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学习教案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97995431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8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学习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新人教七年级历史新人教七年级历史(lsh)上册百家争鸣上册百家争鸣第一页,共29页。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前前10461046年年前前771771年)年) (公元前(公元前770前前476年年)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公元前(公元前475前前221年)年)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前20702070年年前前16001600年)年)( (前前16001600年年前前10461046年)年)(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 第1页/共28页第二页,共29页。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第2页/共28页第三页,共29页。学习学习(xux)(xux)目标目标导入

2、新课导入新课认识与了解认识与了解1.了解老子了解老子(lo zi)和他的辩证思想。孔子及其学说。战国和他的辩证思想。孔子及其学说。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2.掌握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诸子百家的言论。掌握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诸子百家的言论。3.初步理解初步理解“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第3页/共28页第四页,共29页。讲授讲授(jingshu)新课新课老子(lo zi) 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cng sh)。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向

3、他请教过很多问题。一一、第4页/共28页第五页,共29页。讲授讲授(jingshu)新课新课历史历史(lsh)地位:地位:道家道家(Doji)学派学派创始人。创始人。1、顺应自然、顺应自然2、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双方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可以相互转化; 善于从正反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两方面思考问题。3、政治上、政治上“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道德经道德经 第5页/共28页第六页,共29页。同学(tng xu)讲故事第6页/共28页第七页,共29页。讲授讲授(jingshu)新课新课难难长长高高强强前前生生易易短短矮矮弱弱后后死死第7页/共28页第八页,共29页。二、孔子(kn

4、z)和儒家学说 孔子孔子(kn z)(kn z)名名丘,字仲尼,春秋后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化名人之一。第8页/共28页第九页,共29页。讲授讲授(jingshu)新课新课儒家儒家(Rji)学派创始学派创始人。人。历史历史(lsh)地位:地位:历史贡献历史贡献:1.核心思想核心思想“仁仁”,提出,提出“仁者爱人仁者爱人” 2.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主主张张“为政以德为

5、政以德” ,反对苛政。,反对苛政。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学在民间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学在民间2.主张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3.采用采用“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启发诱导历史影响历史影响:论语论语儒学成为中国封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9页/共28页第十页,共29页。讲授讲授(jingshu)新课新课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山东曲阜孔庙、孔府(kn f)、孔、孔林全景林全景第10页/共28页第十一页,共29页。三、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 什么是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第

6、11页/共28页第十二页,共29页。讲授讲授(jingshu)新课新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针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针对社会问题,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期待统治者采用。各对社会问题,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期待统治者采用。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他们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他们(t men)相互诘难,相互相互诘难,相互影响,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影响,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变法、动荡变法、动荡(dngdng) 人才准备人才准备 现实需要现实需要原因原因第12页/共28页第十三页,共29页。讲授讲授(jingshu)

7、新课新课 “诸子百家”主要指哪些(nxi)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nxi)?第13页/共28页第十四页,共29页。讲授讲授(jingshu)新课新课孟子(mng z)孔子(kn z)墨子庄子韩非子墨家墨家法家法家儒家儒家老子老子道家道家第14页/共28页第十五页,共29页。墨子(m z)战国(Zhngu)“兼爱(jin i)”、“非攻”、“尚贤”“节俭”墨家学派创始人第15页/共28页第十六页,共29页。战国(Zhngu)1、“仁政”;2、“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3、反对(fndu)一切非正义的战 争4、性善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dibio)人物儒家第16页/共28页第十七页,共29页

8、。材料材料(cilio)研研读读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txin)了什了什么精神?么精神? 高官厚禄收买高官厚禄收买(shumi)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这是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有坚定立场,坚夫,这是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有坚定立场,坚强意志,不屈不挠精神。强意志,不屈不挠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孟子第17页/共28页第十八页,共29页。荀子(xn z)战国(Zhngu)实行“礼治”,明

9、确尊卑等级(dngj),以维系社会秩序、性恶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第18页/共28页第十九页,共29页。庄子(zhung zi)战国(Zhngu)治国(zh u)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第19页/共28页第二十页,共29页。韩非(hn fi)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zhn yn j qun)专制统治战国末期法家(fji)代表人物战国第20页/共28页第二十一页,共29页。百家争鸣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的影响:的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fzhn)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f

10、zhn)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第21页/共28页第二十二页,共29页。讲授讲授(jingshu)新课新课第22页/共28页第二十三页,共29页。讲授讲授(jingshu)新课新课 你主张你主张(zhzhng)用哪家学用哪家学派来管理班派来管理班级?级? 结合本班实际,结合本班实际,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法家观点,或运用法家(fji)严格惩罚观点严格惩罚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就班风建设悟观点,就班风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提出自己的建议。第23页/共28页第二十四页,共29页。课堂课堂(ktng

11、)小小结结第24页/共28页第二十五页,共29页。非攻n老子知己知彼n韩非朴素的辨证法第25页/共28页第二十六页,共29页。第26页/共28页第二十七页,共29页。第27页/共28页第二十八页,共29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会计学。(前1046年前771年)。(公元前770前476年)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1600年前1046年)。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kn z)曾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前。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孟子。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性恶论。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A第二十九页,共29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