20天内,其生育期表现与不摘苔的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油菜植株间的差异逐渐缩小;至成熟时,摘苔的比不摘苔的生育期最多推迟34天,因此,摘苔油菜要注意推迟4天左右收割。4.1.3 工艺技术方案根据优质农产品产业化项目建设的要求,在现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按项目规定的农田标准,进一步配套完善设施。即通过泵站、排灌及桥涵闸工程、道路工程、低压线路工程的建设,提高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土、水、肥资源利用率,提高良种和农业优良技术

25、承载能力,提高农作物抗旱减灾能力,确保项目区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工艺方案中应用的各项主要技术如下:1、田间灌溉工程技术(1)灌溉系统规划科学,灌溉用水有保证,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因地制宜采取工程、管理等节水措施,灌溉制度科学合理;(2)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保证率:油菜区不低于85%;(3)输水、配水渠系 (泵站、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完备。2、田间排水工程技术(1)排涝设计标准不低于10年一遇;(2)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根据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等综合因素确定。3、农田工

26、程技术田间道路建设分田间道、生产路两级,田间道与乡村公路连接,对所有田间道进行简易硬化保证晴雨无畅通,能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并配套桥、涵,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 4.2 主要设备方案根据建设标准,结合现有的设备和农业生产实际,要达到油菜种植的要求,项目区在已有基础上填平补齐。主要购置水利及配套的机电设备和电力设施。依据和理由是:一是项目区目前没有提水设施,不能适应当前作物灌溉的需要。二是项目区沟渠、坑塘淤积堵塞严重,只有通过项目建设,修泵筑渠提水,才能有效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根据项目需要,新购13kw水泵机电5套。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5.1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包

27、括田间工程及其配套设备等。1)农田水利工程(1)预制六棱板衬砌1000m;(2)沟渠清淤共15295m,总挖方15295m3;(3)坑塘开挖面积11200 m2,挖方量11200m3;(4)新修13KW提水泵站5座。(5)新建涵管1处。2)道路工程(1)新建路面宽3.5米的田间道1.20km,碎石路基厚0.15米,碎石路面厚0.2米。(2)新建3.5米宽,5米跨度的机耕桥2座。3)其他工程架设低压电力线路2960米,动力线150米。3)配套设备(1)购置13kw泵站配套设备5套。5.2 工程设计5.2.1 设计依据规划设计依据如下:项目区现状图(1:10000);武汉市江夏区农业局提供的其他基

28、础性资料、数据等;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农田水利学,郭元裕主编,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出版;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工设计手册,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年等。5.2.2 工程设计1)农田水利工程设计(1)硬化渠设计项目区目前采用明渠灌水方式,据项目区多年使用经验,现有渠道只需进行衬砌就足够满足项目区的排水。因此本设计根据现有断面和原有深度修平整,用C20预制六棱板对其进行衬砌即可。(2)排水沟设计项目区目前采用明沟排水方式,但年久失修,目前淤积堵塞严重,难满足排水要求。现状如下图:排水沟现状图据项目区多年使用经验,现有排水沟只需进行清淤

29、(平均清淤深度为1米)就足够满足项目区十年一遇3日暴雨1日排的排水要求。因此本设计根据现有断面和原有深度只对其进行清淤即可。(3)当家塘设计项目区的当家塘经多年使用,目前淤积严重,难满足蓄水要求。现状如下图:当家塘现状图据项目区多年使用经验,现有当家塘约11200m2,只需进行清淤(平均清淤深度为1米)就足够满足项目区的蓄水和给排水。因此本设计根据现有当家塘面积和原有深度进行只对其清淤即可。(4)泵站工程设计据项目区多年使用经验和项目区现有水源控制面积,设计13kw泵站5座即可满足灌水要求。泵房采用形式为:长宽高=32.53.5m。2)田间道路工程设计项目内田间交通极为不便,原有土路失修,田埂

30、泥泞难行,现状如下图,为解决此问题,本设计规划了田间道和生产路。田间交通现状(1)田间道设计项目区田间道设计,田间道与项目区内的居民点及项目区周围干道连接,构成项目区的主干网络。项目区设计田间道路全部为新建,碎石路基厚0.15米,碎石路面厚0.2米,宽3.5米。(2)机耕桥设计根据项目区实际状况,设计3.5米宽,5米跨度的机耕桥2座。第六章 节能、节水、环保6.1节能和节水目前,国家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提倡循环经济。因此合理地利用各类资源,千方百计降低资源消耗,厉行节约是进行项目建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6.1.1 节能、节水原则(1)按照国家节能设计规范的要求,本项目应采用先进

31、可靠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凡已被国家颁布淘汰的高能耗设备均不采用。(2)凡能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的能源均应设置综合利用设施和循环系统,以提高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率。(3)对各种能源消耗均应按有关规定配置计量器具。6.1.2 节能、节水措施1、选择能耗低、耐久性好、强度高的建筑材料,施工中选用节能机械设备,以节约能源;2、施工期使用商品砼,尽量减少砂石料冲洗水。3、遵循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选用高效、长寿节能型照明灯具,减少耗电;4、建筑物设计满足通风、采光要求,合理配置设备和灯具的数量和位置,在满足使用和照明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设备和灯具的数量;5、依据符合实际情况的农作物灌溉

32、制度,科学合理安排泵站开启时间、时长,适时、适量灌溉,从而达到节省用水量、用电量、减少浪费;6、规范操作各种运输车辆、农机耕作设备,适时养护维修。7、加强田间用水、用电、用油管理,建立能源度量考核制度,实施管理、合理调度;8、加强办公区域日常用电、用水管理,要求职员及时关电源、水龙头,树立节约能源,时时可为的意识。6.2环保6.2.1 项目区环境现状分析目前选定的项目区内农业生态环境好,无城镇垃圾和工业“三废”污染,灌溉水源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的标准。但基础设施较薄弱,渠道和排洪沟等老化,破坏且淤积严重,种植农作物不能很好的涵养水源。失去原有功能,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路桥不配套,断头路较多,不

33、能连同形成循环,生产机械行动不便,农产品运输不畅通。这些都不能适应项目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严重制约了项目区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企业难以增收。6.2.2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一、项目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实施后,能促进项目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较好的涵养水源,农田小气候会得到改善,同时对绿化环境、美化农民家园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本项目实施后,环境改善是显著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带来一些不利因素:项目实施临时占地妨碍交通,且造成青苗损失,疏挖河渠时植被破坏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二、施工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项目有些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会对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也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本项

34、目施工期间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为粉尘和施工噪声。粉尘主要为施工场地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地表扬尘及砼配制、搅拌释放的扬尘;噪声主要来自机械搅拌、撞击和车辆运输。6.3 治理措施为了减少混凝土搅拌扬尘及噪声,建议施工采用商品砼以克服交通扬尘,建议运送建筑材料车辆用帆布覆盖,对附近道路洒水。为保障施工现场周围单位及居民夜间休息好,建议夜晚尽量不施工。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行排放。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环境保护,在指定的地方堆放弃土弃渣。在新开挖及渠道两岸种植林木、草皮,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第七章 工程设计概算和资金筹措7.1工程设计概算编制依据(1)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

35、(2)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2116号);(3)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总2002116号);(4)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2116号);(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鄂水利发20053号; (6)材料价格取用湖北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版);(7)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2价费字479号文;(8)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参考定额有:(1)湖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3年);(2)湖北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3年)。7.2工程设计概算编制方法(1)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及概算定额计算建筑安装工程费;(2)设备费根据

36、询价情况,综合考虑了运输、采购、保管成本确定;(3)武汉市致富门道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定额标准;(4)勘测设计费按建安工程造价的4%计取;(5)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建安工程造价及设备购置购费之和的1.5%计取;7.3投资概算本项目概算总投资140.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112.92万元,占总投资的80.66%;工程建设其它费27.08万元,占总投资的19.34%。在工程建设费用中包括田间工程和设备购置;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包括勘测设计和建设单位管理费等费用。具体见附表7-1总概算投资表。7.4资金筹措该项目概算总投资为140.00万元,所需建设资金由市财政投资7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0;区财

37、政投资7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0。详见附表7-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第八章 实施进度与使用计划8.1项目建设期限该项目建设期计划1年,即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期间需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工程招投标、水利排灌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施工等建设内容,保证项目2009年6月底竣工、验收。时 间完 成 内 容资金使用量资金来源2009年7月2009年8月完成项目立项,落实项目建设资金10.00区:10.002009年8月2010年5月完成项目水利工程和道路工程等全部建设工程112.92市:70区:42.922010年6月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工作17.08区:17.088.2实施进度及资金计划实

38、施进度及资金计划表 单位:万元 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9.1项目建设组织管理机构9.1.1 建设期组织管理该项目的建设对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江夏区农业局专门成立了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实施领导小组,小组机构如下:组 长:廖汉桥(江夏区农业局局长)副组长:刘启明(江夏区农业局副局长)组 员:韩怡峰 林 超 陈柳清 叶国东 李传斌 雷家坤 邹秋兰 胡品泉 江先明 何 健 林贵荣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前期策划、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生产准备等工作。领导小组内定岗定责,既分工又协作,保证高效运作。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工程建设、财务和综合管理三个办公室。工程建设办公室负责工程施

39、工、工程管理,财务办公室负责资金管理、施工结算和决算,综合办公室负责项目前期工作、竣工验收、固定资产移交。组织管理机构见下图。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工程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项目前期工作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固定资产移交项目资金管理项目结算和决算项目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监管9.1.2 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在项目建设管理上严格实行“四制”管理,即项目法人负责制、合同管理制、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期间的组织协调、设计审查、开工审批、工程质量监督、资金落实、财务审查与审计及竣工验收等工作。在项目建设的管理上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严格按实施方案落实。

40、项目档案管理:认真做好“三个一”(即一套资料,一套图片,一套档案)的收集、整理、汇编工作。项目基建财务管理:根据农业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农业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等要求,建立财务管理制度。项目启动后所有资金经市财政局下达到区财政局,区农业局家园办组织实施。区财政局、农业局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9.2 项目运行管理9.2.1 项目运行管理机构为充分发挥家园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长期效益,实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建成项目管护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建一处、管一处、发挥一处效益”。项目建成验收后,移交给区项目运行管理办公室管理,人员编制4人,其中运行管理办公室1人,田间

41、设施管理和养护组1人,土壤肥力与墒情监测组1人,技术培训组1人。其机构框图如下:项目运行管理办公室技术培训组田间设施管理和养护组土壤肥力与墒情监测组运行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运行管理日常工作。田间设施管理和养护组负责田间水利设施、道路的操作管理和养护;土壤肥力与墒情监测组负责土壤地力监测;技术培训组负责土壤地力培肥技术培训等工作。管理制度:一、工作人员必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以农工增收、粮食增产为核心,切实搞好项目运行管理。三、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本行业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及时科学有效地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五、加强固定资

42、产管理,充分发挥项目建设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六、认真宣传科学种田知识,提高作物产量。七、加强设备的养护与管理,延长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建设的增产潜力。9.2.2 技术管理武汉市江夏区107国道沿线万亩油菜免耕直播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江夏区农业局从领导到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将层层动员,明确责任,切实做到领导指挥到位,生产和服务到位,推广面积和技术服务到位。产前进行技术培训,产中技术跟踪指导,产后确保销售。狠抓技术环节,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重点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确保项目正常进行。项目运行经费主要由村组财政解决。同时,通过“一事一议”争取农工投入,开展土壤肥力墒情监测的对

43、外有偿服务,补充少量资金。9.2.3 基础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武汉市和江夏区共同投资建设,项目受益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基础设施的义务。投入使用的油菜基础设施项目按照“统筹规划,建管结合,利益到户”的建管模式,本着“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开展运行管护工作。1、项目内各项基础设施工程经市区财政局、农业局两级验收合格后,由区农业局与项目区所在乡镇及村签订固定资产移交协议,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接手续。2、基础设施移交后,工程属国家所有,当地群众受益的公共财产。3、项目区内硬化沟、碎石路、生产路等由乡镇村负责管护。4、项目区新建泵站交给泵站附近的乡村管理,按照“谁受益、谁管理”,“谁使用、谁

44、负担”的原则,由各村做好设施维修养护工作。5、规范工程设施的使用方法,加强对设施的经常性检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提水设备未使用时,关闭电源,使用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使用安全。6、各村必须确保整个灌溉设施运行畅通,随时保证项目区抗旱打药用水。7、泵站的维护运行由各村负责,所需维护费用和电费由使用者缴纳水费解决。8、成立项目工程管护理事会,由乡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担任理事会成员,负责项目管护资金的筹集及管理工作,协调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具体事宜。第十章 财务评价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10.1 财务评价根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国家现行的有关财税制度,计算和评价

45、项目的经济效益。10.1.1基本数据说明(1)各类农用物资、水电燃料价格参照当地现价。(2)本项目建设期1年,第2年投产,达产率80%。第3年达到项目设计生产能力。生产经营期按10年计算,财务测算按11年(含建设期1年)(3)项目基准折现率拟按种植行业基准收益率取值6%计算。10.1.2 价格预测考虑到将来市场发展趋势,该项目投入物的相对价格变化不会太大,且通货膨胀同时影响到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故经济评价所采用的投入物价格,以近期市场价为基础进行测算。项目产出物的价格在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会有增长,在经济评价时选取相对保守的数据。10.1.3 销售收入及税金概算(1)销售收入本项目通过改

46、善水利排灌设施和田间配套交通工程达到农田增加产量和收益的目的。项目建成后,正常生产年份每亩产值达到780元,实现销售收入156万元。(2) 税金按有关优惠政策,项目在当地免征一切销售税金及附加。年销售收入及税金概算见附表10-1。10.1.4 总成本费用(1) 折旧及摊销预计本项目新增固定资产原值120.00万元,其折旧费按直线折旧法及残值率5%测算,折旧年限:机器设备15年,建筑物20年。项目年折旧费为5.76万元,固定资产折旧概算见附表10-2。项目年摊销费为2.0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概算见附表10-3。(2)直接生产成本直接生产费用由种子、肥料、农药、机械费(包括机耕、机械收获等费用)、

47、水费及直接人工费等构成。经测算,该项目实施后每年直接生产成本89.89万元。(3)维修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本项目财务分析中,维修费包括所有固定资产的大、中、小修理费,土建按其原值的3%计,设备按其原值的5%提取,则在计算期内,年维修费用为3.68万元。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的10测算,则在计算期内,年销售费用为15.6万元。管理费用指管理部门为经营该项目而作的支出,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维修费和流动资金利息。经测算,正常年管理费用为7.8万元。(4)经营成本概算经营成本=直接材料费38.89万元+直接人工51.00万元+修理费3.68万元+销售费用15.6万元+管理费用7.8万元,项目达到设计经

48、营能力,年经营成本为116.97万元。(5)年总成本费用本项目年总成本费用为124.73万元,成本费用概算表见附表10-4。10.1.5 利润预计本项目年销售收入156.00万元,减去总成本费用124.73万元,年利润总额31.27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农产品种植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法定盈余公积金按所得税后利润的10%提取。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见附表10-5。10.1.6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计算见附表10-6。财务评价指标如下表: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是反映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大

49、于种植行业财务基准折现率(6%),财务净现值为141.04万元大于零,因此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项目投资回收期为5.53年,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这表明项目投资能按时收回。10.1.7 项目不确定分析不确定分析是分析不确定因素对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而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不确定性分析是经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1)盈亏平衡分析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是根据项目正常生产年份的销售收入、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基础数据,计算盈亏平衡点,来考察项目的可靠程度。盈亏平衡点BEP=年固定成本/(年营业收入-年可变成本-年税金)=85.84/(156.00-38.89-0.00)=73.30%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

50、的盈亏平衡点为73.40%,即只要综合生产能力达到项目设计生产能力的73.40%以上就有盈利。从盈亏平衡分析的角度,说明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详见附表10-7。(2)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通过预计项目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化时,分析对项目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通过计算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判断项目对于各个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并从中找出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财务评价指标变化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变量的变化:固定资产投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敏感性分析见下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销售收入对财务评价指标的影响最为敏感,经营成本因素变动的影响次之,固定资产投资因素变动的影响最小

51、。当敏感因素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分别向不利方向变化10%时,IRR也能维持较好水平,说明本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敏感性分析表详见附表10-8。10.2 社会效益评价传统移栽油菜是“栽一天油菜,弯三天腰”。免耕直播油菜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育苗、移栽、扯苗“三弯腰”的问题,而且不需翻整农田和耕牛作业,只需要机械开沟,每人一天可直播免耕油菜面积8亩左右,比起传统移栽每人一天0.3亩田的速度,免耕直播油菜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快活农业”,改变了过去种油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局面。项目实施后给农民带来的效益见下表10.3生态效益评价免耕直播油菜不仅具有抗倒伏、保季节、利排灌的抗灾能力,同时田块无需翻耕,减少了水土的流失,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耕作层的有机质含量,保护和改善了土壤的微环境,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同时避免了焚烧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保温能力。第 45 页 共 4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